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1404200000047

第47章 大多数富人都勇于创业(2)

这一年,张大中31岁,刚刚插队回城,并在同学的介绍下有了对象,1000块钱被他一分为二,一半用来结婚,剩下的作为干点什么的启动资金。

这一切促成了供销社电工张大中,变身为1980年8月的那个刷煤气灶的小贩。在休息日,张大中背着个军绿色的破包,举着个牌子,顶着烈日蹿来蹿去,牌子上书几个大字——“刷煤气灶”,还有一个副标题,以稍小一号的字写着:八毛钱一个!破包里装着他生财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烧碱、清漆、银粉以及一块大抹布。然而,辛苦了一天,张大中只赚到8块钱,除去购买清洗用具的7块成本,净利润只有1块钱——张大中狼狈地退出了这个没有前途的行业。

看到刷煤气灶不赚钱,小贩张大中并没有停下他干点事情的脚步。1982年冬,在自家厨房做出的60台落地灯,成为张大中经商盈利的起点。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张大中的几十台手工落地灯虽然是三无产品,还是被居民们抢购一空,甚至还有一个供销社来向他采购了几十台。在甘家口的一个商场里,张大中卖出的8个落地灯共纳了2.4元税,而20多年后,因为将大中电器以36亿元的价格卖给国美,他纳税5.6亿元,成为国内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多的纳税人。

60台落地灯最后一共赚了160块钱。对于一个月工资30块,还要上交老婆26块的张大中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这笔钱对他来说最大的意义,不是多了几个月工资,而是从根本上坚定了他能够靠自己双手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从插队的农民,到供销社电工、到供销社售货员,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东西获得公众的认可,卖出去的落地灯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1982年底,张大中向供销社领导递交了辞职信,供销社的领导和岳父岳母出于好心,都极力劝阻他别丢掉这个铁饭碗,但是张大中还是选择了辞职。

落地灯的生意做了没多久,张大中发现一个朋友单位有一批积压的电子元器件,可以用来做音响放大器,他如获至宝,低价买下,用自己的电子知识做成一批音响放大器卖,物资匮乏的市场再次给了先走半步的张大中丰厚的回报--放大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982年4月,张大中成立了张记电器加工铺,专门生产音响放大器,后来拓展到音箱制造、安装等领域,后来改名为金钟音响厂,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每年能赚辆奥迪的钱。

音响制造厂做了几年后,张大中发现,在北京,制造业不如商业,北京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制造业的利润太低,资金周转周期太长,他发现做电器原配件赚钱更容易。于是,他立即将主要精力放在电子原配件的销售上。

1986年,张大中的第一家电器原配件门店在中组部路口的灵镜胡同8号开业了,虽然只有十几平米,但是生意非常红火,他手里攒下了四五万的积蓄。张大中自我评价,自己跟一般的小老板没什么两样,有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想着去存款,先存一半在银行,剩下的再想着去增值,我就是按着最朴素的道理在做生意,从来不拿自己去冒险,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多少。

1986年的一天,张大中被通知,去北京市工商局坐一坐,他心情忐忑地去了,因为他的张记电器加工铺开了两家,那时,任何个体户不允许开分公司,连锁店还完全是一种资本主义特质明显的玩意儿。

如此挨过一年。到1987年,张大中看到政策允许开分公司了,他的心情十分复杂。这次违纪可以说是张大中从一个小老板向大老板飞跃的标志性事件。

让张大中的事业进一步飞跃的,是1993年开张的玉泉路音响城。电子原配件、音响等电器生意,伴随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卡拉OK热财源滚滚而来。但是,张大中再次敏锐地发现,偌大一个北京城,卖音响的店没有一家大到能够把所有的品牌、零配件集中起来销售的,都是十几平米、几十平米的小店。

他决定搞一把大的,看中了玉泉路一家几万平米的商场,租了下来,成立了一家大中音响城。

但是,这个想法却没有像以前几次那样见效。玉泉路店起初的想法很好,但是初期的现实很残酷。后来加入大中电器、跟随张大中多年的大中电器总经理宋红说。刚开始搬过去,由于知名度不高,经营非常惨淡:一天的流水,连给店员开工资、付电费都不够。

整整有半个月的时间,张大中根本睡不着觉,天天都想该怎么办。这是他经商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挫折。当时也想过,赔到一定程度,实在赔不起的时候,就回我城里的小零售店。但是觉得真是丢不起人,没脸看当时跟我一样在城里开小店的小老板们。张大中现在想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还是决定坚持。咬牙挺了半年之后,这个大音响城在京城老百姓中间逐渐有了名气,大家都知道玉泉路有个最大的音响城,里面所有音响一应俱全,选择余地大。

这个音响城后来不仅经营音响,也开始代卖家电,直至后来以家电为主,张大中真正走进了家电生意的圈子,并且在北京城里各处复制玉泉路店的模式,成为北京市场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

当然,故事的续集应该是众人皆知了,大中电器最终发展为中国大陆知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不知道,如果当初张大中获得那1000块的补偿金后,只是单纯将其视为消费资金,今日的张大中会是什么模样,拥有什么样的事业?

通过贷款获得第一桶金

你可能不知道华若中,不知道他的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不知道他们的主要产品叫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EPS),但当你拆开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或者精密仪器、玻璃器皿等易碎品的包装时,你没准就是华若中的客户——包装箱里作为缓冲性物品的泡沫塑料就是兴达集团主要产品EPS的一种,还有另外一种则用于建筑和绝热材料行业。

资料显示,兴达集团的“锡发”牌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也就是说,每三个包装箱中,就至少有一个使用的是华若中的公司生产的泡塑材料。

2007年,华若中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近80亿元、利税额达2.5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8位。2008年,即使面对金融危机,兴达集团也依旧排在了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上的第94位。

回顾这位“泡塑大王”的创业史,可以发现,华若中起步时的门槛并不高。1992年1月8日,已经42岁的华若中依靠银行的20万贷款成立了无锡县兴达泡塑材料厂。在此之前,他是当地乡镇企业的厂长,只有中学文化,不具备任何化工领域的经验。而他起步的第一桶金,也是来自银行的20万贷款。

1992年,无锡县兴达泡塑材料厂兴建,该厂的年产能为3000吨。正如华若中所料,兴达泡塑材料厂的产品与进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在一开始便显现出来。1992年,兴达的客户蜂拥而至。产量从3000吨扩大到1万吨,仍供不应求。1992年,投产的第一年,兴达便实现了盈利。1994年,以20万元起家的华若中已有能力投资2300万元,建设了占地50余亩,年产能3万吨的新厂。

1995年底,兴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EPS专业生产企业。

斗转星移,仅仅过了十几年,华若中的资产已今非昔比。昔日靠20万元贷款和一块地起家的乡镇企业厂长,成为了一个年产值超过80亿元的集团的董事长。最初只是为了“不进口”目的生产的产品转而开始出口。如今的兴达集团,做到了该行业里的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随着企业的发展,华若中已不仅仅是当初的农民企业家,也不单单满足于企业的低价战略。1998年,他首次前往印度新德里学习,并在此后开始研究国际的先进技术。阻燃型聚苯乙烯树脂国家专利的取得,最终奠定了兴达业内老大的地位。

奠定行业地位之后,兴达开始了一些收购扩张的举动。一直在一个行业勤勤恳恳的华若中,扩张也丝毫没脱离自己的主营业务。2005年,兴达集团在常州成立了江苏诚达石化工业有限公司,又出资收购了常州紧邻诚达公司同样生产EPS的企业——常州明谛树脂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从而使兴达在常州的年实际产能扩张到目前的32万吨,实现产值约45亿元。2006年,兴达投资8亿元在广东惠州成立了年产18万吨级的惠州兴达石化工业有限公司。此后,华若中便暂时停止了国内的布局扩张。

虎父无犬子,华若中的儿子华啸威在自己的家族企业里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1999年,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华啸威做了一名警察,在27岁便成为锡山市刑侦大队二分队指导员后,华啸威开始自主创业。

2004年,华啸威借款在无锡成立了无锡三强钢构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当年的销售收入达到7000万元。2005年底,华啸威加入兴达集团,作为副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同时兼任兴达子公司江苏诚达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华啸威的促进下,兴达泡塑新材料和南京理工大学共建高分子聚合发泡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他负责的出口业务也业绩不俗。2006年,兴达外贸出口销售额达6000万美元,而2007年兴达实现了外贸出口收入1亿美元。

创意为王

1991年,年仅18岁的江南春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刚进大学的江南春,为了满足自己早日独立的愿望,开始琢磨怎样让自己挣点钱,这样才能长时间不用回家听父母的唠叨。江南春最开始做家教,7元钱两个小时。但对于江南春而言,家教这份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当时他的课程排得比较满,没有充裕的时间开展家教工作;二是江南春刚谈了女朋友,花费比较大,所赚取的少量家教的费用根本无法满足其日常的开销——江南春不断地琢磨着新的赚钱的方式。

大二上学期,为了还清为竞选校学生会主席而向同学借的160元债务,已是校学生会主席的江南春,逮着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个名为“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的企业,来学校招业务员,每月300元工资,这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江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为了赚钱还债,江开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一个月后,招来的30名业务员只留下了两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位。当时,江南春的主要工作内容便是出售东方电视台一个叫‘东视旋律’的节目广告,他的业绩相当不错,到1993年的时候,他一个人大概做了公司1/3的营业额,约150万元。”

关于这段推销经历,江南春曾说:“当时主要做的是商业方面的广告,而那时上海新的商业街淮海路刚刚修建,我就去横扫淮海路,一家一家拜访,去做百联等很多商家的生意。刚开始几个月我仅做销售,后来我就开始做全案了,有许多上影厂的摄像过来,我就指挥他们,自己当导演,自己写广告剧本,自己出创意,自己拍,也自己卖广告。”

凭着这样的干劲,不久后,江南春就成为这家公司的“二老板”。

但生性好强的江南春并不想一直打工。1994年2月,尚在就读大三的江开始自己创业;同年7月,江与包括香港的永怡集团在内的几个伙伴合资,注册成立永怡传播,注册资金100万元。这是一家以创意为主的广告代理公司。1995年,公司成功获得无锡的街边灯箱广告项目。

同年,因负责无锡项目的公司合伙人从永怡分离,而香港永怡集团也因自身经营问题撤资,永怡传播遭受大的股权变动,业务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调整。

从这以后的近7年时间里,江南春把自己的生活与永怡完全地融为一体。

1995年,永怡的年经营额已经达到了500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中型的广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许多的广告客户,包括联想等。但因为公司没有核心的大客户和业务,没有一个核心的产业可以依托,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权变动,作为创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永怡,“这样发展下去,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在这时,为了给想独立的无锡项目融资,江南春找到著名的IT传媒集团IDG。当时IDG传媒集团想并购一些广告公司,为他们的传媒业服务。由于IDG传媒集团总裁对江南春个人有很好的评价,1995年底,IDG决定收购永怡。不过这次的收购却最终成为一场空,因为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外资不允许进入中国广告业。

此时已经敏锐察觉IT业在不久的未来将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的江南春,没有放过这样的机缘巧合。1996年1月1日,江南春进入IDG传媒集团,为他们筹办上海办事处;永怡自然地成为IDG传媒业务最主要的广告代理商。

凭借IDG在IT业的一些数据资源,永怡开始专注于这个行业。在1996至1998年,永怡一度几乎垄断了上海IT业的所有客户,也成为这个行业国内领先的广告公司。1998年,永怡全年的收入达到五六千万元,这几乎占据了上海IT广告业95%的份额。

但超级垄断也让永怡的发展遭遇瓶颈,在上海IT广告市场,留给永怡的,最后只剩下5%的余额。探索新模式成为摆在江南春面前的一个新难题。

2000年,江南春抓住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契机:互联网,这也为永怡传播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由于躬耕于互联网业务,2000年永怡的营业额突破了亿元,可以说,这一年对永怡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正因为同时代理了7个网站的广告,永怡的营业额突然有了5千万元的增长。

永怡的成功突破还在于江南春抓住了另一个机遇。2000年,曾经一度红火的网站亿唐出资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当年这是一家纯技术公司,提供网站广告监控的软件服务,位列著名门户网站新浪的首页链接中。当时看重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团都注资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网上网下互动,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联网广告。如今,好耶广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公司。

好景不常在,2001年,伴随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击,突然之间,7个客户几乎荡然无存,似乎这个产业仿佛一夜间就突然崩溃掉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001年成为永怡成长史中最为痛苦的一年。

对于从不认输而又勤于总结、勤于思考的人而言,挫败可能会变成另外一种激励,江南春就是这样。永怡在2001年的煎熬让江南春明确地意识到一点:广告代理行业是一个既辛苦而利润又不高的行业,要继续求得更大的发展,永怡必须寻求新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