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景德镇文化研究·第一辑
14075900000002

第2章 序

时代需要这样的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钟志生

经过一番努力,《景德镇文化研究》第一辑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她彰显着我们对景德镇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尊崇和对未来的担当。

景德镇有两千年的治陶史、一千年的官窑史、六百年的御窑史,创造了“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还孕育了浮梁茶文化、乐平古戏台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被世人称作“千年古镇、世界瓷都”。景德镇拥有着独特的文化标识:独一无二的皇家直属工厂奉献了无数最顶尖的极品御瓷;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催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被称作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更是一张凝聚着中国文化斑斓色彩的国际名片,广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景德镇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但我们对景德镇文化的研究完整性还不够、系统性还不强、权威性还不高,还有许多语焉不详的历史资料和文化知识亟待整合各方力量去进行系统地挖掘、梳理和研究。由景德镇市政协主导,景德镇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共同编辑出版的《景德镇文化研究》,旨在追求“原真性、原生态、原文化”,致力于挖掘景德镇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对那些长期未引起重视,或者似是而非甚至是以讹传讹的历史资料和文化事件探本溯源。《景德镇文化研究》第一辑集纳了诸多学者和研究爱好者的智慧与心血,30余篇文稿从各个视角解读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他们中,有国际知名古陶瓷研究专家,有国内著名学者教授,亦有景德镇本土的研究者、爱好者。虽然他们的文化背景、研究领域和学术涵养各不相同,地域和年龄跨度也很大,但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讲好景德镇故事,并最终形成景德镇对话世界的文化高地。

除编辑出版《景德镇文化研究》外,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市文广新局和陶文旅集团还共同推动建立一个“陶溪川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打造一个“景德镇文化讲堂”、开通一个“景德镇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及“景德镇文化网·文化研究”网站频道等新媒体矩阵、组建一所“景德镇文化研究院”。这一系列文化工程实行相向推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以打造景德镇文化研究最佳的非营利性社会集群和最权威的发布传播平台,成为景德镇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发展的智囊与智库,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研究景德镇文化,不应是出于“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般狭隘的地域考量,而要达到“人文化成”和“经世致用”的目的。有学者预言:随着互联网+、3D打印等智能化生产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正在成为过去。人类社会正向生态文明转型,大量的人员正在转向手工业,未来将出现手工业的全面复兴。以单一陶瓷手工业生产支撑了千年发展的世界瓷都景德镇,无疑也将迎来自己一次伟大的文化与城市复兴的机遇。

特别是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也越来越需要中国的参与,聆听中国的声音。景德镇是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景德镇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就是要充分使用好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景德镇的独特魅力,使景德镇的文化与世界相融、理念与世界接轨、经济与世界对接,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当代景德镇人要像我们的先辈一样,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有所贡献。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是文化自觉!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