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理应用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有句话叫“谋定而后动”,说的就是做事要充分的准备之后再行动。可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都要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即使是开始势头很猛,也会缺乏后劲,甚至最后失败。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你自己的实力、状态都调整到了最佳,才能一出手就掌控形势、锁定胜局。
1.行动之前做好充足物质准备。成功总是令人羡慕的,常会有鲜花和掌声相伴,名利也会随之而来。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时会犯急功近利的毛病,常常忽略了迈向成功的过程。《易经》中的“屯”卦、“小畜”卦都提示我们,成功是有条件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做好准备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准备不足而失败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对《周易》颇有研究的理学大师朱熹的名言:“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正可以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2.思想上要具备忧患意识,生活中要注意防患于未然。做事要有前瞻性,不可鼠目寸光,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以至一败涂地。“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智者避免灾祸的法宝,是降低损失的良方。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牢牢握住这把金钥匙,打开通向安全未来的大门,并将灾难和厄运挡在门外。
3.做事情要厚积薄发,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做学问也一样。现代社会有许多一夜成名的事例。我们常常感叹这些人有着太好的机遇。其实这些名人固然有机遇的垂青,但又何尝不是多年积淀的结果。无论是花费20年时间创作《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还是花费60年心血创作《浮士德》的歌德;无论是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写成名著《史记》的司马迁,还是遍尝百草成就《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他们无一不是在诠释着“厚积薄发”的真理。
一、屯粮积草
1.卦图
2.卦名通解
“屯粮积草”这个成语对大家来说很好理解。原意就是在打仗之前要贮备粮食和草料,引申为在做事情之前要做好准备。这个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往上追溯,它源于《周易》中一个卦:“屯”卦。“屯”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卦,在第一卦“乾”卦和第二卦“坤”卦之后。“屯”的本义是草木初生的样子。这个卦讲的是开天辟地后万物初生的艰难状态。从卦象看,“屯”卦上三爻为坎卦,代表阴云、雨水;下三爻为震卦,代表惊雷、鸣雷。正是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之象。就人事而论,上卦坎代表危险,下卦震又代表马上行动的人。如果立即采取行动,则会前行遇险。这样的状态对于那些想马上行动的人无疑是不利的状态。
但这个状态也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个状态不正是积蓄力量,屯集粮草的好时机吗?“屯”卦上卦水气会向下运动;下卦雷气向上发展。从易学观点看,正是阴阳正在调和、上下正在交通之象。屯卦的卦辞说:“开始即通顺,有利万物的收获和收藏。但不要马上前去行动,适合寻找盟友。”
3.经典案例:朱元璋称王之前“广积粮”
朱元璋(1328-1398)在称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初期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要杀一儆百,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浴血沙场的面子上放了他的爱子,朱元璋勃然大怒,坚决严明军纪,朱元璋对手下说:“宁可让胡大海背叛了我,也不能使我的法令行不通。”说完,就亲手杀死了胡大海的儿子,这件事震动了全体将士。自此,大家都知道了,主帅对于屯粮积草的莫大决心。
4.易理启示
出身贫贱的将军,高举义旗誓扫元军踏裂中原的铁骑;义同生死的军师,运筹帷幄谋划重整河山的纲领。面对兵强马壮的敌军,以短兵相接来消耗实力绝非明智之举,即便暂时呈现出势如破竹的形势,孤军深入仍旧危机重重,攻守兼备才是成功的不二之选。有了固若金汤的后方,沙场搏命的猛士才有以一当十的勇气;有了丰盈充足的粮草,便有了和敌军一决胜负的信心;尚未驱除鞑虏,又怎能酣然高卧、称孤道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朱元璋的军队上下一心,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终于扫平余孽、问鼎中原。
二、养精蓄锐
1.卦图
2.卦名通解
“养精蓄锐”是大家熟悉的成语。“养精”和“蓄锐”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养足精神,蓄积力量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往上追溯,这个成语源于《周易》中一个卦:“小畜”卦。“小畜”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九卦,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下卦为乾卦,代表天;上卦为巽卦,代表风,风在天上,怎么感知呢,地上有风好理解,风吹树叶动;天上有风怎么观察呢,可以看云气嘛,云在动,风吹云动,不就是风行天上之象吗。云气布于天,阳气在上升过程中为云气所阻。故卦名小畜(蓄)。就人事而论,下卦乾卦为阳,代表有作为的君子,上卦巽卦为阴,代表阻止君子向上发展的小人。作为君子,力量有限,只能暂时停止下来。但从《周易》的观点看,天阳之气是必然向上的,受阻必然是暂时的。君子暂时受小人所阻是好事,正是君子积聚力量,养精蓄锐之象。小畜卦的卦辞说:“阴云从我西郊方向飘过来,阴云密布,但还没有下雨,亨通。”
3.经典案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养精蓄锐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王夫差为了给父亲阖闾报仇,励精图治,在会稽一举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求和。按照吴国的要求,勾践(?-前465)和夫人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毛遂自荐,说自己能治夫差的病,可是夫差不让勾践接近他,勾践就尝夫差的屎来诊断,果然,夫差的病被勾践治好了,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胆,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替代被褥。“卧薪尝胆”由此而来。勾践明白,要打败吴国,必须使越国恢复元气,并进而富强起来才能成功。于是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礼贤下士,经常巡查全国,救济贫苦的百姓。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越国实力大为增强,同时勾践在越国获得了崇高的声望,越国臣民真心称颂自己的国王,一致要求复仇雪耻。在勤修内政的同时,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军臣,杀害伍子胥;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不问政事,加速吴亡。经过几十年的养精蓄锐和精心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并进而称霸中原。
4.易理启示
折戟沉沙的帝王,雄霸天下的志向还没得施展就国破家亡、一败涂地;锦衣玉食的生活转瞬化作寄人篱下的苦楚。朝不保夕的忐忑、覆巢之下的窘迫,让勾践尝尽世态炎凉。但今天的忍气吞声是为了他日的东山再起,三载寒暑的仆役生活是为了博取信任、卷土重来。勾践矢志不忘复国,回到故地后励精图治,鼓励生产,力求恢复元气。“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养精蓄锐,令越国实力蒸蒸日上;而吴王夫差却沉溺享乐,国力每况愈下。此消彼长,时机成熟后勾践毕其功于一役,一雪前耻,终成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