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全评
14481100000003

第3章 入则孝

父母亲喜欢的东西,尽力去为他们打点;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尽量去加以摒除。顺从父母的意见,尊重父母的想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无违”,才是真正的尽孝。无论父母对我们是喜爱还是厌恶,我们都应该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父母的栽培之情。不要因为父母的态度而改变自己尽孝的行为。

父母之命,切勿拖延

【原典再现】

父母呼①,应②勿③缓④。父母命⑤,行⑥勿懒⑦。

【重点注释】

①呼:《说文解字》指出“呼,外息也”,因此其本意为通过嘴部向外送出气息,后来引申为呼喊、呼叫、召唤。这里的“呼”运用的就是其引申义,即呼唤。

②应:应该、应当。

③勿:多表否定,含劝阻之意。

④缓:迟缓、缓慢。

⑤命:命令。

⑥行:象形字,本义为纵横交错的小路,指代的是道路。后引申为行走、行动等词义。这里的“行”指的是其引申义,即行走、行动。

⑦懒:懒怠。

【白话翻译】

父母呼喊,应当立即回应,不要拖拉延缓;父母吩咐,应该当即行动,不要推搪懒散。

【鉴赏评议】

《弟子规》注重孝悌之义,但却并不只是泛泛而谈地喊口号,而是切实地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有益且十分重要的。因为作为训蒙文,如果只是假大空地讲道理,而不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那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毫无指导意义。

因此,《弟子规》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以及行为举止应有的规范详细地列出来了,这种落实到细节的指导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学生理解并实践孝悌之义有很大的帮助。

《弟子规》要求学生对父母长辈尊敬爱戴,不能敷衍违逆。父母呼喊召唤要即时回应,不能听而不闻、故意无视以逃避面对父母;父母嘱咐命令要立即行动,不能找借口推脱,想方设法懒怠或消极应对,那些都是不孝顺、不礼貌的表现。

如今许多孩子被父母长辈娇惯溺爱,养成了无礼懒怠的性格,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其实,耐心听取父母的意见、尽力满足父母的需要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孝悌文化的要求,也是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性格培养、素质养成的重要一课。

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悉心指导等方式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引导孩子关爱老人、关心父母,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孝悌观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深度解读】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这是《颜氏家训》中的一句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严肃,不能过于亲昵;父母对孩子也要关爱,不能太过懈怠。懈怠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慈爱,孩子对父母也难以孝顺尊敬;而亲昵太过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怠慢无礼之心,从而对父母自然也难有尊敬之情。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重不得、轻不得,远不得、近不得,要把握好度。而孩子对父母,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亲密到没有尊敬之心,也不能疏远到毫无爱戴之情。

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程颢与程颐的母亲,对他们两兄弟管教得十分严格。他们兄弟俩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经常会走不稳摔倒在地,这时他们的奶娘就会跑上去想扶他们起来,程母看到后勒令奶娘不许去扶,并对他们二人说:“你们刚刚才学会走路,慢慢走,就不会摔跤了。”

程颢、程颐两兄弟还跟许多小孩子一样,喜欢挑食,他们的奶娘也会随着二人的喜好给他们布菜。程母知道后阻止奶娘继续这么做,说:“小孩子太过惯溺,会让他从此养成任性的毛病。小的时候挑三拣四,长大了后又会怎样?”程母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跟孩子说清楚道理,所以程颢、程颐都明白母亲的苦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见,父母对孩子不能太过狎昵,要宽和关爱,也要严格教育。

总之,教育孩子要张弛有度,既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也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父母一味地溺爱只会放纵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但过度的棍棒教育也只会令孩子惧怕父母,与父母疏远离心。被过于严苛对待的孩子表面上会一时妥协顺从,但心底里却会排斥父母所讲的道理。

因此,教育孩子要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易于被接受的方法去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教诲责备,敬听顺承

【原典再现】

父母教①,须②敬③听④。父母责⑤,须顺⑥承⑦。

【重点注释】

①教:作动词使用,意思是教导、教育。

②须:应该、应当。

③敬:恭敬。

④听:聆听、听从。

⑤责:叱责、责罚。

⑥顺:听从、顺从。

⑦承:接受、侍奉。

【白话翻译】

父母的教诲应当恭敬地听从,父母的责备应该顺从地承受。

【鉴赏评议】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针对如何尊敬父母所提出的更为具体的要求。它指出:父母教育孩子,孩子要恭敬地听从;父母责骂孩子,孩子要顺从地承受。

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说,这种说法确实符合尊敬父母的要求,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体系中孝悌文化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将其直接应用到当下的现实家庭之中却并不恰当。

据科学研究显示,婴儿自九个月开始就能够区分出高兴、悲伤、生气等不同表情所代表的情绪。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作为父母,不应该强制地要求孩子必须如《弟子规》中所说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并不符合社会实际,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要孝顺,但不能愚孝;父母要教导,但不应强制。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父母一定要多与孩子讲道理,少对孩子用暴力,同时还要注意多以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至于孩子,则要学会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多尊重父母的想法。这样父母慈爱,孩子孝顺,上慈下孝,就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家庭关系。

【深度解读】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是出自于《孔子家语》里的一句话,意思是父母小小的责骂捶打,孩子应该承受,但大的棍棒杖罚则应该躲逃。这是面对父母责打时应有的态度。小捶打承受,是对父母的尊敬;大杖罚逃走,同样是出于对父母的爱护。这句话背后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据说,曾子是有名的孝子。有一次,曾子在跟随父亲耕种瓜苗的时候,不小心把瓜苗的根给弄断了。曾子的父亲非常生气,当场拿起木棍,狠狠地打在曾子的背上。曾子默默地趴伏在地上,最后被打得昏迷了过去,好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子苏醒以后,第一时间先问了自己父亲的情况,他担心父亲因为急火攻心杖打他而身体受到损害。在得知父亲没事之后,他立即起身弹琴唱歌,想让自己的父亲知道自己身体没事,以让他安心。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对他的学生说:“如果曾子前来拜访,你们要拦着他,别让他进来。”

后来,曾子去拜访孔子的时候,他的学生果然将其拦在门外。曾子于是请人去询问孔子不让自己进门的原因。孔子对前来询问的人讲了一个典故,并让他转告给曾子。

孔子说,华夏民族的先祖舜,他的父亲是瞽叟——一个眼盲的人。舜出生后母亲就死了,瞽叟又娶了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成了舜的后母。后来,他的后母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自从象出生后,瞽叟、后母及象都对舜很不好,瞽叟甚至经常拿着棍棒杖责舜。长久下来,如果只是小小的杖责,舜一般都不会躲逃,但假如瞽叟打得非常重,那舜就会逃走,然后等他的父亲消气了以后再回来,一家人还是照常相处。

孔子批评曾子说,面对父亲气头上的愤怒暴打,曾子不逃跑,而是直接承受,那假如曾子最后因此而丧命的话,就会让他的父亲背上不慈不义的骂名,这不是为人子女最大的不孝吗?

那个人将孔子的话转告给了曾子,曾子听后茅塞顿开。此后,曾子也效仿舜的做法,要是父母只是小小的杖打,那曾子就顺从地承受;假如父母非常愤怒,下手忘记了轻重,那曾子就躲藏逃跑。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孔子是反对愚孝的。

“父母责,须顺承”固然有道理,但显然作为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提倡愚孝。孔子不认同曾子无论轻重都默默承受父母责难的做法,可见,在孔子的眼中,“孝”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所以,父母的教诲与责罚,儿女要尊重、听从,但也不能墨守成规地愚孝。

曾子曾经这样评说过“孝”的三层境界: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意思是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侮辱父母,再次是奉养父母。也就是说,奉养父母是“孝”的最低要求,而打心底里尊敬父母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嘘寒问暖,早晚问候

【原典再现】

冬①则温②,夏③则凊④。晨⑤则省⑥,昏则定。

【重点注释】

①冬:寒冷的冬天。

②温:作动词使用,让人感到温暖。

③夏:夏天。

④凊:一般理解为清凉,作动词使用时解释为“使其感觉清凉”。这里的“凊”意思是让人感到清凉。

⑤晨:指早上、清晨。

⑥省:在古代汉语中,“省”的本义为察看、视察,它的引申义有检查、领悟、明白、探望等。这里的“省”指的是问候、探视。

【白话翻译】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受到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要让父母感觉到清凉。早上出门前要问候父母,晚上回家后要告知父母,早晚问候探视以让父母安心。

【鉴赏评议】

“冬温夏凊,晨昏定省”,这是《弟子规》就日常生活中孩子应该如何关爱父母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冬温夏凊”的实质其实是要求孩子在物质上对父母有所关怀,对父母尽到子女的赡养义务;而“晨昏定省”则是要求孩子在精神上对父母有所关爱。

父母对孩子总是时刻牵挂的,所以为人子女者应该多照顾、体贴自己的父母,多与父母交流,多对父母嘘寒问暖,让父母能感觉到子女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使其心灵上得到满足,进而衍生出精神上的愉悦感与幸福感。这不仅是一种人伦上的需要,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诉求。基于血缘关系上的父母与子女,不该单单只是生与养的关系,这二者之间还应包括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为人子女者要学会感恩,不能因为对象是自己的父母,就将他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

实际上,《弟子规》所提出的“冬温夏凊,晨昏定省”同样具有现代意义。现在的孩子被娇惯得只思索取,不愿回报,很容易使孩子养成自私狭隘的性格。虽说父母之爱不为报,但在以家庭为细胞构成的中国社会,倘若家庭中失去了父慈子孝的亲情纽带,那这些细胞就会破裂失联,最终必然会给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造成重大的冲击。

因此,正如《弟子规》中所言,孩子对父母、对长辈、对国家、对社会都应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态,也只有在这样的人伦关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继续发扬光大,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才会更美好。

【深度解读】

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礼记·曲礼上》中说道:“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子女要做好冬温夏凊、晨昏定省的礼节。其实也就是倡导孩子多尊重父母、关心父母,不能因为生活烦琐而忽略了对父母的照顾。实际上,这句话的背后还流传着两个著名的典故。

所谓“冬温而夏凊”指的是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据说汉代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黄香,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当时年仅九岁的他就非常孝顺,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孺慕之情,邻居村民们都对他的孝行赞叹不已。

黄香体贴入微,每到夏天的时候,他担心自己的父亲为炎热所苦,于是每天傍晚在父亲入睡之前,先用扇子扇凉父亲的枕头和竹席,让父亲能够睡在清凉又舒适的枕席上;而到了冬天,黄香每天都会事先钻进他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给他的父亲暖被子,这样一来,他的父亲就能睡上温热暖和的被窝,就不会感觉到寒冷了。

当地的太守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大感惊异,他对黄香的孝行进行了表彰。后来“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美名便慢慢传播开来。

至于“晨昏定省”这一典故,它讲述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汉代一位叫陆贾的人,他将这则故事记录在他的著作《新语》上。故事是这么说的:

相传曾子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敬爱戴。每天早上,曾子都要跟父母问安,出门之前先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傍晚回来以后也要第一时间向父母禀报自己已返回家中。他每天都对父母嘘寒问暖,还及时关注四季气候的变化为父母增减衣裳,让自己的父母喝肉粥睡衽席,无微不至地在生活中照顾父母、关爱父母。有感于他的孝行,陆贾便将这一故事记录了下来,而曾子高尚的德行和孝名也逐渐被后世传扬开来。

这两个典故具体地列举了为人子女者应当如何秉承“冬温夏凊,晨昏定省”的礼节。这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儿童教育同样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要生搬硬套地学习古人,去扇枕温衾,去晨昏定省,而是要抓住这两个典故背后所提倡的“孝”的本质,即多关心父母,随时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让他们安心,也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他们的关爱,努力做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其传达为人子女者对他们的尊敬和关怀。

出反必告,居业无变

【原典再现】

出①必②告③,反④必面⑤。居⑥有常⑦,业⑧无变。

【重点注释】

①出:出去、出门。

②必:其本义为标杆。这里指的是一定、必须。

③告:其本义为献祭时的祷告,后引申为汇报、报告。这里的“告”意思是告知、告诉。

④反:同“返”,返回。

⑤面:其本义为脸,后引申为面向、当面、方面等释义。这里的“面”指的是面见、当面问候。

⑥居:居住的地方。

⑦常:指的是固定的、长久的。

⑧业:指的是事业、职业。

【白话翻译】

出门一定要告知父母,归家一定要禀报父母。居住的地方要安定下来,工作的地方不要经常变动。

【鉴赏评议】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是《弟子规》提出的又一日常生活中为人子女者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出必告,反必面”,虽然看起来烦琐,但其实这样的要求只是为了让父母随时了解自己的行踪,让父母安心。而“居有常,业无变”,则是号召为人子女者要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工作、居住的地方不要离父母太远。因为儿女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会让父母牵挂担心。

《论语·里仁》中说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若家中有父母,那儿女一定不能去远方,即使迫不得已一定要去远方,那也一定要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并且要将这个理由解释给父母听,以期获得父母的理解。

“父母在,不远游”是古代人对子女朴素的要求和期盼,因为在交通和通讯非常不发达的古代,如果儿女远游那可能三年五载都很难联络和有消息。古代远距离沟通只能通过书信实现,而书信往往要经过一层层的驿站来传达,耗费时间不说,私人信件有时甚至会因为不完善的通信制度在传递过程中被遗失。因此,那时的远游就代表着相隔天涯海角。而家中父母一般都年事已高、身患病痛,甚至可能会突然遭逢不测,如果没有儿女在身边,父母会非常无助又可怜的。

所以,儒家思想倡导父母健在,儿女不远游,即便不得不远游,也一定要及时告知父母,随时汇报行踪,免得父母牵挂,这是很有道理的。

【深度解读】

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在,不远游”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父母希望子女常伴身边的朴素愿望。我国古代对于“孝”的定义和标准有很多,但能够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侍奉父母这一条一定是衡量孝的首要原则之一。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为了陪伴在父母身边而放弃远方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的孝子。

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拯,年少时就颇有孝名。据说包拯28岁就高中进士,当时被安排在大理寺工作,后来皇帝让包拯到江西任知县。按照那时的传统,官员到外地做官,官员的父母一般都会跟随着一同赴任。但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再加上故土难离,他们不愿意远离家乡随包拯到江西去。所以,包拯那时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单独去江西赴任为官,二是留在父母身边,放弃这次做官的机会。

当时的包拯选择了后者,他放弃了这次做官的机会,选择留在父母身边陪伴他们。很多年以后,包拯的父母相继过世,包拯在无数乡邻的劝说之下,才重新入仕为官。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身份有些特别,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同样是一个因为父母健在而不敢远游的孝子。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史记》的“刺客列传”当中。据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聂政的人,因为杀了人就带着自己的母亲与姐姐远逃到了现在的河南济源市避祸。为了维持生计,他在市集做屠夫,以杀狗卖狗肉为生。

大臣严遂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偶然间听说了他的仗义名声,于是,他带着百两黄金找上门来。严遂将黄金奉上,说是要给聂政的母亲贺寿。聂政见到严遂丰厚的贺礼后大为吃惊,连忙推辞拒绝。严遂坚决让他收下,并跟他说自己与当时的国相韩傀结了仇,听说了聂政是个仗义之人后,希望与他结交,并请求聂政帮自己刺杀韩傀。

聂政说:“我之所以甘愿在市井里生活,就是因为我要奉养我的母亲,如今我的母亲还健在,我不敢轻易冒险,怕丢掉自己的性命后母亲无人奉养。”他最终没收黄金,严遂也没有因此而生气,依旧礼数周全地告别离去了。

后来,聂政的母亲过世了,聂政守孝三年后,想起了严遂对自己的信任与重托,他决定去刺杀韩傀以报严遂的知遇之恩,最后他虽然成功刺杀了韩傀,但自己也最终丧命了。

可见,不论是官员还是刺客,他们都坚守着“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原则,这其实正是“孝”在不同阶层的体现,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不同阶层对于“孝”的一致认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在心理上认同“父母在,不远游”,还在实际行动上积极地去做好这一要求,用一个子女的切实行动向自己的父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事虽微小,勿擅为之

【原典再现】

事①虽②小③,勿擅④为⑤。苟⑥擅为,子⑦道⑧亏⑨。

【重点注释】

①事:其本义为职位,后引申为事务、事情,作动词使用时,表示从事、侍奉、任用。这里的“事”指的是事情、事务。

②虽:纵使、即便。

③小:细微。

④擅:指的是擅自。

⑤为:行为、行动、作为。

⑥苟:用作连词,意思是假如。

⑦子:指的是儿女。

⑧道:指事物的道理。

⑨亏:其本义为气血亏损,后引申为损失、欠缺、减损等释义。这里的“亏”指的是亏损。

【白话翻译】

事务纵然细微,也不能擅自行动做主。如果擅自行动做主,那就对为人子女的道义有所损害。

【鉴赏评议】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是《弟子规》在要求儿女尊重父母意见方面提出的要求。虽然它要求哪怕是再琐碎的事情都要跟父母汇报,但从理解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强调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的实践方法。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刻板地以为,这就是要求我们事无巨细都要跟父母禀报,毕竟这落实到具体实践上有一定的困难。其实,这句话更强调的是一种为人子女的态度以及听从父母意见、尊重父母想法的倡议。

古代子女对于父母长辈的看法是极其重视的,尤其是对各种人生大事的决定,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古代男女的婚事,再如“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甚至将父母双亲的作用跟神佛类比起来,可见父母的意见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影响。

《弟子规》强调儿女要高度尊重父母的意见,这其实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注意的道德伦理问题。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奉养和尊重,那必然不能称其为和谐健康的社会状态。

因此,对待父母,摆正态度十分重要:要尊敬而有礼,但又不冷漠疏离;要关心且爱戴,却又不过于亲密狎昵。这才是为人子女应有的本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

【深度解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弟子规》强调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指导。这其实是为人父母者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避免儿女走弯路,所以对于父母的意见,我们不要武断地一味拒绝,而是要审慎地加以考虑。我国历史上就有不听从父母的劝诫而最终亡国的例子。

三国的刘备在自己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孤给了股肱之臣诸葛亮,他还对儿子刘禅吩咐了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思是劝导刘禅以后不要因为是小事就放纵自己作恶,也不要因为是小事而去纵容自己不存良善之心,只有让自己贤德,别人才会臣服自己。

可惜的是,刘备的谆谆教导并没有让刘禅真正听到心里去。起初,刘禅的确是按照刘备所说的那样去做的,他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多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但是诸葛亮死后,刘禅便在宦官奸臣的挑唆下,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并最终导致了蜀国的覆灭,他自己也成了俘虏。

刘禅走向末路正是因为他不听自己父亲的劝阻,一意孤行,最终让自己的父亲和诸葛亮苦心孤诣经营的天府之国衰败破灭。如果刘禅能够遵从父亲的训示,在诸葛亮死后也依旧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即便他没有卓越的才能将蜀国经营得更加繁荣昌盛,那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守成之君。可见,很多时候多听听父母的意见是很有益处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说的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有哲理的,它劝导人们一心向善,指引人们处理事情要以善为原则,而不是以事情的大小来作为行善还是作恶的标准。

人贵有原则。像孔子最引以为傲的弟子——颜回,他的一生就始终坚守着这样一条原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真真切切地做到了终生以“礼”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的这种坚守自己原则的行为多次受到了他的老师孔子的称赞。

大多数人为人处事虽然都有自己相应的行为准则,但是能一生都坚持自己原则的人却不多。这其实也正体现了坚守原则的可贵。而单就行善而言,我们应该抱持着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哪怕是小恶也不做,即便是小善,也愿意去完成。坚持行善,哪怕是小善,最后也会积累成一种大善。

因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需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便遭遇威逼利诱也不应该妥协。同时,我们应该将行善纳入到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当中去,为善行则得善果。

物虽微小,勿私藏之

【原典再现】

物①虽小,勿私②藏③。苟私藏,亲④心⑤伤⑥。

【重点注释】

①物:指东西。

②私:私自、偷偷地。

③藏:其本义为将粮食收起来,后引申为隐藏、收藏。这里的“藏”指的是隐藏、藏匿。

④亲:指父母。

⑤心:其本义指的是人的心脏,后引申为心情、中心等释。这里的“心”意思是心中、心情。

⑥伤:悲伤、难过。

【白话翻译】

东西纵然很小,但也不能私自藏匿,如果私自藏匿了,会让父母心中感到悲伤、难过。

【鉴赏评议】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是《弟子规》围绕为人子女的日常品行所提出来的要求。这句话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一是从尊重父母的层面来理解,它要求子女在父母面前不该有所隐藏,哪怕是再小的东西都应该让父母知晓;二是从恪守品行的层面来理解,它要求即使是再小的东西,也不能够偷偷藏匿,如果藏匿,那便是品行不够良好的表现。

也就是说,如果有子女违背了这句话私自藏匿,那就在两个层面上都违背了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仁”的思想。一方面是不尊重父母,没有达到“孝”的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人不够磊落,没有达到“信”的标准。倘若身处封建社会,那这个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很难得到认同了。

当然,即便是现代社会也不提倡这样的私藏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浓厚的血脉亲情,没有必要因为蝇头小利而与父母产生嫌隙。私藏不仅于孝道有亏,更不利于个人声名,因此,我们为人要坦荡。

【深度解读】

为人要坦荡

《弟子规》警示世人:为人要坦荡。所谓坦荡就是不能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更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违背做人的原则,做出不道德的事,那样不仅会有碍自己的品行,也会让父母感到伤心。

公仪休曾经是鲁国的博士,他才华横溢,后来被任命为鲁国的国相。公仪休为人处世一直谨遵法度,因循事理,坚持自己的原则。文武百官见了,也都以公仪休为榜样,坚持原则,秉公做事。

有一次,一个人听说公仪休喜欢吃鱼,于是他带来了鱼要送给公仪休,公仪休坚决不接受。这个人很奇怪地问:“明明听说您喜欢吃鱼啊,可是我送鱼给您,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说:“就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够接受啊!如今我身为鲁国的国相,大可以用自己的薪水给自己买鱼吃,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但如果我今天收了你的鱼,然后被罢免官职,那我就没有了薪水,不能再给自己买鱼吃了,况且,失去了官职之后,还有谁会给我送鱼呢?所以,这鱼我绝对不能够接受。”这种坚持原则的行为其实也正是为官者清正廉洁的应有之义。

所谓“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意思是说拿俸禄的人不能与老百姓争夺利益,得到了大的利益的人不该再去贪图小便宜,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东晋时有名的贤德官员陶侃就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陶侃从小就特别勤奋,为人也孝顺。长大后,他成为掌管渔业的一方官吏。

有一次,陶侃托人带了一坛咸鱼送回老家给他的母亲,但没有料到的是他母亲却将这坛咸鱼原封不动地让人送还了回去。陶侃的母亲还给陶侃寄去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你是为国家做事的官员,应该为国家、为百姓谋福祉,怎么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趁机侵占百姓的利益、谋夺国家的东西来作为礼物孝敬给自己的母亲呢?虽然这份礼物不过是小小的一坛咸鱼,但这样的行为同样是违背为官须清廉的原则的,这一小小行为已经足以让你背负不廉洁的名声了。

陶侃看完信以后,有了深刻的感悟,他更加明晰了自己作为一方官员的责任和义务。自此以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勤政爱民为己任,绝不贪取百姓的丝毫利益,后来终于成为名留青史的清官。

可见,无论是公仪休还是陶侃,他们都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抛去小利,坚持大义,不让小恩小惠玷污自己的高洁品行,这样的官员才会被百姓称赞,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郑板桥在山东做知府的时候,曾大笔挥就了这样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有着深刻的自我认知,清楚地知道哪怕是小官小吏也要关心百姓疾苦,而不应去与民争利。为官就要为民做主,做人就要坚守底线。如果不能坚持做人的原则,那很容易就会走向贪污堕落的深渊,到那时不仅会毁灭自己的一生,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背负不好的名声。

所以,哪怕在一件小事上,每一个人都要杜绝欲望的诱惑,不被糖衣炮弹所侵蚀,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做人的底线。这是所有人需要努力去做到的,也是所有有原则的人需要去坚持的。

顺从父母,真正尽孝

【原典再现】

亲所①好②,力为具③。亲所恶④,谨为去⑤。

【重点注释】

①所:本义为地方、住所,在古代汉语中多被用作文言虚词,此处指所……的人或事物。

②好:多音字,喜爱、爱好的意思。

③具:本义为供置,后引申为具备、完备、都有等义,此处指置办、置备。

④恶:指厌恶、嫌恶。

⑤去:本义为离开,后引申为失去、抛弃,此处指除去。

【白话翻译】

父母喜欢的东西,尽心尽力地去置办奉上。父母厌恶的东西,慎重地除去。

【鉴赏评议】

《弟子规》要求我们作为儿女应该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多为父母考虑。父母喜爱的东西,一定要尽力去帮父母置办好。因为绝大多数父母给自己的孩子买东西特别舍得花钱,但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舍不得。所以作为子女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父母的愿望。

此外,父母厌恶的东西,包括父母对我们身上一些不好的做法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的不认同,为人子女者都应该表示理解,并尽力去改正。

因为父母的生活经验多过我们,有时候他们所说的道理,可能我们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理解,但我们不应该急于去否定它,而是应该试着去理解,甚至尝试去改变。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实践证明确实如父母所言,那我们就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并认真进行改变。

【深度解读】

孝者,顺其心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这其实跟“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是一个道理。父母喜欢的,都去为其置办;父母厌恶的,都尽力去改正,这不正是不违背父母的心意吗?正所谓“孝者,顺其心”,顺从父母的意愿就是最大的孝。

这样的孝子故事不少,王祥便是其中之一。王祥特别孝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后来续娶了一位后母——朱氏。他的后母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还喜欢指使王祥干各种活计,让他去放牛、打扫卫生等。

王祥有着拳拳仁孝之心,所以即使后母这样对她,他都毫无怨言,反而对后母更加尊敬了。碰上父母生病的时候,王祥都会衣不解带地服侍他们,并伺候他们服用汤药,还在每次喂汤药之前,自己先尝一尝。

有一次,他的后母突发奇想地要吃新鲜的鱼。那时已经是大冬天,天寒地冻,河流湖泊都已经结冰了,王祥只能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然后趴在冰面上用自己的体温将冰融化,再去打捞新鲜的鱼。等他历经千辛万苦捞到鱼之后,便二话不说拿回去交给自己的后母。乡邻们对王祥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十分同情他,他的孝名也在乡亲邻居的口耳相传中闻达天下。

据说,后来王祥的家乡出现了一种特产藕,那种藕鲜嫩多汁,味道甘美,名字叫九孔藕,它比一般的藕多一孔,人们说那多出来的一孔就是感念于王祥的至纯至孝而长出来的孝心孔。

还有一个叫郯子的人,同样是因为孝心而被人们广为颂扬。据史籍记载,郯子的父母亲年纪都非常大了,眼睛不好。有一次,两位老人特别想喝鹿乳,郯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便独自到深山里面,披着鹿皮混在鹿群当中,趁机偷偷挤取鹿乳。

有一个进山打猎的人正好看到了这群鹿,在他正瞄准郯子准备射出手中的弓箭时,郯子赶忙跑到猎人面前将实际情况告诉猎人。猎人听了十分感动,立即放下自己手中的弓箭,并想办法取来了鹿乳送给了郯子,让他去孝顺自己的父母。郯子的父母喝到鹿乳后非常开心。郯子的孝名也因为猎人的四处夸赞而由此传扬开来。

当然,上述两个故事,虽然表达了孝子对父母浓厚的感情,但是如果放在现代还照搬照抄的话,显然是不合理的。卧冰求鲤会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鹿乳奉亲会让我们的生命遭受威胁,这些其实都不是我们的父母所愿意看到的。

重要的是,这两个故事从本质上说都是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心意,所以,尽孝的方式只是形式,其中包含的孝心才是本质,也是我们要推崇的东西。

总之,我们要尽孝,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什么样的方法才算恰当呢?其实也就如《弟子规》中所说的,父母亲喜欢的东西,尽力去为他打点;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尽量去加以摒除。顺从父母的意见,尊重父母的想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无违”,才是真正的尽孝。

身德有伤,父母羞忧

【原典再现】

身①有伤,贻②亲忧③。德④有伤,贻亲羞⑤。

【重点注释】

①身:本义为人的身体、身躯,后引申为身份、身世等义,此处指身体。

②贻:原指赠送,后引申为遗留、贻误,此处指留下。

③忧:本义为忧愁,后常被解释为忧患及父母丧事等义,此处指担忧。

④德:原指攀登,后引申为道德、品行、恩德等义,此处指德行。

⑤羞:其本义为进献,常用释义有害羞、羞辱、羞惭等,此处指羞愧。【白话翻译】

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担忧。德行有所污损,会令父母蒙羞。

【鉴赏评议】

这一句指出了《弟子规》对于为人子女者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我们,子女的“孝”还体现为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保护好自己。

在身体方面保护好自己表现在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身体有所损伤。身体损伤了,只会让自己的父母担心、焦急,这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在精神方面保护好自己表现在多做让父母以自己为荣的好事,不做让父母蒙羞的丑事,这其实也是父母对自己儿女的最大期盼:身体健康,品行端正。自己的孩子仰无愧于天,俯不愧于地,那对父母来说便是最大的成功和骄傲。

【深度解读】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

《孝经》中提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原意是指父母赐予我们身体,那在离开人世的时候,我们应该也要将自己的身体完整地归还。并且,父母生育我们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清白干净的,所以等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也要保持着这份清白干净,恰如黛玉在葬花词中所唱的那般“质本洁来还洁去”。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对古人来说,身体和头发是父母赐予的,最终也需要全须全尾地还给父母,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非常爱惜,对于自己的毛发也非常爱惜。

这也正是清朝末期的剪辫子运动遭到很多人抵制的原因,当时下令全国剪辫的时候,有的人甚至宣称“头可断,辫不可剪”,就是因为千百年来古人无论男女都一直留有长发,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也始终是保留毛发是对父母的孝敬。所以,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能擅动一分一毫对于古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

孔子的弟子——曾子,他曾患上重病,在临死前,他特意召集自己的学生,问:“我的脚还完整吗?我的手还完整吗?《诗经》里面说‘战战兢兢,像踩在深渊边缘,像站在薄冰之上’,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体,我每天就是这种感觉。好在,如今一切万全,我死后也可以跟父母交代了。孩子们啊,我终于再也不用担心了。”古人对保全自己身体的重视可见一斑。

《汉书》上也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王阳的大官,被朝廷任命为益州刺史,他需要到当时的四川去赴任做官。大家都知道,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四川道路崎岖,有着各种天险。李白在《蜀道难》中就曾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此不难想象,四川的自然条件有多恶劣。所以,这个叫王阳的人一路走去,到了邛崃九道弯的时候不禁感慨:先辈赐予我身体,我怎么能拿它来不断以身犯险!于是,他借口称病,原路返回,不再去往四川做官。

虽然王阳的做法显得有些愚昧,但不能否定的是古人对自己身体的爱惜精神。如今的年轻人经常喜欢熬夜、玩手机,感觉自己现在身体健康,而从不顾虑年老以后的身体疾病和衰老,其实那都是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表现。所以,我们虽然不至于要效仿古人,像古人那样过度地保护自己的身体,但至少也要做到尽量照顾好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受疾病所扰,免得父母担心,这便是最低层次的“孝”了。

更高层次的“孝”体现在精神方面。父母赐予我们清白的名声,我们要归还父母清白的名声,不能让父母受自己连累,更进一步的是要努力建功立业,让父母因为自己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众所周知,古代很早就有“连坐”“株连九族”,甚至“夷十族”等刑罚,这些刑罚就是针对“德有伤,贻亲羞”所提出来的,它让统治者的法令更有威慑性和权威性。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下,或许有的古人会不忌惮自己的生死,但自己父母与亲族的生死却不能不顾及,所以这些残酷的刑罚往往是十分有效的。

历史上的董卓就是因为叛变而牵连家族,导致自己九族被灭。还有霍光专权,再加上子孙后代的骄奢挥霍,使得霍光本人哪怕在死了三年以后,依旧被皇帝下令抄家灭族。

有的时候,精神上的凌辱比肉体上的侮辱更折磨人。正是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让古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谨慎,因为严苛的法令让古人明白自己担负的是全家族的声誉和性命。

包青天曾做出这样的要求:“我的后辈子孙,一定不能作奸犯科、违法犯禁;如果子孙中有做官的,一定不能贪赃枉法、滥用私权。如果谁违背的话,就不能返回包氏家族本乡,即便死了也不能葬在家族的坟墓里。若有不听从这一训诫者,不是我的子孙。”包拯的训诫显然饱含了自己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警示,这其实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

可见,古人对自己的身体和声誉都如性命般珍惜。所以,父母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还给父母什么,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双亲憎我,孝者方贤

【原典再现】

亲爱我①,孝何②难③。亲憎④我,孝方⑤贤⑥。

【重点注释】

①我:本义为武器,后多用作人称代词,此处指自己。

②何:什么。

③难:本义是被困住的鸟,后引申为灾祸、费劲,此处指困难。

④憎:原指讨厌,此处指厌恶、憎恨。

⑤方:这里用作副词,指刚才、刚刚。

⑥贤:原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此处指贤德。

【白话翻译】

父母疼爱自己,尽孝哪有什么困难的?父母厌恶自己,还能坚持尽孝,那才是真正的贤德。

【鉴赏评议】

《弟子规》要求,为人子女者不能因为父母态度的好坏而改变自己尽孝的初衷。

父母疼爱儿女,儿女当然要尽孝;父母不疼爱儿女,儿女同样也要尽孝。儿女尽孝不能因为父母的态度而有所不同。作为子女,我们要承担起自己奉养父母的责任和赡养父母的义务。

当然,父母如果疼爱我们,那我们的孝心也会加倍,会对父母奉献出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因此,有的时候,难不在尽孝,也不在父母疼爱自己的时候尽孝,而难在父母憎恶自己的时候,还要坚持尽孝。

【深度解读】

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孝经》中说:“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这句话的含义其实跟“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旨在表达这么一个理念,即:无论父母对我们是喜爱还是厌恶,我们都应该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父母的栽培之情。不要因父母的态度而改变自己尽孝的行为。

在这一点上,虞舜的做法堪称楷模。虞舜本名姚重华,他的父亲是一个盲人,为人盲目而偏执,对虞舜很不好。虞舜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父亲给他续娶了一个后母。这个后母自私刻薄,对虞舜毫无慈母之心。后来,后母又生了一个儿子,虞舜的地位就更低了。

尽管如此,虞舜却并不因为他的父亲、后母和弟弟对自己不好而心生怨愤,恰恰相反,他采用的是以德报怨的方式,他认为自己只要做得更好,父亲、后母和弟弟一定会被自己感化,一家人依旧会快乐和谐地相处。

后来,尧帝也听说了虞舜的孝心,他那时正想找一个贤德的人,将自己的帝位禅让出去。因此,他用心对虞舜进行了考察。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以及自己的九个儿子都派到虞舜的身边去近距离观察他,而那时恰逢虞舜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俗话说,有了后母就有了后爹。虞舜的父亲在虞舜后母的煽风点火之下,渐渐地对虞舜越发不满。有一次,虞舜的父亲借口让虞舜去屋顶修补屋漏处,自己却在下面点起了火,想要烧死虞舜。幸运的是,虞舜在娥皇和女英的提醒下,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借助两个硕大的斗笠,两边撑着,跳下了屋顶,从而免受葬身火海之灾。

又有一次,虞舜父亲联合后母,想要把虞舜灌醉,然后将他谋害。这一次,娥皇和女英也早有准备,她们事先让虞舜喝下她们制作的秘药,能够解醉解毒,所以虞舜父亲和后母这一次的阴谋又失败了。

一计不成另生一计,虞舜的父亲后来又叫虞舜去挖井。等虞舜挖到足够深的时候,虞舜的父亲就联合虞舜的弟弟象,一起往井里面填土,想要活埋虞舜。好在始终警惕的娥皇和女英早就在井下挖出了一条通道,所以,虞舜又逃过了一劫。

经过重重波折,虞舜开始深刻地反省自己,他在知道自己的父母及弟弟对自己设下的种种陷害后,感到万分愧疚。他觉得正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才会让父亲恼怒自己,让后母嫌弃自己,让弟弟讨厌自己。他每每想到这些,就心痛得难以抑制,但又不想让父母和弟弟见到自己伤心,于是独自跑出去躲在偏僻的小路和田间哭泣。有一两次恰巧被路过的人看到了,他们了解情况后,都被虞舜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

尧帝也听到了虞舜在遭遇自己父亲母亲和弟弟百般陷害后的表现,他对虞舜以德报怨的方式感到非常满意,他觉得虞舜能够如此宽德仁厚地对待陷害自己的父母兄弟,那一定也能仁德慈善地对待天下子民。尽管如此,尧帝也没有立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而是叫他学着处理事务,这一学就是20年。在此期间,虞舜往往都能够以身作则,谦让他人,善待老人,积极处理问题,勇敢面对自然灾害。长期考察后,尧帝对虞舜很满意。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下嫁给他,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并让自己的儿子辅佐他处理事务。

只是虞舜在接受尧帝的禅让、荣登王位时,依旧感到不开心。他说,即便到了如今,自己已经成为统御一方的王,但他的父母和弟弟还是不喜欢他,那即使成为一方之王又有什么用呢?虞舜推心置腹的这一番话终于打动了他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虞舜的不计前嫌和感念亲恩让他们一家最终和睦相处,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虞舜的精神是可贵的,但不一定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要学习的是虞舜宽宏大量的孝悌精神实质,并不见得要一味地盲从跟风。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尽好自己应尽的本分,至于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那便是他人的事情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劝谏父母,声柔色怡

【原典再现】

亲有过①,谏②使③更④。怡⑤吾⑥色⑦,柔⑧吾声。

【重点注释】

①过:本义指摆脱漩涡,后指经过、超过、失去,此处指错误。

②谏:原指向君王进言,后引申为进谏,此处指劝谏。

③使:本义为命令,这里用作动词,表示让、令。

④更:原义指变更,此处指更改、改进。

⑤怡:和悦、愉快。

⑥吾:原指我,此处指我的。

⑦色:本义为颜色、气色,这里指脸色。

⑧柔:温和,柔缓。

【白话翻译】

父母有过错,要诚恳地劝谏让他们改进,脸色要和悦愉快,声音要温和柔缓。

【鉴赏评议】

《弟子规》并不是一味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盲从。它在要求我们孝敬、顺从父母的同时,还鼓励我们在发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要勇于向父母劝谏。

当然,它也要求我们在劝谏父母的时候要有一个温和的态度,不能太过激烈,不能给脸色,不能怒吼咆哮。过于极端的态度和太过强烈的情绪并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甚至还会加剧矛盾,因此,劝谏要有端正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父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而在那种时候,作为子女的最大孝敬就是诚挚地劝谏父母,使其改正自己的错误。劝谏的时候,脸色要温和,声音要柔缓,要让父母在如沐春风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劝谏效果。

【深度解读】

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孝经·谏诤章》中提起过这样一个故事:

曾子问孔子:“像慈祥有爱、恭顺孝敬、扬名显荣,这些我都听过您的教诲了,那么请问您,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那算是孝吗?”

孔子说:“你说的什么话呀?很久以前,天子的身边有七个诤言不讳的人,所以天子就算昏庸,他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的身边有五个诤言不讳的人,因此即便诸侯昏庸,他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封地;大臣的身边有三个诤言不讳的人,所以即便大臣昏庸,他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业。一个人有诤言不讳的朋友,那他一定不会失去高洁的名声;一位父亲有诤言不讳的儿子,那他绝不会陷身于不慈不义的污名当中。所以说,在面对不义的时候,做子女的不可以不去向自己的父亲诤言不讳,做臣子的也不可以不向自己的君主诤言不讳。因此,当不义发生之时,我们一定要诤言谏之。一味听从自己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够算得上‘孝’呢?”

可见,父母也是会犯错的,每当父母犯错的时候,作为儿女的应该挺身而出,直言进谏,劝谏父母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盲从,放纵父母继续犯错,那显然是不孝的。

从前有一个小孩叫孙元觉,他从小对父母特别孝顺,对长辈也相当尊敬。只是元觉的父亲却对元觉的祖父并不孝顺。

有一次,元觉的父亲当着他的面,将自己年迈体衰的老父亲装进一个箩筐里,说要将老父亲带到深山里面扔掉。元觉看到了,跪着求父亲不要这么做,但是他的父亲并不理会元觉的请求。元觉乞求无用,便只能另想他法。

他对父亲说:“既然如此,那请您在丢完祖父之后将这个箩筐带回来。”他的父亲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要自己把箩筐带回来给他。元觉说:“等您也像祖父那么老的时候,我还要用这个箩筐把您丢到深山里去呢!”元觉的父亲听了大怒,质问元觉怎么可以如此不孝。元觉说:“儿子的行为都是跟父亲您学的呀!父亲您怎么对待您的父亲,那儿子也将同样那么对待您。”元觉的父亲听了元觉稚嫩却饱含道理的一番话恍然大悟,他最终打消了将自己的老父亲丢到深山里去的念头。元觉就是这样在面对不义之时勇敢地站出来,通过自己技巧性的劝诫,改正了父亲不孝的错误行为。

还有一个叫闵子骞的人,同样是通过自己的苦心劝谏让父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改正。闵子骞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后来给他续娶了一个后母。他的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后母给她的两个儿子都穿着棉絮做的厚衣服,但是给闵子骞穿的却是芦花做的衣服。虽然外面看不出区别,但芦花做的衣服轻薄又不耐寒,所以闵子骞往往被冻得瑟瑟发抖。

有一次,闵子骞的父亲吩咐他去牵牛车。闵子骞便听话地去牵牛车,但由于冬天太冷,他的手已经被冻僵硬了,所以握不住牛车的绳子,绳子掉到了地上。他的父亲见了勃然大怒,拿起鞭子,就往闵子骞身上抽去,哪知道这一抽就将闵子骞身上衣服的外面一层棉抽破了,里面的芦花也就露了出来。父亲这才知道自己续娶的妻子一直在虐待自己的儿子。闵子骞的父亲很生气,他决意要休掉这位心地狠毒的后母,但是闵子骞却跪在地上求他的父亲不要那么做。他说,如果不休掉后母,那只是他一个人受冻;而如果把后母休掉了,那就是他和他的两个弟弟三个人一起受冻。他的父亲听了十分感动,便按照他的请求,留下了他的后母。

后母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此以后,便对闵子骞如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不分彼此,一家人和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相类似的版本。相传在宋代,江南有一个叫张菊花的人,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在张菊花七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同样给她续娶了一位后母。这位后母心思阴狠毒辣,有一次趁着她的父亲出去做生意的时候,偷偷将张菊花卖给了大户人家做侍女。

幸运的是,她的父亲做完生意回来以后,在路上遇见了已经成为别人侍女的张菊花。父亲问她为何会落到如此田地,张菊花哭着将事实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十分后悔,发誓要将这个后母休掉,将张菊花带回家中。菊花听了,赶忙拉住父亲,请求父亲不要将她的后母休掉,父亲最终被张菊花的孝心所感动,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张菊花的后母后来一直没有生育,而张菊花在自己的父亲过世之后,依旧对这位后母孝顺如亲生母亲一般,因此,张菊花的孝名也得以流传至今。

以上几个都是一些非常朴素的孝顺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并不是一味盲从的子女。他们孝,但不愚孝。他们在发现自己的父母存在错误时,会勇敢地直言提出,劝谏父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孝”之所在。

悦时复谏,泣随无怨

【原典再现】

谏不①入,悦②复③谏。号④泣⑤随⑥,挞⑦无怨⑧。

【重点注释】

①不:多表否定,此处指不接受。

②悦:原指说,后引申为高兴、顺服、悦耳,这里指愉悦。

③复:本义指往回走,这里指再次、重来。

④号:原意为受到折磨时发出的嚎叫,此处指哭嚎。

⑤泣:原指站着哭泣,这里引申为无声哭泣。

⑥随:本义指跟从,后引申为顺从、接着、按照等释义,此处指跟随。

⑦挞:原指用工具抽打,这里指抽打、惩罚。

⑧怨:本义为愤恨、仇怨,此处指埋怨、责怪。

【白话翻译】

劝谏不被父母接受的话,就等父母心情愉悦的时候再去继续劝谏。号啕哭泣地跟随着父母,父母生气了责罚自己也没有怨言。

【鉴赏评议】

劝谏也要讲究方法。有的时候,父母可能一时听不进我们的劝谏,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而是应该挑选合适的时机继续劝谏,直到父母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为止。至于怎么把握合适的时机,那就要看劝谏方法了。

劝谏要尽量在父母高兴的时候进行,父母不高兴的时候,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都会听不进去。只有当父母心情愉悦的时候,劝谏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如果父母因为劝谏而对我们生气,那我们也不应该就此放弃并产生怨言,哪怕可能遭遇父母的抽打责罚,都要坚持劝谏的态度。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哭着劝谏,这种方法其实主要是以情动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哭泣,一般都会心生不忍,从而会静下心来,认真听孩子的意见,这样有利于实现劝谏的效果。

【深度解读】

文死谏,武死战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这句话其实表达的是文人武士的最高理想。文人的最高理想是死于劝谏君主;而武士的最高理想是死于战场报国。在古代,这两种最高理想都被看作是忠君爱国的表现,而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劝谏这一风气古已有之。

隋朝末年,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的起义军纷纷起兵讨伐暴政。当时李渊所带领的军队也是其中一股力量。那个时候,李世民就已经跟在李渊身边随军作战了。李世民虽然年轻,但是他拥有年轻人敢想敢干的精神,并且在战场上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他在起义讨伐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李渊又碰上了他在战场上的老对手——宋老生,这一次他与宋老生的对战将决定两人大业的成败。经过重重布局,李渊一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他只要继续下令出兵,就能够一举获得最终胜利,但奈何当时天公不作美,瓢泼的大雨让行军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这给士兵们翻越山岭去围困宋老生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此外,后备辎重军粮不足,再加上探子回报说大军的后路已经被另一支联合军队包围,这种种困难的叠加让李渊产生了退意。他原计划就此撤退,日后再做打算,但李世民不同意他父亲的这个决定。

李世民与宋老生多次在战场上交手,所以他对宋老生有一定的了解。在他看来,这是宋老生的又一个阴谋,那所谓的后路联军肯定只是他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为的就是想让李渊撤军,为自己争得喘息之机。因此,李世民主张要一鼓作气将宋老生彻底打败,父子两个便在这一决策上发生了意见分歧。

李世民多次劝谏,李渊都拒而不听。李世民知道,李渊是军中主帅,最终撤退还是进攻都要听从他的意见,而当时留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李世民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要继续劝谏。不过这一次他改变了方式方法,他不再当着众多军士的面,公开反驳他父亲的意见,而是赖在他父亲的军帐前,等候他父亲的召见。终于李渊心软了,把李世民叫入军帐内,李世民当即大哭出声,李渊问他为什么哭,李世民说,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是为父亲以后可能会因为这个错误决定而承担的后果感到痛心不已,所以他是在为父亲难过。

李渊看着在自己面前泣不成声的李世民,终于答应他,自己会再仔细考虑下。李世民于是将自己对宋老生的分析和进攻的战略部署详细地告诉李渊,李渊最终同意发起进攻。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分析是正确的。大军背后的所谓联军确实是宋老生放出的假消息,为的就是要干扰李渊的视线,让他萌生退意。但没想到的是,他的阴谋最终还是因为李世民的哭劝而走向失败。所以说,父母也是能够听得进我们的劝谏的,只是要用对方式方法。

那个时候,劝谏的对象大部分还是君主。历史上这样的劝谏故事有很多,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里,邹忌通过类比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多听取民意。还有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警示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勤俭爱民。

此外,海瑞上疏死谏也曾是一段佳话。海瑞上奏表规劝嘉靖皇帝不要沉迷于求神炼丹而不思朝政。昏庸无道的嘉靖皇帝在看了海瑞的奏表之后,勃然大怒,他本打算狠狠惩治海瑞的胆大直谏,哪知道,伺候的人说海瑞在上疏奏表前就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材,此刻都已经在跟家人诀别了。嘉靖皇帝听了仆从的话倒是冷静了下来,他深刻感受到了海瑞死谏的决心,这让他不得不开始重视海瑞的这份奏表。最终,嘉靖皇帝放弃了给海瑞判死刑,只是将他关在了地牢里。直到下一任皇帝继任,海瑞才被放了出来。

可见,劝谏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也不要害怕会招致责怪,甚至打罚,如果劝谏真能让对方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的意见,那劝谏本身就已经是成功了。

亲若有疾,昼夜服侍

【原典再现】

亲有疾①,药②先③尝④。昼⑤夜⑥侍⑦,不离⑧床。

【重点注释】

①疾:泛指疾病,后引申为快速、疼痛、嫉妒等释义,此处指病痛。

②药:本义为祛除病痛的物品,后泛指治病药草、药材等,这里表示药物。

③先:多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此处指的是事先。

④尝:本义指用舌头辨别滋味,这里引申为品尝。

⑤昼:此处指白天,与“夜”相对。

⑥夜:原指黄昏、天黑,这里表示夜晚。

⑦侍:本义是陪侍在长者身旁,此处指侍奉。

⑧离:本义指黄鹂,后引申为分离、离散,这里指离开。

【白话翻译】

父母生病了,要为父母事先品尝下药物的味道。日夜都在父母身旁服侍,不离开父母所在的坐榻。

【鉴赏评议】

父母患病无疑是最考验子女孝心的时候。正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无论多有孝心的人,要长年累月地在父母病床前侍奉,显然是很难做到的。但父母都日益年迈,患病的情况往往时有发生,所以为人子女者应该尽量多关心父母。

放任自己的父母沉疴在床,那显然是不孝的。因此,在父母患病的时候,子女要在内外两方面对自己的父母进行照顾。所谓在外方面,就是指随时关心自己父母的病情,为父母抓药熬药,陪床送饭。所谓在内方面,就是指要在精神上多关注父母的情绪。年事已高的父母,往往对自己的病特别敏感,也容易孤独。

所以,为人子女者应该时常陪伴在父母的病床前,跟父母聊聊天,为父母解解闷,不让父母闲得无聊而去瞎想。坚持做好以上两点便是病床前最好的“孝”了。

【深度解读】

久病床前有孝子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面对沉疴经年的父母,的确很少有人能始终如一地在病床前服侍。但这也并非绝对,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一位孝子,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久病床前是可以有孝子的。这位孝子的身份还不低,他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邦在位时被封为代王。他的亲生母亲是薄太后。汉文帝即使在继任皇位以后依旧对自己的母亲尽心奉养,毫无懈怠。汉文帝的母亲经常生病,有一次甚至久病不起,一直病了三年。

在这三年期间,汉文帝始终守在病床前,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所有入口的汤药,都要自己先为母亲尝一尝,确认不烫了以后,再亲自喂给母亲喝。凡是没有经过自己口的汤药饭食,汉文帝坚决不允许给母亲吃。就这样,一日三餐,每日汤药,都是汉文帝亲力亲为地服侍着生病的母亲,一直坚持了三年,直到母亲痊愈了为止。

汉文帝的这一孝行不仅感动了他的母亲,更感动了无数百姓。更难得的是,他贵为九五之尊,在自己母亲面前却跟所有黎民百姓一样,以儿子的身份极尽孝顺,引得天下百姓纷纷赞许与效仿。整个社会的风气也被带动得充满“孝”的氛围。于是,不孝的人,就会被人指责;孝敬的人,就会被人称颂。

可见,汉文帝在对自己母亲孝顺的同时,也给所有子民树立了榜样。后来,他的仁孝之名广播天下,最终开创了“文景之治”这样的繁华盛世。

其实,久病床前有孝子的内核不过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始终不离不弃的精神,它不仅可以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上,也可以体现在兄弟对兄弟的“悌”间。

据说,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颜含,他有一个哥哥叫颜畿,患病好几个月都不能说话。为了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哥哥,颜含闭门谢客,隐入山中。他每天亲自给哥哥侍奉汤药,十三年都没有出过门,始终陪伴在哥哥身边照顾他。如此尽心尽力,就算对待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这样了吧?

疾病往往能够检验出世态炎凉和人心冷暖。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在父母患病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尽心尽力地去侍奉,这其实也是为人子女者最需要做的事情。它同时也是区别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重要标志。陌生人并没有义务照顾你的父母,而对于为人子女者有,这种孝行其实也正是亲情的维系之所在。所以,久病床前是有孝子的,也是该有孝子的。

守丧三年,常常悲咽

【原典再现】

丧三①年②,常③悲④咽⑤。居⑥处⑦变,酒肉⑧绝。

【重点注释】

①三:这里指的是具体的数目,即三。

②年:这里指时间。

③常:原是指旗,后多表示规律以及时间上的频繁等义,这里指时常。

④悲:原指悲痛,后引申为悲愤、哀伤等义,此处指悲伤。

⑤咽:本义为咽喉,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哽咽、哭泣。

⑥居:原指居住,这里代指生活起居。

⑦处:本义为处所,此处指的是住的地方,引申为生活习性。

⑧肉:原指动物的肉,后泛指肉类,此处指代的是酒肉声色的生活习惯。

【白话翻译】

父母过世,要按照古代礼法制度守三年丧礼,时常悲伤地哭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戒绝酒肉声色的奢靡生活。

【鉴赏评议】

在古代,丧葬礼节被认为是很重大的习俗。所谓“生前显贵,身后显荣”,就是说看一个人一生成不成功就看他的葬礼办得风不风光,如果风光那就说明子女孝顺,人生完美落幕。反之,则不然。所以,丧葬之礼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弟子规》对儿女在治丧守孝上应该如何孝敬父母提出具体的要求。

古代丧葬有守丧三年的说法,它要求子女在先人故去以后的三年里,恪守节俭朴素,甚至禁欲的生活作风,坚决杜绝酒色财气的奢侈生活以悼念先人。这种风俗的本意是想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会因父母生命的消逝而消失,最终落脚点也还是放在孝顺之情上。

【深度解读】

父母之丧,无贵与贱

《中庸》中说:“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意思是古代礼制中的守丧三年,即便是天子也要遵循,且在给父母办丧礼这件事上,不存在贵贱之说,都是竭尽隆重地让自己父母安乐长眠。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只是如今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

根据《孝经·丧亲章》的记载,以前的丧葬大礼,孝顺的人会从办葬礼开始就哭个不停,直至葬礼结束。在三年守孝期间,子女对自己的容颜外表顾不上,言辞也是朴素无华的,衣服穿得华丽会心有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会开心,吃到肥美的肉食也不觉得可口,这些都是因为先人故去而产生的哀戚之情。父母死去后第三日才开始吃饭,但不允许杀生,同时即使先人逝世也不能因为如此而失掉常性,这才是圣明君主的为政之道,等过了三年,便宣告守孝结束。

举行丧礼的时候,会给逝世的先人准备好棺材寿衣,摆列好美酒佳肴来祭奠。子女匍匐在地,哭泣不已,满脸哀戚送灵柩上山。每年春天、秋季的时候,定时举行祭祀,以表哀思之情。先辈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尊敬爱戴;先辈逝世之后,对他们虔诚哀戚敬奉。作为一名孝子,孝敬自己亲人的事宜就做完了。

这样一种时间跨度长、礼节繁琐的葬礼,可谓是所有习俗礼节当中最为隆重的。古时候甚至还有更为详细且固定的丧葬安排,如百日祭的时候,子女要节哀,停止哭泣;小祥即死后一年的周年祭,大祥则是两周年的祭奠,这两个周年祭,子孙都要隆重祭奠;而到了三周年祭奠就正式宣告守孝的结束。

古人之所以把守孝的时间定为三年,是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同样是用三年的哺乳期。三年的哺乳期过后,孩子就能自己开始行走。因此,守孝三年也有报答这三年的哺乳之恩的意思。

据说,孔子的弟子宰我曾经就守孝三年的问题问过孔子。他对孔子说:“三年的时间太长了,三年里要专心守孝,其他什么都不能干,那会将一些礼节都忘得差不多了,琴技也会变得生疏了。所以,守孝的时间应该就像稻谷每年成熟一样,定为一年。”孔子反驳道:“父母逝去,你大鱼大肉可以吃得香甜吗?华服美衣可以穿得安乐吗?”宰我说:“可以。”孔子说:“你可以,但君子不可以。君子会吃得不安,穿得不安,住得不安,所以不去做那些事。你可以安乐,那你就去做吧!”

后来,孔子还跟自己的学生感慨地说:“宰我这个人,难道没有经历过被父母抱在手上三年吗?如今竟然连三年的丧期都不愿意守了。”可见,三年之期不是随便定下的,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孔子死后,他的学生都如丧亲生父母一般悲痛,许多学生都自发在孔子墓旁建草房居住,为孔子守孝三年,子贡甚至为孔子守孝了六年。

据说,吴郡有个叫陆襄的人,他的父亲被人杀害,陆襄便一直穿着素衣,吃着粗茶淡饭为父亲守孝。就连吃饭时,看到被刀切成片的生姜也会不忍心吃,因为自己父亲就是死于刀匕。所以,他此后所吃的菜肴都是用手掐摘的。还有一位叫姚子笃的人,因为自己的母亲是被大火烧死的,所以终生不吃烤肉。另有一个叫熊康的孝子,他父亲的一位仆人将他父亲灌醉后将其杀害,所以他坚决不喝酒。

这些孝子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有些过于夸张、因噎废食的感觉,但这些事情的表象背后都是为人子女者的朴素孝心。至少,在他们看到那些物件时,他们会想起自己的先人并报以沉痛的哀思,这其实也正是生者至诚至性的“孝”。

对待死者,如同事生

【原典再现】

丧①尽②礼③,祭④尽诚⑤。事死⑥者⑦,如⑧事生。

【重点注释】

①丧:丧事。

②尽:竭尽。

③礼:原指进行礼仪,后引申为庆贺、习俗等义,这里指礼节。

④祭:本义为祭祀,后扩展为祭祖拜神等义,此处指祭祀礼仪。

⑤诚:本义指诚信,有真实、真理等义,这里指真诚。

⑥死:原指逝者嘴叼食物死去,后泛指死亡。

⑦者:多用作代词,此处表示死的人。

⑧如:好像。

【白话翻译】

办理父母丧事要恪守治丧礼节,祭奠要竭尽诚心,对待死去的父母要像对待在世时的父母那样尊敬孝顺。

【鉴赏评议】

《弟子规》要求子女不能在父母死后便停止尽孝,而是应该始终保持对父母亲的无限哀思。给父母办葬礼要诚心,对待逝世的父母要仿佛他们还在世一样,同样孝敬恭顺。

按照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每年的七月半是绝大多数地区举行祭祀先人活动的时期,这其实是源于古代的中元节,在国人心中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元节的祭奠仪式,其实就是追怀先人的一场寻根式的活动,正是因为有了每年对先人的祭奠,人们才有了叶落归根的安全归属感,也才会更有动力和勇气去面对未来。这是纪念,也是感恩。

【深度解读】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孝经》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如果人们能够看重丧葬之礼,时刻不忘追思先人,那民风一定会逐渐变得深厚淳朴。事实上,我们注重丧葬之礼,谨记追思先人,正是由于我们内心的不忘恩。不忘恩会让我们心怀仁厚,不忘恩会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恩会让民俗民风变得淳厚。

每年的清明节都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其实清明节的由来也是为了提醒我们不忘恩。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追杀不得不四处流亡。有一次,他和自己的侍卫近臣逃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长途羁旅让他们又饿又累,而且所有人身上带的干粮已经都吃完了,他们实在走不动了。那时其他人都苦无良策,只有介子推独自走进一旁的树林中,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公子重耳熬了一锅肉汤。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公子重耳喝完肉汤以后才发现,自己居然吃的是介子推的肉,他的心中大为感动。

后来,公子重耳顺利登基成为晋文公。他按功封赏,所有人都得到了奖励,除了介子推,他被晋文公遗忘了。许多人要介子推去跟晋文公说,但介子推向来厌恶讨赏要官的行为,所以他没有去跟晋文公提,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山林过起了隐士的生活。等晋文公发现了自己的失误以后,再去请介子推,介子推却已经无意出山入仕,坚决不接受晋文公封赏的高官厚禄。后来,晋文公在一位谋士的建议下,采用了放火烧山的方式,想要让介子推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山。但没想到的是,介子推却依旧迟迟没有出来。

等大火熄灭以后,晋文公带着所有人进山搜寻,最终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介子推,他背着自己的母亲靠着大树,两人都被活活烧死了。他们在介子推靠着的那棵树的树干里发现了一块布,这块布是从介子推身上的衣襟扯下来的,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后悔不已,他为了让自己永远记住介子推,也为了提醒后世的人不要忘恩,便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他倡导每年的那一天大家都去吊唁先祖,纪念先人,牢记父母先辈等逝去的人的恩情。

不忘恩还体现在对自己父母亲的感恩上。湖北有一个孝感市,它的名称由来就是因为当地多出孝子,所以便取了这样的名字。在当地,最出名的孝子莫过于董永了。据说,董永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只留下他与父亲两个人生活,他跟父亲每天都会去田地里劳作。后来他的父亲死了,他没有钱去安葬父亲,于是就将自己卖身为奴,想用卖得的钱财来给父亲办丧事。有一个人感念董永的孝顺,便给了他一万钱,让他去安葬自己的父亲。

董永拿着钱,把自己的父亲安葬好后又守了三年孝。一出了孝期,董永就去寻找原先给他钱的那位主人,打算兑现自己的诺言,去给他做奴仆。就在他去寻找主人的路上,他碰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那位女子说愿意做董永的妻子,董永答应了,两个人便一起到了那个主人家。

主人家听了董永的来意之后,说:“我也不需要你给我做奴仆,你只要在十天之内给我织出一百匹布就可以了。”好在董永的妻子非常善于织布。十天过后,董永的妻子果然拿出了一百匹布,并交给了那位主人。董永问他的妻子为何能那么快织出如此多的布,他的妻子说自己本是天上的仙女,因为感念于董永的孝顺,所以才下界来帮他的。这就是后世所传颂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还有一个不忘恩的孝子叫蔡邕,他从小就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但她的母亲一直缠绵病榻,这让他心中十分难过。他一直都守在自己母亲的身边,贴身服侍,每天都毫无怨言地为自己的母亲清洗便桶。他甚至因为母亲不久于人世而一度无心学习,整日衣服都不愿意换,只守在母亲病床前,直至母亲逝世。

等他将母亲安葬之后,他倒在了母亲墓前长哭不已。伤心欲绝的模样让他的仆从见了都不忍心。后来,他叫自己的仆从给他在母亲的墓旁搭了一座草棚,为母亲守孝,一直守满了三年。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不忘恩就是要不忘过去,因为不忘过去才会有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