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1404200000037

第37章 富人举重若轻的投资艺术(1)

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投资”与“消费”(如买房与买车);

第二个理财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第三个理财概念:投资年回报10%以上, 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

——哈佛教条(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三个概念)

1、你必须把股票看作是自己的一份企业;

2、把市场的波动看作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从市场的愚蠢中获利,而不是参与到追涨杀跌中去;

3、投资中最重要的三个字是Margin of Safety(安全边际)。

——金融教父本杰明·格雷罕姆

如果当你的股票下跌超过10%时,你不敢增加投资的话,你永远不可能从股市中取得不错的收益。投资股票要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股价大跌而被严重低估,才是一个真正的选股者的最佳投资机会。股市大跌时人们纷纷低价抛出,就算我们的投资组合市值可能会损失30%,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的。

——最成功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

胡先生是个资深的投资人,他自称1999在5.19号角的召唤下开始进入股市,一路摸爬滚打至今,屈指算来10载有余,自己最大的投资体会便是,良好的投资心态是股市致胜的法宝——不懂基本面分析可以学,看不明白K线图也能慢慢琢磨,而始终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才是决胜股市之关键。绝大多数散户之所以赔钱,并非其基础不扎实、技术不过硬,而是败给了自己的贪婪和恐惧。下面是胡先生讲述的投资真经:

锻造自己的投资风格

在信息化时代,闭门造车显然是行不通的。要想在股海中不断提高自己,关键还是要以开放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在股市里不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很多新股民刚进股市总是想着先捞上一笔,结果往往反倒交了学费。

对新入行者而言,形成正确的选股思路、制订严格的操作纪律和锻造自己的投资风格远比短期账户盈亏重要得多。我常会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最初有20万元的原始投资,如果每年的收益有14%的话,30年后这个人就是千万富翁了。有些投资者两三天就能达到14%这样的收益,一年才赚14%的确不是难事,难的是不管行情好坏都能获得如此稳定的收益。有了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操作习惯,时间的推移终将把你送上成功的彼岸。

认真收集信息,不轻信传言

要想知道什么价位应该买入,什么时机应该卖出,还有相当多的功课要去做。除了对想投资的目标公司有关资料和信息要烂熟于胸外,还要随时关注各个行业的调研报告、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变化、利率汇率、石油乃至周边股市的最新动向等等。尽可能充分的掌握信息,是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保证。

要提醒的一点是,决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所谓的小道消息、内幕信息,更不能据此做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少噪音只会引诱你进入美丽的陷阱。作为普通散户的我们,永远是身处这个市场信息链的末端。当你为从那些“消息灵通人士”得到所谓的内幕消息而沾沾自喜时,你该清醒的意识到,连我这个信息链末端的人都知道这消息了,还能指望靠它去获利吗?

只做自己熟悉的股票

在决定买入任何一只股票之前,要写下能够说服自己的3个理由,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投资于该板块,为什么投资该股而不是同一板块的其他个股,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点买入。这样做以求把投资时的冲动和不理性成份降到最低。光看看K线图就贸然杀入,偶尔也许能碰巧赚点钱,但从长期来看打这种毫无准备之仗终将成为炮灰。

我自己的原则是只投资于自己了解的行业,只做自己熟悉的股票,看不懂的行业即使涨得再好也不碰,自己都不了解的领域何谈去掌控呢?其实有时股票和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几只股票相处久了以后你就自然能摸准他们的脾气,从而把握准买卖的节奏,这点对喜欢做波段的投资者是至关重要的。

顺势而为,而非抄底和逃顶

股市是个赚钱不难但淘汰率极高的地方,选择顺势而为方能在惊涛骇浪中闲庭信步。很多投资者热衷于抄底和逃顶,孰不知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的若非天才便是傻子。股票的价格会按其原有的趋势演进直至该趋势被确认为已经改变。抄底的最佳机会绝不是跌到最低时去买,而是调整到位重拾升势之时。顺势而为或许有悖于利润最大化,却能较为安全地获得大部分收益。

适可而止,及时止盈止损

多数散户炒股时有一个通病,就是最关注自己账户显示盈亏的那个数字。很多人在进行买卖决策时的依据不是个股走势,也不是基本面变化,而是想着赚了多少我要卖了,跌了多少我要补仓。

李嘉诚先生把“知止”两个字放在其办公桌上,就是要告诫自己要适可而止。在股市投资中,懂得何时止盈止损尤为重要。有的人10元买个股票,涨到13元,总想着还要涨,等等看,结果回落了11元,每股赚3元都没抛赚1元还会抛?又跌到9元被套上了,反正都套上了,等反弹吧,最后一下跌到6元,实在受不了割肉离场。设置止盈止损位是防止这种悲剧最有效的途径。一个质地再好的股票,涨得过高时就已经透支了其未来成长性,必然要向其价值回归,而当一些质地本来不错的股票因基本面突然出现问题股价大跌时,止损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就是要学会休整。股市作为一个周期性市场总是会有高峰有低谷,一年365天都盯着股市买进卖出的人只会为券商和国家财政做贡献。如果你无法始终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又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股市,那只能说明股市投资不适合你,最佳策略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以智慧为资本

有位国王拥有一大片葡萄园,雇了许多工人来照管,其中有一位工人能力特别的强,技艺超群。于是国王让他来管理这片园子。

有一天,这位国王来到葡萄园散步,就让他陪同。这天工作完后,工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工资,几乎所有人的工资都相同,但是当这位看管园子的人领取工资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家的抗议和议论。他们认为这位工人只干了两个小时的活,其他的时间都在陪国王到处闲逛,所以不能领取与别人等同的工资。

国王说话了:“我派他来是因为他熟悉你们的工作,来看管你们的。今天他虽然只干了两个小时的活,但是他走的时候,你们仍然按他给你们的规定完成了任务,他的两个小时就干完了你们一天才完成的工作量,所以他的工资和以前一样。”

这就是两种不同观念造成的不同命运:前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变得富有,后者则依旧靠出卖体力来生活,他们的一生也不得不继续他们祖先悲惨辛苦的被奴役的生活。

连锁店先驱卢宾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动脑的人。他最早在淘金热中做一些赎卖生意,以满足那些淘金者的生活需要,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是,经过八年的经商实践,并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他发现:商店不标价,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交易方法既不利于自己业务的发展,也消除不了顾客对商店的诸多不信任和猜忌;而且,由于价格不一且变化莫测,没有一个参照的标准。

针对这些情况,卢宾反复思考终于研究出一种经营方式,叫“单一价格店”,即对每一种商品明码标价并按此价格销售。这样,顾客一目了然,也一扫当时的商业欺诈行为,既增加了交易的效率,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于是,卢宾的单一价格生意非常火爆。随着顾客的增多,他又发现,大多数的顾客光顾造成了购物空间的拥挤,使得交易速度难以提高,而且也浪费了顾客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一个商店总有一个辐射范围,让太远的顾客前来显然不太可能。

后来,他又发展了“连锁经营”的方式,也就是多个店同货同价,且店面设计、布局、装潢也相同。这样,就等于将一家店开在了更多、更广的地方,当然生意也就越做越大。

卢宾为什么能创新?因为他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进而能针对问题运用知识提供解决方案。

学识是财富的近邻,正是有了这种卓尔不群的思索,令别人不可企及的直觉能力、判断能力,他才拥有了巨额财富。

“当别人认为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一加一大于二。”一个成功的商人这样教育他的儿子。

1946年,这对父子来到美国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现在是多少。儿子回答说是35美分。父亲说:“你说得没错,人人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成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或门锁看看。”

父亲死后,儿子继续做着铜器生意。几十年来,他把铜做成过铜鼓、钟表簧片,甚至还做成过奥运会的奖牌。最贵的时候,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的他,已是小有名气的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了。

但他并没有满足,他瞄准了纽约州的一堆垃圾——也正是这堆垃圾,使他名扬天下。

那是1974年,美国政府为了处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时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公开招标。好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无人问津。正在国外旅行的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立即十万火急地飞往纽约。匆匆看了看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废铜残木后,未提任何条件,就很果断地签了收购合同。

很多人对他的这一举动嗤之以鼻,暗笑精明一世的他愚蠢无知。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的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一些人要看这个犹太人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一个个小型的自由女神像;废木呢,则请木匠加工成自由女神像的底座;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模型。甚至连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他也不放过,经过精美的包装,把它们高价出售给了花店。

就这样,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把这堆废料奇迹般地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突破思维定势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投资创业,事实上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富人往往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突破思维定势从“无”中生出“有”来,以致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年迈的乡村医生驾着马车到了一个小镇,他把马拴好之后,悄悄地钻进一家药店,和一位年轻店员商谈一桩秘密生意。

一个多小时后,店员跟着医生走近马车,带回一个老式大铜壶。店员经过一番检查后,掏出一卷钞票递给老医生,这500美金是年轻店员的全部积蓄。

老医生便给店员一张写好配方的小纸条。小纸条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老医生自己不清楚。这个奇妙配方将创造多少大的奇迹,年轻店员也无太多把握。

后来,店员遇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他请她品尝了铜壶中的饮料后,姑娘赞不绝口,再后来,这位姑娘成了年轻店员的妻子。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起用那位老医生的配方生产饮料,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这种饮料就是当今风靡全世界的可口可乐。

激发创造力,就要让脑子多走些路,突破思维定势。

要想获得利润,必须长于思索,善于发现。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抢占商机。

思维定势对人们思考问题显然有很多好处。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思维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维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

思维定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有人曾估计说,思维定势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每天所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思维定势却不利于创新思考。而经商必须要创新思考。只有创新思考才能解决在经商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才能对旧有的问题作出新的解决方式。

创新思考最主要的是突破思维定势。突破定势作为一种创新思考方法是指在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时,能打破常规的思考路径,独辟蹊径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别出心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别出心裁的致富例子。

在日本川崎市有一家叫做“冈田屋”的百货商店。在其他商店只能勉强维持的时候,冈田屋却长期保持利润增长,业务不断扩展,销售额年年增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家商店的老板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善于观察,创造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和行销战术。

在商业零售中,常常有因零钱不足而找不开钱的问题。冈田屋百货公司早在1961年就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解决了零钱不足的问题,又招徕了顾客。这个办法就是在百货公司门口营业厅,收款台设立一个个“抽奖处”,顾客每支付一日元就可获一次抽奖的机会。顾客购物时往往要求不用找零,而用零钱抽奖。这种别出心裁的手法,不但满足了顾客用小钱获大奖的投机心理,而且本身也为商店增加了又一笔收入。商店恰恰抓住了顾客心理,每个顾客都乐于到这个商店来“购物”和“碰运气”。

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致富路径,是一种智力致富。投资、做生意就得让脑子多走些路。

“1+1=4”之道

20世纪50年代,桑迪是住在纽约郊外杰斐逊港镇上的一名穷小子,他娶了一位叫琼的姑娘。结婚后,他们的所有财产就是妻子的3500美元陪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桑迪的薪水根本无法同时支付牛奶费和婴儿尿布的费用。后来,琼把陪嫁钱拿了出来,让他在镇上开一家生牛屠宰作坊,专卖牛肉。

小镇上还有一家牛排餐厅,那里的生意非常好,每天都能为桑迪的牛肉作坊销掉不少牛肉,再加上外地的订货,桑迪渐渐有了一些多余的钱。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牛排餐厅因为内部管理和经营策略上出现问题,生意越做越差,餐厅老板不想再经营面临倒闭的餐厅了,他希望有人能够买走餐厅。因为餐厅的生意不好,没有人愿意出价盘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发愁的人其实还不止餐厅老板,因为餐厅的生意下降在无形当中也减少了桑迪的牛排销售量。最后,桑迪经过仔细考虑后做出了一个很惊人的决定:买下那家餐厅!

他的妻子不解地说:“你疯了吗?买下那家即将倒闭的餐厅?它能为你带来利益吗?”

“能!而且买下它以后,我们所拥有的价值就不是 1+1=2了!”桑迪用确定的口气说。

“真是荒唐!1+1难道会等于 3?”他的妻子说。

“确实不是等于3,而应该是等于 4!”桑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