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1410100000045

第45章 科学重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1)

核心提示:“4·20”芦山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脉南端,地质地貌复杂,恢复重建难度较大。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在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依托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坚持走生态发展型重建之路,以空间调整和政策突破为重点推进住房优化性重建,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进公共服务改善性重建,以骨干交通和农田水利为核心推进基础设施提升性重建,以生态经济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性重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念推进生态跨越性重建,力争实现“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标。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克隆”和原状恢复,而是“恢复与发展相融合”的同步重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发展为动力,用发展解决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中一切问题,在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提升,最终把灾区建成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生产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爆发7.0级强烈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取得了抢险救援阶段工作的重大胜利,抗震救灾工作逐步转入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在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原则,强化科学规划引领,突出防治次生地质灾害,加快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完成重建规划任务,使灾区经济社会发展超过震前水平。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全面振兴、跨越提升,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科学重建的目标和思路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中指出,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把灾区恢复重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结构转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结合起来,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推动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生产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一)“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主要经验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之初设立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如今,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灾区从废墟上站立,展示出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图景。

1.规划先行: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前瞻性、安全性、特色性和系统性作为原则要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求各灾区市县及有关部门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明确项目进度,加强督促检查,中期调整时迅速对调整原则、调整内容、报批程序和时间进度等进行了明确,实事求是对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39个极重和重灾县以及省定12个重灾县开展了项目调整工作,力求使规划建设任务更加符合灾区实际。

2.民生优先:一切为了群众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将“以人为本”作为灾后民生重建的根本指导,在重建内容、项目选址、具体实施过程和最终检验上,均将灾区群众的切实需要和切身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坚持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将民生重建与区域空间布局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与当地特色与产业振兴相结合、与城镇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配置相结合,极大地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根据灾区的实际和受灾群众的意愿,采取因地制宜、务实多样的重建方式,既注重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功能,也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配置资源的功能,走超前型、全面提升型的重建之路,实现灾区民生的大跨度发展;同时,在民生重建过程中大胆进行制度创新,让受灾群众广泛参与,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灾后民生重建取得成功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3.对口支援:注重长效合作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举全国之力”的重大部署,组织18个省市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各对口支援省市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援建的学校、医院等设施功能更加完善、设备更加先进,而且通过异地培训或远程指导等方式提升灾区人才队伍现代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先进的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各对口支援省市把物质支援和智力支持结合起来,一批灾区干部到援建省市挂职锻炼,为灾区长远发展培养锻炼人才队伍,来自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迅速推广传递、培植生长。各对口支援省市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与灾区携手合作,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鼓励本省市企业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签订了一大批产业合作项目,为灾区带来了资金和项目,增强了灾区自我发展能力。在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中,四川注意变单向受援为互利共赢,发挥双方各自优势,自发开展“结对子”活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兄弟省市签署了长期合作战略协议,探索了变对口支援为对口合作的新途径。

4.依法重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根据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各级各地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等法规,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地震灾害现场及同类灾害现场清理保护规定》和《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受损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拆除实施意见》等政府规章。同时,四川省在国家已经出台政策的基础上,结合重建工作实际,从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就业等方面形成了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47条具体支持政策,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

5.营造环境:创造良好重建氛围

四川坚持主动公开恢复重建信息、广泛接受监督,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教育引导灾区群众感恩自强,为恢复重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感恩自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有效激发了重建美好家园的昂扬斗志,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废墟上延续、在重建中再现。

(二)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主要思路

1.芦山强烈地震的主要特点

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相比,“4·20”芦山强烈地震主要呈现出四个不同特点。一是重灾区在空间上较为集中,主要受灾区域集中在震中芦山所在的雅安市,特别是在芦山、宝兴、天全三县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二是财产损失远甚于人身损害,芦山地震的遇难和受伤人员相对较少,财产特别是居民房屋损失很大。重灾区许多农村民房虽然没有倒塌,但内部受损严重,已成为不能居住必须拆除的危房。三是大部分灾区属于二次受灾,重灾区芦山县和宝兴县是“5·12”汶川大地震国家划定的39个重灾县之一,其余受灾各县大多也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程度受灾。地震给当地居民、企业和政府带来的心理冲击和财产、人身损失具有很强的叠加、倍数效应,恢复重建的难度倍增。四是地震造成的生态影响更具长期性和隐蔽性。芦山地震的重灾区在国家和四川省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属于限制开发区,三县内部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属于禁止开发区,地震导致的生态破坏、生境破碎化将以长期、隐蔽的方式影响这一地区,更容易成为长期的生态隐患。

2.科学重建的基本思路

生态,是雅安的传家之宝、立市之基和发展之源,雅安是重要生态屏障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与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被誉为“天府之肺”,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的生态资源禀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决定了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基本选择,应该是坚持走生态发展型重建之路,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所带来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历史契机,重点依托和深度挖掘生态资源,推广大熊猫生态品牌,以打造优美绿色低碳的宜居环境为理念,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动力,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和谐完备的生态人居体系,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适度超前的生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低碳的生态经济体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保护体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跨越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迈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新时期。

科学规划是灾后重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将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全新阶段的基础。以人为本、尊重规律、综合统筹、高起点谋划、前瞻性布局、务实性实施,注重总规与专规衔接、依规与修订并重,是科学规划灾后重建的主要特点。在这次灾后重建的规划编制工作中,始终遵循“三个尊重”,即尊重历史,将充分借鉴汶川地震恢复重建规划的成功经验,系统考虑城镇体系、城镇基础设施、村镇及农房建设、城镇住房、景区及世界遗产地等多个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同时统筹考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尊重民意,由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省科技厅等多个部门组织的小分队深入灾区,为恢复重建规划征询群众意见;尊重专家,为健全规划决策咨询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四川省成立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专家指导组,来自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震学、地质学、灾害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16位专家任成员。在城乡布局的规划中,针对灾区山高谷深坡陡的自然地形特点,以及生态环境脆弱、次生灾害频发、多条活动地震断裂带交错分布的实际,本次重建规划要求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标准,重视生态环保,倡导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水平。其中更加注重组织城市防灾应急系统,加强城市防灾疏散场所、避难场所、城市防灾应急系统等方面的规划组织,以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规划中贯彻城镇体系“能成系统成系统、能成网络成网络,能成聚落成聚落”的“因地制宜、差异重建”的基本思路,充分考虑灾区区域发展与城镇建设明显的区块特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引导不同地区城镇结合灾后重建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重建策略。目前,四川省已确定“1+11”规划的实施,明确从11个方面研究重建支持政策,主要涵盖财政、税费、土地矿产、投资、生态环境、金融、产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粮食、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

(三)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目标

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目标是力争实现“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三年基本完成,就是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灾区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超过震前水平。五年整体跨越,就是经济社会实现全面振兴、跨越提升,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灾区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七年同步小康,就是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整体谋划灾区重建和发展,把恢复重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结构转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统筹群众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为灾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专栏 雅安走生态发展型重建之路的基础条件

自然生态基础。雅安海拔相差大,绝对高差达5200米,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有大小河流131条;林地面积达1.09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2%;水资源丰富,人均流量1300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流量的4倍、全国的5倍;雅安占“四川大熊猫世界遗产栖息地核心区域”的52%。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荟萃了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A级旅游景名区(蒙顶山、碧峰峡、喇叭河)。雅安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国家第七批命名的生态示范区,素有“西部生态乐园”、“天府之肺”之称,为“生态发展特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生态基础。雅安有以蒙顶山为代表的茶文化资源,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有以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走廊,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古代商品贸易和茶马互市的集散地;是全省唯一与三州接壤的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的潜在优势;有以大渡河、夹金山、水子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和战斗过的地方。雅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生态发展特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产业形态、建设生态城乡等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社会生态基础。雅安是唯一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和芦山地震的二度受灾区。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充分体现了“同心同德、自信自强、科学高效、人民至上”的鲜明特点和精神特质,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社会稳定和谐,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灾区干部群众对灾后重建充满必胜的信心,这种“感恩奋进”的精神氛围、奋发图强的社会环境,为“生态发展特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摘自2013年5月29日《四川日报》理论版李明泉著《切实推进灾区生态发展型重建》)

二、扎实做好灾区过渡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