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不要太老实
1416300000026

第26章 好口才代表一种实力(5)

(1)表示有所醒悟,希望得到谅解

三国时,公孙渊在辽东割据,害怕曹操征讨,就给孙权写信要归顺东吴。孙权决定派军队带着钱财支援他,并封公孙渊为燕王。大臣张昭认为公孙渊不可靠,极力反对孙权这样做,两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孙权最后还是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张昭一气之下,不去上朝,孙权也生气了,派人把张昭家的门给堵上了。张昭更不示弱,让家人在门里又堵上了一层。后来,公孙渊杀了孙权派去的人,孙权这才认识到张昭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几次到张昭家认错,张昭就是不见他。

一次,孙权又来到张昭家门口,高声喊张昭的名字,张昭仍卧床不起。孙权派人烧他的门,本意是想逼张昭出来,但张昭把窗户也让人关上了。孙权一看,连忙让人把火扑灭,自己一直在张昭的门前站着。

后来,经过儿子的劝说,张昭终于露了面,孙权一看,非常高兴,赶紧把他让到自己车上,一路上自责不已,请张昭原谅。从此,君臣和好如初。

(2)表示捐弃前嫌,希望得到帮助

1754年,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率领部下驻守在亚历山大市。有一次选举弗吉尼亚议会议员时,一名叫威廉·佩思的人反对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

据说,华盛顿与佩思在关于选举问题的某一点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说了一些冒犯佩思的话。佩思把华盛顿一拳打倒在地。华盛顿的部下马上赶了过来,准备替他们的长官报仇。华盛顿当场予以阻止,并劝他们返回营地。

第二天一早,华盛顿给佩思送去一张便条,要求他尽快地到一家小酒店去。

佩思如约到来,他是准备来进行一场决斗的,令他感到惊奇的是,他看到的不是手枪而是酒杯。

“佩思先生,”华盛顿说,“犯错误乃人之常情,纠正错误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昨天我是不对的,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解决的话,那么请握我的手——让我们交朋友吧。”

从此以后,佩思便成了一个热烈拥护华盛顿的人。

(3)表示承担责任,希望得到理解

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总理来中国访问,拟签中德友好互助条约。按照国际惯例,公布要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同时进行。然而由于记者的疏忽,在条约未签订时,就提前发了消息。周恩来总理看到报纸,立即打电话向已到外地访问的民主德国总理表示歉意。

当天下午他把有关领导和记者请到办公室开会。在了解问题发生的经过后,他说:“我只在国务会议上提醒记者暂不发表,却没在人大常委会上向记者交代,结果出了问题,这是我的疏忽。”然后,总理才对有关人员指出错误的性质、影响,及各自应负的责任和教训。周总理这种主动承担责任的道歉方法,使民主德国总理很受感动,并表示谅解。

真正的道歉并不只是认错,承认自己的言行破坏了彼此间的关系,而是要勇敢地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通过道歉表示你对这个错误十分重视,并希望重归于好,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

说话的大智慧: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完成了什么事,而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话,只会使用华丽的辞藻高谈阔论,只会惹来别人的阵阵讪笑。

5、聪明人宽恕别人,老实人责备别人

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待人,说一句理解宽容真诚的话,有时候甚至会使一个人迷途知返,获得再生。说话时,常怀宽容的心态可以使自己的麻烦减至最少,可以使你获得更多的尊重。宽容地待人,不与别人锱铢必较,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

聪明人的故事:

一年,秦国大旱,秦穆公亲自出行视察旱情。刚走到岐山,他的马车坏了,左边驾辕的马趁机脱缰逃跑了。不得已,秦穆公只好亲自带人去找马,筋疲力尽之际,终于在岐山北面将马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正被一群农夫架在火上烤着吃。秦穆公的侍从们十分生气,纷纷建议将食马肉的人抓起来重重处罚,但秦穆公拦住了侍从。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由于旱情严重,致使农田颗粒无收,这些农夫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吃上饭了。

秦穆公看着这些面有菜色的人,叹息道:“吃了骏马的肉而不喝酒,恐怕会伤害你们的身体。”于是又命侍从送了一些酒给他们喝。

一年以后,秦国与晋国在韩原交战。开战后不久,由于晋军攻势凶猛,秦军势孤难支,情况陷入险境,就连秦穆公的兵车都被晋军团团围住了。晋国大夫梁由靡已经抓住了秦穆公车子左边的马,在晋惠公车上的有路石举着长矛刺中了秦穆公的铠甲,秦穆公的七层铠甲已经刺穿了六层。秦穆公仰天长叹道:“我命休矣!”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晋军后面突然杀出了一群兵马,顿时令晋军的阵脚大乱。秦穆公放眼望去,只见几百个手持各色农具的农夫,正奋不顾身地击杀晋军。一会儿的工夫,他们已将秦穆公救离险境。

秦穆公脱险后,秦军的士气大振,结果反败为胜,全歼晋军,而且俘虏了晋惠公。

战斗结束后,秦穆公要重赏那些在战斗中立功之人。谁知农夫们一起跪拜道:“我们只是为了报答国君去年不杀、赐酒之恩,并不是为了封赏而来。”

原来这些人就是一年前在岐山分食马肉的农夫。

老实人的故事:

《三国演义》里,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而亡。

·不较真才会有朋友

怎样做人是一门大学问。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试图探究其奥秘,以借此来领悟生命的真谛,并塑造自己辉煌的人生。虽然人性的复杂使人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洞悉人性的全部秘密,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事件的感悟还是让他们对人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做人不能事事较真便是其中一理。

老实人爱较真,聪明人能容人,这正是芸芸众生中为什么有人活得特累、有人活得洒脱的原因所在吧。

美国人际关系大师汤姆逊·威尔森先生曾说:“友情之道无他,只能以友情获得,人或许可以轻易地支配他人,却很难得到他人真心信赖。”

一个性情孤僻,喜欢独往独来的人,由于没有朋友扶助,想要获得成功,就只有靠自己单打独斗,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人无法离群而索居,不管在事业上或日常生活中,友情都是人生最难能可贵的珍品。真心的朋友会为我们带来向上奋发的动力,时时刻刻激励鼓舞着我们,更必须好好加以珍惜。

朋友之间的宝贵友情,是从彼此的善意关怀一点一滴累积的,充满恶意的动机是无法和别人建立稳固情谊的。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善意地关怀自己想结交的人,就能快速获得他们的友谊。

对待朋友要以善意为出发点,如此才能培养深厚的情谊与默契,使对方乐于采纳你的意见,而不会误会你的意见是否别有用心。

谈到说话办事技巧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在自传中劝告世人说:“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要则,就是不要责备对方。”

新加坡作家洪生在《人性谈》里说:“人如冬天里的刺猬,太过疏远就会各自觉得寒冷,可是过于靠近又会互相刺伤。”这是因为,人与人往来密切,不免因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造成双方或多方、或明或暗的攻击。

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和言行才是最正确的,错误的是社会大众,无论何时何地,都本能地将自己美化、正确化;即使是被公认为性情乖僻的人,也会执拗地认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这是人类难以改变的心理特征。

就算是再怎么客观的批评或是再怎么恳切的责备,一般人听了,也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难以接受。因此,人只要一遭受批评,就立刻采取刺猬般的防卫态度,竖起身上的每一根刺,加以反驳、反击。

即使他表现出虚怀若谷、勇于认错的态度,心中也许还是愤愤不平,盘算着如何伺机报复。

日本明治时代的大作家夏目漱石对于这种现象有着极为深刻的体认,他说:“别人对你道歉,向你赔礼,如果你信以为真而原谅他,那你就是个诚实过头的傻瓜。你必须这么想:道歉只是表面上的道歉,原谅也是表面上的原谅。”

由此可见,鲁莽地责备与批评别人,对自己根本没有用处,只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受到磨损。

·要有容人的雅量

爱面子是每个人的天性。有的时候别人也许错了,但是他们自己并不会这么认为。或者,他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也希望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轻易不要去指责别人,在对方错了的前提下也要设法保住他们的面子。尝试着去理解他们,只有真正智慧和宽容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有的人在明知是错的情况下还要犯错误,宣传教育对这样的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防止别人犯错误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让人不敢犯错误,另一个是让人不想犯错误。前者是强制手段,见效很快但是难服人心;后者是沟通的艺术,见效也许不是很快但是作用力持久。要想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那么首先要保住他的面子,以免他自暴自弃。

聪明人都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

有的人并无意伤人面子,只是说话不当,造成了实际伤害的效果。比如,一个老板在对一个业绩不佳的员工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如果你能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一点,业绩肯定会提高的。”

员工开始觉得受到了鼓励,直到他听见“但是”这两个字。他很有可能对开始的表扬产生怀疑,对他来说,这个表扬也许只是后面批评的引子而已,可信性遭到质疑。

但是如果老板这样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很满意,而且你的进步也很快,说明你在这方面有潜质。如果在工作方法上做一些改进,我相信你的进步会更快。”

这样说员工就不会感到批评的暗示,同时也能够受到鼓励,并尽力做得像老板期待的那样好。

如果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心态就会变得平和很多。别人犯的错误我们也会犯,在纠正别人之前,转换下位置,想想如果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希望别人怎么对待呢?绝对不会希望是冷言冷语,不问青红皂白就胡乱指责一番,而是希望他人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优越感来纠正自己,而是真正为了自己好。

纠正别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这样你就不会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对对方所犯的错误也必能谅解。你要时常想着,你是设法和他站在一边的,不是和他对立的。说话要温婉和蔼,不可用刺激的或使人听了不舒服的字眼。说话时先要表示同情对方所犯的错误,使对方减少负担,同时也减少羞愤之心,然后再用温和的语言把错误指出来,指正的话越少越好,最好能用一两句就使对方明了,然后转到别的话题,不可啰嗦不停,使对方陷于窘境,而生反感。

对方行为不妥的部分,固须加以指正,但妥当部分也须加以显著的赞扬,这样对方会因你的公平易于心悦诚服。改变对方的主张时,最好能设法将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给他,使他觉得是他自己修正,而不是由于你的批评才改正。对于那些无可挽救的过失,站在朋友的立场,给予恳切正确的指正,而不是严厉的责问,使他知过而改。纠正对方时,最好用请教的语气,命令的口吻则效果不好。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对方的自尊心。

所谓“容过”,就是容许别人犯过失,也容许别人改正错误。不要因为某人一有某种过失,便忽视他,或将其一棍子打死,或从此以某种眼光去看待对方,“一过定终身”。这也是一种“忍”的形式。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但“容过”则不同,这里的“过”讲的是它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或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有关。例如,自己的下属有了过错,自己的合作者有了过错,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有了什么过错,等等。在这种情形下,能否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过”,当然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容过”,就是要压制或克服自己内心对于当事人的歧视,尽管自己心里并不快乐,感到懊丧,但却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想一下自己如果在这种场合会如何做,在做错了某事之后又有何种想法。当然,这里需要“容”、需要“忍”的是对于当事人本人,而对于具体的事情本身则应该讲明白,该批评的必须批评。

伟人表现其伟大的方式,在于他们对小人物的宽容与体谅。在很多伟大人物身上都会有宽容的美德,这种美德是他们能够被人尊敬的原因之一。

在人的性格中,宽容与否是你自己最能明显感受到的,因此也最容易加以改进。在生活中利用宽容可以减少很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沟通,彼此多一些体贴和关怀,同时,宽容也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沙皇亚历山大常常到俄国四处巡访。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个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俄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大帝风趣地说:“中尉?”

军人的嘴唇动了一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军人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礼。

军人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军人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军人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您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大帝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军人结结巴巴地说。

大帝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军人手中的烟斗一下子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恕你什么?朋友。”大帝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很明显,能够“容过”的人,往往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赏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