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屋名顶实 中国建筑·屋顶
14394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一座中国式的传统建筑物,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台基部分、柱梁部分、屋顶部分。“屋顶”泛指建筑物覆盖于墙、柱等支撑体系之上的部位。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遮蔽风雨的角度看,屋顶在三者之中应是建筑上最必需的部分了。《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考古学为建筑的功能始于屋顶的看法提供了可靠的考证。在巢居文化中,先民主要是依托大树为栖身之所,充分利用其张开的树冠以树枝和茅草架构成的屋顶来避雨遮光;而在穴居文化中,洞穴的上部土层也可作为“以待风雨”的屋顶的雏形。人类从半穴居到地面的营建屋舍过程中,无论其庐舍是多么原始、简陋,其屋舍的顶部都以茅草、树枝叶、泥巴编扎成顶盖。《淮南子》载:“是故十围之木,可持千钧之屋。”描写的正是最初的屋顶形制,它是由一根立柱支撑一个“人”字形的下垂两檐组成。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元素,后世带有“反宇飞檐”特征的大屋顶形制,也是由“人”字形屋顶发展而来。

许多冠以宝盖顶的汉字,几乎都与建筑的屋顶有关,如“宇”、“宫”、“高”、“京”、“宗”、“宅”、“家”等等。《说文·宝盖顶部》载:“宝盖顶,交覆深屋也,象形。”而“覆”,就是指屋盖,“交覆”,则指“人”字形屋盖。以“宇”字为例,《说文》谓:“宇,屋边也。”《诗经·豳风·七月》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陆德明释义曰:“宇,屋四垂为宇。”《韩诗》云:“宇,屋畜也。”宇与最上之栋对举,为最下之檐口应是确认无疑的。《淮南子·览冥训》:“凤皇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骄)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曰:“宇,屋檐也;宙,栋梁也。”此外,考察“屋”“顶”二字也可以了解屋顶对于建筑的重要性。《说文》云:“屋,居也。”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屋”在《汉语大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解释为“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顶部覆盖”的涵义,段玉裁注:“屋者,室之覆也。”范宁注:“屋者,主于覆盖。”

“顶”,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说文》云:“顶,颠也。”“顶”为物的最上部、前部,如《淮南子》云:“今不称九天之顶,则言黄泉之底,是两末之端议,何可以公论乎?”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屋”和“顶”最早的词义反映了它的本质和最基本的功能,那么屋顶这个词在今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构件呢?《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屋顶是这么解释的:“是房屋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结构,又称屋盖。”显然这是从偏重于功能与结构的角度出发的,即屋顶对建筑物本身就有保护作用。

与现代相比,我国古人似乎更加重视屋顶的营造,他们几乎把匠心大部分都运用到屋顶上了,通过一系列与功能、技术和谐的美化处理,创造了极富表现力的形象,显现出极为丰富的装饰趣味。当人们初看一座中国古典建筑时,立即就会注意到它巨大的体量、“反宇飞檐”的特殊造型,为它如翼飞跃的神韵所吸引,用《诗经》所谓“如斯翼”、“如斯飞”来形容其轻逸俏丽的形态是最恰当不过了。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在其所著《中国建筑史》中称中国建筑屋顶这种特殊造型是“世界建筑中属于中国的盖世无比的奇异现象”。大屋顶在具体的功能上不仅可以起到遮风避雨、阻光保温的作用,还凝结了许多如政治制度、审美文化、民俗风情等历史痕迹的象征与审美的要素。在建造方面由于它特殊的构造形式,技术上的要求也相当复杂,施工起来也较其他建筑部分困难得多,屋顶建造的成功与否几乎决定了这个建筑的命运。

另外,在我国漫长的建筑发展史上,建筑的屋顶形制也因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制度、审美、技术、材料、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区分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时,往往首先也是从考察其不同的屋顶形态开始的。可以说,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冠冕,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个象征,它不仅是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发展的表征,更是民族审美文化的体现和张扬。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屋顶随着自然地理条件和审美要求亦流露出不同的趣味,它也成为我们了解地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作者

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