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悼词、挽联,多用来抒发对死者的哀祭和悼念,属于日常应酬文中的重要文体。祭文,在我国源远流长。广义上的祭文,是指所有祭祀时诵读的文章;而狭义上的祭文,专指民间传统丧礼中家奠所用的文章。家奠祭文,“是唐宋以后才形成的,民间有的称它为‘家奠文’,有的称它为‘堂奠文’。它的沿革是从‘诔辞’开始,经过‘哀辞’与‘吊文’,最后由古代颂神的祝文衍变而成”(《百年礼仪必备》)。
“诔辞”为哀悼文体,兴于西周,当王公贵族辞世,在祖庙举行哀悼大奠时,由史官宣读的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文章,属于官方的“公诔”。“私诔”即民间举办的祭奠所宣读的祭文,以颂扬死者的生平功德为主。而由“诔辞”派生出来的“哀辞”,则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吊文”亦是古代的哀悼文体,因其向咏怀性方向发展而颇具群众性。家奠祭文,是在“诔辞”、“哀辞”、“吊文”的基础上衍生而出的一种文体。现在的追悼会,也有公祭与家祭之别,所宣读的表彰死者功德、寄托生者哀思的文章,都称之为悼词。
祭文、悼词,要生动感人,能启人哀思,又能为人寄托哀思,忌讳文章中充满大话、空话和“谀词”,不切实际地评功摆好。忌讳词藻华丽,以致华而不实、丽而不哀,无法达到祭文和悼词所应遵循的“述事继志”的目的。因追悼会应开得紧凑、得体,故忌讳祭文和悼词洋洋洒洒,长而不当。
这种文体的撰写,既要情真意切,又要掌握死者的生平大事,挑选最重要的和最感人的予以生动的叙述,特别对有益于社会的功业和道德操守,应着意关注。不能巨细不分,什么事都照录不误,变成“流水账”。行文要质朴,要精粹,要真实可信,要有恰当而公正的评价。在古文和今文的各种选本中,一些先贤、大师有许多典范之作,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袁枚的《祭妹文》、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等等。
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通常是挂在灵堂内,以白纸书写,不但要求内容好,而且还要求字体好。因上、下联字数极为有限,所以要求更高。就内容而言,重真情实感,忌空话、套话,或一味地歌功颂德;要合乎写联人和死者的身份和关系,对死者的评价概括而得体。如小凤仙的《挽蔡锷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周瑜一世英雄,而有“小乔”为侣;唐代李靖有勇有谋,红颜知己为红拂。小凤仙暗写她与蔡锷的关系,并对其作出自己的评价。
著名教授王力的《悼历史学家谢国桢》:“早岁幸相识,犹忆芸窗共肄业;初秋悲永诀,长怀樽酒细论文。”不但写出了两人的经历、交谊,也可看出两人的学识与心性。
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既是一位睿智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早有定评的文学家。陈毅在悼念他的挽联中,对其作出了精粹而中肯的评价: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挽联既是对联中的一个类别,当然要遵守对联的艺术特征。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立,且字不重复(极个别特殊情况除外),禁忌背离这些规矩,将联语变得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