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篇
编者按:发展电子政务是党中央把握全球信息化发展大趋势,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战略。中国电子政务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是政务管理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
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战略性举措。2002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掀开了我国全面、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的帷幕。十年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一 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建设进展
十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全面推进,在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政务信息资源、政府网站、信息安全保障、法规制度标准、管理体制与人才队伍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网络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国家统一的政务网络框架开始形成,各部门分散自建专网的局面初步得到遏制,政务网络覆盖面大幅度提高,能够基本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电子政务网络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设施。
1.中央着力部署统一政务网络
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提出建设国家统一内网和外网的建设思路。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明确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原则、目标和工作部署,加大了网络资源整合工作的力度。近期,由中办牵头组织编制了《国家电子政务内网规划》,大大加快了内网建设的步伐。2009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地方外网建设更加规范、进度明显加快。2010年10月,中编办批复国家信息中心加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的牌子,强化了外网建设的组织保障。
2.政务内网建设有序推进
近年来,中办会同国办加快推进国家统一内网建设。党委内网实现中央到副省级城市以上地方党委办公厅业务网的互联互通,有16个省(区、市)实现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系统网络的互联互通,28个省(区、市)建成了连接本级党委直属单位的横向网络及连接下级党委的纵向网络。
3.政务外网的集约效应开始显现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于2006年启动建设。2009年12月24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国家提出的“通过建设统一的政务外网平台,整合资源,节约建设和运维经费,促进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我国在跨部门、跨地区的大型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政务外网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连接部门最多、规模最大的政务公用网络,政务外网的集约效应已经逐步显现。
4.政务专网支撑能力得到加强
多数中央部门都建成了满足内部办公需要的局域网,多数单位建设了本系统专用网络,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网运行。中组部、中宣部、中办秘书局建设了业务专网,统战部、政法委、维稳办正在积极筹建业务专网。海关、税务、公安、国土、人保、审计等部门的大型重要业务系统都实现了业务专网24小时不间断支撑保障,这些专网承载的业务量在全世界居于首位。这些网络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实现部门业务的纵向贯通和横向协同奠定了基础。
5.各省市加快政务网络建设步伐
地方各级各类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不少省市加大了统一平台建设的力度,例如,江西、湖北、黑龙江等省通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方式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网络平台,不再新建部门专网,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每个省每年节约的运维费用都超过2亿元。
(二)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水平大幅提高
与20世纪90年代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局部性政府信息化建设相比,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级政务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大幅提高,政府行政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
1.中央多数部门核心业务基本实现信息化支撑
自2002年以来中央投资建设了“金财”、“金审”、“金盾”、“金保”、“金质”、“金土”、“金农”等40多项电子政务工程项目。根据对中央40多个部委的调查显示,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公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11年的100%,海关、税务、公安、国土、金融监管、社会保障等有“金”字工程支撑的重点领域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90%。有的部委如公安部、科技部等已达到100%。但从总体来看,中央部委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仅50%左右。例如,对部分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18个国家级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共建设信息系统70多个,支撑的政府核心业务超过100项,有效支撑了政府监管能力和事务处理能力。
2.地方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水平提升较快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省市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普遍超过80%,区县和多数中西部地区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中央政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地方政府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行政审批和行政监察业务为主线,建设了一大批业务信息系统。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到2010年“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的发展目标,各省市积极落实中央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行政许可事项相关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核心业务信息化比例明显上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行政许可项目网络化处理率已经达到90%以上,有的省市已经接近100%。
2010年,工信部组织开展了江苏省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试点和部分省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工作。江苏省的评估结果显示,参与试点的无锡、扬州和淮安三市的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3%、72%和88%,总体平均水平超过84%。部分省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数据显示,省市级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省、市级政务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较高,普遍在80%以上,区县达到50%。相比之下,中西部省、市级政务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接近50%,多数中西部地区区县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处于起步阶段,覆盖率较低,初步估计在30%左右。
(三)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大进展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围绕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目前绝大多数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都有数据库支撑,核心业务数据库覆盖率在80%以上。国家建成了人口、企业法人等一批重要基础信息库,金融、税收、质检、社保、教育等关键领域也都建成了一大批信息库。这些信息库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重要的基本信息资源。一些行业和地区建设了公共数据平台,在数据统一管理和利用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部分地区围绕人口、财税、信用、应急管理等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积极推进信息共享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围绕重点业务应用的信息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2010年工信部对中央近40个部委的电子政务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部委的核心业务都有数据库支撑,核心业务数据库覆盖率总体在80%以上。2002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建设了20多项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带动了相关业务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这些核心业务数据库的建成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科学决策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国家建成了一批重要基础信息库,公安部利用“金盾”工程建成了覆盖13亿人口的国家人口数据库,各级人口管理数据库为公安机关提供了1.3亿人次查询服务,协助破案227万起,挽回经济损失40多亿元。国家统计局建成了统计信息库,该数据库共包含3400多个指标、320个分组、105.26万笔数据。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建成了完整的企业法人数据库,民政部和中编办初步建设了社团和事业单位信息库,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也在加紧建设。
此外,金融、税收、质检、社保、教育等关键领域也都建成了一大批信息库。例如,财政部完成全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升级完善,截至2008年年底,通过该系统汇总的粮食直补与农资综合直补的资金量达826.37亿元,占全部应发补贴资金的94.7%,大大提高了服务“三农”工作的质量。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已建成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18类数据库。国家质检总局开通了网上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专栏,涵盖了大多数质检监管业务,发布了43万条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实现了数据库综合查询。
2.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初步取得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综合治税、人口管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税务总局会同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进一步总结税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应用试点经验,扩大应用推行范围。公安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建设了人口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为全国160多家银行的15万多个网点机构提供联网核查,利用假名开设账户进行诈骗的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国土资源部与银监会共同建立银行与国土资源部门信息查询机制,积极促进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海关总署进一步推动跨部门联网应用,与多部门协调推进“通关单联网核查”。国家统计局通过建设国家统计数据库,建立起较为规范和稳定、便于共享交换的统计指标目录,使相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沪、苏、浙加快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电子口岸、市民服务卡等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长三角地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水平和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武汉市不断完善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的交换平台,实现了跨部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目前,已经比对完整的在库信息近5万条。2008年,广东省建成开通了社保数据共享中心和企业基础信息共享中心,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统一的访问平台;完成了省级平台与佛山、揭阳两个地市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开展了信息共享电子监察工作,将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纳入电子监察范围,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共享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广州市加强对流动人口信息、残疾人就业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大大提高了流动人口暂住证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服务等工作水平。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通过跨部门信息共享建立了城市统一应急联合指挥体系,初步实现公安、交警、消防、急救、城管等多个部门的信息联动,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向综合化、可视化和互动性方向发展。浙江省通过“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建立了覆盖全省95%以上乡镇的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农业、教育、科技、组织人事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农村信息服务水平。
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进展较快。天津、上海、北京、内蒙古等地开展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北京市已建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通过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供政务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完成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试点项目,将公安厅的人口信息、测绘局的空间地理信息等在省级目录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注册和发布,全区各盟(市)、旗(县)的所有政府部门都可以通过目录服务体系查询3000多万人口信息并获取所需的空间地理信息。河北省已完成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利用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将率先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四个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政府信息共享标准和制度建设。国家形成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系列标准(征求意见稿)。目前《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等23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这些标准将为信息共享、网络与信息安全提供基础支撑。一些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地方政府出台了政府信息共享管理办法,为政府信息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3.中央和地方重要业务应用呈现数据大集中的趋势
很多中央部委通过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形成了以“中央和省两级集中”为主要模式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数据大集中的趋势初步显现,政务业务信息采集、加工、利用和再利用等环节都得到不同程度加强。公安、审计、税务、社保等部门都建立了本部门、本行业的政务数据标准。审计署设计建设了具有多种复杂业务处理功能的数据仓库系统,形成统一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系统,规划和建设审计数据标准规范,形成统一的审计数据标准。通过数据集中,形成了集约化建设模式,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系统部署速度,还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了基础。
此外,厦门、广州、上海、海南等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数据大集中”模式。2003年7月,厦门市实现了公安、社保、公积金、计生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更新使用机制,形成了一个包含340万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及历史数据的市民基础库。随后,地税、人事、党工委、教育、卫生等部门的系统也逐步接入,实现了面向市民百姓的“公共服务一卡通”,实现了政府“数据大集中”。广州市信息办开发了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并于2002年1月在越秀区六榕街等10个街道进行试点。随后在60条街道推广了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了自然人、法人、房屋基础数据库,以及失业人员、退管人员、老年人、育龄妇女等业务数据库,开展失业管理、退休管理、计划生育、侨务管理、出租屋管理等23项业务综合受理和“一站式”服务。2002年11月,广州市又以越秀区为试点,建立区级政府数据中心,将“条块结合”从社区一级提升到区一级,实现了区级政府的“数据大集中”。上海市打破了传统的自建自管的思想观念,探索了“一体化”的建设路子,围绕应用协同由第三方建设和管理支撑平台,多部门都是平台用户,大大降低了建设和运维成本。“一体化”建设包括信息一体化和应用一体化两个层面。信息一体化指构建区级信息资源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在功能方面体现对上、对下及横向“三联”,与已有应用系统进行交换,对于区县委办局和街道未构建系统的则实行集中建设,即利用ASP模式,增强条块信息资源共享。海南省按照全省统一平台和数据大集中的原则,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应用项目,实现业务系统“数据大集中”管理,为实施电子政务外网工程和实行对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统筹管理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全省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1.普遍建立各级行政服务大厅
行政服务大厅也叫政务大厅或行政办事大厅,是近年来为方便公众、企业、单位办理相关审批服务手续,由政府主办建立的一种行政办事服务大厅。目前全国县级及以上的行政服务大厅达4500个,100%实现了信息化支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2.政府网站已经基本普及
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门户网站承担着作为整个“虚拟政府”的大门和政府在信息时代管理与服务的核心窗口两项重要功能。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探索和实现电子政务服务功能的网络化,推进政府在线服务的拓展和深入。2006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四级政府网站体系形成。目前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已达到100%,地、市级达到99.1%,区、县级超过85%。目前各级各类政府网站普遍具备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三大服务功能,政府网上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已逐步形成。2009年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对各地政府门户网站评估的主导思想进行引导。200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为参考依据,对我国政府网站互联网综合影响力及网站绩效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各级政府网站都以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核心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网站建设,在网站设计、版面布局、色彩搭配、网站访问、网民体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多数政府网站按照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府网站应用增加,功能增强,服务性、人性化得到了增强,政府网站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网上信访、领导信箱、在线访谈、行风热线等网上互动栏目普遍建立,公众通过政府网站参政议政的渠道更加畅通。此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国脉互联分别对政府网站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呈现逐步提高态势。
3.广泛应用政府呼叫中心
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呼叫中心(Call Center)系统在政府服务中逐渐得到推广。各级政府机构在公共服务过程中设立的“市民热线”、“政民联系热线”、“政风举报热线”等大多属于或者类似于政府呼叫中心服务。通过呼叫中心,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加强沟通,增进信任,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政府形象。例如,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以下简称81890)开通11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社区服务中心”、“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政府创新奖”、“浙江省服务名牌”等50多项荣誉称号,工信部、商务部多次向全国推广81890服务模式。81890建立了政府、企业和市民之间沟通和互动的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三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创了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全新领域,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联系群众的“贴心线”,也成为服务产业的“孵化器”。截至2012年5月,81890共开通20条电话热线(不包括各县市区的分中心),日均受理量达3000余件,办结率达到100%;信息库的有效信息达100余万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求助。此外,81890促进了服务产业的大发展,2011年800多家加盟服务企业的营业额达9.01亿元,纳税达2014万元,同加盟前相比,增加了8倍多。服务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目前,加盟企业的就业岗位从平台建立前的4810个增加到目前的30000多个,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7800多人。81890还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观和公共管理的改善。自求助热线开通后,不少关系市民生活的公共事务类求助逐渐向81890分流。为生活小事找110指挥中心求助的现象明显减少,使有限的警力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4.公共信息亭在部分城市得到应用
2006年10月,《数字信息查询机通用规范》审定会在青岛召开,这次会议产生了中国信息亭行业的第一个行业标准,信息亭建设开始走向规范化。目前,公共信息亭在北京、成都、苏州、西安、烟台等城市得到了应用。以苏州为例,公共信息亭是苏州市政府2005~2006年的实事工程项目,是“数字苏州”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被当地市民评为“2005年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该平台共设计了21个一级栏目,250多个二级栏目,1700多个三级栏目,共收录4万多条便民服务信息,内容涉及市民的衣、食、住、行、用等绝大部分公共服务项目。
5.“市民卡”工程在部分东部发达省市铺开
“市民卡”是政府授权发放给市民用于办理个人有关事务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多功能IC卡。市民卡的主要功能有三大类:第一类,以社会保障为主的应用,市民卡不仅具有医保卡的所有功能,以后还可以用于住户公积金查询、婚姻登记、养老金领取、低保优抚金发放等政府部门的各类服务。第二类,以电子钱包为代表的电子支付应用,持有市民卡的市民可以通过自主选择银行,增加市民卡的电子支付功能,可持卡在医院、药店看病买药,缴纳电话费、手机费、煤气费等。第三类,以城市交通为代表的公用事业应用。持卡市民可以通过自愿选择在市民卡中加载公交卡的功能,逐步实现在出租车、公交车、水上巴士上刷卡支付,免去付现找零的烦恼。同时可能逐步推出停车、加油等多项刷卡服务功能。目前,北京、宁波、杭州、烟台、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陆续推出“市民卡”项目,发卡量快速增长,例如,截至2010年12月,山东烟台市民卡发卡量达7.3万张,浙江嘉兴总发卡量达4万多张,宁波已突破15万张,广东惠州预计2012年发卡总量达100万张。
6.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取得了长足进展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基层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依托“信福工程”、“三电合一”等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加大了对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力度。各级农业部门也积极推进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着重强化网络延伸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尤其是通过实施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项目,相继建立起“12316”三农热线电话、农业信息网站、农业电视节目、手机短信服务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农业技术、市场、政策等信息及时有效的传播,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十一五”期间,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据2010年9月1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考核评估工作总结会”披露,这次评估工作,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300个地市,涉及1852个区县,占全国区县总数的60.84%,涉及110226名信息员。根据考核评估和公示结果,最终在全国评选出175个村级先进信息服务站和175名村级优秀信息员。先进的综合信息服务站平均年限超过4年,每个服务站平均覆盖村民2791人,信息员中有12个少数民族代表,有大学生村官,有农技推广员和远程教育管理员。
7.移动政务应用开始起步
移动电子政务是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新型电子政务模式,它把电子政务从PC机延伸到掌上终端,从有线网拓展到无线网,从信息检索发展到信息推送。通过它,政府公务人员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仅消除了实体政务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还突破了传统电子政务对物理网络延展长度的依赖,彻底摆脱有线网络的束缚,为市民接入政府服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发达城市都开始着手建设移动政务系统,2010年工信部还组织部分城市开展移动政务试点。
(五)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中央和省级各部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中央各部委十分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大多建设了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部分部委还建立了应急机制,海关部署还建设了灾备中心,组织开展了信息安全应急演练。等级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主要业务系统都按照等级保护的要求加强了安全防范。各省市多采用安全防护措施,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保障电子政务安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建设了电子认证系统。北京市2003年成立了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2008年成立了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建成信息安全测评、应急、电子认证等6项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成异地灾难备份中心。辽宁省建设了省区域性“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六)法规制度标准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1.电子政务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1世纪初的十年是我国电子政务相关政策法规出台最为密集的时期。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17号文件和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应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此外,中央还颁布了电子签名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了信息安全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100%中央部门都有围绕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文件、制度和规范等;50%以上的省都出台了信息化条例和专门的管理办法。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许多部门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工程资金管理制度,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监督和制约能力逐步增强。
2.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初步建立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国家标准委员会开展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研究,形成了9份研究报告,编写完成了6册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正式发布了8个国家标准,完成了25个国家标准草案,建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服务平台,开发了4套标准辅助应用工具,开展了电子政务标准化系列活动。
配合工程建设相继制定了行业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各项目建设单位坚持开放性和广泛性的原则,积极吸收各种社会力量,采取民主方式共同进行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积极性,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标准化成果,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研究成果,并按照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规范,按照“有国标用国标、无国标定部门标”的思路,已纷纷建立应用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例如,“金质”工程制定了8个行业/工程标准;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工程参照电子政务国家标准制定并发布了8个行业/工程标准;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制定了6个行业/工程标准。“金审”一期工程制定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金税”二期工程制定了6个行业标准。政务外网平台工程制定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IP地址域名管理规划。中储粮信息系统制定了2个工程标准等。
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04年以来,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化制定工作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安全标准数量成倍增加,2008年底已经完成76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发布63项,是2004年以前发布标准的3倍,还有64项正在研制和审批过程中。信息安全标准质量显著提高,自主制定标准的比例已达57%。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公钥基础设施安全支撑平台技术框架》《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等18项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11年2月1日起实施。这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突破,两个国际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接受为工作项目,一个被接受为研究项目。我国已经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应急处理、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中国特色的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七)管理体制与人才队伍建设进展顺利
1.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推进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创新,是保障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进入21世纪,党中央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2001年,中央决定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建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2003年,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组长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担任。2008年,国家实施大部门制改革,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职能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大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和95%的省级地方政府仿照中央政府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宁夏、西藏除外),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大多数地市、区县也建立了一般由行政一把手挂帅的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政府都明确了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电子政务推进和管理体制。目前,绝大多数省市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模式,调整主管部门职责,组建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厅或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和省级基本上都建立了信息中心、计算中心等相关的支撑机构。
2.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信息技能稳步提高
公务员整体素质和信息技能大幅提高,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结合工程建设,各部门组织了数据、网络、应用和安全等工程的建设培训,有条件的单位还开展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的应用系统部署及相应的使用培训,组织相当数量的骨干人员参加了各类工程建设和系统应用的培训,并尝试开展了网上教育培训。此外,部分部门还进行了国际交流、考察和研讨活动,有效推进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为地方各级部门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 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发展成效
十年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成效可以从四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一是由电子政务应用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二是由电子政务应用带来了行政效能的提升;三是电子政务应用增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四是电子政务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一)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近十年来各级政府年度投资规模保持了持续增长,电子政务建设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
1.直接经济效益巨大
一些与税收、海关、金融、审计等经济运行管理直接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如“金关”、“金税”工程为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两项工程每年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超过万亿元。例如,“金关”工程的建设,形成了由“电子海关”、“电子口岸”和“电子总署”组成的海关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格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关信息系统之一,在利用信息化为国家“把好关”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08年年底,共有13家银行、17000个企业,网上支付海关各种税款4299.7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52.1%。金融监管、审计等业务系统每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截至目前仅反洗钱系统向国家有关部门移送可疑交易线索即为773份,办理提请协查案件633件,提请反洗钱局行政调查1523份。该系统2009年发现的可疑资金交易就超过4000多万份,涉及金额超过800亿元。“金审”工程一期、二期建成后,审计工作较之传统手工作业审计方式发生质变,2007年比2002年审计后上缴财政资金增长了3倍,减少财政拨款补贴增长了5倍,审计查处违规资金归还原渠道增长了4.78倍。
2.间接经济效益显著
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还表现在通过电子政务节约政府行政成本和降低企业、公众办事成本方面。据初步估计,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效率,全国近十年来少增加公务员100万人以上,按每人每年平均20万元行政成本计算,每年带来的行政成本节约不低于2000亿元,十年来节约的行政成本达到2万亿元。通过实施电子政务,不仅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还减少了企业和居民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与管理类业务的时间和货币支出,这一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巨大的。比如,由国家各级人事管理部门建设的各级公务员网上招考系统,减少报考考生的申请时间和货币成本,每年节约的考生支出总计超过4亿元。
(二)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重点推进12大业务系统的建设,此后根据实际需要又扩展到20多个,中央和地方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推开,电子政务应用普及水平大幅度提高,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政务运作形态正在形成,显著提升了执政能力和行政效能。
1.高效的网络化政务运作形态正在形成
党委、人大、政协、政府各部门日常办公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大幅提高,公文处理和传输能力明显增强,多数部门都利用远程会议系统组织召开各类全国性会议,大大提高了会议组织效率,节省了会议开支。组织、宣传、统战、政党外交、纪检等党务部门主要业务都实现了信息化支撑,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提高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执政能力。全国人大相关法制建设业务系统陆续上线,立法工作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决策分析能力显著提高。中央政府各部门多数信息系统已经在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府行政事务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电子政务的支撑。
2.与手工方式相比行政效能得到全面提升
据对部分中央重点业务系统的调查,与政务手工作业相比,电子政务系统政务工作效率普遍提高3倍以上,数据采集类业务和行政管理类业务的准确性与合规性提高8倍以上,财政管理业务的处理效率提高8倍以上,信息公开与公共服务的普及效率提高9倍以上,面向依法行政监督的内部管理与控制效率提高5倍左右。
以“金”字工程为例,“金税”工程使增值税征收率由2000年的61%提高到现在的86%以上。“金财”工程通过应用支撑平台、预算管理系统、国库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工资统一发放系统、财政经济景气分析与预测系统等建设,核心业务信息化的普及工作基本完成。其中,预算编审系统中央版已在171个即全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近11万个基层预算单位应用,完成了全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升级完善,大大提高了服务“三农”工作的质量。“金关”工程大幅提高了进出口业务的办理效率。截至2008年年底,电子口岸各类上线项目累计21个,企业用户累计47.2万家,已发放IC卡146万张。海关及其所有监管现场实现24小时联网运行,系统日处理电子单证达120万笔,门户网站日点击量超过480万次。2008年处理各类单据3.17亿票,系统运行可用率达99.9%。“金盾”工程覆盖了90%的公安基层所队,显著提升了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网上侦查、网上串并案件,带动和促进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工作方式的转变,全国利用信息破案已占全部破案数的20%左右,浙江和江苏两省分别达到了38.5%和25%,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建立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户口网上迁移“一站式”办理和一次性完成,办公效率与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该系统2005年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人口查询1090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查询1241万人次,协助破案76万起,抓获在逃人员2.8万名,挽回经济损失达6.5亿元。2008年网上抓逃30多万人,办案成本大幅降低。“金审”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初步实现从提高审计效率到提升审计效能的转变,实现从单一部门审计到跨部门、跨行业关联审计的转变,由过去只能对某一商业银行的审计发展到对四大商业银行的关联审计。查处大案要案、移送司法纪检案件2007年比2002年降低16%,而审计提出促进规范管理的建议增长25倍。
3.宏观决策科学化水平得到提高
近年来,中央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推进人口、法人、土地、宏观经济、金融、空间地理、统计等基础数据库建设,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分析为宏观调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各职能部门也通过深度挖掘行业业务数据,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审计关注我国财政安全、金融安全、民生资金安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等,向国务院报送了相应报告,引起国务院领导和高层专家高度重视。海关总署利用“金关”工程多年来积累的数据资源,对国际贸易情况进行精确、及时的分析,定期向中央报送相关信息,为中央制定经济振兴对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经济日趋活跃、城乡统筹更加紧迫,政府在社会管理、协同监管、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电子政务在这些方面发挥了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
1.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单一、范围有限、时效性不强,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不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社会管理的典型。全国公安机关实施“金盾”工程以来,纳入计算机管理的人口总数超过13亿。每年使用信息系统检查出入境人员3亿人次。通过人口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部门的管理能力。公安、民政、计生、教育等部门间以及跨地域间共享信息,大大提高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公安机关还通过开展网上侦查,显著提高治安管理水平,2005年“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上线,当年就抓获在逃人员23.8万人,一大批藏匿多年、影响恶劣的重大在逃人员落入法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设的“金保”工程(社保、低保)已经覆盖1.5亿参保人员,低保、养老等资金发放的准确性、及时性、便捷性大大提高,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北京市东城区在万米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设社区医疗服务信息化体系,降低了医疗成本,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开创了社区医疗服务的新局面,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
2.协同监管成效显著
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政府原来管不到、管不好的事现在可以做到管得到、管得好。比如,在金融监管领域,通过人民银行反洗钱系统、外汇管理局外汇监管系统与海关“金关”系统的“通关单联网核查”,堵塞了洗钱、骗汇等违法渠道,每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公安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建设了人口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为全国160多家银行的超过15万个网点提供联网核查,利用假名开设账户进行诈骗的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国土资源部与银监会共同建立银行与国土资源部门信息查询机制,积极促进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监管水平。此外,综合治税、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也有很多协同监管的典型,这些电子政务应用大大提高了各级政府的管理能力。
3.应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技术应用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电子政务与城市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城市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类应急资源,提高了应用管理水平。2003年北京市建立了统一的市、区县(委办局)两级应急指挥系统,以快速应对恐怖事件、重大火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其八大子系统分别为恐怖和刑事案件、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汛、抗震救灾、城市公用设施突发事件指挥系统,在防治“非典”等重大疾病疫情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上海、广州等城市率先建立了城市统一应急联合指挥系统,初步实现公安、交警、消防、急救、城管等多个部门的联动,大大提高了城市应急反应能力。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中,电子政务的应急保障应用,对这些城市成功举办大型国际盛会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4.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电子政务在促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城市都建立了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了交通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很多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大力推进地下管网、建筑工程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城建管理科学化水平。北京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经验得到推广,多数城市都建立了精细化社区管理体系,社区事务管理流程不断优化,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四)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为民服务是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理念,我国在推进电子政务过程中也十分注重以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2001年胡锦涛同志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对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如有可能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推动其解决,我们就应该下工夫切实加以推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政府网站成为信息公开的第一渠道,树立了信息时代政府的新形象。政府网站办事能力有较大提升。大多数部委均在网站上设立了政民互动的窗口和交流平台,绝大多数省区市都开通了领导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有些政府部门还开通了领导在线访谈,这些方式已经成为公众与政府直接沟通、实现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善治的重要手段。
1.政务公开更加及时准确
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是近年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2003年年初,广州市政府正式实施《广州市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后,商务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多家中央部委,陕西、河北、湖北、北京等省市先后颁布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规章,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于2007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明确了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为以政府网站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政府网站成为信息公开的第一渠道,树立了信息时代政府的新形象。近年来,多数政府通过政府网站不断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完善内容保障机制,普遍加强政府信息资源梳理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促进了政府信息网上全面、规范、及时公开。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检查,促进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依照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公开信息,全国333个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有292个实现了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占87.68%。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建立了信息公开目录,共梳理出对外公开业务523项、信息资源837类,还开通了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实现了数据库综合查询,目前该栏目共发布了43万条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上海市政府网站率先推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开通依申请公开渠道,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和公众便捷获取。截至2009年7月下旬,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北京市各委办局主动公开信息总数为104072条,平均每个部门1892.2条,区县信息总数为211660条,平均每个区县11758.9条;辽宁省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各类政务信息12.7万多条,日均发布动态性政务信息200余条,总浏览量达1.95亿人次,总点击数达9.10亿次。江西、甘肃、天津等省市建设了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大大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和效率。总之,大多数政府网站能够建立信息公开目录,落实信息公开责任制,并按照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工作结果梳理和公布信息,大大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在提高政府透明度方面取得了实效。在增强政府透明度的同时,政务信息公开在促进化解社会矛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成都市政府网站建立了市、区、村三级政务公开平台,在试点的龙泉驿区平台上线后,村民上访率下降了90%。
2.为民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为方便公众办事,各级政府按照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大力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进部门协同办公,在线办事服务模式加快向“一窗式”、“一站式”转变。政府网站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许多部委通过梳理整合办事资源,提高了在线办事服务的规范性、丰富度和人性化程度。如商务部网站专门开辟了在线办事系统,人保部在网站上提供公务员报考、职业介绍、网上缴费等办事服务,农业部网站也提供了十余项在线办事服务。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批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城市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处理的比例普遍超过50%,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功能逐步增强。北京市在对行政办事事项梳理的基础上,深化网上办事“一口受理”,目前市政府门户网站上整合的部门事项共计2300余项,区县事项1.1万项,除涉密事项外,全部在网上提供了办事指南服务,市级部门有近3000张业务表格提供了网上下载服务,实现网上申报、状态查询、结果公示等服务的事项约7000项。北京市东城区在万米网格化管理系统基础上,建设社区医疗服务信息化体系,大大提高了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开创了社区医疗服务的新局面,成为促进和谐发展的典范,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要求所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并建立了全程办事代理服务平台,推进“一门受理、全程代办”,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水平。江苏省扬州市在网站设立了户籍办理、养老保险、交通出行等场景向导,并开展了行政审批项目的并联审批,目前全部439个审批项目都可以进行网上申报,其中128个项目已进行网上并联预审。深圳市等政府网站结合用户需求,开通了婚姻户籍、交通运输、企业登记注册、房屋租售、社会保障等场景导航和个性化服务。成都市、广州市政府网站面向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提供就业信息、在线培训和职业教育等服务。天津市、杭州市、西安市政府网站全面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开通社区服务热线,为市民查询各类服务中介、机构信息提供了便捷的网络平台。杭州市采取“政府引导、社区自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发展于一体,建立了统一社区服务门户网站,实现了全市362个社区全部上网,网上服务内容涵盖了“吃、穿、游、娱、购”等多个方面。杭州市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将基层工作中涉及民生民情的有关服务与居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
3.政民互动更加畅通有效
政府网站网上信访、在线访谈等互动栏目已经成为各级政务部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公民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大多数部委均在网站上设立了政民互动的窗口和交流平台,绝大多数省区市都开通了领导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很多政府网站设立了公众留言板,有些政府部门还开通了领导在线访谈,这些方式已经成为公众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重要手段。很多政府部门领导在网上与群众互动,倾听群众呼声,征集社会建议,不少领导同志还在网上开办个人博客,加强了与群众的沟通。这些方式已经成为公众与政府直接沟通的重要手段,促进了实现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善治。例如,全国人大实现了立法工作的网上全民征求意见,就《物权法》等重要法律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开辟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新途径。商务部等政府网站紧密围绕工作重点和热点,调动业务部门积极性,推出访谈和民意征集栏目,密切了政府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开辟了畅通民意的新渠道。纪检监察部门设立纠风网站,接受群众举报,强化社会监督,为改善政风行风、维护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信访部门开通了网上信访,促进了信访工作的公开、公正和透明。以广东省为例,2008年5月31日,广东省信访局与南方网合作开发的网上信访平台正式开通,到2009年10月底共受理网上信访事项15583宗,向有关单位和地方转送交办7649宗;仅2009年7~9月就受理网上信访事项3128宗,其中诉求类2865宗,建议类263宗,网上信访数量已占该局信访总量的20%。辽宁省开通了“民心网”,树立了倾听群众呼声的典型。另外,随着微博客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了政务微博客。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客总数为50561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客32358个,党政干部微博客18203个。在新浪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12103个,党政干部微博客10652个;在腾讯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13911个,党政干部微博客6748个;在人民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2401个,党政干部微博客71个;在新华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3943个,党政干部微博客732个。开设微博客的党政机构中,地级市机关及下属机构所占比重最高,占58%。政务微博客已成为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了解民意、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
三 中国电子政务十年政策走向
回顾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电子政务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国家对电子政务的战略布局和总体谋划密切相关。世界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没有遵循统一的模式,中国发展电子政务在追赶世界潮流、引入国际经验时十分谨慎,特别注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文化背景来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十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高瞻远瞩,在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方面深谋远虑,适时地作出若干项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对电子政务的战略布局基本做到了运筹帷幄。相关部门重点围绕框架设计、机构安排、工程项目管理、网络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政府网站发展、信息安全保障等进行统一部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推进思路、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保障体系等,为全国电子政务的大发展和重点突破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各地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每一次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既是继承和发展已有文件的战略内容,也为下一次的腾飞注入了新的动力。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发布,将“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正式确立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的建设任务,确立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脉络,从此揭开了全面推进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高检、高法等六大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序幕。《通知》将电子政务定位在提高行政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和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自此,电子政务从支撑海关、税务等少数部门的核心业务,向各级各地政务部门的核心业务全面渗透,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核心政务质量和效率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新方向,集约化建设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方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安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在重大应用系统工程之外,建设全国统一的内网和外网,供全国各地各级政务共同使用,推动互联互通和共享协同。
2004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为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意见》将信息资源分成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资源、市场性信息资源三大类,并初步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2006年相继发布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都不断地丰富了电子政务的服务内容。这两个文件更加注重发挥电子政务对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将服务定位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面向个人、企业和部门提供各类应用,体现服务是电子政务的宗旨这一原则。200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规划。该文件对网络建设的目标、管理体制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中央和地方在网络建设中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初步解决了统一网络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尤其是发改高技〔2009〕988号文对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应用、运维、安全保障及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规范。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出台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5号),加强了需求分析和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2012年国家相继出台《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改高技〔2012〕1202号),对“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进行总体规划。这两个文件都把握住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和技术环境新变化给电子政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重点强调政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社会问题与解决手段的耦合、项目规划与信息能力的结合,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促进治国理政能力提升和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的重要作用,强调转变电子政务自身的建设方式和发展方式,突出发展质量、应用实效和整体可持续性。其中,《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并对县级以上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县级以上政府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县级以下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的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率等发展指标进行了量化。《“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主要是“两网、五库、两方面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十五个重要信息系统”。“两网”是建好内网,扩展外网,整合优化已有业务专网;“五库”是建设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等信息资源库;“两方面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是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设施;十五个重要信息系统是在继续推进“金盾”、“金关”、“金财”、“金税”、“金审”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功能整合、协同互动、资源共享、关联组合”的新方式,重点建设健康、住房、社保等民生信息化工程、药品、食品、安全生产、价格、金融监管、能源、信用、环保、应急维稳等经济社会安全信息化工程,以及行政执法、民主法制、执政能力等治国理政信息化工程。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方向将会发生转变,迫切呼唤对电子政务发展战略重新进行布局,进一步完善国家政策走向。十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信息化工作者是有能力驾驭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是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建设道路的。经过十年的发展,电子政务逐步成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战略举措。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信息社会正在逐步形成,社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政务创新和信息社会管理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政务部门更多地采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行政效能。目前,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处于即将来临之际,互联网应用推陈出新和新技术新模式涌现正在改变着电子政务的实现方式。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与经济社会技术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较大距离,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十二五”乃至未来一段较长的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电子政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努力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