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南方称“鹞子”,北方称“纸鸢”。纸鸢的前身为木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鸿书》),“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韩非子》)。直到汉代发明了纸,才开始了以纸糊风筝的历史,当时名曰“纸鸢”。
为什么称作风筝呢?“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明·郎瑛《询刍录》)。
在古代,风筝曾用于军事行动,“梁武太清三年,侯景围台城,简文缚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独异志》);明代时,在风筝上装炸药,飞到敌营上空时,盘香点燃了导火索引爆炸药,谓之“神火飞鸦”。
但风筝主要是作为一种游艺工具而流传于世的,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歌咏它的诗文,唐人高骈的《风筝》一诗,最为人称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清代女诗人陈长生《春日信笔》写道:“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放风筝还有益于身心健康,“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宋·李石《续博物志》)。“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放风筝,在民间还有“放晦气”的说法,当风筝放到天上,然后剪断线,表示“放”走了“晦气”,消灾消病。“正因为如此,民间最忌捡拾人家放掉的风筝。否则,会沾上‘晦气’。北方民间禁忌风筝断线落到房顶或院内,以为是不吉的征兆”(任骋《中国民间禁忌》)。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关于放风筝与放“晦气”的文字有不少,录于下: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环们出去瞧时,帘外丫环嚷道:“一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一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