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1410600000086

第86章 道教饮食养生杂谈

张泽洪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道教的饮食养生思想,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道家的饮食养生思想具有丰富内涵,道教饮食养生文化更具有现代价值。道教养生是道教文化的精粹,而饮食养生则是道教养生的重要内容,饮食养生是最贴近世俗生活的部分。

道教丰富的饮食养生思想,是历代高道大德探索总结的结果。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主张服饵仙药,辟谷节食,重视饮食养生在修炼中的效力。唐代孙思邈撰《千金方》《千金翼方》《福寿论》《摄生真录》《枕中素书》《存神炼气铭》《保生铭》《孙真人食忌》等,根据唐代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提出“可食”、“宜食”、“忌食”、“服食法”、“五脏所宜食法”、“养性法”等饮食养生方法,这些有益的思想影响到现代人的饮食习惯。

一、饮食养生与道家食诫

道教认为饮食为性命之基,早期道教已有初步的饮食养生观,认为饮食养生是维持生物生存的根本。《太平经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引神人之论说:“善哉!饮食,人命也。”北齐刘书《刘子》卷三《贵农第十一》说:“衣食者,民之本也。”认为衣食为民之本,人不可一日而废。《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二《经文部数所应诀第一百六十七》说:“身得长保,饮食以时调之,不多不少,是其自爱自养也。”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卷三说:“扁鹊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太上感应篇》卷二说:“在饥乏,则以饮食为急。”道教饮食为性命之基的思想,汲取了先秦时期中华饮食养生的智慧。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三《极言》说:“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收录《教诫》《食诫》《杂诫》,侧重从饮食养生等方面,阐述违反养生原则的不良后果。尤其《食诫》篇论述了道教饮食养生的原则、方法和禁忌。《养性延命录》卷上《食诫篇第二》说:“热食伤骨,冷食伤藏,热物灼唇,冷物痛齿。”古代道家已认识到过于热食则损伤人体骨骼,过于冷食又会损伤脏腑;食物温度太高会灼伤嘴唇和口腔,食物温度太低则侵袭牙齿疼痛。陶弘景总结的饮食养生经验,为后世道门所继承。

唐宋道经《修真秘录·食宜篇》引《八素》说:“春宜食辛,辛能散也。夏宜食咸,咸能润也。长夏宜食酸,酸能收也。秋宜食苦,苦能坚也。冬宜食甘肥,甘能缓中而长肌肉,肥能密理而补中。皆益五藏而散邪气矣。此四时之味,随所宜加之,食皆能益藏而除于邪,养生之道,可不移矣。”该经题录前商州丰阳县主簿符度仁纂,则符度仁约为唐宋间人。

五代蒲虔贯《保生要录·论饮食门》:“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常时不可待极饥而方食,候极饱而彻僎,常欲如饥中饱,饱中饥。青牛道士云:人欲先饥而后食,先渴而后饮,不欲强食、强饮故也。又不欲先进热食而随餐冷物,必冷热相攻而为患。凡食,先热食,次温食,方可少餐冷食也。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虽热不得灼唇,虽冷不可冻齿。凡食,温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凡食,热汗出勿洗面,令人失颜色,面上如虫行。食饱沐发作头风。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黑不均。如全不食苦则心黑虚,全不食咸则肾黑弱是也。”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一《服气杂法秘要口诀》说:“夏冬寝处,饮食常欲温,勿食酸咸油腻之物,食之损五脏。”

二、饮食养生和四季摄养

道家宣扬修炼的长生成仙,认为注意饮食养生是长生成仙的途径。南宋曾慥《道枢》卷七《黄庭篇》就说:“子欲不死,肠中无滓;子欲长生,肠中常清。”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三《极言》:“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宋陈抟《陈先生内丹诀》说:“行持下手之初,先须以饮食养和五脏,不可失饥过饱,心田安静,无忧无愁,乃可入道也。”

唐代道经《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下提出三命说,一曰罚命,二曰疾命,三曰度命。所列举饮食无量,房内无度,就是疾命的表现,对养生极为不利。道家饮食养生的这些精辟理论,至今仍指导着现代人的饮食养生实践。

季节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法的特色,体现了顺应天时、天人相应的自然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季节依次交替的规律,道家十分重视依时摄养,以顺应四时五行的自然规律。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食诫篇第二》说:“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咸,此皆助五脏,益气血,避诸病。”元代全真道龙门派宗师丘处机对此深有体悟,他在《摄生消息论》中对四季摄养有精辟的论述,认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随着四季气候的转变,要适当调整饮食之味,适应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这是道家养生的大智慧。

三、道家药粥与饮食疗法

南宋陆游是崇尚道家的文士,他在《食粥》诗中曰: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道教认为“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以充饥时谓之食,用以疗病时谓之药”。道教食疗中又有胡麻粥,仅有胡麻、粳米二味,有乌须发、明目补肾的功能。另还有补益五劳七伤的人参粥、山药粥、枸杞粥、肉苁蓉粥,可坚筋骨、益气力的苣胜粥、黄芪粥、石英粥,祛风除邪治头痛拘挛的冬麻子粥、薏苡仁粥、葛粉粥、葱豉粥、竹叶粥、侧柏叶粥,治久咳不已的梨粥、萝卜粥、杏仁粥等,名目繁多,不可胜举。

道教宣称食粥可以延年,山居道士每日食粥,生津快胃,获益匪浅。敦煌文书P.3810号《呼吸静功妙诀》,此道教修炼经诀后面附有“神仙粥”食方,是唐末至五代养生文献的写本。敦煌文书P.3810号载:“神仙粥:山药蒸熟,去皮一斤。鸡头实半斤,煮熟去壳捣为末,入粳半升。慢火煮成粥,空心食之。或韭子末二三两在内,尤妙。食粥后,用好热酒,饮三杯妙。此粥,善补虚劳,益气强志,壮元阳、止泄精。神妙。”神仙粥的主要组成为山药和鸡头实(又名芡实),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补虚益气的佳品,常服有耳目聪明、健身延年的功效。韭菜子性温,能壮阳固精。因此,这几种中药配合健脾补胃、滋养强身的粳米熬成粥,营养丰富,堪称道教饮食养生的佳肴良药。道教“神仙粥”的命名,是取饮食此粥,可使人像神仙一样快活之意。道士服食“神仙粥”既可充饥度日,又可治疗疾病,同时也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当今中医“神仙粥”的配方为:山药30克、芡实15克、粳米60克、韭籽10克。

道教历来主张食疗,以至产生唐代道教饮食养生经典《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立食治篇,提出“安生之本,必资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主张“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唐代食药养生在社会上极为盛行,《食疗本草》的食物疗法成为专门的学问。

四、调和五味与道家酒、茶

道教主张道士在日常起居、行道修炼、饮食养生中,要注意遵循天人合一、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味(辛、酸、咸、苦、甘)、五脏(肺、肝、肾、心、脾)、五时(春、夏、季夏、秋、冬)的生生克化规律。唐代道士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就说:“夫天主阳,以五气食人。地主阴,以五味食人。”

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凡饥渴则思饮食,为人之本能需要。

道教认为酒是五谷之精华,由于味美而使人容易沉湎其中,饮食养生者需要慎重对待之。

道教认为酒有养生祛病的功能,过饮,则能损性伤命。唐范修然《至言总》卷三《禁忌》说:“酒者,五谷之华,味之至也。亦能益人,亦能损人。若服散药过饱满失,饥虚,犯风寒触雾露者,节其分剂而饮之,宣消邪气却风御寒。药之效验,莫过于酒。血脉养性者,所宜慎也。又酒令人假健,醒时所以不欲不能,醉皆强为之。积习转久,升量转多,酒热不腹为用,体气渐弱,精神昏乱,害性丧生之所由也。”

刘宋道经《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禁酒品》劝勉学道之人,“当知持戒发慧,安身炼心,无惑酒恶”。北周道经《无上秘要》卷四十四《洞真三元品诫仪》列有“学士及百姓子饮酒失性罪”。道教戒律禁止过量饮酒,认为修道之人不可耽酒、酗酒,以酒伤身,因酒败性。而在养性中,主张减酒节行,调和气性。隋唐道经《太清调气经》说道士服气之时:“又每日空腹随性饮一两盏酒大妙,不可令至昏闷,如日能涓涓饮三五盏,大助气道;其酒仍须清好,始堪饮之,不得多,一吐即数日气不平复。”

道教所饮酒类中,注重药酒的配制。唐代道教就有地黄酒、黄精酒,枸杞酒、菊花酒、菖蒲酒、松叶酒、松脂酒、柏叶酒,以及桃仁酒、杏仁酒、神仙乌麻酒、三石酒等,均具有轻身明目、延年益寿、补气血、壮筋骨等功效。

药茶,即以草药代茶饮用,或草药与茶共同制成饮剂食用,此饮食方法为山居修炼道士所创。《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二十一《茶谱》引陶弘景《杂录》:“芳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隋唐时期,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道士均自制松叶茶、柏叶茶、甘菊茶、杏仁茶、桃仁茶等代饮服用。道士饮用这些药茶,有不同的养生功能。如甘菊茶,可明目清肝,治虚劳醒脑。薄荷茶,可祛邪气,通鼻塞头痛,去心烦躁等。罗摩叶茶,可除风治头痛。石楠芽茶,可补虚治风。槐芽茶,可治疗肠风下血、大便干燥、痔疮等症。

五、饮食调养与道士修持

道教讲究修道中的饮食调养,更将饮食养生与道士修持、修养相联系。道教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道教主张修行之人要“饮食有节,动静有常”。道教修炼内丹“要节饮食,薄滋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杂修摄引《养性延命录并序》张湛《养生集叙》说:“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唐孙思邈《摄养枕中方》说:“夫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于一日,为益既广,为患亦深。且滋味百品,或气势相伐,触其禁忌,更成沉毒。缓者积年而成病,急者灾患而卒至也。”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杂修摄引《道机》曰:“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丹阳问:何名太上七返?师曰:一者少言语,养内炁。二者戒心性,养精炁。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戒嗔怒,养肺气。五者美饮食,养胃气。六者少思虑,养肝气。七者寡嗜欲,养心气。是也。”这段王重阳与马丹阳的问答,反映出全真宗师王重阳的饮食养生智慧。

南北朝道经《正一威仪经》列举五条饮食威仪,是道士在日常饮食中遵循的规矩:

正一饮食威仪:道士饮食,满腹而已,勿求精细,常当奉斋,非时非法,悉不得食。

正一饮食威仪:道士常当受食咒,施出种种食,别安器中,存见三一,与形俱食,以挟三击器。就食别器,布散众生。

正一饮食威仪:道士各立斋器,巾挟当清净,日供所须,不得与人同器共食,及给他用,秽炁混杂。

正一饮食威仪:道士饮食,不得使人秽触所食之物,不得临上,令口气衣服污秽。余便施散,不得积聚将归。

正一饮食威仪:道士食讫乞忏,然后施散,不得中举乞人,及使仆侍从鸡狗之流。监斋真官,皆见谪罚,名书三官。

这五条饮食威仪,涉及道教的修炼的斋戒、存想,即在饮食中也不忘神仙信仰,不断提升自己的道行品位。而“不得与人同器共食”,则是现代饮食卫生的分餐制,今天我们再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经文,不能不感叹古代道家深邃的饮食养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