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1428700000016

第16章 胎教知识与方法(1)

★认识胎教

◎胎教的来历

胎教的发源地是中国。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例如: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病”的论述。到了汉代,各种书籍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胎教内容的记载和论述,初步形成了胎教学说。这要比希腊学者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胎教观点早1000多年。胎教起源于中国,也得到了外国学者的承认。早在1987年,日本幼儿开发理事会的井深大先生和千叶大学多辉教授等人组成的访问团来我国访问期间,在北京的报告会上,谈到胎教在中国汉代已流传起来,并讲到在朱子的文章中就有胎教方面的东西。而且,井深大先生的一本论述胎教的专著《零岁——教育的最佳时期》一书中也是这样肯定的。

到了宋代,名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就立有“胎教论”,对胎教进行了专篇论述。而到明代,胎教学说更进一步完善起来,成为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说,并且在清代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比如,清代的陈梦雷等人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郎全录》时,就把历代关于胎教说的内容汇集在一起,立为“小儿未生胎养门”。列入儿科,分卷之首来给以强调。就连清代末期著名思想家康有为的著作——《大同书》中,也有建立胎教院,以培养聪明后代,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

我国古代,除了一些统治者重视胎教以外,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医学家也都非常重视胎教。比如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的母亲说过这样一段话:“吾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即:“我在怀孩子时,席子不正都不坐,肉切不方正也不吃,就是要对孩子实行胎教。”又如三国的魏文帝曹丕,也对胎教的重要作用有其独到之论述。他举例把周成王和汉昭帝在位执政时的政业功绩个人寿命的长短、作为等大小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强调“胎教”对于培养合格、理想君王的重要作用。

古代教育家重视胎教的记载更多,比如南北朝时的著名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一书的教子第二篇中,就列有“胎教之法”。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嘉,在教育专著《小学中》,就以“胎孕之教”为首论,认为受教育应从内开始,“古者妇人妊子启不侧,坐不边,立不附不食邪味,割不下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香育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意思是:对孕妇的饮食。睡眠、坐立,所看所听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就连晚上都要请那些说《诗经》讲历史的人来对孕妇实行教育,这样生下的孩子形貌端正,才能过人。这些实质上是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增强营养和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胎儿的发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具体要求,是属于现在优生学中的临床优生学和环境优生学的内容。

另外,中国古代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也对胎教有过分析论述。他通过对母亲心理状态好坏对胎儿的影响,以及母亲的道德修养、性格爱好对胎儿有哪些遗传作用等,提出了对胎儿实施教育的具体方法。

至于古代医学家、重视胎教的就更多了。比如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唐代“医圣”孙思邈、徐之才,明代的虞博、郭子章、万全等人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明了胎教的内容与方法。宋代名医陈自明在他著作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中就强调:“胎教产图之书,不可谓之迁而不加信。”

关于胎教培养杰出人材方面的特殊事例,在很早以前我国史料就有记载,比如《史记》记载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其子进行胎教的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史记》其中记载了“太任者,文王之母,……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这就是说:太任是周文王之母,她诚实庄重,讲究德行。到了怀孕的时候,她眼睛不看不正经的颜色,耳朵不听淫秽的乐声,口不出狂傲的话语,用此方法对胎儿实行教育。文王生下来就显得很聪明,太任教他时,他能“举一反三”,同时学到很多东西,人们说太任是善于胎教的。

◎古人所说胎教

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利措施,以便使母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古代胎教的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

(1)调情志

妊娠是女性生理的一个特殊过程,孕妇不仅生理上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上同样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集中体现就是孕妇的情绪,或称情志的变化,凡有孕之好,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怒、悲、思皆可命名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祖国医学认为,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增补大生要旨》中说:“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就是说,孕妇要消除恼怒,不要动不动不大动肝火,怒火中烧,如此就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胎不安,久之,则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中亦有“小怒小产”的论述。可见,孕妇的情志对胎儿具有直接影响,故孕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

(2)忌房事

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则房事必须节制。《产孕集》说:“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怀孕之后,首先应禁房事,特别是在怀孕头3个月和7个月之后。怀孕早期,妊娠反应常常给孕妇带来许多不适,恶心、厌食、嗜睡、疲劳、自身及胎儿的营养经常供不应求,哪里还会有闲情逸志取房事之欢?7个月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诸多不便,而且胎儿即将入盆,阴道变短,房事会刺激宫颈而引起宫缩,加之在房事中有可能将细菌带入孕妇体内,严重者会造成感染,因而这前、后两期,应忌房事。否则“分其养孕之力”,“扰其固孕之机”。“形体劳乏”,甚而造成流产、难产,“生子多疾”。

(3)节饮食

饮食是母体的重要营养来源。胎儿的营养来源于母体的气血。因而母亲的饮食,对胎儿的发育有着直接影响。《万氏女科》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就是说,孕妇的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鱼、肉可以吃,但不可过食。应有所节制,特别是不要饥一顿,饱一顿,甚至暴饮暴食。假如饮食失节,饥饱无度,嗜食厚味,皆可使脾胃运作失常而胎失所养。

(4)适劳逸

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因而妊娠后的起居劳逸应该适量,既不可贪图安逸,也不可过于劳累,按中医的说法,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所以,“受胎之后,当宜行动往来,使血气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质卧养妖,使气停血滞,临产多难。”此当为忠告。正确的作法,大致为5个月以前宜稍逸,5个月以后宜小劳。

(5)慎寒温

寒温即自然界冷热气候的变化。受孕之后,孕妇由于生理上发生特殊变化,很容易受6淫(风、寒、暑、湿、燥、火)尤其是风寒之侵,易感染疾病,甚至危及胎儿,“胎前感受外邪,感染伤寒诸症,郁热不解,往往小产堕胎,悠关性命。”故而注重胎前的摄养,慎起居,适寒温,甚为紧要。

◎胎教的含义

胎教,是为了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并确保孕产妇安全所采取的各项保健措施。同时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母体给予胎儿有利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尽早成熟的有益活动,进而为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胎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感受孕妇情绪、言行的感化,因此孕妇必需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为开发这一能力而施行胎儿教育,近年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托马斯的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在6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逐渐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这就给胎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广义胎教是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因为没有健康的母亲,亦将不会生出健康的胎儿。有人也把广义胎教称为“间接胎教”。

狭义胎教是指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换言之,狭义胎教就是在胎儿发育成长的各时间,科学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如光照、音乐、对话、拍打、抚摸等,使胎儿大脑神经细胞不断增殖发育,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胎儿的智力潜能,达到提高人类素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狭义胎教也可称之为“直接胎教”。因此胎教是将临床优生学与环境优生学相结合的实际具体措施。

◎对胎教应该正确认识

现如今,人们对胎教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有人根本不相信胎教,认为胎儿根本就不可能接受教育。这是因为,这些人还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儿的能力。我们说5个月的胎儿就已经有能力接受教育了。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主要是对胎儿六感功能的训练,即皮肤的感觉;鼻的嗅觉;耳的听觉;眼的视觉;舌的味觉和躯体的运动觉。胎教的目的,不是教胎儿唱歌、识字、算算术,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儿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来理解胎教,您是不是认为胎儿有能力接受呢?还有一些人认为,经过胎教的孩子,也不一定个个都是神童。是的,似乎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我们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尽可能早地挖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一个胎儿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挥。如果把胎教和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相信,今后人类的智能会更加优秀,会有更多的孩子,达到目前人们所谓神童的程度。也许有人会说,以前并没有搞胎教,不也照样有科学家和伟人吗?科学不是也在不断进步吗?是的,但要知道,许多事实证明,科学家和伟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包含着没有被当时人们所意识到的胎教与早教因素。如果人类能更早一些认识胎教的重要性,世界的科学水平会比现在更先进。

◎胎教成功的秘诀

怀孕前的准备应选择天时地利人和之时,确保身心健康,精子和卵子优良。如服避孕药,则应在停药半年后再怀孕。

及早确诊怀孕避免有害因素,如X射线、同位素、农药、病毒感染、服用有害药物等因素对胎儿的伤害。

定期产前检查避免孕期发生意外,如有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及并发症(如妊高征等)要在医生监护下进行相应保健和治疗。

积极参加胎教准备要孕前或刚一怀孕就应进“胎儿大学”,学习如何进行孕期保健,如何进行胎教,如何做准父母。0~3个月婴儿保健及教育课应在孕期学习,以免孩子出生以后手忙脚乱。

安全分娩胎儿分娩时,一定要积极配合争取自然产。尽量不采用剖宫产。因不少孕妇错误地认为剖宫产好,常常由于不配合而造成难产。

参加胎教出生后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全方位的感觉教育。

胎教成功的秘诀,是相信胎儿的能力和对胎儿倾心的“爱与耐心”。胎教的各种内容都是围绕一个目的,即输入良性信息,确保胎儿生存的内外环境良好,使胎儿在自然而然中,在无意识探索中健康成长。一切胎教内容都应当在胎儿清醒时进行,而填鸭式,拔苗助长式施教,将势得其反。

◎正确认识胎儿的潜能

说起胎教,有人很容易地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东西,认为胎儿在母体内什么感觉也没有,就连产科医生在五六十年代也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至多认为不同于胎儿的是可以作为一真正的人来到了人世间。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特殊检查记录设备仪器的发展,如B型超声扫描仪、胎心监护仪、胎儿镜的发展,使原先一无所知的有关胎儿的感知觉问题、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和受刺激后胎儿心跳和呼吸与胎动的变化乃至胎儿在子宫内喝羊水撒尿与吃手的动作,都被观察并记录下来了。尤其有趣的是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所属的北京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用各种仪器设备实验与观察记录到胎儿可以听到外面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且在吵闹声音刺激下胎儿心跳加快,胎动增强,甚至生气地踢腿;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下又由烦躁转为安静,胎心由原先的增快而渐渐减缓到原先安静状态下的胎心率上来,胎动也由受吵闹时的增强而减弱下来,直至安祥地入睡。所有这些实验结论,和近年来日本的夏山英一先生及小林登先生的同类实验的报告相同。夏山英一是日本京都府某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十几年来他就一直用25000赫兹的超声波电子扫描器观察胎儿的活动。其中有两组胎儿图像给人以很大启示。一组是一位孕妇每个月都来夏山医生这里,利用超声波同胎儿见面并因此产生了乐趣,当她怀孕17周时的一次“B超”检查时,护士谎说“羊水破了”,这位母亲惊慌失措地哭起来,并说:“不、不,连胎儿的脸都见过了,名字也起好了,可别让他流掉……医生,请您想想办法吧!”医生告诉她“这是假羊水,没关系!”,花费很长时间劝说她。在这期间一直用仪器监视胎儿的动静。从影像来看,胎儿活动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开始时,胎动较缓慢,接着是吃惊般的动作,后来动作越来越强,头部、胸部和腹部抽动并出现了轻微的痉挛,最后胎儿全身抽搐起来。

另一组也是母亲哭泣时胎儿的图像。不过这位母亲是因为高兴而哭泣的。她是一位37岁的妇女,一直想要孩子,经过10年好不容易怀了孕。当她利用超声波装置第一次看到胎儿活动时。母亲激动得哭泣起来,脉搏渐渐加速。随之,胎儿的脉搏也渐渐加速,但没有引起胎动增强,更没有出现痉挛或抽搐。胎动一直是比较舒缓的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