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401500000032

第32章 趣说固定语——因为凝练,所以流传(5)

叛军挥师进兵长安之初,景帝有些慌张,听信谗言,诛杀晁错,但诸王的军队还是不退,继续挺进。景帝悔恨之余,决定以武力平叛,于是派遣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周亚夫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多次挫败吴楚联军的进攻。吴楚联军的士卒饿死、投降、失散的不计其数,最后节节败退。三月,吴王刘濞率残部数千人退守江苏镇江,被东越人所杀。其他诸王也相继战败,有的自杀,有的被杀。至此,历经三个月的“七国之乱”遂被平定。这就是历史上的“周亚夫平七乱”。“乱七”一词,即来源于此。

“八糟”,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担心其他大夫会夺去他的政权,于是他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并规定享受许多特权。司马炎死后,继位的惠帝司马衷愚钝不堪,不会治理朝政,大权落入他的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使得司马炎的妻子贾后极为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

之后,贾后请了汝南王司马亮来辅政。司马亮上台后,也是独断专行。因此,贾后密诏司马玮将司马亮杀死,由司马玮出来辅政。可是,司马玮对贾后也不是言听计从,贾后便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后毒死。当时负责戍守中央王朝的赵王司马伦趁机发动兵变,打出了为太子司马遹报仇的旗号。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兵进攻洛阳,斩杀贾后及其同党,一场持续16年之久的皇族夺权混战就此开始。先是司马伦的所为引起了齐王司马冏(jiǒng)、成都王司马颖、河涧王司马颙(yóng)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合起来杀死了司马伦,帮助惠帝恢复了帝位。后来,司马颙联合司马颖把司马冏杀掉了。东海王司马越得知,十分恼怒,发兵进攻,一举把司马颖、司马颙都杀了,并毒死了惠帝,另立新帝,由他掌握朝中大权。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河涧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和东海王司马越。

因此,这场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这次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血腥斗争,远比“七国之乱”时间更长,人民所遭受的灾难也更加深重,同时也严重地削弱了西晋政权的统治力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八王之乱”被形象地称为“八糟”。此后,人们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两个历史事件连到了一起,得到了“乱七八糟”这一成语。

杂乱无章

“杂乱无章”是指混乱而无条理。语出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明代宋濂《徐教授文集序》:“黄钟与瓦釜并陈,春穠与秋枯并出,杂乱无章,刺眯人目者,非文也。”清代王筠《说文句读序》:“顾亭林祗见五音韵谱,以其杂乱无章也,时时訾之。”

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眉来眼去”是说你看我,我看你,形容用眉眼传情。汉语里,还有一个词和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暗送秋波”。此“秋波”非小品中宋丹丹所说的“秋天的菠菜”,而是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说到美女,这个词确与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有关。

《三国演义》中写司徒王允献“连环计”时,有这样的描写:“吕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后来,人们便从这几句话中概括出了这个成语。“眉来眼去”和“暗送秋波”一般比喻男女间暗自传送互相爱慕之情,但既然是靠眉眼来传情,多半是见不得人的,因而,通常指的也就是男女间的不正当关系。

此语出自宋代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云色。”这里的“眉来眼去”看似是说眉眼传情,怀念旧人,实则不然,却是指山山水水。这是因为诗人常以眉喻山,以眼喻水。这首词,据说是当时茶商造反,攻赣州,辛弃疾率兵剿平后,陈季陵为他设宴时作的。茶商造反,是因朝廷实行茶专卖,茶贩茶农不堪压榨,才起来反抗。而辛弃疾时任江西提刑,自有职责去剿平。在词的下章,有“这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这里说的就是上章“眉来眼去”之事。全词都是以风月论政局,表现了辛弃疾内心的为难与煎熬。

李抱枕和学生“眉来眼去”

李抱枕,我国著名音乐家,留学期间,曾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博士学位。他终生致力音乐教育,著述颇丰,其中《闻笛》《离别歌》等乐曲流传甚广。

李抱枕平时教育学生十分严格,也极富于风趣。他曾告诉学生,早年讲授音乐时,一些贪玩的学生连八个音阶都唱不准,有的唱成“独览梅花数腊雪”,有的闹恶作剧,竟唱成“多来米饭,少来稀粥”,引得学生捧腹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李抱枕很善于指挥。有些合唱团的学生在演唱时,常犯只看曲谱不看指挥的毛病。李抱枕非常幽默地对大家说:“好的合唱团员把曲谱记入脑海里面,不好的合唱团员把脑袋埋在曲谱里面。我恳求各位在唱的时候,多‘赏’我几眼,别老是‘埋头苦干’,因为在实际演出时,我们不能说话,只能彼此‘眉来眼去’。”

李抱枕不愧为艺术大师,一席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学生们牢记老师的幽默趣语,从此唱歌时,眼睛再也不离开指挥了。

妙笔生花,来源于太白之梦

“妙笔生花”这则成语是说笔头生出花来了,比喻写作技术非常高超。语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相传少年时代的李白有一天深夜里,睡眼矇眬中,他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扬,来到了一座海上仙山。山在虚无缥缈之间,四周云海苍茫,奇峰耸峙,松石争奇,花木葱茏。李白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忍离去。他登上一座山峰,欣赏着眼前瞬息万变的风光景色。忽然,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样。李白心想:“如果能得此巨笔,用大地当砚,蘸海水为墨,拿蓝天当纸,写尽人间美景,那该有多好。”就在他浮想联翩之时,忽然听见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并有五色光芒从笔端射出,接着在笔尖开放出一朵鲜艳的红花。李白目睹了这番如真似幻的仙景之后,不禁脱口而出:“山涌玉毫架更奇,天公巧设是何时?若能借此生花笔,写尽人间万首诗。”

李白吟罢这首诗,没想到那支生花笔竟渐渐移动,朝着他飘然而来。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笔越来越近,便伸手去取,当快要摸到粗壮的笔杆时,不觉一惊而醒,原来是一场梦。

李白梦醒之后,反复回想梦中情景,总是想不出那是什么地方。于是他决心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梦中仙境。后来,李白云游到黄山,一见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不觉失声大叫:“以前我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原来就在这里。”

传说,自从李白见到“妙笔生花”后,名诗佳句便源源而出,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

添笔解谜退敌

汉朝时候,北方的匈奴突然派人送来一封书信。皇上拆开一看,雪白的纸上只有四个大字“天心取米”,“取”字还多出了一笔,写作“职”。皇上思索很久,仍不解何意,就把这封信传给朝中大臣看,朝中群臣均不解其意。皇上无计可施,只得张榜招贤。

这时宫中修撰官何塘自告奋勇地说他可解这封信谜。皇上急忙召见他。何塘指着信上的四个字说:“皇上,恕臣直言,大祸已不久矣。天者,我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夺我江山、取君龙位的意思呀。”皇上闻言大吃一惊,问何塘道:“何爱卿,这该如何是好呢?”何塘略一沉吟,向上施礼道:“皇上不必忧虑,微臣自有退敌良策。”说罢,他提笔在信上略写了几笔,便装入信封,原信退回。

关外匈奴正严阵以待,准备出兵。信使来报大汉已有回表。匈奴统帅拿出复信一看,顿时大吃一惊,觉得汉朝人才济济,出兵攻打实在占不到便宜,便退兵了。

原来何塘只是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了一笔,变成“未必敢来”,向匈奴显示了汉朝的实力,吓退了蛮夷。

难兄难弟,原是亲兄弟

“难兄难弟”是常用来讥讽同样坏或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两个人的一个词,此成语多含贬义。然而,在古代并非如此,它反而是褒奖称赞人品行的一个词。它的原意是弟兄俩都很有才德,难分高下。此语出自南朝宋国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据记载,在颍川有个叫陈寔的人。他廉洁奉公,办事公正,百姓很爱戴他。陈寔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陈纪、陈谌最有贤名。

陈纪,字元方,以道德知名于世。陈谌,字季方,与兄长陈纪一样道德品行俱佳,两人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因陈氏父子声望极高,所以百姓都以他们为楷模。

陈元方十一岁那年,有一位长辈问他父亲陈寔在太丘做官时,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远近的人都称赞他。元方回答说:“家父在太丘做官,对个性强的人用道义来开导他,对个性弱的人用仁爱来辅助他,百姓都各凭本性而安于职业,他们自然而然就更加敬重家父了。”另有一位客人问季方,陈寔有什么功德而享盛名。季方回答说:“家父好比一株生长在泰山山坡的桂树,上受天降甘露的灌溉,下受深渊清泉的滋润。在那种情况下,桂树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我也不知道家父到底有什么功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因为元方、季方兄弟两人品德才识都不相上下,有一天,两个孩子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寔裁决。

陈寔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们二人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小孙子听后满意地跑开了。

此后,“难兄难弟”一词就流传开了。有意思的是随着人们世代争相传颂,“难”慢慢读成了第四声,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落难”这个词,这样,“难兄难弟”的意思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正体现了汉语的魅力所在。

兄弟撰联较高下

相传在南宋时期,杭州郊县有一姓江的人家。这江老爷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两兄弟都是自幼聪明过人。兄长叫江左,弟弟叫江右。两人形影不离,一起上私塾,一起去游玩,非常要好。由于两兄弟都很聪明,而且长大后又都中了秀才,所以两人的学识难分高下。

一天,兄弟俩外出游玩,一路上谈诗论赋,指点古今,好不高兴。两人走到西湖边,刚好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从身边疾驰而过。哥哥便出了一个上联:

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

弟弟思索良久,抬头远望,看见西湖中央月光闪闪,湖面还有小船在划动,即应道:

橹梢划破江心月,水定还原

一时间,兄弟俩互相称道。第二天,兄弟二人来到一个乡间的小镇,此时,哥哥触景生情,又出一上联要弟弟对:

旅店萦烟,飞入白云添雨意

弟弟略一思忖,答道:

溪庭砧杵,敲碎明月杂秋声

哥哥听了,很是佩服弟弟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知识的渊博。

抛砖引玉,投石问路

“抛砖引玉”的意思是说抛出砖去,引回玉来。引申为以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这是一种表示自谦的说法。

据《历代诗话》记载,唐代诗人赵嘏,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曾得到诗人杜牧的赞赏,因此人们称他为“赵倚楼”。当时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

有一次,赵嘏到苏州去游玩。常建正好在苏州,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料到赵嘏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他便先赶到灵岩寺,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时,看到墙上的这两句诗,不由得诗兴大发,便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诗。

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所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做“抛砖引玉”。

抛玉引砖

明洪武十四年春,朱元璋在文华殿宴请众翰林学士,共庆鸡年。酒至半酣,朱元璋举杯笑道:“诸位卿家,何不以‘金鸡啼晓’为题,各吟一诗,以助雅兴?”朱元璋虽读书不多,却好附庸风雅。此时学士们一听便知皇上要显示才华,谁也不敢抢吟。一阵静穆之后,有位老学士说道:“万岁珠玑满腹,锦绣盘肠,诗词文采压倒朝士,理当陛下抛玉引砖。”“抛砖引玉”本比喻用粗浅的、拙劣的诗文或意见引出别人的高超完美的东西。它常用于本人以示自谦,用于他人则为失敬,用于皇帝更是万万不可。那位老学士将“砖”“玉”换位,撇开阿谀之嫌不说,倒也恰到好处。

蚍蜉撼树,鸡蛋碰石头

蚍蜉,又称巨蚁,是一种体形较大的蚂蚁。这种蚂蚁的工蚁身长6~14毫米;雌蚁身长15~18毫米;雄蚁身长9~11毫米,蚍蜉在蚁类中可算是“巨人”了。但是它与大树相比仍十分渺小。成语“蚍蜉撼树”原意是指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摇动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此语出自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诗中“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李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后人盛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杜甫,世称“诗圣”“杜工部”。杜甫的诗堪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因而,即使是乾愈这样的大家对于李杜也是极为推崇的,在李杜面前,他自称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杜甫死后,韩愈“夜梦多见之”,“举颈遥相望”,向往之情可谓深矣。后世欧阳修也有诗云“昔时李杜争横行,麒麟凤凰世所惊”,赵翼诗有“李杜诗篇万口传”。

蚍蜉真的能撼树

蚍蜉真的撼不动大树吗?也不尽然。就一般蚂蚁来说可能难以办到,可有一种大蚂蚁岂止撼动大树,它们甚至还能毁掉大树!在巴西南马格罗索州有一片总面积达50万公顷的桉树林,这是巴西最大的人工林。但是从70年代以来,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却遭了厄运。1980年,有65000多公顷桉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杈,接着都干枯死亡。到1985年底,这片桉树林被毁面积已达23万公顷。科学家在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研究后发现,大片桉树林被毁的罪魁竟是巴西的一种叫“萨乌瓦”的大蚂蚁。这种蚂蚁的“集体观念”极强,总是倾巢而出,向一棵棵桉树发起进攻,吞食树叶。数以万计的蚂蚁,来来往往,轮番作战,直到把整棵桉树的叶子咬光为止。当被咬光叶子的树重新长出新叶子之后,它们又会发起第二次攻击。据观察,桉树叶被咬光多次之后,便再也萌发不出新芽了,树干也会很快干死。由此可见,蚍蜉撼树自有妙法,怎么能说它不自量力呢!

萍水相逢,素昧平生

“萍水相逢”是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浮萍指在水里浮生的草,即使水珠溅落在浮萍上,也会不沾不湿,仍然只是一过客而已。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意即国家遭难,山河破碎如风吹柳絮,个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随时有沉没的危险。此语出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滕王阁原为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营建,楼阁以其封号命名。后来,滕王阁因年久失修,一度成为各种飞鸟的乐园。它们在阁上筑巢产蛋、繁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