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1414400000030

第30章 宝宝感觉能力的训练方法

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在操作、摆弄和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感受物体的物理特性(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丰富关于物体的感性经验。

让宝宝自己去体验世界

刚刚降临人世的小宝宝,他们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感官,通过操作和摆弄物体,感知不同物体的特性和物体间的关系。而认识和了解了物体的特性,把一种物体与另一种物体区分开来,这些都是儿童形成初步数学概念、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而言,在他们的数学能力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还不能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重视发展小宝宝的感官,让小宝宝学会用感官去了解和体验多样的世界。

我来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和摸一摸

家长拿出黑色、白色、红色、绿色和黄色的卡片,对小宝宝说:“小眼睛看一看”,然后请小宝宝用眼睛看一看。

接着,拿出香香的花,然后对小宝宝说:“小鼻子闻一闻”,然后把小花对着小宝宝的鼻子,让小宝宝闻一闻。

把小铃铛、小八音盒等拿到宝宝的耳边,然后轻轻摇一摇,对小宝宝说:“小耳朵听一听”,然后请小宝宝用耳朵听一听。或者,爸爸妈妈分别对宝宝说话,让宝宝学会听爸爸妈妈的声音,比如,爸爸说:“宝宝乖,这是爸爸的声音。’妈妈说:“宝宝乖,这是妈妈的声音!”

最后,家长拿着玩具熊,对小宝宝说:“小手摸一摸”,然后请小宝宝用手摸一摸玩具熊、自己的小枕头以及小积木等。

让宝宝感觉物体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接触、探索各种各样不同的物体,了解不同物体的特性,从而为孩子发展和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小游戏:爬呀爬

让宝宝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每爬一段,遇到不同的物体时,家长就跟孩子说这是什么。

比如,小宝宝爬到沙发上的时候,让他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对他说:“这是沙发,软软的沙发!”

爬到小茶几上的时候,可以让宝宝摸一摸小茶几和上面的物品,并说:

“这是用硬硬、凉凉的玻璃做的,是茶几。”

爬到桌子旁边的时候,让宝宝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告诉宝宝:“这是桌子,好硬好硬的桌子”。

通过这个活动,既可以锻炼孩子的爬行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发育,同时可以让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不同的物体以及不同物体的特性。

让宝宝分辨颜色

颜色知觉是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颜色也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特性,认识物体的颜色,可以丰富儿童关于物体特性的感性经验,为儿童今后发展分类、对比等数理逻辑概念奠定基础。

1岁以内的小宝宝最喜欢黑白色彩了,他们最喜欢看黑白相间的格子图案,而且到了11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们才能够分辨红、绿、蓝、黄四种基本颜色。

有趣的黑和白

给宝宝出示用黑色和白色拼出的小动物,如黑色的小猫和白色的小猫、黑色的小狗和白色的小狗,黑色的小兔子和白色的小兔子,然后请小宝宝指认哪个是黑色的小猫,哪个是白色的小猫。指认对了,家长就鼓励小宝宝,并拍手称赞说:“宝宝真棒!”

亲子游戏:找颜色

妈妈带宝宝仔细观察家里的玩具、水果、鞋子和衣服等,分别告诉宝宝这些物品都是什么颜色的(主要是绿色、红色、黄色和蓝色)。

经过不断重复,宝宝逐渐熟悉了几种颜色之后,分别拿出绿色、红色、黄色和蓝色的卡片,先告诉孩子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考考小宝宝,家长说出一种颜色,请小宝宝分别找出各种颜色的卡片。

接着,再拿出家里的任意一种颜色的物品,然后让宝宝在卡片中找出和这种物品的颜色相同的卡片,比如蓝色的鞋子,找出蓝色的卡片。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颜色知觉,帮助孩子认识物体的物理特性,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让宝宝感受奇形怪状

现实生活中,每一种物体都有自己的形状,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各种奇形怪状都充斥着孩子的视野。那么,对于1岁的小宝宝而言,该怎样帮助他们感知物体的各种形状呢?

找家里的各种形状

找来一些硬纸盒,然后用剪刀分别剪出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分别放在桌上,让宝宝指认各种形状。

接着让宝宝在家里找出和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寻找,并拿着已经剪好的形状,一边找,一边对照着看。

宝宝找对了,要给孩子一些鼓励或奖励,可以亲亲宝宝的小脸蛋,给宝宝竖起大拇指,或者对宝宝说:“宝宝真棒!”

亲子游戏:我和爸爸来比赛

爸爸和宝宝一起比赛爬行。终点放一些圆形的球、方形的盒子和三角形的积木。每次出发的时候,妈妈都说要取哪种形状的物体,比如找圆形的球,妈妈发出指令之后,爸爸和宝宝就比赛,看谁先爬到终点,而且还能够拿到正确的形状。

让宝宝感知物体大小

感受和区分物体的大小,这也是发展孩子初步数学智慧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借助宝宝熟悉的物体,比如宝宝吃的东西、用的玩具等物品,帮助宝宝学会感受不同大小的物体。

大鞋子和小鞋子

将家里爸爸、妈妈和宝宝的鞋子放在一起,然后让宝宝分别指出哪个大、哪个小。

接着,让宝宝分别给爸爸、妈妈和自己找出合适的鞋子。

通过这个活动,让宝宝初步感受大小不同的物体,并学会区分物体的大小。

游戏:小白兔吃萝卜

将两个大小不同的萝卜放在一起,让孩子看着萝卜,并指着萝卜对孩子说:“这是萝卜。”

接着,让孩子仔细观察,然后用小手拎一拎大萝卜,然后指出哪个萝卜大,哪个萝卜小。

再给孩子出示一个小白兔的毛绒玩具,告诉孩子小白兔要吃萝卜,请宝宝分别给小白兔找出大萝卜和小萝卜。

让宝宝感受物体轻重

大小、轻重都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也是发展数学比较和分类概念的基础。虽然小宝宝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轻”、“重”,但在他们的周围生活中却充满了不同重量的物体,而当宝宝接触、操作过这些物体,对物体有一定的感知以后,那么在他们的头脑中就积累了关于物体轻重的感性经验,这就可以为宝宝今后发展真正的轻重概念奠定丰富的感性基础。

感受不同轻重的物体

宝宝玩的小玩具就有不同轻重之分,比如宝宝的积木、宝宝的布娃娃等。

游戏:分轻重

平时玩这些玩具的时候,当宝宝拿了一个相对比较重的积木的时候,家长就可以一边和小宝宝玩,一边对小宝宝说:“好重的积木啊!”说到“重”的时候,家长音调加重,同时做出手好像拿起来很重的样子。

而当宝宝拿了一个比较轻的积木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说:“嗯!这个好轻啊!”说到“轻”的时候,家长音调加重,同时表现出很轻松、很不费力气的样子。

这样,即使孩子听不懂真正的意义,也可以从妈妈不同的表情中感受到这两个物体是不一样的,同时感受“轻”、“重”的发音。

发展宝宝初等的分类行为

分类是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分类,能把相同、相似或有一定关系的物体放在一起,进行归类和配对,这是锻炼和提高孩子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0~1岁的小宝宝还没有发展真正的分类概念,但家长可以利用宝宝的小玩具和一些小游戏,帮助宝宝发展简单的分类行为,为宝宝将来发展真正意义的抽象分类概念做好准备。

我的小玩具

平时,宝宝玩完玩具之后,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小宝宝把自己的玩具收好,放回原处。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宝宝在收放玩具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有一些物品是应该放在一起的,是属于一类的。

给爸爸妈妈分东西

将爸爸妈妈平时经常用的东西,如爸爸的烟盒,爸爸的皮包,妈妈的化妆品,妈妈的皮包等物品放在一起,然后请宝宝从这些物品中,分别找出哪些是爸爸的东西,哪些是妈妈的东西。

游戏:找照片

找来一些照片,把每一张照片都同时冲洗两张,然后将所有的照片都混在一起,让宝宝尝试从里面找出两张一样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