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仕女画代表作是《秋风纨扇图》,如果说《孟蜀宫妓图》,画风是工整秀丽,那么《秋风纨扇图》则是洒脱飘逸。画中用高度洗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她那高高挽起的发髻,略带忧伤的表情,凝眸远望的双目,典雅明丽的妆束,亭亭玉立的风姿,被微风轻拂的裙带,充分表现了这位佳人的美。左上角题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画中的背景极其简明,仅以坡石一角意笔为之。右侧缀有双钩细竹,疏疏落落,大面积空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寞寂寥的感受,突出“秋风见弃”,触目伤情的主题。这幅画与笔法勾细、设色秀妍的《孟蜀宫妓图》的最大区别是,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人物的衣褶作抑扬顿挫的笔势,遒劲飞舞。全幅图纯用白描,不设色。以淡墨染衣带,衣带微微飘起,点出秋风已起;
唐寅还十分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
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几为画名所掩。其代表作《落花诗册》。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写了不少桃花诗。如《桃花坞》诗:“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但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弯腰拾起地上的落红,装进一个锦囊之中,埋葬在药栏东畔。为此又写了一百多首《落花诗》,抒发了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情绪。据有人考证,《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就是依此作为蓝本的。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如《把酒对月歌》中: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相关联接: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凉,以致身后诗文几近散轶。明万历年间,常熟书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诗文和为人,不惜重金,征求片纸只字,为他搜集整理诗赋词 章。将唐寅生前散轶的近百首(篇)诗文核阅后出版,这就使唐寅有了第一个较完善的诗文集传世,一时洛阳纸贵。
唐伯虎的名字在我国民间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叉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所推崇。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俊逸秀挺,颇见功夫。此外,他还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见的。
名人名言
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夫有德有才者惜才,有德无才者容才;无德有才者妒才,无才无德者毁才。
仁爱的人慈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慈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敬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尊敬他。
吴承恩:中国神魔小说的开山宗师
吴承恩(1501—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其曾祖父当过“余姚训导”,祖父做过“仁和教谕”,父子皆为学官,凡“六经诸子百家,莫不浏览”。吴承恩受家庭影响,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凡坊间说部,皆广为涉猎。大量的读书,拓展了他的文思,因此,少年时即以文才捷敏扬名于淮安一代.然而,吴承恩的父亲终生并未显达,是个极好读书却不善经营的“卖彩缕文毂”的店铺小老板,“又好谈时政,意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由于常遭官府如狼似虎胥吏的敲诈,故对社会现实颇多不满,这无疑对其儿子吴承恩后来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吴承恩虽有满腹经纶却无所施展,直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40多岁的吴承恩才补了个贡生。由于其清廉耿介,独傲自高,难以容于世俗,所以境遇拮据,贫困潦倒,因此常遭那些以衣冠取人的趋炎附势之辈的冷眼.直到六十多岁时,才为生活所迫,迫不得已作了长兴县知县。吴承恩置身官场,更加深刻地看到了官场的腐败与社会的黑暗,因不肯随波逐流,耻为五斗米折腰,故未几即拂袖而去,专意著述。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西游记》虽然是吴承恩晚年写成的,但却作了毕生的准备。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吴承恩曾写过一本志怪小说《禹鼎志》。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他的志怿小说、神话小说,写的虽是神仙鬼怪,其实着意的还是在于“人间”,为的是寄托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恶势力,使读者“悚然易虑”,并非无为而作,或搜奇猎异以资谈笑。他创作《西游记》,目的也是如此。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在《西游记》四十五回中,写到孙悟空布置自然之神布云、打雷、下雨时,特别命令雷公邓天君说:“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脏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孙悟空最恨的是“贪脏坏法之官”,这与吴承恩在许多诗文中所表现的特别仇视贪官污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西游记》的神话世界里,处处有人间的影子:神圣的天宫表面气派不凡,至高无上的玉帝却贤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间的王朝相仿佛;地府森严,官官相护,贪脏枉法,无辜的人有冤难伸,和地上的衙门并无两样;妖魔鬼怿杀人吃人,贪财好色,仗着魔力法术称霸一方,无恶不作,简直是人间恶霸、官僚的化身。《西游记》还写到了一些人间国度,那里的统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的”,这同样是明朝廷君臣祸国殃民罪行的写照。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一切称凶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或一命呜呼,或束手就擒,这都反映了吴承恩扫荡社会丑恶现象和丑恶势力的强烈愿望,也是《西游记》民主性精华之所在。
吴承恩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除《西游记》外,其作品尚有《射阳先生存稿》和《禹鼎志》等,可惜多已失散,吴承恩老贫无子,晚年流寓南京,靠卖诗文糊口,潦倒而终。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名人名言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明人不做暗事。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高名名丧人。
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的清代文坛怪杰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箸名的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他的书画书法皆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人称为三绝。
郑板桥的父亲郑之本,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当郑板桥出生时,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在郑板3岁时,他的生母汪氏就离开了人士。他的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因此,郑板桥自幼就和下层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郑板桥资质聪慧,3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大约在20岁左右就考取了秀才。
青年时期的郑板桥文思敏捷,别人来求对联都是随说随写,立马而成,且分文不取,所以名气越来越大。 有一天,兴化城里东寺的一个和尚死了,和尚的亲戚想请人写挽联送去。这个和尚生前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可谈的,请了几个人,都难以下笔。后来有人介绍来请郑板桥。 那人进门后,对板桥说:
“烦大郎写副挽联。”板桥接过白纸,平铺在大桌上,磨好墨,提笔问道:
“写什么内容?”
那人答道:“东寺里死个和尚,我和他有点亲……”还未说完,只见板桥已写了上联:“东寺死个和尚”六个大字。
那人着急地说:“大郎,这是我说的话,怎么能写上挽联?”
板桥笑呵呵地说:“你这句话就是很好的上联。别着急,下联我已经想好了。”
说着,刷刷写了六个大字:“西天添一如来”
那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夸道:“好!好!好!”
郑板多才多艺,在诗书画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他的诗文、书法和绘画时人称之为“三绝”。他善于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 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
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 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 郑板桥画扇 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在诗文方面,郑板桥主张去陈旧套语,用白话代替古典。他善于通过诗可来暗喻民族志节,他创作过有二首咏竹的诗,其一为“题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既点出竹之“处境”,更直接说出竹的贞定,经得起各种磨难考验,俨然是个顶天立地、昂然不屈的烈士,令人望之生“敬”。另一首为“题画竹”:“画竹插天盖地来,翻风覆雨笔头载;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来。”前二句写画竹的气势,后二句则双写人与竹的“择善固执”及不从俗流、不为俗物的个性。
郑板桥虽然很有才华,但生活很是贫困,在50岁之前他基本上以读书、教书、卖画为生。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郑板桥最终考中了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今属河南)作了12年知县。他在任职期间,勤于政事,政绩显著,深得百姓的爱戴。
郑板桥气节高尚,一生清廉,不愿与官场中贪官污吏为伍。他深知官场的黑暗,曾把“难得糊涂”四字做座右铭高挂在大堂上。在这四个大字旁边又有三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难得糊涂”这一警言,来源于郑板桥的老师鄂尔泰的格言:“大事不可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若小事不糊涂,则大事必至糊涂矣!”
名人名言
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
愁水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知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曹雪芹: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
曹雪芹(1715—1763年),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清代著名小说家,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家之一,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创作者。
曹雪芹的先世本是汉人,但在很久以前,就加入满洲旗籍,成了爱新觉罗氏的皇家“包衣”(奴隶)。随清人入关后,逐渐晋升为皇家亲信的官吏。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保姆。康熙登基后,曹玺任江宁织造(专做供应皇家的事物),直至病故。康熙又命其子曹寅(曹雪芹的祖父)任苏州织造,后又继任江宁织造。曹寅幼时做过康熙的伴读,既是康熙的臣仆,又是朋友,深得康熙的信任。曹寅极为显赫,康熙六次南巡,曾四次以曹家为行宫,曹家此时发展至鼎盛时期。曹氏不仅为“钟鸣鼎食之家”,同时还是“诗书管缨之族”。所以曹家的先世不仅与清王朝的政治经济都有较密 切的关系,而且又有着文学方面很深的家学渊源,这些都给曹雪芹以深刻的影响和熏陶,使他具有了对多方面生活的认识和艺术才华。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