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异是纷争之源,也是丰富之源。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之本。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他这句话也许正是对这样一种现象的提醒:即所有人都常常希望将这种参差多态化约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争论只在于究竟是哪一种。
“只要人人像我们这样生活,世界本来可以何等美妙。”每一种生活方式的热爱者都会这样哀叹。在这个经常听到的哀叹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谬误:人们只有在一个完全由不同于自己的人组成的世界中,才能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M.Thompson,R.Ellis,and A.Wildavsky,Cultural Theory,)网络的两种特征:协同过滤(人们只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链接)和群体极化(小群体只听到自己的回声而变得更激进),都不是技术特点,而产生于人性本身。在这种孤岛状的小团体中,人们仿佛是在和另一个自己对话:他们喜欢听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声音,这种态度的强化使得他们对不同的观点愈加难以容忍。的确,对于原教旨主义者来说,对他人不同观点的谅解只不过是意味着对自己信仰的不坚定:因为假如自己是正确的,那么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就不能也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则有许多人倡导宽容,以至于这种“宽容”本身也成了一种原教旨主义。
Alfred N. Whitehead曾说:“天知道什么看上去胡说八道的东西明天会不会被证明为真理。”他在此坦率地承认了我们理性的限度,因此相对开放的态度也许是必要的:参与辩论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当然也不是为了颠覆自己的观点,但应当使参与者都有所触动并受到激发。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你是正确的,相反的情形也可能是正确的。
PS:这两天因为《生两个好》一文,又一度切身见识了网上的激辩,而其展现的情形,似乎与四年前我写这篇旧作时并无二致:大多数人自动站队(虽然这并非我的本意,因为我只是描述一种正在浮现的社会现象,不评论它的对错);激进者挟持了讨论,反复重申自己的正确并间或伴以“你明白了吗?”的怒吼,俨然自己真理在握。自然,这种论题有不同意见实属常事,犹如艾柯所言:“如果有人提出以下疑问:‘家里到底适不适合养狗?’那么一定大约有五十个同意或五十个反对的理由。”只不过意见不同之余,言辞刻薄乃至恶毒,就实在太无趣了——虽然就像别的那些原教旨主义者那样,他们或许只是太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