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是北魏以前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学的总结,全书共40卷(原书宋朝已佚5卷,今本仍作40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30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条目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20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水经注》所记述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全国各地的地理情况,还记述了一些国外的地理情况,其涉及地域东北至朝鲜的坝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头河(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苏联咸海),北到流沙(今蒙古沙漠)。在写作体例上,《水经注》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等以前的地理学著作,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
《水经注》展现了一千四五百年前中国的地理面貌,使人们读后可以对各地的地理状态及其历史变迁有较清晰的了解。例如从关于北京地区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当时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历史遗迹、河流以及湖泊的分布等,还可以了解到北京地区人们早期进行的一些大规模改变自然环境的活动,像拦河堰的修筑、天然河流的导引和人工渠道的开凿等。这是我们现在所能得到的关于北京地区最早的地理资料,也是我们研究北京地区历史地理变迁的一个重要地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水经注》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地理文献。
《水经注》中的内容,除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外,还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其中引用前人的著作达437种之多,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这些书籍和碑刻,后来在历史的变迁中大都已经散佚了,幸而有郦道元的引用转录,才尚存一斑,使我们能够知道这些书籍和碑刻的部分内容。这又是我们研究我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此外,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水经注》序言中,郦道元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法,其主要原则就是重视野外考察的重要性。前代地理学者中已有人开始考察研究工作,但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可以说郦道元开创了我国古代“写实地理学”的历史。《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在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郦道元生活的时代,当时的欧洲历史正是所谓“黑暗时代”,全欧洲在地理学界都找不出一个杰出的学者。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称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名人名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孙思邈:功德无量的中华药王
孙思邈(581—682年),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人们尊为“药王”。
孙思邈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他自幼身体瘦弱,饱尝了疾病的折磨。他的父母为了给他请医治病,几乎花尽了全部家产。孙思邈自幼聪明好学,7岁时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称为“圣童”。但他认为走仕途,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就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
唐太宗即位后,召他入京,见到他50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便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太宗还想授予他爵位,但仍是被孙思邈拒绝了。高宗继位后,又邀他做谏议大夫,也未被允。孙思邈归隐的时候,高宗又赐他良驹,还有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居住,就连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
孙思邈长期生活在民间,广泛搜集民间方药,并且善于总结提高,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他不但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以及按摩、卫生保健、食治疗法、老年病学等,同时具有相当日新月异的针灸技术和渊博的药物学知识,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如在外科方面,孙思邈最早描述了下颌骨脱臼的手法复位,它的步骤和要领一直沿用到现在。此外,他用葱叶成功地为病人实行导尿手术,这在古代医学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针炙是我国传统的医学技术,孙思邈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重新绘制了明堂图。可惜的是,这三幅彩色明堂图已经失传了。
孙思邈还根据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出了“阿是穴”。这种随压痛点取穴的方法,今天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上。此外,孙思邈还收集了不少经外奇穴,并且介绍了同身寸法(以身体的某些部位来作为取穴的标准),为我国针灸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深切感到过去的一些方药医书浩博庞杂,分类也不大妥当,因此有志编写一本新的医书。他一方面“博采群经,删繁裁重”,一方面广泛搜集民间方药。大约在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撰成《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这时,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后来他感到《千金要方》不够完善,又在永隆二年(681年),他百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千金翼方》一书。第二年孙思邈就去世了。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实际是供家庭备用的医药卫生手册。他所以用“千金”命名,是因为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把那些对人生命有益的药方看得比千金还贵重。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人物。孙思邈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山区,深感疾病对人的危害之重。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反对医生利用治病之机索取私利。
孙思邈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医学家,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炼丹家。他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一文中,记述了他把硝石、硫黄和木炭混合在一起的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火药的配方。虽然这个配方还不很完全,但是它已包括了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火药的发明是古代炼丹家的功绩,其中也有孙思邈一份功劳。孙思邈的两部医学名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唐朝以前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大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他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
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公元628年,孙思邈以102岁的高龄去世。由于他一生刻苦钻研医学,注重实践,受到人民的尊敬,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称为药王山,还在山上建立了药王庙。
名人名言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
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970—1051年),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中国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时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东汉末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隋朝时期,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如刻版费时费工费料,书版存放不便,有错字不容易更正,这就使得雕版印刷不易推广。
毕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开始时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发觉到雕版印刷的诸多不便之处,便积极改进雕版印刷的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可以了。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再用。
毕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年活字本,这是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后人在毕昇的胶泥活字术基础上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在清代,木活字技术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木活字本盛行,乾隆年间印制《英武殿聚珍版丛书》一书共时,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00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200万个。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也传到了国外,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15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公元1456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400年。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声速传到其他的10多个国家,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16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19世纪传入澳洲。从13世纪到19世纪,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昇于1051年逝世,与其妻李妙音合葬于今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之阳。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北宋时卓越的科学家和政治家。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其父沈周曾在现今的镇江、泉州、简阳、开封等地为官,少年时代的沈括随其父走南闯北,增长了许多见识。1063年,沈括考中进士,不久升为太史令。熙宁年间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次年做集贤院校理。1082年,西夏攻永乐(今陕西米脂县西)、绥德(今陕西绥德)二城,沈括奉命力保绥德,因永乐失守,连累坐贬,调为均州团练副使,实际上被软禁。1085年,哲宗即位大赦,恢复自由。1088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汇集平生见闻,撰写成《梦溪笔谈》这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著作。
沈括学识渊博,成就卓著,一生在天文、地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以及水利、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沈括是一个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研究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还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改进了测影方法。沈括积极革新历法,他和卫朴主持修订的奉元历在熙宁八年(1075年)颁行,晚年沈括又进一步提出了用“十二气历”代替原来历法的主张。沈括所设计的“十二气历”是比较科学的,它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公历,也就是阳历,其实在分月上还不如沈括的“十二气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