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1430300000069

第69章 做百年企业(2)

发展好、发展快的民营企业确实很多,不胜枚举,但笔者认为万向集团是其中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只要对企业界感兴趣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万向,无论是商界、政界、学术界、文艺界,甚至是一些农民,都知道万向集团就是杭州萧山原来做万向节的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乡镇企业。为什么万向能够长盛不衰?为什么万向能够鹤立鸡群?

答案其实很明确:因为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万向实现了耐力与爆发力的完美结合。

没有耐力的企业无法长寿,没有爆发力的企业势必要落后。这个道理就像长跑运动员一样,没有足够的耐力是无法跑完全程的,但是如果仅仅有耐力而没有爆发力来确保速度,肯定也是拿不到冠军的。

在国际上,卓越的大公司有些是通过雷霆万钧之势的爆炸模式快速发展起来的,像微软、戴尔、IBM、思科、通用汽车等,也有些是通过“慢牛”式的逐渐的进化最终走向卓越的,像宝洁、强生、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等,而万向,应该是两者的统一体。

万向的耐力是毋庸置疑的,按照万向自己的说法,自从万向诞生之日起,按照季度算,万向就没有一个季度亏损过。这种良好的耐力确保了万向的稳健和长寿。

在爆发力方面,年均增长速度只有30%多的万向或许比不上三株、巨人、爱多等著名的流星型企业,也比不上问题企业德隆,然而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万向集团正健康的生存着,而三株、爱多、巨人等具有短期爆发力但缺乏长期耐力的明星企业相继倒下。另一个褒贬不一的德隆也是显得相当的悲壮。

三株、巨人、爱多大家可能对它们比较熟悉,对其兴衰存亡也比较清楚。而德隆,可能很多人就不怎么了解了。对德隆的评价,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德隆曾经创造了一个神话,唐氏四兄弟于1986年用400元创业,到2002年资产膨胀到了300亿元,增长超过7500万倍!年均增长210%!德隆及唐氏兄弟一直是大陆财经媒体追捧的明星:2003年中国百富榜排名第25,2003年资本控制50强评比中名列榜首,即便是在危急爆发后的2004年4月30号,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唐氏兄弟还位列第60名。德隆的悲壮结局是沿着以下轨迹出现的:短融长投、违规操作→银行收贷→媒体关注并加以披露→更多的银行收贷→更多的媒体关注→发生挤兑→最终导致崩溃。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德隆与当年的三株、爱多是多么的相似!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神话公司拥有超强的爆发力,他们的年均增长速度甚至可以达到500%!然而,它们又都是如此的脆弱,在公司出现一些问题之后,只要媒体出来骚扰一下,庞大的企业帝国就会立即崩溃。仔细地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经营似乎都是建立在一种侥幸上面,多多少少带着一种投机的成分,似乎开始时就没有要做“百年企业”的打算,在具体经营中更没有很好的培养一下自己的耐力,风风火火地来,最终也都风风火火地去了。

商场就是战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企业长期稳健的生存才是硬道理!万向集团正是具备了耐力和爆发力这两项基本的素质,才会在市场经济的沙场上步步为营,实现卓越!

§§§第四节 常青树一样的企业家

做“百年企业”离不开常青树一样的企业家。企业是企业家的放大,企业家是企业的缩影。万向集团的性质是民营企业,因此,我们要研究万向,就不得不好好地研究一下“民营”中的“民”字,花较大的篇幅研究一下它的创始人——鲁冠球。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鲁冠球”和“万向集团”往往是混在一起的,认为鲁冠球就等同于万向,就像张瑞敏等于海尔一样。这与其他的企业和企业家不同,提起格兰仕,多数人都知道这个企业这个品牌,知道格兰仕曾经是微波炉“专业户”,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老总是谁,而万向则完全不一样,“万向集团”和“鲁冠球”这两个名称在本质上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提起万向大家就会自然地想到鲁冠球,是因为鲁冠球对于万向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不知道是鲁冠球成就了万向,还是万向成就了鲁冠球,总之,万向所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能清晰地看到鲁冠球所留下的脚印。

什么样的企业家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万向发展壮大的首要原因应归于鲁冠球超人的企业家素质。

一、横刀立马不难,难的是横刀立马几十载

时势造英雄,此话一点不假。中国的改革开放确实成就了很多人,就像战国乱世成就了苏秦、宋金抗衡成就了岳飞、欧洲战争成就拿破仑一样。在中国的企业界,有很多明星曾经闪耀过或者正在闪耀:鲁冠球、张瑞敏、柳传志、步鑫生、史玉柱等等,都是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云人物。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也是这些企业家的成长史。

在这些著名的企业家中,农民出身的鲁冠球恐怕是文化水平最低的一个,然而,他几乎也是经营时间最长,企业家生涯中最“长寿”的一个,是企业界中名副其实的“常青树”、“不倒翁”。

其实,鲁冠球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很有名气了。他的“7个人,4000元,一个铁匠铺”的创业神话已经在浙江广为流传。1979年,他所领导的“宁围万向节厂”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此后知名度节节攀升,鲁冠球更是扬名于企业界。伴随着万向的长盛不衰,鲁冠球被媒体和企业界称为“企业家的常青树”。在各种权威机构的评比或排名中,就像少不了柳传志、张瑞敏一样,往往也少不了鲁冠球,比如说全国十大风云人物、十大商界人物、十大经济人物、十大民营企业功勋等。2001年鲁冠球与吴敬琏、张瑞敏、倪润峰、史玉柱、卫留成等一起被评为CCTV十大经济人物;与张瑞敏(海尔集团)、卫留成(中海油)、仰融(华晨集团)等被美国《财富》评为2001年中国大陆八大商界人物。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历史,会发现差不多和鲁冠球同时代的著名商界风云人物,包括步鑫生、马胜利、年广久、禹作敏等,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而唯独鲁冠球仍然有名,而且今后可能更有名,势头更盛。同时,鲁冠球也不像那些短暂的流星人物,在一些排行榜上频繁的进进出出,他只要上了榜,就会在靠前的位置上稳住,很难下来。从2001年到2006年《福布斯》评出的中国大陆100位富豪的名单中,鲁冠球分别为第7位、第4位、第3位、第5位、第12位、第10位。可以说,位子坐的是相当的牢固。

自1969年创业以来近40年里,鲁冠球获得了无数国家级的荣誉,这在中国企业家中可能是屈指可数的,包括“经济改革人才奖”、“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1993年经营大师”、“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等等。不仅如此,国外也对鲁冠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美国《国际商业周刊》称其是“中国最成功、最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之一”。《华尔街》杂志则称他为“国家式的英雄人物”。所有的这些荣誉,都显示了国内外对他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

步鑫生、马胜利、年广久、禹作敏等,他们都曾经横刀立马过,都曾经做过战场上的将军。然而大浪淘沙,这些企业家各领风骚三五年以后,有的身陷囹圄。有的悄然隐退。只有鲁冠球做到了长盛不衰,在中国企业界这个大舞台上独领风骚!

一次横刀立马不算难,能够横刀立马几十载才是真正的英雄!鲁冠球凭借着自己超人的企业家素质,成功的实现了自己和万向的同步成长。

二、屡败屡战不等于屡战屡败

鲁冠球不是天才,也不是天生的企业家,他的创业之路同样是坎坷的。然而,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有没有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力,有没有一种愈挫愈奋的精神。

农民出身的鲁冠球是意志坚定者的最好的代表。首先,他有一种极强的不安于现状、不服从于命运安排的精神。光有一种对命运的不满显然是不够的,笔者也从小出生在农村,对农民的处境比较了解,常常听到他们对自己悲惨命运的哀叹,但他们往往除了哀叹还是哀叹,光有哀叹没有行动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幸运的是,鲁冠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命运不公的叹息上。

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众多青年农民一样,鲁冠球最初的梦想也是到县城里去当一个工人,毕竟当时工人的收入和待遇远远要比靠天吃饭的农民要好得多。因家境贫寒未念完初中的鲁冠球怀着他最初的梦想来到了萧山县城,并在一家铁匠铺当起了学徒工,那时他只有15岁。

江南有一句老谚语叫“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虽然是旧时的谚语,但充分反映了从事这三种行业的艰辛,鲁冠球选了恰恰这“三苦”中的一“苦”。年轻的鲁冠球能够坚持下去吗?

事实证明,鲁冠球的决心和意志力的确令人佩服。尽管铁锤比锄头更沉重,炉火比烈日更炙热,鲁冠球始终怀着一颗积极的心态专心学习打铁手艺,没有抱怨过,更没有想过要放弃。说句后话,尽管后来在县城当工人的梦想破灭了,鲁冠球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他后来能创办宁围农机修理厂与他过硬的铁匠技术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在铁匠铺的学徒经历,就没有宁围农机修理厂,更没有后来的万向集团。

古语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话在鲁冠球身上是再适合不过了。鲁冠球在铁匠铺刚要满师,却遇上了国家三年困难期,大批工程被取消,很多企业停止生产,鲁冠球因为农村户口而被精简回家,于是进城当工人的愿望便从此成了泡影。

鲁冠球回家之后确实困惑过、苦闷过,但没有放弃过。他集资创办的粮食加工厂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后,又开了一个自行车修理铺,自行车修理铺被钱塘江的潮水冲掉后再搭建,又冲掉,又搭建!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经历磨炼了鲁冠球坚强的意志力。成就大业者往往要承受难以承受的磨难,上帝就是喜欢那些能够屡败屡战的人!

修理自行车虽然能够维持生计,但鲁冠球也认识到仅仅靠修自行车是成不了大器的。当时正值钱塘江修筑防潮大堤,他盯着两条远远延伸的运泥石料的铁轨默默地思索,就像他后来盯着来来往往的进口卡车思索一样。他思索的结果是:铁轨要固定枕木上就需要铆钉,而铆钉这种小产品国有企业向来不屑于生产,所以,如果能够生产铆钉供应工地,既可以支持国家建设,又可以赚钱,同时还能够以学大寨的名义避免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可谓一举多得。

盯着运泥石料铁轨的思索诞生了“宁围农机修理厂”,后来盯着进口卡车的思索使得“萧山万向节厂”横空出世。这就是鲁冠球,一个意志坚定、屡败屡战的鲁冠球,一个能担大任的鲁冠球。

说起鲁冠球超强的意志力,不得不说一个鲁冠球戒烟的故事:那时候,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阶段,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出售都按照政府的计划操办。萧山万向节厂老是为原材料的供应发愁,有一次鲁冠球到杭州钢铁厂求援,那个掌管着钢铁生杀大权的供销处长知道鲁冠球是一个大烟枪,就取笑说:“鲁冠球,你要是能把烟戒掉,这钢材你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鲁冠球说:“此话当真?”供销处长说:“只要你能戒掉,这个赌注就算输给你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不得而知,但之后萧山万向节厂确实从杭州钢铁厂获得了原料供给,而鲁冠球也从此不再抽烟。“一个人如果连烟都戒不了,他还能干别的什么事情吗?”鲁冠球曾经这样对他的属下说。①

万向的这种精神不光体现在鲁冠球身上,同时体现在所有万向人的身上。集团很多子公司的现任领导都是当年和鲁冠球一起创业的元老,他们和万向一起成长,目睹过万向繁荣而强大的今天,当然也一同走过那段最艰辛的岁月,这些元老将他们所具有的这种超人的意志力和屡败屡战的顽强精神传承到每一个子公司,传承到每一个万向人身上,并成为万向走向卓越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