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冷日子暖日子
14033600000010

第10章 出发

(2007-04-17 10:30:45)

一周前我又来到了汽车20团。四年前我曾随这个团走了一趟川藏线。这次来正好赶上他们执行今年的第二次运输任务。早上7点半,天还没大亮,我跟贺政委一起去一营送行。

这是他们团今年第二次上川藏线线执行运输任务。今天走的是第三个梯次,前两个梯次已经于三天前和两天前出发了。分别由后勤处长和副团长带队。有趣的是,两个人都姓谢。我到的那天,谢副团长正准备走,一起吃饭时,见他眼睛血红血红,一问,既不是与亲人告别哭的,也不是熬夜熬的,而是前次上线卸货时,用脏手揉了眼睛,得了红眼病,虽然这几天都在输液,却还没好,又得上线了。他笑笑说,这下一路上有事干了,输液。

因为五一临近,故这次任务和上次任务只隔了一星期,官兵们都还没彻底休息过来。赶紧保养了车辆,上货,出发。

今天这第三个梯次,由政治部主任带队,团长压阵,全面负责。

团长是今年从机关交换到团里代职的,刚上任15天。当然也是头一回上线。原先在机关当处长,这次下来交换代职,很有热情,很有信心,认为自己非常需要在基层锻炼一下。团长还不到40岁,副团长和处长主任几位更年轻,大多是70后的。这让我想起了文学圈儿的70后,相比之下完全是两回事。管你是不是独生子女,是不是城里人,该干吗干吗,吃大苦,耐大劳,抗寂寞,守纪律。

谢副团长跟我说,川藏线的所有山头他都露宿过,当过无数次的山大王了。当连长时,有一次一天之内遇到三次塌方,路况十分危险,他就让战士下来,他驾驶,一辆辆的开,连着开过去5辆,确实没危险了,才让战士开。

我看见兵站部的部长也赶来送行了。我说你还亲自来啊?他说,上线是我们兵站部的中心工作,我不干这个干什么?下午我还要去夹江送另外一个团的车队出发呢。想想也是。部长亲自送一下,战士心里的感觉就不一样。

我们到达一营时,门口的锣鼓已经摆好,留在家里的机关干部也列队站好了。对他们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的角色也随时在变,这次欢送别人,下次被别人欢送。所以神情很放松很无所谓。

上线的官兵早已整装待发,集合在操场上。先是由营长下达任务,然后由教导员作动员。教导员动员之后,问了一声:“同志们有信心没有?”队列里立即爆发出响彻清晨的吼声:有!有!有!

我听出来了,他们大多是四川兵,因为他们吼的不是“有”,而是“又”:

又!又!又!纯粹的四川话,当然可能还有贵州话和云南话,也比较接近。最后,营长向部长报告,部长说,按计划行动!

队列马上带开,跑步进入各自的车库,很快,一辆辆大卡车驶出了车库,驶出了营区。早已列队等在营区门口的锣鼓队开始挥动他们的胳膊,一时间锣鼓喧天掌声齐鸣。

我也站在欢送的队伍里,看着一辆辆车子从眼前驶过,看着驾驶楼里的年轻的兵,他们是80后乃至90后,一个严肃的把着方向盘,另一个行着军礼。部长,团长,政委,依次向他们挥手告别。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那就是车前的标语口号和过去大不同了,不再是简单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或者困难多压不倒之类,而是很实在的安全告诫,比如:“十分把握七分开,留着三分防意外。”“强扭的瓜不甜,强超的车危险。”“违章驾驶为逞能,弄巧成拙反丢人。”“情况处理不提前,犹犹豫豫反危险。”等等。我感到高兴,这说明部队的管理更实在了,更细化了。因为我知道迎接他们的是实实在在的风雪,是险峻无常的道路,是意想不到的路况。光喊大口号没用,还得小心提醒则个。

一共一百多辆车,出营门大约花了一刻钟时间。看着最后一辆车离开营门,我突然想起了贺政委说的那句话,每次送兵车上线,车一出门,就把心提起来了,直到他们返回才放下。

对于这些兵来说,出发已成了家常便饭,一年至少要出发6次。他们的时间概念,是以出发上线的次数计算的。比如,第二次上线了,那么就知道4月了。第三次上线了,就知道是5月了。我那次是跟的第四次,6月。应该算是很好的季节。不冷不热,只是雨水多一些。

部长说,出行要送,凯旋要迎。哪个部队都一样,只是我们兵站部的官兵,出发的次数多一些。

我抬头,看到营区外的居民楼阳台上,一些7、8岁的男孩子在观看,就想,他们应该是在车队的一次次出发中长大的吧?不知道长大之后,他们中是否会有人走进汽车兵的行列?

无论是与否,他们也是要出发的,走上各种各样的路途。那时候,谁为他们送行?

(2007-04-17 10: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