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
14397300000003

第3章 朝鲜内战爆发和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

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大规模内战。朝鲜内战爆发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苏两国将朝鲜一分为二,埋下了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祸根

朝鲜,是亚洲大陆东北部伸向太平洋中的一个半岛,面积约22.7万平方公里,三面环海,北与中国接壤,东北角与俄罗斯相连,西隔黄海与中国大陆相望,东隔日本海与日本列岛相邻。

朝鲜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公元1世纪朝鲜半岛上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封建国家。7世纪新罗统一朝鲜半岛。10世纪高丽王朝取代新罗。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定国号为朝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改国号为韩国或大韩。1895年起,日本逐步控制了朝鲜半岛政治、经济大权。1910年被日本吞并。从此,朝鲜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和践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败宣布投降,朝鲜人民才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然而,朝鲜虽然解放,但统一的朝鲜半岛却被人为地分割成为南北两个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3年底的时候,朝鲜问题引起了反法西斯盟国的关注。当年12月1日,美国、英国、中国联合发表的《开罗宣言》中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的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

1945年2月,德国法西斯战败前夕,反法西斯同盟的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约瑟夫·斯大林、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南岸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议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苏联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的安排等问题,并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协定》规定了苏联对日作战条件。实际上,这次会议是三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会议。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许多国际问题的出现,都与这次会议有着直接关系。朝鲜问题也不例外。会议期间,罗斯福同斯大林私下谈及朝鲜问题。这是美苏首脑首次就日本投降后朝鲜如何安排问题进行的商谈。罗斯福认为,朝鲜不具备自治能力,需由苏、中、美三国共同托管20~30年。斯大林提出:托管时间越短越好,并应有英国参加。两人就这个问题私下达成了谅解。

在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后为克莱门特·艾德礼)及三国外长,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再次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会议发表了《波茨坦协定》和《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公告对朝鲜问题重申了《开罗宣言》中的内容。会间,苏联通报准备于8月8日对日宣战,并探询美国是否有同苏联在朝鲜联合登陆的意向。美国的愿望是最好由美国单独占领朝鲜,但当时美国的目标主要是占领日本本土,加之估计攻占朝鲜将付出重大代价,因而想把攻占朝鲜的战役连同“可能遭到的重大伤亡”留给苏联去承担,自己坐收渔利。因此,美国表示美军近期内没有在朝鲜实施登陆作战的考虑。会议期间,美苏两国只划定了空中和海上对日作战分界线,而没有划定地面部队作战分界线。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美国万万没有料到,苏联对日宣战后,立即于9日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并且发展很快。苏联第二十五集团军由契斯季亚科夫上将指挥,突入朝鲜,于10日占领雄基,12日和13日又连续实施登陆作战,解放了罗津和清津。日本法西斯穷途末路,于8月10日决定投降。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决策者慌乱不已。因为当时距朝鲜最近的美军部队尚位于几百公里以外的冲绳岛,而苏联红军已经进入朝鲜,随时可以席卷整个半岛。只要苏联红军全力以赴,美军根本无法在朝鲜获取立足之地。美国不甘心朝鲜被苏联单独占领,唯一的办法是限制苏军的进攻行动,争取实现美苏军队共同占领朝鲜,同苏联在朝鲜划出一条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

8月10日,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举行会议,研究对策。在地图上,北纬38°线(下称“三八线”)恰好位于朝鲜半岛南北中央,于是美国陆军部建议以三八线为界,该线以北为苏军对日受降区,该线以南为美军对日受降区。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协调委员会的同意,8月14日,杜鲁门正式批准这一方案,并将其写入8 月15日就战后接受日军投降安排问题给斯大林的信中。斯大林得到这个提议,同美国作了妥协。8月16日,斯大林回信,对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的美苏军队受降分界线,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9月2日,远东盟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布第一号总命令,公开宣布了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军队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同时表明三八线不仅是受降区分界线,也是美苏军队在朝鲜占领区分界线。在此之前,苏联军队已经解放了朝鲜北半部,并于8月23日越过三八线,进入开城地区,逼近汉城。麦克阿瑟第一号总命令发布后,苏联红军根据美苏双方的默契撤到三八线以北地区。9月8日,美军开始在朝鲜南部的仁川、釜山登陆,进驻朝鲜南半部。朝鲜人民在经历日本殖民统治35年之后,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时日。在庆祝解放的欢呼声中,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涌上街头,迎接南下、北进的苏美军队。但是美苏军队进入朝鲜后,以三八线为界,切断了朝鲜南北地区的铁路、公路交通和电信联系,随后又封锁了三八线,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形成了美军和苏军两个占领区。

三八线的划定是美苏两国在朝鲜问题上妥协的结果,也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次合作。就是这最后一次合作,埋下了五年后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祸根,也可以说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二、美苏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对立和斗争,造成朝鲜南北分裂和对立,是导致朝鲜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本来就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临时结成同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共同利益消失,两国在国际事务上便立即转为尖锐对立和斗争,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民主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左右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朝鲜是这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斗争的重要阵地。1946年6月22日,美国总统特使埃德温·保莱在巡视朝鲜之后给杜鲁门的报告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的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是,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就在这个地方将测验出来,究竟民主竞争制度是不是适宜于用来代替失败了的封建主义,或者其他某种制度——共产主义,还更强些。”这段话反映了苏美两国军队占领朝鲜后,在朝鲜问题上斗争的性质。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自由世界)的“领袖”。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和主要代表。美苏两国军队以三八线为界,在朝鲜南方和北方分别接受日军投降和占领后,在各自占领区采取了不同政策,导致了朝鲜国家和民族的分裂。

美国占领军进入朝鲜南半部后,不顾朝鲜人民的意愿,更不考虑朝鲜人民多年来备受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情感,决然在那里采取维持现状的政策。立即取缔在那里已经建立的人民政权——各级人民委员会,复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机构;在原日本总督府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朝鲜“美国军政府”,各级官员由美军军官担任,利用压迫朝鲜人民的日本殖民机器来维护美国的新的殖民统治,朝鲜人民最为痛恨的日本警察居然也带上“美国军政府”的臂章,照旧横行霸道;美国军政府并纠合地主、买办资本家等反动势力,镇压朝鲜爱国人士,竭力阻挠朝鲜人民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美国的这种倒行逆施激起了朝鲜人民的无比愤怒,反美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占领军司令官约翰·霍奇,在占领南朝鲜3个月后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报告中说:“在南朝鲜,人们把分裂的局面归罪于美国,这个地区的人民越来越憎恨一切美国人。”美国军政府出动军队,协同武装警察队,对反美斗争进行血腥镇压,大肆逮捕、监禁和屠杀朝鲜民众,实行白色恐怖统治。杜鲁门在回忆录中也承认说:“大多数朝鲜人既不希望美国士兵,也不希望俄国士兵留在自己的国土上……1946年秋季,在我们占领的地区,曾发生过几起骚乱和示威运动,在少数情况下,我们的军队还不能不向进行示威的群众开枪射击。”

与此相反,苏军进入朝鲜北半部后,于1945年8月15日便向朝鲜人民宣告:“朝鲜已成为自由的国家”,“苏军将在和朝鲜的一切反日的民主政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苏联占领军在朝鲜北部除了设立军事管制机构——警备司令部之外,没有建立军政府,只是在第25集团军司令部中建立一个负责民政事务的机构──民政府。苏联占领军没有取缔朝鲜人自己建立的临时政权机构,而是承认各地已经存在的人民委员会,并采取措施将人民委员会不断完善,使之成为朝鲜北部的正式政权机构。这一政策措施得到了朝鲜人民的积极拥护。在苏联占领军的支持下,朝鲜北部在短时期内基本完成了社会经济的民主改革,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得到保证,社会秩序稳定。

在朝鲜南方和北方开始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同时,美苏两国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和斗争。

关于对朝鲜实施四国托管问题,1945年12月16日至26日,在莫斯科召开的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上,以苏联所提方案为基础达成了协议,后来中国国民党政府也参加了这个协议。这个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为重建朝鲜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创造条件,特设立一个临时的朝鲜政府;为协助成立这一临时政府,由驻朝鲜南部的美军司令部和驻朝鲜北部的苏军司令部的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咨商朝鲜各民主党派、社会组织,以及美、苏、英、中四国政府后,提出各项建议,然后,由该委员会的两国政府作最后决定;四国在朝鲜的托管以五年为限。

根据这个“托管”协议,美苏驻朝鲜占领军联合委员会于1946 年3月开始在汉城开会,讨论建立朝鲜临时民主政府和实行国际托管制度的有关细节。双方代表从会谈一开始就针锋相对,24天的会议毫无成果,最后只能无限期休会。1947年5月21日复会之后,双方虽然就同南北朝鲜各政党及社会组织咨商的程序和内容等问题达成协议,但双方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朝鲜政权问题上,各持己见,尖锐对立。苏联希望朝鲜成为一个真正民主、独立和对苏联友好的国家,从而使之在将来不会成为进攻苏联的基地。美国则要求在朝鲜建立亲美政权,使朝鲜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作为在远东遏制共产主义的前哨基地。由于美苏两国尖锐的政治对立,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朝鲜统一政府问题上不可能形成一致意见,当然也使得美苏联合委员会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取得成效。会谈再次陷入僵局。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代表在联合委员会上提出:苏美两国军队在1948年初同时撤出朝鲜,给朝鲜人民以自己组织政府的机会。但美国政府拒绝讨论苏联的提议,因为美国很清楚,南朝鲜的局面完全靠美军的刺刀和坦克维持,如果美军撤出,允许朝鲜全境进行自由选举,由朝鲜劳动党领导的北朝鲜人民委员会肯定将在选举中获胜,朝鲜将进入社会主义阵营之中。美国政府决定中断美苏之间就朝鲜统一问题的协商,把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借助自己对联合国大会的影响力,寻求对美国有利的结局。1947年10月18日,美军代表提议美苏占领军联合委员会无限期休会。至此,联合委员会会议在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的情况下,宣告破裂。所谓四国“托管”协议成了一纸空文。

与此同时,美国抛开“托管”,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但是,联合国本身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时的同盟在战后已经形成了尖锐的政治对立,美国和苏联及以两国为首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同样表现在联合国活动中,因此,联合国不可能解决朝鲜问题。

苏联针对美国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便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提案,再次建议美苏军队同时撤出朝鲜,同时建议邀请南北朝鲜的朝鲜人代表参加联合国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但在美国政府的操纵下,联合国大会否决了苏联提案,于1947年11月14日通过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派驻朝鲜,监督朝鲜举行议会选举,成立朝鲜全国政府和建立武装力量。这个决议,遭到朝鲜南北方人民普遍反对。于是,美国于1948年2月26日又操纵“联合国大会临时委员会”(又称“小型联大”),通过在南朝鲜举行单独选举的决议。4月30日,朝鲜南北43个政党和社会组织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宣布“绝不承认南朝鲜单独选举的结果,也绝不承认和支持这一选举所产生的单独政府”。朝鲜南北部的人民举行了各种抗议斗争。在汉城等主要城市,组成了“反对单独选举救国总罢工委员会”,举行了总罢工。在济州岛等地还爆发了武装起义。

然而,美国不顾朝鲜人民的激烈反对,1948年5月10日,由美国直接导演强行在朝鲜南部举行单独选举。选举了就连美国总统杜鲁门也认为是“专横”、“任性”、“不得人心”的70多岁的老头子李承晚,组成“大韩民国政府”。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在汉城正式成立。

南朝鲜政府成立后,李承晚集团于1948年8月下旬至12月上旬,同美国先后签订了《韩美暂行军事协定》、《韩美移交财政和财产协定》和《韩美经济援助协定》。这些协定规定:允许美国顾问完全控制南朝鲜军队、警察及一切重要地区的建筑;李承晚政府承担美国占领军的一切费用,美国有权在南朝鲜取得和处置任何财产;美国控制南朝鲜的对外贸易,鼓励美国私人在南朝鲜投资,掌握南朝鲜的经济命脉。从而把南朝鲜军事、政治、经济等都置于美国控制之下,加速了南朝鲜的殖民化和军事化。

朝鲜南部单独选举和大韩民国政府的成立,使得朝鲜半岛的局势更加紧张,也使朝鲜的统一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北方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决定举行全朝鲜立法机关——最高人民会议议员选举,建立统一的自主独立国家。8月25日,朝鲜举行最高人民会议选举。除北部全体选民参加投票外,在南部还有众多的选民采取秘密签名方式选出人民代表到北部参加了选举。在普选的基础上,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决定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并选举金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确定平壤为临时首都。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美苏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对立和斗争,造成了朝鲜南北的分裂和对立,特别是在朝鲜南北成立了两个互不承认、又各自宣布是朝鲜的唯一合法政府,使朝鲜统一变得渺茫,这是朝鲜南北方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导致朝鲜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三、朝鲜南北两个政府在如何实现统一和统一于谁问题上的斗争,是导致朝鲜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立即致函美苏两国政府,要求美苏两国占领军撤出朝鲜。

苏联外交部于1948年9月19日通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苏联驻朝鲜占领军将于1948年12月底之前全部从朝鲜撤出;建议驻朝鲜的美国占领军也采取同样步骤,如期撤离朝鲜。美国当局为实现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政策和遏制所谓的“共产主义扩张”的需要,保持战略进攻的有利态势,决定从朝鲜南部逐次撤军,同时扩大对南朝鲜的军事援助,组建并装备、训练南朝鲜军队,以维持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的存在。1948年12月底,驻朝鲜的苏联军队全部撤离朝鲜。美国占领军虽于1948年12月开始撤离朝鲜,但宣布应南朝鲜政府的请求,在南朝鲜保留一个7500人的团级战斗队。直到1949年6月29日,这个美军团级战斗队才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最后撤离朝鲜南部。

美苏两国军队撤出朝鲜后,美苏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对立和斗争,直接表现为朝鲜内部南北两个政府、两种制度之间围绕如何实现南北统一问题上的对立和斗争。

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朝鲜进步势力,推行民主政策,主张和平统一朝鲜,并为之作了不懈的努力。1949年6月,在朝鲜劳动党的积极倡议下,由朝鲜南北72个政党和社会团体组成了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通过关于和平统一的宣言,号召南北朝鲜全体民主政党及社会组织与全体朝鲜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斗争”,并提出了具体的和平统一方案。

在南方,李承晚集团代表朝鲜反动势力,投靠帝国主义,建立恐怖统治,大肆逮捕和屠杀民主爱国人士。在美国的支持下,李承晚集团不但拒不接受北方的和平统一建议,而且竭力主张武力统一。1949年以来,一再进行战争叫嚣。1949年1月21日,李承晚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我希望“国军北进”。2月7日,他又在南朝鲜国会发表演说称:如果在联合国朝鲜委员会的帮助下不能和平地统一朝鲜,那么“国军就必须向北韩进军”。“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并声称在1950年实现南北统一。南朝鲜国防部长申性模7月17日在仁川发表演说:“我们的军队正在等着我们总统的命令。只要他一下令,我们就会在一天之内占领平壤和元山。”9月30日,李承晚在给美国教授罗伯特·奥利弗的信中写道:“我坚信,现在是在心理上采取措施同北方忠诚于我们的共产党军队结合,以便消灭他的其余部分的最佳时机。我们将把金日成的部队挤压到山区,在那里将他们饿死,那时我们的防线便可以建在图们江口和鸭绿江上。我们的处境将变得更好。”“我们不管外国是否可能反对我们,而要独立地采取行动。”李承晚在1950年《新年祝词》中宣称:“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大家都要努力恢复失地……但是,联系到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应该记住: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必须统一南韩和北韩。”

1950年6月7日,在朝鲜劳动党的建议下,朝鲜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发表《关于促进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的呼吁书》,建议1950年8月15日朝鲜解放5周年时,根据民主的原则,在南北朝鲜进行普选,建立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同时建议在6月中旬于海州或开城召开朝鲜各政党、社会团体代表会议,具体商讨和平统一的条件、普选的程序、建立指导普选中央委员会等问题。为和平统一再次进行了努力。然而,这一呼吁不仅遭到了南朝鲜政府的拒绝,而且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派往汉城向南朝鲜方面递交呼吁书的三名代表,也遭南朝鲜方面的逮捕。南朝鲜政府并下令在三八线地区和南朝鲜全境实施“非常警戒”,禁止一切南朝鲜政党和社会团体代表前往北方。6月中旬,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考虑到南朝鲜方面害怕普选的情况,再次提出建议: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和南朝鲜国会联合起来,以建立全朝鲜立法机关的方式,实现朝鲜的和平统一。这一建议再次被南朝鲜政府拒绝。朝鲜和平统一的大门因此而关闭。与此同时,朝鲜南北双方都进行了武力统一的必要军事准备。

朝鲜南北两个政府互不承认,互相对立,又都企图以自己的意志统一分裂的半岛,这是朝鲜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四、1949年以来,朝鲜南方不断在三八线地区进行武装挑衅,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不但一再叫嚣武力统一,而且从1949年初开始,不断派军队在三八线地区制造军事摩擦事件,挑起军事冲突。自1949年1月1日至4月15日,动用连至营规模兵力,沿三八线向北进犯37次。5月,南朝鲜军队出动4100余人,在火炮支援下,猛攻开城附近三八线以北松岳山上的人民军警备部队阵地。7月,南朝鲜军队再次出动旅级规模的部队,进攻松岳山阵地。三八线以北的高山峰、银波山、国寺峰等要点,也多次遭到南朝鲜军队进攻。据朝鲜北方的统计,1949年1~12月,南朝鲜在三八线上进行军事挑衅共计1836次。同时,南朝鲜方面派遣大量间谍潜入北方,从事情报和各种破坏活动。进入1950年,朝鲜半岛局势更加紧张,1950年初,南朝鲜开始向三八线地区大规模集结武装部队。火药味越来越浓,一场内战已不可避免。

美国政府也加快了对南朝鲜的军事援助。1950年1月,美国与南朝鲜政府再次签订军事援助协定,确定美国向南朝鲜提供价值1097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另外,美国还提供了1.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南朝鲜政府更是踌躇满志,对“北进”的胜利充满信心。美国和南朝鲜双方曾多次召开“高级将校会议”,详细讨论了“有关完成战斗准备的问题”和“北伐计划”,并调整部署,将陆军部队8个师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5个师在三八线沿线展开,组成两个战斗司令部,并配备了陆军总部直属的炮兵部队和技术兵种部队,主力集中于开城、汉城和议政府地区。第二梯队展开3个师,集中于汉城附近。

美国积极支持李承晚集团的活动,并进行战争挑唆。1950年6月中旬,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到南朝鲜活动,视察了三八线,并鼓动说:“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挡得住你们,不论它多么强大。可是我希望你们作进一步的努力,因为你们显示出你们巨大力量的时候已经不远了。”“如果与共产主义妥协,那就等于选择导致灾难的道路。”“美国准备给予正在如此英勇与共产主义作斗争的南朝鲜以一切必要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连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也承认:杜勒斯这次南朝鲜之行和在三八线的活动,肯定使朝鲜北方感到极为不安。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也在日本活动,并同麦克阿瑟讨论了朝鲜问题,6月24日才离开日本返回美国。

面对日趋紧张的局势,朝鲜北方进一步加强了军事准备。1949 年8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发出致全体党员信,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大力开展同反革命分子、敌间谍和破坏分子的斗争。同时,命令人民军部队严惩对北方进行武装挑衅的南朝鲜军队,保卫胜利果实。

1950年1月,朝鲜党和政府根据变化着的半岛局势,开始考虑如何尽快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问题,并要求苏联政府给予支持。4月,金日成、朴宪永等朝鲜领导人访问苏联,与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讨论朝鲜半岛的局势和朝鲜统一的方式问题。在会谈中,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随后,金日成、朴宪永等又于5月中旬访问中国,向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通报了与斯大林会谈的情况。

1950年6月25日早晨,三八线上长期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和摩擦,终于发生了质变,为实现统一问题的朝鲜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根据俄罗斯解密苏联时期有关朝鲜战争档案,朝鲜人民军首先打过三八线以南。

美国为什么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侵入台湾海峡

朝鲜内战爆发,无论南方或北方谁先发动攻击,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朝鲜的统一,是朝鲜民族的内部事务,不容外国势力干预。《联合国宪章》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指出:“不得干预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之事件。”然而,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当局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立即派出武装部队,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出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

那么美国为什么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侵入台湾海峡?

第一,美国确定国家战略范围时,虽将朝鲜半岛和台湾都划在了防御圈外,但美国没有,也不可能抛弃其在朝鲜半岛和台湾的势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亲美政权进而控制远东地区的政策已彻底破产,国际政治格局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当局调整了远东战略,确定了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岛屿防御圈。1950年1月12日,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美国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说,宣布了这个岛屿防御圈的范围。他说:我们的“防御半径沿阿留申群岛至日本,然后延续到琉球群岛……从琉球群岛延至菲律宾群岛。”在此之前,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就已经划出了这个“防御”圈,只不过他所划的顺序与艾奇逊的相反罢了。

美国将朝鲜和台湾都划在了这个防御圈之外。此外,美国还在1949年底制定的内部宣传文件和1950年初的公开声明中,曾明确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

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在关于台湾的政策内部宣传指示中指出:“台湾完全是中国政府的责任。在历史上地理上来看,它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没有承担过实际的或道义的责任或义务。”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中,再次明确了这一立场,他指出: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申明,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宣称,《开罗宣言》条款应即执行。美国是这一公告的签字国。日本投降时,台湾已归还中国。“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同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解释杜鲁门这一声明时说:“当台湾被当作中国的一个省份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曾对此提出过任何法律上的疑难。此举经认为是符合各项约定的。”

但是美国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战争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强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侵略扩张政策,在国际上称王称霸,不可一世。朝鲜半岛南部的李承晚集团和已经从中国大陆逃到台湾岛的蒋介石集团,都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因此,美国虽然将朝鲜半岛和台湾划在了其军事战略范围的圈外,但是,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和霸主,美国并不是也没有抛弃南朝鲜和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而放任不管。

1949年12月30日,杜鲁门批准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2号文件——《美国在亚洲的地位》中规定:岛屿防御圈,是“美国在亚洲必须保持的最低限度的最起码的地位”。它“将使美国能够控制一些交通要道,那是战略开发亚洲的重要地区所必须的”。这条岛屿防御圈,不仅要作为美国的“第一道防御线,而且要成为第一道进攻线”。艾奇逊1950年1月12日在美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演说中,对他所划到圈外地区的安全,特意作了说明,他说:“就太平洋其他地区的军事安全而言,必须讲明,都不能担保这些地区不受军事进攻……如果发生这种进攻……开始一定要依靠受到进攻的人民起来抵抗,然后依靠整个文明世界根据联合国宪章所承担的义务。到目前为止,决心保护自己独立、抵抗外来侵略的人民所依赖的联合国,一直表明它并不是一根脆弱的芦苇”。

对于台湾,无论美国国务院1949年12月23日关于台湾的政策宣传指示中,还是美国总统杜鲁门1950年1月5日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中,以及同日艾奇逊对杜鲁门声明所作的解释中,都为美国日后在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留下了伏笔:一是,继续给蒋介石集团以经济援助;二是,对台湾的政策宣传指示中明确规定,对台湾“应称为‘福摩萨’”;三是,杜鲁门在声明中,讲到“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时,根据军方的要求,特别在此句的前边加了“现在”一词作为限制;四是,艾奇逊在对杜鲁门声明所作的解释中说,“现在”一词,“只不过是有鉴于一种事实,即万一不幸我们在远东的部队遭到攻击,美国必须完全有自由在任何地区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以保它自己的安全”。

在中国和苏联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均有人主张,对杜鲁门1月5日关于台湾问题所作的声明进行修改。参谋长联席会议一直主张给予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以必要的军事援助。麦克阿瑟在6月14日给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备忘录中,更把台湾看成是美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麦克阿瑟认为,如果台湾落在共产党手里并能为苏联所用,那就等于给了敌人相当于数十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舰队,就是给美国在冲绳和菲律宾的基地“将上一军”。因此,他主张“绝不能让台湾落入共产党手中”。美国国务院的迪安·腊斯克和约翰·杜勒斯等,也主张在台湾迅速采取“激烈而强硬的立场”,建议美国政府以宣布台湾“中立化”的形式,出动军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使之不落入共产党人之手。

到1950年6月,美国武装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和对台湾实施军事占领,决心已定,只是在等待时机。麦克阿瑟声称:如果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台湾的作战,他将火速赶赴战地指挥反击作战,“使他们遭到惨败,从而使这场战斗成为世界上决定性的战斗之一”。他说:“我每个夜晚都祈祷红色中国能这样做──我常常是跪下来在那里祈祷。”

这些说明,美国的岛屿防御圈战略,并不意味着放弃朝鲜和台湾,而是等待时机,随时准备寻找借口,实施直接军事入侵。

第二,朝鲜内战爆发为美国在亚洲推行所谓“遏制”共产主义的霸权行动提供了契机

1949年9月3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核垄断。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改变了国际社会上两大阵营力量的对比。这促使美国调整安全战略。根据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指令,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共同组成联合小组,分析了新的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从外交和军事方面重新审议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于1950年4月7日向杜鲁门提交一个报告。这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

《第68号文件》指出:在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将存在着长期对抗。美国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苏联的直接挑战,而且还有那些动摇新老殖民主义政权的、土生土长的民族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在任何地方的胜利,都意味着美国的相应失败”。认为,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力量中心和反对“苏联扩张”的堡垒,拥有“世界上任何单独一国所没有的最大军事潜力。然而对照苏联,美国的军事弱点在于现有的力量和人员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苏联的武装部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原子弹储备也在迅速增加,如果再加上热核武器,将大大加重对美国的损害。“为了保证美国任何报复性打击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我们原子武器的数量和威力是必要的”,而且“大幅度增强常规空中、地面和海上的力量,以及加强防空和民防力量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美国及其盟国“如果没有占优势的、随时都能动员的联合军事力量,‘遏制’政策就只不过是一个唬人的讹诈政策”。

这个文件的基本含义,就是以军事实力支持“遏制”政策,并强调进攻性。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把纯属内政事务的国家、民族统一运动,把代表社会进步的民族民主革命,都视为对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挑战,对自由世界的“侵犯”,美国都要迅速做出最激烈的反应,直至进行武装干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称:“从本质上讲,《第68号文件》是一个‘号召武装起来’的响亮的动员令,目的是剔除我们冷战方针中顾此失彼的矛盾现象。从此以后,我们将以军事实力来支持遏制政策。”

杜鲁门完全接受了《第68号文件》确定的安全战略,但暂时没有批准这一文件,因为要实现这一文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扩军备战计划,将需把每年的国防预算至少增加到400亿美元,而当时美国政府向国会提出的国防预算只有100亿~130亿美元,国会根本就不会接受这项新的费用,如此高昂的扩军备战计划。杜鲁门及其高级幕僚们因而断定,只有发生一场危机,才能欺骗舆论,制造声势,说服美国国会和公众支持大幅度增加军事预算。

恰好在这时,在远东,在距美国本土几千英里以外的地方,朝鲜战争爆发了。杜鲁门政府立即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将《第68号文件》中所规划的战略方针和扩军备战计划全部付诸实施。正如杜鲁门的一位顾问后来所说的那样:“1950年6月,我们正为这项计划——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焦虑万分。接着,感谢上帝,朝鲜战争正当其时地爆发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决策者中,无论总统杜鲁门,还是国务卿艾奇逊,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荒谬地认为:朝鲜的事件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向“自由世界”的挑战,苏联显然是在冒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至少是苏联对美国抵御共产党阵营“扩张决心”的一个试探,或是挑起一场全面战争的前奏。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美国,对此不能视而不见,美国必须在朝鲜采取行动。

杜鲁门在回忆录中竭力为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寻找“理由”进行辩解,他说:当时“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如果容忍共产党人以武力侵入大韩民国,而不遭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么,就没有哪一个小国会有勇气来抵抗来自较为强大的共产主义邻邦的威胁和侵略。如果对这种侵略行动不加以制止,那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如由于类似的事件而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我还清楚地认识到,除非这次对朝鲜的攻击得到制止,联合国的基础和原则将受到威胁”。

第三,美国军方对入侵朝鲜早有预案

1949年6月20日,在美国占领军从朝鲜全部撤军的前10天,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曾在致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份备忘录中,陈述了他对从朝鲜撤军可能导致来自北方“入侵”的担心,他建议:如果发生北方进攻的事件,美国应首先撤退侨民,然后将“侵略”行动作为对国际和平的威胁,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促使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并组建联合国部队来制止“侵略”。

同年6月27日,美国陆军参谋部拟制了一份绝密的关于在朝鲜的作战预案,确定一旦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美国军队将迅速在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其所开列的行动方案包括:A. 紧急撤离在朝鲜的美国侨民;B. 将“入侵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C. “经联合国准许,由美国部队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部队组成军事特遣部队进入朝鲜,实施警察行动,旨在恢复法律与秩序,恢复不可侵犯的三八线边界。”陆军参谋部建议以方案A和B作为美国的对朝基本方案,而方案C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军事行动”,只有在“所有其他办法均告失败”的情况下才予以考虑。参谋长联席会议也表示同意这些判断。

因此,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立即作出武装干预的决定。与此同时,美国借此机会实现其对台湾的既定政策,派出海军舰队和空军飞机侵入台湾和台湾海峡。

6月25日11时30分,国务卿艾奇逊在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和军方首脑联席会议,建议:立即出动美国海军和空军部队,在朝鲜汉城、金浦、仁川地区建立警戒圈,为美国侨民和外交官家属撤离朝鲜进行空中掩护和海上支援,攻击妨碍这一行动的北朝鲜飞机和坦克;授权麦克阿瑟根据美国驻朝军事顾问团的要求,向南朝鲜军队提供所需要的一切装备,不受任何计划限制;美国军事顾问继续留在南朝鲜军队中,指挥作战;授权麦克阿瑟指挥美国在朝鲜的一切军事行动;准备授权麦克阿瑟动用包括第七舰队在内的一切力量。会议结束后,这些方案通过电传会议传达给了麦克阿瑟。美国武装入侵朝鲜的第一步由此开始迈出。

当晚,美国总统杜鲁门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对朝鲜内战应该采取的行动。艾奇逊首先汇报了与军方首脑联席会议所形成的方案,并建议:应该立即考虑给予南朝鲜方面比这些措施更多的援助。同时建议,立即令第七舰队从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北上,进入台湾海峡,制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可能发动的对台湾进攻作战;立即对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提供援助。杜鲁门随即批准采取艾奇逊所建议的措施,并要求三军参谋长做好在朝鲜投入美国部队必要的准备。

6月26日,美国驻日本的空军飞机和海军舰艇出现在朝鲜半岛空中和海面。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作战舰船已经从菲律宾起锚,驶向台湾海峡。7月1日,美国侵略朝鲜的第一批地面部队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一团第二营乘飞机开进到南朝鲜。

6月27日上午,杜鲁门发表了总统声明,宣称:“我已命令美国的空海军部队给予韩国政府部队以掩护及支持。”并称:“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的任何进攻……福摩萨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

从此,美国公然武装介入了朝鲜内战。由于美国军队的武装介入,朝鲜战争的性质即由内战转变为美国侵略、朝鲜人民反侵略的战争。而美国侵略中国台湾的行径,则使得美国在武装干涉朝鲜内战一开始就将朝鲜问题与中国的主权尊严联到一起。

总之,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和侵入中国台湾及台湾海峡,是美国推行称霸全球,实行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决定的。美国侵入台湾及台湾海峡不是因为朝鲜内战爆发,而是早有企图,等待时机,朝鲜内战爆发只不过为美国对中国台湾采取军事行动提供了一个契机。

美国为什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具有美国陆军官方性质的史书《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的每一个选择都有使其他国家疏远的可能性,而美国的政策正是基于与他们持久的友谊和支持的基础之上的。行动迟缓、无所事事将被一些国家指责为对大韩民国政府的背叛。它将严重损害美国维护在亚洲以及在其他地区特权的努力,并将导致一些国家诸如英国、意大利、日本等重新估计支持美国是否明智。另一方面,如果美国采取单方面军事措施反击北朝鲜袭击者,那么对许多国家来说,苏联关于帝国主义行动的指责和对联合国的蔑视将成为正当的、合法的。其作用是恐吓这些国家,使他们更易于接受俄国的观点。”“最有意义的事大概是联合国成员国之间制止侵略的共同合作努力。但是南朝鲜需要立即援助,可联合国不能很迅速地行动。进而言之,联合国中的共产主义成员国正处心积虑地反对联合行动。”这段话,表明了美国当局决策者们在干涉朝鲜内战问题上的良苦用心。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朝鲜内战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在作出的第一批侵朝决策中,就包括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相应决议为美国军队侵略行动提供依据的内容,以便利用联合国为美国的侵朝行动服务,为美国的侵略行动披上合法外衣。从而紧锣密鼓地在联合国进行活动。

华盛顿时间(华盛顿时间比平壤时间晚14个小时)6月24日晚,美国国务院向美国驻联合国使团下达了提议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的指示。由于当晚无法与美国使团的负责官员取得联系,负责联合国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希克森不顾外交礼仪,直接打电话给联合国秘书长特里格夫·赖伊,提出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的要求。

在美国提案中,把朝鲜内战称作“北朝鲜对大韩民国的无端侵略行为”。尽管美国政府已经作出了各种外交努力,但当美国驻联合国使团代表25日上午与有关国家驻联合国代表会晤时,这一武断结论还是遭到激烈反对。美国政府只得修改提案,将“无端侵略行为”改为“构成对和平的破坏”。

6月25日下午2时,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只有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同意,安理会关于程序问题的决定方可通过。由于美国操纵西方国家拒绝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苏联代表已从1950年1月10日起拒绝出席安理会会议以示抗议。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尚未得到恢复,这样,这次安理会会议是在苏联代表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代表无法参加的情况下举行的,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和所作出的任何决议,都缺乏法律依据。

但苏联代表缺席会议,正是美国政府所期望出现的局面。苏联作为常任理事国具有最终否决权,如果出席会议,美国将无法通过对自己有利的有关朝鲜问题的决议。而中国代表席位由国民党的非法代表占据,则可以掩人耳目。尽管如此,为了使美国的提案得到通过,美国还特别提议,邀请不是联合国成员的南朝鲜政府代表“列席”会议。会议以9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南斯拉夫)的结果非法通过美国提案。该决议声称:对“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进攻表示严重关注,断定这一行动对和平构成了破坏”,并要求立即停火,北朝鲜军队撤至三八线以北地区,“所有成员国为联合国执行这一决议提供一切援助,并中止向北朝鲜当局提供援助”。

不过,这一非法决议虽然把战争责任全部归到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头上,却并不足以为美国武装干预朝鲜内战提供依据。而杜鲁门政府于6月26日已下令海空军部队入侵朝鲜,这就需要联合国通过一个新的决议,来为自己的行动进行辩护。

6月27日下午,在美国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再次举行会议,讨论美国提出的新提案,以便通过,为美国的侵略行动提供一块遮羞布。会议经过激烈辩论,中间又经过几个小时的休会,以便与会代表向本国政府请示,当日深夜11时50分,以7票赞成,1票反对(南斯拉夫),2票弃权(埃及和印度)的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这个提案宣称:安理会“注意到联合国朝鲜委员会关于北朝鲜当局既没有停火也没有把他们的武装部队撤回三八线的报告和关于采取军事措施恢复国际和平安全的紧急请求;同时注意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提出的采取立即和有效的步骤保护和平和安全的请求,建议:联合国成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此类必要的援助,以制止武装进攻,恢复该地区的和平和安全”。

这一为美国侵略行径辩护的非法决议,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拒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认定安理会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与决定是非法的”。苏联政府也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赖伊,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理会要有7票赞成才能通过决议,而且必须有5个常任理事国出席,安理会在通过6月27日的决议时,虽有7票赞成,但其中包括了没有合法代表资格的台湾国民党代表。同时,“两个常任理事国苏联和中国没有出席,这一点也是人所共知的,按照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只有在5个常任理事国,即美、英、法、苏、中意见完全一致时,才能对重大问题采取决定,鉴于上述种种,安理会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之毫无法律效力,乃是至为明显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也发表声明宣布安理会6月27日决议为非法决议。

在美国地面部队出动到南朝鲜后,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安理会,以7票赞成,0票反对,3票弃权(印度、埃及、南斯拉夫)的结果,通过了由英国和法国代表向安理会提出由美国政府拟定的关于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侵朝“联合国军”的非法决议。决议指出:

(一)欢迎联合国各会员国政府与人民对安全理事会1950年6 月25日及27日关于援助大韩民国防御武装进攻,借以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的决议所给予的迅速而有力的支持。

(二)……

(三)建议所有按照前述决议提供军事部队和其他援助的国家将该项部队和其他援助交由美国指挥下的统一司令部使用。

(四)请求美国派该项部队的司令官。

(五)授权统一司令部在对北朝鲜部队作战时除使用参加各国的旗帜外同时斟酌使用联合国旗帜。

(六)请求美国向安全理事会提出关于在统一司令部指挥下所采取行动的适当报告。

至此,美国最终完成了盗用联合国名义为自身侵略行动服务的目的。从此,侵朝美军及其他国家军队,被冠上了“联合国军”的名称,扩大了朝鲜战争,使本来是内政问题的朝鲜战争国际化和复杂化。

根据美国政府的规定,向“联合国军”提供作战部队和其他保障分队的国家,首先要告知美国国务院,由国务院与其进行会谈,同时征求国防部的意见,由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方案,最后决定是否接受。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就接受其他国家军队的标准专门征求麦克阿瑟的意见。麦克阿瑟表示,如果提供的是作战部队,那么最少应该具备1000人加强营的规模,他将把所有的非美军部队全部配属美军师指挥。如果提供的是后勤保障部队,那么应该达到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的标准。

美国政府同时确定了侵朝战争的指挥关系。杜鲁门作为总统是侵朝战争的最高决策者,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等美国国家主要安全部门是总统决策的首要咨询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作为美国军事最高统帅机构,被杜鲁门指定为指导侵朝战争的执行机构。陆军参谋长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指导在朝鲜军事行动的执行代表,陆军参谋部负责具体计划和指导所有参加“联合国军”的部队在朝鲜的军事行动。

“联合国军”由哪些国家军队组成

根据1950年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组成侵朝“联合国军”的决议,美国总统杜鲁门于7月10日正式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部设在日本的美国远东军总部内,由远东军总部行使“联合国军”总部的权力。

7月12日,麦克阿瑟任命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为侵朝美军司令,兼任“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总指挥。美国远东军属下的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厄尔·帕特里奇中将兼任“联合国军”空军司令官,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兼任“联合国军”海军司令官。

麦克阿瑟后来称:“我与联合国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形同虚设……对我的控制与此别无二致,仿佛我统率下的部队都是清一色的美国人。我的所有通信系统都通向美国的最高统帅部。”

在朝鲜战争期间,先后派出部队参加“联合国军”侵朝行动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军兵力占90%以上,地面部队经常保持7个师,还包括有美国空军第五航空队、远东战略轰炸机指挥部、第三一四空运师的全部,美国远东海军的大部。参加“联合国军”行动其他国家的部队,英国为两个旅、加拿大和土耳其各1个旅,泰国1个团,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荷兰、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各1个营,南非联邦1个空军中队,卢森堡1个排。除美国军队之外,其他国家为“联合国军”提供的兵力最多时为4万人左右,另外还有3个战斗机中队、36艘各种舰船。大多数国家只是象征性出兵。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为“联合国军”派出了医院或医疗船。除美国军队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立即侵入朝鲜,支援南朝鲜军作战外,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其他国家海军和空军于7月上旬和中旬陆续参加了在朝鲜的作战,地面部队最早的于1950年8月开始入朝,最迟的于1951年5月才到达朝鲜。

南朝鲜不是联合国成员国,1950年7月14日,南朝鲜总统李承晚致函麦克阿瑟,称:“我至为荣幸地通知你,在目前持续的敌对行动中,你可拥有对大韩民国所有陆军、海军、空军部队的指挥权。不仅你个人可以行使这种权力,而且可以将这种权力委托给其他在朝鲜境内及其邻近海域的指挥官”,将南朝鲜军队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投入到朝鲜的地面部队先后有9个师及1个空降团,每师编制1.8万人以上,编制人数最多的师为2.7万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美国在朝鲜经常保持作战的地面部队是7个师和1个空降团。

美国远东空军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第五航空队,编有战斗截击机、战斗轰炸机、轻轰炸机、侦察机、空中指挥机大队10个以上,数个全天候战斗截击中队,以及救护中队等,并指挥海军陆战队第一航空联队,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澳大利亚和南非各1个空军中队。该航空队装备有F-86、F-84、F-82、F-80、F-51战斗截击机,F-80、F-51战斗轰炸机,B-26轻轰炸机,RF-51、RF-80侦察机,T-6蚊式空中指挥机,H-5救护机等各种飞机800~1000余架;远东轰炸机指挥部,编有3个轰炸机大队和1个侦察机中队,装备有B-29轰炸机和RB-29侦察机共115架;第三一四空运师,编4个运输机大队和1个运输机中队,装备有C-119、C-46、C-47、C-54等运输机。此外还有陆军炮兵校正机150余架和海军舰载航空兵3~5个大队,舰载机240~400架。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美国投入到战场上的各种飞机(包括参加“联合国军”行动其他国家的飞机)最少时1200架,最多时2400架,经常保持作战使用的1700架左右。

美国远东海军装备有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和护航母舰、驱逐舰、登陆舰、扫雷舰、运输舰船和其他舰船等。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美国投入到朝鲜战争中的海军各种舰、船、艇最少时110余艘,最多时300艘。英国、泰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法国、新西兰、哥伦比亚等国也派出了舰船共40艘左右。南朝鲜海军拥有小型作战舰艇40余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联合国军”(含南朝鲜军)投入到朝鲜战场的总兵力最少时44万余人,最多时120万人。美国在战场上投入兵力最多时是朝鲜停战前的1953年7月,总兵力为48.4万人。

历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和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是谁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任命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和四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也有的称军长)。

1950年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组成侵朝“联合国军”的决议后,7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美国五星上将、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1880—1964),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军人世家,190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1917年10月任驻法美军师参谋长,大战结束时任师长。1919—1922年任西点军校校长。后赴菲律宾任马尼拉特区司令。1925年晋升为少将回国任军区司令。1930—1935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36—1937年任菲律宾军事顾问,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1937年退役。1941年复入军界,任美国远东军司令。1942—1951年任西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太平洋战争期间多次采用越岛登陆的“蛙跳”战术取得成功,在太平洋战场上声名显赫,1944年晋升为五星上将。日本投降后兼任美国驻日占领军总司令。1950年7月任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后,为扭转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败局,他在成功和失败的可能为1∶5000的情况下,冒险赌博,组织指挥美军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取得成功,被美国人称为“军事奇迹”、美国历史上“不朽的军事胜利”,他也被称为“军事天才”。执行美国当局的决定,他指挥“联合国军”地面部队于10月上旬越过三八线北进,并确信在11月感恩节前可完成对全朝鲜的军事占领。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就在他取得仁川登陆成功两个多月后,他指挥的装备现代化、陆海空军联合作战的“联合国军”,被彭德怀指挥的仅仅比小米加步枪装备略有改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一直败退到三八线,成了美军历史上最丢脸的失败。他神奇“军事天才”的面子也一扫无余,一下子从胜利的巅峰跌到了失败的深渊。为给自己找回点面子,1951年3月24日,他狂妄地宣称,不惜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也遭到了“联合国军”集团内部许多国家以及美国统治集团的谴责。因为他在朝鲜的失败给美国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丢了脸,而他狂妄的扩大战争的叫嚣与美国当局关于朝鲜战争政策大相径庭,恰好为美国军政当局拿他作为战争失败的替罪羊提供了契机,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解除了他美国驻远东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等一切军事职务,71岁的麦克阿瑟从此退休。由在朝鲜指挥“联合国军”地面部队作战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马修·李奇微中将接替他的一切军事指挥职务。

马修·李奇微成了第二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1895—1993),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门罗堡,191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后任教官并在指挥与参谋学院、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39年在陆军参谋部任职,1942年任空降第八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了1943年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役,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实施了美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1944年8月升任美第十八空降军军长,随后率部转战于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参加了强渡易北河作战。战后任加勒比地区美军司令和美国陆军参谋长助理等职。1950年12月接替因阻止“联合国军”败退部队时遭遇车祸死亡的沃尔顿·沃克,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他到朝鲜上任时,正是美军丢盔卸甲、狼狈败退时,笼罩在一派失败情绪之中,继退到三八线后,又一路败退到三七线附近。他对在朝鲜的美军地面部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撤换了7个师中的5个师长,稳定了美军情绪,从1951年1月下旬至4月中旬,指挥“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在空军支援下连续发动攻势,将战线推回到三八线以北地区。他接替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后,晋升为上将。4月下旬以后,战争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形成了相持局面。他执行美国当局决定,派出代表于1951年7月10日在战场上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开始了停战谈判。为以军事压力迫使朝中方面在谈判中接受其无理条件,于8月中旬至10月下旬,以地面部队在空军支援下连续发动了夏季和秋季局部攻势,并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发动了以摧毁朝鲜北方铁路系统为目标的空中战役“绞杀战”。1952年4月,美国驻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为参加美国第34届总统竞选,辞去军界职务,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为美国驻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职务,同时任命马克·克拉克上将接替李奇微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

马克·克拉克成了“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官。克拉克(1896—1984),出生于美国纽约州麦迪逊-巴拉克斯,191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并前往法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陆军部和国民警卫队任参谋和教官,1935—1937年先后毕业于指挥与参谋学院和陆军军事学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副参谋长、参谋长、美第二军军长、驻欧洲美军地面部队司令。1942年8月,任美军北非远征军副总司令,翌年1月调任美第五集团军司令,率部在意大利作战,1945年3月晋升为陆军上将。1949年任美国陆军野战部队司令。他1952年5月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时,“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已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停战谈判也在战俘问题上因美方顽固坚持企图强迫扣留战俘的所谓“自愿遣返”原则而陷入僵局。克拉克根据美国当局给他的使命,一方面在军事上以其优势的空中力量对朝鲜北方水电设施和平壤市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并以地面部队发动了一次丢脸的“金化攻势”;另一方面在停战谈判中,指示其谈判代表,只要朝中方面拒绝他们强迫扣留战俘的所谓“自愿遣返”原则,就单方面宣布休会,并在发动“金化攻势”前宣布了无限期休会。“金化攻势”失败后,直至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联合国军”在地面战场上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和无所作为状态。1953年7月27日,克拉克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他在后来回忆朝鲜战争的情况时说:“1952年5月,我受命为联合国军统帅,代表17个国家,在韩国抵抗共产党侵略。15个月以后,我签订了一项停战协定,这协定暂时停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争。对我来说这亦是表示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束。他是我军事经历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他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朝鲜停战后,1954年初克拉克没有光彩地退役。

在1950年7月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后,7月12日他就任命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沃克中将为“联合国军”在朝鲜作战的地面部队司令官。但沃克在朝鲜战场运气一直不佳。他指挥的地面部队7月初开始进入朝鲜战场,到8月中旬一直在朝鲜人民军的攻势下连连败退,8月中旬后最惨的时候,被朝鲜人民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一隅仅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防守,直至麦克阿瑟于9月中旬实施仁川登陆成功后,他指挥的地面部队才于9月底推进到三八线。在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时,美第十军从朝鲜东海岸元山和利原无作战登陆后,麦克阿瑟不交给他指挥,而由麦克阿瑟自己直接指挥。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他指挥的地面部队推进到中朝边境又被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回到三八线及以南地区,特别是11月下旬至12月初的一周左右时间内,他指挥的美第九军被三面包围在清川南北地区,其中美第二师、土耳其旅、美第二十五师遭到歼灭性打击或重创。12月23日,他在阻止他指挥的六神无主的溃退部队时遭遇车祸身亡。

12月26日,李奇微接替已死的沃克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成为朝鲜战争期间美第八集团军第二任司令官,本节前边已作了交待。

1951年4月,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后,美国当局任命詹姆斯·范佛里特上将接替李奇微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成为朝鲜战争期间美第八集团军第三任司令官。范佛里特上任后,根据李奇微的命令,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结束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向北转移准备休整时,他以坦克、炮兵和摩托化步兵组成特遣支队为先导发起全线反扑。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他具体组织指挥地面部队实施了1951年夏季和秋季局部攻势,虽推进几百平方公里地盘,但付出重大伤亡,遭到美国国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谴责。1952年,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后,范佛里特执行克拉克的指令,具体组织实施了丢脸的“金化攻势”。在他即将退役前的1953年1月,执行克拉克关于在正面战线进行“空中地面协同作战实验”的命令,组织进行了一次名为“斯麦克行动”的、大失脸面的空军、坦克、炮兵、步兵协同作战实验。这个实验选择的攻击目标是志愿军第二十三军1个排防守的、位于铁原西北芝山洞南侧的205高地。美军称这个小高地为“丁字山”或“T形山”。它的形状像一枚钉子,钉子的尖直指向南边的美军190.8阵地。从1月12日至20日,美军支援步兵作战的1个野战炮兵营,即向这个目标发射105毫米榴弹炮炮弹10000发。24日,美空军向这个目标投下13.6万磅炸弹和14枚凝固汽油弹。25日,美空军先后出动100余架次飞机对这个目标进行了轮番轰炸,投下22.4万磅炸弹和8枚凝固汽油弹,炮兵和坦克发射各种炮弹17万余发,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后,以美第七师的1个步兵连发起攻击,但付出150余人伤亡,始终未能攻下阵地,只好败阵收兵。志愿军第二十三军防守阵地的一个排,仅伤亡11人,牢牢守住了阵地。美军这次进攻,有美第一军军长和参谋长、第五航空队司令、远东空军作战处长前来观战,并邀请了12名记者。然而,结果却以“惨败”而收场,再次遭到美国国会和舆论的严厉谴责。

1953年2月10日,范佛里特退休回国,美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由美陆军助理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接任,泰勒成为朝鲜战争期间美第八集团军第四任司令官。泰勒上任后,经过战场考察,向克拉克报告说,除非得到大规模进攻的命令,否则他将安于现状,决不再冒险向前沿的小山头发起任何进攻。克拉克批准了这一要求。从此,在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再也没有发动攻势行动,就连对一个班一个排的进攻也没有,直至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