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去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吃了吗”,现在真希望人们互相问一句“幸福了吗”。
关于“幸福了吗”的追问,雷锋说过属于自己的答案:“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郭明义也说过:“人们都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可我觉得人间还有一种大爱,是更无私更接近幸福的爱。我献(xiàn)血和资助学生,都没有觉得有什么负担,就是以为这种大爱之下,个人的荣辱(rǔ)和得失都不算什么。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感?说到底,它是一种感觉,人的感觉建立在行动之上,有什么行动,就有什么样的感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有了困难,冷漠(mò)不说,还幸灾乐祸(huò),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幸福?古人说,辅(fǔ)车相依,唇(chún)亡齿寒。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之所以可以选择宽容彼此,伸出援手,是因为,帮助别人让我们有了存在感,有了人生的挂念。
助人为乐——帮助送给别人,快乐送给别人,也送给自己,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个人能有多大的快乐,就要看他能放下多少自我。
只有内心充实幸福的人,才能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所以雷锋精神的首先之义便是助人为乐。在这样一个讨论“幸福感”的年代,郭明义能将助人为乐精神化为一种身心修养的方式,这无疑(yí)值得每一个“不幸福”的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