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
14050100000003

第3章 既要学习好,更要格局大

【本章导读】

格局大的孩子学习有内动力,格局小的孩子则迫于外在压力被动学习。而格局大不大直接或间接与孩子的视野有很大关联。本章的八个篇章从创新亲子分享和家庭活动,扩大阅读范围,改革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以及提高合作能力、激励孩子挑战、强化习惯养成等方面,呈现了提升孩子格局的做法和经验。

1 在阅读分享中培养表达能力

【提要】

●坚持家庭读书,坚持读经典著作,孩子的人生一定不会差。

●家长要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扮演书中的角色,与孩子一同演绎书中的情节,交流书中的观点和看法。

●家庭辩论要教孩子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复述阅读内容不需要争辩,只需要提炼阅读内容的关键词和主要线索即可。

●陈述主要观点不仅要找出阅读内容的主要观点,而且要为这些观点找到相应的证据。

●围绕某一个观点展开辩论属于高级的家庭阅读分享方式,家长应该不遗余力践行。

【案例】“家庭读书会让我爱上了读书!”

导读:家长老宋利用晚餐时间,通过分享、交流和辩论等方式,与孩子开展家庭读书会活动,改变了一般的亲子阅读不对等状态——大人为孩子而阅读,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享,明辨是非,扩大视野,也体现了平等与民主的价值观。

四年级学生小宋喜欢阅读,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班主任程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请小宋的爸爸老宋给家长们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

当程老师提出这个想法时,老宋满口答应的同时,希望老师允许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去分享:“没有孩子和我爱人的参与,我分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看老宋如此真诚,程老师答应了老宋的要求。

应老宋的要求,家长会的主题确定为家庭读书会:分享中的创造力、采取的方式是家庭辩论赛,题目是家庭读书会有无价值。小宋是正方,老宋是反方,小宋妈妈是裁判。

小宋妈妈先宣布辩论规则:第一轮,正方和反方各自发言三分钟,阐明主要观点。第二轮,正反方驳斥对方的观点(每人发言总时间不超过十分钟)。第三轮,双方最终阐述观点。

第一轮发言的主要内容:

小宋:我认为,家庭读书会很有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阅读。因为每周五要分享交流,所以家庭成员每周都要事先读书。二是拓展视野。因为阅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单一,必然会开阔自己的视野。三是明辨是非。在家庭读书会上,每次都有辩论的环节,通过辩论能使我们明辨是非。四是增进理解。通过分享各自的不同观点,能让家庭成员进一步了解对方的看法。

老宋:我认为,家庭读书会毫无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阅读是个人行为,不需要大家一起读,何况家庭成员每个人的年龄差距较大、社会分工不同,阅读内容不可能完全相同。二是读书会上进行分享、交流和辩论更不值得,因为孩子和家长认识差距较大,没有共同语言,辩论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孩子很难辩赢家长。

听完老宋的发言,小宋和妈妈互相望了望,然后吃惊地看着老宋,那表情仿佛是说:你怎么这样讲呀。程老师也是很震惊,不知老宋葫芦里卖的啥药。其他家长也多少有点蒙:这是在介绍经验吗?而老宋的表情却很坦然。

看着爸爸满脸轻松的表情,小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爸爸是在真刀真枪和自己辩论,不是做样子的。想到这里,小宋不由得有点小紧张。但为了体现自己的实力,小宋冷静下来,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第二轮开始,老宋先发言驳斥:一、本来阅读就应该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好习惯,不需要通过家庭读书会来促进;二、对于孩子而言,阅读面要广,但对于工作中的成人而言,阅读要更切合工作实际,阅读的范围不需要那么广;三、既然家庭成员的阅读内容不一样,感受和体验也完全不同,分享、交流、辩论就无法进行。四、家庭成员间的理解不一定要局限于对书本上的观点达成一致或相互交流,更多的是相互关爱,要增进理解也只能在生活方面多些交流。

家长们对老宋的发言给予热烈的掌声,看来,家长们中间赞同老宋观点的人不少。

小宋的发言同样非常精彩:一、虽然家庭成员工作岗位不同,应该阅读与自己有关的内容,但不应该把阅读局限于这一方面。即便是成人也有学习的必要。二、即便是阅读不同的内容,也可以在餐桌上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分享、交流,既可以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也可以相互了解对方认识问题的态度。

小宋发言之后,老宋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辩护,同时反驳了小宋的新的证据。接着,小宋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反驳了老宋第二轮的发言。

第三轮阐述观点时,小宋振振有词地说:一、家长总以为我们是孩子,总以为孩子阅读的内容都应该是童话故事,而这些内容家长就不必去读。其实不然,我们阅读的范围可以是多方面的,就拿我来说,政治、经济、文学、科幻、军事、艺术的书籍都读过。当然,我也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比如,我喜欢读博弈论的书籍和文章,我写的关于博弈的文章,老爸和老师不一定比我写得好。二、除了本职工作外,家长教育孩子也是一项应尽的义务,难道你们陪我们读一点你们以前读过的书就不应该?何况你们换个角度读一读童话故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我老爸今天的辩论不是很诚实。我看到过他写的一篇关于重读某个童话故事对他工作的启发文章(这个时候,老宋的表情有点不自然)。虽然他的文章是发在朋友圈里的,但我在一个专栏网站看到了别人转载的这篇文章。三、我每次和老爸的辩论都是很认真的,而且他输多赢少。我承认,开始时,老爸是让着我的,虽然开始我还以为我真的赢了,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慢慢体会到老爸的良苦用心。但到四年级后,他不让我都难以驳倒我,而且与我辩论我比较擅长的方面时,基本上他是完败。今天的辩论,我一定会胜,因为这个话题我最有发言权。我相信,家长们会支持我的。而我之所以能赢了老爸,完全得益于家庭辩论会。四、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在我们家里尤为突出。开始组织家庭读书会时,我老爸原来总和我老妈抬杠,说没有必要,理由一大堆。但现在他最积极,每周的主题都是他先提出来和我们协商;关于工作和读书的关系,我老爸以前也不认同我老妈的观点,总以为自己是多年的建筑工程师,不需要通过阅读提升自己。后来和我们辩论了一个关于现代建筑的审美这个话题时,自己查了不少书,才勉强赢了我。现在,他经常上网买这方面的书籍。

小宋的慷慨陈词结束后,看到老宋得意的笑容,小宋、小宋的妈妈和程老师才突然明白老宋真刀真枪和儿子辩论的真实意图:那就是通过这样的辩论,解除家长们存在的疑惑和担心。

“我就不用总结陈述了吧?”老宋面对程老师和小宋说,“我承认我是完败,但愿我的完败能唤醒各位家长对亲子阅读和家庭读书会的共鸣。”

这时分享会也接近尾声,家长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对家庭读书会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解读】为孩子奠定终身阅读的基础

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黄建海

家庭读书分享是家庭教育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一种方式。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之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基本途径就是阅读,而家庭读书则是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说极端一点,一个孩子即便不上学,只要坚持家庭读书,坚持读经典著作,我也坚信这个孩子的人生不会差到哪里去。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就曾这样教导自己的孩子:“你上学以后,不要去追求高分,刚刚及格就可以了,只要不留级就行。但是你一定要保证做好两点:一是要广泛阅读,十分爱书;二是一定要在某一方面有兴趣特长。”

美国两个著名家族的巨大反差更是彰显了家庭读书的价值:一个是以书香传家闻名的嘉纳塞·爱德华家族,这个家族八代子孙共六百多人。爱德华一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哲学家、道德家。他的八代子孙中有十三人当了大学校长,一百多人当了教授,十四人创建了大学和专科学校,六十多人当医生,一百多人当牧师,七十五人是军官,八十多人成了文学家。一人担任过副总统,一人做过大使,二十多人任议员,十八人成为报社、杂志的主编或负责人。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另一个以酒色出名的马克斯·莱克家族,八代子孙中,有七个杀人犯、六十五个盗窃犯、三百二十四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疾者的多达四百多人。

家庭读书的主要功能是启蒙阅读,帮孩子奠定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一旦喜欢上阅读,此后无论是家庭书屋、学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都会成为读书的好去处。以书为伴、与图书馆结缘,就成了学习生活工作的日常行为,无须刻意为之。当然,也就受益终身。而作为一种促进家庭读书的手段,家庭读书分享首要的是读和分享,其次是长期坚持。读和分享容易做到,坚持就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意呵护好孩子读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父母要拿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做孩子读书的听众和分享者,扮演书中的角色,与孩子一同演绎书中的情节,交流对书中的观点和看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看见了越出必修的大纲、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青少年一心想要读那些书,这也就是激发阅读的兴趣。”

家庭辩论要有证据支持

秦九歌

我四岁出国,没有在国内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但我中文沟通没有问题,汉语拼音也会,读“四大名著”没有问题,看电视也完全能理解它背后的那种韵味、诗歌和历史的含义。还没有碰到在国外长大的人能比得上我的中文水平。这完全是家庭教育包括家庭读书会培养了我对中文的兴趣和能力。在家庭读书会上,我妈妈会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比如《复仇者联盟》,让我围绕这个主题收集历史、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不同的中文书籍,再让我把读的段子演出来。因此,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读书,可以为孩子创造氛围,给他一些框架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辩论时要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我的一个好朋友是加拿大国家辩论队的。我去他家做客,就知道他这么牛的原因。他们家吃一餐晚饭,吃食物大概半个小时或四十分钟,但是餐桌上的谈话要三到四个小时。每天晚上都如此。他的辩论水平就是从小在饭桌上跟他爸爸斗嘴斗出来的。与他爸爸斗嘴的时候,只要他有反驳意见,他爸爸就会说,拿数据、拿资料来。他时时刻刻都想着怎么能够驳倒他爸爸的观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学到了好多知识,他在朋友圈里被大家称为“百科全书”。

我们家的辩论同样强调辩论中证据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家围绕关于支持希拉里还是支持特朗普展开了辩论。我上一年级的弟弟先发表意见:我讨厌特朗普,因为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这时,我爸爸引导他,不管是说特朗普好,还是说他不好,你都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你的观点,比如要查看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二是不能别人说不好,你就说不好,你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说出自己的观点;三是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有自己的标准,不能盲目说对与错。此后,我弟弟回家再辩论时,就不再说老师和同学怎么说,而是说报纸上和网上的资料,并说自己认为哪些资料是真实的,然后引用这些资料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家庭阅读分享的三种方式

房超平

家庭读书分享应该至少有三种方式。学会这三种方式,应该做到渐次发展,螺旋上升。

第一种是较低级的分享,比如复述阅读内容。这种分享不需要争辩,只需要总结、提炼阅读内容的关键词和主要线索即可。当然,家长分享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分享的过程。我赞同一种观点,老师、家长分享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强调不同、强调差异,因为有了差异才有学习和分享的价值。

第二种是较复杂的分享,陈述主要观点应该属于这一种。陈述主要观点,不仅仅要找出阅读内容的主要观点,而且要为这些观点找三到四个证据。这些证据可以从阅读材料本身找,也可以从其他阅读材料中去找。要鼓励孩子多从其他阅读材料中为自己的观点找证据。当然,家长的示范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要学会赞扬孩子陈述观点的方法,这次孩子举了一个证据,得到家长的表扬后,下次孩子就会举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证据。

第三种复杂的分享,围绕某一个观点展开辩论属于这一种。这个案例的辩论就是如此。辩论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按照大家事先约定的辩论程序来进行。开始时,程序可以简单一些,后来再逐步规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分享和交流,而且总结能力、提炼能力、辩论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的提升和训练都包含在其中。

2 每个家庭活动都要承载教育功能

【提要】

●家庭既是学校又是社会。

●对于少儿来说,家庭是最理想的生活教育场所、教学做合一的主要课堂。

●所谓生活教育是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孩子付出劳动,给予奖赏很正常。

●给孩子足够的权利和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里不断提升领导力。

●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案例】“家庭聚餐我做主”

导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秦的爸爸把安排日常家庭聚餐的地点、菜单乃至开支的权力,交给了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小秦,让小秦成为家庭的小主人。这个活动不仅提升了小秦的领导力,而且改掉了小秦自私、任性、挑食及不尊重老人等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三年级学生小秦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做任何事情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且比较吝啬,即便是对自己的父母也一样。家长采取了多种办法,都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秦爸爸找班主任梁老师支招。

听了秦爸爸的诉说后,梁老师思考了许久,为这个家庭量身定做了一个家庭活动:“家庭聚餐我做主”,即让家长把原来每周末一次的家庭聚餐的权力交给孩子,让孩子选择餐厅,安排菜品,负责开支。但有三个条件必须满足:一是聚餐标准是人均不超过五十元,不能低于人均四十五元。二是点的菜必须家庭成员都喜欢,确保大家没有意见。三是点的菜必须吃完,不许剩菜。家里共有四口人,每次聚餐费用二百元。如果孩子的安排能达到以上三个条件,剩余的钱便奖励给小秦做每周的零花钱。

回到家后,秦爸爸把这个想法说完后,小秦有点畏难情绪:“爸爸,这个任务太难完成了,我干不了。”

老秦反问道:“你没有尝试,怎么就知道自己干不好呢?其实,这件事并不难。相信自己,你那么聪明,一定能干好。”

小秦不想干的理由很充足:“我的数学不好,这个账很难算呀。再说,让家里每个人都喜欢,也不可能呀。”

“呵呵,你多征求大家的意见,一定会想出好办法的;这个计算也没有那么难。再说,还有老爸帮助你呀。”老秦鼓励道。

“那好吧,我试试看。”在老秦的鼓励下,小秦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既然接受了任务,就得把事情做好。于是,从周一晚上开始,小秦就忙得不亦乐乎。这天晚上,完成作业后,小秦就在网上选餐厅,然后打电话询问地点、价钱,选择了一家自己比较喜欢的餐厅。

当小秦把自己选的这个餐厅说给大家时,妈妈首先反对:“怎么是快餐呢?快餐没有营养,我不喜欢吃,换个地方吧。”

妹妹也接着嘟囔:“这个餐馆,怎么没有汤呀?”

……

就这样,第一次订的餐厅,妈妈和妹妹不满意;第二次订的餐厅,爸爸不开心。直到最后,小秦只好央求大家:“由于是第一次干这个活,我没有多少经验,但下一次一定会安排得更好,请大家多谅解。”

最后,在小秦的百般协商和努力下,全家人终于达成了妥协。

单纯为订餐馆这件事,小秦先后忙碌了四五个小时。

终于到了周五晚上聚餐的时间了。

进了餐厅,小秦才发现真正困难的是点菜: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互不相让,让小秦莫衷一是。

看到这个情景,小秦急得哭了起来:“怎么这么麻烦呀?你们能不能互相让一让呀?”

“哭有什么用,想办法解决问题呀。”老秦边安慰小秦,边拿小秦平时的习惯进行对比,“想想自己平时到餐厅吃饭的那个劲儿,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你就知道,爸爸妈妈多难做了。”

“不管你说啥,这活儿我不干了。”小秦居然耍起赖来。

看小秦这样,老秦拿出了撒手锏:“好,如果这样。从下周起,你就没有零花钱花了。”

听到这句话,小秦立马就蔫了:“那好吧。我再想想办法。”

在爸爸的提示下,小秦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干脆让家里其他人每人先点一个自己喜欢吃的菜,等到大家都点好了,自己最后再点菜。

然而,按照这个方案执行时,新的问题又来了:等大家都点完了,留给小秦的钱已经不多了:如果坚持点自己喜欢吃的菜,就留不下多少零花钱。

为了拿到零花钱,小秦只好点了一款自己并不喜欢吃的便宜菜。

菜端上桌后,小秦一改往日只顾自个儿吃东西的习惯,像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一会儿给爸妈加菜,一会儿鼓励妹妹多吃点、不挑食:“吃饱了对身体好,营养搭配才能更健康。”对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小秦也硬着头皮吃得津津有味,以便给妹妹做示范,让妹妹多吃菜。

其实,秦爸爸心里最清楚:小秦这样做完全是功利在驱动:只为满足第二个条件,餐桌上不留剩菜,才算完成任务,才能拿到零花钱。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月的八次聚餐活动,使小秦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这个活动太好了!”老秦激动地告诉梁老师,“不但让孩子改变了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毛病,而且还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尊重他人和忍让的道理,也让孩子学会了与他人协商和沟通,又改掉了偏食的坏习惯。同时,还把数学学习融合进去了。真是一举多得呀。”

【解读】领导力培养从少儿抓起

教学做合一以生活为中心

黄建海

小案例里有大道理。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这个最常见的家庭生活场景,未必人人都注意到这原本是一个绝好的家庭教育机会。

我想从更广义的角度引申一下这个案例的教育意义,即: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将其引申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对少儿来说,家庭既是学校又是社会。所谓生活教育,一是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也就是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二是指教学做合一。陶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寻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对于少儿来说,家庭是最理想的生活教育场所、教学做合一的课堂,而不仅仅是吃饭、睡觉的地方。因此,生活教育可以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的教育做起。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可视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生活体验与人生感悟,都是生命成长和增进身心健康的必需。对孩子来说,家务就是教育的课堂,家长一定要善于利用。如今,家庭聚会、友情聚餐越来越多了,特别是生日聚会更是习以为常,何不利用这样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餐桌教育的意义还在于,把聚餐变成家人精神分享、文化分享、学习分享的机会。比如,有的家庭把每天一小时的晚餐时间称之为“晚餐论坛”。就像大人们通过聚餐来建立社会关系一样,家庭聚餐是子女参与社会活动的开端。家庭作为生活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首任老师。一句话,生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回归家庭。

家庭项目的组织与训练是有效的教育活动

秦九歌

首先,家庭项目的组织与训练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活动。从个人经验看,我还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家的每次旅游,父母都让我来安排。每次出去玩之前,我得安排好去哪儿玩、住哪里,还有每个人的东西都是我准备。至于家庭聚会安排,那更是家常便饭。当然,刚开始做这些事情时,我会丢三落四,比如有一次泡温泉,游泳衣忘带了。但我父母会说,既然游泳衣忘了,那就没有办法泡温泉了。我们只好站在温泉旁边,看着别人泡温泉。有了教训,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到了做大型聚会的年龄,我基本上不会出错。比如,初中毕业时的同学聚会,我就邀请了七十多个人参加,而且组织得非常好。事先,我得想好什么时间大家最方便,该请什么样的调音师,该租多大的场地,活动需要多少经费,怎样最省钱等。其实,家庭出游计划也好,大型同学聚会也好,都是项目组织。十三四岁能组织这样的大型活动,以后就可以有掌控场景的淡定。现在几百人的活动,我都可以组织得有条不紊。即便有漏洞的时候也不会慌张,就是因为我以前的活动中出现漏洞的地方很多,并且都在组织过程中学会了现场处置。

其次,孩子付出劳动给予奖赏很正常。在国外,从孩子开始走路时,父母会规定小孩做一些家务活,并告诉孩子这是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或者说为这个家庭所必须做出的贡献。家里任何人都不能吃白饭,想在家庭里生存,就必须做出贡献。当然,家长也知道孩子需要零花钱,但这个零花钱不是家长直接给的,而是自己承担家务活的报酬。如果孩子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家长会额外付“薪水”。比如,我周五下午约同学们出去玩,他们说不行,每周五下午三点到四点必须洗盘子,没办法出来玩。我觉得,这不仅是劳动教育,也是责任心教育。社区也是很支持小孩劳动的。比如,十二岁开始,大家都出去骑车送报纸,社区里专门有一个儿童招聘区,有十三四岁的小孩可以干的事情。十六岁就可以打自己的一份工,十八岁以后家庭就停止资助,完全靠自己,父母就没有任何管孩子的理由。学校更是一样,从小学开始就会进行责任心教育,学校每年会找一批学生做回收大使,每天中午绑着回收站的绿色绑带,到每一个教室回收垃圾,然后倒到回收站去。虽然看起来是特别苦、脏的倒垃圾的活,大家都觉得是一种荣耀,所有学生都申请去竞争这个岗位。

最后一点,活动中可以提升领导力。这个案例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任何多余的钱都可以留着自己用,时间久了,就是对孩子领导力的锻炼。比如,在这个活动中,他可以跟家长或妹妹说,今天抱歉没有办法让你吃好,但我保证下次让你吃最好最满意的;为了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爱好,让大家先点菜;自己点便宜的不一定爱吃的菜,可以最大程度为自己结余零花钱等等。在国外学校,也有专门训练领导力的课程。比如,高中毕业那一年有一个毕业晚会,就要提前一年安排,组成策划组,完成下列组织工作:在学生群里协商晚会主题;按照主题定场地、联系明星;关于费用,学校要求学生赚钱或拉赞助,然后学校再匹配同样的钱。因此,学校要相信学生有潜力能做好事情,给他们足够的权力和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里锻炼自己,不断提升他们的领导力。

把孩子当成家庭的真正主人

房超平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领导力有误解,认为只有领导才应该进行领导力培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领导,所以没有必要给孩子培养领导力。其实,任何岗位,包括家庭成员都需要领导力。因此,没有领导力的孩子将来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某种程度上,领导力比学习更重要。但以前我们都忽视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多地强调学习,而忽视学习之外的东西,比如,不重视领导力的培养,片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结果是,不但领导力没有培养,而且学习也搞不好,因为我们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我理解,领导力就是不令而行的能力。要培养领导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控力,让学生做到自己控制自己。一个人自己管不了自己,是很难领导别人的。其次,在小学阶段,老师和家长可以多设计角色游戏,让所有的孩子承担适当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体验游戏中进行领导力的培养。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把领导力培养的目标设计其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一定的领导力就不是天方夜谭,特别是当一个班级中的每个孩子都具有领导力的时候,这个班级就可以做到不令而行。

现在,很多人强调财商教育。其实,这方面,家长也可以有所作为,可以把家庭的收入与支出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提出对家庭支出的意见。到了初中后,甚至可以把每月的收支安排,交给孩子来决定,如果有结余,可以奖励给孩子一部分。但给孩子零花钱就不一样了,因为不管怎样,反正家长都是要给孩子零花钱的。给孩子钱的方式变了,效果就不一样。像这个案例,不仅包含财商教育,也有数学学习任务,而且数学学习的难度更大,超过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孩子计算能力够不够的问题,因为如果孩子想要参与家庭支出计划的安排,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费用,他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家庭教育活动都应该考虑把孩子当成家庭的真正主人,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领导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孩子民主、自信的价值观的形成,家长应该不遗余力使其成为现实。

3 充分满足孩子的表现欲

【提要】

●《参考消息》是打开学生认识世界、理解天下的窗口。

●有可能的话,老师、家长不妨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参考消息》。

●除了可以帮助提高阅读水平、展现孩子的能力外,阅读国际新闻还可以慢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

●不仅要开阔孩子的视野,而且要使孩子的格局变大,让孩子由世界边缘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阅读就是搜集、整理、反馈、理解、呈现文章中正确的负责任的信息的过程,而呈现信息最能体现阅读的价值。

●家长、老师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那点文章,要把孩子阅读的视野推开、扩大,让孩子获得更多、更广的新鲜信息。

【案例】《参考消息》的巨大魔力

导读:除了提供了解世界大事的新闻、资讯外,《参考消息》的多样性、前瞻性,也使得其成为阅读、学习的重要工具。班主任王老师通过给孩子们回忆自己以前阅读、分享《参考消息》的成就感和权威感,以及《参考消息》给自己成长带来的好处,鼓励孩子们养成阅读《参考消息》的习惯,从小关心天下大事。

这是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王老师与本班学生对话活动的现场。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电视、手机、报纸等传媒可以获取信息,《参考消息》是唯一可以了解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途径。我对《参考消息》的特殊偏爱,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时隔三十多年,王老师在开场白时谈起《参考消息》还有深深的眷恋。

“《参考消息》也是我的挚爱。”听完王老师的这段话,语文老师黄老师深有同感,“它涵盖历史、军事、经济、科技等信息,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我觉得,《参考消息》不仅仅是它自身信息量大带来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当时,我给我的同学们分享的时候,同学们仰慕、赞美的目光所带来的成就感。”王老师的声音,把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拉到了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

那时,小王(王老师)正好上五年级,而小王的爸爸老王是生产大队的干部。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老王这个芝麻官没有带给年幼的小王多少好处,唯一带给他的诱惑,就是《参考消息》这个精神食粮。

除了《参考消息》上面的文章和消息深深吸引着小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促使小王天天阅读这些与自己看似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时候未必能读得懂的报纸:他的如饥似渴的同学们对信息的需要。因为小王的同学们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所以小王读完报纸上的文章以后,都会分享给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这些他们无法得到的信息。

那时候,因为物流不够发达的原因,《参考消息》和其他报纸一样,经常不能按时送到生产大队。但不管有没有新的报纸能够读到,确切地讲,不管小王有没有新的消息要分享,也不论是否刮风下雨,同学们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围在小王家门前,等待小王给他们分享从报纸上读来的消息。特别是,如果因故哪天不能分享消息时,同学们失望的眼神更是让小王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不,前一天,小王刚给大家分享了“同志加兄弟”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在首都地拉那发生的事情。第二天四点钟不到,几个小伙伴就准时守候在小王家门前等待分享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昨天那件事情的后续消息。然而,小王没有像往日那样及时给大家分享从报纸上阅读得到的后续消息——因为小王生病、发烧了,没有力气给大家分享。

得到小王生病的消息后,小伙伴们都恨不能自己替小王生病。

这是多大的动力呀!也许,正是这种分享带来的快乐,才使得小王每天回到家后有力量克服饥饿的痛苦,想方设法去寻找并阅读《参考消息》。

“说实话,与其说是《参考消息》的内容吸引了我,不如说小伙伴们的需求吸引了我。这种在当时也许微不足道,但在今天看来却有巨大作用的分享体验活动,正是少年儿童阅读的重要动力之一。”回忆接近尾声时,王老师告诉他的孩子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看来阅读和分享《参考消息》,是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以后也要读《参考消息》。”

“我总结老师的提要:没有分享,就没有阅读。”

“怪不得,老师的文章写得这么好,表达能力这么强,原来都是因为他那时候经常分享的缘故。”

……

听了老师的回忆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其实,那个时候是没有多少精神食粮的,所以《参考消息》成了扩大知识面的一种有效方法。”见大家讨论非常热烈,王老师进一步引导,“但今天不同了:现在不是没有信息,而是信息太多、太杂了,可以说令人眼花缭乱,而且信息来源多样化了。除了给大家带来筛选的麻烦以外,更重要的让大家缺少了分享的氛围。而分享不仅仅是把自己阅读的信息复述给大家那么简单,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类、判别、归纳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在分享中还包含着分享者自己对信息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分享者和被分享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因此,分享机会的缺失,对大家造成的遗憾才是最大的。”

“啊?接受了信息不能有效分享,也会对我们的学习造成损失。”同学们大吃一惊,“老师,您得给我们创造更多的分享机会呀!”

“大家都想分享是好事呀。”王老师显得非常开心,“至于办法嘛,就非常多了。比如,每节课前,大家可以用几分钟分享自己对相关学科学习的经验或本学科的进展。又比如,大家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比比谁知道的课外知识多。再比如,每次家里吃饭时,大家可以把自己阅读的材料或学校的见闻给家长们分享。还比如,周末或节假日,大家可以在社区里开展分享交流活动,与更多的人交换自己对事情的看法等等。最后,希望大家像老师一样,人人爱阅读《参考消息》,个个会分享世界大事。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不知不觉中,对话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同学们该放学回家了,但对话所引起的关于分享话题的讨论和交流,永远不会结束,这个班级同学对阅读和分享的兴趣也越来越高。

【解读】把孩子带到世界舞台中央

让孩子们喜爱《参考消息》

黄建海

因为我和案例的主人公是同龄人,巧合的是我在中学时期也断断续续读过《参考消息》。特别是那个年代,农村中学手头可读的书极少,学校根本没有图书馆,加之《参考消息》在当时还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案例里的细节,我感同身受,历历在目。而我真正坚持长期阅读《参考消息》,是大学毕业之后的事。

《参考消息》是打开学生认识世界、理解天下的窗口。至今我清楚地记得中学时偶尔有机会读一两次《参考消息》的那种激动,神秘感油然而生。那种先睹为快的感觉,仿佛自己握有权威发布的话语权。进而对几家重要的通讯社产生莫名的崇敬感,觉得它们很了不起。世界这么大,天下竟有那么多奇闻趣事。我常常追悔莫及的是,那时可以读的东西实在太少了。父母没有引导孩子读书,老师也很少提醒。工作后,跟读者和学生打交道,总喜欢推荐《参考消息》。可是,恕我直言,这些年下来收效并不大。其实,《参考消息》是特别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份报纸,因为它是一份小报,文章短小,信息量大,而且具有权威性。主要是第一手信源性文稿。无须占用太多时间,天下大事与世界趣闻即可一览无余。

多年来,《参考消息》一直是我了解最前沿、最全面、最权威、最及时报道国际新闻的渠道。《参考消息》还不时报道一些奇闻趣事、重大科学发现,以及一些短小的哲理文章等,读起来生动而深刻。因此,案例里提到的阅读《参考消息》对人生的影响,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这使我想起中国人的天下观。有一副对联很能说明这个现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中学时为数不多的阅读,已经足以让我对《参考消息》留下深刻印象。与我在校园推荐《参考消息》不同的是,在社会上,《参考消息》有着广泛的读者缘。一位企业家是《参考消息》的“铁粉”,当年是这样与《参考消息》结缘的:那是在他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村小学和大队部紧挨着,各订有几份报纸,邮递员送报的时候如果没人,便从窗子丢进去。开始是偷偷摸摸溜进去看,后来,大人看见了也不责怪,于是他就大模大样地读够了再出来,几份报纸中,他最喜欢《参考消息》。他说,透过它,一个懵懂少年感觉到了外部世界的丰富多彩。从此以后,不论他走到哪里,有条件时就订一份,没条件就每天到报亭买一份或想法借借看,若是偶尔一两天没看着,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说起他与《参考消息》之间的交情,他一往情深地说:“它给予的比我付出的多过很多很多。”借这位企业家的话语,我再一次呼吁:为了孩子有一个大的格局,老师、家长不妨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参考消息》。

在阅读国际新闻中拓宽孩子的视野

秦九歌

我不知道《参考消息》这份报纸。我只能与国外的国际新闻相比。我们有一个课程就是专门关注社会的,涉及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知识,比如国际关系、各国历史等。这个课程是所有孩子的必修课,而且高中毕业考试一定要考这门课。这个课程每个星期五会花很多时间去做。我考试时考了106分,满分是100分。超过的分数就是因为增加了新闻内容,老师给奖励的。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某个生存者今天死亡,这就有可能是一个新闻话题。我会剪下来贴在一个小纸条上,写二百五十字左右的总结,主要谈这个新闻是什么内容,是哪份报纸、哪个日期刊登的,这篇报道与这次学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关系等等。每交这样一篇文章,老师就会加一分。星期五课堂上全部用来展示新闻海报,并进行分享和交流,有的时候现场讨论会像讨论国家大事一样,只不过都是小孩子。讨论的时候,班上会分两个小组,一组支持这个观点,另外一组支持那个观点。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课程。

新闻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展现自己的能力外,还可以慢慢培养这个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辩论队的朋友基本上不追明星,也没有一个超级迷电影的人。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对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但是,他们能说出各个国家的总理。因为在长期的辩论中,对国际新闻和时事政治感兴趣了。我很多时候上朋友圈,就是为了看朋友转发的新闻,因为那是最尖锐最有冲击力的新闻。

我还要说的是,不管多大的孩子,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教育他们了解国内国际新闻,知道世界以前发生了什么,以前发生的事情与现在的关系;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会对未来有什么影响。必要的时候,要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并通过讨论,让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做到明辨是非。这样做,不仅仅会有益于开阔孩子的视野,而且使孩子的格局变大,使孩子由世界边缘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把孩子带进阅读王国

房超平

从概念上来讲,阅读就是搜集、整理、反馈、理解、呈现文章中正确的负责任的信息的过程。呈现这个内容很重要。在呈现过程中,把阅读本来的价值体现了出来。我不知道,老师和家长在让学生阅读过程中有没有让孩子呈现阅读的信息。为什么教学改革过程中,每节课上要让学生有呈现、表达和展示的经历,除了锻炼口才、提升演讲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分享让学生体验成功。

上海育才中学原校长段力佩实行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在高中阶段只教《红楼梦》,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我们,阅读不一定非要读课本内容,只要是好的素材,都可以让学生阅读和分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设置给学生发布信息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每天让孩子轮流发布信息,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让孩子有呈现的机会,可能比单纯教课本的效果好多了。孩子的组织能力、素材积累能力都能显著提高。

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那点文字,要把语文课的视野推开、扩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新鲜信息。换句话说,没有大量阅读就没有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学生素养的提升。特别是没有对当代时事的关注,学生就不可能有兴趣学好语文。经典要读,当代的重要事件和美文也不可不读,因为这些东西离孩子最近。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把学生带到这样的阅读中,这应该是学生最大的福分。

视野决定格局。从家庭教育角度看,每天吃饭,全家人每人可以发布一条新闻,这就会促使孩子关注重要新闻和世界大事。同时,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的格局变大,学会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

4 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提要】

●大目标有深层的意义:激发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将孩子潜藏的能力和潜力释放出来。

●正是孩子们心中有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希望图景的意识,才驱使他们形成对自然和世界原初的思考和想象。

●国外的小学数学并不简单,只是他们更关注生活罢了。

●学习流程必须以孩子的活动为主进行设计。

●老师、家长讲明白了,不等于孩子听明白了,而孩子听明白了,与孩子探究明白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家长支持教育改革,就是支持为孩子“装”上更强劲的学习“发动机”。

【案例】“我选底薪不高,但有挑战性的工作!”

导读:小菲老师从学习目标、课堂流程、延伸阅读、课堂训练及课后反思五个维度创新设计数学课堂流程,尤其是学习目标依据学生层次进行分层设计,给学生提供与学习有关的日常生活延伸阅读素材,以及要求学生改编练习等创新思路,使课堂变成了学生思考、交流与提升的平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小菲老师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年轻老师。

虽然小菲不是特级老师,没有获得过市级以上的先进荣誉,也没有发表过多少论文,但她的课堂深受学生喜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她在课堂上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真实需要、情感体验,积极构建平等、民主的对话语境,让学生与生活对话、与课程对话、与心灵对话,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的教学宗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生活中的平均数》一课就是小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案例。

下面是小菲老师的课堂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共有五个内容:

一、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总共有三个:一是我能说出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我知道平均数的两个特征(公正性和代表性);三是我能归纳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基础性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通过自学达到;第二个目标是拓展性目标,要求所有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达到;第三个目标是挑战性目标,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课下完成。课后,小菲在旁边写下了批注:第二个目标尚有八个同学没有达到,课下得找他们去补课,下一节课,再让他们展示讲解有关内容。

二、学习流程

这节课的学习流程总共有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引入新课,出示目标。各小组先计算本组几个同学和一名老师的平均年龄,引入新课,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二个环节,个体自学,尝试解决。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老师提供的素材,并尝试解决预习时老师布置的问题。第三个环节,小组交流,探讨问题。每个同学交流练习的结果,互相帮助,解决不懂的问题,并提出大家共同的问题。第四个环节,展示交流,质疑问难。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本组学习的成果,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决。第五个环节,检测反馈,评价小结。出示检测单,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并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主要总结平均数的特征和计算办法。

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小菲的学习流程设计是以表格呈现的,其中有特别的栏目,那就是老师在各个环节中的任务。除第二、第三两个环节老师分别观察、参加两个小组的讨论外,其余每个环节老师分别观察、参加一个小组的讨论。

三、延伸阅读

这节课,小菲给学生提供的延伸阅读素材有三个:一是小组平均年龄计算方法;二是学校鼓号队参加区比赛时的评委计分规则和模拟打分表;三是两份企业招聘广告(含年薪和工作要求)。课后,小菲在旁边做了这样的备注:关于企业招聘广告的素材对学生来讲要求过高,下次再使用时,需要加一些注释。此外,延伸阅读素材可以鼓励优秀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这样会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训练评价

这节课的课堂训练并不是很多,共有五个练习题:小组平均年龄计算(含一位学科老师),感受平均数的代表性;鼓号队比赛规则讨论,感受平均数的公正性;鼓号队得分计算;应用平均数知识挑选合适的工作;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自编一道平均数应用题。

除了课堂练习外,小菲还设计课堂检测评价单,这则检测单上有五个题目,与课堂训练的内容基本相同:把课堂训练的五个题目做了简单修改。课后,在课堂检测内容旁,小菲写了这么一段话:80%以上的同学前四道题都做对了,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的学习效果非常不错,但第五道改题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以后得加强改题训练。

五、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表格上记录的是小菲课后对本节课的反思与总结内容:既有学生表现的充分肯定以及经验的简要总结,也有问题的反思和总结。

关于课堂存在的问题,小菲写了四点:一是展示环节,学生展示的同质性内容过多,时间拖长了,需要进一步优化展示环节;二是还有不少同学编写练习题的质量不高,少数同学没有编写练习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三是因为时间分配的问题,平均数计算办法总结不到位,下节课需要进一步补充讨论;四是五个学生自学有一定障碍,解决问题能力不够,需要课后加强指导。

在反思之后的表格里,小菲对每一点的反思内容都有比较详细的解决思路:一是展示环节要围绕“鼓号队比赛规则讨论”和“应用平均数知识挑选合适的工作”这两个关键内容展开。同时,在展示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学生的交流。二是改编习题要注意结合实际,不能与生活实际差距太大。三是平均数计算办法要在老师适当点拨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出计算规律。同时,下节课还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训练。四是对于五个自学有一定障碍的学生,要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找五个小老师实行一对一帮扶。

此外,小菲老师还把一个学生解决企业招聘问题的感想写在了备课本上:老师,这节数学课太有意思了,原来生活中的数学学问真不少呀。今天的学习,我不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数,还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比如怎么安排作文比赛的裁判,怎么计算由很多裁判组成的评委的分数,怎么挑选有挑战性的工作。数学太有意思了。将来,我一定要挑选薪酬低但有挑战性的工作。

【解读】挑战自我比获得成功更重要

有了大目标,就有了不竭的学习动力

黄建海

北京八中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以陈景润的故事,引出中南大学一位二十二岁的大三学生,因破解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而享誉国际数学界,并因此破格被该校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的事迹,鼓励学生对费马猜想、叙拉古猜想等发起挑战。据说,消息发布后,学生反响热烈,有的立即就行动了起来。当然,这节课也只是开了个头,离真正地揭开“猜想”之谜还早着呢。但是这位老师始终对学生的热情保持赞赏。其实,老师的目的并非在猜想本身,而是要学生胸怀学习数学的远大目标,敢于向难题发起挑战。显然,“猜想”与本案例中的“平均数”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折射出的教学原理是相通的:挑战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有大目标。有目标就有不竭的学习动力。攻克一个个小目标,就是不断接近大目标。

有句话说,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这种现象是一种客观事实,它是可以从心理学或教育哲学中找到理论依据的,“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别看儿童年龄小,但他们心中同样有着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希望图景的意识。正是这种对远大目标的追求,驱使他们形成对自然和世界的原初的思考和想象。小菲老师设计这堂课时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这堂课的结果看,的确在客观上起到了这样的效果。知识的获取似乎没那么难,也不显得多么重要。反倒是做出挑战性的选择更有价值。就像北京八中学生因“猜想”激起挑战欲一样,有了这种学习的内驱力,攻克一个个知识的小堡垒不在话下。

当然,大目标的作用不完全是务虚的,它的实际价值在于促成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显然,登顶科学之巅的只能是少之又少的人。但这两者并不矛盾,在大目标的激励下,取得一个又一个小进步就是教育的成功。此外,大目标的设定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就是激发学生的勇气和毅力,一旦勇气和毅力等精神动力开始发挥作用,潜藏着的能力和潜力就会释放出来,学习能力就是这么来的。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对大目标挑战的热情和勇气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教学的现实中,并非所有的老师都意识到这一教育激励的机制,都自觉地一以贯之地坚持运用这一机制。他们可能更多的只是把一节课的目标设定在一个非常狭隘的具体的知识点上。

如果一堂课仅仅满足于知识点的获取,不再做拓展和延伸,持续学习的动力就会不断衰减。课后会立即将这一页翻过去。与此同时,轻易获得的成功很容易消逝,目标也随之消逝,动力也就没有了。所谓学习成绩表现一般的,大体属于这种类型。至于学习成绩差的,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班级或年级末位,彻底丧失了追求大目标的志向,内心的优越感没有了,行为也开始变得不可理喻。比如,喜欢搞小动作,惹是生非。严重的发展到旷课逃学,甚至流氓阿飞的地步,进而完全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失去了人生的源泉。

在做中学数学最有趣

秦九歌

这节课与国外的数学教学很接近,说明国内的老师也在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到数学学习,国内很多人都觉得美国的小学数学很简单。其实,美国的数学学习并不简单,只是我们关注的角度不大一样。

先举一个国外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例子。老师讲10以内的数字,一定会结合生活的实例,把数字的单位带上。如讲5这个数字,老师会这样讲:洗手间里有5个牙缸,这是第5个牙缸,每个牙缸的高度是5厘米。同样是5这个数字,老师通过洗手间的牙缸,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字:第一个5是数量词,第二个5与顺序有关,第三个5是高度。这样认识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简单,但由于与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再来看看国外老师怎么教给学生平均数。上课开始后,老师第一步会要求每个同学以英寸为单位测量自己的身高。第二步,每个小组把本组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起来,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好。第三步,再把各组的数据公布出来,让大家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全班同学的身高排列出来,并画出线图(按照横轴是由低到高的同学序号,纵轴是这些同学的身高)。第四步,让同学们看看在哪个身高范围的学生人数较多,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第五步,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并把平均身高的数值在线图上用红色的笔画一条线,让大家比较与平均身高的差距,体会平均数的含义。第六步,比较计算的平均身高与估算的平均身高的差距,进一步理解平均数。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兴奋。

我再举几个作业的例子。先列举代数方面的三个例子:(1)教室的课桌长大约是120厘米,这个数字是精确的吗?还是估算的?为什么?怎么证明?(2)4个小朋友得到3袋水果糖的奖励,每个袋子里有12块,该怎样分配?(3)在下列三种条件下,6个同学想尽可能平等地分享31,请说明每一种情况下如何分享31?条件1:6个同学想尽可能平等地分享31个气球;条件2:6个同学想尽可能平等地分享31块钱;条件3:6个同学想尽可能平等地分享31个蛋糕。再列举几何方面的三个例子:(1)正确地用一根纱线测量一个篮球的周长,然后放在直尺上进行度量。(2)用柱状图和简单的圆形图表示喜欢不同种类的蔬菜的同学的数量。(3)根据教室的数量和学校整体的位置,用图形、图表和图解法准备一份关于学校花盆的最佳位置和数量的报告。

上述实例说明,在西方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会尽可能把数学学习和布置的作业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觉得数学就在生活中,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这样的数学学习或作业不是那么枯燥,而且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

给孩子“装”上强劲的学习“发动机”

房超平

这个案例的设计方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改成了学习目标、学习流程;二是把反思总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放在方案中。

我觉得,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学习目标应该非常具体、可测,而不是过于抽象,否则展示给学生后,学生难以把握,也没有意义。如果学习目标不可测的话,就无法测量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学习流程必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进行设计。至于老师的作用,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适时对学生探究和展示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二是通过观察、参与小组讨论,把握课堂流程的节奏。三是课堂类型要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前置学习课,或问题解决课,或拓展延伸课,或把三种类型糅合在一起。

很多老师认为,自己讲三分钟就明白的事情没有必要让学生讨论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其实,这里有很大的误区。关于小组合作,我的理解是,老师讲明白了,不等于学生听明白了,而学生听明白了和学生探究明白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何况,我们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不明显。关于展示交流,我的理解是,当学生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理解或看法时,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有的时候,学生觉得自己理解了,但却说不清楚,原因就在于这种理解可能是片面的,并没有真正理解。当然,如果所有内容都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那肯定不合适,时间也不允许,因此,什么样的内容要合作探究、展示,如何把握好度,需要老师认真研究。

对于家长而言,一要坚定不移支持新的课程改革,因为支持教育改革,就是给孩子“装”上强劲的学习“发动机”。二要鼓励孩子进行展讲——因为展讲能提高孩子的记忆效益。可行的建议是,孩子完成作业后,如果有时间的话,家长一定要让孩子选择某个作业题,把完成作业的经过说给自己听。在孩子讲解的时候,要提醒孩子注意三点:一是要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二是要说解题的关键步骤。三是要说自己对题目涉及的概念、公式或原理的理解。确实时间不够用,每个周末也要抽出时间,让孩子尝试讲一讲。这样做,一定会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

5 在比较中学会学习

【提要】

●孩子对老师,特别是那些自己感到敬佩的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情结,那就是,总想了解自己的老师。

●老师和家长越是善于向孩子敞开心扉,越能赢得孩子的好感,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就越好。

●这样上写作课,最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把全世界最有名的短故事筛选出来,并让孩子阅读。接着,给孩子分析短故事的结构。最后,要求孩子按照这个结构去写自己的短故事。

●总结独特的穿衣风格是作业,做一个裙子也是作业。这些很有创意的作业方式,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精读的另类解读:把同一话题的不同文章,或是把同一体裁不同主题的一组文章,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

●“文以载道”不是要老师、家长给孩子讲出文章的道理,而是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会悟出文章的道理。

【案例】“哇,老师写了四篇《家乡的桥》!”

导读:五年级语文老师小李自己写了与课文标题一样但类型不同的四篇文章,让孩子们通过分类比较学习不同类型的文章,并分组展示比较学习的效果。学习结束时,李老师要求孩子们模仿老师的四篇习作,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体裁写一篇与课文主题相似、内容接近生活实际的作文。这样的课堂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把作家思维逐渐移植给了孩子们。

这是一节非同寻常的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

小李老师组织孩子们这节课学习的文章的标题是“家乡的桥”。课文采取倒叙的写作方式:从作者离开家乡多年回到家乡后,看到自己当年天天上学必须赤脚蹚水经过的小河上新架起一座桥梁,深情回忆起当年的岁月和故乡的贫穷。然后,笔锋一转,写到现在“一桥通南北”,过往的行人再也不用蹚水过河,再延伸到兴建桥梁带来的小河两岸的巨大变化,力图通过一座桥梁带给家乡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的沧桑巨变。

按照常规授课方法,大多数老师会从字词句讲解入手,然后对这篇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接着再讲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修辞手段等。有的老师可能还会让学生进行表情朗诵或者角色扮演。

然而,小李老师却别出心裁,让这堂课显得与众不同:

首先,他给同学们发了四篇标题都是“家乡的桥”的文章,但每篇文章的体裁都不同,分别是说明文、诗歌、记叙文(与课文的倒叙写法不同,用的是顺叙)和散文。然后,按照事先分好的八个组,让每个组选择四篇文章的一篇与课文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每个相同比较学习的任务就有两个组共同承担。

接着,李老师让每个组派小组长通过抓阄的办法选出自己要比较学习的文章,抓阄结束后,李老师还让小组长采取自愿的办法,根据本组同学的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文章体裁与其他组协商交换,并最后确定每个小组所要比较学习的文章:第二组和第四组是诗歌和课文比较;第三组和第六组是散文和课文比较;第一组和第八组是记叙文与课文比较;第五组和第七组是说明文与课文比较。

分组结束后,同学们迅速按照小组长的布置,先用十分钟时间每个人自己对两篇文章进行学习,并写出自己对两篇文章比较的看法。然后,小组长组织用十分钟时间集体交流和讨论,形成本组比较学习的共同观点。讨论结束时,本次讨论的记录员把本组观点写在黑板上。

课堂第三环节是展示学习环节,每个组派出一名组员,用两分钟时间展示本组的观点:

“我们组认为,诗歌和课文的表达方式各有优缺点,分别是……”

“我们组认为,诗歌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就写出了桥的美感和意境,让人浮想联翩;而课文则把桥当成一个衬托,写出了家乡的变化及其深层原因。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说明……”

“我们组更倾向于倒叙这种写法,因为……”

“对于我们初学写作文的同学而言,顺叙这种写法更容易些,理由是……”

“我们组认为,说明文和记叙文虽然都写的是桥,但写的重点不一样,说明文写的是……而记叙文写的是……”

“其实,说明文和记叙文都是从不同角度去写。如果这座桥确实结构独特、造型别致,就应该写成说明文。但这座桥很普通,不必写成说明文。而记叙文却不一样……”

“我们组认为,散文和课文无法进行比较,都是非常好的写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分别说说这两篇文章学习的体会吧……”

“都说散文‘形散神不散’,但我们组觉得,关键不在这里,就像这次老师给的这篇散文,似乎结构也很严谨,所以散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就在于……”

课程结束之前,两个同学(事先李老师已经按照学号顺序对每节课的点评员和小结的同学进行安排)对各组的展讲进行了点评,并分别谈了各自的收获体会。

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之后,布置了学习任务:“同学们,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希望大家课后,每个人选择一种体裁,写一篇《家乡的桥》。此外,还有一个挑战性任务,每个组选出一名同学对另外一个和本组比较的小组的观点(重点)、其他组的观点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形成本组的观点。下一节课,我们将分享大家的文章和本组对各组观点的学习体会。希望大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大家都能比老师写的那四篇文章更好,更希望下一个语文课堂上的范文是出自大家之手。”

“哇,那四篇文章都是老师写的,太棒了。我下课后,也要试一试,争取超越老师。”一名同学听完李老师的发言之后,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课后,同学们都在按照自己课堂上的体会写《家乡的桥》:有的人把老师的记叙文做了修改,有的人仿照《赵州桥》一文写了说明文,有的人写了一首清新的五言小诗,有的人大胆写了一篇与同学友情有关的散文。还有一名把老师写的记叙文“建桥与不建桥”的争论片段进行了扩写,似乎写成了一篇议论文。

每组选出的代表也特别卖力,不但完成了写一篇《家乡的桥》的作文任务,而且把课堂上各组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很多小组还通过列表的方式进行详细比较。

课堂学习结束了,同学们的学习还在延伸。

【解读】把作家思维根植于孩子心中

给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

黄建海

这个故事与常态语文课堂情境相比,让人眼前一亮。几种写法对比教学,几种文体同时呈现,不能不说教学效率高。不但老师亲自操刀写作,学生的优秀作品也能入选课堂学习文选。既展示了老师的精美文采,又激励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总之,这是一位有心的老师,有心就一定能把课上好。

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情结,就是总想了解自己的老师,特别是那些自己感到敬佩的老师,希望能看到或者听到他们直观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一种近乎朋友式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正式交流。这也是学生对名师的一个要求,我想若是老师乐意这样做的话,肯定会起到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老师主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学生敞开,或自己的学术作品拿来与学生分享,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老师大大方方地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做派公开地展示给学生,更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展示心路历程的过程中即使老师有所瑕疵,但只要是真心流露,学生都会坦然接受。诸多事实证明,越是善于向学生敞开心扉,越能赢得学生的好感,这样的师生关系一定会为教学增添正能量。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中,就喜欢将自己写的短文和诗作朗读给学生听。他说,这样做每每带给他一种愉快,而当学生亲耳聆听老师的心声,立即会产生一种抒发自我内心的冲动。

教学要充满创意

秦九歌

国内把这样的课堂当成样板,国外这样的学习是常态。这里,我讲一下国外的语文课是怎么上的。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写作课叫Creative writing,就是创意写作课。每天上课时,老师会找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或与单元文章体裁一样的其他文章)让我们阅读。之前,老师会给我们简单讲解诸如中国七言诗和国外自由诗的写作方法。然后,就让我们阅读,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去创作,去写不同的诗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诗歌延伸写作不同类型的诗歌。我印象最深的是研究五百字以内的短故事单元。上课前,老师给我们找了很多经典文章,他把全世界最有名的短故事都筛选出来了,然后,老师给我们分析了短故事的模型,比如,短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一开始都是怎么写的,然后写什么,最后会是什么样子。最后,要求我们按照这个规矩自己去写,或者模仿或者创造自己的短故事。语文课有时候也会教点语法,但大部分时间会用在创意写作课上,让学生探索不同文学作品的不同写作方式。写完后,就让大家分别讲自己写的文章。我觉得,那是我和同学们语文课最快乐的时光。

到高中以后,我们的英语课程(也就是国内的语文课)也开始教怎么写八股文,但是之前基本上不教这些。高中语文也分了很多不同的选修课,比如“幽默”选修课,老师提供的都是幽默的诗歌、朗诵、演讲等等,这门课程主要分析作品怎么能逗别人笑,归纳幽默类文章的共同点;有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选修课,还有梦幻世界的选修课;另外,专门有一门课程教学生学话剧。我觉得,高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对不同类别的文学的爱好和兴趣,与初中课程有一定的接轨。为了解学生的不同爱好和兴趣,老师学期开头会给我们一张纸,让我们写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方便安排选修课程。

国外的语文教学会把学习文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很多联系。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关于美国1920年左右很独特的穿衣风格,老师会引导学生把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转化到裙子上,然后提示大家做一个裙子也是作业。很多不同的、很有创意的作业方式。反正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分析这篇文章,了解文章想表达的意思,并把它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我想,这应该就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

千万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房超平

这样的语文课,让我们对精读有了另类的解读,也给了语文老师更大的想象空间,值得研讨和借鉴。我们不妨这样看精读:不是对一篇文章进行精细分析,而是把同一话题的文章用不同的体裁呈现出来,进而对这一话题文章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引申开来,可否对精读做出这样的新解:通过对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一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表现主题的方式和异同;或是对同一体裁不同主题的一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表现手法的规律和异同。其目的只有一个,在这样的学习中,让孩子逐渐认识作家的思维方式,进而通过持续的类似文章的教学,把作家思维根植于每个孩子心中。

人们常常说“文以载道”。毫无疑问,这是绝对真理。但还有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后面这句话的道理很直白,那就是,道理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会悟出来的。然而,很多老师对“文以载道”的理解和应用,就是把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非要把文章中的道理讲给学生,而这些道理几乎无一例外的是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很少有老师本人的看法或观点。也有一些语文老师把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或者把语文课变成了心理教育课。比如,在一次广受好评的说明文“锯齿”的公开课上,老师课堂的主要内容就是讲锯齿的结构、用途和发明原理,唯独缺少这类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这也是很多语文课的一个倾向:包罗万象,唯独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丢了。形象的说法就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在不少语文课堂上,老师只管讲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学生的反应,或者极少关注学生的需求。有个比较有名的老师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自己讲得天花乱坠,甚至把自己拍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照片投影出来,以证明文章观点的正确,可谓用心良苦。但当我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一个学生是这么说的,老师说那个课堂很枯燥,但鲁迅上课还可以出去抓麻雀,我们上课敢吗?另外一个学生则是这么说的,从百草园的照片看,我觉得不咋样,比我们周边的植物园和小区的街心花园差远了,甚至连我爷爷家的农家小院都不如,老师还说这个百草园如何吸引人。因此,怎样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情感共鸣,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实在没有办法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文章,老师完全没有必要把其作为精读文章。否则,只能是既苦了自己——穷尽手段引导学生,却无能为力;又害了学生——让学生因为不爱学习这样的文章,而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很少把当代最优秀、离孩子最近的作品让学生阅读或学习,更妄谈与生活相联系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我反对经典阅读,但阅读经典起码应该和阅读当代、现代文章相结合。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课本不可能把当前的优秀文章选进来,但这并不等于说老师可以在这方面无所作为。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对文章学习的选择权很大,完全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中的文章也可以灵活处理,比如可以让学生自读,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必每篇文章都拿来仔细研读。对此,可能有的老师不以为然,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这样做,考试怎么办?其实,这样的担心实在是多余的,因为如果考试要考文章中的某些精彩句子或段落,老师只需把这些句子或段落印成“红宝书”,让学生临阵磨枪“背”下来即可。而如果不是默写这样的考试方式,老师就更不用对每篇文章都严阵以待了。至于字、词这些基本知识,只要老师组织学生学会查字典或看课文注释,再稍加运用就足矣。还是那句话,只要设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考试不是问题。

如果老师不能给学生更多阅读当代的优秀文章,家长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或与孩子共读,或给孩子推荐,让孩子尽量有时间阅读当代的文章或书目,使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贴切再近些,否则不但孩子的语文学不好,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格局和境界。

6 好习惯——父母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提要】

●任何时候,学习都是孩子的天职,学习好才是孩子应尽的本分。

●真正的自主学习必然直抵知识世界的内核——事物的本质。

●相较国内而言,国外老师更重视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他们常常会问孩子们:“为什么?”“还有没有别的方式?”

●国外孩子会在活动中思考这些问题:世界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为什么?

●成绩优差的分化,主要与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关,而学习习惯与老师和家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有助于孩子用较短的时间取得较高的成就。

【案例】“从懂事之日起,我每天都是这样的!”

导读:小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高中生。谈起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时,小张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把其归因于老师的培养、自己的努力和方法的改进,而是把自己获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四个良好的习惯:按时作息、有效预习、张弛有度、精做作业。

在许多人眼中,小张是个绝顶聪明的天才,因为她在高中阶段先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等三个全国竞赛的一等奖。的确,不要说获得三个一等奖,就是获得其中任何一个一等奖,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而言,都是梦寐以求的。因为这对一个高中生而言,意味着已经拿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高校的“通行证”。

然而,看了采访小张的报道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张取得优异的成绩,虽然与其天资聪慧不无关系,但更与其优良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归纳起来,小张的好习惯有以下四个方面。小张的第一个重要习惯是:按时作息。

在高中阶段,与小张同住一个宿舍的同学都知道,小张是睡觉最早的同学。每天晚自习之后,小张总是第一个回到宿舍,而且总是第一个做完休息前的准备工作,进入睡眠状态。一位同学这样说道:“一般情况下,她每天十点前一定会入睡,也就是,当我们回到宿舍的时候,她已经睡着了,而且睡眠质量特高。”

不但平时如此,就是在考试前后的紧张复习阶段,以及参加各种竞赛的准备阶段,小张都是如此。用小张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仅仅睡得早,而且起得早。从小到大,我每天都按时入睡,按时起床,非常有规律。包括周末、节假日甚至除夕夜我也会按时作息,到点就睡,从小学到高中,十年如一日。其实,这些习惯都是我父母严格要求的结果。人人都知道,时间的利用效益是第一重要的。但能不能提高时间利用效益,睡眠质量是关键。睡眠足够,头脑保持清醒,才能保证头脑每一分每一秒都高效运转。如果哪一天我没有睡好,心情会特别烦躁,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会很差。”

小张的第二个重要习惯是:有效预习。

小张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后,她的物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小张的学习经验时说,小张上课一般只听五到十分钟,其余时间都游离于课堂之外,不是在做练习,就是在思考问题。开始时,我还提醒她要注意上课认真听讲。后来,我才发现,她上课只听她不懂的内容,其余时间就把练习和作业全部做完了。因为只有允许她这样学习,她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因此小张的优秀基本与老师无关,完全是由于小张有好的习惯。

小张的预习也跟别人不一样,一般分三种情况。第一次是学年系统预习。一般暑假前,小张会把下一年度的全部功课预习一遍,在这次预习中,小张就基本上知道哪些内容必须通过听课来搞懂,并在书上做了记号。第二次是周前阶段预习。就是周末用一到两个小时预习,把下周的主要学习内容再预习一次。第三次是课前适应预习。就是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再看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知道上课时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所有这些预习,对于小张来说,都是主动的,有着充分的灵活性。

由于有了良好的预习,小张的听课就不再是被动接受,而变成了一种欣赏、一种享受、一种评判,小张自己也就有了一份超然的洒脱与自信。就像她给同伴分享体会时所说:“时间不够、能力有限,不能成为逃避超前学习的理由。舍得挤出时间、匀出精力,在暑假时完成一年的预习,就能保证上课的高效率。”

小张的第三个重要习惯是:张弛有度。

在同学们眼中,小张绝不是个书呆子,而是特别喜欢“玩”:不到自习或上课时间,小张从来不进教室,总是在教室外面转悠。自习下课铃声一响,小张总是第一个离开教室。另外,她从来不会因为竞赛培训等理由,缺席体育、音乐、美术课。虽然小张看起来学习很轻松,但成绩却不输给任何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她非常注意时间的利用效率。

熟悉小张的同学都知道,小张有一句名言,“千万不要在自己不想学习的时间去学习”。说起她的这句名言,和她同宿舍的小李曾调侃道:“很多同学对小张说,我从来不想学习。按照你的意思,我们就不要去学习了。”但小张却非常认真地回应道:“那是因为你们前边的基础没有打好,学习没有乐趣。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一定会喜欢学习的。”

很多同学都说自己的时间不够,老师们也提倡学生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对此,小张不以为然:“我想,‘钉子’精神强调时间是挤出来的,因为雷锋每天要做自己的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学习。而我们学生不同,天天在学校,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需要挤时间学习。相反,我们要挤时间玩、锻炼、听音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心情愉快,头脑清晰,才能有高效率。”

小张的第四个重要习惯是:精做作业。

教过小张的老师都说,小张没有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平时,小张对每一道作业题都是看一看,想一想,最多用笔写一写,没有几道题能全部认真做完。在练习方面,小张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改造习题:凡是遇到比较难的题目,小张总喜欢把题目改一改:或者换几个要素,或者增减几个要素。

当班上同学问到小张,为什么她从来都不认真完成作业,却能取得优异成绩时,小张的回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完每一道题目,我肯定学不好。尤其对于理科学科而言,每道题的计算那么烦琐,计算出来需要时间。我觉得,这样的机械劳动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多少好处,这样做,我的时间耗不起。可能我对认真完成作业,与其他同学的理解不一样。我以为,这道题我搞明白了,把相关知识点搞清楚了,能够搞清题目的意图,就是认真完成了。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把答案完全写出来。”

对于同学和老师们担心的平时不写解题过程、不做完练习,会在正规考试中被阅卷老师因为过程不完整而扣分等问题,小张则是这样理解的:“解题程序写清楚就可以了,未必都要严格按照什么规范来做题目。再说,每道题都按规范去做也太累了吧。此外,解题规范,不需要通过每道题来训练,适量做一些就可以了。也可能是阅卷老师怕考生是抄袭的答案,才要求考生做题步骤完整。我觉得,解题并不一定每一步都要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让阅卷老师明白自己的思路,不要太简化了,就可以了。某种意义上说,老师对解题规范、程序太过于强调了,这对学生来说实在没有必要。我从来没有训练过什么解题程序,但考试成绩也不差呀。”

【解读】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

学会学习是硬道理

黄建海

近年教育界人士喜欢大谈学生的核心素养。自从教育部如数列出学生核心素养若干条以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如法炮制,一时间各种素养铺天盖地涌来。然而,不论罗列多少素养条文,学习素养始终是学生最核心的素养。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笔者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人正在借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之机,试图以所谓的才艺教育、音体美、科技教育冲抵学习的重要性。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学习,任何时候都是学生的天职,只有学习好,才是学生真正应尽的本分。至于其他方面都是为学习服务,都是以学习为中心。早年的学校教育没有现在这么多名堂,人们习惯于把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孩子说成是不务正业。本案例中,小张就是会学习的典范。从小张总结的几点经验看,好学的孩子还真未见得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更多是自我习得的。学会学习是成为学霸的硬道理。

学会学习与学会知识不同,传统课堂教学,或者当下的主流学校教学,大体上都是以学会知识为目的,距离学会学习相去甚远。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学会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即写作与表达能力。而写作与表达的前提是要有素材、思想和逻辑,而要有素材、思想和逻辑,就必须先有大量的阅读。阅读为素材、思想与逻辑提供原料。因此,语文教学,与其强调老师课堂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比如老师朗诵得多么好,口才多么出色,让学生沉醉于老师所谓的满堂灌中,直接交给学生多少个字词句和静态的知识点,不如不断鼓励和鞭策学生形成读书、思考、写作的习惯。这才叫真正的学习。尤其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如果以这样的标准衡量的话,当下的课堂教学,十之八九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借助现行课堂教学的一套得到提升。这正是中国学生在与国际学生比较中,自主性主观解题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我们的学生只学会了应试,只擅长解答标准化的客观题。根本没有学会自主学习,面对宏大的多要素组成的情境式综合性主观题,就显得有些束手无策。PISA测试的结果一再告诉我们,中国学生的情境主观解题能力、综合科学素养以及饱满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明显落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这些项目对学习力恰恰有更高要求。

一个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所抵达的并非一堂课教学设定的某个知识点,也不受具体教学内容的局限,而是走向更深、更远、更高的境界。直抵知识世界的内核——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收获的除常规知识外,还有学习者本人的态度、方法乃至于价值观等等。这一切统称为“学习力”——包括阅读力、思考力、判断力、理解力、运用力、表达力等等。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尔扎诺就提出了未来需具备学习力的五维度学说,它们是:学习态度与感受;知识习得与整合;知识拓展与凝练;知识的有意义运用;心智习惯——高端学习机制的形成,即批判性、创造性学习力等。以此,作为衡量是否学会学习的标准,全面审视当下中国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恐怕与之相去甚远。

思维习惯比学习习惯更重要

秦九歌

相较于国内教育,国外教育并不重视上面的那些习惯。国外的很多孩子保留一辈子的习惯是出自于国外特有的教育体制。比如,老师会鼓励学生这样提问题:“为什么呢?”“还有没有别的方式?”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可能国内同人会说,这个是思维习惯。没错,国外不太注意国内所倡导的学习习惯。比如,这个案例所说的遵守作息规律、提前预习、张弛有度以及精做作业等,因为这些习惯不用去培养,所有的学生都会按时到校,都会提前预习,都有很多游戏和锻炼的时间,作业不会很多也可以选择去做。因此,国外的学校是从小学起就更加关注思维习惯的养成,以便为未来的学习、研究做好铺垫。

比如,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要求学生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学生会画很多画,而每个人的画法肯定不同,这就培养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如果是地理课,还会有这样的活动,学生要自己去研究,“土星上有多少元素分布”,如果把每个星球化为一个人,比如说“木星是个人”,学生要会表达木星有什么样的脾气,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学生还要去设计外星人,设计这个人必须要有科学依据,学生必须作为一个宇宙的探索员去研究每一个星球。这个星球上的人吸入什么?会产出什么?类似于人类吸收氧气,排出粪便和二氧化碳,草吸收二氧化碳再产生氧气,再进入生物链的循环。所有这些都是思维习惯。

因此,国外的孩子会在一个个活动中去思考这些问题:世界有可能成为什么样子?为什么?老师也会在其中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去思考自己在各领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特别会提问的学生最后做了科学家。国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从小学起就确立这种思维习惯。

好习惯必须有助于提高效率

房超平

看了这个优秀学生的案例,反复回顾自己教学生涯中遇到的优秀学生,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小张的物理老师说的那句话: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好学生之所以好,是因为从小就在老师、家长的培养下养成了好的习惯。这句话也让我想到了与其有关的另外一个话题:“差生”是怎么来的?之所以对差生用引号,是因为差生这个名词容易引起歧义。因此,特别说明一点,这里的差生是指一定阶段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几经思考之后,有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差生”是“教”出来的。理由有以下三点:一、每个人生下来后,并不存在谁优谁差的问题(虽然遗传因素对智力有影响,但这个因素并不是造成学生优差的主要原因。因为研究表明,95%以上的人的智力差异是不大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优差是后天分化的结果。二、成绩优差的分化,主要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而学习习惯与老师(包括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三、学习成绩差距的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对学习兴趣的逐渐丧失造成的,同时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不无关系。

谈起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有助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取得较高的成就。这样的习惯不用老师过多说明或要求,只要学生在运用过程中觉得有效,学生就会自觉运用,并逐渐变成一种习惯。比如,我曾给学生提出过做作业的“五不”习惯,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这五种习惯是:一是没有认真复习老师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做作业;二是做作业过程中不许翻看课本;三是没有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不动手做作业;四是没有把本题的思路总结出来,不做下一道题目;五是没有对本题进行适当的改变不做下一题。学生之所以愿意接受我的这个建议,就是因为这个建议让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当然,配合这个习惯,老师必须减少学生的作业数量。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习惯,家长不应一味要求孩子一定要学习别人的习惯,而应帮助孩子总结自己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家长更应像小张的父母那样,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有时要不惜牺牲暂时的学习成绩,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习惯等),因为这是父母给孩子一生最佳的礼物。

7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提要】

●坦承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不是要蔑视老师、家长的人格,而是希望老师、家长在知识面前平视孩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三尺讲台并非老师专有的太师椅。

●鼓励孩子挑战老师的权威,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师道尊严。

●孩子是要靠老师、家长的权威和能力去“征服”的。

●在孩子——可能的未来数学家面前,数学老师应该立志成为一名数学教育家。

●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在课堂上大胆、踊跃发言,争取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

【案例】“你简直神了,老师没法跟你比!”

导读: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工具单,课前预习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围绕关键问题和核心内容展开小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展示、讨论形成与本节课相关知识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老师给出的挑战性练习,诞生了本堂课的四个小博士,使课堂学习达到了高潮。

这是某普通中学高一普通班的一节数学课,学习课题是二倍角三角函数的第二课时,执教的是一名工作不到三年的新老师。

这一堂课的基本流程包括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说明流程。这个环节两分钟。在这个环节,老师出示了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目标,主要针对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求学生能说出二倍角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公式,并能举例运用两个公式。第二个目标是拓展性目标,主要针对大多数学生,要求学生能说出二倍角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公式的推理过程,能比较这两个函数与二倍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公式的异同,最好能举例说明两个公式的运用规律;第三个目标是挑战性目标,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制定的,要求这些学生能改编或设计题目。在给出三个目标之前,老师还设计了预备知识的学习要求(比如,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概念,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公式,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等),说明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并根据这些基础知识,给出了相应的预备知识练习。

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拉齐基础。这个环节十分钟。进入这个环节后,老师打开幻灯片,出示了老师课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练习。除了预备知识的相关练习外,还有完全根据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设计的四个问题:一是写出上一节课学习的二倍角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公式,并自编一道题,说明公式的应用规律。二是根据自学结果,运用上述两个公式和有关基础知识,推理出二倍角的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公式,并能运用实例进行说明。三是根据二倍角的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公式,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自己选择一道题或编一道题,说明两个公式的应用规律,要求是:选择的题目必须具有代表性,自编的题目必须具有挑战性,而且能说明编题的思路——是根据课本的例题或习题改编而来的,还是根据课外的练习改编而来,抑或是根据自己对公式的理解编写而来。四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与二倍角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有关的原来的高考试题,自己改编成一道题,并特别说明,如果哪个同学改编的题目把老师难倒了,那个同学就是当日的数学博士,老师可以拜这个同学为师。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小组内交流预备知识练习和第一和第二两个题目,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组内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并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解决疑难问题。确实本组同学都不会的题目,可以请教邻组的同学或是本学科的科代表。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并帮助基础特别薄弱的小组解决疑难问题。这个环节结束后,老师根据巡视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指点和归纳,强调注意问题。

第三环节,展示对话,重点突破。这个环节十五分钟,先是两个学生分别展讲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不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关键环节。接着,请两个同学分别用一个实例,说明两个公式的运用规律。老师邀请两个基础较差的同学对展讲过程提出疑问,以便让所有学生都搞清楚、搞明白。最后,科代表对四个同学的讲解进行点评,提醒学生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四环节,强化训练,学会应用。这个环节五分钟,老师拿出一组试题,包括对公式的填空题,公式推导过程的关键环节,以及基本应用公式的题目,和一道相对简单的公式应用题。学生完成后,小组核对答案,纠正问题。老师根据巡回指导的情况,邀请两个同学对一个疑难问题和一个大多数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说明和解释,归纳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和错误出现的可能原因。然后,提出建议:出错的同学把题目写在错题本上,并对题目进行简单的改造后,做出正确的解决步骤,写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第五环节,尝试挑战,争当博士。这个环节十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对第三题和第四题进行交流,并推选各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向老师发起挑战。最后,四个小组的题目挂在黑板上,成为当天的数学小博士。老师鞠躬对四个博士致意,然后非常认真地说:你们简直神了,老师不如你们,要向你们学习。接着,老师请本班博士的评价小组对四个同学的表现逐一进行点评,投票选出最优秀的同学,老师拜这个最优秀的同学为老师。接着,这四个同学分享编辑试题的类型和思路,呼吁同学们课下向他们发起挑战,谁率先解决问题,就把博士帽主动让给谁。

第六环节,小结提升,巩固意义。这个环节两分钟,按照学号顺序,两个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说明各自的收获和体会(主要是自己和本组同学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本人和本组同学的感受和体会),并提出了对同学们的建议,包括课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和下节课自学的内容。

这节数学课一环接一环,节奏非常快,同学们也都非常投入,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情绪。

【解读】数学教育家才能培养出数学家

在不如孩子时,老师和家长要坦然面对

黄建海

就智商与天赋而言,老师不如学生,这话不假。因为在学生中间,的确有智商超群的,仅以智商而论,学生中有考取北大清华的,而当初老师只考取普通师范大学。这样说的目的是想提醒老师们注意:遇到学生有像案例中那样出色的表现时,可以坦然接受,因为这是事实。老师大可不必为此感到局促不安。

蒙田十分欣赏但丁的一句名言:“我喜爱于怀疑,也酷爱于探究。”蒙田除了使自己从经典权威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外,还特别重视儿童怀疑意识的培养。他认为知识的形成不能用权威来取代。“凡是追随别人的,其所追随的,就一无所有。”他还说:“让老师使学生拣选每一样知识,而不是依简单的权威及信任就予以接受。……让分歧的意见,陈列在学生的面前,如果学生有能力,就去加以选择;如果不能够,就让他停留在怀疑当中。”在蒙田看来:“心灵在信任,在热衷于个性所企求的兴趣下活动,在权威的教学方式下,则成为被动的、消极的。”199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理查德·罗伯茨也深有感触地说:我鼓励所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并积极地向老师提问。学生要勇于批判自己的老师!

坦承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是要蔑视老师的人格,而是老师在科学面前平视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学。重点考虑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尤其当代更关注教的背景下,更应如此。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达到默契,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些老师的课,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就是不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犯了主观教条主义的错误。然而,教学毕竟不是老师个人的“一厢情愿”,而应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供给与需求的“情投意合”。

三尺讲台并非老师专有的太师椅。“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学生就是那面铜镜,可以帮助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打量自我。学生老师角色互换,不时进行换位思考。不仅老师不会掉价,反而还会为老师的教学加分,为老师赢得学生的敬意加分。

挑战权威并不意味着否定师道尊严

秦九歌

在教育改革中,国内学习西方的经验,非常强调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但很多情况下,国内老师、家长或有关专家把这个经给念歪了:把挑战老师的权威当成否定师道尊严。其实,西方学校对尊重老师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学生和老师的相处融洽与否是很重要的。在国外,学校不鼓励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我觉得,学生是要去征服的。国外对老师的要求是“会把视角放在学生上来教课”,学生“该玩玩”“该学学”,该学的时候,学生会静下来。老师也要有足够自信,去跟学生平等沟通。这样,学生才会听老师的话,老师也会有能力对学生人生进行引导。

在国外,经常能看到师生共餐的场面。我清楚地记得,有位体育老师跟学生相处极好,与学生互相称彼此为“哥们儿”。师生之间想要达到这种关系,双方都要付出很多很多。还有一位历史老师,人很友善。学生跟他学人学、学历史,他给学生很多空间,学生也觉得他的教学非常有趣,但是他的管理很严谨。在上课的第一天,他就这样要求学生:“课堂上有种神秘的东西存在,叫作‘安静狼’,我很友善,但‘安静狼’不是。”每次需要安静下来的时候,他就会提醒大家,然后比画出一个“安静狼”的手势,教室瞬间就会安静。这一招确实特别管用。在毕业典礼上台的时候,他教过的孩子会举起“安静狼”手势,像粉丝一样,让会场安静下来。老师就是用这种“无理取闹”有趣的方式,做到了对学生要求的宽严有度。

如果学生对老师有一点点不敬,或者不服老师管教、顶撞老师,小则通告家长,或课后、周末禁闭,大则校内停课禁闭。如果学生的语言含有威胁老师、恐吓老师的话,则会被送往工读学校。当然,也有老师错怪、冤枉了学生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会向学生或家长道歉。但即使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允许学生与老师顶撞、争吵,而是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与老师沟通、协商。换句话说,即便老师错了,学生也必须尊重老师。

为未来的数学家创造条件

房超平

“老师不如你”这句话,是在告诫老师们:切不可以权威自居,切不可低估学生的潜能,切不可因为自己的局限和无知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在知识和人格面前,师生从来都是平等的。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到老师不一定知道的新信息,至于新的信息获得方式,老师未必一定比学生了解得多,运用的灵活度更不一定比学生好。“老师不如学生”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这节课而言,老师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对话学习,在老师和同伴的指导与帮助下,明确相关公式在本单元知识中的重要意义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两个公式与以前所学知识、未来学习知识的联系,以及运用相关公式的规律。而学生的目标是通过上述目标的达成,学会概念的建立、运用和发展规律,对数学世界充满向往和好奇,甚至有人有可能因此而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在未来的数学家面前,数学老师应该立志成为一名数学教育家(坦率地说,中小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家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老师不应该在数学知识上就一定比学生强,而应该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了解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将数学家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移植给学生。即便不能成为一个数学教育家,起码也应该为学生成为未来的数学家提供正能量,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蹲下身来,平等对待学生,甚至树立向学生学习的意识,进而激励学生向权威发起挑战,千方百计地呵护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而不是相反。一言以蔽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让学生站在自己乃至诸多数学家的肩膀上,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数学学科如此,其他学科亦然。

对于家长而言,一定要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在课堂上大胆、踊跃发言,争取展现自我的机会。因为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就能暴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孩子指导、改正错误认识的机会。

8 合作比学习更重要

【提要】

●当班级所有成员由一个个自由任性的原子重新回归集体时,建设优秀团队的目标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中学生与集体总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如果班集体吸引力大一点,他们就会紧密团结在班级周围。反之亦然。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应该把学习与集体荣誉感挂钩。

●本书收集了唯一的班级建设案例,目的就是要告诉家长们,合作精神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不需要喊更多的口号、提更多的要求,只需要鼓励孩子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能激励孩子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就要选择孩子容易做好的事情,让他们把这些事情做好、做极致,然后逐渐迁移到别的事情上。

【案例】从小事抓起,建设先进集体

导读:黎老师面对一群由熊孩子组成的“差班”,从一件小事——早操的管理入手,让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大事由一件件小事组成,把小事做好,就能把大事做好。进而逐渐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合作团结的重要性以及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并最终把班级建设成优秀班级。

黎老师是某寄宿制普通初中的优秀老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带“差班”特别出名:每一次接手一个“差班”,都会在短时间内收到明显效果。

这不,这年九月,学校又把一个没人愿意带的班级交给他。据说,在黎老师之前,这个班级已经换了好几任班主任,但收效甚微。于是,学校领导又想到了他这个“差班”转化能手。

开学的第一次班级教育活动,就显示了黎老师的与众不同:与别的班主任不同,黎老师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宣讲有关的纪律要求和班级的管理规定,而是仅仅用十分钟的时间,讲了十句话,便结束了他与学生们的第一次互动:

“今天的班级教育活动,我只想讲十句话。”黎老师的开场白非常简洁,“同学们,你们班是没人愿意担任班主任。我也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才‘打肿脸充胖子’,抱着‘临时抱佛脚’的态度试试看。因此,我现在还不是你们的班主任,因为我是‘赶着鸭子上架的’,这个‘鸭子’是不是会持久待在‘架子’上,只能‘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这是我要给大家讲的第一句话!”

接着,他话锋一转:“第二句话,尽管这样,我还是希望我和你们能成为‘一伙儿’,我也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就能成为‘一伙儿’。大家能证明给我看吗?”

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黎老师继续说道:“第三句话,大家跟我成为‘一伙儿’有条件吗?当然有,这个条件就是,证明给我看,你们是最优秀的;证明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看,你们是最优秀的。但什么是最优秀的呢?我也说不清楚。”

卖了个“关子”后,黎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真正意图:“第四句话,怎么证明你们是最优秀的?其实,我对最优秀的要求并不高,咱们就从明天的出操开始吧。我的要求很简单:按时出操,排队整齐。我相信你们能做好这些简单的事情。但前提是,不要让我督促大家起床,也不要让我给你们安排队形。”(注:黎老师所在的学校是寄宿制初中,学生都住在学校,每天早上都要整队上早操。)

说到这里,黎老师进一步强调:“第五句话,如果明天早上大家能做好这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就有可能是‘一伙儿’的。怎么样,大家有信心吗?”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黎老师提高了嗓门:“第六句话,按照学校的规定,今天所有班主任都要用一下午的时间开展入学教育。但我不想这样做,我也没有别的话讲了,可以结束了。但是这个时候,别的班级都在进行班会,我们不能来回走动,影响别的班级的教育活动。怎么办?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呢?”

这时,班上的体育委员站起来说:“老师,我想组织排队。因为我想着明天早上能把那件事做好,以证明我们是最优秀的。”

黎老师赞许道:“好的。之后呢?”

“之后,就是回到宿舍把我们的铺盖弄好,我们的铺盖现在还乱七八糟地放着。”体育委员解释道。

“我的第七句话讲完了。现在讲第八句话。”黎老师在体育委员说完之后,继续说,“学校领导都说,我带的班都是最优秀的班级。现在叫我来接你们班。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看同学们默不作声,黎老师哈哈大笑道:“原因很简单,学校领导认为你们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班级。而我愿意接这个班,是因为我认为你们有成为最优秀班级的潜质。虽然很多人瞧不起大家,但是我还是来了。大家能给我这个信任吗?”

学生不约而同齐声说道:“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对得起领导和您的信任。”

“很好。明天早上将要见证这个奇迹。这是,我今天讲的第十句话。记着,不要让我做不该我做的事。大家记住了哪些事情是不该老师做的事情吗?比如,登记迟到、督促打扫卫生、安排座位、早操站队……诸如此类。怎么样?能不能证明给我、其他老师和同学们看?”黎老师继续“煽动”。

“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干脆。

这一次入学教育活动,应该是那帮孩子最开心的一次,原因很简单,本来要接受一下午的训话,结果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教育活动结束后,黎老师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同学们则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进行队列训练和内务检查。

第二天早上,黎老师第一个来到了操场,与其他班主任不同的是,他没有跟着班级一起出操,而是自己一个人在操场里跑步。

这时,运动场入口处,传来了体育老师的喊声:“站住,这是哪个班的?班主任在哪儿?”

黎老师知道他的“那伙人”来了。

于是,黎老师走到运动场入口处,用“大拇指”给自己的学生点赞。

这一天的早操,是这个班级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

上午的活动结束后,黎老师高兴地夸奖道:“‘人数最齐,到场最早,队伍最好,声音最亮。’体育老师‘四个最’的评价,就是对你们最优秀的高度肯定。”

看同学们人人都非常开心,黎老师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鼓励和肯定:“我想讲两句话:第一句话,今天大家给了我也给了我们自己希望和信心。因为这件事情能做好,我相信别的事情也可以做好。但重要的是坚持,如果能把这个礼拜坚持下去,那就能证明给其他老师和同学,你们是最优秀的。第二句话,如果这个礼拜,老师们没有投诉大家违反纪律的事情。那就证明,我们确实是最优秀的集体。我带的班级之所以是最优秀的班级,是因为我从来不管这些本该属于同学们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而这样我才有时间和精力操心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的大事。如果大家能给老师留点这样的时间,我就有信心,让这个班级成为最优秀的班级。怎么样?大家能做到吗?”

“能!”同学们的声音非常洪亮。

接着,黎老师让学生自己讨论有关的规定和纪律公约……

一周之后,班级第一次获得学校“优秀班级”称号,受到学校领导的表彰和肯定。

就这样,一周接着一周,这个班级逐渐变成了学校的优秀班级。

【解读】合作精神是孩子的必备素质

从群体回归集体

黄建海

“十句话”加“第一节早操”,就踏上了甩掉“差班”帽子的征程,听上去有点夸张,可事实就是如此。问题的本质不在“差生”与“差班”,而在班主任老师治理班级的思想理念、手段和方法。十句话逐级递进,自信、自律、自觉、自主,最后达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表面上看,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可每位同学都被每句话感染、鞭策和激励着。全班同学不再是一个个游离于班集体之外的自由任性的原子,而是回归集体:集体荣誉感与自律、自主相呼应,建设优秀班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学校班级建设不仅关系到班风学风,也直接关系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再说直白一点,事关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毫无疑问,风气不好的班级,升学率一定不高。常见的班级管理模式无非这样两种,一种是信赖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校解放年级,年级解放班主任,班主任解放学生。另一种管理模式恰恰相反,学校给年级加压,年级给班级加压,班级将量化到每一个学生。强调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量化管理。学生干事忙得团团转,被各种无聊的数据搞得晕头转向。每天上报,每周总结公告,晨会上通报表扬或批评。实质效果却不咋样。

班级管理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不同的学龄段,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活动设计应因内容、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别。尤其是中学的班级管理是个难点。必须认清初中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他们不是年龄比较小的小学生,也不是年龄较大的高中生。初中生的最大特点是他们正处于懵懂的青春期,心理脆弱,情绪敏感易走极端,与集体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如果班集体吸引力大一点,他们就会紧密团结在班级周围;如果班风差,置身其中他们往往会自暴自弃,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年级不受待见的差班,就连他们自己也会自我厌恶。同时,他们对异性交往有强烈要求,性意念趋于活跃。初中生开展活动,主要目的是促其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和阳光豁达的精神面貌。适宜的项目有:让学生担任小学生的小导师,或者组织开展好各种主题班会,内容紧紧围绕责任、尊重、宽容、怜悯、诚实等。在集体活动中实现异性之间的大方自然的接触,释放体内过剩的荷尔蒙。

个体学习与团队荣誉感无关

秦九歌

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发言权,因为国外学校没有类似的要求。

首先,打扫卫生完全不是学生的责任,跟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除非在绿色能源队或其他环保社团才会有这样的要求。关于清洁卫生只有一点,就是要有垃圾分类的意识,把垃圾扔到正确的垃圾桶里:可以回收的垃圾、可以放到后花园的垃圾和其他的垃圾桶。学生有这样的习惯,把自己的垃圾按照不同的类别丢进不同的垃圾桶里,对其他的没有任何要求。当然,客观地说,国外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论个人卫生还是公共卫生,都会非常注意。学校和老师不需要过多强调这些东西。

其次,国外没有班级的概念,也不会有整齐划一的要求和评比,因为这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国外就不会评所谓的优秀班级了。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学校只有一个优秀学生组成的天才班,充其量是这些学生有个性、有活力,但也不会因为这个班级多么优秀。当然,学校也会搞一些激励性的比赛活动,但非常少。比如,学校会搞为癌症患者或者为了某种目的的捐款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校就会让所有的班在一起拼,会这样激励班级,某某班首先开始捐钱,某某班捐得最多,等等。除此之外,学校不会组织进行其他的团体比赛或个人比赛。

此外,关于集体荣誉感,我的印象中,唯一的集体荣誉感就是校队比赛时才会有。国外的学生在校队比赛时会特别疯。每次别的学校要来打比赛,学校会免费给所有的学生发放入场票,甚至为了鼓励学生,会把最后一节课上少一点时间,让所有学生都去体育场观看。比赛的时候,会有一大堆啦啦队在跳舞,把所有学生的情绪都调动起来。几乎所有的大型体育活动都是这样,甚至学生会跟着学校的运动队去别的学校观看比赛。所以,体育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部分,只要跟别的学校打比赛,所有学生的脸上都是学校的校色。但平时所有的事情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在学习上面,基本上没有任何所谓的荣誉感。因为学校不会进行排名,所以学生也不知道谁是好学生,谁是坏学生,更不知道哪个班级成绩好,哪个班级成绩不好。

相信团队的力量

房超平

这是本书中收集的唯一的班级建设案例。收集这个案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告诉老师和家长,合作精神以及班级建设对于孩子成长的极端重要性。建设优秀班级的关键是建立支持的、成长的、宽容的、尊重的环境,让班级的每一个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如何树立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信心?我觉得,关键是要相信学生的能量,相信班级团队的能量,让每一个在班级团队里的人都觉得这个团队能够成为优秀团队,凡是学生能做好的事,老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希望自己的班级是“差班”,除非他们的精神出了问题。如何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就是要选择学生能做的、容易做好的事情入手,把小事情做好、做极致,然后逐渐迁移到别的事情上。让每一个学生产生自信,班主任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如果班级有歧视行为,这些被歧视的学生是不可能希望班级成为优秀班级的,因为他们会觉得优秀班级建设与他们是没有关系的。

很多学校对班级的管理都是从一件件琐碎的事情入手,比如多少人迟到早退,队伍整齐不整齐,卫生怎么样,纪律是否好,等等。而班主任往往把这些事情都当成班主任自己的事情,并竭尽全力去管这些事情。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都应该交给学生去做,都应该相信学生自己能管好。我们的老师往往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你们要认真做好这样那样的事情,把这个班级建设成优秀班级。但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可能会这么思考问题,老师想让我们做好这件事情,不就是他自己想当优秀班主任吗?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学校周一开会,则会这样表扬:一班获得优秀班级,班主任是某某某,这似乎也与学生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建立优秀团队一定要考虑学生在想什么,得到荣誉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如果老师不考虑这些因素,老师所做的任何让班级成为优秀班级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一个姓刘的老师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学校进行卫生检查,标准很高,比如窗户擦了没有、门框擦了没有,甚至灯管擦了没有等都要检查。每次学校组织卫生检查的时候,其他班级都会安排所有同学打扫卫生,而刘老师则不同,照旧按平时的安排,组织大扫除。班级干部说,老师,这样不行,一会儿学校检查时,我们做不好,您会挨批评的。刘老师说,批评我没有关系,保持好就行了,咱们不做表面文章。结果,其他班级都打扫得很干净,刘老师这个班的效果却不好:门框上面、黑板边框上都有灰尘。学校领导当场就批评了刘老师。但从那次检查之后,班级的卫生就做得很干净了。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学生觉得因为老师为学生着想而挨批,他们以后再也不能让老师为此而受到批评。因此,老师替学生着想,学生就会替老师着想。

这个案例还说明,家长和老师如果希望学生成为优秀的学生,不需要喊更多的口号、提更多的要求,只需要鼓励学生把眼前能做的事情做好,眼前能做的任务做完,就能激发孩子们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为此,家长和老师要从内心深处相信学生一定能把自己会做的事情做好,并随时予以鼓励和帮助。这样,家长或老师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学生不一样,学生也会按照自己的希望和要求逐渐转变。相反,家长、老师反复督促他、命令他,要求学生这个事情必须怎么怎么做,那个事情必须怎么怎么做。这样的话,即便学生当时能做好,事后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优秀班级团队建设对于班级学习氛围影响极为重要。因此,单纯从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个狭隘的角度看,家长们也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班级团队建设活动,支持孩子为建设优秀班级团队竭尽全力,而不是相反。

第4章“教”出来的熊孩子

【本章导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天真烂漫的孩子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和教育方法不当,逐渐变成了老师和家长眼中的“熊孩子”。本章的七个篇章分别从不关注孩子个性、不给孩子选择机会、不能与孩子民主协商、对孩子乱扣“帽子”、用权威压迫孩子就范、强迫孩子接受不合理的要求、过分加重孩子负担等维度,呈现了孩子演变的经过,试图揭示熊孩子的成因。

1 呵护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

【提要】

●学好数学,必须走进数学世界,立足数学内在的美,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老师和家长不应该把“调皮捣蛋”这个标签贴到孩子身上,而应该用“独特”来形容有天赋但不听话的孩子。

●国外把有独特个性(比如多动症、自闭症)的孩子编成“天才班”——把“天才”这个名字赋予这些独特的孩子,以便让他们获得充分自信。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让有多动症的孩子在一件事情上专注下来,他们可以做得非常出色。

●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能把这个老师教的功课学好,反之亦然。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幼儿园阶段“抢跑”——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缺少新鲜感,进而导致对学习的厌倦。

【案例】“数学天才”为何会厌恶数学课?

导读:看着站在教室外面的小学一年级小朋友小聪,张主任放弃了进班观课的打算,决定先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犯错原因。交流之后,张主任才发现,原来并不是孩子不懂规矩,而是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同时,还发现了小学生上课调皮捣蛋的原因:老师给孩子教的知识,他们早已在幼儿园学会了。

这是发生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案例。

为了搞清调皮的中学生聪明但学习基础不好、习惯不好的原因,主管中学的教导处张主任准备到小学部探个究竟:亲自到课堂里去,观察孩子们的学习状态。

这天上午,上课预备铃声响了后,张主任朝走廊尽头的一年级教室走去。当他快要走到教室门口时,教室门突然被打开了,只见老师拽着一个小男孩走出了教室,并喝令他站在教室外面,然后,气冲冲地关上了教室的大门。

看着走到自己面前的张主任,这个小男孩做了个鬼脸,之后,便朝着天花板望去。那情形分明是,这件事似乎根本与自己无关。

“为何上课刚刚开始,这孩子就站在教室外面?”张主任边喃喃自语,边摸着孩子的头。思考片刻,张主任决定放弃观察课堂的想法,而是与这个男孩进行交流。

于是,张主任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了办公室。

“叫什么名字呀?”张主任笑眯眯望着孩子问,“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站在教室外面呀?”

“我叫小聪。我为什么站到教室外面?你去问老师,我不知道。”显然,孩子有点蒙。

“哦。叫小聪呀,怪不得那么聪明。”张主任的声音还是那么甜,“那你能不能回忆下,老师叫你站出来之前,你做了些什么事?”

“这我当然知道啦。”看张主任对自己没有恶意,小聪打开了话匣子,“老师,今天,我前面的一个女同学戴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发卡。我看着看着,就想把这个发卡从她的头上取下来玩玩。当我刚拿到发卡的时候,那个女同学却哭了。可能是我不小心弄疼她了吧。但我保证,那绝对不是有意的。”

“于是,老师就把你拽到教室外面了?”张主任接过孩子的话题。

“是呀,那个老师可凶了,她不但让我站到教室外面,还朝我吼着说:‘流氓。’”说到这里,小聪话锋一转,冲着张主任问,“老师,您能告诉我,我犯了啥错误?还有,流氓是啥意思?”

“哦。”看着孩子茫然的表情,张主任若有所思。

很明显,小聪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张主任也没有办法直面孩子的问题,因为他不想让孩子过早了解“流氓”这个词的含义。

稍许,张主任继续问:“想想看,别人的东西好看,就一定要拿来玩吗?要是你自己的东西,别人要随意拿走,你愿意吗?”

“不愿意。”小聪边悄声说边点了点头,似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别人不愿意,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对了。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别人不同意,不能随意拿。”张主任耐心解释道,“还有,要拿别人东西时,除了要跟人家商量外,还要看人家在干什么。比如,在人家上课的时候,你不能去跟别人商量拿东西的事情,因为这样会影响别人的学习。”

“噢,对了。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听老师讲课呢?”看孩子频频点头,张主任想了解这个孩子上课不听讲的原因。

“老师讲的,我都知道呀。那还听什么呀。”小聪不屑地回答。

“看来你很聪明,提前把老师讲的都学会了。但是,如果你讲的老师都知道,也不听你讲,你会不会不高兴呀?”张主任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以提问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你都会些什么,能不能告诉老师?”看孩子默不作声,似乎接受了自己的观点,张主任用鼓励的口吻继续问道。

听到张主任表扬自己,小聪兴奋地说:“老师,我不但会老师课堂上教的加减法,而且我还会乘法口诀呢。你不信?我背给你听: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说着说着,小聪就顺溜地把乘法口诀从头到尾背了下来。

“你简直是个数学天才呀。”张老师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那老师再考考你:二二得四是啥意思呀?”

“那还不简单,二二得四就是两个二加起来等于四呀。”小聪有点得意扬扬。

“二四得八呢?”张主任继续问。

“两个四加起来等于八呗。”小聪轻松地说。

“其实,还有四个二加起来等于八。”张主任看似漫不经心地附和小聪。

“噢。反过来也对。老师,我记住了。”小聪边点头,边认真地说道。

“小聪确实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看起来也并不那么淘气,老师让这么小的孩子罚站确实有点不合适。”张主任内心深处很怜悯小聪,并陷入了沉思。

“老师,你还要考我什么?”看张主任不吭气,小聪摇了下张主任的胳膊问道。

“不用考了。你的数学学得太好了。”小聪的声音和拉扯,让张主任回过神来,“告诉老师,你喜欢数学老师吗?”

“喜欢她?怎么可能?”小聪摇了摇头说,“她经常让我站在外面,还经常用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来骂我。哼,她以为我听不懂,但我能从她的表情看出来,她非常不喜欢我。她不喜欢我,我怎么会喜欢她呀?”

听了这句话,张老师心里恻然。稍许,张主任接着问:“那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小聪的回答很坚决:“当然不喜欢。天天训斥我,还让我站到外面,我怎么会喜欢上数学课呀?”

与孩子交流到这里,张主任似乎对聪明孩子成为调皮捣蛋鬼的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

【解读】让“调皮捣蛋鬼”成为学霸

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黄建海

对孩子来说,喜欢与不喜欢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他往往会自发地表现出来,不会掩饰,更不会压抑。正所谓成也喜欢,败也喜欢。案例的主人公——调皮捣蛋的小一学生的遭遇就是这样的:因为喜欢,所以摸了女同学的发卡;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所以数学课上爱捣乱。

数字与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数学的本质。数学家把这门学问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数学家都是用数字解释世界,寻求事物内在本质联系的人。柏拉图学院的门匾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的准则,毕达哥拉斯学派信奉“数即一切,数即和谐”的信条,笛卡尔将函数与几何相统一。可是,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喜欢数学,开心地将数学天赋释放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数学既难懂又抽象,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丘成桐曾经说:“我对数学的兴趣,源于人类智能足以参悟自然的欣喜。”刚开始学习数学时,丘成桐觉得能解答数学习题就很开心。到中学后,对数学的变化多端感到惊喜。再后来,当他更深入地走进数学世界,感受到的是数学的无穷魅力。而迎接数学难题的挑战,带给他的是无与伦比的喜悦。因此,丘成桐强调,老师要教好数学,必须立足数学内在的美。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美感,丘成桐在讲课时,总是会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更多“风雨之后见彩虹”的经历,进而告诉孩子们,只有迷上数学,才能真正感受与发现数学的美。在丘成桐眼里,数学的美,是通过数学家的劳动展现给世人的,数学家的气质与数学的内在美浑然一体,彼此不可分割。因此,丘成桐领悟到“对真理和美的无条件追求”乃人生一大乐事。

数学难懂且抽象。正因为如此,除了有浓厚的兴趣外,还可以通过树立远大理想与崇高精神境界,来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如同鲁迅当年弃医从文一样,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有类似经历。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杨老师教数学。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时局。他在阐述了“弱肉强食”的道理后,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乃至国家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杨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生难忘。从此,苏步青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并因此迷上了数学,四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天才班”让自闭症孩子获得自信

秦九歌

在国外,老师和家长不会把调皮捣蛋这个标签贴到孩子身上,而是用“独特”来表达这种有天赋但不听话的孩子。国外常常把这些孩子编成天才班(这个班与我们的重点班完全不同:我们的重点班是按成绩分班,天才班是把独特儿童放在一起)。天才班的孩子都有个人计划,比如,某个孩子学习有什么特点都会记录在案,并用这种途径提醒老师,给这个孩子布置学习任务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有关研究表明,全世界智商超群的人大约占1%,而这种智商超群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些小毛病,如有自闭症或者其他什么问题。我原来就在天才班读书,我在这个班里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音乐天才,四年级就开始作曲了,会弹十种乐器;另一个是编程高手,六年级就给大家上机器人课。但他们都有小毛病,那个音乐天才写字很慢。比如,别人考试一个小时可以考完,她却需要再增加一个小时才能考完。老师认为这不是这个学生的问题,而是因为她有写字慢的缺陷。于是,老师每次考试就给这个孩子延长一个小时,让她逐渐适应,而且还把她的这个特点记录在档案里,在省考和高考时,考官们看到这个记录时,也会多给她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编程高手看数字的时候常常反过来,比如把21看成12。为了解决他的问题,数学老师让他每天比其他学生早来半小时,并用这半个小时帮助他(顺便说一句,我们每天第一堂课都是数学),慢慢地帮他把这个问题给扭转过来。现在他们已经上大学了,跟正常人一样,没有刚才说的怪僻问题了,因为他们的问题已经完全纠正了。其实,在天才班,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怪毛病,但到毕业后都正常了。现在,这个班的同学一起聚会,他们跟正常人没有两样,基本没有什么学习障碍或其他毛病了。

当把这些孩子当成调皮捣蛋鬼,进而成为排斥对象时,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一大堆这样的小孩,而不知道怎么去教育他们。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孩子都当成可以挖掘的宝贝,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成立天才班,就是把天才这个名字赋予这些独特的孩子,让他们获得充分的自信,这样,他们的表现和发展就完全不一样了。反观国内学校,某个小孩可能会因为小的时候有多动症,一辈子都没有办法从这个阴影里面走出来,因为幼儿园、学校的老师甚至家长从小把这顶“帽子”给他戴着,这就势必给了他很大压力。再加上,老师和其他同学极力排斥他,这个小孩是没有办法随着成长而康复的。比如,有一次分享时,有个家长说,因为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被三个幼儿园踢出去了,连幼儿园都没得上,这个家长为此很痛苦。其实,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让有多动症的孩子在一件事情上专注下来,他们可以做出非常出色的事情。但国内学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毁掉这些孩子的未来。

此外,我还要说,国外不允许让学生站到教室外面,甚至不允许把学生孤立出来,老师不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批评学生,这样做的老师会被学生及家长告发的,因为这让学生心里面承受了很大压力。

千万不要“抢跑”

房超平

从这个案例反思我们的教育,不难找到“数学天才厌恶学数学”现象的原因。我觉得,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两点:

一是师生关系过于紧张。学生讨厌这个老师,进而讨厌这门功课。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不仅仅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到了高中以后也同样如此:喜欢某老师,学生就能把这门课学好,不喜欢某老师,这个老师教的这门课成绩就滑坡。同样的课,不同的老师教,为什么甲老师教的时候,学生就喜欢学,就能把这门课学好。而乙老师教,学生就不愿意学习,就学不好。除了老师教学能力的差别外,更多的与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关。

二是家庭或幼儿园过早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过早学习识字、数学和英语。到了小学以后,这些东西又不得不重新学一遍。刚开始上小学,就让孩子“吃剩饭”——重新学习幼儿园学过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是不可能让孩子感兴趣的。往往那些在幼儿园学得快、学得好的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都是很有创造力的。而重复学习,则会导致这些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所谓的名言,让这些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抢跑”会因为“违规”而被“罚”——让孩子在后续的学习中缺少新鲜感,进而厌倦学习。

家长从这个案例中应该吸取两个教训:一是要注意了解孩子对老师的态度,引导孩子尊重老师。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个别老师,家长要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设法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消除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误会。二是千万不要急于“抢跑”——让孩子在幼儿园时就迫不及待地学习小学知识,而应该珍惜孩子在幼儿园快乐、健康成长的机会,以免孩子过早学习小学知识后,因缺少新鲜感而导致日后学习的索然无味。

2 会赏识孩子,就能赢得孩子的爱戴

【提要】

●如果说教育讲究艺术的话,那么如何把握好自主与他主的平衡就是最大的艺术。

●教育的秘诀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外在的知识,而在于解放孩子的精神,释放孩子内心的潜力。

●在国外,哪个学生真的有心理问题或者某些方面的严重问题,老师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是问题学生,老师会说这个孩子需要帮助或者需要关爱。

●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站在各自的起跑线上:每个孩子可以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拿到第一,每个孩子都是赢者。

●国内老师从来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甚至对作为学校教育最好伙伴的家长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换一个视角,老师、家长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眼中的“坏孩子”竟然那么可爱。

【案例】“杀了我,我也不想回国读书!”

导读:两个在不同国家读书的初一小移民,事先互不认识,在国内学校也都有不俗表现,到国外学校读书的时间都很短,但对重新转回国内读书的态度却惊人一致:杀了我,也不想回国读书。难道国内六年的师生感情还不如与国外老师的短暂交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值得老师和家长反思。

刘老师是一个善于学习、喜欢钻研的优秀老师,即便出国旅游,也不放弃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正应了那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古训。

那一年暑假,在新西兰旅游途中,刘老师前往朋友家中做客。当得知朋友的女儿初一就变成小留学生后,刘老师感到疑惑不解。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孩子放学回家之后,刘老师与孩子攀谈了起来。

不料,这次攀谈,让刘老师大吃一惊。

原来,出国前,这个孩子在国内某大城市非常好的一所公办学校读书。因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经常挨老师批评,甚至孩子妈妈有时也会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面对这种状况,孩子的父母协商后,索性把孩子转到新西兰的学校来读书。

刘老师到新西兰旅游时,这个孩子转学还不到半年时间。

“你来这里后,原来熟悉的老师、同学都见不到了。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你会不会感到孤独?你觉得,在这儿读书好还是在国内上学好?”和这个孩子“混熟”了后,刘老师单刀直入。

“当然是这儿好呀。”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为什么你在国内学校读了六年,对原来学校和老师的感情,却没有在这里半年的感情深,原来的学校和老师不好吗?你对原来的学校和老师一点留恋的感觉都没有吗?”刘老师瞪大了眼睛。

“阿姨,你别着急呀。”孩子不紧不慢地解释,“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你就能理解我这样说的原因啦。”

第一个例子是孩子第一次到学校时,孩子妈妈和老师交流的经过。

在与新西兰学校的老师见面后,孩子妈妈与这位老师寒暄后,就直接说出了孩子在国内学习的“实情”:“由于我的孩子在中国读书,加上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做得不够好,因此,孩子的学习基础尤其是英语基础比较差,希望老师今后多多关照。”

没料到,话音未落,这位老师就非常严厉地批评孩子的妈妈:“你怎么能这样说我的学生?!”还没有等孩子妈妈回过神来,这位老师就满面笑容地面对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待孩子回答完毕后,这位老师对孩子妈妈说:“孩子的发音很标准,回答很自信,我很喜欢这个孩子。今后,不允许你再说我的学生基础不好。”

讲完例子后,孩子自言自语道:“第一次和老师见面,虽然老师批评了我妈妈,但却让我和妈妈心里感到暖烘烘的,自信心油然而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老师的心理距离。而且,老师还夸我英语学得好,让我都觉得不好意思。我怎么能不喜欢这么信任我的老师呢?”

第二个例子是学期过半后,这位新西兰老师与孩子妈妈的再次交流。

为了增强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的了解,学校在孩子进校两个月后,举行了一次家长会。

会前,老师与孩子妈妈的对话,再一次让她和妈妈感到震撼。

还没等孩子妈妈开口,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这样赞扬道:“你的孩子简直是语言天才。她的语言学习进步非常快,每天都能踊跃发言,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也非常顺畅。这样下去,这个孩子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人。”英语学习成绩单上也给了“5”分——这可是老师给出的最好成绩。老师给出这个成绩的理由赫然写在成绩表的下面:面对以前的英语学习基础,孩子能学得这么好,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不能不给孩子打个最高分。

说到这里,孩子兴奋地告诉刘老师,当她刚入学进入班级,用蹩脚的英语给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之后,新西兰老师便这样在全班同学面前夸赞她:这个同学的英语水平比你们好,因为你们是在英语环境中长大的,而她是从一个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转到这儿来读书的,英语能说得这么好,非常了不起,非常不容易。大家一定不能小瞧她,一定要向她多学习、多取经。

与孩子简短的交流快要结束时,刘老师问了一个看似不该提出的问题:“现在让你转回国读书,你会愿意吗?”没想到,这个孩子反问道:“阿姨,您觉得,我在这个学校里开心还是回到国内的学校开心?”临结束时,还不忘补充一句:“杀了我,我也不愿意回去。”

无独有偶,一个曾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在国内另外一个城市最好的学校读书的男孩,因为妈妈工作调动的原因,跟随妈妈去澳大利亚读初一。

在回答类似的提问时,孩子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原来,在孩子到澳大利亚读书一年后,孩子妈妈告诉刘老师:孩子到了澳大利亚后,学习不用功,玩耍的时间太多了,非常淘气。

面对曾经在国内担任班长的儿子出现的这种变化,孩子的妈妈忧心忡忡,通过越洋电话,与刘老师进行交流,核心话题是,希望刘老师再帮忙把孩子转回到原来读书的国内学校。

听完孩子妈妈的诉说,刘老师这样回应道:“我觉得,要不要把孩子转回来读书,需要咨询孩子的意见。”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

这一年暑假,当孩子从澳大利亚回到国内休息时,在孩子妈妈的安排下,刘老师“意外”地遇到了这个男孩。

“你妈妈想把你转回原来的学校读书,你愿意吗?”寒暄之后,刘老师转入正题。

“啥?回国读书?老师,你杀了我吧!”男孩毫不迟疑地回答。

“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为啥会这样说?”刘老师追问。

“老师,我给你举例说明,好吗?”男孩沉思了片刻后答道。

接着,孩子给刘老师举了一个在澳大利亚学校选择选修课的例子:

在推荐完选修课的科目之后,担任戏剧课的老师把他留了下来,并且告诉他:“我觉得你有戏剧天才,你是不是可以选择戏剧课?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你去试一试。”

说到这里,孩子对刘老师说道:“老师希望我选修戏剧课,不是强迫命令,而是说我有戏剧天分,而且还说,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去试一试。虽然我不怎么喜欢戏剧,但对于老师这样善意的建议,我无法拒绝。”

不等刘老师回应,孩子继续叙说这个例子:

面对老师的盛情邀请,男孩想:拒绝老师的建议,显得很不礼貌,而答应老师的建议,又不合自己的心愿。于是,男孩选择了沉默。

看孩子无言以对,老师进一步鼓励道:“我估计你有畏难情绪,是不是不喜欢戏剧课呀?没关系,你可以先试一个星期。如果一个星期后,你还是不喜欢这门课程的话,你可以选择别的课程。”

见老师的态度这样诚恳,男孩不得不按照老师的建议去做:尝试选择戏剧这门自己当时并不怎么“感冒”的课程。

结果,试了一个礼拜后,男孩真的就喜欢上了戏剧课。

实例说完之后,男孩质问刘老师:“在国内学校,老师会这样跟学生提建议吗?会这样跟学生商量问题吗?连我这个当班长的,老师从来都是要求我去干这干那,都不会给我选择或尝试的机会,其他同学就可想而知了。而在这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老师却这样对待我。当我有畏难情绪的时候,老师只是鼓励我去尝试,如果尝试的效果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这,就是我喜欢现在的这个学校的原因:一是老师尊重学生;二是老师给学生选择的建议,而不是命令、要求。”

两个小留学生,一个在国内学习不好,另一个是国内的优等生;在国内的城市不一样,转出后,也不在同一个国家的学校读书,但面对“是否愿意回国读书”这样一个相同的问题,却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否定的结论,让刘老师陷入深思。

其实,陷入深思的应该是所有的老师和家长,以及所有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同人。

【解读】没有学生的自主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为了孩子好”是个谎言

黄建海

类似的故事此前曾有耳闻,但多是道听途说,不敢信以为真。这次亲耳聆听,觉得孩子的切实体验是真切的,孩子的嘴里不会有谎言。近年来,中西教育比较一直是热门话题,随着低龄出国留学渐成气候,中西小学教育比较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早几年,有几位留洋博士写自家孩子在国外读书的经历,孙云晓也写过中日夏令营的较量,说的都是中外教育比较。本案例延续了中外教育比较的思路。也就是说,尽管这些年,国内教育较前开放了许多,不断有国外先进理念融入国内教育,但是总体来说,中西教育的差异依旧很大。原因就是文化传统与教育体制的冲突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孩子有不懂事的一面,也有自主的天赋权利。不懂事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而自主性却是天赋人权。如果说教育也讲究艺术的话,那么如何把握好自主与他主两者的平衡就是最大的艺术。我们习惯以大人的立场、想法为主,肆意放大孩子不懂事的一面,打压孩子的自主权,并以此设计、规划孩子的教育。在实操方面,往往采取严之又严的一套,教育的主体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教育不是孩子自觉主动参与,而是被动煎熬和忍受。教育行为上,往往是从结果出发,借口为孩子好,将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似乎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过程与手段即便残酷一点也无所谓。而西方则多顾及孩子的实际需求和身心特点,把孩子当成拥有一定自主权、独立的生命个体。

然而,没有儿童自主权的释放,教育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儿童教育的秘诀不在于教给他们多少外在的知识,而在于解放他们的精神,释放他们内心的潜力。奥地利教育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指出,儿童和成人一样,心里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就是儿童自主性的源泉。阿德勒进一步指出,这种追求反映了儿童具有独特的思考和想象力,正是它主宰了儿童的行为,甚至思想。因此,他认为,作为父母和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孩子的追求引导到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教育者必须确保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从而带给他们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错乱。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起跑线”

秦九歌

在国外,基本上不会用“问题学生”这个称呼,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词汇,甚至那个学生真的有心理问题或者某些方面的严重问题,老师也不会说是问题学生,老师们会说这个孩子需要帮助,或者需要关爱。在与家长沟通时,老师一般不会因为孩子有问题才叫家长来,而是跟家长说,我们一起商量或讨论,看能否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老师通常用的是“progress”(意为“进步”)这个词。比如,我父母给老师说,九歌的数学成绩太差了。老师一定会纠正:孩子的数学成绩不是太差,我们班上能够考89分的只有一两个人,这个成绩已经很好了。我们当然希望孩子有更大的进步。再比如,我小时候体育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最后却进入了加拿大国家队。这个成绩的取得,就与老师的鼓励有关。我现在都记得,小时候的体育老师从来没有说过我体育差,而是会举例表扬我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说我上课时很关注其他学生,说我会帮助老师组织队伍,懂得与他人团队合作,但在体质方面,可以商讨一下,看看怎么能取得更大进步。他给我的父母很多建议,比如,课外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什么训练,或者吃一些什么增强体质的营养品,等等。

国外的教育特别强调扬长避短,也就是把学生最好的一方面调动起来,而不是把最短的那个问题拿出来进行比较。所有的孩子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向自己最擅长的方向努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拿到第一,所有的孩子都是赢者。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能够帮助孩子的进步来展开的,都是在挖掘、激活、放大孩子独一无二的特质。对于那些经常犯错,比如一而再再而三破坏学校规则或者破坏学校环境的孩子,学校会有专门的办公室进行教育。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多数是家庭教育有负面影响的孩子,比如,父母闹离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父母以暴力方式对待孩子等。在这个专门的办公室开展教育的都是专门的心理医生,而不是一般的老师。在国外,关于学习、性格以及与别的孩子相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都是可以纠正或进步的。我想,这也许就是那两个小留学生更喜欢国外学校的原因之一吧。

谈到家校关系,国内比国外复杂多了。国外的老师下班后,时间就完全属于自己,家长不能联系老师。同样的,校园里面发生的事情老师也不会去找家长。在国外,除了学校举办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或者学校搞画展家长过来捐钱外,老师一般不会叫家长来学校。孩子在学校调皮、不守纪律,都是由老师自己来教育,没有必要打扰家长。

换一个视角,“坏孩子”竟然如此可爱

房超平

面对案例中出现的类似情形,国内老师大多会这样处理:家长给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说孩子有哪方面的不足,老师一定会说,你今后要加强教育,协助老师做好相关工作;关于成绩的评价,不考虑学生个体的实际,一定会按标准答案给出绝对的评价;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基本没有选择;老师给学生安排任务,基本上是命令或要求的口吻;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老师总是教育家长该怎样怎样,更有甚者,把家长拉去训斥或批评一通了事。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也许这就是孩子用“脚”对国内教育投出“否定票”的根本原因。

案例中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比如,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给孩子提要求,我们怎样看待师生关系。在国内学校,老师是权威,总是要求学生这样干那样干,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至于以什么样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更不是老师考虑的问题。正如案例中的学生所说,国内学校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从来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尊重,甚至很多时候,国内学校和老师对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好伙伴的家长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是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又一重要启示。比如,尽管孩子没有英语环境的熏陶,英语基础并不十分好,但老师却表扬孩子发言踊跃、大胆。再比如,说孩子有学习戏剧的天分,鼓励孩子尝试选修戏剧课,等等。有人说,学生都是“二表”人才:一是爱听表扬话,二是爱表现自己。老师和家长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手段、期待的手段。因此,换一个视角,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眼中的“坏孩子”竟然那么可爱。

在国内学校,还有一种现象:作业没完成叫家长,孩子迟到叫家长、与别人打架叫家长。只要是孩子有问题、有缺点,就得把家长叫来。似乎孩子存在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其实,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与家长有关,更多的是老师的问题。比如,作业的难度是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作业量是不是合适,等等;再比如,孩子迟到,可能与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孩子睡眠不足有关;还比如,孩子打架,可能与学习过于枯燥无聊有关,也可能与学校生活不够丰富有关。因此,当孩子不遵守规矩或者犯了错误,学校和老师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也许经过反思之后,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通过这个案例,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比如,自己是怎么看待孩子的进步和表现的,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特征,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孩子,自己是怎样和孩子交流的。也许,家长改变一下对孩子的态度和说话的方式,就会觉得,原来自己眼中的熊孩子竟然如此可爱。

3 厌学不是孩子的错

【提要】

●家长们对名校的一厢情愿虽有一定道理,但更需注意: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真正的名校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公平,兼顾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国外,从小学开始,就是按科目分班的,而不像国内有班级制度,也没有班长、科代表。对国外孩子而言,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国外学校按照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分两类班级:学习进度快的班级——“快班”和学习难度比较大的班级——“深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

●没有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即便在名校读书,也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因此,无论如何,家长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

●“在名校,孩子们的习惯都比较好,孩子去了后,不至于学坏。”如此看来,是不是名校并不重要,学风和校风才是最关键的。

【案例】“踏入名校起,我开始厌学了!”

导读:家长通过各种途径好不容易把孩子转到了名校,不料想,孩子的内心和行为都不“买账”:不但学习成绩大后退,而且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万般无奈之下,家长只好同意把孩子转回了原来的学校,孩子也恢复了往日的状态。看来,学校是不是名校,必须由孩子们用脚来投票。

苦于家门口没有名校,从小阳上六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小阳爸爸就到处托人打听怎么做才能读名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到名校去读初中。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老阳在孩子上初一的第一学期,未能让孩子到理想的名校读书,只好先让孩子上了家门口的初中。

虽然孩子已经上了初中,但老阳还是不甘心,仍然想方设法为孩子入读名校寻找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阳多方的努力终于有了效果,一所市属初中名校愿意接收小阳读书。然而,在家门口上学半年的小阳,却喜欢上了这所老阳并不看好的学校。无论老阳怎么解释、做工作,小阳都不愿意服从爸爸的安排——转学去名校读书。然而,胳膊最终还是拧不过大腿,在老阳的强力逼迫和亲戚的耐心劝解下,小阳被迫同意在初一第二学期转入名校读书。

但是,转入市属名校后,在原校成绩还不错的小阳,在新的班级排到倒数名次。原因很简单,这所市属名校的学习进度非常快,很多学生在寒暑假就学完了下学期的课程,老师上课根本不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组织学生开展高难度练习。虽然老阳为了让孩子把学习赶上去,找了当地有名的培训机构,利用所有的节假日和晚上时间对孩子进行一对一培训,但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明显改善。在努力没有效果之后,小阳的自信心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没有想到转学后会出现这种现象,小阳非常不开心,老阳也一下子慌了手脚。情急之下,老阳找他在教育系统的朋友咨询该怎么办?在这位朋友的指导下,老阳终于与小阳坐到了一起,交流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你告诉爸爸,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为什么到了这么好的学校,你的成绩不但没有保持,而且还退步这么严重?”老阳说话时心情非常沉重。

看孩子低头不语,老阳强打精神,一边摸着孩子的头,一边语气缓慢地说:“没有关系。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说给爸爸听,爸爸不会责怪你。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爸爸,到新学校后,老师上课很快,学的内容很难,我根本听不懂。还有同学们都瞧不起我,说我是‘后门生’,在学校里没有好心情。”看父亲很真诚,小阳一五一十说起了事情的原委,“而在原来的学校,老师对我们很关心,学的进度比较适合我,内容也不是很难,作业也是我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再说,我和其他同学的基础差不多,同学们之前都在一个小学读书,互相很熟悉,大家都能玩得来,心情也不错。”

看父亲不吭气,小阳斗胆继续说:“爸爸,我真的很喜欢原来的学校,不喜欢这个新学校。我想转回去。爸爸,求求你啦。你同意我转回原来的学校,我一定会非常努力的。”

“啥?你想转回去?”听孩子这么说,老阳的声音马上提高了几度,“不可以,不可以。你知道,爸爸为这个事情费了多大劲吗?很多同学想进都进不来。你还要转学?这怎么可以呀?你也要理解爸爸,爸爸可是为你好呀。”

“我知道爸爸是为了我好。要不然,我就不会同意爸爸的要求,转到这所学校来了。”小阳对爸爸的话不以为然,“可是,我现在已经很努力了,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心情非常糟糕。如果爸爸还要我继续在这里读下去,我只会越来越差。这样下去,我读书还有啥意思呀,一点都不开心,也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

说着说着,小阳的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

看孩子这么难受,老阳没有了主意,在一旁坐着的小阳妈妈也泛起了嘀咕,责怪起老阳来。

经过多方咨询教育界人士的意见,又与新老两校的班主任、领导分别反复沟通,再与孩子多次交流,老阳终于同意把孩子转回家门口的学校。

然而,知道老阳的想法后,小阳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长辈以及老阳的朋友都对老阳的这个决定不能理解,纷纷当面或电话指责老阳转回去的想法:

“到这所学校是别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你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和代价,好不容易进去了,现在却主动放弃了。真是不可理喻。”

“孩子比较小,不懂事,但你大人脑子没有问题呀,为啥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

“学习环境改变了,孩子肯定要适应一段时间,让孩子适应适应就好了,要教育孩子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

“名次是个相对概念,在原校好,在新校差,只能说明名校比一般学校质量更好,更需要在名校不断提升自己。”

“现在竞争压力多大呀,生活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孩子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以后怎么面对生存压力呀?”

“在名校读书,学习成绩即便差一点,但孩子班上的同学都是有出息的,走向社会后孩子将来的人脉关系会好很多。中国是人情社会,没有好的人脉关系,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

亲属、朋友与教育界人士的观点针锋相对,老阳不知道该听谁的,感到痛苦万分。

无奈,老阳又找到了小阳比较喜欢的原校班主任,声泪俱下地与这位老师谈起自己的苦衷,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在中国当个父母真难呀。不给孩子读名校吧,怕孩子将来骂自己无能。给孩子读名校吧,孩子进去之后,很痛苦、不适应。我该怎么办?”

“非常理解你。”班主任老师劝解道,“不管怎样,你要看孩子的感受。孩子不幸福、痛苦,上什么学校都没有用。你觉得,上了名校能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但却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何去何从,只能你自己分析判断,别人帮不了你。”

看老阳没有回应,班主任进一步规劝:“我可以再给你吃个‘定心丸’,如果你把孩子转回来,我们一定会让孩子的学习不断进步,也一定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更快乐。”

也许是这位班主任的劝告起了作用,也许是孩子的反复哀求起了作用,一学期后,老阳经过苦苦挣扎和反复思考后,还是把孩子转回了原来的学校。

转回原校后,小阳又变得开心活泼起来,学习又恢复了以前的自信。初中毕业时,小阳还考上了当地的名牌高中,实现了老阳的夙愿。

【解读】“名校”应该让学生用脚投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黄建海

这个案例说的是如何选择学校的事,是进名校还是就近入学,这是个问题。一般来说,人们都会选所谓的好学校。可是何为好学校?名校就一定是好学校吗?或者名校、出国留学就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吗?这些都困扰着无数家庭,为成千上万的考生和家长所纠结。笔者无意反对人们对名校的一厢情愿,但更想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决定个体前途的,往往在于是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是否遇到一位好老师。当然,就概率而言,名校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校,名师成为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概率更大。但这里言及的是真正的名校,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那些名校,诸如民国时期的晓庄学校、春晖中学、南开中学等。那时,名校因教育家型校长而闻名,因名师云集而驰名。而如今的名校主要靠的是生源,至于其办学理念、老师教学、校长治校,彼此之间看不出有多大区别。更何况,如今的校长深受教育行政化的干扰,在强大的升学率压力面前,要让他们有所作为,实在有些难为他们。

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判断名校的招数:硬件上,看校园功能区块是否健全,尤其是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以及艺术教育场馆。图书馆更有必要走进去,仔细查看馆藏,看其藏书多不多,种类是否齐全,藏书的品位如何;实验室有没有实操能力非常好的指导老师;师资方面,私下打听有没有自己佩服的老师,有些信息可以公开获取,有些则需要通过人际关系了解。总之,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还有就是对校长的了解。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选择了好校长,就等于选择了一所好学校。

有些名师是货真价实的,有些则是校方给予政绩犒劳赐予的,两者显然不同。当然,更多的是名气小一点的老师,他们各有各的特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日打听。总之,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最终判断自己选择的名校。遗憾的是在现实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和家长屈指可数。

名校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关心和照顾弱势学生。而不是“嫌贫爱富”。也就是说,真正的名校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公平,兼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是给重点班和尖子生“吃小灶”“喂偏食”。

按态度而不是按成绩分“深班”和“快班”

秦九歌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没有重点校,没有通过考试进重点高中的问题,所以不存在选择名校的问题,家长的苦恼也没有这么多。在美国,只有纽约等极少地方,有需要通过考试进去的学校,因为纽约等地方有人口问题。当然,美国也有一些高中名声很好,很多人想进去,但美国的高中不是说学生成绩好就让学生进,而是要看家庭住址和所在学区。家庭社区好,房产税高,一般来说学校就会好一些,因为这个社区有足够多的钱办好学校。但是,家庭要是不住在相关社区,学生学习再好,甚至是个天才,拥有世界上的各种奖项也没有用,学校也不会收这个学生。

除了没有重点校之外,国外也没有重点班,不会分重点班或者火箭班或者差班。在国外,从小学开始,就是按科目分班的,而不像国内这种班级制度,没有班长、科代表。说句心里话,这对国外孩子来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觉得,当时三年级回国读书的那个短暂时间,我们班上同学关系很好,经常会递纸条,开一些同学的玩笑。而在国外没有,因为一天要换好多班,上不同的科目,要跟不同的学生在一起,因为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课程,比如学生喜欢科学,就上很多科学的课程。从初中开始,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安排,选课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因此,国外没有固定的班级,也不存在什么样的班级更好。

此外,美国学校没有名师之说。每一个学生学的科目不一样,老师也不一样。老师没有分成三六九等,什么名师、骨干老师等,没有这样的概念。同样,学生也是不分三六九等的,老师教什么科目就学什么科目,学生喜欢就上,不喜欢就不上,特别简单。没有差班或者好班的分别。但是学生可以选择两个不同类别的班级:学习进度快的班级(下面简称“快班”)和学习难度比较大的班级(下面简称“深班”),完全是按照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来分类,而不是按成绩的好坏来分类,不一定最好的学生去上“快班”。我有几个同学,学习成绩从来都是班上倒数第一第二,他们照样去“快班”,因为他们不喜欢学那么深。这两类班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需求随便转班,比如,学得深的,觉得太慢了,就可以转到“快班”;学得快的,觉得学习不够深,就可以转到“深班”。

一般来说,学校在初二结束时才开始分班。换句话说,这种班级分类方式只在初三一年用。在选择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之前,老师会给学生铺垫一个月,让学生好好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然后,再让学生填一个表格,这个表格问学生的问题包括:更喜欢做专题研究还是更喜欢考试;平时写作业时,大概是什么样的速度等。填完这个表格以后,老师也不收,而是把每一个班的要求写在黑板上,比如,“快班”通常每天只有一到两个小时的作业,“深班”一天就会有三到四个小时的作业。请学生看自己表格所填的作业速度,和每天期待回家以后做作业的量。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填的表格,再比较黑板上的两个班的要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班级。也就是说,把选择班级的权利完全给了学生。当然,选完之后,老师会征求家长的意见。

“深班”会学当年的课本,会学得非常深,他们总结这一学期学习的方式是,做一个产品,或者做一个PPT,或者跳一支舞、唱一首歌。“快班”学习速度很快,初中第三年把高中一年级的课程也学完了。一年下来,可以学两年的东西。这样,课程的平时讨论不会那么多,毕业时通过考试来评价,而不是做研究性的产品。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可能多数会选择学得快的那个班,但是西方人会觉得学得深比学得快更重要。因为他们觉得,把一个东西了解透彻,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显得更重要一些。

不论读什么学校,家长都不能放弃教育责任

房超平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为孩子上学东奔西走的家长。很多家长以为,只要能读名校,自己就尽到了责任,至于孩子适合不适合、学习好不好、快乐不快乐,与自己无关,都是孩子、老师和学校的事情。这种态度是典型的不负责的态度。没有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即便是名校也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因此,不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家长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

我有两个朋友的孩子学习非常好,一个孩子小学毕业时,被某名校选中,录取进了该校的五年制初高中直通实验班,但高考时却不幸落榜,第二年延长读书后,才勉强考进了当地的一所一般院校。另一个孩子初中毕业时,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三年后参加高考也不尽如人意。这两个孩子进名校的时间节点不同,但结果却很相似:与原来小学、初中不如他们的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同学相比,这两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差距较大。除了这个相似点以外,他们的家长还在选择学校时分别向我咨询过同样的问题,而且我当时的意见基本一致:是不是读名校,取决于孩子的习惯。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律性较高,读名校更好,否则读名校不一定是好事。也许,这两个孩子都是那种学习靠他律的孩子,所以,不幸被我言中。

我也曾经碰到过一个要求帮孩子转到名校读书的家长。家长关于孩子读名校的理由,与案例中的一个观点非常相似:“名校的生源结构较好,孩子在名校读书,以后的人脉资源不成问题。再说,名校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比较好,特别是名校的学生各种习惯比较好,孩子去了后,不至于学坏。”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名校比较好的环境和氛围,是名校本身就有这种基础,还是因为名校会聚了优秀学生?二是名校学生的习惯较好,是名校自己培养的,还是这些孩子以前的学校和家长培养的?其实,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一言以蔽之,名校只是给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变得更优秀的条件和基础。从本质上看,这也是名校比普通学校优秀的客观原因。主观上,由于很多非名校自甘“堕落”,也使得名校与普通学校在环境和氛围上的差距得以强化。这些非名校的领导者和老师也许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反正我们的生源不好——学习基础不好,行为习惯不好,我们天生比不过名校,要建设与名校更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时间,而且即便付出了,效果也不可能一下子呈现出来,还不如得过且过。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自己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更差。

名校的环境和氛围好,再加上名校的老师有职业成就感,会吸引更多的名师到名校工作,这就势必造成资源的集约效应,这也是家长选择名校的重要原因。但有了好的环境和氛围,有了好的同伴和老师,并不等于孩子一定能有好的心情,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原因很简单,在一个由优秀学生组成的班级中,可能会由于孩子的基础较弱和班级的学习难度过高,导致孩子学习跟不上或相对退步(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这些与环境和氛围无关。对于那些自律性较差的学生,由于名校学生大多习惯较好,老师管理相对宽松,可能会导致这些学生的自律性越来越差,甚至可能由于优秀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反感,而导致这些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读书的事情上,一定要特别慎重: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而不要盲目跟风。

4 老师、家长的小错误会引发孩子的大问题

【提要】

●如果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某一个孩子,那么其他孩子都是变相的受害者。

●在一个不公平的班级里面,孩子和家长要设法让老师明白,老师的权威会因为孩子的反抗变成耻辱。

●学期开始前,应该让孩子们填一张表,包括自我介绍,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喜不喜欢记笔记,最喜欢哪种方式的作业,等等。这样的话,老师们可以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对策。

●学期结束后,应该让孩子们再填一张对老师进行评价的表,孩子们可以写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程,并用自己的话来评论老师的教学状态。

●国外老师强调所有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很独特、很优秀。他们对孩子的这种态度,让每个孩子都崇敬老师。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价值判断。

●不同的孩子对老师的适应是有差异的。如果在双方班级都同意的情况下,允许孩子在校内转班,那么对孩子与老师的相互适应是非常有利的。

【案例】换座位后,她的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导读:班主任老师定了一个规矩:上课不认真听讲,说小话的同学,都要坐到后面去。小黄因为后面同学捣蛋,抱怨了一声,正好被班主任老师撞见。于是,班主任老师不由分说,就把小黄的座位调到了后排,即便小黄的家长请求学校领导出面调解也无济于事。从此,小黄的学习特别是数学学习一落千丈。后来,换了个班级,这个问题才得以缓解,但小黄的学习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对老师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小举动,但对孩子而言,影响的可能是一生。

小黄曾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然而,却由于班主任都老师对一件小事处理不当,导致他的心情非常糟糕,学习成绩也一蹶不振。甚至有相当一段时间,小黄都想逃学。

要想了解事情的原委,得先说说小黄的班主任都老师。

都老师教语文学科,是一个因为对学生管理严格而出了名的班主任,很多学生私下里给他送了个“魔头”的绰号。也许是由于他过于严格管理,也许是因为学校评比流动红旗的标准过于形式化的缘故,他所带的班级经常夺得流动红旗,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所在重点中学的“十佳”班主任。

孩子们说他是“魔头”,是因为他制定了很多非常严苛的制度。比如,班级哪一周没有获得流动红旗,他就会处罚全班同学在周末时间把语文课本从头到尾抄一遍;如果哪个同学上课或自习时间讲小话、不安静,他会把这个同学的座位放到最后,直到老师或同学发现新的讲小话的同学为止。

虽然很多家长和老师对他的管理制度颇有微词,但因为他头上有“十佳”班主任的光环,大家只好默认。

这么“优秀”的班主任怎么会因为一件小事处理不好,让小黄的情绪极度不安,成绩一落千丈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有一天上自习课的时候,小黄身后一名比较调皮的男生在课桌下面用脚不停地踢小黄的屁股。小黄开始没有在意。但那个同学似乎不肯善罢甘休,小黄实在忍受不了,就回头对这个男生说了一句:“别搞了,我还要做作业。”没想到,小黄说这个话的时候,都老师正好在教室外面监视班级同学的行为。看到小黄扭头说话,都老师气冲冲地从教室外面走到小黄身边,不由分说,把小黄的座位调到了班级最后面的位置。

虽然小黄上课说话并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但都老师没有看到课桌下面的行为。因此,不论小黄怎么解释,都老师根本不予理会,并坚持把他的座位换到了教室的最后排。

按照都老师的班级管理规则,班级后面坐的都是调皮捣蛋、爱说话的学生。因此,上课和自习时间,班级后面的学生都在讲小话,声音很嘈杂,小黄根本无法安心学习,上课时也听不见老师的声音。而且,后面这群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有天然的妒忌之心,上课时总是想方设法干扰小黄,不让他静心听讲和学习。加之小黄犯错误的原因是别人造成的,所以换座位后,小黄的心情坏透了。

就这样,两个月下来,到期末考试时,小黄的各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成了班上的“后进生”。数学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由第一变成了倒数。

第二学期开学时,小黄哭着对父母说:“我不想上学了。”父母问原因,小黄死活都不愿意说。最后,在父母的不断追问下,小黄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父母。说完之后,小黄告诉父母亲,千万不要跟都老师说这个原因,免得都老师对他的态度更坏。

看到小学好端端的孩子,上初中一个学期下来,变成这个样子,小黄的父母心如刀割,也非常焦虑。于是,小黄的父母开学第一天就来到学校,与班主任都老师进行交流,希望能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知道小黄父母的来意后,都老师很平静地说:“这没什么呀。到了中学后,孩子们的分化是正常的,因此小黄小学学习成绩好,中学成绩下降很正常。你们家长要加强管理,实在不行,可以找外面补补课。”

“成绩下滑倒不可怕,关键是孩子不想上学了。再说,期中考试时孩子成绩还很好的,为什么到期末了就下降得这么快?一定是有别的原因吧。希望老师能和我们一起好好探讨探讨。”小黄的父亲虽然对都老师的说法不是十分认可,也想直接把孩子说的情况告诉老师,但考虑到孩子事先的要求,还是耐着性子跟都老师认真解释。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没有什么好探讨的。”都老师显得有点不耐烦。

“我听孩子说,两个月以前,因为他上课讲话,座位被安排到最后面去了,才导致他不能认真学习,也无法听讲。”见都老师根本不想谈,小黄的父亲只好直接从“换座位”说起,“小孩上课说话不对,我们已经批评教育过了。再说,孩子个子小,坐到后面也看不见黑板,请老师考虑下,能不能这学期给他重新调到前面去?”

“不行。这个没得商量,班级的规矩不能破坏。”都老师的言语很绝对,似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您要是没有别的事情的话,是不是可以离开了?”

眼见都老师要赶自己走,小黄父亲的情绪非常激动:“本来错误不是孩子造成的,你却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处罚孩子,让孩子受了委屈。这些事情,我们就不说了。但现在,我们家长找你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呀?”

“我就是这样的态度,你想怎么样?”都老师毫不示弱。

……

大家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激烈地争吵起来。

听到办公室的争吵声后,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来到都老师所在的办公室,把都老师和小黄父母一起请到自己的办公室。

双方解释完争吵的原因后,副校长对都老师提出了严肃批评:“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生?家长找你商量问题,你的态度也不对呀。”

接着,副校长要求都老师向小黄父母道歉。

“不用道歉了,是我们的态度不好,我们愿意给老师道歉。但我们希望能解决好孩子的问题,把孩子的座位换到前面去。”为了孩子,小黄父亲只好忍气吞声。

然而,都老师并不领情,硬是不肯道歉。

“校长,给孩子换一个班级吧。虽然都老师是一个很优秀的班主任,我们跟他吵成这个样子,孩子再待在这个班级,对孩子和老师都不好。”看都老师态度很强硬,小黄的父亲只好退而求其次。

经过反复沟通,学校同意了小黄父母的要求。

换了班级后,小黄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绝大多数学科的学习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因为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小黄的数学学习再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两年后,小黄中考的数学成绩依然处于中下游,小黄也因此与心仪的高中失之交臂。到大学毕业时,小黄谈起这段往事来,依然不能释怀。

【解读】换座位事小,影响孩子心态事大

给孩子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

黄建海

一位优秀班主任,执拗着不让一个被动说话的学生换回原来的座位,在家长的一再央求下,还不答应调到前排,而且讽刺挖苦学生,孩子闹着要转班,转班后情形有所好转,但其数学成绩从此很难达到以前的状态,由此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挽回。如果仅仅是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失误,还可以谅解。但若是由于家长给自己提意见,故意跟学生过不去,就不可原谅了。表面上看,换座位事件,耽误了个体的学业。本质上看,事关教育公平与正义。

换座位是个常见的普遍现象,按说算不上个大事,可是,围绕换座位这个小事,却不时酿出大祸。心理处在懈怠状态下的班主任浑然不觉痛痒,可是学生和家长却深受其害。据观察,其他非正常换座位的现象还有诸如关系位、人情位、买卖位、权势位等。这些被弄歪了的座位问题,归根到底是老师如何看待老师这个职业,是否公允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大是大非问题。

如果说,换座位只是个别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那么重点班现象则涉及班级之间的不公,影响面更大。然而,对于这种教育不公平,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了。吴非先生介绍,有高三学生家长,对年级统一安排的复习计划不满,担心因此耽误了自己孩子的复习,公然批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说,不应当把精力花在那些没指望的“垃圾学生”身上,而应当重点辅导像她家孩子那样的尖子生。这位家长之所以如此无所忌惮地主张自家孩子的利益,完全是学校惯出的毛病。重点班、尖子班,实际上等于告诉家长和学生本人,他们才是为学校争光的筹码,优越感油然而生。笔者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遭遇,有高三重点班考取名校的学生,前来办离校手续,图书馆老师催其归还图书,否则不予领取毕业证。只听这位同学回答说,我才不怕呢,学校会为我们想办法。这就是教育不公造成的另一种不良后果。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为了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全新的校园生活,凯斯特纳校长在“开学致辞”中,坦诚地告诉小朋友们,严酷的学校生活开始了。眼下你们是按字母顺序或个头大小编班就座,很快就会面临班级斗争的考验。服从与纪律,克制与压抑,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引起幼小心灵的不安。为此,凯斯特纳建议,最主要是保持自己的童心。他认为,只有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怎样才能保持童心呢?笔者以为,不要为老师的权威吓着;不要歧视出身不好的儿童;不要因为自己有幸进了重点班,就蔑视普通班,更不可蔑视比自己身份地位和处境卑微的弱者;不要过分用功,不要讽刺愚笨的人,不要完全相信教科书。凡此种种,就是保持孩子的童心。当然,小小年纪未必都能做到这些,如果不求助于老师的关爱,不依靠老师的良知,仅凭孩子自身的能力是做不到的,也因此,笔者以为,凯斯特纳校长的一番话,主要还是说给老师听的。如果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某一个学生的话,那么其他学生都是变相的受害者。

让孩子拥有评价老师的权利

秦九歌

上面案例里谈到的那个老师,他可能缺乏最基本的逻辑。他的这个要求学生不说话,说话就排到最后面的制度,本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安静一些,但经历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太安静,还把所有不安静的孩子凑成一帮了,让他们可以闹起来。其实,这个时候,他自己就应该调整这个制度了,因为这个制度没有任何效果。我觉得,修改这个制度,是这个老师自己分内的事情:本来就是你的班,你可以改变你所订的规则。

国外有一个专家说过,要是有一个政府不公平对待你,而你却没有办法用正式渠道反驳它的时候,你可以用非正式渠道,比如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来示威。当然,这不一定适合于国内。但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应该有相通性。因此,如果我是当时被安排在这个班里的那个学生,我就会使用非正常手段来回应老师:既然跟老师讨论也不行,那我就想办法证明老师的制度多么错误,这个办法就是,给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丢纸条或者搞什么动作,让所有的学生都说话,最后,让自己争取到最前面的位置。那段时间,我可能会成绩很差,但我会用一切办法,让其他学生也说话。反正,我就是要坐到前面去。而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妈妈一定会说,妈妈全力支持你、帮助你,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止。其实,我的意思是说,这不是一个应该发生的事情。在一个极不公平的班级里面,你没有办法反抗,那你只能让这个老师明白,他的权威会因为你的反抗而变成耻辱。

在国外,开学时会让学生填一张表,主要内容是自我介绍,包括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喜不喜欢记笔记,最喜欢哪种方式的作业,等等。学期结束后,会再填一张表,对老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写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程,并用自己的话评论老师的教学状态,比如,老师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以后可以怎样关照你的学习,一个学期老师会给学生做多少小时的作业,会不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个老师的教课风格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学习习惯是否跟这个老师的习惯相适应等。这些评价意见最后都可以放在网上,以便下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自己的选课参考。当然,国外的制度设计不一样,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老师,但国内的学校可以借鉴这样的制度,让学生有机会评价老师的教学。我想,这样一种制度设计会有利于老师改进自己的工作,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孩子进入学校后,国外老师会强调所有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很独特、很优秀,任何一个学生在这个世界上都会碰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没有哪个人会比其他人聪明多少。由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同,学生从小就很崇拜老师这个职业,希望自己将来当老师。学生从小就知道,虽然老师赚钱不多,但职业选择与赚钱多少没有关系。因此,有的学生会觉得金钱会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也有学生就觉得教育别人会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国外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而不仅仅是影响学生的成长。

此外,国外的大部分老师都喜欢教学,热爱学生,所以不会存在上述案例中的老师。老师们主动帮助学生组织社团,从另外一个侧面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国外的学校,之所以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那么活跃,是因为每一个社团都有一个老师协助管理。很多老师还不止管理一个社团。只要有社团出现的地方(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甚至其他城市),就会有老师在。有时候,因为社团活动,老师周末都不能跟家人在一起。有时候,学生社团活动会持续到下班很晚时间,老师也会一直待到活动结束,而且他们都是非常乐意的,因为他们喜欢学生,热爱教育。

家长话语权的缺失会助长部分老师的“恶行”

房超平

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对班级管理不利,伤害孩子的尊严和信心,这样的班级规矩却不能修改,不得不让人对班级规则产生的办法产生怀疑。班级是否优秀,只根据表面现象来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不公平的班主任怎么会成为“十佳”班主任?所有这些问题,值得所有老师、家长和学校管理者深思。

孩子在这样的班级学习和生活,家长们却没有人敢站出来与学校说道说道,以保护孩子不受“班规”的伤害。这件事情,除了说明家长在家校关系(尤其在重点学校)中的弱势地位以外,还可能因为家长话语权的严重缺失,助长这类老师的“恶行”。这不能不说是孩子的悲哀和教育的悲剧。

值得庆幸的是,学校最后允许这个孩子“换班”。单就这一点而言,这所学校还是值得肯定的,起码能让孩子有理由继续开心读书。但现实是,国内这样的学校凤毛麟角。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孩子对老师的适应性会有差异的实际,如果学校把这种换班现象加以制度化——允许有此类需求的孩子,在双方班级同意的情况下,在校内转班,会有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当然,允许家长和孩子用“脚”投票,选择自己心仪的班级,效果一定会更好。虽然有人会担心选择优秀班主任的家长和孩子太多,可能会导致“供不应求”,但如果采取“一拖二”甚至“一拖三”,即让优秀的班主任多带几个班,让家长和孩子不选择的班主任做优秀班主任的助理,作为优秀班主任的“影子”进行跟岗实习,可能会彰显这些优秀班主任的优势。这样做,既有利于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带动作用,又有利于班主任队伍建设,应该得到学校的推广。可喜的是,国内不少学校正在进行校内转班和选择班级的制度化尝试,但愿这样的尝试能取得积极的进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作为孩子的保护神,家长发现孩子有问题时,既不能溺爱孩子,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在老师、其他孩子或环境原因上,也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而应该与孩子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存在问题的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孩子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老师或其他学生造成的,一定要与老师或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帮助孩子消除问题存在的外在因素。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伤害。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学生在校园里缺乏安全感,对上学有恐惧心理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尽到保护孩子的义务和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孩子胆子较小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因此,对于胆子较小的孩子而言,家长需要反思的是,自己给孩子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伞吗?让孩子觉得他是安全的吗?如果家长没有做好,或者家长认为自己做好了,但自己的孩子依然胆子很小时,家长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及时予以纠正;二要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扫清孩子的心理障碍;三要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帮助孩子消除外在原因。必要时,一定要咨询心理专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5 最好别用批评的办法教育孩子

【提要】

●孩子从懵懂地对异性产生感觉到互生爱慕,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合乎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客观需要,是青春跃动的表现,犯不着大惊小怪。

●性教育应该从四年级开始。这门课应该由专门的老师任教。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男女交往和性行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破除对性的神秘感,一旦破除了这种神秘感,孩子们就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除了恋爱和性爱,性教育还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是选择——性是人生中重要的选择。第二是安全——性行为必须注意安全。

●老师、家长不希望孩子谈情说爱,似乎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然而,老师、家长应该想到的是,这样的说辞连自己也说服不了。

●面对学校性教育的缺失,家长不可以无所作为。正确的态度是,积极有效地介入和引导: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认识自己和异性身体的特点与差别。

【案例】“早恋”引发的早恋

导读:上初一不久,小李因为收到女孩喜欢自己的字条,被老师当众斥责为“早恋”,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从此,小李破罐子破摔,专门谈起了恋爱,学习和习惯彻底变坏。对比隔壁有同样经历、却被老师倍加呵护、没有受到影响的小王,多年后,小李仍然唏嘘不已。不同的学生同样的事情,却因为老师处理方法的差异导致结果大相径庭,令人浮想联翩。

老李十几年后谈起儿子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还咬牙切齿,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老师没有处理好儿子小李的所谓“早恋”问题,而导致儿子从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变为“双差生”——成绩、习惯都很差。

老李回忆说,他的儿子小李长得很帅,学习和人缘也不错,很受女孩子们喜欢。于是,学校里好多的女孩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情”——通过各种途径给小李写字条表达爱意。

本来,小李根本没有搭理那些给他写字条的女生——原因很简单,老李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严格,不断用“坏女生”来形容这些女孩子。加之,部分老师对“早恋”如临大敌的态度,更是给小李留下了“谈恋爱不是好学生”的印象。因此,连小李自己也认为,给他写字条的女生大多数是表现不好的女生。

然而,就是一个大人们眼中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却因为班主任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当,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来,那些女生给小李写字条的事情,不知被哪个同学告到小李的班主任那里,而且还把其中的一张字条作为证据,递交给了班主任老师。而班主任老师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引起了小李极大的反感,并最终导致小李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变为所谓的“双差生”。

当时,班主任老师收到这个字条后,不问青红皂白,也没有事先调查,就在班级公布了女孩子写给小李的字条的内容,并当着大家的面批评小李学习不专心,有“早恋”现象。而小李又是一个特别爱面子的男生,明明自己没有谈恋爱,却被老师误解为“早恋”,并且还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了公开批评。于是,小李爆发了他的第一次与老师的正面冲突。然而,不论小李怎样解释,班主任老师就是不肯收回自己的成见,而且还给小李扣上了一顶“不尊重老师”的“帽子”。

放学回家后,平时嘻嘻哈哈、有说有笑的小李像变了个人似的,表情凝重,不愿与任何人交流。老李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也不由分说,把小李狠狠数落了一顿。

从此,小李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先守纪律、爱学习的小李不见了,逐渐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双差生”。不仅如此,小李还由反感与女生交流的“乖乖仔”,变成了见一个谈一个、几乎和所有给他写字条的女生交谈甚欢、整天被一群小女生包围的“浪荡公子”(小李的班主任老师给小李的新称呼)。小李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以至于初中升高中考试也排名靠后,不得不上了一个普通的高中,三年后的高考成绩也十分不理想,最后只上了一个大专学校,比起原来和小李差不多的孩子,小李的初中生活简直是不堪回首。用老李的话说就是,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毁了小李一生的前程。

小李长大成人后,老李偶然与小李交流当时为何要这样做时,小李的解释让老李目瞪口呆:“老师说我谈恋爱,你也不相信我的解释,还狠狠教训我。我没有‘早恋’,你们却非得说我‘早恋’了。既然落下了这样的坏名声,我就干脆按照你们的想法,好好谈一场恋爱,以免让你们看走了眼。”

回忆起初中时代的这件事,十几年后小李还耿耿于怀:“我这辈子都恨那个班主任,我没法原谅她。如果不是她这样对待我,我的人生不会这样,一定会更精彩。”

老李谈起这件事情来,也是唏嘘不已。特别是当老李听了隔壁老王的孩子小王的班主任老师处理小王类似事件的方法和结果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对孩子的班主任更是加深了不解和抱怨:“为何同样的事情,老师处理办法的差别却这么大?难道这真是天意吗?”

那个时候,老王的儿子小王在上高一。

进校两周后,班上一个男孩神秘地走进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向班主任老师告密:“老师,不得了啦,小王与班上某个女孩子谈恋爱……”还没等这个男孩把话说完,班主任老师厉声打断了这个孩子的话:“小王和那个女孩子在交流学习问题,这个事情老师是知道的。你不要道听途说,更不要以讹传讹。”男孩离开办公室前,班主任老师还特别告诫:“老师不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希望你以后再也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其实,这个班主任根本不知道小王和女孩子有没有同学们认为的“出格”行为,只是不想让同学们把“早恋”的帽子戴在小王头上,特别是不想让小王和同学们觉得老师也认为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就有了前文所述的一幕。

把这个男孩赶走之后,班主任并没有把这件事束之高阁,而是选了个别的时间,若无其事地把小王喊到自己的办公室,和小王进行交流。

“听说,你最近有好事,给老师分享分享?”班主任笑眯眯地说。

“没有,没有,都是他们瞎编的。老师,你可千万别相信呀。”小王矢口否认。

“怕什么?有女孩子喜欢你,很正常。你那么帅气,学习又比较好。别人喜欢你很正常。我要是你的同学,也会妒忌你,说你的闲话的。”班主任看似轻松地说。

听老师没有批评他的意思,小王抬起头来看了老师一眼。然后,红着脸说:“我们不是谈恋爱,只是互相喜欢对方。老师,我没有做错什么吧?”

“当然没有。”班主任接过小王的话说,“正值青春期的男女生喜欢对方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即便不是谈学习问题,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内心深处不愿和其他人交流的事情,也很正常。老师相信你能正确处理。”

与小王交流完了后,班主任又把喜欢小王的那个女生叫到办公室。除了告诉女孩子要正确对待男女生的感情外,班主任还不忘叮咛这个女孩子:“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大大方方地与小王交流,不要太担心别人怎么议论你。但是,老师还是要提醒你,不要在没有人的地方或者在夜晚与小王交流,以免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做出对你们不利的事情。”

结果,这两个孩子不但没有发生大人们担心的事情,而且还双双考上了当地的名牌大学。

有人说,同人不同命。对于小李和小王而言,是同事不同命:同样的事情,因为班主任的处理方式不一样,结果完全不同。

【解读】“早恋”的帽子害人不浅

“雷人校规”使情爱欲望无处释放

黄建海

有一句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校园早恋问题的处理,都犯了这样的错误,其中不乏造成严重后果的。原本平静的校园,因为“早恋”闹得个沸沸扬扬,原本单纯的孩子,不是变成爱情的圣人,反而变成了视恋爱为儿戏的魔王。难怪当事人对老师怀恨在心,这就是本案例的大致剧情。

根据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改编的电影里,有一个汤姆与邻居小女孩亲嘴的镜头,看上去就像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一般,挺好玩的。谁也不会将其与流氓一词相联系,可是,到了我们的校园,摸一下自己喜欢的女孩的发卡就变成了“流氓”,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再仔细一想,这绝非个别现象。

再看我们一些雷人的校规,更是到了荒谬地步,比如,规定男女生不得面对面一起就餐,男女生并肩行走必须保持六十厘米的间距,男女生不得在没有灯光的地方独处等。两个四年级小学男孩,课间发生了口角,只听一个冲着对方嚷嚷到“你有子宫瘤!”不知怎么的,这话传到老师耳朵里了。于是,老师认定这孩子性早熟,不好管教,要他转学。还有一个六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在回答什么是“对称”时说,人的两个屁股和男孩的两个小蛋蛋是对称的。老师听后,立即呵斥男孩住嘴,还差点把老师气晕过去。而且一下课,老师就给孩子他妈打电话,要求严加管教。常言说,童言无忌。可是,总有老师喜欢把孩子的话上纲上线。

学生在校期间,几乎得不到片刻的小憩,情爱欲望无处释放。问题来了,违背人性甚至是天理的做法不仅无法杜绝早恋,相反,神经兮兮的异性交往环境,防堵打压式的管制,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未成年人在异性交往中得不到正常满足,或者遭遇挫折,往往会导致性倾向的偏转,有的变得趋于保守,有的则可能铤而走险,视性爱为儿戏。

其实,只要方式方法对路,解决早恋问题并不难。孙云晓先生就曾成功帮助一位高三女生走出师生恋的泥淖。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高三女生写信向他求助,说自己打算放弃高考陪她爱恋的老师一起生活。因为老师的老伴去世了。就此问题,这个女孩说想听听孙先生的意见。孙云晓在回信中,先是肯定了她的感情是真挚的,接着,建议她暂时心动不要行动。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能轻言放弃呢。再说,世界这么大,不如在见识一番后再做抉择。到时候,如果你还是割舍不下你的老师,那我就支持你。最后,这位同学考取了一所外国语学院,在大学重新收获了爱情。因此,班主任有义务当好学生把控“早恋”的指路人。

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之一就是把控好学生“早恋”问题,正如这个案例中的后一个班主任那样。马克思说:“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有学者形象地说,情爱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启动了,汽车自然就开始跑。人们从懵懂地对异性产生感觉到互生爱慕,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合乎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客观需要,都是青春跃动的表现,犯不着大惊小怪。

从四年级起持续开展性教育

秦九歌

国外不存在“早恋”这种说法。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外的性教育。首先,国外的性教育不是由生物老师来讲,而是有专门的性教育老师(这个内容包含在健康教育课程中)。生物课学到的是关于性器官的纯科学知识,而性教育老师教的则是男女交往和性行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次,每学期这个老师会占用生物课的两周时间来进行性教育。在上这个课程之前,每个学生会带一个父母签字的写有“我允许我的孩子上一些性行为的课程”的字条,而父母不愿意上这个课程的小孩则会在这个时间段专门去做作业。在这个课程上,老师会毫无遮拦地把性爱的整个过程给学生讲清楚。老师还会从爱情启蒙——从我要爱上别人开始讲解,然后再讲恋爱的整个过程。刚开始讲的时候,比较初步,讲得不会太细。但这个课程一直从四年级教到八年级,每过一年就会讲得更细一点。直到最后,上完整个课程的时候,同学们都觉得没意思了,甚至有些人想,人们还穿着衣服干什么,好像所有的东西都该袒露在外面,没有什么好奇心了。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背着很多人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了。

性教育除了讲恋爱和性爱过程是什么样子,还有重要的两点要讲:第一是选择。老师会告诉学生,其实性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选择。而且,老师会告诉学生,有些人把这个选择看得比较淡,而有些人把这个选择看得比较重。四年的课程下来,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每个人的身体是他自己的,没有任何人能给你任何压力去做任何事情,而且因为老师已经给学生讲清楚整个过程是什么了,学生也不会有太多的好奇心。但是归根到底,这个行为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性教育老师是住校的,给学生打疫苗、做身体测试,全年都可以找他做这个服务,同时也可以跟他去谈这方面的疑惑或讨论问题。第二是安全。就是什么是避孕套,怎么戴避孕套等。从四年级开始,老师会带香蕉进来,给每个香蕉戴一个避孕套。告诉学生性行为要戴避孕套。其实,大部分孩子是用不上的,因为对整个流程太清楚了,大多数学生就没有这方面的欲望。学生平常也不会去网上自己搜类似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懂了,根本不用去看。对于非要尝试的孩子,至少会保证他们的行为是安全的。性教育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性疾病,老师会把每一种性疾病讲清楚,在教性疾病知识的同时,老师也会讲性疾病是怎么来的,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老师拿照片给学生看,很多男孩子看完照片之后说,这辈子再也不喜欢女孩子了。

此外,性教育课程是允许学生公开讨论的。老师会放一个视频,然后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有时候,学生还会做特别有意思的游戏。比如,每一个队都是小精子,学生要游到卵子的地方去。为了游到那里,要回答很多关于性安全的问题,每回答对一个问题,就可以往前冲一关。那个课程很好玩,去掉了那种神秘和诱惑感。还有,每天上课时,教室门口会有一个黑色的盒子,大家出去之前,每个人可以放一张小字条,写上自己想问的任何问题。因为这个课的目的就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有些学生说,我没问题,这些东西我不感兴趣,我不会做这些事情。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就会说,你如果没有问题,就画一个猫或者写个“hello”,目的就是让真有问题的学生没有压力。这些设计和游戏,非常照顾学生的心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再谈一下反面的例子。现在全世界对于男女关系搞得最糟糕的国家应该是印度,强暴的新闻一大堆。我三月份去了一趟印度。我父母当时坚决不让我去,我说我过去是为了看他们的经济发展。过去以后才发现,出现强暴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印度比中国还封建。女孩子平时脚是不让看的,把女人当成神,一种不能够理解的很秘密的东西。我觉得,他们并不理解年轻人的心理,年轻人的心理是越神秘越有魅力,越神秘就越想去探索这个魅力,而且探索不到这个魅力,抢也要抢过来。我觉得,这也许是印度那边情况比较糟糕的原因。

禁止谈情说爱,只会越禁越多

房超平

确实如此,男孩与女孩之间的那点秘密,单纯用禁止的办法,只会越禁问题越多。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或者任何一种教育能禁止男女生之间的爱慕。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开放,管控和禁止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用强制的手段无法解决问题,更无法拆开男女生之间的感情。有时候,表面上拆开了,实质上并没有拆开,只是大人们看不到而已。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而且,越想拆开少男少女的感情,他们的感情越是密切。这就是学生的行为,被大人们称之为叛逆的行为。

站在学校、老师、家长的角度上,也许是为了学生好,才不让两个男女生谈情说爱,不要让他们经常在一起。然而,老师、家长应该想到的是,这种说辞恐怕连自己也说服不了,老师、家长甚至忘了自己经历过的痛苦,也许那时的自己并不会因为老师或家长的教育,就不与心仪的异性交流,甚至有时会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学生的感觉是,男女生在一起会更好,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从有关的调查数据和实际情况看,国外很少有中学生因为“早恋”耽误了学习或前程,也很少有中学生恋爱后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走到一起。反倒是,在国内,那些因为家长或老师强硬干预而引起的少男少女问题越来越多。

从本质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发育接近完成,但还没有完成。因此,在这个年龄段,即便有一些过密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西方的中学校园里发生男女生亲密行为甚至超过亲密的行为又有多少,但又对教育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呢?好像不是很多。西方的学校乱了吗?也没有乱。相反,我们的学校越压抑,管控越严,问题越多。

相比国外的性教育,我们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是在生物课上完成的。然而,我们在开生物课的时候,在进行性教育的时候,并不能大胆、公开地进行相关教育。因此,我觉得,我们的学校需要一个公开的性教育环境和空间,家长和老师不必因为性教育感觉到内心压抑,或者担心会出什么大问题。正如九歌所说,给学生把事情讲清楚,让学生做出判断。老师越是不讲,学生就越想去探索,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好奇。

面对学校性教育的缺失,家长不可以无所作为。正确的态度是,积极有效地介入和引导,或为孩子提供有关的视频资料,与孩子一起观看,并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提供有关的读物,与孩子一起阅读,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认识自己身体和异性身体的特点与不同。否则,性教育的缺失,会造成诸如对异性的茫然失措或过度好奇,进而陷入苦恼、不能自拔等很多严重问题的发生,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6 站在孩子的立场

【提要】

●孩子答错问题时,如果老师或家长的反应不得体,往往会产生不良后果。

●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犯错误的孩子,老师、家长应该这样说,对不起,你错了,你一定要改过来。在此之前,老师、家长要帮助孩子理解犯错的原因。

●老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启发兴趣和思维,让孩子对所教学科有探索欲望。然后,再给他们资源,让他们有能力进行探索,而不是教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国内的孩子很可怜,因为他们既要跟家长作对,又要跟老师作对,还要跟自己作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总是给他们更大的学习压力。

●老师或家长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否则,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

【案例】“我永远无法原谅老师!”

导读: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答案与老师希望的答案不一致,而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冲突,师生之间本来颇为密切的关系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并最终导致这个孩子申请转学离开了这所学校,受损的师生关系也无法弥补。是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好,还是学生经不起挫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

刚读初中的小刘是一个很聪明,学习很好,但特别倔强而有个性的男孩。无巧不成书,小刘的语文老师小柳也是一位心高气傲的老师,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在柳老师眼里,可以说是容不下沙子。就这样,针尖对麦芒,两人终于发生了冲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柳老师课堂上几句不经意的批评,使一向亲密无间的两人变成了仇人,直至小刘大学毕业之后,两人也没有释怀。

原来,在一次语文课上,柳老师对小刘回答问题的内容不是很满意,就给小刘一个“下马威”,狠狠批评了小刘一顿,从此,两人结下了“梁子”。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天的语文课是市里组织的公开课,除了本校语文老师外,还有好多外区县的老师一起观摩。

在这节课上,从来剑走偏锋的小刘,在回答小柳老师“怎样理解文章中的美”这个问题时,竟然这样回答:“美的东西就是让大家感到赏心悦目的东西。比如,班花小梅同学就是让所有男生感到赏心悦目的女生。”还没有等小刘说完,班上同学就哈哈大笑起来,而被小刘赞美的小梅同学则“哇”的一声哭着跑出了教室。

因为这样的突发事件,课堂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面对突发情景,虽然富有活力但经验欠缺的小柳老师一下子没有了主意。片刻,小柳老师就把怒火全发到小刘身上:“你怎么这样回答问题呀?简直是胡说、扯淡。你给我坐下。”

但小刘哪是受过这种“待遇”的学生。于是,小刘就跟老师狡辩起来:“老师,难道我说得不对?难道我举的例子有问题?”

看小刘还要辩解,小柳老师的脾气一下子爆发了:“你纯粹是捣蛋,我不想给你解释。你不要再说了,以后上课也不要发言了。”

小刘听到柳老师这样说他,把自己的拳头握得紧紧的,情绪也失去了控制:“好,既然这样,我不想上你的课了。”说完,小刘也跑出了教室。

连续两个学生跑出了教室,这节观摩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唉,都是小刘惹的祸!”课堂结束后,连续好几天,小柳老师的心情都平静不下来。

过了几天,柳老师找到小刘,希望能就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与小刘进行沟通:“你那天怎么这样回答问题呀?!让老师和同学都下不了台。”

看到柳老师还在抱怨自己,小刘气不打一处来:“我那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拒绝回答你的任何问题。”

“你那样做,让全班哄堂大笑,还把女同学气哭了。老师批评你两句,怎么就成了侮辱你啦?你是不是觉得后面有老师观摩学习,就可以随心所欲?”柳老师还是以批评的口吻对小刘说。

“你可以说我错了,但你不要说我扯淡,还让我以后上课不要再发言。这不是侮辱我,是什么?”小刘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你说说,老师平时对你如何?难道你把老师经常表扬你、鼓励你的事情都忘了?你的学习任务完不成时,老师给你补课的事情,你也忘了?要不然,你怎么会是这种态度?”柳老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刘回忆起以前师生相处的幸福时刻。

“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你这样做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我,这是为了你自己,我成绩好,考了第一名,学校表扬的是你,给你的奖金多。因此,你表扬我、鼓励我、给我机会,都是希望我给你争取更多的荣誉,换来更多的奖励。殊不知,我根本不稀罕你这些小儿科的表扬。表扬我的老师太多了。而且,你表扬越多,其他同学就离我越远。你以后不要再给我机会,也不用再表扬我了。”小刘的这番话,让小柳老师无言以对。

由于交流不顺畅,这次谈话只能戛然而止。

事情又过去了一周,小柳老师认真反思了这件事情,特别是对他处理与小刘关系的态度,感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确实有点冲动,以前对小刘的关爱也确实有点过分。想到这里,小柳老师准备找小刘谈谈。但由于学校正在组织一个大型学生活动,而且这个活动由小柳老师负责,致使小柳老师不得不延后自己与小刘的交流。

等到小柳老师忙完这件事,静下心来到教室找小刘时,正好碰到小刘与自己的班主任交谈。

看到小柳老师要跟小刘交流,班主任示意小刘先跟小柳老师交流。

令小柳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小刘走到他身边后,只是平淡地说了一句:“我要转学了。这是我离开这个学校之前,给你写的一封信。一切想法都在信里了。不用多说了。”说完,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教室。

当天回到办公室,小柳老师急忙打开这封信。信的内容不长,只有短短几行字:“柳老师:你好!这是我最后一次称呼你老师,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跟你交流。上次上完课之后,我一直心情不好,因为这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受到老师如此严厉的批评。而且批评我的老师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对我来说,这两个月的时间,非常漫长,非常难熬。本来希望有机会和你交流,但都因为多种客观或主观原因耽误了。经过多次思考,我觉得,你上次课堂上当众对我的态度,才是你本来的想法:你对我的态度太虚假了。既然我心目中的偶像这么讨厌我,那我就没有必要继续在这个学校待着,因此,我必须转学离开了。也许我能当面给你递交这封信,也许我会让班主任老师替我转交。最后一句话,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读完这封信后,柳老师再找小刘时,小刘已经离开了这所学校。小柳老师这时才知道,小刘给他信的时候,正是小刘与班级同学以及班主任老师告别的时间。

从此以后,小刘再也不肯,当然也难以有机会与小柳老师交流和沟通,给小柳老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解读】孩子的自尊心伤不起

在孩子眼里,老师有很多怪异行为

黄建海

一位优秀生课堂上回答问题,因为与老师的观点相左,本来就很沮丧,而老师再声嘶力竭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送上羞辱性的语句“扯淡”。对于学生而言,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说出“我一辈子不原谅老师”这样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觉得,学生回答问题答错了时,老师的反应不得体的话,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这方面因为老师处置不当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

孙云晓先生曾提及一事。一次,他在广州打的,司机听说他是老师,就同他攀谈了起来。没想到,说着说着,的士司机居然蹦出一句“我最恨的就是老师,我今天只能开出租车,就是因为我的老师老骂我”。这个司机说,他的老师骂他时,还总是捎带着他家祖宗好几代一起骂。提起这茬子事,这位的士司机气不打一处来。他说:“我成天都在马路上寻找这个老师,要是碰见他,我非撞死他不可。”或许,老师教过的学生无数,老师早就忘记了这一切。可是,对于这位的士司机来说,老师对他的伤害却是刻骨铭心的。

《公民的诞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经典名著。我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全情投入,对学生的观察可谓是精致细微。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常年留意教育细节,不让教育留下遗憾。经常站在学生立场观察事物,并把它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里。专题就叫《我用少年的眼光观察事物》。还不时地变换角色,一会儿是好学、沉稳,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一会儿又是任性、蛮横、不讲理的少年。苏霍姆林斯基将心比心,把自己换成是学生,试图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老师的批评以及日常的行为表现。结果,在“学生”眼里,老师居然有这么多“卑劣”的“行径”。据此,我认为,老师在对待学生时,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少年往往能看到成人不太注意且习以为常的事,然而,这些事他们却十分在意,对他们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区别在于,成人因既有的偏见与麻木,往往泰然处之。少年却是以成人为榜样,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将来的影子。正是因为如此,老师们本以为无所谓的言行举止,在少年身上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许多师生关系酿成的悲剧就与之相关。

处于成人前的这段时期,少年开始对成人说的话抱警惕和批判的态度,心情容易急躁,态度变得生硬,有时还容易冲动发怒和粗暴无礼。在这一点上差生与优秀生没有多大区别。因此,杜绝学生说出“我一辈子不原谅老师”的话,老师就必须在批评学生时,杜绝使用侮辱性语言或动作。

师生是“一伙儿”的,其他的都好说

秦九歌

国外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学生都觉得老师教我是为了我好。因为国外的学生都知道老师赚钱不多,老师还是会每天来,还是会管社团活动,帮助他解决问题。因此,不管怎样,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是起码的态度。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国外老师处理学生学习的态度不同。国外的老师照样会对学生说,对不起,你错了,你一定要改过来。只不过,老师之前会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孩子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一个基本的探索欲望。然后,再给他们资源,让他们有能力进行探索,而不是教他们找到正确答案。从师生关系上看,国外的学校,师生是“一伙儿”的,大家有心理上的认同感。有了这种感觉,其他的应该都好说。

国内的孩子很可怜,因为他们既跟父母作对,又跟老师作对,还要跟自己作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父母和老师总是给学生更大的压力,希望学生考得更好,而只有第一名或前面的名次,才能让父母、家长有这样的感觉。这样,学生只能把别的学生踩在脚下,但第一名只有一个,恶性竞争不可避免。因此,这种方法不是很人性化。在国外,学生的学习真的很快乐。从开始上学起,对待学习的价值观就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的观点很可能不那么靠谱,但老师仍然会说,我之前没有这个想法,你的这个想法很好,给了老师很大启发。老师也会说自己的正确答案,但不会强求学生接受,而是以理服人。而对于数学、科学这些学科答案相对标准的学科,老师就会说答案的对与错,同时还会问学生有没有别的想法。因为国外的老师认为,不管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都代表学生自己的看法,都要允许学生充分表达。

在家庭和学校里,还有一个权威问题。权威不一定要尊重和服从,这种尊重和服从必须通过信任的桥梁来建立。我觉得,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应该过分强调老师和家长的权威,不能因为自己是家长或老师,就要求学生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在国外,学生总是会问老师或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或家长说不出道理,孩子是不会听的。家长或老师错了,必须给学生道歉。比如,我妈脾气有时候会有点暴躁,但是她暴躁也是有原则的。她冷静的时候会说,妈妈从来都是发一次、二次脾气可以宽恕,但发第三次脾气就不可饶恕。有时候,她还会给我道歉。只有家长或老师给孩子讲道理,不强行要求孩子的行为,孩子才会真正体会到,家长和老师是为他考虑,他才会觉得家长和老师考虑了他的感受。

宽容孩子的错误,天经地义!

房超平

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是最大的伤害。因此,在任何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很多时候,出于对家长或老师的尊重,学生一般不会反驳老师或家长的意见。其实,那是因为学生担心家长、老师可能对自己做出更不利的事情,或者受到更严厉的批评。因此,表面上看,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似乎没有反对意见。但实质上,很难保证学生内心深处没有怨言。有时候,老师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句批评,可能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老师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挽回学生之前对自己的敬畏,甚至学生可能把老师以后的表扬和鼓励都当成虚情假意,或者以为老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讨好学生、恭维学生。因此,这个案例对老师和家长的启示是,当我们处理学生的问题时,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学生。一旦当着众人面批评学生,就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很多老师认为,案例中的小刘个性有点太强了。即便老师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小刘也不该那样做。但换位思考之后,我们也许会理解小刘的行为。试想,如果因为一件自己认为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别人非得说自己做错了,而且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感到非常难堪,自己心里会怎么想?行为上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让学生信任一个老师、喜欢一个老师,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但当老师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时候,这种信任和喜欢往往会顷刻间化为乌有。此后,这个老师再跟学生说任何话,学生可能都听不进去。很多时候,老师们会感到很奇怪,学生可以千百次不讲道理,为啥老师、家长一次不讲道理,学生就不能原谅老师、家长。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对老师或家长与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学生犯了错误可以找各种理由宽容自己,但对老师或家长的错误却很难宽容。这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学生是在犯错、纠错的过程中成长的。因此,老师、家长宽容学生的错误,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我当班主任时,曾经发生过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情。在一节数学课上,数学老师批评了一个学生,但这个学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不妥当的,就站起来进行辩解,老师以为学生在顶撞他,结果两人发生了激烈争执。事情发生后,我给这个学生做了很多解释工作,希望学生能给数学老师道歉,但不论我怎么做工作,这个学生就是不愿意道歉。后来,我拿出班主任的权威,强迫学生一定要道歉。碍于我的面子,学生勉强答应了,但后来这个学生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点醒了我。他是这样写的:为了老师的面子,我可以向数学老师道歉,但是我内心深处不情愿。因为我不是顶撞老师,我只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难道我没有做错,老师无故批评我,我连辩解的权利都没有吗?因此,我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不理解,我更恨要我道歉的数学老师。后来,我反复思考过这件事情,得出的结论是,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一定要调查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否则运用自己的权威压服学生,只会适得其反,不但教育不了学生,而且还会影响师生感情。

这个案例给家长的启示是,家长每天都要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的情绪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与孩子交流,或陪孩子外出走一走,或让孩子做一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让孩子缓解情绪。如果孩子的情绪与老师的不当批评有关时,家长一要给孩子做好疏通和解释工作,尽量消除孩子对老师的误会。二要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最好创造让老师与孩子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及早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以免矛盾不断加深。

7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殊习惯

【提要】

●青少年有反权威的天性,对批评与表扬,对正义与邪恶都有敏感的反应。

●老师、家长的权威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只是受了委屈那么简单,还会使孩子丧失批判与质疑精神。

●孩子作业过于潦草,老师按照下面的做法去做,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把作业退还给他,并这样对他说:对不起,我实在看不清楚,能不能写得清楚一点再交来?

●如果老师、家长的建议,确实让孩子真正感到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孩子一般都会主动接受。

●如果老师、家长对孩子提要求时,不能以理服人,而是采取压制、强迫的办法,孩子通常难以接受,更不会按老师、家长的要求去做。

●老师往往对孩子们提统一的要求:谁不按要求做,谁就是跟老师过不去。这样的做法,违背了一个基本常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没有适用于所有孩子的相同方法。

【案例】“这一次,老师用‘权威’伤了我的心!”

导读:小吴从来不完成作业,但学习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物理老师希望班主任好好教育小吴,帮助小吴改掉这个坏习惯,以便小吴的学习再上新台阶。但事与愿违,小吴并不打算接受老师的建议。在班主任的逼迫下,小吴被迫接受了老师的要求。结果,小吴的成绩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了很大退步。好在班主任及时纠正了自己的行为,小吴又重新树立了信心。是千篇一律地按照一个习惯要求学生,还是尊重学生的习惯差异,这是个问题。

高二年级学生小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生,学习上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对老师的建议也不是全盘接受,特别是在做作业这个问题上,小吴很少按老师的要求办,很多作业都不完成,上课也不是非常认真听讲。但即便如此,小吴每次考试的总成绩也在班上排第二。

面对这个特殊的学生,许多老师都认为,如果小吴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完成各科作业,他的学习成绩还会更好。尤其是物理学科的赵老师,多次找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刘老师劝劝小吴。

赵老师说了多次,刘老师都没当回事儿。直到有一次,赵老师气愤地质问刘老师:“怎么回事儿呀?我给你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小吴没有任何好转?你是不是没有跟小吴谈过呀?你是小吴的班主任,小吴的问题你不管,我们更不管了。怪不得,小吴从来都不听我们科任老师的话,都是你这个班主任给惯的。”

“我给小吴说,是没有问题的。但物理学科的事情,最好你自己过问,否则我去管的话,担心影响你的工作呀。”刘老师随意说了一下。

“我给他说过多次,他就是不听呀。”赵老师没有理会刘老师的善意。

“小吴听我的话,还不是因为我理解他呀。”刘老师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嘴上还得认真地回应赵老师。

“其实,我也一样。我给这个孩子提建议和要求时,这个孩子一定会问我理由。如果我说不出理由,他一样不会接受我的建议。”刘老师想借此缓和赵老师的情绪,“要不,我先观察观察情况,然后再和他聊聊?”

“好吧。但你得给我一个最后时间,我都给你反馈过多次了,你从来都没有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没问题,这次观察估计要多长时间呀?你得给我个准信儿。”赵老师依然咄咄逼人。

“放心,一周以后,我会主动找你的。”刘老师痛快地说。

这次谈话之后,刘老师决定每天抽出时间,侧面观察小吴的学习情况。

经过一周的观察,刘老师发现,小吴上课和上自习的过程中,经常拿着笔蹭头,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一写,但从不认真听讲,也不认真完成作业。不但物理学科没有认真完成作业,数学和化学学科的作业也不认真完成。甚至有时在自习时间,走到他的身边,小吴都没有反应,因为小吴上自习和上课时都非常投入,根本不关注周边的人和事。

一周时间过得很快,还没等刘老师找赵老师,赵老师就主动找了刘老师:“怎么样,你已经观察一周了,应该出马解决问题了。”

“赵老师,这个学生有点特殊,恐怕我强迫他做作业,只会适得其反。他不仅物理作业不做,数学、化学等学科的作业,他都不做。我们是不是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学生,再来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刘老师婉言谢绝了赵老师的要求。

“别搪塞我。”赵老师不屈不挠,“我是为你班级的学生好,作为班主任,你应该尽责吧。”

“好吧。那这样行不行?我把小吴叫过来。当着我的面,你来给他说,我配合你。”刘老师只好退了一步。

“好吧。”看刘老师态度很坚决,赵老师只好勉强同意。

“小吴,物理老师说你没有认真完成作业,这对你的学习影响很大。所以,我们今天请你来,一起协商这个问题。”把小吴喊到自己办公室后,刘老师说明意图。

“刘老师,真的没有想到,你也会给我提这个建议。其他老师这样说,就罢了。你也这样说,我真没有想到。”刘老师没有料到小吴这个对自己比较尊重的学生会这样跟他说话。其实,这是小吴入校两年来第一次对刘老师这样讲话。

“刘老师,我要是不听你们的建议呢?”在刘老师思考回应办法的时候,小吴继续说。

“你这个学生怎么这样呀?”看小吴对刘老师这样说话,赵老师插话道,“老师也是为你好,你能不能先听老师把话讲完呀?”

赵老师说话时,小吴没有吭声,只是用眼睛瞥了一眼,言下之意,他不会接受赵老师的建议。

“这样吧。这次,你给老师一个面子,可不可以?先试一试按照赵老师的要求做。如果一个月效果不好的话,咱们再变回来。”刘老师希望小吴能有所妥协。

“好吧。既然你强迫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那我就先委屈一下自己。但我还是要说,刘老师,你会为自己的这个建议后悔的。”小吴说完,就哭着离开了刘老师办公室。

看到小吴这样,刘老师不免有点替小吴担心。

此后,小吴天天按时完成作业,但原来开朗的他却不见了,整天闷闷不乐。

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小吴的各科成绩都下降了十多名。

“刘老师,这次你满意了吧。”小吴拿着试卷和成绩单,气冲冲来到刘老师办公室诉说道。

面对这样的结果和痛苦的小吴,刘老师无言以对,只好默默目送小吴从自己的办公室垂头丧气地离开。

几天后,刘老师找到了赵老师:“看来这种做法不行呀。不但让我在小吴面前颜面尽失,而且我用权威压服他,结果却让他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而且也变得不乐观了,成绩也直线下滑。我们是不是就别逼这个孩子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了?”

“刘老师,他是故意这样做给我们看的。你上当了。”赵老师并不同意刘老师的判断。

“不是的,这个孩子不会拿学习报复老师。”刘老师进一步劝解道,“这个月,我一直在观察这个孩子。我发现,从那天和他谈过话以后,他没有一天是开心的。因此,我感觉,这是他装不出来的,而是他的心态的真实写照。因此,这种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办法,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小吴。咱们得尊重孩子的习惯。”

看刘老师态度没有调和的余地,赵老师只好这样说:“算了。反正是你的学生。你不愿意管,我也不勉强。我们只是尽心。从明天开始,这个学生我不管了,他想怎样,就怎样吧。”

与赵老师交流完了后,刘老师把小吴找到办公室,诚恳地说:“老师错了,老师不应该要求你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老师真诚地向你道歉。”

“老师,我不要你的道歉。本来,我觉得,你是最懂学生的老师,你不会强迫我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这次你却没有这样做,这让我感到非常伤心。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次,你用权威伤了我的心。”小吴说这句话时非常难受。

“不管你接受不接受,老师都要真诚地向你道歉。”刘老师心痛地说,“这个教训,老师已经汲取了。只是希望你能不计较这件事情,尽快恢复原来的学习状态,该怎样学习,就怎样学习。再有学习问题,咱们好好协商。”

“嗯,老师,我听您的。”小吴终于破涕为笑。

这个事情过了之后,小吴又恢复了往日的学习状态。

这个班主任工作中的小小“插曲”,也让刘老师对学生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认识。

【解读】建议比要求更有效

尊重是成功的前提

黄建海

师生关系有两个层面的关联,一是老师的权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师道尊严毕竟是国情所在;二是信任关系。科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一定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的平衡。本案例告诫我们,即便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不是那么的激烈,但因为信任关系遭到冲击,使得批评事与愿违。好老师应该是在信任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老师权威。在批评或者向学生发出忠告时,不至于动摇彼此的信任基础,伤了学生的心,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学生因此丢了独立思考的精神。

不可否认的是,青年具有反权威的天性,所谓年轻气盛,对批评与表扬,对正义与邪恶都有敏感的反应。充分认识这一点,老师在应对学生突发状况时,就会得心应手。摩罗先生在《巨人何以成为巨人》一文中是这样评价赫尔岑的:“在俄罗斯历史上,赫尔岑属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巨人。”然而,赫尔岑少年时代就奠定了成就伟大事业的气质。这与他未成年时的一次经历有着直接关系。那是在他十四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这一年沙皇当局绞死了十二月党的五位领袖,作为少年的赫尔岑目睹了这悲壮而惨烈的一幕。对于这件事,他急需得到老师的指点。于是,他郑重地向他的老师倾诉了他的看法。那位平时总是说赫尔岑不会有出息的老师,这回没有再把这句话说出口,面对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老师一改过去僵硬的口吻,禁不住说:“我的确以为您不会有出息,不过您那高尚的情感会挽救您。但愿这些情感在您身上成熟并且巩固下来。”说完,这位不苟言笑的老师还拥抱了赫尔岑。设想一下,要是这位老师像往常一样,摆出权威的架势,把赫尔岑讽刺挖苦一通,还会有后来的赫尔岑吗?

老师权威对学生的伤害,不像被某个成人骂一两声,学生只是觉得多少受了点委屈那样简单,它还会连带造成其他反应,最典型的是丧失批判与质疑精神,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坦恩鲍姆说,学生一旦听到了权威人士的意见,就容易停止思考而去猜测导师心目中在想些什么,进而去迎合导师的心意以便博得导师的好感。黄武雄在《童年与解放》一书中也指出,“当人在既存现实中失去自主不再反思的时候,便把自己异化为社会组织抑制个人自主与反思的工具。”也就是说,习惯了被老师权威训诫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很可能沦为用权威加害他人的工具。

怎么学并不是最重要的

秦九歌

关于老师权威的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我想谈一谈,国外老师怎样对待学生的习惯。在国外,老师很少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更多的要求。比如,学生作业过于潦草,老师读得不爽的话会退还给学生,并会对学生说:对不起,我实在看不清楚你写的东西,能不能麻烦你写清楚一点,下个星期再交来,好吗?我特别同情英语老师,他们识别学生手写的东西特别准,因为每个学生写的作文都很潦草。老师对数学作业的要求是,必须把所有的步骤写出来,要是没有步骤的话会扣分。但通常也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基本上不会追究一个孩子是怎么学的,因为怎么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他记不记笔记是他的事,有些孩子就喜欢把脚放在椅子上听课。每个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老师对待学生学习习惯的态度是,我给予你知识,你怎么吸收这个知识,完全是你自己的事。但是这不代表老师不会教学生,年终的时候老师会说老师觉得最有效的记笔记的方式如何如何,老师上大学的时候就是用这一套,大部分人都会用这套方法写。但有的孩子就不以为然,我认识的一些孩子记笔记就是画图像。比如,我们生物课学什么东西,他会画出来,而不记任何笔记,所以看他的笔记本就是图画,老师也不能说这个同学没有学到东西,这个学生交作业的时候就是交图画,我都不知道老师怎么评价他。反正,这个学生也是在学,也可以吸收到知识,学生感兴趣就可以了。因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大事情是学生喜不喜欢老师的科目,愿不愿意继续学下去,这些才是比较重要的,至于用什么方式学,老师一般不会也不应该太在意。

我觉得,学生不愿意接受家长或老师的建议,很多时候是沟通的方式有问题。所以有些时候,改变一下沟通的方式,学生就会接受家长或老师的建议。我有一个学生,他父母每次带SAT的论文过来时,就对我说,孩子的字迹太难看了,并告诉我,他们多次要求孩子改字迹,但都没有效果。我问他们,你是这样跟孩子沟通的吗?他父母说,是。我继续问,那孩子改了吗?他父母说,没改。所以,这样对孩子说话是没有用的。后来,我跟孩子是这样说的,你的书写有点挤,但SAT的论文是会复印的。如果写得太挤的话,而且是用钢笔写的话,复印起来就会挤在一块,这样,你的书写就很模糊。本来你写了特别好的论文,但因为复印的原因,所以没有办法给你应得的成绩。而你的水平和能力都体现在内容里,但却可能会因为书写的问题吃亏。所以,我强烈建议你把字迹分开一点写,写得稍微慢一点,这样,阅卷的老师就能看得清楚一些。从那以后,这个学生每个星期拿过来的论文字迹越来越清晰了。

用建议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房超平

仔细分析案例中的学生对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求的态度,不难发现,学生不接受两个老师的要求的原因,很可能是在赌气——你们老师合起来整我,我偏不这么做。老师或家长千万不能责怪学生这样思考问题。因为老师或家长没有给孩子讲清道理,不能以理服人,反而采取压制、强迫的办法,这是无法让孩子信服的。老师或家长可能觉得,我们是为学生好,是想帮助学生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学生并不这么认为,原因很简单,老师或家长与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没有想到一起去,不在一个逻辑起点上,而且并不一定老师或家长的要求都是正确的。

在教育过程中,很多老师和家长习惯于干预或者纠正学生的学习行为,很少用建议的办法帮助学生改进习惯。而现实情况往往是,老师或家长越想纠正学生的行为,越难以达到纠偏的效果。老师或家长往往把其归罪于学生的叛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老师或家长都用建议的方法,并能让学生感到老师或家长确实是为自己着想,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接受。当然,学生不可能吸收老师或家长所有的建议,有些学生甚至可能不吸收老师或家长的建议,但只要学生吸收老师或家长大部分的建议或大多数学生能够吸收老师或家长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行为,就非常不错了。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或家长往往期望自己所有的建议都能被接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师或家长的建议不一定完全适合学生,或适合所有学生。然而,现实生活中,老师或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往往是这样的:这个要求或建议,所有的学生都要听,谁不听谁就是跟老师或家长过不去。这就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常识: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老师或家长的建议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学生。

如果老师或家长觉得学生的某些行为确实存在严重的偏差,必须进行适当的干预,老师或家长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而不要犯这个案例中的老师的错误。必要时,还要请心理专业老师给予支持。在试图干预学生的行为之前,老师或家长一定要给学生讲清道理,并告诉学生继续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样,学生一般会考虑老师或家长的建议。当然,也有例外,但即便学生暂时不愿意接受老师或家长的建议,你也不必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要等待合适的机会和时间,再给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那种强迫性的干预要求、非得按自己要求做的行为,老师或家长要尽量避免。

我也碰到一个学生,只是思考问题,不写作业的过程。结果,这个孩子在考试中的计算失误比较多,成绩难以提高。后来,我给这个孩子建议,每个礼拜可以尝试认真完成一次作业,把过程和计算都做好,这样可以避免以后计算失误或解题程序不清。开始时,这个学生比较坚持,不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后来,直到他的计算失误问题对他的成绩影响越来越大时,他才接受了我的建议,计算失误的问题也随之减少了。因此,有的时候,不是学生不接受老师或家长的建议,而是他们对老师或家长的建议不一定理解,或者他们暂时还没有想明白,或者他们的行为还没有产生孩子认为的不良后果,等他们想明白了,或者产生了不良后果时,他们就会主动接受老师或家长的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