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主公你是想日后除掉他?”诸葛亮一针见血,当即便点出了杜霍的犹豫所在。
闻言,杜霍先是一征,随即转而恢复。沉寂片刻后,却又是突然摇了摇头:“对于此事,我目前根本就拿不定主意。若是此时想要杀他,那我直接举大军前往便可以了,或许根本就不需要与他议和。可若是放过他,我则又感到有些不太妥当。
毕竟像他这类人,在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办法为我所用。若是将其留在军中,恐怕日后还会成为祸患。
故此,我对此事有些拿捏不准,此人究竟是杀还是用,这貌似是一件难以抉择的问题!”
“呵……”诸葛亮浅笑,“主公,其实这件事情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李肃只不过是一名敌将而已,既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也没有多少才能,即便他曾与吕布共过事,但也仍旧不被人所知!
因此,像这种家伙的生死,或许根本就不会引起世人的关注,哪怕是主公你背地里把他给铲除,那也绝对不会影响世人对你的看法!”
诸葛亮的话,说得略微有些直白,倘若杜霍是那种假仁假义的君主,或许他会直接拒绝掉诸葛亮的建议,甚至还会当面斥责诸葛亮。
但好在杜霍并不是这类人,并且杜霍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直处在普通人的层面,并未达到那所谓的君主思想层次。
因此,当诸葛亮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杜霍虽有些犹豫,但却也并未拒绝诸葛亮的建议。
“嘶……”杜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下意识的挠了挠头道,“你说的倒也有那么几分道理,但我还是担心我的这封信,日后会成为他对付我的把柄!”
诸葛亮低声笑了笑:“如果主公你,已经确定下来,日后会除掉他的话,那你完全可以不去写这封信!
其实书信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眼下李肃所需要的,却只不过是一种保障而已。并且我相信李肃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主公你大可不必太过重视此事!”
“啧……”杜霍不禁咂舌,“那照你这么说,这封信我究竟是写还是不写呢?”
“写,自然是要写的!倘若不写的话,那李肃又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的归顺呢!”诸葛亮回应得颇为果断。
“虽然这封信要写,那这把柄岂不是就相当于种下了吗?”杜霍问。
诸葛亮摇头:“信自然是要写的,但却并不能由主公你来写!”
“呃……”
“莫非你是想让我找别人代写?”杜霍感觉自己似乎是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正是!请主公试想,李肃根本就不认识主公你的笔迹,所以无论这封信是不是出自主公你的手笔,他都会潜移默化的,将其归属到你的身上……”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杜霍诡异一笑,“你是想让我装傻充愣死不认帐,反正那封信又不是我写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找到我的身上对不对?”
“主公睿智!”诸葛亮称赞道。
“哈哈……孔明,你可真够奸诈的,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发现呢?”杜霍笑着调侃道。
“主公恕罪,在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正所谓对待特殊之人,需用特殊之法。如若不然,咱们恐怕又要搭上些将士的性命了!”诸葛亮歉笑
连连,似乎他也在因自己的计策,而倍感惭愧。
“说的倒也是啊!毕竟咱们此时正处于实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如果能够避免刀兵,减免兵员损耗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杜霍点头表示认同。
“感谢主公理解!请主公稍后,我这就替你修书一封,派人送往零陵。如此一来,那李肃一事,便也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说罢,诸葛亮转身回到书案旁,取出纸笔便开始挥洒墨宝。
结果,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诸葛亮便已经拟好了书信。
“主公,为求万全我还私自代替你,在书信上签上你的姓名,望主公恕罪!”封存书信之时,诸葛亮特意解释道。
“孔明言重了,你帮我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我又岂能怪罪于你!”
“多谢主公谅解,此乃亮之本分!”诸葛亮躬身施礼,转眼之间又再度恢复到,先前的谦谦君子模样。
“呵呵……孔明不愧为我大军智囊,此生能有孔明相助,何愁大业不成!”杜霍一边称赞着,一边随手摸起了那封早已封存好的书信。
“主公,一个时辰后大军信使,便会前来此处递交军报。到时候我直接托他,将这封信带过去便可!”见杜霍此举,诸葛亮当即开口提醒道。
“不必,此时吕布所派遣来的信使,正处在桂阳城内。待会我会亲自把这封信交给他,顺便我也会与他详谈一下这件事情!”杜霍解释道。
“哦~既是如此,那主公便把这封信带走吧!”诸葛亮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于是便也没有再做阻拦。
……
辞别诸葛亮后,杜霍携带信笺,只身前往馆驿,面见蔡邕。
而此时距离蔡邕住进馆驿,却也仅仅只是过了两个时辰而已。
抵达馆驿后,杜霍在侍卫的带领下,轻而易举的便找到了蔡邕的住处。
由于此时,正值饭点。
故此,当杜霍见到蔡邕的时候,蔡邕他则正在享用午餐。
结果,杜霍的突然出现,却是令他倍感仓皇。
“主……主公,您怎么来了?”
蔡邕惊慌失措的站起身来,当即便赶到杜霍面前作揖施礼,甚至就连鞋都忘记了穿。
“你继续……瞧我忙的,都忘记时间!”杜霍摆了摆手,示意蔡邕继续用餐。
“主公无妨,在下已经用完餐了!”蔡邕低下头去,偷偷地用袖口擦拭着嘴角的汤汁,继而抬起头来问道,“主公此时前来,莫非是那书信一事已经办妥?”
“是的,书信我已经写好了,等你回营复命的时候,你可以一并将其带回!”杜霍从怀中取出书信,递给蔡邕,转而寻了一处座位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