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1428700000055

第55章 婴幼儿护理与保健(2)

婴儿趴着还有利于开阔视野,较之平躺只看到头顶上的小天地来说,孩子看见的要多了。所以我们应该多让小宝宝趴着,加强自我锻炼。

我们知道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备自身防护能力了。当你把他俯卧时,他自己便会把口鼻露出来,不致引起窒息,所以说家长担心孩子被捂死的想法是不必要的。当然在做趴着练习时,尤其是小的婴儿,还是要求家长在旁边观察,还要注意时间不能过长。

★要善待婴儿的啼哭

胎儿降生到人世间的第一个重要反射就是哭。啼哭是婴儿与大人沟通的惟一手段,婴儿用啼哭来表示他的各种需求。这就需要每一个做父母的,要学会辨别婴儿哭的性质,及时给予处理。

饥饿是婴儿啼哭的常见原因。这种啼哭常在喂奶后2~3小时出现,其哭声较短,声音不高不低,长短均匀,富有节律。与此同时可见宝宝转动头部和张开小嘴左右寻觅。此时父母应注意:

及时喂奶,不要刻板地规定时间。婴儿可能每2~3小时吃奶一次,比预定时间提早或延迟都无妨。

如果婴儿总想多吸吮,可在两次喂奶间喂食少量温开水。婴儿的体温高,室温在31℃~32℃时,比在26℃以下时啼哭更少和睡得更多。但在室温过高或衣服被子太厚时常啼哭,哭声较高,并且四肢乱蹬乱伸,并伴有局部及全身出汗,被子蹬开后,哭闹即停止。此时父母应注意:

(1)务必使婴儿的房间保持所需温度、湿度,冷热适中。

(2)用手抚摸婴儿的颈后,以测试他是否太冷或太热。

疼痛造成的啼哭往往是突然性的尖哭,哭声无规律性,较高且长而有力,多为阵发性,身体活动无特异性。这时喂奶不会让患儿安静,小儿会吐出奶头继续哭闹。如遇此种突然性尖哭,父母应做到:

(1)立刻接近婴儿,紧抱并轻声安慰,及早排除痛源。

(2)陪着婴儿直到他完全安静为止。

(3)如果安慰不起作用,并且婴儿有痛症表现,要找医生诊治。如果婴儿在吃完奶或睡醒后啼哭,哭声长短不一,高低不均,不甚规则,常常边哭边活动臀部,在此时啼哭,父母就应该在喂奶后“把一下”宝宝,或醒后马上“把把”宝宝,这样既避免宝宝的啼哭,又能很好地培养宝宝养成大小便的习惯。

婴儿长到半岁以后,醒着的时间较长了,如果婴儿在床上无人照管,没有东西看和玩,就会因厌烦而哭闹。此时父母应做到:

(1)婴儿睡觉时,父母要随时看看宝宝睡得怎样,一旦宝宝醒来时,大人要立刻接近他,他就会感到心满意足。

(2)可把一些能飘动或转动的玩具挂在小床上面,以便大人不在时婴儿可与玩具相伴。

随着婴儿成长,他可能对环境日益敏感,怕大人离开,更惧怕陌生人。7~12个月时,在对母亲依恋的同时,对安慰物亦念念不忘,如自己的手指、橡皮奶嘴等。此时父母应做到:

(1)多抱抱婴儿,尤其对人工喂养的婴儿更应该如此。

(2)不要勉强把婴儿交到陌生人手里。

(3)给婴儿一件安慰物,如小玩具等。

还有一些婴儿被放到床上时就哭,有人把他抱起来时就不哭了,这完全是一种对安全感的要求,属于自然本能。父母应采取:

(1)用襁褓裹住婴儿,布料的质地要暖和、轻便。

(2)要经常抚慰婴儿直到他平静下来。

(3)用背带背起婴儿,随大人到处走动。

(4)让婴儿趴在妈妈的脸前,按摩他的背部和手足。

对于一般性啼哭还可以:

(1)轻摇婴儿,如用手臂轻轻摇荡,也可以阉摇篮、摇椅等。

(2)抱着婴儿在屋内走动,天气暖和时,也可以在室外活动。

(3)对着婴儿说话、唱歌或逗乐。

(4)给婴儿各种有趣的、安全的玩具。

(5)播放轻音乐或播放进行胎教时放的音乐。

(6)模仿婴儿的哭声,与婴儿互相对答。

★抱孩子的学问:老抱不是办法,少给些依赖感

小宝宝出生后真正成了一家人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许多人围在孩子的身边,怕热着、怕冻着、怕饿着,生怕孩子受了一点点委屈。只要孩子哭就赶紧抱起来,时间长了,孩子根本就不能在床上躺,甚至睡觉也要抱着睡,使大人孩子都休息不好。其实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不利的,抱孩子也要有学问。首先一定要在宝宝需要抱的时候去抱你的宝宝。

有研究表明,婴儿早期经历对今后一生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有人认为,一个人对父母、对环境的最基本的信任感就在婴儿早期建立。抱抱你的小宝宝,对他讲讲话,这对他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母亲对宝宝的哭或其他信号经常忽视,也就是说,如果母亲经常对孩子的求援无动于衷的话,就会使孩子对母亲的可信赖性产生怀疑,形成焦虑型的性格。这种焦虑型的孩子还表现为缺乏同情心和内疚感,不能照顾别人,缺乏感情反应,学习能力差,智力测验的分数低等。而如果母亲对婴儿的哭或其他信号,经常表示关注并做出反应,能使孩子发展成安全型性格。具有安全型性格的孩子往往富有探险精神、独立性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正常等特点。因此,当孩子需要时父母就应该去抱他,这是亲子关系的表现,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虽然宝宝需要多关心和照顾,但不是说不让孩子哭,因为适当的哭闹可以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促进胸廓、心肺的发育。有时候哭是需要父母去帮助他解决问题,但能引起婴儿哭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哭就需要父母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如婴儿因饥饿而哭时,因尿湿而哭时,因寒冷而哭时,此时父母应该关注并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抱抱。应该记住的是,父母每次帮助婴儿解决问题以后,如换过尿布或喂过奶后,不一定把孩子继续抱在怀里,而可以让孩子躺在床上,陪他玩玩,对他说说话等。

总之,父母要经常关心孩子,也要时常抱抱孩子。父母可以在任何时候抱自己的孩子,但同时也要记住抱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要设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父母,其目的也不是一定要抱,而是解决需要。当然,有时候孩子并没有什么实际的需要,而是感到寂寞,这时应该抱抱他,这也是在解决“问题”。

★培养婴儿的生活习惯,让他从小自立

大多数人认为孩子从出生至周岁这段时期,什么都不懂,只要吃饱、穿暖、不生病就行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如果让孩子生活在安逸的条件下,不注意教育培养,可导致婴儿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不敏感,智力发展缓慢,反应性差。

对小婴儿来说,最重要的生活内容是吃、玩、睡、大小便。如何对小婴儿的这些生活习惯尽早加以培养,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都有很大好处。安排好小婴儿的吃、玩、睡、大小便等活动时间和顺序,就是对小婴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就拿吃来说吧,1~2个月的小婴儿吃母乳,一般每隔2~3小时吃1次,以后随着胃容量逐渐增大,每次哺乳量增多,胃排空时间逐渐延长,到4~5个月时就会自然地形成3~4小时哺乳1次的习惯。5~6个月后随着辅食的添加,饮食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固体食品,胃排空的时间也逐渐延长,1岁左右可每日进食4~5次。从5~6个月添加辅食开始起,每次都让孩子坐在固定的场所和座位上,并使用孩子自己的小碗、小匙、杯子。孩子每次坐下后看到这些餐具,便知道该吃东西了。婴儿从添加辅食后就要养成不偏食、挑食的习惯。给孩子吃的食品不要过于单一,饮食宜多样化,有些家长只注意吃蛋、肉、鱼而忽视蔬菜、水果等,这样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和影响发育。

2个月以后,小婴儿白天醒着的时间就逐渐增多了。每次喂完奶要陪孩子玩一会儿,对他说说话,晃动彩色玩具训练他的视觉跟踪能力,用轻柔的乐曲训练他的听觉,激发他愉快的心情。孩子再长大一点儿,让他自玩积木、撕撕纸等,培养他欢乐的情绪,这对他心理的健康发展极有好处。在与小宝宝玩的时候也,同时训练了他的语言。

睡眠是小婴儿生活中的大事。必须培养孩子入睡的好习惯,否则大人劳累不说,孩子也不能深沉地入睡。在让孩子睡觉时,将孩子放在床上,屋里灯光要暗些,拍拍他,或者唱个催眠曲,让他自然入睡。有的妈妈将小宝宝抱起来又摇又唱,来回走动,时间久了他少一个“条件”也不睡,这样的孩子如果入托,会长时间不适应。注意在孩子入睡前,不要使他过于激动,过于兴奋,否则容易造成入睡困难。

小婴儿满月后,妈妈就可以培养他定时排尿、排便了。在这之前,妈妈应先摸清孩子每天大、小便的规律,根据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小儿排尿有一定的规律,即年龄越小,排尿次数越多。3个月左右小儿一般在喝水、吃奶后10分钟左右就有尿了,这时妈妈应开始“把尿”训练,用“嘘嘘”声并双手“把”着孩子训练,使孩子形成排尿反射,逐步养成习惯。一般白天应在睡前、醒后、喂奶前后给孩子定时“把尿”。

排大便习惯的培养在满月后也可以开始。当你发现小儿脸红、不动或发出“嗯”声时,就是有大便了,这时马上“把”他,大人也发出“嗯嗯”声教孩子用力大便。最好在清晨、晚上睡前大便,应尽量避免饭后大便的习惯。婴儿进入8个月后,每天大便1~2次,而且基本有规律。可选择合适的排便时间进行坐盆训练,每次坐盆大人应在后边扶着他,并发出“嗯嗯”的声音作为排便的信号,使孩子学着用力排便。从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患儿家庭护理:让孩子有个好环境

(1)病室的条件:清新安静

孩子有病时,病室的条件要求空气清新、非常安静,房间不但要向阳,而且要是母亲的眼睛能顾及到的房间,作病室才较为理想。

但是,根据病情,太亮的房间也有不适宜的。有的病室需要避光、隔音和直接通风。

病室的适宜温度是18~20℃左右。冬季有必要生暖气。取暖的方法很多。如果使用石油或煤气炉,务必要充分通风。如果使用蜂窝煤或煤球炉,要当心一氧化碳中毒。

与温度必须同时要加以注意的,是房间里的湿度。为了使湿度维持在恰当的50%~60%,放置一把不断冒着水蒸气的水壶,是个有效的方法。现代的科学方法,则是用加湿器。

扫除病室的时候不要搞得尘土飞扬。用电吸尘器比较好。扫除的过程中,用纱布把病人的脸暂时挡一挡以避尘土。

(2)患儿的衣物:舒适宽大

病人的衣物第一是保持清洁。因为生病时出汗比平时多,故请选择吸水性特别好的棉制品衣服。

在生病期间,不要穿瘦小的衣服。为了替换方便,要给孩子穿比平时舒适宽大的衣服。生病期间,尿、便、呕吐物等容易弄脏衣服,所以希望要准备好给孩子替换的衣服。寝具也同样。

(3)测体温的三种方法

测体温的方法有三种:腋下、肛门、口中。

①腋下

把体温计的水银好好甩到35度刻度以下,擦掉病孩腋窝的汗,让他夹住水银头,胳膊取向前弯曲位。在测体温时,注意不要让体温计滑下来。

腋下测量的方法,长处是安全,但难以完全紧密接触患儿的皮肤,因有空隙而欠准确。本来测一分钟就行了,而实际上要测3~5分钟才好。

腋下表是我国用得最多的一种。

②肛门

从肛门测量体温的时候,务必用圆头的肛表。用普通体温计测量,因尖端细,容易破碎,所以有危险。在肛表的头上涂抹上凡士林或重油,插入肛门2.5厘米左右。婴儿的体温用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最准确。对于危重的病人,要尽量用肛表。

③口中

把体温表的水银头放在舌下,闭上嘴巴放置3分钟左右。这个方法对乳幼儿是不适用的。舌下插入异物并使嘴闭着坚持3分钟之久,这对孩子是不合适的,是不会成功的。万一体温计在口中破损,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除某些听话的某些年长儿童之外,应避免勉强使用。

把以上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加以比较可以看出:肛门体温表准确性最高,其次为口腔,再次为腋下。肛门体温和腋下体温一般要相差0.5~1.0℃左右。

(4)测脉搏:选择孩子安静时

一般测脉搏,是用手指测量手腕内侧(拇指测)动脉的搏动。因小婴儿的这个动脉难以测量,所以可用食指触摸颈侧面(与喉结平行的方向)、耳朵的前上方(太阳穴处)或耳根部的动脉来数其跳动数。无论怎么测量都困难的时候,用手轻轻地放在孩子的心脏处做计数,也是方便的。

一般所说的脉搏数,是指计数一分钟的跳动数。数30秒钟的跳动数再乘2即可。

不仅只数一数脉搏数,而且还要看一看是不是以同样的间隙规律地跳动,强弱如何?脉搏弱,“不整脉”,不规律地跳动,是心脏衰弱的证据。所以数脉搏时也请注意这一点。当然,外行人做判断,无论如何也是困难的。请仅作为常识加以了解吧。

测量脉搏,要选择孩子安静的时候。刚运动完,授乳后,特别是洗澡后,脉搏都会跳得快起来的。

(5)测呼吸:观察其深浅和状态

测量呼吸是把手放在孩子的腹部,每上下一次,数一个呼吸数。在活动后呼吸也会快起来,所以也要在安静时测量。呼吸也不仅仅只是数的问题,还要观察呼吸的深浅和状态。必须注意观察是否有呼吸费劲的痛苦样子。

(6)给药:避免滥用药

作为给药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一切要听从医师的指示,特别是对乳儿,要避免滥用药。其次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要与医师商量,按体质和经验,准备一些常备药品。按这个原则,在家中给药时还应注意下述几点:

①不可以给3岁以下的乳幼儿吃片剂和胶囊等固体形药物。要把药磨碎成粉,加水调好再给孩子吃。

②水剂要用匙子喂,或用一头带橡皮囊的吸管滴入口腔深处给孩子吃。

③对于乳儿,可把药涂在乳头上让他舔,也可以先把药涂在孩子的口腔内侧后,再给他吃奶。

但是,如果把药放入奶瓶的牛奶中,一开始就给他吃,有时牛奶吃不完,会使药的必需量不足。而且还会成为婴儿厌恶牛奶的原因,以后不肯再吃牛奶。所以这不是好办法。

④粉剂的药品容易呛着孩子,所以应放在凉开水或温开水中化好了再给孩子吃。放少量的砂糖是无妨碍的。能够吃药片的年长儿,用糯米纸把药粉包起来再给孩子吞食会好些。

⑤吃药的时间、次数,要遵守医嘱。还可按说明书上所规定的方法服用。

⑥抗生素有副作用,所以由外行人来决定使用是危险的。

(7)灌肠的方法

市售最多的开塞露,是无花果型的灌肠药,在这个容器中有50%的甘油。小婴儿也可以用纸捻或棉棒涂上植物油刺激肛门处,可达到“灌肠”的效果。

灌肠的时候,让孩子躺在防雨布上,从肛门注入药物。注入后,一般过4~5分钟就有便意。所以这时要用脱脂棉按住肛门,以免流出。

除开塞露外,还有甘油栓可用。

(8)冷湿敷和温湿敷

用冷湿布或温湿布敷在局部,这是谁也知道的办法。但在实际上是冷湿敷合适还是温湿敷合适呢?有时却不免不知所措。

腹部疼痛的时候,一般的经验是暖些好。但阑尾炎腹痛时就必须冷敷。如果弄错了,温敷反而会使炎症恶化。

冷敷、温敷的选择,外行人是很难办的。应根据病情由医师决定。一般请按如下的目的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