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401500000057

第57章 附一 最新流行词汇总

按揭

“按揭”一词源自英语“Mortgage”,其含义即为“抵押贷款”,又为“商品房抵押贷款”,它是指抵押人(借款人)将其合法拥有的物业作为抵押物抵押给抵押权人(贷款人),保证抵押权人为第一受益人并保证履行商品房按揭(抵押)贷款合同项下的全部义务,从而从抵押权人处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

按揭可以分为现楼按揭贷款和楼花按揭贷款。现楼按揭是指借款人借款购买现楼,而以购得现楼当做抵押。楼花按揭是金融机构对购买楼花(尚未完工前整栋、分层或分单元先预售的楼房)的置业者提供的以借款人依据购房合同具有权利为抵押的按揭贷款。

“按揭”具有房地产抵押及分期还款两层含义。它是指按揭人将物业的产权转让于按揭受益人(银行)作为还款保证;按揭人还款后,按揭受益人将物业的产权转让给按揭人。

博客

Blog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写Blog的人理所当然就被称为Blogger(博客)。Blog是“一种展示个人思想,其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链接”。简单地说,博客是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在网上写日记。

Blog的思想最初要追溯到计算机诞生的年代,但一直到1997年,Blog这个词汇才被John Barger创造出来,1999年之后它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要得益于麦特·德拉吉的一则克林顿和一位白宫实习生暧昧关系的报道,这则报道引起的各种思考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停止。德拉吉报道使人们开始思考个人网络出版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对未来生活造成的影响。同年,美国一家小软件公司Pyra的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编写了一个小软件,目的是便于交流想法和体现团队协作。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小软件对普通人也很有用,于是他们共享了这个软件。这就是Blog的起源,这个公司就是大型网络公司Blogger.com的前身。

丁克

丁克,亦即DINK,是英语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直译过来就是有双份的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丁克家庭的夫妇主张摆脱传统婚姻生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提倡过有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的生活。

与“丁克”相关的词语有:

丁克族:固守双收入、无子女的丁克家庭模式的都市人群,他们大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生。丁克族有比较好的学历背景;消费能力强,不用存钱给儿女;很少用厨房,不和柴米油盐打交道;经常外出度假;收入高于平均水平。

白丁:曾经把丁克当做一个目标,宣称自己要丁克的人,过些时间又放弃了丁克的计划。这种人通常被称为“伪丁克”,或者是“白丁”,意思就是“白白地丁克了一回”。

丁克ing:丁克进行时,也就是那些仍然在坚持丁克方式的人。

丁狗:亦即Pinkod,这是一群发誓要把丁克发挥到极致状态(或者说把丁克进行到底)的人,结婚双方养小孩改为养狗。

黑客

“黑客”一词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第一台分时小型电脑的诞生,在ARPAnet实验刚展开的年代,有一个由程序设计专家和网络名人所组成的,具有分享特点的文化社群。这种文化社群的成员创造了“hacker”这个名词。

所谓的黑客,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黑客出现于麻省理工学院。当时黑客们提出一个口号:计算机为人民所用,即computer for every people!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时大部分都是大型计算机,只有大型公司、国家政府才有可能用得起。他们觉得计算机作为未来的一种重要工具,应该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所使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出现了个人PC。

当时的黑客与现在所说的黑客是不同的,他们是电脑史上的英雄。黑客们不仅建立了Internet,还发明了现在使用的UNIX操作系统;黑客们使Usenet运作起来;黑客们让WWW运转起来。总之,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如此廉价的信息资源。

朋克

朋克是“punk”的中文翻译,这一词是由the Sex Pistols乐队于1975年在圣玛丁艺术学校的一场表演中提出的。朋克是一个音乐范畴,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陷入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青少年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不满。他们愤怒地抨击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通过一种狂放的宣泄行为表达了他们的思想。这种情绪和思潮在文化艺术中得到了体现。朋克的精髓在于破坏,彻底的破坏与彻底的重建就是真正的朋克精神。

涂鸦

涂鸦(Graffita)的意大利文之意是乱写,而涂鸦(Graffiti)(其复数形式)则是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的图像或画。涂鸦是一种近于书写的行为,文字占的比例很大,也包含一定的符号、标志、图形,但多半是以类似书写的方式,扼要地表明意图,不刻意地去描制、描绘。涂鸦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纽约是一个充满热忱又讲求快速步调的城市,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被视为社会问题人群的失业、辍学的西裔或黑人青年就生活在这种社会压力下的次文化社会边缘。他们在反种族歧视、反战、反性压抑、反权利压抑的思想潮流中,触及生存环境所带来的种族问题、贫穷、就业的束缚,形成一股地域性的反文化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了街头篮球、街头涂鸦、街舞、RAP的饶舌歌曲等。其中,涂鸦就起源于濒临毁灭的纽约社会边缘,由一群敢与美国政府当局挑战的小孩将世俗文化的碎片重新建筑起来。80年代后期便不再是单纯的反文化的社会行为,而加入了艺术的东西,使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加合法。

1970年,罐装喷漆可以随处买到以后,从地下铁的火车车厢到月台上、街道的墙面,一直到厕所的墙壁,到处可以看到各式各样、色彩鲜艳、个性鲜明的涂鸦。早期的涂鸦创作以文字为主。后来,这些涂鸦艺术的原始本质被整个资本体系收编,由反文化行为变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分支。经过多年的发展,涂鸦文化已经散布到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如纽约、柏林、伦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并慢慢被人们接受。涂鸦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而并非最初美国街头的反叛与黑人青年地域性的反文化行为。

嘉年华

嘉年华是欧洲一个传统的节日。嘉年华的前身是欧美狂欢节,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成为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当嘉年华传到香港时,香港人将英语“Carnival”音译为“嘉年华”。

嘉年华是英文单词Carnival的中文译音,这个美丽的中文名字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

耶稣困在旷野里,40天没有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拒绝了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40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作为自己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40天中,人们不能食肉、娱乐,生活肃穆沉闷,所以在斋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而嘉年华最初的含义就是“告别肉食”。

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的一个重要节日。

“门”事件

近几年来,媒体上经常有一些新闻以“……门”事件为标题。例如,某明星由于穿着不慎而引起轩然大波,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媒体就以“服饰门”为题作报道。那么,“……门”事件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还得从美国的“水门事件”说起。

“水门事件”是指美国1972年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尼克松政府的非法活动。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是1972年民主党总统竞选的总部。1972年6月17日,共和党全国竞选委员会派出的5名工作人员潜入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时被捕,并引出了一连串共和党竞选的丑闻。尼克松在事件暴露后的初期否认自己以及政府涉及此案,但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不仅知道这件事情,而且还极力毁灭证据掩盖事实真相。1974年7月,美国众议院启动弹劾总统的司法程序,尼克松被迫于8月8日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的辞职总统。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政治丑闻之一,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水门事件”就被广泛用来表示一些政治上的丑闻。比如英国首相的“水门事件”,指的就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政治丑闻。后来,人们又将“水门事件”引申,演变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通通冠之以“……门”,用来代指极具爆炸性的丑闻。比如美国总统克林顿身陷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就被叫做“拉链门”事件。再后来,“……门”又被运用到更广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上,而且代指任何新发生的一些新闻,这些新闻只要具有轰动的新闻效应、能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就都被称作“……门”事件了。

月光族

“月光族”是指把每个月的收入全部消费光的一个群体,他们都有较为固定的收入,不愁下个月无钱花;“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钱的“储蓄族”而言的。

“月光”们是信贷消费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是商家最喜欢的消费者,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赚钱能力、有钱可花。“富,富不过30天;穷,穷不了一个月”,这是对他们最贴切的写照。

OL

OL有以下四层含义:

含义一,OL即Office Lady,可译为白领女性、办公室小姐。常见的用语有:OL一族、OL时装等。

含义二,OL即On line,通常指游戏网络版,就是说网络游戏(简称“网游”)。常见的说法有:“希望OL”“仙剑OL”等。

含义三,OL即Ollie,意思是遇到障碍物时跃起,是滑板运动的一个基本动作。

含义四,OL还有OK的意思,在春节晚会的相声中曾提到过。

PK

PK一词的由来有两个“渊源”:一个是指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之间彼此对打,源于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另一个“渊源”是指足球比赛里的罚点球,也就是penalty kick的缩写,引意为一对一单挑,只有一个人能赢。

PK这个词虽跳脱出游戏和足球的范畴不久,但很多的时尚事件很是将PK理念演绎了一番。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PK”这个词家喻户晓了。如火如荼的“超级女声”,把PK之精神注入千万人心中,《超级女声终极PK》专辑热卖就是明证。

FLASHMOB

英文FlashMob的中文意思是“快闪”,快闪是指一群互不认识的人,通过因特网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做出一些无意义的动作,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快闪起源于2003年5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当时一个名叫比尔的组织者召集了500余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玩具反斗城中,朝拜一条机械恐龙,五分钟后众人突然迅速离去,“快闪族”因此而闻名。

SOHO一族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意即小型的家庭办公室。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个叫杰弗里·泽巴尔的作家在家工作了十年,他为此专门建立了一个名为“goinsoho”的网站,对在家上班族予以指导、提供资讯,致力于促进SOHO工作方式的推广。SOHO一族一般只需一间斗室、一部电脑、一部传真机、一台打印机、一个扫描仪(视每人的工作而定)就可以工作。

COSPLAY

顾名思义,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其动词为COS,而玩COSPLAY的人则一般被称为COSPLAYER。从一般意义上来说,COSPLAY最早的中文译名出自台湾,意思是指角色扮演。但因为这种译法与游戏中的Role Play Game(RPG)同为角色扮演之意,所以有人更倾向于另一种译法——服饰装扮。以现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内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装、小饰品、道具以及化装来扮演ACG(anime comic game)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视觉系乐队以及电影中的某些人物,可以看出在定位上COSPLAY有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有COSPLAYER在的地方,这一领域就会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