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事不对人
我开《NLP教练式管理》课程已经有108期了,在近万名学员中,有一个叫郑嘉国的学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次谈到“老板为什么那么忙”这个话题,他匆匆走出教室打电话的样子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在4天的课程中,他不断走出教室接电话,然后又带着满脸歉意溜进来。由于这个课程费用较高,很多学员都会关掉手机不再处理业务,但是郑嘉国似乎一刻也不敢丢开手机。我终于忍不住好奇,想知道他究竟是多大身家的一位老板,需要如此忙碌。所以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特意找到他聊天。
我问他:“嘉国,你好像很忙啊?”
他露出抱歉的表情说:“是啊,团长,没办法,事情太多。”
我笑着点点头,又问道:“这么忙,生意应该很大吧?”
他连忙摆手,说:“团长笑话了,我只有一家小企业,所有雇员加起来也就几十人。”
我说:“几十人的企业就这么忙了,那企业发展大了岂不是不能休息了?”
郑嘉国无奈地说:“做我们这种企业的人好像都这样。我是学技术出身,所以现在企业技术方面的事要找我;采购、销售我也要把关;企业小,人事方面的事情也是我最后拍板,真是分身乏术啊!所以团长,我这不报名来参加您的课程,向您学习管理方法嘛。”
我问他:“你这么多电话,一个月电话费得多少钱?”
他想了想说:“每个月差不多2000块吧。团长,不怕您笑话,现在一旦手机离开我的视线,我就觉得很不安。晚上睡觉也担心企业的事情,所以睡眠不太好。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像郑嘉国这样忙碌的企业家或者管理者不在少数,因为经常和他们接触,我发现他们时常处于一种状态中——忙。
他们为什么这么忙?
郑嘉国的话大概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事太多了”。企业发展越大,事情就越多;老板事业越成功,就越忙碌;地位、官位越高,身体、心灵就越累,这好像成了一个打不破的规律。企业家们创业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时间上更加自由,经济上更加独立,甚至是为了更加幸福地生活。然而,当他们真的建立了一个企业以后,才发现,生活与之前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整个人被事业绑架,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法陪伴家人、照顾孩子,更别说度假、消遣,泡上一杯清茶去看一本书简直就是奢望……由于给家人的时间太少,他们的家庭关系紧张;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他们的健康令人担忧;给朋友的时间太少,能推心置腹的人也渐渐疏远。
是不是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管理者,就不得不牺牲这么多,不得不如此忙碌呢?我思考了这个问题很多年。因为,我也曾经那么忙碌,像一台无法停止工作的机器。
终于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我发现自己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如果我再这样“忙碌”下去,我和我的企业、我的家庭、我的生活通通都要完蛋。我花了不少时间改变自己的想法,改变管理方法,经过很多次尝试,今天的我,终于可以经营着两家公司、一所学校,投资数家企业,却仍然有时间泡上一杯清茶,写下这些文字,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思考。
我最重要的转变来自对一句话的新认识。
很多管理者都说“我这是对事不对人”,不知道这句话是何时出自何人之口,但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公理”,也成了一种人生哲学。“对事不对人”这种观点可以让我们做事更客观、更理智,是对抗中国这种传统人情社会的利器。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若一个管理者只能“对事不对人”,就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事务之中。事情做不完还是其次,和你共事的人也会渐渐疏远你,因为你已变成了一台工作机器,冰冷无趣。以后员工对你的评价大概只有一句:若不是看在钱的分儿上,谁为他工作!可是会不会有更严重的情况,用钱都请不到人做事?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苏梅,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第二节 黑洞
员工为什么要离职
苏梅是我的《升级生命软件》课程的一位学员,课堂上她向我诉说自己近日的苦恼,她说:“团长,我当总经理这一年,很多中层员工离职。我已经给他们涨过好几次工资了,可还是留不住人,我该怎么办?”
苏梅是个怎样的人呢?她外表精明强干,洞察力很强,凡事要求尽善尽美,讲话直率,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这些是我对她的观察。某堂课上,她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告诉我:“团长,你们宣传册印错了一个英文单词!这个错误太低级了,我都看出来了!”这个质疑让我略显尴尬,我向她道歉,也保证回去会让同事修改宣传册,她才没有继续“追究”。
我们客服部同事向我抱怨过,说苏梅是一个很挑剔的客户,要么抱怨酒店住宿不好,要么投诉用餐安排不合理。苏梅还很喜欢讲一句话:“我这人就是对事不对人,你们做得不好我就是要指出来。”所以,我们客服部的同事很怕接待她,因为“太难伺候”。
我知道,像苏梅这样的女性管理者是不会直接听进去道理的,我必须引导她自己思考。我问她:“苏梅,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候鸟为什么会南飞?”
她说:“冬天到了就没食物了。”
我点点头,说:“如果给候鸟充足的食物,它们就不会南飞了吗?”
她想了一下说:“还是会南飞。”
我问她:“为什么呢?已经有足够的食物了呀。”
苏梅说:“因为北方太冷了,候鸟会冻死的。”
我对苏梅说:“你给了员工足够高的工资,他们还是离开了,是什么原因呢?”
苏梅怔住了,久久没有说话,大概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我会问她候鸟的问题。于是我又接着问她:“你确定员工离职是因为工资不够高吗?”
“不完全是,”苏梅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据我所知,有两个同事新工作的工资比我们给的低。”
我说:“你想通过增加工资留住员工,会不会就像给候鸟足够的食物,但候鸟依然会南飞一样呢?候鸟南飞并非完全因为缺少食物,而是因为北方冬天太冷,它们无法生存。员工是需要工资,可是如果这份工作本身对他们的伤害不是工资能弥补的,他们还会继续留下来吗?”
苏梅想了想对我说:“团长,我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我该怎么做呢?”
我对苏梅说:“在我的《NLP教练式管理》课程里,会讲到两个概念叫「黑洞」和「发光体」,也许对你会有帮助”。
一位女领导的困境
在接下来的《升级生命软件》课程中,苏梅向我们讲述了一件让她久久不能释怀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中,苏梅第一次知道有种人叫“黑洞”。
那天苏梅刚要走出洗手间,突然听到两个同事讲话。
“苏总今天来公司了吗?”这个声音听起来很熟悉。
“来了,上午还因为我的一个小疏忽骂了我一顿。哎,害得我一上午心情都不好,什么事都做不了。”细细的嗓音充满了委屈,苏梅当然知道是谁。
“我看到她就紧张,远远望见了马上掉头走。对了,你有没有觉得苏总很像……很像那个什么?”
“什么?”
“一个黑洞。每次和她在一起,我就觉得特难受,好像我的能量都被她吸光了。”说她是“黑洞”的人是苏梅喜欢的下属之一,平时见到她总是微笑着打招呼,真没想到她会这样评价自己。
“你也有这种感觉啊?太对了,我之前和她一起做项目就有这种感觉,整个人无精打采的,所有精力都用来应付她,哪还有力气处理工作。她真的就是个黑洞!”那个委屈的声音一下子雀跃起来,仿佛发现了一件好玩的事情。
黑洞?听两位小同事这样评价自己,苏梅既气愤又震惊,差点想冲出去骂她们一顿,但是碍于修养,苏梅只能忍住怒气,想着等她们走了再悄悄走出洗手间。但是“黑洞”这个词却像在她脑子里扎下了根,不停地出现。苏梅突然觉得有点儿心凉,公司为了培养员工投入了大笔培训费,自己栽培员工也花了不少心思,怎么到头来只换到“黑洞”这样的评价?
“你可要小心点,被她抓住了错误,可够你受的。”那个细细的声音故意压低了声调说,“上次我一个报告写错了两个字,被她揪着说了好多天,大会上也拿出来说。”
“我记得,那次她说你什么?好像是「没有前途」?”另一个声音说。
“是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简直让人下不来台。几个大区的老总都在呢,我自己的下属也在场,以后我的工作怎么做啊?你知道刘经理为什么要走吗?就是被她逼走的,再和她一起做项目估计都会变成神经病。”
“我现在也很小心呢,结果越怕就越犯错,越犯错就越怕。唉,这样什么事也做不了。”
“嘘,你小声点,不要被人听到了。”另一个人笑着说。
“怕什么,大不了我也辞职。况且我说的也是实话,苏总的标准那么高,有多少人能达到她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就挨骂,你看现在谁还敢做事?很多事情还不是最终落到她自己头上?我看她最近经常加班,经理走了那么多,估计她日子也不好过。”
“可不是,她再这样下去,估计大家都要离职了。”两个人边说边走出了洗手间。
苏梅僵硬地站在门后,耳边一直回响着她们的对话以及那个词——“黑洞”。难道真的是我错了?我花了这么多心思在工作上,怎么大家竟然这样评价我?
虽然又难过又气愤,但是苏梅也没有太多时间思考这件事,因为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处理。从她被任命为总经理到现在刚好一年,这一年公司业务范围扩大了,事情越来越多,人手明显不够。但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里五位经理离职,其中还包括一位大区经理。苏梅不得不亲自上阵做一些本该下属做的工作。
她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揉揉发痛的太阳穴。苏梅发现自己这几个月来,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那些回复不完的邮件上、开不完的电话会议上、催促下属完成工作上,然而即便她已经忙到时常没办法按时吃饭,工作仍然做也做不完。没办法,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苏梅安慰自己说:“业务扩展的时候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她时常为工作焦虑得失眠,失眠让她第二天心情更加烦躁,一旦发现下属犯了错误,哪怕是一些很小的错误,都能让她暴跳如雷。
其实苏梅自己内心也很清楚,那些离职的经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想要“逃离”她。那两位下属说的其实没错,还没有离职的经理,大概是因为暂时还没找到下家。
晚餐苏梅也没什么胃口,匆匆扒了几口饭又回到公司加班。处理完一堆邮件,差不多已经午夜12点了。她揉揉酸涩的双眼,看着窗外的景色。夜已经深了,这座城市CBD的高楼大厦已经脱去霓虹外衣,在深蓝天幕的映衬下,现出一个个黑色轮廓,如鬼魅般簇拥在一起。偶尔她也想递辞职信,一走了之。
她又想起自己很多年前刚进这家公司的场景,和年龄相仿的同事们一起加班、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被经理骂、被客户刁难,虽然很多项目都很辛苦,但那时大家心里却是快乐的。对了,快乐。快乐是什么时候不见了的?苏梅又想起今天下属在洗手间对她的评价——“黑洞”。对呀,我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黑洞呢?我为什么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黑洞呢?
夜晚下起了小雨,突然就降温了。
“好冷。”苏梅抱怨了一句,裹紧衣领,走出写字楼。苏梅不喜欢落雨的夜晚,很冷清、很凄凉。望着珠江新城繁华的灯光,孤独像潮水般涌上来,迅速将她淹没。
苏梅是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她从小就是一个“成功”的人。苏梅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潮汕家庭,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她是家里的老大,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在她的印象中,她的爸妈总是吝惜赞美她。她读书很用功,只有在她考得好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时,她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肯定。当她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后,赞扬她的声音越来越多,她从心里满足于这些赞美,害怕有一天这些赞美都会消失,所以,她逼自己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不停地汲取那些“赞美之声”的养分。
她的生活看上去很完美,在广州最贵的写字楼工作,在珠江边拥有豪宅,帮弟弟妹妹找到了体面的工作,还给父母买了新房。但是她似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对身边的人不满意。她希望一切都完美,她为工作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应得的回报,但是为何想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她觉得很吃力?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喜欢她?她,真的如同大家说的那样,是一个“黑洞”吗?
具有“黑洞”特质的人
大家应该都知道“黑洞”是什么,它本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这种天体一片漆黑,就像一个黑色的洞穴,故而被称为“黑洞”。
若用“黑洞”来形容人,他们会是怎样一种人呢?这种人似乎永远不满意别人做的事情,和他们见面前必须做好被他们挑剔、打击、责备的准备,久而久之,只要和他们在一起的人就会觉得自己的能量完全消失,他们仿佛就像“黑洞”一样吞噬掉周围所有能量。
这样的特质,在“管理者”身上很常见。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或者老板,回忆一下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在走道上的时候你听见大家都在热闹地聊天,但是当你一踏进大门,所有的谈话声都戛然而止,每个人都“认真”地埋头工作,虽然脸上明显还留着惊魂未定的神情。
如果你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那么恭喜你,你在员工眼中就是一个“黑洞”。
你为什么会成为“黑洞”
每一个人的现状都是由他或她早年经历塑造出来的,回想苏梅的故事,大概也能揣度出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
最初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她必须在学习成绩上出色。一旦不“出色”,父母对她的关注和肯定就会减少,所以她不得不努力去“做好”学习这件事。渐渐长大,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赞美,她就必须“做好”更多的事情以达到世俗的标准,包括考上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事业成功、有钱负担更好的生活、为父母买房、为弟弟妹妹操持工作的事情。
在用事情评判一个人的价值中长大的苏梅,自我价值感非常低。她必须不停地做好这些事情,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被人称赞的时候她会获得短暂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转瞬即逝,她不得不再去完成新的目标,以再次获得认可。
苏梅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老师或者周围的人只会通过她做的一件件事情去评价她,事情做得好,她就是有价值的人;事情做得不好,她这个人也没什么价值。在她不停地做好一件件的事情时,她往往会忽略人的感受,不仅忽略别人,也忽略自己。所以苏梅渐渐也形成了这样判断一个人的标准——你能达到我的标准,你就是好员工;达不到,不好意思,你就是个没用的人。因为有这样的判断标准,苏梅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
一个不在乎“人”的感受的管理者,怎么可能留住人?
“黑洞”们的痛苦
读到这里,我想读者已经明白,“黑洞”特质的人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他们主要有两个特点:
1.用是否做好事情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他们“对事不对人”,所以“目中无人”。
2.把焦点放在负面的事情上,很难看到别人做到了什么,只关注别人没做到什么,极少给予肯定和鼓励。
黑洞特质的人会在人生某些阶段取得成功,因为他们为了成功会足够努力、拼搏,但是这种成功大多持续不了多久。随着事业发展,他们再也不能通过单打独斗的方式取得商业成功,他们没有足够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所有的事情,更不可能擅长每一个领域,所以必须与人合作。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他们致命的缺点就暴露了出来——对事不对人。
首先,他们看不到“人”。如果别人达不到他们的标准,就会遭到他们贬低、指责,与他们共事的人完全没有成就感。与他们合作的人,要么离开他们,要么被动完成他们的指示。由于怕犯错,员工不仅不肯多做工作,甚至还会推卸工作。这就会造成一种后果,他们只能自己完成具体工作,或者必须不停地指导下属完成工作。
苏梅的下属离职率高,作为管理者,她必须承担起离职员工的工作,而在职的员工由于惧怕被她指责,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低下,以致越来越多的工作落到她自己身上。即便她工作能力超群,没日没夜地加班,也不可能独自完成整个公司的工作。所以,苏梅的生活渐渐被本该由下属完成的工作塞满。
每月电话费都要超过2000元的郑嘉国也一样,他太在意员工是否能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了,所以他什么工作都要过问。当然员工也乐得听从他的指挥,这样既不用动脑筋去想,也不用承担责任——既然都是按“老板”的指示完成的工作,做错了也是老板的责任。
除了工作上的忙碌,“黑洞”特质的人通常婚姻也不太幸福。他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自然也不在乎伴侣的感受。加上事业的忙碌,对伴侣的关心很少,对家庭的投入也不会太多。日积月累,他们的家庭矛盾就会越积越多,即便没有到离婚的地步,也很难称得上和睦幸福。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的孩子。由于他们总是用事情去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他们自然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教养模式和他们当年接受的教养模式一样,最终也会变成一个“黑洞”。
“黑洞”们不仅让别人的日子不好过,他们自己的生活也鲜有幸福。随着事业发展,他们会被工作拖累得疲惫不堪,疲惫又会加重他们内心的焦虑,而这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近他们,他们十分孤独,却只能默默承担所有压力。
第三节 发光体
人人都爱“发光体”
“黑洞”特质的人让人远离,那么是否有一种与“黑洞”完全不同的人,能吸引别人靠近自己呢?
当然有,这种人我们称为“发光体”。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具有“发光体”特质的人。
我第一次与他见面,就被他那种温暖的特质所打动,在之后的交往与合作中,只要听到他鼓励的话语,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无论周围有多少轻视与讥讽,我都无惧。
他能给人力量这种感觉,并不仅仅是我有,几乎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会有。那些和他只交谈过几句的人,都会被他那种温暖的力量触动,与他相处的时光,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这个人就是张国维博士。
2001年,经朋友推荐,我认识了张国维博士,我从他那里感受到了NLP的魅力,于是开始推广他的课程。那时候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是NLP,招生十分困难。第一个班我们只招到了14名学员,这样的招生局面真是让人沮丧,我也觉得很愧对张博士。可张博士没有丝毫不满,他鼓励我:“招生没能达到期望值,我感到你有些失望。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你们已经尽力了。你放心,我会尽力教好这个班。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努力,只要我们大家一起用心做,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相信你!”然后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一刻我很感动,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10多年过去了,张博士的班从最初的10多人的小班,慢慢变成了数百人的大班。他不仅仅用NLP的知识吸引学员进入课堂,他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吸引着大家。在我们每年举办的实用心理学大会上,张博士只要一出场,上千人会一起起立鼓掌。一名记者听完他的演讲,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基本上没听懂他说什么,可我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这个老头。”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张博士呢,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他?也许下面这个故事能够给你答案。
雯恬是张博士的学员之一,她走进张博士课程的那一年,正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经历丈夫出轨、离婚、分割财产、转让公司等一系列灾难过后,雯恬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她接受了一年多的心理治疗,但病情时好时坏很不稳定,在心理医生的推荐下,她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刚进入课堂的雯恬完全不能投入课程学习,仿佛只是为了完成医生的任务,她每天都坐在教室角落,抱着一台电脑看股票。她把自己沉浸在那些变换的数字与线条中,不听老师讲课,也不和同学交流,即便助教干预也没用。仿佛只有那些数万元的收益或亏损才能引起她的注意和兴趣。
张博士没有主动干涉过雯恬的行为,但这一切他都关注到了。向我了解了大概情况后,他对我说:“她既然来了,就是在听课。她只是暂时对生活失去信心,把自己关了起来,我们应该尊重她的内心世界,关注她而不干预她,关心她而不要求她,平常对待就好。”
第一阶段的课程结束后,雯恬并没有任何改变。我们都以为她不会再来听第二阶段的课程了,谁知她还是来了,仍然抱着电脑坐在角落看股票,不和同学交流。但是,我注意到她在股票收市后会合上电脑,抬头聆听张博士讲课,听到博士诙谐的语言后,也会露出一丝笑容。
课程进行到第三阶段的时候,雯恬已经坐到了教室中间,开始认真听课,也开始和别的同学交流了。
在最后一天毕业演讲的讲台上,雯恬流着泪分享了她这一年多的遭遇与经历。她告诉我们,这一年她从未停止过药物治疗抑郁症。刚进入课堂的时候,她只是为了尝试一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也是为了完成医生布置给她的任务,其实那时的她已经对自己人生完全失去了希望。但经过这三个月的课程,她发现自己好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像一株已经枯死的植物又开始焕发了生机。这一年,蓦然回首,恍如隔世。若没有博士细致的体贴与关怀,她很难想象自己可以这么快康复。她希望把张博士这门NLP课程传播出去,帮助更多人。
现在的雯恬,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亲子导师了,还在北京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这样的故事在张博士的课堂里比比皆是,每次想起学员们对张博士感激的言语,我的眼眶都会有些湿润。
张博士这样的人,就是我所说的“发光体”。在他视界以内的人,都会感到他的温暖,即便处于人生最灰暗的时刻,也能从他身上找到前行的力量。其实,这种力量真的来源于他吗?不是。张博士说,这种力量来源于你自己,只是他帮你找到了它。这也许就是“发光体”的本质,他们能照亮你通往自己内心的路,指引你发掘自己本来的潜力和能量。
读到这里,我邀请你暂时停止阅读,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想一想,你认识的所有人里,谁曾温暖过你的心,曾给过你力量,只要你一想到他或她,心中就会涌上一股暖流。想起这个人之后,请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把他们给你的这种温暖力量吸进体内。从今天开始,好好珍惜他们,多创造机会跟他们在一起,让你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活力。
具有“发光体”特质的人
“发光体”和“黑洞”一样,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发光体”指能发出一定波长电磁波的物体,这种波肉眼可见,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光”。
我相信有些人身上也会发出某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不是肉眼可见的“光”,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它的能量。只要“发光体”出现,他或她周围的人就会感觉放松、踏实、温暖,充满能量,看到希望。
“发光体”有两个特质:
1.能透过事情看到人。在他们眼里,人永远比事重要。他能够接纳你的情绪,读懂你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在他面前,你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2.焦点会放在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这个人做不到的事情上。他们从不吝惜肯定和鼓励,并且相信你能够做得更好。他们还能在你身上看到很多你自己都看不到的资源。
如何成为“发光体”
这个世界上有少数的幸运儿,他们降生在一个幸福家庭,父母都是心理健康且充满关爱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心理营养,所以他们内心强大,有着很高的自我价值。进入社会以后,他们为人处世身心合一,能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情绪,看到别人的优点,待人温暖真诚。
但是这样的幸运儿并不多见,因为大多数人的父母自己就是“黑洞”,他们又将“黑洞”的模式传给了孩子,所以孩子长大以后和父母一样,用相似的标准去评判别人。
如果我们没有幸运地降生在这样完美的家庭中,是否就没有机会成为“发光体”呢?不一定。你还可以通过后天历练成为这样的人。
张博士曾经告诉我,他年轻时的工作和工程项目相关,这些项目需要不断地寻找工程中的缺陷和问题,他也渐渐将这种工作习惯带到了生活中,开始挑剔别人的问题。对同事如此,对家人也如此。这样的生活,不仅别人不快乐,他自己也不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NLP,这门课程的学问彻底颠覆了他之前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从此以后,他看待一件事情,并不会只是孤立地去看待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会关注做这件事情的人,关注这个人的情绪和动机。即便不赞同某个人的行为,他也不会否定这个人的价值。因为总是肯定别人的价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张博士也成了一位极受欢迎的NLP导师。
从“黑洞”到“发光体”
还记得那位孤独的女强人苏梅吗?她参加了我们很多课程,在我《NLP教练式管理》课程复训的时候,她在课后找到我,和我聊了聊她上完课以后的变化。
她说:“团长,「黑洞」和「发光体」理论对我帮助很大,改变了我很多看法。回去之后,我找到那个想要离职的经理谈了话。我自己从来没有和下属这样深入交谈过,以前跟下属只谈工作,一直都认为管理就是「对事不对人」。上完你的课,我开始尝试去认识下属这个人,学会了接纳。真的谢谢您。”
她也告诉我,改变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课程上的知识让她多了很多工具,也改变了她很多想法,但是在运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她也遇到很多阻碍,甚至还被人误解。可一路坚持下来,她的生活真的发生了很大改变。她来复训,想要巩固学到的技能,多和同学、老师交流。
苏梅说:现在周围很多人都觉得她越来越平和了。虽然她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是心情好了很多。现在下属工作也比之前积极主动了,她相信不久就能过上既轻松又有成就感的生活。
除了忙碌的苏梅,在第二期的课程中,我也特地关注了那位不停打电话的郑嘉国学员。
他偶尔还是会走出教室接电话,但是频率已经低了很多。我问他:“嘉国,最近工作似乎轻松些了?”
他说:“团长,听了你的课,我还是希望不要再做「黑洞」,现在一些不太紧急也不太重要的事情我都让下属去解决。但有时我还是会不放心,比较重要的事情还是要自己把关。”
我说:“那很好啊!你现在电话费也没那么多了吧?”
他说:“是啊,每个月还是有几百块吧。我现在也把课上的知识教给员工,他们学到之后应该能承担更多任务,这样我就会越来越轻松了。不过,这个过程还是不容易啊!”
第四节 人生缺失的重要一课
确实是不容易。无论对于苏梅、郑嘉国、我还是张国维博士,从一个“黑洞”变成“发光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完成这种转变。但是一旦转变过来,当发现自己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你就会觉得过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这本来就是我们人生中应该学的一门功课,可惜大多数人缺课了,因为本该教授我们这门功课的父母也缺了这门功课。
如果你新买了一台家用电器,也许会第一时间就去阅读使用说明书,但当一个比家用电器复杂很多倍的人降生时,却没人给他配一本“人”的说明书。
绝大多数人都是从身边最亲的人那里获得关于“人”的学问,一点点去了解别人和自己,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更多的人,对人的了解一点点增加。一个人对“人”形成关键概念、看法,形成自己的看法、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都是成年之前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年,因此,父母对一个人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非常重要。可惜,很多父母自己也不了解“人”,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给他们一本关于“人”的说明书,他们对“人”的认识有失偏颇,无法厘清人与人的本质关系,又将这些偏颇的观念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用错误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互动,这种错误方式可能让孩子与这个世界摩擦不断、碰撞不断,但他们却很难觉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即便能觉察到,也难以改变。
其中,最为偏颇的观念就是“对事不对人”。因为这个观点的存在,很多人只看到事情,看不到做事情的人,事情做得好坏便成了评判这个人价值的标准。
“对事不对人”的观点在管理、婚姻和子女教育上十分常见,这种观点会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事情是人在做,但是人却得不到关注与肯定,于是就产生了上文所描述的各种人生苦相。
成长过程中对人认识的偏颇和片面,并非不可改变,但是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用恰当的方法去改变、去补充。
你可能也会比较容易认同“关注到人的情绪和动机”这句话,但做到真的很难。“对事不对人”的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即便你懂得“看到人”十分重要,你真的明白“看到人”对你的事业发展非常有用,对你的家庭和睦有益处,对你教育下一代更有用,但你也很难做到。
为什么会这样?第一,已经形成的信念是一种很难动摇的坚固力量,它们在我们的思维中扎根很深;第二,即便你真的动摇了一个固有的信念,你有方法形成另一个正确的信念吗?你有方法改变自己的行为吗?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把我19年来对心理学的各种研究实践融合起来,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读者们看到、感受到心理学各种技巧是如何运用到生活中的,帮助我们看到“人”,认识“人”,了解“人”,重新补上人生缺失的一课,帮助大家拿到“人”的说明书。
下面的章节我会分别从管理、婚姻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入手,讲述错误的观念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实际生活。同时,在每个故事中我都会讲授一个心理学知识,用它们来改变这种现状。
张国维博士是幸运的,我是幸运的,苏梅、郑嘉国和所有走进NLP课堂的学员都是幸运的,我希望这种幸运能传播到更多人的人生中。也许你们未必有时间、有机会走进课堂,但你们总有时间读一本小书,希望这本书能变成你人生中的一颗“幸运星”。
第五节 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事情,也许有对错,而人生,却很难分对错
我曾经在课堂上做过一个练习,让同学们相互告知,对方穿着上哪里不对,并建议对方应该怎么穿,然后问被建议的那位同学什么感受。感受当然是不好,虽然带着善意去给别人建议,但是也会引起对方反感。所以,光有善良是不够的,还得有智慧。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生活中有一个人,她或他很关心你、在乎你,但是他或她总是告诉你“你这样做是错的”,你会对这个人有什么感觉?当他或她说“你是错的”这句话时,你是不是很想为自己辩解?如果这个人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你会不会很崩溃呢?
我将这个问题提出来问学员,他们都表示,无法想象怎么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但现实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而且这种人常常是我们很亲密的人,如我们的伴侣。当然,我们自己可能就是喜欢分“对错”的人。
为什么我们带着善意去给别人建议,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呢?因为当我们去给别人建议时,里面隐含了如下两个假设:
1.你现在这样做是不对的。
2.我比你水平高。
其实,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更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水平低。一旦我们陷入了这种对错模式,凡事都要去争一个输赢,人与人的关系就会陷入僵局。
由于我常常会在课堂上做很多关于婚姻的个案,从这些个案中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夫妻双方通常争吵的焦点都放在谁对谁错上。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甚至会搬出过往许多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引发争吵的这件事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证明对错。
我记得在某堂讲“婚姻关系”的课上,我刚讲完上面那段话准备让学员们做练习时,一位女士主动表示,想要和我们分享她的故事。
焦点在“事”,看不到对方的“人”
这位女士叫徐岚,由于参加了我们很多课程,我很了解她。徐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知识女性,外表干练有气质,在一家外企做行政总监。她的前夫在一家著名的基金公司做财务经理,两人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很多人眼中,徐岚是一个“完美女人”,美丽、知性、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简直就是一个“人生赢家”。但是在半年前,她主动结束了自己的婚姻,因为她“受够了”前夫。
徐岚说:“大家都以为我的婚姻很幸福,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在外人面前,我和前夫一直很恩爱。所以,当别人知道我要和丈夫离婚的时候,都很诧异。我自己的家人也不能理解我选择离婚的行为,他们只是觉得我前夫「比较挑剔」,却不知我日日都要忍受这种被人否定的痛苦。”
徐岚和前夫是大学同学,两人学习都很优秀,毕业后各自进了不同的外企工作。徐岚性格温和,不喜欢与别人起冲突。但她前夫却正好相反,个性“固执”,很容易与别人发生争执,只要觉得自己有道理,就一定要“赢”。
结婚前几年,家里的决策基本都由前夫来做,因为只要徐岚提出反对意见,他就会据理力争。徐岚本着家和万事兴的态度,只有迁就丈夫,独自承受委屈。在孩子出生后,徐岚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一味迁就丈夫了。
小孩出生后,由于两人工作都比较忙,丈夫将自己父母接到家中照顾孩子。但徐岚很不赞成婆婆照顾小孩的理念和方法,于是给婆婆提意见。
徐岚回忆说:“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说话的艺术,加上刚有宝宝整个人比较紧张,所以一旦看见婆婆照顾孩子还在用那些「土方法」,我就很生气。于是我常常对婆婆说,你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
婆婆也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徐岚与婆婆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因为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徐岚与丈夫之间也出现了隔阂。每当她与婆婆发生争执时,丈夫总是站在婆婆那边,即便婆婆真的做错了,丈夫也会说:“别和老人家争论对错。”
但是他却和自己争论。徐岚在婆婆那里受了气,丈夫又不理解自己,还时常指责她不懂事,说老人辛辛苦苦帮他们照顾孩子,徐岚不知感恩。
徐岚回忆说:“也许从那时起,我就渐渐习惯了和丈夫吵架的生活。每天都会吵,吵得厉害了就赌气、冷战。”但是徐岚和丈夫都是很要面子的人,所以朋友聚会、家庭聚会他们都会以“恩爱”的方式出现在别人面前。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恩爱”有多少作秀的成分。
徐岚在委屈和压抑中生活了两年,终于孩子也上了幼儿园,她和丈夫工作也渐渐稳定,婆婆便不再和他们住在一起。但那时她的家庭关系已经很糟糕了,徐岚基本上只和丈夫聊孩子的事情。由于和婆婆关系不好,非家庭聚会徐岚是绝不会与丈夫一起参加的,两人渐渐变成了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徐岚说:“如果我们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也好。虽然我和丈夫感情已经冷若冰霜,但至少给孩子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家。可是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开始爆发「战争」了。”
丈夫提倡“虎爸狼妈”的方法教育孩子,徐岚却认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由于工作需要丈夫经常出差,虽然不同意徐岚的教育理念,也没办法管太多。直到有一天,丈夫突然怒气冲冲地给徐岚打电话,要她立即回家。
徐岚刚开门走进房间,丈夫就把孩子的期末考试卷扔到徐岚身上。他对徐岚吼道:“你看,这就是你教育的孩子。你看看她是什么成绩!”
徐岚轻描淡写地说:“我早看过了。孩子有她自己的特点,何况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
丈夫说:“她上课看漫画,被老师抓住几次了!你管不管?老师和你说过,没用,才找到我的!我才知道,这就是你教育出来的孩子!”
面对丈夫的指责,徐岚也据理力争,可是每次争吵,都是丈夫赢。因为,一个行政经理的逻辑,总是比不上受过训练的财务经理的逻辑。终于,受够了这种输的感觉的徐岚再也不能忍受了。
徐岚说:“曾经没有和丈夫离婚,是因为想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可是后来发现,这样的家庭环境根本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俩教育理念差异如此之大,孩子常常不知所措。所以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还是决定和丈夫离婚了。”
最后,徐岚问我:“团长,我和前夫婚姻失败,是否就是因为我们都要争论对错呢?”
徐岚推测得没错,她和前夫失败的婚姻确实是缘于他们都在争论对与错。很多婚姻的破裂都缘于此,夫妻双方在争论的过程中,伤害了彼此的感情,以至于他们越来越疏远。两人都将焦点放在某件事情上的时候,他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每个人都想找出各种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以此说服对方。所以那些真正“赢”了争吵的一方,在不知不觉中输掉了情感。如果将婚姻建立在争论谁对谁错的沙土上,一定不稳固。
徐岚说,离婚后她还和其他男子交往过,但是总不愿意走入婚姻,因为她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前夫的影子,从好的方面来说是很有主见,从坏的方面来说就是得理不饶人。
徐岚有点担忧地问我:“团长,如果我再次走进婚姻,还是遇到一个固执己见的丈夫,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他们之所以会陷入输赢的争吵中,是因为双方的焦点都在“事”上,完完全全看不到对方的“人”。那个当初自己喜欢的人,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给埋没了,对方的情感、需求、渴望和正面动机,没有人能看得到……
心理学确实有很多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让我们从“事”中看到“人”,让我们从“黑洞”重返“发光体”,这些方法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给大家。其实争论对错不仅仅是夫妻间常有的现象,在管理中也常会出现。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管理中“对错”之争的问题。
情感与理智
刘铭最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刘铭是公司总经理,他手下有一位员工叫吴浩然,年初刚来公司工作。这位员工比较特殊,是董事长的公子,刚从国外留学回来,董事长想锻炼一下他,于是郑重地把他交到刘铭手上,请刘铭带这位“海龟”熟悉中国的销售。现在公司正准备上市,少公子这时候回到公司,明眼人也知道董事长是准备公司上市以后就“传位”了。
吴浩然在国外学的经济管理学,硕士毕业,还在国外一家500强企业工作过几年。刘铭很清楚,董事长是希望公子以后可以继承家业,才让自己带公子学习销售、管理,这也是董事长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刘铭也喜欢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想把自己在这个行业所学都教给他。
可是吴浩然刚到任两周,就出了一件事。某天,一个客户打电话给刘铭说:“刘总,你们怎么还不发货?我们这边都要急死了,怎么这次发货这么慢,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刘铭想,生产车间没什么问题啊,难道是仓库出了问题?刘铭只能给客户说:“您先等我一下,我打电话问一下,尽快给您回复。”
刘铭很快查明了原因,吴浩然给仓库下了命令,暂时不发这批货,因为销售环节还有一些问题。刘铭跟仓库说,尽快安排发货,自己亲自签了发货单,然而仓库负责人告诉刘铭一件事,更让他大吃一惊。吴浩然不仅扣了这批货,还扣下了好几批货,仓库现在都还没接到发货通知。如果再不发货,估计刘铭会陆续收到客户的催货电话。
吴浩然扣下货品这件事情并没有提前和刘铭商量,虽然是董事长的公子,可也该提前和自己商量一下吧。难道“海龟”做事就是这样的?刘铭无奈,只有打电话给吴浩然。
吴浩然走进办公室,还没等刘铭问他,就对刘铭说:“刘叔,我发现公司的管理有很多问题。首先,销售流程就不规范。”然后吴浩然就打开一本自己做的改进销售流程意见书给刘铭看,告诉刘铭,国外企业都是严格按照这套流程进行销售、库存和购买原材料的。
刘铭耐着性子听完吴浩然的分析,然后告诉他:“小吴啊,你这个东西是很好,但是我们公司用不上。我们的客户都是合作了很多年的老朋友,没有必要按照这些流程执行,大家知根知底,不用这么麻烦。”
吴浩然听完,立即反驳道:“刘叔,我们以后如果要成为一流企业,必须要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执行。不运用先进管理制度,企业永远做不大!”
刘铭心想,一个小毛孩儿,喝了点儿洋墨水,在外企干了几年,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虽说这家公司早晚也是他的,但若照他这样“改革”,不出几年,公司一定关门大吉,作为陪伴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老员工,刘铭可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若吴浩然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刘铭肯定早就骂他一顿了,说不定直接炒掉,可是吴浩然是董事长的公子,也就是未来的董事长,何况刘铭还专门被叮嘱过要“带他”,所以刘铭只有暂时忍住怒火,对吴浩然说:“好,你把这个意见书放下我先看看。还有一件事,我听仓库说你让他们暂时不要发货?是什么原因?”
吴浩然说:“是这样的,我翻看了之前和客户签的销售协议,他们必须先付30%的款项我们才发货,到货签收以后再付30%,最后验收合格,在一个月之内付尾款。可是我问了财务,我们根本就没有收到预付款就安排发货了,还有几个客户验收合格都超过三个月了还没付尾款,所以我就要仓库暂时不发了。”
刘铭一听差点晕过去,哪有生意做得这么死板的?这几个客户都是十几年的合作伙伴了,货款不完全按照销售合同付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何况这几个客户里面还有不能得罪的人。刘铭对吴浩然说:“小吴,这里是中国,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如果你什么都按照国外企业标准来要求我们的企业,大家都没办法做生意了。这几个客户都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和你父亲关系也很好,即便他们真的欠款,我们也会把货物给他们的。大家在这个世上做生意其实也是交朋友,没那么死板。”
然而吴浩然却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说:“刘叔,我查过企业的账,我们被拖欠了不少应收款。再这样下去,资金链如果断掉,我们自己也会完蛋。那个时候你和我老爸那些所谓的「朋友」还会来帮忙吗?”
刘铭和吴浩然根本说不到一块,于是第一次谈话就这样不欢而散。
就在刘铭还在考虑如何改变吴浩然“海龟”思维的时候,吴浩然又制造了无数“麻烦”。不久之后,一个老员工突然跑到刘铭办公室,扔给他一封离职信,说:“刘总,我能力不够,你批了,我立即走人!”
这个老员工叫陈启,算是公司元老了,一直在公司做得很好,这是怎么了?刘铭把信扔到一边,对陈启说:“老陈,这是怎么了?”
陈启还在生气,说:“刘总,我对你、对吴总、对公司都没什么意见,但是我自己能力不够,我只会小打小闹,使一些旁门左道的伎俩,以后公司要上市、要正规是用不上我们这些人的,与其被炒掉那么没面子,还不如自己走好了。”
刘铭一听,这是话里有话,于是赶快安抚陈启坐下,又叫秘书沏了茶,亲自端给陈启。陈启的气似乎消了一点,然后说出了原委。陈启是负责供应商这部分的工作,有一笔订单供应商不开发票,但是同意少几个点,陈启算了算也不错,于是就签了。谁知道被吴浩然发现了,吴浩然当着众人的面说陈启是在搞“旁门左道”,一旦审计发现公司和供应商合伙逃税,会被罚巨款。刘铭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但是转念一想,吴浩然的说法也没错,只是他不该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一个老员工。
刘铭好不容易才安抚了陈启,下午吴浩然就找来了。吴浩然说:“刘叔,公司那些老员工也太乱来了!我们准备上市,怎么可以在税务流程上犯错呢?”
本来打算好好找这位公子谈谈,然而刘铭一听吴浩然这么说,就很不舒服了——吴浩然说公司老员工乱来,其实把他也包括进去了。他对吴浩然义正词严地说:“小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得罪客户,现在又批评老员工,公司没有用你的那些「现代」管理法也一样做得很好!你有什么资格教训那些比你有经验的人?”
大概没有想到刘铭会勃然大怒,吴浩然也吃惊不小。但很快他就开始据理力争,把这几个月在公司看到的不合理的现象一一列举出来。其实这些情况刘铭都知道,也打算要在上市前整治整治,但是他比吴浩然更清楚公司的情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是肯定要改革的,但是不能这么激进。连自己都受不了吴浩然这种态度,其他人怎么受得了?
吴浩然要规范公司的流程管理,一切按他在跨国企业的先进模式来运作,而刘铭经营这家企业10多年,从创业到准备上市,都是他与董事长齐心协力打下来的江山,公司的发展壮大已足以证明他的方法没有问题,过去连董事长都让他三分,可是今天,两人却各持己见,究竟是谁对谁错?
于是,一次次的谈话都在不愉快中结束。不愉快归不愉快,刘铭意识到吴浩然说的情况也有道理,公司面临的问题确实就是那些,只是如何让这个年轻的“海龟”不要那么激进呢?如何让这个年轻人听听自己的意见呢?如果两人每次谈话都是这样不欢而散,也许不久之后,他也会递辞职信。可如果自己就这么一走了之,吴总该有多失望。公司又真的经受得住吴浩然那样的“改革”吗?这时他才发现,古时候那些太子太傅是多么不容易当,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让改革进行,又让所有人都接受呢?
一方面是对企业多年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吴浩然关于改革的理智,刘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为什么人们总是争论“对”与“错”
对与错的争论不仅不会使事情变好,往往还会使事情越来越糟糕。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可能都觉察到了,却很难停止争论。这是为何呢?
争论,只是一种行为。争论双方,其实都是在维护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身份等对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一旦他们承认自己“错”了,便是动摇了这些对他们来说更加本质的东西。所以,一旦你说别人“错”了的时候,这个人就会立即采取防御攻势,去保护那些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你之后提出的建议无论多好,也很难被他接受,因为,他的心门已经对你关闭。
从更深层次看,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自我价值在人之初是通过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自尊。
所谓“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综合价值的肯定。美国心理学家布兰登在《自尊的六大支柱》一书中对自尊做了如下表述:
1.自尊是对我们思维能力的信任,对我们应对生活挑战能力的信任。
2.自尊是对人人都可以成功,具有追求幸福权利的信任,以及对我们自身价值、对我们维护自身的权益、享受劳动果实的信心。
简单地说,自尊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通常与成长过程中父母及老师等长辈的评价有关。大多数人的自我评价都不高,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低自尊的自我。于是,都渴望通过一些事情获得别人的肯定,在获得外在肯定中寻求自尊。
一旦我们所做的事情被别人否定,就等于自我价值被否定了,为了维护那点仅存的自尊,就会奋起还击,争论就因此产生。这种争论已远远超越了所争论的那件事,最终将升级为尊严之争,为了“对”与“错”背后的尊严,不惜夫妻离异、生意伙伴反目成仇。
这就是人们为何会争论对错的根本原因——保护自己!
第六节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你需要的是达到效果,而不是证明道理
NLP一直强调,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在争吵的时候,双方都会认为自己有道理,而对方都是在无理取闹。事实是,争吵的双方可能都是对的,可惜的是,两个对的人却无法相处。有时你会发现,越是对的人,他的身边越是没有人,正是他的“对”,把身边的人一个个推远,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
那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呢?不是说真理越辩越明吗,为什么夫妻却越吵距离越远,生意伙伴越辩越难合作?难道就没有一个真理?
我最近去了一趟澳洲看朋友,有感于两地的差异,写了一首诗:
你的世界我不懂
你说
二月来潜水
八月来看雪
我以为你在开玩笑
你说
动物有腿不会走
鸟儿有翅不会飞
山是蓝色的
我觉得你智商有问题
你说
北方酷热难当
南方千年冰封
我想
你大概疯了
直到
那天我到南半球来看你
原来
你的世界我不懂
诗写得不好,但足以说明一点,你所处的位置会决定你的观点。不光你所处的位置,还有你的立场、你的角度、你的身份等,都会决定你的观点。
我认为北冷南热,是因为我站在北半球;一个澳洲人认为北热南冷,是因为他站在南半球;徐岚认为教育孩子要包容鼓励,因为她是母亲,她丈夫认为应该严格有规矩,因为他是父亲;刘铭认为公司管理要灵活,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中国,吴浩然认为公司管理要规范,因为他刚刚从外国回来……谁对?谁错?
谁都对,因为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
谁都错,因为都没有去考虑别人的立场。
更重要的是,大家的焦点都在事情上,没有人看到对方这个人。
如果吴浩然能看到刘铭这10多年管理公司的不容易,能肯定他过去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然后,在尊重他是现任总经理的前提下,与他一起商量应收账款以及健全公司税务问题,事情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同样,如果刘铭能看到一位年轻人热火朝天的干劲以及敢于改革的胆色,能对他改革的热情及魄力给予肯定,然后再告诉他中国企业多年来所形成的习惯,跟他一起商量最佳的解决方案,难道一位有世界500强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就不会通情达理?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把焦点放在了事情上,完全忽略了人的存在,这就是对事不对人所带来的后果。
只要把焦点放在事情上,就一定会聚焦于自己的道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理,当双方都坚持各自的道理时,事情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在婚姻中坚持道理,结果可能就是离婚;合作伙伴坚持对错,结果就是分道扬镳。
说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确而不顾有没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为什么我们要把焦点放在效果上面?原因很简单,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实”上,注重效果才会把注意力放在现在和未来。任何计划的制订都是为了效果,效果是所有行动的目的。但是,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一点,最后变成只注重道理,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忘记了本来想达到的效果。
这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成长环境不同,价值观也不相同。当一个人坚持道理的时候,就是将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强行加在别人身上。每一个人被别人强加一套信念的时候,都会本能地反抗,就如上一节所说,他要“捍卫自己”。
道理是理性分析总结出来的成果,它并非没用,但是真正推动一个人改变需要感性的力量。仅仅有理性是不够的,理性可以使人们认同一个道理,却没办法执行这个“道理”。
所以,要真正达到效果,首先要抛弃“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个行为,让对方先在感情上认可你。
婚姻需要道理,但是婚姻更加需要感情。一段婚姻只剩下道理而没有感情的时候,就名存实亡了。
徐岚和她前夫其实都没错,站在各自角度,他们都有“道理”,他们两个人也只是为了使家庭更好,家人相处得更和谐,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然而在争论的过程中,他们太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最后完全忘记了本来想要达到的“效果”。
刘铭和吴浩然两人的观点也都没有对错之分,一个人熟悉国内企业的运作模式,另一个人熟悉国外企业的运作模式,两人都是希望企业越做越好,但是最后却变成一次次“不欢而散”。
让效果与道理共存
效果和道理往往可以并存,并不需要牺牲其中一个而满足另一个。
我告诉徐岚,如果她再次走入婚姻,面对争执不用感到恐慌,但是争执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在争论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目中有人”,也就是说,要通过这件事看到她老公的正面动机,同时接纳他此刻的情绪,并对他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在情感上跟他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去讨论事情,这就是俗话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的争吵会让两人的关系更近。因为,双方都十分在乎对方,这样就没有什么谈不了的事。
同时,需要不断去觉察,因为一旦争论起来,就会陷入自己的“道理”中,要提醒自己从“道理”中走出来,去看看这样做会达到的“效果”。很可能两个人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这时她可以完全接纳对方的做法,肯定他的想法也是对的。当一个人能够接纳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对自己敞开心扉,这时两人就有可能达成共识,找到彼此都认同、都能达到效果的办法。
同样的方法我也告诉了刘铭,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争执,都不要忘记——效果比道理更重要,但是效果和道理可以共存。刘铭很清楚,吴浩然的“改革”也是对的,只是刘铭不能接受他的方式。既然两个人都希望企业越来越好,那么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一样的,所以我也建议刘铭如果再和吴浩然谈管理上的问题,完全可以先接受他的观点,认同吴浩然的“道理”,然后两人一起协商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达到共同期望的效果。
道理最终要服务于效果,没有效果的道理不具有任何意义。人们根本不用太在意某件事情有效果的时候是否符合某种道理,效果本身就是道理最有力的证明。当你掌握了“效果比道理更重要”这个前提,你的人生将会更加具有灵活性。所以,让自己有所觉察,清晰地知道“道理”与“效果”的关系,就能让你的“道理”为“效果”服务。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因为人们维护的“道理”,其实是自我价值。一个自我价值低的人,一旦受到别人的批评或否定,就会触发他的自我防卫机制,就像抵抗外敌入侵一样,会动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抗争,此时此刻的他,很难有精力去顾及事情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非常聪明的人却不断干傻事。
所以,要从“对”与“错”的陷阱中走出来,真正做到效果与道理并存,最根本的起点就是提升自我价值。至于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继续为大家阐述。
“对错”背后是一颗脆弱的心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一种人,他们黑白分明,非此即彼,逻辑严密,他们总有办法证明你是错的。在他们面前,有时候你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浑身乏力,这种人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黑洞”。
我曾经就是这种人,这条路我走过,所以,我非常清楚。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过去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看到,当年的我,在坚持“对”的背后,隐藏着怎样一颗脆弱的心。
我出身于广东的农村,曾经家里很穷。我还记得,读大学的时候从来不敢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因为那时的我只买得起青菜。
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都有一颗玻璃心——害怕别人看见自己经济上的窘困,总要小心翼翼地保护那点倔强的尊严。越是保护,越是敏感,别人善意的示好,在我眼中都可能被扭曲成一种侮辱。那时的自己,就像一只刺猬,拼命守护着脆弱的自尊。
我曾邀请过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广东人有个习惯,来客人都要泡茶喝。我拿出自己觉得很好的茶给朋友喝,朋友喝了一口,无心评论了一句:这个茶叶不好。
这句随口而出的话,像一记耳光打在了我脸上。
这位朋友回去后不久,给我寄了一包茶叶过来,说:“你试试我这个茶,比你那个好。”我看着那包茶叶,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立即给朋友回了封信,言辞激烈,一再强调自己就是喜欢自己的茶叶,喝不惯别的茶,然后将朋友送的茶叶硬是寄了回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心理学的世界之后,我才明白,因为那时我的自我价值太低,别人的好意会被我看成“侮辱”。为了维护那点少得可怜的自尊,我不得不用尽一切办法,来证明我是对的。却不曾觉察,在我证明自己是对的同时,我把一包上好的茶叶推出了我的世界。
其实,被我推出世界的,又何止一包茶叶?
在接触心理学之前,为了保护那颗脆弱的心,我在外面筑起了一堵又高又厚的围墙,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独自挣扎求存。
而“对”与“错”,就是那堵墙中的一段。
那我们该如何与这样一种人相处呢?
要知道如何跟他相处,我们就要绕过他所设置的墙,去看到你对面的这个人。
你面前的这个人,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在他强大的逻辑武装下,是一颗脆弱的心和一个不堪一击的灵魂。他们也许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得到父母、师长的肯定、认同,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心理营养一直得不到满足,形成了极弱的自尊。为了保护那个弱小的自我,他们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否则他们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为了保护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一套完整的逻辑,这套逻辑就像盔甲一样把自己武装起来。所以,我们要看到他们,不仅看到他们的盔甲,还要看到他们那颗脆弱的心。
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事情就好办了。只要你能够听到他的观点,读懂他的期待,看到他的正面动机,并给予肯定,让他的渴望得到满足,这样,你们的感情就会加深,他那颗很久没被滋润的心因为得到了你的滋养而变得鲜活起来,他的灵魂也因而强大起来,那堵挡在你们之间的墙就会瞬间烟消云散。
这也许就是俗语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