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释义】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敦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现在多指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
【解析】《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是苏轼写给一个名叫安敦的秀才的赠别诗。安敦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安敦,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以图东山再起。科举考试命题的依据主要是儒家经典,安敦科场失意,苏轼分析其原因大概是他未能很好地掌握那些经典著作,于是语气委婉地劝慰安敦秀才回家安心读书,不可急于求成,只要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并且在诗的开头就向他介绍了学习经典的要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出处】出自南宋·朱熹《读书之要》
【释义】读书的方法就是要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
【解析】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的一句话,原句是:“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道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那么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学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认真读书,精于思考;遵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缺少知识而苦恼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出处】出自清·钱泳《履园丛说》
【释义】读一万卷书,走一万里路
【解析】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所以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实践,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处】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释义】小的时候不努力,等到要用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
【解析】原文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尤其是最后两句,一直是催人奋进的名言,激励着人珍惜青春,努力学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稼说送张琥》
【释义】多多阅读,了解事物,才能有少量的获得。大量地、充分地积蓄,才能少量地、慢慢地释放,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解析】原诗是:“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后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直被作为一句学习的名言,激励人们努力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处】出自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总是不够扎实,也不够用。只有经过自己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才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
【解析】一个人要想学到真正的学问,光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还要通过人生的经验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有才干、有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出自学校的好学生的原因;同样,功课好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也不一定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因为,他们未必能学好“社会学问”这一书本外的最重要、最实用的学问。
现在有些同学以为读几本优秀作文选就能写好作文,然而一篇好文章的诞生,必须靠自己多观察生活,多动笔练习写。比如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它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善的。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除非我们能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经验中,否则书本知识终究只是理论。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出处】出自唐·白居易《放言》
【释义】意思是: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解析】全诗是:“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出处】出自唐·颜真卿《劝学》
【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解析】全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出处】出自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磨针漠》
【释义】这句话多用来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
【解析】这句话说的是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故事。李白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吃穿不愁,他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生活养成了他贪玩的习性,所以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索性丢下书本,偷偷地溜到外边去玩。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这可太不容易了!”老婆婆抬起头来说:“铁棒磨成针是不容易,可是,时间长了就可以磨成针了。”李白从老妇人的话中得到启示:学习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进步。
李白回到家,便一改往常贪玩的习性,天天用功学习,刻苦钻研,为以后写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处】出自南宋·岳飞《满江红》
【释义】不要虚度光阴浪费时间,等到头发花白之时再来悲戚后悔。
【解析】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名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因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惜时的意思,所以后来这句话常被用来,作为勉励人努力学习的名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出处】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
【释义】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说一个房间都不去打扫,以后又凭什么平定天下呢?其实告诫我们成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解析】这说的是东汉时一个叫陈蕃的人的故事。陈蕃少年时懒惰散漫,不屑于做小事,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上就是这句话的由来。
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出处】出自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不学习就不能扩充自己的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自己的学业。
【解析】这部作品既是诸葛亮用来指导儿子学习的,也是他自己成才的经验总结。
诸葛亮所处的襄阳隆中之地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同样是一处政治经济人文荟萃之咽喉要地,天下风云,百姓生存的各种信息和风景尽收眼底,使他能够充分了解那时的社会,并且立下了宏伟的志向。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能够将诸子百家的观点、各派学说加以分析比较,从而吸取诸家之长集于一身而成其高于当时的儒生俗士,还有他勇于广交庞统、徐庶、孟建、石涛、庞山民等一大批杰出的精英人物,取百家之长,汇千江之勇而成一海之雄,一面潜心学习、一面留心时事,时机成熟时挺身而出,成为收拾金瓯一片的英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处】出自战国·朝非《韩非子·喻老》
【释义】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解析】原句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警示我们世人,事情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当存在微小的安全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及时处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出自春秋·老聃《老子》
【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千里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解析】这句话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来比喻凡事都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处】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释义】其他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攻:琢磨。
【解析】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人文科学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
学习其他科目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我们增添学习方法,缩短学习差距;有利于我们拓展思路,增强创造性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处】出自《论语·为政》
【释义】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解析】学习与思考就像飞机的两个机翼,是相辅相成的,缺了哪个都不行。读书光靠学还不够,还要多向别人请教,多思考。这样才能求得真学问。反之,只学而不问不思,必然得不到真才实学。
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生活就会与众不同,科学的道路上如果没有求真,也就没有了新的进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能稀里糊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把不懂的问题打上问号,谦虚地向别人请教,我们才能学得更深入一些,变得更聪明一些。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
【释义】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解析】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所能知道的也是有限的,总有比自己在某些方面强的人,总会有自己不懂的事,那就必须得问。尽管“不耻下问”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要真正实行起来,还真有一点困难。
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在内。如果自己位卑,自己能力弱,自己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没有什么,不以为耻。一旦反过来,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求教于寡,便立即感到脸上不光彩,耻于开口了。让虚荣心堵住了自己的嘴,就是堵住了开启知识的大门。在生活中有虚怀若谷的精神,是会受益终生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处】出自《礼记·中庸》
【释义】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
【解析】对于学习很多人都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去学。其实学习的方法古人早就为我们做了总结:第一,要广泛地猎取知识,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第二,有所不明白的问题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第三,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问题;第四,善于分辨真伪,否则知识就会如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第五,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其中最难的就是最后一点,因为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出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
【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士离开三天之后,就应当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和衡量他。用来比喻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解析】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这句话出自孙权劝他读书学习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里有过记载,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也采用了。这个故事说的是,孙权曾对吕蒙说:“吕蒙啊,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吕蒙不愿学习,于是推辞说军中事多,没时间学习。孙权说:“我不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做博士,我只是要你去浏览书籍,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你说你事多,没时间学习,但你能像我这样忙吗?我还经常读书,并从中得到很多好处。”于是吕蒙下定决心开始读书。后来鲁肃经过浔阳,与吕蒙谈话后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非当初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当刮目相待,大哥怎么对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啊?”鲁肃大受震动,就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出处】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
【释义】读书要做到三点:用心去体会,用嘴去朗读,用眼睛去看。
【解析】学习离不开读书,有效地读书是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
读一本书,如果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出处】出自清·顾炎武《与友人书》
【释义】在学习上,如果每日没有进步就是退步了。
【解析】当今社会,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谁占有知识,谁就占有发展的主动权,谁的知识更新快,谁就掌握了发展的制高点。不学习,就会失去机会,丧失机遇。我们要舍得在学习上花时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投资的资本越大,抓住机遇的概率就越高。现在是学习型社会,要多向书本学习,不断刷新知识;多向实践学习,勇于投身实践;多向朋友学习,积极吸取优点。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把学习作为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人说没有学习的机遇,也有人说没有学习的时间,这些只能说明一个人的思想懒惰。如果每天把花在上网、逛街、无所事事上的时间节省下来,就会得到一笔巨大的财富。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你对自身的投资就越多,你自身的价值就越高。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出处】出自南宋·陆游《文章》
【释义】这两句是陆游对于写文章的心得,意思是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多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创作的灵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