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14208600000014

第14章 今日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有一座气势雄伟、形式如王府官第的建筑群,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镶金匾额,书写着五个雄浑苍劲的大字:“嗣汉天师府”。府门前,一对雄视远方的石麒麟蹲伏在东西的石座上,齐整的铁栅栏,将“仙境”与古镇“凡尘俗世”的气氛划分开来。

天师府内建筑,层次分明。进入头门(即山门),就走上了笔直宽广,由鹅卵石铺叠成的甬道。道旁古木森森,草地宽广。油漆彩画一新的双层五开间建筑拔地而起,这是今年九月才竣工的头门,为府内第一部分的主要建筑。二门是前年完工的,门板上分别彩绘着尉迟敬德和秦琼两位“门神”的尊容。东西影壁也均绘有古代其他四位战将的形象,大概也是与“门神”这一民俗信仰有关的内容。二门之中有“灵泉井”,设于甬道之上,据说是古代张天师做祈晴祷雨法会时,专供提取净坛所用“法水”的井泉。入二门,在这红墙高筑的大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而其间之古钟、古碑、古井,也各有历史故事,更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沿甬道向前,原有“伏魔殿”,现已不复存在。再前是书有“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楹联的门楼,这是府内建筑最为集中的部分。中间是“天师私第”,往前有“三省堂”,分前、中、后三厅。前有客厅,中央有直径三尺五寸的翠绿色太极磐石一块,时逾数百年,而色泽犹艳,名为“迎送石”,历代天师送客人,到此止步。其后为天师内宅,再后即为“灵芝园”,紧接为珍藏过去朝廷诏书的“敕书阁”和天师夏日避暑的“纳凉居”。与其相连有垂柳依依的清水塘和古木葱茏的“植物园”。“私第”之西是“万法宗坛”,其意为万神聚集之所,过去最多曾奉祀神像一百三十八尊,是历代天师在“私第”祭祀神灵的地方。院内有千年罗汉松,雌雄各一,枝盛叶茂,传为宋徽宗手植。“私第”东为“家庙”,是供奉天师宗族历代祖先的祠堂。

新中国成立后,天师府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文革”中也像其他道观一样遭受到冲击和损失,但是天师府还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3年江西贵溪县“嗣汉天师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道观之一。现在“嗣汉天师府”已不仅仅是展现历史上天师生活起居的场所,而且是正一派道教徒和信奉者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随着时势的变化和实际需要,府中的建筑和布局也都发生了变化。

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天师私第”中,原为接待客人的“三省堂”,前厅已改为“天师殿”,其间塑设了威武庄严,仗剑而坐的天师张道陵的神像,两侧分列兵器仪仗,并有楹联曰:“有仪可象焉,管教妖魔丧胆;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朝拜瞻仰者至此一睹祖天师神威,定会肃然起敬。而“私第”西的“万法宗坛”部分所恢复的“三清殿”“玄坛殿”“灵官殿”,其间则分别塑设了“三清”“四御”“三官”“五老”“玄坛”“灵官”等二十余尊庄严的神像。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在杭州铸造的“上清宫大铜钟”,高一丈,围长一丈八尺,钟唇厚三寸八分,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钟体上铸有《玉皇宝诰》、临川进士朱夏所作《钟铭》,以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图巩固”“大道兴行”等隶篆文字。另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奉敕为“玄教大宗师”张留孙亲笔书写的《敕赐大宗师张公碑》等珍贵文物。

江西“嗣汉天师府”,背依西华山,前有琵琶峰。府中殿堂楼阁,雕梁画栋,建筑连绵,呈八卦布局,绿树红墙,交相辉映。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宗教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文革”期间被一些单位占用的房产和宅基地,地方政府为了落实宗教政策耗资百万余元,将占据单位逐一迁移安置。现在天师府已圈起了宽广的围墙,府内占地面积已达三万二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已经达一万二千余平方米。为了搬迁仍占用府中部分住宅的住户,地方市、县主管部门正千方百计地与有关方面协商交涉,争取早日彻底解决遗留问题。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天师府这一古代著名的宫观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前来参访朝拜的信徒和游人。

(载于《中国道教》1992年第1期)

附《中国道教》编辑部《龙虎山开坛授箓》

1991年10月3日至9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初二)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万法宗坛为台湾和海外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

道教正一派传度授箓科仪,自汉天师张道陵创教以来,便已成为正一道的传统。第四代张盛天师自汉中回居龙虎山,每岁均于“三元节”开坛,传度授箓,历来四方从受者甚众。宋、元以后,龙虎山张天师统领三山(即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正一天师经箓遂为正一道众所尊崇。迨及后世,经箓授受的方法更加完善,远播于海内外。清末以来,正一授箓传度活动的科仪,虽因各种原因,在方法科式方面有所简化,但是仍然坚持按传统程序举行授箓。时至1946年,这一历史悠久的科仪传统,中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英明方针。近年来,台湾地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道教信徒,不断来大陆朝拜祖庭,寻根问祖。1987年至今,来自台湾等地区和新加坡等国家的道教信徒,多次要求在正一道的发源地龙虎山,恢复道教传统的授箓传度科仪。他们都认为道教的根本在大陆,授箓是正一派的传统,应该恢复继承。大陆各地的正一道士,为了更好地加强自身的建设,也均希望按道教传统恢复授箓这一传统仪范。当今盛世,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充分享受到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为了帮助和促进道教正一派继承传统,肃穆道仪,振兴道风,服务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道教协会赞同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为台湾和海外道教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

正一派授箓传度活动,虽然断代近50年,但是据年老道长回忆,这次规模隆重的道场科仪形式,已属近百年未遇之事。龙虎山天师府此次举行的授箓传度活动,为正一派今后继承这一传统科仪,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载于《中国道教》199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