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回忆茅以升
14069900000007

第7章 纪念茅以升先生

顾毓琇

茅以升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工程师、举世闻名的桥梁专家。他在1934年4月担任浙江省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以罗英为总工程师。是年11月11日举行开工典礼,翌年4月6日正式开工,至1937年9月26日铁路桥通车,11月17日公路桥通车。桥总长1453米,分为正桥及引桥两部分。是时,国民党军政部以日军内侵,下令将钱塘江桥炸毁。浙江省主席朱家骅负责疏散物资与人员,坚持不能马上破坏。至12月23日,即杭州沦陷的前一天,将桥炸断。茅氏挥泪作“别钱塘”七绝三首。1945年抗战胜利,时先生担任国营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46年春,桥工处复员返回杭州,中桥公司负责修复钱塘江大桥。1946年5月,国立北洋大学复校,先生被任命为校长。8月,以修桥不克北来,辞去北洋大学校长职务。1947年3月,钱塘江大桥铁路公路恢复临时通车。夏,开始用“套箱法”修理桥墩。1946年,我曾与教育部长朱家骅及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杭州参加浙大开学典礼,并同至六和塔视察钱塘江大桥。

1955年2月,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任先生为主任委员,委员有罗英、梁思成、赵祖康等36人。其后由顾问委员会选定桥址在武昌蛇山与汉阳龟山之间。钱塘江大桥与武汉长江大桥均为铁路、公路两用联合桥,铁路两旁为行人道。全桥结构采用双层式,上承公路,下载铁道。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1955年9月正式动工,1957年10月通车。1956年,先生曾赴葡萄牙参加第五届国际桥梁会议。1960年,先生率代表团赴瑞典,出席第六届国际桥梁会议,报告武汉长江大桥盛况,后取道苏联返国。1976年9月,先生赴东京参加国际桥梁结构会议,时年八十。

1916年先生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入康奈尔大学。1917年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由贾柯贝教授介绍至匹兹堡一桥梁公司实习,后入卡利基理工大学夜校博士班,以桥梁为主科,高等数学及科学管理为副科。1919年12月完成博士论文《桥梁结构的次应力》,成为卡利基理工大学第一个工学博士。此论文后获康奈尔大学金质研究奖章。

茅氏对于工程教育十分热心。经唐山恩师罗忠忱教授电邀,先生于1920年1月返国抵沪,旋即赴唐山交通大学任教授,后升副主任。1922年秋,任东南大学教授兼工科主任。1924年,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1928年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先生任院长。同年参加济南黄河铁桥工程。1933年8月,先生赴杭州担任浙江省建设厅钱塘江桥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10月,先生兼任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处长。

1938年春,钱塘江桥工处由浙江兰溪迁往湖南湘潭。唐山工程学院亦撤退至湘潭,由先生兼任院长。1939年年初,桥工处及唐山工程学院迁至贵州平越。唐院后由胡博渊先生继任院长。

先生于1916年参加“中国科学社”。1917年参加“中国工程学会”,1918年任匹兹堡中国留美学生会副会长。1919年4月30日夜,先生组织中国留学生举行名为“中国夜”的爱国宣传大会,由先生任主席,请蒋廷黻先生发表抗议演说,会后演出茅氏编写的京剧《虹》等节目,颇获好评。数日后,爆发五四运动。

1932年,中华工程师学会与中国工程学会合并为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联合年会,本人时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得尽地主之谊。先生欣然参加,并当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董事。1941年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贵阳年会时,庆祝学会成立30周年,颁赠先生名誉奖章。1947年,先生继曾养甫后当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1948年10月先生以会长身份赴台北主持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按:本人于1945年6月重庆年会时当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1947年10月南京年会时连任副会长。余三弟毓琼,曾担任中国工程师学会总干事十年。)1948年3月,先生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0年9月起先后任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

自1973年起,本人屡次赴大陆探亲访问,并赴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方交大、东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浙江大学及南京工学院(新近改名东南大学)讲学。有次在北京机场遇见将出国访问的茅先生,经北方交大金士宣教授联系,得以晤谈。1979年6月,先生任中国科协赴美友好访问团团长。1982年2月,先生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6年,交通大学80年校庆,我与交大老校友赵曾珏兄一同返国参加庆祝。到北京时,茅老以欧美同学会会长身份亲自招待,后又在家中设宴,倍感亲切。席间,互相勉励,对国家民族前途富有信心,1988年,本人夫妇返国,曾到北京医院探亲。不意1989年11月先生遽归道山。虽享遐龄至九十四春秋,但对国事艰难,仍不无留恋之感。深望国内外同志精诚团结,共同“振兴中华”,庶几不负先生之厚望!

(作者在1949年以前曾任中央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