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斐多
14120700000001

第1章

Is This Book for You?

灵魂不朽

——“最经典英语文库”第四辑之《斐多》导读

马玉凤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生于雅典贵族家庭。自幼所受的教育包括艺术、政治及哲学等多方面丰富内容。青年时期曾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制的衰败,也看到了雅典城邦审判自己的老师、最伟大的公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被处死,导致了柏拉图对民主制的绝望,认为这种民主制产生不了伟大的领导者,并开始构想新的政治统治概念。

柏拉图一生创作了20多部哲学对话,《斐多》和《理想国》是其成熟时期的作品。

《斐多》讲述了苏格拉底一生中最后的时刻,包括苏格拉底饮鸩之前的谈话、饮鸩之后的谈话,直至他失去知觉为止。在柏拉图心目中,苏格拉底代表着智慧和善,是慷慨赴死的理想人物。可以说,苏格拉底在最后时刻的泰然自若,是完全出自他对灵魂不朽的信仰。《斐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一个殉道者的死难,而且还论述了理念与灵魂不朽的学说。《斐多》中,苏格拉底说道,死就是灵魂与身体的分离,也就是“离弃身体而转向灵魂”。在苏格拉底那里,“灵魂”即表示“在我们之内的东西”,“灵魂”不仅等同于个人,而且等同于其理性本质,理性地领悟真理和善,并以此引领合理的、善的生活。而关于灵魂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则是柏拉图关于“灵魂不朽”的理解。除了《斐多》,柏拉图在《理想国》、《美诺篇》、《高尔吉亚篇》、《斐德罗篇》等对话中都论及灵魂不朽的问题。事实上,灵魂不朽和轮回已经是古代人非常普遍的观念,奥尔弗斯教徒就宣称自己是大地与天空的儿女,大地给了他们肉体,天空给了他们灵魂。然而,柏拉图的“灵魂不朽”意义却有所不同,它与思维的本性、思维的内在自由密切相关,柏拉图认为,不朽的东西即是神,而神的本质是灵魂和肉体之为一体而不可分;灵魂则是理性的形式。柏拉图力图用哲学语言来表达这种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其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彼岸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认为,在人还未投身做人之前,他的灵魂已经在彼岸的理念世界认识了天上所有的理念,但是在他降生为人以后,灵魂就被肉体遮蔽了,忘记了天上的知识。既然忘记了自己的理念,那么他在人世间认识万物的时候,就要求他内在的理性不断反思,不断攀升,以达到理念世界,并回忆起理念世界中的那些本质性知识。在《理想国》的第七卷,柏拉图讲述了著名的“洞喻”。在这个比喻中有一个关键词,即:“转过身来”或“回头”,这个转身意味着不断转向,表明了一种反思精神。“反思”(reflection)的字面意思即“光线折射”,也就是,从光线射入的角度,反过去追寻光源。柏拉图借助这个词,表明人们在思维中借助感性对象,反过来追溯事物产生的根源。柏拉图指出,只有当我们反思的时候,我们才能把握对象世界的本质,而这个把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人的认识就是要从感性对象不断地“转身”,转向自己的内心,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理性之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述灵魂有三个部分,即:理性、精神和欲望。柏拉图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试图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实践相结合,使哲学家和统治者融为一体,以建立一个“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柏拉图认为,国家的不同等级如同一个人灵魂的不同部分。国家的不同类型及其不同的德和恶与人的不同类型及德和恶相类似。因此,人们应该根据各等级或各部分是否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功能,彼此是否保持着适当的关系来分析国家或个人是否健全。在柏拉图看来,既然整个世界是一个由“善”的理念所统辖的秩序井然的体系,那么,掌握了“善的知识的哲学家也应当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的主宰”。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个人的本性即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欲望构成。理性是灵魂中最优秀的部分,它的德性为“智慧”;意志是根据理性的命令来发布行为,它的德性是“勇敢”;欲望则是灵魂中最低的部分,它的德性是“节制”。当灵魂的这三个部分都恪守了自己的德性时,整个灵魂就达到了自然和谐,从而实现了最高德性——“正义”。

与个人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对应,国家则有三个社会阶级,即统治者、保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级的职责分别是用智慧治理国家,靠勇敢保卫国家以及秉持节制而勤奋工作。在这三个社会阶级各尽其职的情况下,一个遵循“正义”原则的“理想国”就产生了。今天,人们已经抛弃了柏拉图这种乌托邦式的“哲学王”理想,但是,柏拉图按照严格的理性来设计人类社会的合理结构的做法始终被后世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