书城励志好口才好前程(全集)
1395000000057

第57章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好口才的辩论实务(2)

其次是对方不同辩手的言论相互发生了矛盾。这时应当马上挑明对手自相矛盾、逻辑混乱。如南京大学队在同新加坡工艺学院队辩论时,对方一方面把“经济联盟”严格定义为最高形式的经济一体化,即各成员国相互取消关税,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统一货币,协调并统一外贸、财政、经济和社会政策,从而不承认世界上有任何经济联盟;另一方面又把欧共体之类的组织当做经济联盟来评论。南大队紧紧抓住对手的这一自相矛盾之处猛攻,终使对手阵脚大乱。

最后是对方的论述与他们应持的立场发生了矛盾。这时可以“真诚”地感谢对方帮助论证了本方的观点。

反驳的艺术

反驳是辩论制胜的关键,也是辩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艺术魅力往往能给人一种绝佳的享受。

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南京大学对澳门东亚大学队,赛题是:“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南京大学队持反方,也就是要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主要推动因素。针对这场比赛,南京大学队设计了一个令对手头痛的问题:

“儒家思想在东亚存在了几千年,为什么偏偏到了近二三十年才推动经济的快速成长呢?”

这是他们掌握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许多资料后反驳对方的一个纲领性问题,目的自然是要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从而使澳门东亚大学队的反驳无立足之地。此外南京大学队在这场比赛中还设置了如下问题供对方回答,并以此反驳,如“新加坡20世纪60年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七八十年代又提倡高科技产业发展,请问儒家思想到底主张发展哪种行业?”“四小龙中有的注重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如韩国、新加坡;有的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如中国香港,请问儒家思想是提倡自由放任政策呢,还是政府干预?”接着南京大学队在讲了新加坡1985年经济衰退后召开了一千多位学者参加的“经济对策讨论会”后,马上幽默地反驳道:“如果儒家思想真有对方所说的功效,那么他们召开的不就应该是儒家思想研讨会了吗?”在指出了四小龙都奉行着“出口导向战略”时,连带着反驳道:“如果儒家思想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成长,那么其他国家只要多进口几本《论语》、《孟子》,保证人手一册,经济快速成长不就十拿九稳、万事大吉了吗?”而当对方指出“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虽然不能推动经济增长,可是它也有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啊?”南京大学队则反驳:“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儒家所谓的天下大治吧,按照孔子的说法,无非是行周代的礼法,乘商代的车子,戴夏代的帽子,再来上一段尧舜时期的歌舞,这怎么能带来经济快速增长呢?”一阵掌声过后,南京大学队又说:“据我们所知,新加坡用的是公元历法,爱乘的是奔驰和三菱牌轿车,并没有戴帽子的习惯,这怎么能说是儒家的天下大治呢?”

一席话博得了台下一片掌声和笑声。南京大学队的设问、反问、追问,形成的反驳,如“排炮攻击”之势,可以说每一个小层次的结束处,都发出一发“反驳”的炮弹。因此评委称赞有“排山倒海之势”。

巧妙提问的艺术

提问直接构成了辩论的过程,无论有疑而问,还是无疑而问,或者明知故问,都是为了通过“问”达到论辩的目的。这个目的或“问”本身就是对对方的反驳,或是为进一步去驳倒对方扫除障碍。因此,“问”本身就是论辩的一种重要方式。

1.诱敌深入提问法。

目的是使对方落入自己设计的圈套,从而迫使对方承认或否定某种观点。除了利用概念不明确来使对方陷入圈套的提问法外,还有两种方法。

一是“复杂问语”法。就是不能肯定或否定回答的问语。“复杂问语”中预设着回答者不能接受的前提,无论对它作肯定的回答或作否定的回答,都意味着回答者承认了问语中所预设的前提。

二是由远及近、步步逼问法。即在提问时,不立刻说出自己真正要问的内容,而是从远离实质的内容问起,从那些看起来与所问内容没有关系的小事问起,由远及近,层层推进,步步逼问,从而牵着对方的鼻子进入自己的伏击圈。

2.左右为难提问法。

对方对所提问题不管作肯定回答,还是作否定回答,都感到为难,都与其愿望、要求相背离。使对方左右为难提问的高妙之处,在于利用对方观点或行为的矛盾之处,通过设问使其陷入进退两难、不能自拔的困境,逼迫对方自己否定自己的观点或行为。

3.逗引漏洞提问法。

有时在开始反驳之前先发问,让对方说出自己希望他说的话,然后以此为话题,寻找漏洞去反驳对方,这样做更有力。在运用引出反驳话题提问法时应注意:既要使自己提出的设问与下面的反驳直接相连,又要使对方能按自己要求的去回答。这样,下面的反驳才能得以进行。

直问:所谓“直问”,是指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接抓住要害的反驳设问。

曲问:即转弯抹角、迂回设问,来诱使对方说出前后矛盾的话,从而迫使其承认自己观点的荒谬。

反问:反问可以说是明知故问。其特点有二:一是用问句表达自己确定的思想;二是反问不要求回答。

在论辩中,如能灵活运用以上问话技巧来反驳对方,会比陈述性的反驳更有力,更有助于攻垒破敌。

4.揭示矛盾提问法。

在论辩中,有些观点表面上看不出自相矛盾,但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使内在矛盾暴露无遗,为我们驳倒对方提供有利依据。

应付诡辩的艺术

在辩论中,诡辩是最难应付的一种论辩,但只要仔细审视推敲,就会发现其前提、推理、结论,都是有着虚假的成分。而此时,你若能及时摆出事实,诡辩自然不攻自破。

《纽伦堡:1945年审判纳粹主要战犯实录》一书的作者艾雷·尼夫,曾参加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工作,他生动翔实地记录了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希特勒第三帝国20名活着的纳粹党头目作为战犯审判的事实,其中对德军元帅、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审讯有下面一段记载:

当盟国检察当局开始审讯戈林时,他已经在证人席上呆了一个时期。第一个起诉人是美国方面的罗伯特·杰克逊,审讯开始不到10分钟,杰克逊就陷入了困境,他很快就被文件搞得晕头转向,而戈林则看出了每个问题后面的企图,他甚至用洪亮的声音表示愿意帮助杰克逊。在整个审讯中,戈林越来越主动,而杰克逊则越来越被动,他多次在法庭上出现失态的举动,怒气冲冲地摔耳机,有一次几乎要哭了,而戈林则仿佛仍然是第三帝国的元帅。在这个斗争回合里,戈林获胜了。他先在证人席上呆了一个星期,对审讯程序特点有所了解,也有所准备,同时,他熟悉盟国所缴获的全部文件,知道自己的弱点在什么地方。相比之下,杰克逊对文件没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主动权掌握得也不好,不仅没有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诱使证人陷入预先设好的圈套,反而允许他长时间地夸夸其谈。结果,原当以雄辩获胜的杰克逊反而败在了戈林的诡辩之下。

在下一个星期天,戈林故伎重演。在作证时,戈林坚持说,当50名英国皇家空军的战俘军官于1944年春被枪杀时,他正在休假。此事是对这位前帝国元帅最明确的战争罪行的指控之一,可是他声称,在他们被处死之前,他对此事一无所知。

但是,英国的起诉人戴维·马克思韦尔·法伊夫爵士对材料烂熟于心,他像审讯小偷似的套出了戈林的一个“口供”。戈林声称他是3月29日到达大本营的,这时越狱发生已有5天。法伊夫当即指出,枪杀飞行员是分批进行的,一直持续到4月13日(针锋相对,以事实戳穿谎言),接着他向戈林出示了文件。文件证明,德国空军作战部曾就此事告知他们的总司令戈林(以物证、事实进一步戳穿谎言),至此,戈林阵脚已乱,而法伊夫则不紧不忙,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将其逼进了死胡同。

作为诡辩的老手,戈林对盟国掌握的材料又非常熟悉,不难想像,仅凭一般性审问是难以制服他的,但法伊夫则凭着对材料的高度熟悉,以戈林难以否认的文件和他自己口供的矛盾,用事实最后击败了戈林的诡辩。

重视辩论中的细节

重视辩论中的细节,并通晓细节之妙,往往可以迅速把握局面,克敌制胜。在辩论中以下细节值得注意。

1.小心应对面无表情的对手,这类辩手以强手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