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周作人译文精选集
14189800000002

第2章 平家物语

一 上匾的纷争

永万元年[1]的春天起头,便听说天皇有病,到了夏初,病就更重了。因此大藏大辅伊吉兼盛的女儿所生的第一王子,刚是两岁,听说将立为皇太子,到了六月廿五日,急遽宣旨为亲王,当夜便禅位了,世间因为事出仓猝,深感动摇。据熟悉宫中典故的人说,如考査本朝童年为帝的例,清和天皇九岁受文德天皇的禅位,其时因为仿效中国周公旦代成王君临天下、日理万机之政的先例,由外祖父忠仁公[2]辅佐幼主,是为摄政的开始。其后鸟羽天皇五岁,近卫天皇三岁而即位,那时就有人说太是年少了,现在是两岁即位,这就没有先例。似乎太是性急一点了。

这样在同年七月廿七日,二条上皇终于去世了,御年廿三,好像是含苞的花凋落了的样子。玉帘锦帐[3],无不流泪。就在那天夜里,下葬于香隆寺的东北,莲台野的里边船冈山地方。在葬送的时候,延历寺与兴福寺的大众[4]有立匾纷争的事,至于互相干出乱暴的事来。本来凡是天子去世后,送到墓地,那时的规定是奈良和京都[5]的大众全数同行,在墓所的四周,各自立起本寺的匾额来。先是立东大寺的匾,这是圣武天皇所敕建的寺,没有什么异议的。其次是立兴福寺的匾,那是淡海公[6]所发愿建造的。在京都方面,是立延历寺的匾,与兴福寺相对。其次立园城寺的匾,那是由于天武天皇发愿,是教待和尚、智证大师所草创的。但是这回山门的大众[7],不知是什么用意,却违背了先例,在东大寺底下,兴福寺的上头,立了延历寺的匾额。于是奈良的大众讨论种种对付的方法,这时兴福寺的西金堂[8]的两个有名的大恶僧[9],名叫观音房势至房[10]。观音房穿着黑色的腰甲,把白干的长刀很短的拿着[11],势至房穿着鹅黄的腰甲,手拿黑漆的大刀,二人冲上前去,将延历寺的匾额砍下来,打得粉碎,口里高唱着:

“可喜的是水呀,响着的是瀑布的水,太阳出来了也不会干呀!”回到奈良的大众里去了。

注释:

[1]永万是二条天皇的第四个年号,这时是一一六五年。

[2]忠仁公是藤原良房的谥法。

[3]玉帘锦帐指天皇的后宫,就是说在那里的所有后妃。

[4]延历寺在京都比睿山上,因为是延历四年(七八五年)所建,故名。兴福寺在奈良,是藤原氏一族的寺;这两个寺在平安朝末期,就是平氏那个时代,在政治上有相当势力,并各拥有“僧兵”,时有争斗,政府亦无可如何。白河上皇至有“贺茂河的水,双陆的骰子,山上的法师,就是这些不能顺从我的意思”之叹。大众即是僧侣。

[5]这里京都与奈良原文是“南北二京”,因为奈良相沿称为“南都”,京都则云“北京”,上文的两寺亦称作“南都北岭”,所谓“北岭”即是京都的比睿山。

[6]淡海公即是藤原不比等。

[7]山门的大众,即指延历寺的僧众,延历寺在比睿山故称作“山门”,与这相对,园城寺则称为“寺门”。

[8]金堂是指安置本尊的佛堂,兴福寺有好几个金堂,这是西边的一个。

[9]恶僧是说有名勇猛的和尚,或者像《西厢记》里的惠明。

[10]观音房势至房的名字或者是“坊”字的转变,即是“坊主”之略,意思也就是和尚罢了。

[11]长刀,原云薙刀(naginata乃是一种长柄大刀,适于远战而不宜于近攻,所以这里说很短的拿着,便是准备砍斫。

二 火烧清水寺

当时兴福寺大众这样胡为,延历寺方面也应可以抵抗,但是他们却似另有打算,一句话都没有说。天皇刚才晏驾,连无情的草木都应当各含愁色,这回骚扰得太是不堪,所以无论贵贱都茫然自失,各自走散了。在同月廿九日[1]午刻左右,忽然听说延历寺大众大举的下山,向着京城进发。武士和检非违使急遽向西坂本去,想阻止他们,但是大众全不理睬,突破防线,进入京城。那时不晓得是什么人说的,传说着一种流言道:“这是后白河上皇传谕山门大众,叫来讨伐平氏的吧。”于是兵士聚集宫里,防守四面的诸门,平氏一家的人,则仓皇集合于六波罗。后白河上皇也急忙临幸六波罗。其时清盛公当着大纳言,也大为恐惧惊慌。但是小松公[2]说道:

“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呢?”极力表示镇静,但上下恟恟,很是惊扰。

可是山门大众并不向六波罗来,却朝那毫不相关的清水寺冲过去,把那里的佛阁僧坊,一间都不剩地烧掉了。听说这是雪那一回送葬之夜的会稽之耻的,因为清水寺乃是兴福寺的下院。清水寺被火烧的第二天早晨,在大门前立着一块牌子,上边写道:

“观音火坑变成池,如何?”次日另外立着一块木牌,写着:

“历劫不思议,人力所不及。”[3]

山门大众归山以后,后白河上皇也从六波罗回去了。重盛卿一个人陪着同去,父亲清盛公没有去,因为他还有戒心。重盛卿送驾回来的时候,父亲大纳言对他说道:

“上皇临幸我家,实在觉得很是惶恐。但是这也因为以前本来有这个意思,偶然说了出来,所以有这种流言。你也不要太是大意了。”其时重盛卿说道:

“这样的事情,在上皇的态度上,言语上决没有表示出来过。叫人家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我们却是很不好的。在这时候,还是不要违背上皇的意旨,对于人们特别用点情,一定可以得到神佛的保佑的。那么,就是在父亲也用不着什么恐慌了。”说了就走了出去,父亲清盛公说道:

“重盛是心宽得很哪!”

后白河上皇回去以后,有亲近的臣僚聚集到御前的时候,说道:

“真是流传着奇怪的流言,我却是一点都不曾想到。”那时上皇宫里有一个很有势力的人,名叫西光法师[4],正在御前侍候,上前说道:

“俗语说得好,天没有嘴,叫人代说。[5]本来平氏的专横也太过分了,这是天的示警吧。”别人听了都说道:

“这话不太好。墙有耳[6]哩,可怕可怕。”

注释:

[1]据《百炼抄》上说,火烧清水寺的时日是永万元年八月九日,这里提前了十天,使得小说化了,觉得事件更是紧凑。

[2]清盛的长子重盛,因为住在京都东山区小松谷,故称小松公。

[3]这两处都利用《观音经》(即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五》的略称)经文,作为问答。经末有长偈,其中有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今清水的观音院被烧,却是怎么的。答语亦用偈中语,“历劫不思议”,谓观音利生属于永远,神变无穷,凡人之力所不能解。

[4]西光乃是藤原师光之法名。

[5]这盖是成语,亦是“天听自我民听”的意思。

[6]这是劝人慎言的一句成语,盖是从《诗经》的“耳属于垣”变化来的,俗语也说,“隔墙防有耳,窗外岂无人。”

三 苏武

昔时汉王[1]往攻胡国,当初叫李少卿为大将军,带兵三十万骑前去,但是汉王的兵力薄,胡国力强,所以官军均被杀死了,而且大将军李少卿也被胡王所生擒。其次以苏武为大将军,带兵五十万骑前去,可是汉兵力弱,胡人强大,官军又灭亡了。兵被生擒了六千余人,其中将大将军苏武等挑了主要的六百三十余人,各人都切去了一只脚,将他们赶出去了。许多人立刻就死了,其余的过了些时候已都死了,其中只有苏武不曾死亡,成了一只脚没有的人。

上山拾树木的果实,春天采泽里的芹菜,秋天捡拾田里的落穗,维持他的露命。但是在田里的有些鸣雁,却与苏武稳熟了,并不怕惧他,他看了这个,心想是往来故乡的,心里感觉怀恋,便写了一封书信,对雁告诉道:“请把这个一定带给汉王去吧。”拿来绑在翅膀上,放它去了。到了秋天,鸿雁必定如约的从北方飞到京城去,汉昭帝[2]那时在上林苑作乐游玩,时值落暮,天色阴沉,气象有点悲哀,有一行的鸿雁飞了过去。其中有一只飞了下来,用嘴将缚在翅膀上的一封书信咬开来,落在地上。官吏拿了这信,送到王那里,打开看时,上边写道:

“从前被关在岩窟内,经过三年之愁叹,今又舍在旷野,成为胡地独足之人。纵使尸骸陈于胡地,魂则复归于君侧。”自此以后,书信所称作雁书,或曰雁札。汉王看了说道:

“唉,真是可怜。这乃是苏武的名誉的笔迹呀。他还在胡地活着呢。”于是命令叫李广[3]的将军,带兵百万骑前去。这回可是汉兵强盛,战胜了胡国。听说本国得胜了,苏武乃从旷野中爬了出来,说道:

“我就是从前的苏武呀!”成了独脚的人,过了十九年的星霜,乃被用轿抬着,回到了故乡去。苏武十六岁时,初往胡国,国王给他的旗始终设法藏了,贴身带着,现在才取出呈献于王,君臣无不感叹。苏武因为对于君有无比的大功,赐给许多大国的领地,据说此外派他为典属国的职务。

李少卿留在胡国,不曾回来。无论怎样请求想要回汉朝来,但是胡王不许可,没有什么办法。汉王却并不知道这种情形,以为是不忠于君,所以将他已死的双亲的尸骸掘了起来,加以鞭打,对于六亲亦悉加罪。李少卿听到这样消息,深为怨恨,可是还是怀恋故乡,写了一通书信,表明自己并非不忠于君,送给汉王。王看了说道:

“那么这是很可怜悯了。”如今关于掘起父母的尸骸来鞭打的事,深觉后悔了。

汉朝的苏武附书于雁翅以寄故乡,本朝的康赖则托海浪以传达和歌于故乡。在彼为一笔之感怀,在此则两首的诗歌,在彼为上世,在此则末世,胡国与鬼界岛境界相隔,时代亦复变易,然而风情未尝不同,这是很可以珍重的事。

注释:

[1]汉王是指汉武帝。

[2]汉昭帝是武帝的儿子。

[3]李广乃是李陵的祖父,所以这里所说乃是时代错误。本节所说故事本是流传日本的一种传说,与历史不合之点甚多,此外不一一举正了。

四 红叶

古来最是得民心的大概无过于延喜和天历这两朝的天皇[1]了吧,可是大抵被称为贤王,有些仁德施及于人民的,总是须得天皇到了成年,有了分别以后。但是这位主上却是在幼年的时候,生就是柔和的性格。

在过去承安年间,刚才即位的时候,那时御年才得十岁左右吧,非常爱好红叶,在大门北边叫筑了一座小山,种些黄栌枫树等有美丽的红叶的树,称作红叶山,终日看了都还看不够的样子。但是在一天夜里,猛烈的刮起大风来,红叶都已吹落。落叶颇是狼藉。殿守[2]的官奴早上起来扫除,便把这些都扫集弃舍了,剩下的枝条叶子集在一起,因为那是早上风寒的天气,所以大概在缝殿卫所[3]里当作温酒的材料用了吧。管理红叶山的藏人在天皇临幸之前,赶快去一看,红叶却已是踪影全无了。问是怎么了,如此如此的回答,藏人听了大惊道:

“呀,这可了不得!把天皇那样心爱的红叶,弄成那个样子,真是岂有此理。你们大概是要办监禁流放的罪,就是我也不知道会遇见怎样的责罚呢!”正在那里愁叹,天皇却比平时起来得更早,临幸那个地方去看红叶,看见没有了,便问“这是怎么的”,藏人觉得无法奏上,只好从实直说了。天皇的气色却是很好,只微微的笑着说道:

“这是林间暖酒烧红叶[4]的诗趣,不知怎么人教了他们了,所以做了很风流的事情。”那个官奴反而得到称赏,并没有什么责罚。

又在安元[5]的时候,有一回值避忌方角[6]的行幸,即使是在平日,“鸡人晓唱,惊明王之眠”[7],那么的说的时候,也就容易惊醒,不大能安眠,况且又值极寒冰冻的夜里,想起延喜圣代的事来,天皇怀念人民不知道是怎样的寒冷,夜中在御殿里特为脱下自己的衣服来的事情,深自叹息帝德远不及先王的广大了。等到夜很深了的时候,远远听见有叫唤的声音。供奉的人都没有听见,但是天皇却听到了,便说道:

“在现在这个时候,叫唤的是什么人呢?快去看来。”随侍的殿上人便吩咐值日的武士前去查看,四处奔走寻找之后,在一处路上见有一个穷苦的女童拿着一个长方的箱子盖[8],在那里啼哭。问她是怎么了,她回答道:

“我的主人是一位女官,在法皇宫里当差,种种苦心的结果才做了这一套装束,由我送过去,此刻却有两三个男人走了去,把衣服抢去了。她有了这套装束,这才可以到法皇宫里去,若是不能去了,她又没有别的亲类可以寄托的,我为了想起这事来所以哭着的。”于是便把那女童带来,奏知此情,天皇听了说道:

“真是可怜,这是什么人干的事呢?帝尧时代的人民以尧的正直的心为心,所以都是正直的[9],今代的人民却以朕之心为心,所以邪曲的人在朝市里去犯罪。这不是我的耻辱是什么呢?”便问道:

“那么那被拿去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呢?”回奏说是这样这样的颜色。其时建礼门院还是中宫[10],就问她说:

“有这样的衣服么?”随即取了来,却是比原来的还要漂亮的多,便把这给了那个女童了。天皇又说道:

“现在夜还很深,说不定还会遇见那样的事情。”便派了一个值日的武士,送她到主人的女官那里,这实在是十分惶恐的事。因此就是很卑贱的匹夫,也无不祈祷这位天皇,能够保有千秋万岁的宝寿的。

注释:

[1]延喜(九〇一至九二二年)乃是醍醐天皇的年号,天历(九四七至九五六年)是村上天皇的年号,在日本历史上算是太平盛世。

[2]殿守是主殿寮的一种低级职员,主殿寮职司打扫庭院,以及薪炭灯烛等事。

[3]缝殿寮是宫中的一个机关,专司裁缝的事,因为在这近旁有一个卫所,所以便称为缝殿卫所。

[4]《和汉朗咏集》卷上“秋兴”中有白居易的诗句云:“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题目是《题仙游寺》。

[5]安元(一一七五至一一七六年)是高仓天皇的年号,即是治承以前,高仓上皇卒于治承五年,年二十一,那么这就是说他十五六岁的时候的事情。

[6]避忌方角,原文云“方违”,这是一种出于阴阳家的迷信,据说有“天一神”,常居世间,为世人阻塞不吉的方角。六十日中于己酉日始自东北(术语称之曰鬼门),凡阅六日,转至正东,居五日,以次至南西北,共四十四日,至癸巳日乃由正北归于天上,至己酉日乃复下降。对于是日天一神所在的方向,一切作为皆属不吉,称为方向阻塞,出行尤为不宜,必当避忌方角,即预先寄宿他处,改换方向方可。

[7]《和汉朗咏集》卷下“禁中”,有都良香作《漏刻策》句云:“鸡人晓唱,声惊明王之眠,凫钟夜鸣,响彻暗天之听。”

[8]箱子盖,原本是衣箱的盖子,古时也就拿来作装运物事之用,有如包袱的样子。

[9]据《说苑》卷一云:“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客人之为君也,百姓各以其心为心,以是痛也。”

[10]平德子是高仓天皇的中宫,及后进赠建礼门院的称号。事在治承五年即安德天皇的养和元年,高仓上皇去世之后了。

五 葵姬[1]

但是这里更有一件可悲的事件,在中宫那里出仕的一位女官,使用着一个少女,却不意得到天皇的宠爱。这并不是世间常有的只是临时的爱情,却时时为主上所召幸,真心深深地爱着,所以那做主人的女官也就不好使用,反而像主人似的郑重对付着了。她说道:

“书上说的,当时有谣咏说,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为妃[2]。女人是忽然会立为王后的。这人说不定会成为女御[3]王后,以至国母仙院[4],真是可庆贺的幸福呀。”因为她的名字是葵姬,所以私下便称她作葵女御。天皇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来就不再召她了,这并不是因为爱情没有了,只因为考虑到世间对于这事会有什么诽谤的缘故。可是此后时常见得忧郁,老是〔称病〕躲在寝殿里。其时的关白松殿[5]知道了说道:

“这一定有什么不快意的事情在心里,须得进去慰解一番。”便赶紧的进宫里去说道:

“既然是这样关心的事,那样这有什么关系呢?我想只要赶快的去召那女官来好了。也不必查问她的出身,基房就立即认她为义女就是了。”天皇答道:

“怎么好呢[6],你所说的虽是可行,但这要是在退位之后,那间或有之,现在却是在位的时候,有这样的事恐要受到后世的非难。”不肯听从他的意见,关白没有办法,只得掩泪退了出去。其后天皇在一张绿色特别浓厚的薄的楮纸上,写下一首记起来的古歌道:

“隐藏着的我的恋情却终于显露出来了,人家询问你是在想着什么事情呀。”[7]

这幅御笔的字,冷泉少将隆房[8]拜领了,交给了那个葵姬,她红了脸说:

“现在觉得有点不舒服。”便回到家里去,只睡了五六天,终于死去了。诗里说的“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9],就是说这样的事情吧。从前唐的太宗曾想把郑仁基的女儿任为充华[10],魏征谏道:“那个女儿已经与陆氏有婚约了。”就把入宫的事停止,这两件事情正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注释:

[1]葵姬,原文云“葵之前”,“前”为古时对于女子的敬称,或从音读则为“御前”。别本或题作“葵女御”,唯此本系私下戏呼的名称,因为她实在还并未成为女御。

[2]这里所说即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这两节本是陈鸿《长恨歌传》里的文句,原本云:

“故当时谣咏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人心羡慕如此。”

[3]女御为嫔妃之一种。

[4]国母就是天皇的生母,所谓仙院者是赠有院号的女人,如平德子即以中宫而受建礼门院的徽号。

[5]松殿是当时的关白藤原基房,至治承三年(一一七九年)冬天始左迁流贬。

[6]这是一句随口应付的话,是迟疑踌躇的口气。

[7]这首古歌乃是平兼盛所作,见于《天德歌合》中,在村上天皇的天德四年(九六〇年)三月在清凉殿举行“歌合”,即作歌比赛,分为左右两组,竞作和歌,末后由人评定左右的胜负。

[8]隆房为藤原隆季的儿子,任大纳言,是入道相国的长婿。

[9]二句见白居易《新乐府》第四十篇《井底引银瓶》中,原本这底下还有“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这才结出题目“止淫奔也”的本意来,此地引用原诗的两句,颇觉不甚适合。

[10]此故事见于《贞观政要》的《直谏篇》里,原本云将以郑氏女为充华,这乃是九嫔之一,而本书里却作进元观殿中,或又改为元和殿,今本改从《政要》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