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鲁班雕刻一只凤凰。有人见到半成品就讥笑说一点也不像,还说鲁班笨。鲁班并不因为别人的讥讽而停止工作,相反更刻苦钻研技术,终于雕成了栩栩如生的凤凰,那些讥讽过他的人看了,也连声赞叹他的高超技艺。
老年时的鲁班,名声已经很大。有一次他来到楚国,正好楚国准备要攻打宋国,楚国人就请他设计制造攻城器具。鲁班发明了云梯,又根据水战的需要,制造水战工具“钩强”。
后来,鲁班遇见了墨子。墨子是当时的哲学家,也是一位科学家。墨子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为民生日用创造工具,反对鲁班制造武器。两人经过几次争辩,墨子说服了鲁班。此后鲁班再也没有发明制造过其他武器。
鲁班看到人们把米麦碾成粉很困难,虽然可以用大石头把它们砸碎,但米和麦是椭圆形的小粒,用力大则把米麦都砸跑了。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有一次他偶然看见一位老妇人用石杵捣麦,很受启发。他琢了两块厚厚的圆石,石面上凿出高低起伏的齿条,石中心安一木柚,合起来转动圆石,就能把米麦磨成细粉。这就是两千年来广泛使用的磨。有了它,磨粉就容易多了。
大约3000年前就有锁了。不过那时的锁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只是做成鱼的形状,挂在大门上,无非提醒看门人要像鱼一样不眨眼睛的盯着门户。鲁班在“鱼”内部安了机关,不掌有钥匙就打不开锁,这样才真正能用锁代人看门了。
一次鲁班赶路累了,坐在河边一家卖酒的酒棚里休息。河边一群工匠正忙着赶造一座石桥。当地的风俗,每年立春要举行迎春会,迎春队伍要从桥上通过。第二天就是立春,主持造桥的掌墨师正心急如焚地催促着石匠们抓紧干活。
鲁班信步来到桥边,看见快合拢的石桥中央还有几块石头没装上。他拿出曲尺量量石桥,又量量已打好的一堆石头。量后他沉思了一会儿,不声不响地般了一块被石匠们废弃的石头,拿出随身携带的工具,在酒棚边打起石头来。
卖酒的老太婆问他打石头干吗,他光笑不回答。好心的老太婆招待他喝水吃饭。石头打好了,上路前鲁班把它送给老太婆,说:“明天如果有人要石,要让他答应照顾你这孤寡老人。”老太婆直笑鲁班是个老糊涂。
赶一班夜工,第二天天亮时,只剩最后一块石头没装上了。这时从远处传来迎春队伍的锣鼓声。掌墨师指挥石匠们把最后一块石头抬上来,这才发现石头小窟窿大装不上。掌墨师急得团团转,石匠们也都傻了眼。
没合拢的石桥经不住很多人踩。迎春的锣鼓越来越近,再打一块石头可来不及了。老太婆见了,说她有一块石头和这窟窿差不多。掌墨师用尺子一量,一分不差!冲过去就想搬。
老太婆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着急地说:“慢着!它的主人说过,谁要这块石头,得为我养老送终!”掌墨师一把扶起老太婆,连声答应。大家七手八脚地抬着石头往桥窟窿里放,说也怪,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在场的人都惊得面面相觑。
老太婆突然想起了什么,大叫起来:“那老头姓鱼名日,鱼日!不是鲁字吗?这不是鲁班师傅吗?”“鲁班师傅!”石匠们都惊呆了,个个张大嘴像木头人。这时锣鼓声震天,迎春的队伍正从坚固的新桥上通过。
一天鲁班路过一处建造宗庙的工地,只见工地上冷冷清清没人干活。鲁班仔细察看了起来:正殿的地基已打好,墙也砌好;殿上的柱子竖了起来,旁边横放了一根大梁,一看就知道梁太短,和屋顶相差一大截。
殿后空地上,立着四根很高的石柱,石柱旁着地躺着用整块朱砂石琢成的亭盖,又大又厚,一看就知道非常重。怎么安上去,可真是个难题。鲁班围着工地转了几圈,心里反复琢磨着,然后匆匆上街打听掌墨师的住处。
掌墨师张师傅的家在街后,小屋黑黑的,没盏灯。只见张师傅坐在桌旁,望着几张工程纸发呆。鲁班主动上前打招呼:“师傅!我从鱼日村来,也是干木匠石活的,路过此地,能让我歇一夜吗?”张师傅见是同行,就收了他。
张师傅的妻子端饭菜,招呼大家吃饭。“明日中秋,是上梁上亭盖的日子,一点办法也没想出来,真急煞人。”愁眉苦脸的掌墨师哪有心思吃饭,他让鲁班先吃,自己上工地去了。
待夫妻俩回来,客人不见了,只见桌子被弄得乱七八糟。两尾鱼平放在两只饭碗口上,鱼嘴被串在一只筷子的两端。桌上倒了一大堆饭,一只大红花碗倒扣在饭堆上,开碗一看,四只筷子成正方形埋在饭堆里,只露出筷子头。
妻子生气了了,正要骂,张师傅好像突然明白了,激动地说:“看!这是鱼抬梁!这是土堆亭!”见妻子更糊涂了,他解释说:“梁太短,可雕两条大木鱼,接在正梁下面。用土把石柱埋起来,不是能抬着亭盖上去吗?”
鱼日?那不是鲁……鲁班师傅吗?张师傅兴奋极了,立即把工匠们召集起来,连夜开工。听说是鲁班师傅的主意,大家干劲更足了。第二天一早,工地上挤满看热闹的人。鱼抬梁!土堆亭!人们雷鸣般地高声欢呼起来。
鲁班来到一个国都,雄伟的建筑把他吸引住。忽然,一群刽子手押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向法场走去。队伍后面不远处,一位满脸泪痕的中年人踉踉跄跄地跟着走。别人告诉了鲁班,那老年人是位掌墨师傅,中年人是他侄子。
原来国君要在宫城四角造角楼,每座角楼非要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多难造的角楼啊!
先后找了七位掌墨师,都造不好,全给处死了。那中午人是第八位。鲁班很同情不幸的同行,暗中跟着中年人来到郊外。
那人低声哭泣着,解下腰带挂在一棵大树上,打算自尽。鲁班见状急忙上前,把腰带拿在手里,劝解道:“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是个难题!不过,还有10天时间,用心琢磨也许会有办法。”中年人想想也有道理,决心再努力一次。
鲁班拿着腰带离开后,不断思考着这难造的角楼。他跑遍京城,凡能做参考的建筑物去去仔细看过。鲁班看着一个小贩挑着一担蝈蝈沿街叫卖,他像得到了什么启发,心里一动,蹲下来细心看起精巧的蝈蝈笼。几天后重班来到草棚边,把自己扎的蝈蝈笼送给一位小徒弟,又拿出腰带对小徒弟说:“这是你家师傅的,你去交给他。并让他一定数数这笼上的高粱秆。”小徒弟捧着东西蹦蹦跳跳地回到工棚去了。
10天期限快到了。掌墨师傅一筹莫展。见到自己的腰带,他吃了一惊,像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一位老爷爷让你数一数这蝈蝈笼。”徒弟对他说,师傅没精打采的数起来:“一二……啊!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掌墨师傅惊喜地跳起来。
天下竟有这样的巧手!莫非鲁班师傅?师徒俩赶紧出来寻找,可鲁班早不知去向了。第二天,掌墨师傅带领工匠们按照蝈蝈笼的式样信心百倍地赶造起角楼来。角楼雄伟绮丽,国君也挑不出毛病来。
鲁班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很遥远,他的生平记录很不完整。他大概逝世于公元444年以后。人们世世代代传颂鲁班发明的故事,往往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都集中在他身上。他的名字实际上已成为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想一想:相信爱学习的小朋友原来也听说过一些鲁班的故事吧,听完这个故事是不是对他的了解更深了呢?其实,无论做什么,只要认真的动动脑筋,总会成功的。
妙手回春华佗
我们的祖先早在1700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这个聪明人就是汉朝末年人称“神医”的著名医学家华佗。
一次,华佗在鲁南地区为一个胳膊上生了毒疮的小孩动手术。那孩子连蹦带跳,疼得死去活来。这件事深深触痛了华佗的心。他想:要是有一种药能让病人止痛,那该多好啊!
一天,几个小伙子抬来一个昏迷不醒的汉子,求华佗医治。华佗问:“这人伤在哪里?”“他让人打断了肋骨!”一个小伙子忙说。华佗给伤者解开衣服一看,左胸下血肉模糊,肋骨都露出来了。他让小伙子们按住伤者,然后忙用药水擦洗伤口,开始动手术。
这时华佗才发现,整个手术过程中,那人不仅没有挣扎,连一声呻吟都没发出。忽然,一股酒气扑鼻而来。一问,原来那伤者喝得酩酊大醉,这时还酣睡在梦中呢。
这一例手术给华佗启发极大。只要制成一种药让病人服下后能像醉酒一样睡着,手术就顺利得多了。
华佗开始研究麻醉剂。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改进,一种用浓酒配制的中药麻醉麻——麻沸散制成了。
一次,一个船夫肚子痛得直打滚,经华佗诊断是他的脾溃烂了。必须割掉。船夫同意后华佗取出一包麻沸散,放到酒里搅匀后让他喝点,不多会儿,船夫就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地失去了知觉。华佗切去了他的溃烂了的脾。船夫醒来之后,肚子就不那么痛了。又经华佗精心调治一个月左右,病人恢复了健康。
华佗在1700多年前制成麻沸散,发明全身麻醉术,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外科手术史上也遥遥领先了1500多年。
想一想:现在的医学都使用麻药。小朋友你知道吗,麻药就是由华佗的麻沸散而来的,多伟大的壮举啊!
发明毛笔的大将军蒙恬
传说,毛笔是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由蒙恬发明的。
公元前223年,蒙恬领兵与楚国交战。为了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定期写战况递给秦王。
在蒙恬那个时候,纸还没有发明,笔也没有完全成形。人们用竹签蘸了墨将字写在丝做的绢布上,这种“笔”称作“聿”。“聿”硬硬的很不方便。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聿”的念头,现在,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战斗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营,由于打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扭扭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聿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后,他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布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浪费了。他一气之下,把那支“兔毛聿”扔进了门前的一个山石坑里。
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无意之中,他发现了山石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聿”。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发现兔毛湿漉漉的,毛色变得更白了。他心中一动,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定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
由于这支聿是由竹管和兔毛做成的,蒙恬就在“聿”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笔”。
想一想:发明来源于创意和灵感,只要你不断的观察思考和想像,你就会有所收获的。只要你坚持着这个好习惯,什么都有可能。
给父亲打工的孩子
希尔顿两岁时,大妹伊娃降生;4岁时,弟弟卡尔也接踵而来。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希尔顿的父亲的生意也日渐兴隆起来。
7岁半时,希尔顿由姐姐费莉丝监护着去上学,对那所学校,他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糊里糊涂读了几年。在这段时间里,父亲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人们运用勤奋和聪明才智开创事业的故事,他的用意很可能是让孩子们从这些故事中得到这样的启迪:事业的成功是建立在勤奋和智慧之上的。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了希尔顿的脑海中。
12岁那年,父亲做了一项关于希尔顿的重要决定,让他一个人到阿尔布开克市的高斯军事学校去读书。该学校设在郊外一座小山上,规模不大。希尔顿在这里接受所谓的三R教育,即读、写、算三种训练,并寄宿在学校。学校除了进行三R教育,还要听高斯上校受训。希尔顿对受训不感兴趣,而对学习却产生了兴趣,尤其在数学方面收获颇大。第二年夏天的暑假,希尔顿回到了父母身边,继续为父亲打工,职位是助理店员,月薪为5美元。父亲认为希尔顿作为学徒,应该努力学习,学习如何经营,如何满足社区顾客的需要,而这一切的获得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来。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揣摩出“您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这句招徕顾客的广告词的含义。就在希尔顿13岁的那年夏天,希尔顿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希尔顿以后的从商生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使他终生受益。
那年夏天,边陲的许多拓荒者手里都有枪,而希尔顿的父亲却一向拒绝带枪。对父亲的这种行为,希尔顿实在无法理解。因为,在当时,除了附近的印第安人常袭击过往客人外,父亲还常常和一些酒鬼、亡命徒之流做生意,生命时刻受到威胁。“听我说,康尼。”父亲有一回对希尔顿解释道:“我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种是永远带着枪,一种是永远不带枪。不带枪是靠你的智慧,带枪是靠你的拔枪速度。只要你带枪,你就会拔枪,可是,有多少人因为拔枪慢了点儿永远倒下了。”尽管父亲说的话很在理,但希尔顿认为在那种环境中带枪还是应该的。
有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改变了希尔顿的看法。那天晚上,商店已经打烊了,希尔顿到酒店里去找父亲回来吃晚饭。希尔顿一踏进酒店的门,便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见有一个喝醉了酒的农场工人正用枪口对准了父亲的胸膛,并宣称再过一个祷告的时间他就要开枪。空气似乎凝固了,每个人都张大着眼睛、屏着呼吸怔怔看着。就在这时,但见父亲语气柔软而又理智地开始说话,虽然希尔顿站在门口听不清父亲在讲些什么,只见那醉汉拿枪的手却开始抖动,最后枪掉在了地上,那个醉汉伏在父亲的肩上痛哭流涕,语无伦次地说爱父亲胜过自己的手足。“他说的都是真话,”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对希尔顿说道,“可是,你想想,如果我也带了枪,我们两个必定有一个会躺下去。”
从此,希尔顿深深地认识到:文明终究会战胜并取代野蛮和无知。许多年以后,当希尔顿在事业上遇到两难选择时,总能从那晚上发生的故事和父亲的话中寻找到答案。
送走了13岁的那年夏天,父亲又把他送到罗斯威尔,进入正在扩建的新墨西哥军事学校就读。希尔顿认为,在学校里他学不到任何东西,想学的东西,在家里工作中便全都能学到。然而,他拗不过父亲,还是去上学了。要学校里,除了对计算比较偏爱外,对其余的功课丝毫没有兴趣。一学年过完之后,希尔顿又回到家里继续为父亲打工。这时,父亲不再把已年满14岁的儿子当学徒看待,薪水调整为每月10元。然而,工资加倍,工作量也得加倍。暑假过去之后,父母又给他换了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开始接受宗教教育。暑假时,依旧回去给父亲打工,由于一次在与一个精明的寡妇讨价还价中的出色表现,深得父亲赞赏,薪水被调整为15块钱一个月。在数次为父亲打工的过程中,希尔顿渐渐明白了:顾客有杀价的权利,卖主有获取利润的回报,双方可以在“讨价钱”这一节骨眼上大做文章,窍门在于要了解货色品质,提出一个富有弹性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