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一种古代炊具,两旁有耳,下有三足,故“鼎”是一个象形字。鼎三足,汉字在下部却是四笔,已非三足,这是小篆书体讲究整齐的结果。同时,鼎也有方形四足的,如司母戊鼎。
鼎为炊具,又称为调和五味之宝器。古代设宴时,天子九鼎,将牛、羊、豕、腊、肠、胃、肤、鲜鱼、鲜腊同煮。鼎也是宗庙祭器,故名为宝鼎、宝尊彝,彝是古代常用礼器之总名。
古代立国铸鼎所谓铸鼎象物,以作国图。所以王朝定都建国,谓之定鼎,鼎也就成了传国之宝和权力的象征。传说夏朝铸九鼎以象九州,“昔禹收九州之金,铸鼎于荆山之下”(《说文》)。成语“一言九鼎”,比喻言辞极有分量,“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记遗言》)。
迁鼎,表示权力转移,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夏桀昏庸,以致灭国,迁鼎于商;商朝最后一个帝王商纣暴虐无行,武王起兵讨伐,迁鼎于洛邑。《史记·秦纪》载昭襄王时,“九鼎入秦”。
因鼎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便成为诸侯争夺之物。《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路经洛水,向周王朝问鼎之大小轻重,周王室派王孙满来回答“在德不在鼎”,意为一个国家要重德而不必问鼎之大小轻重,从而折服了对方,遏止其侵权野心。后世便以“问鼎”来表示有夺天下之意向。
楚庄王问鼎,是问周朝的九个鼎。九鼎为周朝的国之重器。占有它即象征占有至高无上的王权。九鼎最早属于夏王朝,“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九鼎象征九州。而后,“桀有乱德,鼎迁于殷”,又因“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文献所载,说明夏、商、周几个王朝政权的更迭,是以夺得前朝的鼎作为象征的。
周朝到周定王时,已颇衰败,“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即为当时的情景。此时的楚国,实力雄厚,野心勃勃,早有取而代之的企图,于是就有了楚庄王问鼎的举动。
到了春秋以后,“礼不逾节”已成空谈,有的诸侯干脆自铸自用九鼎,享受天子的待遇。例如,春秋晚期寿县蔡侯墓中,就发现了九个鼎。
鼎因三足而立,各各并峙,故有“鼎立”、“鼎足”的词语出现。《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
兴盛之时谓之“鼎盛”,局势动乱谓之“鼎沸”,豪门贵族谓之“鼎族”,立新去旧谓之“鼎革”,重臣、大臣谓之“鼎臣”,这些词语皆由“鼎”的原本意义生发出来。
鼎的名称不少,绝大的称鼐,小的称鼒,三足弯曲的为鬲。我国最大的鼎为司母戊鼎,重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米三三,立耳,长方形腹,四柱足中空。所有花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耳的外廓饰一对虎纹,虎口向下,中有一人头;耳的侧缘饰鱼纹;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带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作饕餮形,中间隔以短扉棱;鼎腹四隅皆饰扉棱,以扉棱为中心,有三组兽面纹,上端为牛首纹,下端饕餮纹。腹内壁,有“司母戊”三字铭文。铸造这样的重器,工艺程度如此复杂,可见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