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1420700000049

第49章 怎样让一加一大于二——每天学点婚恋中的经济学(1)

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再好的战略也注定要失败。——伯纳德·赖曼

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总是带有风险的。——彼得·德鲁克

▲恋爱,不能忽略成本

★叙述纳什生平故事的奥斯卡电影《美丽心灵》中有这么个场景,在一个美女环伺的酒吧,一群男士都在“虎视眈眈”场上最漂亮的女生,却无一采取行动。对此,纳什思考得出:虽然这位女士是全场最漂亮的,必然令全场男士都青睐,但是在这种激烈的竞逐下,没有任何一个男士自信绝对可以赢得她的芳心;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女士都不希望自己是男人的次选,如果男人决定要追求这位最漂亮的女士,就会失去了竞逐其他女士的权利。所以,为了保证自己不至于最后一无所有,男人们都放弃追求最美的女人,而继续与长相相对平庸却更有把握得到的女人谈情说爱。这种美人冷落的场面考虑了对方策略进行权衡后做出的最优选择,不可思议却合情合理。★

一般认为,爱情是一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非功利现象,但在经济学的视野里,爱情不管是由于何种非理性动机,都会对经济行为作出反应,没有任何爱的付出是完全不需要回报的。苛刻的说,表面上是我们爱对方,实际上是爱自己,因为所爱之人其实是自我的对象化。只要我们对爱情现象稍作一些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第一,人们能从爱情中找到个人快乐、幸福、满足感。第二,爱情中的快乐,是人们用约会时间、甜言蜜语等主要投入,辅以花前月下、楼堂馆所等要素投入而生产出来的;第三,生产爱情的收益,取决于当事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人力资本投资,如语言天赋、性爱技巧以及得自文艺作品的爱情观念。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爱情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交易。

在恋爱中,女方的要求一般都会多些,她们一般都会希望男友能主动了解她的需求,觉得如果要自己开口,就没意思。男方则希望女友能少一些要求与矜持。女方却认为如果男友不主动有所表示又怎能显出对方是爱自己呢?正因为多数人都认为情侣或夫妻应如此,所以要求对方也就变成理所当然,提出任何需求似乎都不为过。

但是,谈情说爱是一种过程,如果你是理性的人,就会发现爱情中也有“需求法则”。所谓爱情的“需求法则”,是指谈情说爱时所付出的代价较大、风险较高,人们就会减少对爱情的需求;而当谈情说爱时付出的代价较小时,人们就会勇于尝试爱情,对爱情的需求就会增加。这表示爱情的代价与需求呈反向变化。这也印证了为什么爱情中双方越敏感,要求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矛盾,造成分歧。

但是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来讲,每增加一次爱情消费所引起总效用增加的部分将会逐渐递减。第一次恋爱的满足感最大,得到的启发亦最多。随着恋爱次数的增加,对于爱情的好奇与新鲜感会逐渐递减,所得到的恋爱满足感亦是递减的。

如果将恋爱中人的相处看做是“经营爱情”的话,每一名恋爱中人都想投入更多的时间或金钱,让爱情更感动、更温馨、更浪漫,但是精力有限,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在有限的精力下将谈情说爱变得浪漫、温馨,成为大家所追求并期望解决的矛盾。

因此,经济学家们会建议情侣或夫妻应少对对方一些要求,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最大可能降低恋爱的“成本”,只有这样,恋爱才会更甜蜜、更圆满。

▲用心维护,否则爱情会变质

有这样一则笑话:

★结婚前:从上往下看

他:万岁!终于到头了!我都等不及了!

她:我可以离开吗?

他:不,你甚至想都别想!

她:你爱我吗?

他:当然!

她:你会背叛我吗?

他:不会,你怎么会有这样想法?

她:你会吻我吗?

他:会的。

她:你会打我吗?

他:无论如何都不。

她:我能相信你吗?

结婚后:从下往上看★

为什么结婚之前的情侣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而结婚后双方却在家庭琐事当中变得陌生?我们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

大量的调查显示,现代人的离婚率在逐年上升。作家柏杨曾经说,爱情是会变的,谁要是不相信这句话,谁就得付出不相信的代价。

经济学家用效用来阐释这个问题。人们追求爱情,是因为爱情能够人们带来效用,即生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一种物品的时候,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热恋中的男女,纵使爱得死去活来,但是随着彼此付出的越来越多,其给对方带来的边际效用就会越来越少,到了彼此厌烦的地步,边际效用就成了负的。

★作家刘震云在《一地鸡毛》中讲述了普通市民小林的故事,小林和老婆本是大学毕业生,但结婚之后,便陷入了单位和家庭的琐事当中,正如一地鸡毛。

自从小林两口子有了孩子后,生活越来越繁杂,几次折腾搬家,老婆也变得爱唠叨了,甚至为了多接两桶水故意不关紧水龙头。小林很奇怪,当初的一个大学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市侩?★

用经济学可以做出如下的解释:结婚之前双方并不是天天见面,每一次约会都有新鲜感,效用不会递减;当结婚后天天生活在一起,效用递减也就出现了。一方面双方在一起过平淡无奇的日子,日复一日没有什么改变,从婚姻中得到的效用在递减。另一方面,是对方的品质下降了。女性结婚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从内到外都忽视了“保鲜”,不再像恋爱时那样注意自己的形象了。而男性在结婚后可能也会恢复自己的“本性”。随着天天相处,给对方带来的效用是下降的。现代人离婚率越来越高的缘故,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起作用。

面对现代爱情边际效用的递减,不允许离婚显然不可能,刻意增加两个人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现实的,倒是鲁迅说过的那句“爱情需要时时更新”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现代婚姻有“七年之痒”之说,爱情消费到了一定的时候,其边际效用就递减了,如果不及时更新,夫妻间的爱情恐怕真的不容乐观了。

当有一天忽然发现你的爱人正在疏远你的时候,不要埋怨世风日下,而应该首先从经济学的效用入手,看看你的对他(她)的边际效用是不是递减了。

▲恋爱公式,请画上不等号

如果也可以给爱情计算一下左边右边,列出一个等式的话,请将等号上画一条斜线,因为爱情从来都是不平等的。不是你付出多,就是对方付出的更多。付出的越多、爱的就越深。爱情是个不等式,关键是不要刻意追求平等,只要爱的投入,就不要斤斤计较。

★有一位王子,爱上了一位女子,这位女子一无所有,没有美貌,没有钱财,并且还是奴隶,但这位王子是那么地爱她,毫不鄙视她,而且愿意为她舍弃一切,付出一切。

这位王子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放弃了王子的身份,选择做了奴仆,来到这位女子身边,他要告诉她,她应该去追求的,他亲自鼓励她,希望她有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勇气,他付出自己的生命只为要赎得他心爱女子的自由。

他为她死在了咯咯他的山上。

但是,这位女子起初的时候并不爱他,也不理会他的爱,她甘心地做着奴隶,也不明白他讲述的自由,她就是那么不在乎地活着,就那样看着那位深爱她的他,默默地,为她忍受了所有的羞辱与痛苦,毫无怨言地登上了咯咯他,用自己的命赎了她的自由。

终于,有那么一天,她开始懂得了他的爱,明白了他用生命为她换来的自由,她开始去追求,去改变自己做奴隶的习性,她开始去爱他,去明白他,她理解了他为她所忍受的一切,所付出的生命.......

她不再做奴隶,她按照他喜悦的她,所盼望她的样子去生活,她懂得了他牺牲的爱,她不再为自己活,她为了他,要活出最漂亮的生命!

但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这位王子最后复活了,他亲自带领他深爱的女子,克服一切艰辛困难,走尽一切当走的路,回到他父亲的国度,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是全世界最真挚,最美好,最伟大,最浪漫的爱情!这是流传在基督教牧师中的爱情故事。

爱情方面,付出的和回报的,往往总是不会让你满意的。你爱他爱得很多,为他可以去做任何事,可他却心不领神不会。你对他可能只付出了一点点,而他却愿意为你去死。也许他爱你爱得疯狂,反而你却毫无感觉。爱一个人,是没什么理由的。也许你是一个美丽的人,因为你的美丽,你的要求也许很高,你理想中的人也许很难得到;也许你不美丽,你的要求也许不会太高,反而容易结良缘。幸福往往就落在他们身上,一个瘦高个和一个矮胖个,粗大型和小巧型,皮肤白腻和黑壮型,这样的组合比所谓的郎才女貌更加稳定,更加安全。 每个人的身上总会有些特殊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无所谓,只有在爱他的那个人眼里才会有感觉。爱情本来就是不等式,何苦去追求平等呢?

换句话说,如果一切都扯平,那么听起来就不像是爱情,而像是做生意了。爱情的美丽正在于付出,如果能够用自己的付出换来对方的成就,那么为什么不默默地做一个在台后支持的人呢?

★电影《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1947年,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优雅的社会交际他根本不屑一顾,上课也提不起什么兴致。他整天沉迷着的只是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深信这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情。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十分激烈。一个晚上他与一些同学在当地酒吧娱乐,当时他们对一个热情的金发碧眼女人的反应引发了他的灵感。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了,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纳什后来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这可是一个众人觊觎的工作,但是他对这些并不满意。科学曾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获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冷战盛行,纳什渴望在这场新的冲突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彻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

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耗神的工作中。在这里,纳什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挑战,但是这次的挑战却是来自光彩照人的艾丽西亚·拉迪,一个物理系学生,她向纳什引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观念——爱情。

不久,纳什和艾丽西亚结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诉她他正在为帕彻所从事的危险项目。这项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后果将不堪设想。纳什一直是悄悄地钻研,他被这项工作深深地迷住了,并最终迷失在这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经诊断,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纳什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随着每一天都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恐怖,这对令人羡慕的伴侣已失去了当初让人羡慕的份儿。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她爱着的男人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纳什最终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

谦卑的纳什目标很简单,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却是难上加难。处在病魔的重压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兴奋的数学理论所驱使着,他决心寻找自己的恢复常态的方法。绝对是通过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就像《十五的月亮》中唱的那样,“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任何一个成功的男人或者女人,一定有着另一个人在为他/她无私无怨的付出着,安慰他受伤的心灵,鼓励他受挫时继续前进,为他做着最简单但却包含着温暖的事情。正是这种付出,才使得自己爱着的另一半实现了梦想。还有什么比这个不等式更感人的吗?

处在不等式的两边,就要仔细衡量自己,做得足够多吗?做得足够好吗?生活的真理是相互理解,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是难以取得幸福的。因为一个只考虑自己的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得失,其行事准则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生活是人与人的链接,假若不想掉进深渊,就要牵别人的手,给他人以力量的同时,自己也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支持。情侣也是如此,只有多为对方考虑考虑,才能赢得彼此的真心,共同营建幸福。

★山姆常抱怨自己妻子总是花太多时间在他们家的草坪上,因为他觉得即使一周修剪两次,草地也和他们当初搬进来的时候差别不大。山姆每次在他的妻子修剪完草坪后都会这么说,这让他的妻子很不开心,每次说的时候,都会破坏原来的和睦气氛。

有一次,山姆看到一本书,书上说到生活中需要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直到这个时候,山姆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他的妻子辛苦地修剪草坪,是渴望她的劳动成果能得到别人的称赞。

后来,当山姆的妻子再去修剪草坪的时候,山姆主动提出要陪妻子一起去修剪草坪。他的妻子显然没想到他会主动要求陪自己,显得很高兴,两个人就在一种很愉快的氛围下一起修剪了院子里的草坪。

自此以后,山姆就经常和妻子一起修剪草坪,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夸奖妻子勤快,说妻子很厉害,能把院子里的草坪修剪得与水泥地一样平。虽然山姆的夸奖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却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这是因为山姆将心比心,学会了为别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