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明的曙光
——“最经典英语文库”第四辑之《爱默生精美散文集》导读
刘秀玉
在美国文明史上,有一位先驱被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他就是美国文化精神的缔造者——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在独立思考尚需勇气的年代,爱默生用全部的身心和思想去挖掘智慧的沙金,然后无偿提供给那些敢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人们。爱默生的思想历久而弥新,穿越时代,成为每一代寻梦人的精神庇护所。
爱默生(1803-1882)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镇,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这极大丰富了他的思想,也开阔了其视野。大学毕业后,爱默生当过牧师,对自然与神学进行过深刻思考。1832年,他提出改革教堂圣餐仪式,但遭到拒绝,为表抗议,他断然辞职。1832-1833年,爱默生游历欧洲,结识了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等人,接受了他们的超验思想理念。超验主义后来成为爱默生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1835年,爱默生创立了“超验俱乐部”,霍桑、梭罗等人都是他的座上宾。他们常常林中漫步,畅谈神学、哲学、社会学问题。1840年,爱默生担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主编,继续宣扬超验主义思想。作为19世纪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爱默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了当时美国的思想文化运动。
爱默生身上的标签很多。
他是一位通俗哲学家。他集各家之所长,创立了基于自我完善的存在主义伦理学。爱默生非常重视教育,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坚信“世界上一切伟大光辉的事业,都比不上人的教育”。他反对盲目崇拜“权威”,认为凡事无所谓神圣与否,鼓励年轻人通过阅读培养真正的自强与独立的精神。爱默生强调内心对世界的感知,相信在伟大传统和个人创造性之间存在某种平衡,当一个人唤醒自己内心的时候,便能发现世界的全部真相。爱默生的思想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包括他的好友梭罗,以及著名的现代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在欧洲,尼采是爱默生的推崇者,他援引爱默生关于“权威”的论述,开始了对传统思想的进攻,震撼了欧洲乃至世界。
他是一位演说家。爱默生是当时美国的大演说家之一,他的声音低沉浑厚,演说热情洋溢。在废奴问题上,他毫不妥协;在政治上,他坚持个人主义,至死不渝。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剑桥镇对全美大学生荣誉协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讲《美国学者》,成为美国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这篇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的演讲中,爱默生骄傲地宣告,美国文学终于脱离英国文学的束缚,获得独立。也是在这篇演讲中,爱默生界定了学者的内涵。他指出,学者应该首先是个“思想着的人”,“学者应当是自由的——自由并且勇敢”。学者应当是“世界的眼睛”和“心脏”,应当能够忍受孤独和寂寞,应当用“人性中最高尚的机能”去抵抗“粗俗的繁荣”。即便在今日,他的这些真知灼见依然掷地有声。
他是一位散文家、诗人。《论自立》、《论自然》、《论英雄主义》、《论友谊》、《论补偿》,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毫无疑问地折射出爱默生写作的独特气质:内容抽象却有质感,深入浅出,简洁明快。这些作品大都收录在您眼前这本《爱默生精美散文集》里。这是他最好的散文集,它杂糅了贵族式的傲慢与平民化的直白,专制式的武断与民主化的谦和。《爱默生精美散文集》散发着乐观主义和自信的气息,每一句话都自成一体,蕴涵着作家的哲思。他名言警句般的文字,深沉而有气势,只有饱满温润的灵魂,才可以渗透爱默生的思想内核,抵达他所追求的普遍真理。穿过岁月的尘埃,爱默生的文字总能直指人的内心深处,仿佛熠熠生辉的晨星,带给我们行动的勇气。
他是美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的建立者和捍卫者。相对于他的时代,爱默生是叛逆的。他不循规蹈矩,宣扬美国的精神独立,主张建立属于新大陆的新文化与新文学,主张作家书写自己的时代。他洞悉制约人类潜能的种种矫饰与虚伪,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创造性地建立一种平衡,为美国民族文化之独立,做出不朽的贡献。
阅读爱默生,注定充满挑战。爱默生的作品经得起长时间的品味。初读时,你捕捉到的也许是某一段具体的主题或意象;复读时,你可能会发现其中隐喻的妙不可言;再读时,更深层的意味又或跃然而出。而时隔多日再度捧读,说不定你又有了与此前完全不同的认知和感悟。这恐怕就是爱默生的恒久魅力吧。
阅读爱默生,更应该有一种现实关注。爱默生真诚地书写他的时代、他的思想。当然,他生活的年代与当今世界,与当下中国,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全球化视野中,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文化思想、性别意识等观念也许需要重新审视。然而,爱默生沉静的气质,渊博的知识,不屈不挠的乐观主义,尤其是他充满创造性的思想,将继续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近他。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思想者的爱默生,为我们提供了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