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该怎么读
1430100000035

第35章 后记

有一句话一开始就要说,那就是我应该感谢广大读者。全靠大家的厚爱与鼎助,2001年7月,我的那部对当今大学与大学生进行全方位调查与思考的著作《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2002年5月,我的那部对当今大学生的情爱世界进行调查与思考的著作《与爱一起成长: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档案》出版后,在社会上又产生了一定影响。此二书除了销售得还算不错外,不少报刊(如《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中华读书报》等)、电台也作了大篇幅评介(北京电台甚至用了近半个小时),数百位大学生朋友或社会普通读者还认真给我来信(包括E—MAIL),就连网上不少BBS中也有关于它们的讨论;甚至一些作者、记者写文章、报道,也偶尔套用我的书名或文题、借用我的话题、引用我的一些文句或观点。随便举几个例子,浙江省教育厅曾将《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作为中小学图书馆(室)第10批推荐书目之一,将《与爱一起成长》作为中小学图书馆(室)第9批推荐书目之一;浙江万里学院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将《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作为第一个专题的8本阅读书目之一,排在马克思、列宁等少数几位伟人的著作之后;它还是青岛李沧区青少年读书节推荐图书,哈尔滨市图书馆、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广东省电白社区图书馆等馆藏优秀图书推荐;前些日子,北京著名的“书吧网”还给它设了专栏。可我一直并未有过什么“炒作”,也从没求过他们。在此我要深深向大家鞠个躬,诚挚地对大家说:你们的厚爱,是我最大的动力。

眼下又有几年过去了,我发现在当今中国大学与大学生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现象与问题,我对原来那些现象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与认识,我手头又积累了许多新的材料与认识,并且又新策划、采访、报道与写作了一批相关文章等,这便促使我接着要写这么一部著作,就权当是《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和《与爱一起成长》这两部书的“续集”,你也可以当它是“大学校园外的‘第四只眼’”,从而构成我的“中国当代大学与大学生调查、反思”著作系列(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两部,该系列里,我还另外出版了若干部著作)。而且,由于多种原因,在前面那两部书中还存在着许多并不成熟与完善之处,在这两部中我便尽量给予了调整与提高。也希望各位新老读者继续支持,则不胜感激。

我曾在京城的一所著名大学里做了4年中文专业的学生,后来又回到南方的一所普通大学工作,教了6年半(真正是7年之“痒”啊!莫非中了什么谶语?)的新闻采编与文学创作、写作理论等课程,并兼过两个班的“主任”,期间还在附近另一所大学攻读过两年媒体美学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课程,还偶尔参加过几届高考语文科(基础知识或作文)的改卷;后来又返回京城,为一些全国著名报刊做了几个大学与大学生方面话题、文章的策划、采访、研讨与写作,同时也在自己住处旁边一所民办大学兼教些文学与新闻课程,到现在又有好几年了……可以这么说,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没有脱离过大学这座当代“围城”,算得上是真正的“过来人”了(整整15度春秋)。而且我还保持着与当下10余年来的中国大学及大学生的“同呼吸,共命运”,具有了很深的“大学情结”。不是倚老卖老,而是不合时宜的满身沧桑啊!

作为一直在大学校园这个既特殊又平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环境里学习、工作、生活的人,这些年来,我总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大学究竟怎么办下去?我们的大学生究竟怎么学习下去?教师究竟怎么教、教什么?大学生究竟怎么学、学什么?大学里究竟哪些有用、哪些没有用?大学究竟如何走出低谷、走出迷失?大学究竟怎么才能恢复昔日辉煌?大学生究竟怎么才能“畅销”“值钱”?也许,这不应该是我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吧。

作为一个曾由外地进京就读大学、后来又转回地方教大学、如今再次返回京城调查和采访大学及大学生的当代中国青年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素来对传统文化兴趣浓郁、具有高亢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都比较强,一直忧国忧民、关注人生,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做人与作文,创作上追求冷峻与热情相结合、政教与审美相统一的道路,追求绚丽、雄浑乃至博杂风格的“准学院派”文学工作者,扪心自问,我这15年没算白过。我深入调查,认真思考,博览群书,笔耕不辍,并积极投入生活,而这几部书就是它的一些小小结晶与体现了。

更重要的倒并不在成绩本身;而是我本人长年栖身大学校园,又关注社会,增长了知识与才干,扩大了视野与思路,提高了境界与气度。通过切身经历及所见所闻,我大致洞知了大学乃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动态,洞知了莘莘学子的所思所感、所言所为。在此基础上,才终于有了这些书与文章的出世。

记载其行动,褒贬其是非,我认为我有这个责任。我为他们的积极进取而高兴,为他们的一些缺点而难过。我想,这也是我这些年来始终活得比较充实、收获匪浅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我这一系列与大学及大学生调查、思考有关的著作,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主题,那就是:在整个社会商业化、实用化、世俗化、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当今一部分大学生(包括教师)呈现出一定的世俗、功利倾向与浮躁、游戏心理。诸大学校园色彩更加斑驳,同时也更加复杂。这是正常现象,因他们中大部分还是好的。关键在于如何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以帮助、引导这小部分,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我们精神殿堂,还我们天之骄子!

但是,其实我无法、也无意给大家提供一条什么“金光大道”来;我只是把现象摆出来,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鲁迅语)。大学生毕竟也是社会上的一分子,不可能让他们保持绝对的清高与圣洁;大学生中形形色色之人都有,不必求全责备;大学生还在成长阶段,可塑性强,也不该过早将其全盘扼杀;在他们周围,也有许多好的人物与事迹,相信他们会借鉴、吸收的。我不过仅对大家提出一些建议:向比自己“高”的人看齐,尽量使自己做一个超尘脱俗、灵魂高尚的人士!求学固然需要,精神至为关键。

中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普通院校数百所,民办院校逾千所,还有许多自立的、内部的、特殊的院校)。大学与大学是不同的。据说清华是全国唯一没有午休的大学,下午1点就上课,因为清华的学生学习忙,任务重,傍晚还要安排时间锻炼身体。而复旦据说曾经在招收中学毕业生时,不管文理科,语文一门必须及格,因为语文是自己的母语,是百科之母(但我看也可能只是在当年苏步青先生任校长时期)。我曾工作过的那所地方普通院校,则规定学生每个周日晚上必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规定从周日到周四晚上必须到固定教室自习,规定每周一早上必须出集体操;还规定每周必须检查各个男女宿舍的卫生状况,并将其评分作为推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甚至主要、必要指标,类似于许多中学的做法。还有某个地方大学,据说由于新来的校长喜欢,便要求每个学生天天都得戴校徽、穿校服、唱校歌、背校训。

中国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大学生与大学生是不同的。高晓松在清华还没毕业,因为喜欢唱歌,干脆退学了;而有些学生一边在校读书,一边还兼职创办公司、开发产品,为自己弄到了人生不菲的“第一桶金”。十几年前,我还在人大中文系学习时,跟同一届考入北大中文系的某山东同学在进校时高考分数都是班上数一数二,但在大学毕业时我俩的成绩却均退到了班上倒数几名,因为我俩在这4年中只专注于写作,发表、出版了各种文章、文集数十万字,且都尚在校时就加入了省级作家协会。北大的学生以在中国首屈一指的高校念书而目空一切,可是当他们在未名湖畔高谈阔论时,竟惟恐打扰了时常喜欢在附近散步的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一些大学生在大学4年浑浑噩噩,贪图享乐,不学无术,只盼“六十分万岁”;另一些大学生则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甚至读完硕士、博士、博士后,差不多读了两轮生肖(24年),始终“皓首穷经”“与圣贤约”,所以当他们准备走出校门寻找工作时,却如当年杨子“临歧路而泣”一般,不知何去何从。

由于社会、时代、家长、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大学生自己独特的轨迹,莘莘学子们呈现出千姿百态:有刻苦学习、力求深造的,有理想远大、境界高尚的,有以社会实干能力为方向的,有很早便开始坚持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的,有暂时在打好全面基础的;当然,也有一些胸无大志者、随波逐流者、眼高手低者、高分低能者、急功近利者、麻木不仁者、品质低下者、寻花问柳者。但那只是支流。斑驳校园,芸芸众生,一切都很正常。

请再回味一下著名作家王蒙在其小说《青春万岁》卷首的那些诗行吧,现在的大学和大学生(包括现在的社会和民众),还能保持上世纪50年代建国之初时,中国的大、中学校园里那种清新的情调与纯正的氛围吗?

我的视野遍及诸大学校园每一个角落。

记住我们曾经做过的梦和唱过的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