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14536100000008

第8章 阳明先祖

王家始祖

据俞嶙辑编的《王阳明先生全集》中的《年谱》记载,王阳明的祖先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可是《王文成公全书》中的《年谱》和王阳明的弟子黄绾所著的《阳明先生行状》中将王阳明的祖先定为西晋的王览。王羲之是王览的曾孙。王家的始祖到底是王览还是王羲之,现在还没有定论。据曾拜谒过王家家庙的东正堂的弟子介绍:“羲之在上,子孙昭穆下列,辟别室单独奉祭阳明。”(东正堂《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四《年谱一》)

昭穆是指宗庙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的右方,称穆。王羲之这一脉应该不是王览的正系,所以余姚王家没有把王览当作始祖,而是把王羲之当作始祖。王阳明的经历和王祥、王览兄弟有些相似,所以后人在著述过程中才误将王览当成了王家的始祖。

王祥的孝行

据《晋书》卷三十三记载,王祥(184—268),字休徴,王览之兄,汉代谏议大夫王吉的后裔,琅玡(今山东临沂)人。王祥至孝,但母亲早丧,继母朱氏不慈,屡进谗言,使王祥失爱于父。继母经常让王祥打扫牛圈,王祥却更加恭敬谨慎。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煎汤熬药都先尝过,以验证是否有毒。

有一天继母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脱下衣服正要去破冰捉鱼,就在此时,冰面忽然自动裂开,两条鲤鱼从水中跃出,于是王祥赶紧捉住鲤鱼,将鱼带回家去孝敬继母。继母想吃烤黄雀,神奇的是,有几十只黄雀飞入王祥的幕帐,王祥将它们烤好后孝敬给继母吃。同乡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这是孝心感动了上天的结果。王祥家有一棵红柰[18]树,果实快成熟的时候,继母让他去看守,风雨来时,王祥抱树大哭,唯恐果子掉落。即使如此,他也未曾怨恨过继母。他就是这样一位忠厚孝顺之人。

东汉末年,战事频发,为避战乱,王祥搀扶着继母、带着弟弟王览逃难到庐江。隐居三十多年后,继母去世,服丧期满,王祥仍不肯出仕为官,后来在弟弟王览的劝导下,年近六十才应召出仕。曹魏之时,王祥升任太尉;晋武帝继位之后,出任太保[19]。《蒙求》下卷中也有关于王祥的简单记载,名为《王祥守柰》。

护兄的王览

王览,字玄通,和王祥是同父异母兄弟。母亲朱氏对兄长王祥不好。王览五六岁时,每见哥哥被母亲鞭打,都会跑向前哭着抱住哥哥,阻止母亲施暴。少年时,王览经常劝谏母亲,朱氏也因此而有所收敛。朱氏经常无故使唤王祥,王览就跟着一起干活。朱氏还虐使王祥的妻子,王览的妻子于是也帮着一起做事。朱氏发现之后,只好作罢。

父亲去世之后,王祥渐渐有了名气。朱氏对此深为嫉恨,想用毒酒害死王祥。王览察觉后,立即起身去争夺哥哥的酒杯。王祥也怀疑酒中有毒,所以执意不给弟弟。朱氏立时夺下酒杯,返回里屋。自此之后,朱氏做给王祥吃的饭菜,王览都要先尝一下。朱氏担心王览被毒死,于是就断了下毒的念头。王览孝友恭恪,声名稍逊于兄长王祥。

后来王览出仕做官,升任光禄大夫。《蒙求》上卷中记载了王览的事迹,名为《王览友悌》。朱熹在《小学·善行》中也记述了王祥、王览两兄弟的故事。明代百姓都熟知王祥、王览的孝行和友悌,王阳明应该也不会例外。

始祖的孝道与阳明的解释

王阳明的继母也曾虐待过他。王阳明正是因为对孝道的切身感受,所以才从佛教和老庄思想中解脱出来,转投儒学。因此,从孝悌方面来说,将王览认作王家的始祖,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中国传说时代的帝王舜青年时期曾遭到继母的虐待,但他依然尽孝,他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舜的父亲瞽叟和继母不喜欢舜,而喜欢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象数次谋划杀害舜,但每次都失败了。舜发觉之后,并没有记恨象,依然尽心孝顺父母。关于舜的孝悌之行,《尚书·尧典》有如下记载:“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对于以上这段话,朱熹的弟子蔡沈在《书经集传》中如此解释:“舜父号瞽叟。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母,舜后母也。象,舜异母弟名。傲,骄慢也。谐,和也。烝,进也。言舜不幸遭此,而能和以孝,使之进进以善自治,而不至于大为奸恶也。”

蔡沈将“不格奸”解释为“不至于大为奸恶”,而王阳明则将其理解为“不去正他奸恶”。原文是“舜只是自进于乂,以乂薰蒸,不去正他奸恶”。(《传习录》下卷)

阳明又补充说:“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经过来,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责人,所以致得‘克谐’,此是舜‘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处。”(《传习录》下卷)

王阳明是根据自身经历做出以上解释的。据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朱熹和王阳明教化方法的差异。王阳明还说:“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得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传习录》下卷)

其实这是王阳明到晚年才做出的解释,年轻时他并不这样认为。他三十七岁时曾著《象祠记》(《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三),其中关于“不格奸”的解释和蔡沈相同,都是“不至于大为奸恶”。

王阳明十三岁丧母,父亲的小妾经常虐待他,他就想出各种奇招去应对,最终促使继母悔悟。从中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阳明与王祥、王览是不同的。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晚年的阳明转变认识,开始赞同王祥、王览的举动,所以才有了对舜之孝行的那一番解释。

远祖名臣王导

王导(276—339),字茂弘,谥号文献公,王览之孙,王裁之子。东晋元帝时,王导出任丞相;明帝、成帝时,王导出任司徒、太傅。《晋书》卷六十五为其立传,《蒙求》也有其传记,名为《王导公忠》。

王导年少时就风姿飘逸,见识器量清越弘远。陈留高士张公见到他后非常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

当元帝还是琅玡王时,就和王导关系密切。当时王导察觉天下已经大乱,于是全心全意地辅佐琅玡王,立下兴复朝纲的志向。元帝移镇建邺(后改建康,今南京市)之后,吴越人士多不归顺,王导又和堂兄王敦一起宣示帝威,促其归顺。

西晋崩溃之际,大批中原士子携带家眷逃往江南避难。王导就从中挑选贤士,请他们辅佐国事。东晋建国后,王导出任丞相。元帝称颂他:“卿,吾之萧何也。”

晋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贺时,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王导坚辞不受。他说:“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

元帝这才作罢,任命王导为司空[20]。《蒙求》将王导的传记定名为《王导公忠》,也正在于此。

正德十五年(1520),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后,人生一度跌入低谷。在此期间,他作了一首《纪梦》(《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假托东晋忠臣郭璞梦中向自己示诗,来批判王导:“世之人徒知王敦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

王阳明为什么不顾社会舆论,假托郭璞之言,来批判自己的先祖呢?

据历史学家研究,王导曾遵照元帝的遗诏辅佐明帝和成帝,出任司徒和太傅,并受封为始兴郡公。王导完善学校制度以教化百姓,设置史官以保存文献,劝元帝打消废嫡之念,规劝堂兄王敦不要谋反,王敦谋反后,又率全家向朝廷请罪。苏峻之乱[21]后,王导力排众议,反对迁都。王导主张宽容政治,积极调和江南豪族与南迁北方大族之间的关系,为东晋的稳固奠定了基础。南迁士人经常慨叹南北风土人情之异,王导总是劝导他们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王敦(266—324),字处仲,王基之子,王导堂兄,与王导共同辅佐司马氏的江东政权。东晋元帝登基之后,王敦身居要职。后杜弢叛乱,王敦和陶侃一起平定杜弢之乱,受封镇东大将军。

王敦生性洒脱,喜好清谈,从不谈论财色,因此声名远播。后来他在平定南方之乱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手握重兵之后,王敦就萌发了夺权篡位的野心,以清君侧为名进攻建康。晋明帝时,王敦自任江州牧,将相全部出自门下。最后王敦以讨伐温峤为名,举兵叛乱,结果被明帝击败,最终病死。

阳明梦中出现的郭璞又是何许人?郭璞(276—324),字景纯,郭瑗之子,河东闻喜人,东晋著名诗人和卜筮学家。郭璞博学有高才,善辞赋,其辞赋被誉为东晋之冠,他的卜筮能力也堪称当时之首。郭璞早年曾参与王导的军事活动,元帝每遇大事,必求他占卜。后来郭璞出任王敦的记室参军,王敦叛乱时也曾求他占卜。郭璞告诫王敦万万不可,“明公起事,必祸不久”。王敦大怒,杀之。郭璞曾著《洞林》《新林》《卜韵》,并为《尔雅》《三苍》《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作注。

根据以上所述,王导劝诫王敦不要谋反,且在王敦叛乱之后举家请罪,真真切切是一代名臣。郭璞也是因为劝诫王敦不要起兵,所以才落得惨死的下场。按道理,郭璞应该对王敦而不是对王导充满仇恨。可是在阳明《纪梦》的序中,郭璞却对王导充满怨恨,所以才托梦示诗。如果王阳明所述为事实的话,那么王导肯定有不臣之处。作为王家的子孙,王阳明为什么要假托郭璞来批判自己的祖先呢?

王阳明少时不喜读书,父亲王华曾告诫他“吾家世以读书显”。此外,弘治十五年(1502),三十一岁的王阳明为叔父王衮写过一篇墓志铭《易直先生墓志》(《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其中提到:“吾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积德累仁者数世,而始发于吾父龙山先生。”

王阳明父子所感受到的祖先之德,其实是指王纲之后的祖先。《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七、卷三十八的《世德纪》为王纲之后的每一位祖先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且《世德纪》中的《海日先生行状》和《王文成公全书》的《年谱》中都将王览以及他的曾孙王羲之视作王家的远祖,所以王阳明父子也会视王导为远祖。

王阳明在《纪梦》的序中记述了王导是王敦叛乱的幕后黑手一事,但是在流传下来的王导的传记中,都没有关于这一事件的描述。如果王导与王敦叛乱真的毫无关系的话,王阳明是不会写的。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呢?可能是因为当时的舆论认为王导是忠臣,所以史官在写史时刻意将王导的不臣之实忽略了。

身为王家子孙,王阳明假借托梦之举对祖先提出批判,这种行为是不可思议的。当时的王阳明已经历经千难万险,“良知”说的思想也已显现雏形。王阳明批判祖先王导,可能是他仅凭“良知”所做出的一种举动,并没有其他的意图。对此,一些学者有不同意见。曾著有《阳明先生传纂》的余重耀先生认为,王阳明这是在借古讽今,假借托梦来讽刺奸邪谗佞之人。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作为一名忠臣,王阳明对向武宗进献谗言的小人肯定充满愤懑之情,《纪梦》一诗也许是为了表达这一层意思。

王阳明在《纪梦》的序中写道:“正德庚辰八月廿八夕,卧小阁,忽梦晋忠臣郭景纯氏以诗示予,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之人徒知王敦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其言甚长,不能尽录。觉而书其所示诗于壁,复为诗以纪其略……”

接下来是王阳明写的这首诗:

秋夜卧小阁,梦游沧海滨。

海上神仙不可到,金银宫阙高嶙峋。

中有仙人芙蓉巾,顾我宛若平生亲;

欣然就语下烟雾,自言姓名郭景纯。

携手历历诉衷曲,义愤感激难具陈。

切齿尤深怨王导,深奸老猾长欺人。

当年王敦觊神器,导实阴主相缘夤。

不然三问三不答,胡忍使敦杀伯仁?

寄书欲拔太真舌,不相为谋敢尔云!

敦病已笃事已去,临哭嫁祸复卖敦。

事成同享帝王贵,事败乃为顾命臣。

几微隐约亦可见,世史掩覆多失真。

袖出长篇再三读,觉来字字能书绅。

开窗试抽《晋史》阅,中间事迹颇有因。

因思景纯有道者,世移事往千余春;

若非精诚果有激,岂得到今犹愤嗔!

不成之语以筮戒,敦实气沮竟殒身。

人生生死亦不易,谁能视死如轻尘?

烛微先几炳易道,多能余事非所论。

取义成仁忠晋室,龙逄龚胜心可伦。

是非颠倒古多有,吁嗟景纯终见伸!

御风骑气游八垠,彼敦之徒,

草木粪土臭腐同沉沦!

最后,阳明记述了梦中郭璞展示给自己的诗:

我昔明《易》道,故知未来事。

时人不我识,遂传耽一技。

一思王导徒,神器良久觊。

诸谢岂不力?伯仁见其底。

所以敦者佣,罔顾天经与地义。

不然百口未负托,何忍置之死!

我于斯时知有分,日中斩柴市。

我死何足悲,我生良有以!

九天一人抚膺哭,晋室诸公亦可耻。

举目山河徒叹非,携手登亭空洒泪。

王导真奸雄,千载人未议。

偶感君子谈中及,重与写真记。

固知仓卒不成文,自今当与频谑戏。

倘其为我一表扬,万世万世万万世。

右晋忠臣郭景纯自述诗,盖予梦中所得者,因表而出之。

可以看出,这是王阳明在假托郭璞来表白自己的内心。

书圣王羲之

王家始祖最初居于山东琅玡县,至王羲之时,迁至浙江会稽山阴县,到二十三代王寿时,又迁到余姚县。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在中国和日本,有很多书法家因为临摹王羲之的法帖,书法日益精进。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曾出任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不仅草书和隶书冠绝古今,文章也是精美绝伦,曾作有《兰亭[22]序》《乐毅论》《黄庭经》等。其子王献之也擅长书法,所以世人常将王羲之父子合称为“二王”。

在王羲之的所有书法作品中,以《兰亭序》最为有名,这是他用行书为《兰亭集》作的序文。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谢安等四十一位名士齐集会稽兰亭,饮酒作诗,好不痛快。后来,他们将此次所作的所有诗歌辑成一个集子,取名《兰亭集》,并由王羲之亲自为其作序。

《兰亭序》的真迹后来流传到酷爱书法的唐太宗手中,按照唐太宗的遗命,《兰亭序》作为陪葬品和他一起下葬,从此在世间绝迹。世人现在所看到的都是摹本,但从摹本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王羲之的书风。

兰亭离王阳明在绍兴的住宅不远,附近还保存着王羲之的书楼和故居等旧迹。王羲之卸任之后,经常和文人墨客一起登山戏水,足迹遍布绍兴周边。王阳明向来景慕王羲之,这些遗迹他应该也都游历过。王羲之风骨硬朗,王阳明与他有诸多相似之处,无怪乎后来有人说:“阳明景慕远祖,故风骨言行与羲之甚是相似。”

王羲之修习道教养生之术,经常和道士游山玩水,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擅长书法,从其书风中可以窥见王羲之之风韵。

忠臣六祖王纲

王纲是王寿的五世孙,《王文成公全书》的《世德纪》中有其传记。王纲之后的诸位祖先的品行,都或多或少对王阳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王纲是王阳明的六世祖,《明史》卷二八九的《忠义传》中也有其传记。以下将根据《世德纪》中收录的张壹民先生撰写的《王性常先生传》来介绍王纲的生平。

王纲(1302—1371),字性常,又字德常,弟弟字秉常,又字敬常,二人皆以文学造诣高而闻名于世。王纲有识鉴之才、文武之功。元末,王纲为避兵乱,和母亲避居于五泄山。一天,一位道士夜宿王纲家,王纲发现这位道士的气质不同寻常,应该是一位得道之士,所以对他礼敬有加。

王纲问他:“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

道士回答说:“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

二人彻夜长谈,赵缘督教给王纲占卜之法,并为王纲占卜说:“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王纲因为家里还有老母,所以面露难色。道士笑着说:“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然后飘然而去。

王纲还与因军功卓著而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诚意伯、以诗文驰名于世的刘伯温(刘基)是至交好友。

刘伯温是一位著名的儒学家,广涉经书和史书。他中过元代的进士,且一度出仕为官,后来辞官归乡,隐居在家乡青田。元至正二十年(1360),刘伯温接受朱元璋的邀请出山,向朱元璋献出“时务十八策”。他曾为辅佐明太祖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官职不断升迁,最终升任为弘文馆学士。明洪武三年(1370),刘伯温在家乡去世。刘伯温是开国文臣,与宋景濂[23]并称为“一代文宗”,其诗歌也足以和高季迪(高启)比肩。

当刘伯温还是卑贱之身时,曾经常造访王纲。王纲对他说:“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但是,刘伯温因爱惜王纲之才,最终向朝廷举荐了他。洪武四年,王纲来到京城,年逾七十的他齿发、精神仍如同壮年。王纲向明太祖提出治国之策,太祖非常高兴,全部采纳,并任命他为兵部郎中。

没过多久,广东潮州地区的百姓起事,朝廷擢升王纲为广东参议,前往广东督兵粮。

王纲写信向家人诀别:“吾命尽兹行乎!”

然后,王纲和儿子王彦达[24]一起踏上前往广东的路。王纲等人乘一艘快船到达潮州,劝诫百姓不要谋反,潮州百姓感激涕零,纷纷叩头服罪。当王纲回到增城时,海盗曹真等人却突然出现。他们敲着大鼓,高喊着口号,列舟行礼,请求王纲出任他们的头领。王纲劝诫道:“汝等究竟何许人?当今圣上下诏平定地方叛乱,汝等本是良民,理应在此太平盛世安心生活,却挑起动乱,无疑自谋死路。”

众海盗不听他的劝诫,于是王纲开始厉声斥骂。众海盗挟持王纲而去,并且特意设坛,让王纲端坐坛上,每日一起行礼膜拜,请求他担任首领。王纲不为所动,每日斥骂不止,终被海盗所杀。

当时,王彦达也被海盗掳去,看到父亲被海盗所杀,他痛苦不堪,一边痛哭,一边大声斥骂,要求海盗将自己一并杀死以陪伴父亲。海盗们大怒,打算也杀死他,但海盗的头目说:“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

海盗给王彦达东西吃,王彦达却不肯吃。海盗为王彦达的孝心所感动,他们把王纲的遗骸装在一个羊皮袋里,交给王彦达,放他离去。王彦达背负着父亲的遗骸,回到家乡浙江,将父亲葬在禾山(今余姚马渚镇开元村)。

洪武二十四年(1391),御史郭纯向朝廷详细报告了此事。朝廷决定在增城为王纲立庙,并起用王彦达。但王彦达痛心于父亲的忠死,遂自号“秘湖渔隐”,耕田养母,粗衣恶食,终身不仕。王纲遇害之时,王彦达年仅十六岁。

遁世高祖王与准

王与准,王彦达之子,字公度,号遁石,《王文成公全书》的《世德纪》中收录了国子监祭酒[25]胡俨为其作的传记《遁石先生传》。王彦达将其父王纲遗留下的书籍全部传给王与准,并告诉他说:“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

于是,王与准便闭门做学问,熟读了祖父留下的所有书籍。当时乡里后进之士中有一些求学之人想拜他为师,王与准推辞说:“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后来,他来到四明山赵先生处学《易》。赵先生为他的气节所打动,将本族的一位女孩许配给他,并劝他出仕为官。王与准对赵先生说:“昨闻先生‘遁世无闷’[26]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听完之后,颇感惭愧。

前文已述,曾有道士送给王纲占卜之书。王与准闲暇之时,也会捧起这些书,研究一下占卜之术,有时也会给人占上一卦,皆出奇的精准。后来远近之人都来求他占卜,就连县令也派使者前来,请他前往占卜,有时一日竟达两三次。王与准最终厌恶至极,在使者面前把占卜之书付之一炬。

“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这一举动招致县令的愤恨,王与准只好逃到四明山的石室中隐遁起来,一年多不归。

当时朝廷正在征召全国的奇才,吏部使者来到余姚,打算起用王与准,可是余姚县令进谗言说:“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

使者听后大怒,命人拘捕了王与准的三个儿子,并且派人入山搜捕王与准。王与准获悉之后,就逃往更深的山中,不慎失足跌入山崖,腿部受伤,最终被抓获。王与准虽然身受重伤,但是言行容貌似平常,这让使者非常惊讶。王与准被抓后详细叙述了自己焚烧占卜书籍、遁入山林的原因。使者明白了真相,释放了王与准,并对他说:“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

王与准不得不从,只好让儿子王杰到县学补弟子员,而自己则因足部受伤免于处罚。

王与准如此这般希望隐遁,究竟是为何呢?他曾对人说:“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又说:“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因此,后来他自号“遁石翁”。

王与准身材魁伟,长髯飘逸,精通《礼》《易》,著有《易微》。他曾经为自己占卜过一次,遇到“大有”之“震”,遂对儿子说:“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

然后,飘然而逝。

洒脱曾祖王杰

王杰,字世杰,王与准之子。其父曾在门前种植三棵槐树,所以王杰自号“槐里子”,世人尊称他为“槐里先生”。《世德纪》中收录了翰林院编修戚澜为他撰写的《槐里先生传》,前文所述的《遁石先生传》中也有关于王杰的部分记载。

王杰到县学补弟子员,当时的教谕是程晶。程晶负才倨傲,奴视诸生,在看到王杰时却面露敬意。他对人说:“此今之黄叔度也。”

黄叔度是指东汉的黄宪,十四岁时就有人夸赞他几乎可以和孔子的高徒颜回相比肩。

有一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县里的官员都觉得王杰一定能够考取。可是王杰来到京城后,发现书生们因过于勤奋,都披发袒衣,形容枯槁,于是叹道:“吾宁曳履衡门矣。”于是归乡,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宣德年间,宣宗皇帝发布诏书,要求各地举荐能够对社会施以教化的有才之士,若有此类人才,可以破格任用。当时的余姚县令黄维雅打算举荐王杰,并为他准备了行李和仆从,王杰却以家中尚有老父为由推辞不受,并将这个机会让给了好友汪叔昂。父亲遁石翁去世之后,县里又举荐王杰,王杰却以家中尚有老母为由推辞不受,将机会让给了好友李文昭。王杰一边耕田一边教授弟子,生活清苦,经常断顿,但仍安然自若。由于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其母在临死之前留下遗言:“尔贫日益甚,吾死,尔必仕。毋忘吾言!”

王杰遵照母命,办完母亲的丧事之后便接受地方举荐进入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见到王杰之后,对他施以友人之礼,不把他列入弟子之列。翌年,王杰被推荐到朝廷做官,还没到任,就去世了。

王杰容貌秀丽,秀目美髯,远远望去貌似神人。无论贤愚亲疏,他都一视同仁,敬爱有加。他以古时圣贤为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曾经对弟子说:“学者能见得曾点(曾晳)意思,将洒然无人而不自得,爵禄之无动于中,不足言也。”

《论语·先进篇》中记载有曾点的故事。有一天,孔子让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点各述自己的志向,曾点之外的三人都陈述了自己的施政理想,唯独曾点与众不同,他在最后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由上述可知,王杰非常羡慕曾点的超脱和洒落。

王杰著有《槐里杂稿》《易春秋说》和《周礼考正》。撰写《槐里先生传》的戚澜的父亲冷川和王杰是好友,他极力夸赞王杰的《易春秋说》和《周礼考正》,称其为“近世儒者皆所不及”。

冷川在与他人品评人物时,也称赞王杰是“当世之第一”。

国子监祭酒胡俨也称颂王杰说:“古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吾诚于世杰见之,异时求当天下之大任者,非世杰而谁乎?”

祖父竹轩先生

王伦(1421—1490),字天叙,王杰之子,王阳明祖父。《世德纪》中收录了布政使[27]魏瀚为他撰写的《竹轩先生传》。

王伦生而好竹,在自家住宅周边遍植竹子,每日在竹林中吟啸,世称“竹轩先生”。王伦淡泊名利,早年秉承父训,终成德才兼备之人。二十岁时,浙江各地富贾大户争相邀请王伦教育自己的子弟,凡是经他授业点拨的学生,其德行和学业都有明显长进。

父亲王杰英年早逝,所以王伦少时家中十分贫穷,父亲留给他的仅是数箱书。每当王伦打开书箱,都会暗自垂泪,他对自己说:“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于是王伦刻苦读书,尤其喜欢《仪礼》《左传》《史记》。

王伦擅长弹琴,每当风清月朗之时,都会焚香弹上数曲,之后咏诵诗歌,让弟子和之。

王伦心胸坦荡,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有晋代陶渊明、宋代林和靖(林逋)之风。王伦的生活也很清苦,主要靠教授弟子来维持家用。

王伦的母亲对王伦非常严厉,但性格和善,每遇亲戚中的丧父小儿,她都会给予深切的爱怜。王伦也深知母亲心意,每次都会积极地提供衣食,却无暇顾及自家的饥寒。在弟弟王粲还很小的时候,父亲王杰就去世了,所以母亲对弟弟格外爱护。王粲幼年时,王伦在家塾里亲自教他,等他长大了,王伦就带着他一起游历天下,同甘共苦。

后来,王伦的儿子王华出任翰林,王华向朝廷请求将自己的俸禄分给父亲,而王伦却拿出其中一半用来照顾同族的子弟。当时乡里有同族起纠纷者,听说王伦的事迹后,都备感惭愧,最终恢复了亲睦关系。

王伦身材魁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时蔼然可掬,但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然不可犯。王伦做文章喜欢简素古意,讨厌浮夸华美。作诗提笔立就,不拘泥于章法,但亦不会脱离于规范之外。王伦著有《竹轩稿》和《江湖杂稿》若干卷。其子王华后来身居要职,出任翰林院修撰和礼部右侍郎。

父亲龙山先生

王华(1446—1522),王伦之子,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又号“海日翁”,曾在龙泉山的寺庙中读书,所以后世之人又尊称他为“龙山先生”。

《世德纪》中收录了王华的弟子、国子监司业陆深撰写的《海日先生行状》以及大学士杨一清[28]撰写的《海日先生墓志铭》。明末清初,墨憨斋写了传记小说《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其中也有很多关于王华的小故事。在此有必要说明一下,《海日先生墓志铭》是将《海日先生行状》中的一些内容抄录整理之后写成的。

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九月,王华降生。出生前夜,祖母孟氏(王杰之妻)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婆婆(王与准之妻)赵氏身穿绯衣,腰佩玉带,怀抱一个童子朝自己走来。婆婆把童子放入她手中说:“妇事吾孝,孙妇亦事汝孝。吾与若祖丐于上帝,以此孙畀汝,世世荣华无替。”

于是婴儿出生之后,取名为华。王华的长兄名荣。通过两个孩子的名字,可以看出王家对荣华富贵的憧憬。

自王彦达以来,王家世代隐遁,生活贫困。王杰的母亲留下遗愿“吾死,尔必仕”,家族女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荣华的憧憬。到王华这一代,王家终于实现了荣华之愿。

少年时代的品德

王华生得聪明俊敏,会说话后,祖父王杰经常抱着他教授诗歌,每次听完,他都能够背诵出来。等他年龄稍长,家人让他读书,他皆能过目不忘。

有时,母亲在窗下织布,王华就会坐在旁边读书。有一天,恰逢迎春佳日,孩童们都外出游玩,唯独王华在家读书不辍。母亲问他:“若亦暂往观乎?”王华回答道:“大人误矣,观春何若观书?”母亲听后大喜,对他说:“儿是也,吾言误矣。”

关于王华少年时期的传说还有很多,以下是《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的相关记载。

王华六岁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水边玩耍。这时,一个醉汉来到水边洗脚,洗完之后扬长而去。王华最先发现那名醉汉落了东西,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个钱包。他用手掂了一下,沉甸甸的。王华当时就想,这肯定是那名醉汉落下的,等他酒醒了,一定会回来找的。但他又怕被小伙伴们抢去,所以就把钱包扔进了水里。

小伙伴们跑过来问他:“汝投水是何物?”王华撒谎说:“石块耳。”

小伙伴们玩毕,到吃晚饭的时候,就招呼王华一起回去。王华假称自己肚子疼,没和大家一同走,而是坐在岸边静静地等那醉汉前来寻找。等了好一会儿,那醉汉酒醒后意识到自己丢了钱包,号啕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来寻找。王华站起来问他:“汝求囊中物耶?”

醉汉回答说:“然。童子曾见之否?”

王华告诉他:“吾恐为他人所取,为汝藏于水中。汝可自取。”

醉汉把钱包从水里捞出来,打开一看,里面分文未少。醉汉感到非常惊讶,就对王华说:“闻古人有还金之事,不意出自童子。”

于是醉汉取出一小锭金子,作为对王华的酬谢:“与尔买果饵吃。”

王华不要,笑着说:“吾家岂乏果饵,而需尔金耶?”说完,扬长而去。回家之后,王华也没有将此事告知父母。

《海日先生行状》和《海日先生墓志铭》的记载与以上所述稍有差异。据两文记载,最后王华对那名醉汉说:“不取尔数十金,乃取尔一金乎?”醉汉感到非常惭愧,便跟随王华回到家中,对王华家人无论老少一概鞠躬敬拜。

据上所述,可见王华少年时代的品德。

十一岁时,王华师从乡里的塾师钱希宠学习。初学对句。一个月后,学作诗。两个月后,学写文章。数月之后,塾生中已无人能及王华的才学。塾师赞叹说:“岁终吾无以教尔矣。”

有一次,县令率随从视察私塾,塾生们见后都抬头看热闹,唯有王华不为所动,依然伏案朗读课文。钱希宠感到非常惊奇,就跟他开玩笑说:“令亦人耳,视之奚为?若诵书不辍,彼亦便奈呵责也?”

王华借用父亲王伦的话说:“公子德器如是,断非凡儿。”

十四岁时,王华和数名亲友一起在龙泉山的一座寺庙中读书。寺庙古旧,有妖怪作祟。同读的亲友都是富家子弟,向来自负为豪侠,不相信寺庙里有妖怪,还经常欺侮寺庙的僧人,弄得僧人苦不堪言。第二天晚上,妖怪出来伤数人。

寺僧趁此机会夸大其事,搞得人心惶惶,同读的人仓皇而逃。唯独王华没有逃跑,他独自一人留在庙里,一如往常,妖怪再也没有出现过。寺僧感到很诧异,于是每晚都会登上房顶,大笑狂叫,或者用瓦片、石块投掷王伦的卧榻,或者借风雨雷电之夜,敲击王华房间的墙壁,想尽一切办法吓唬他,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寺僧透过墙壁的缝隙向里窥探,发现王华正襟危坐,神态自若,丝毫不为所扰。寺僧虽然都赞叹不已,但还是变着法子吓唬他,结果依然没有任何效果。

当寺僧用尽所有手段之后,便问王华:“向妖为祟,诸人皆被伤,君能独无恐乎?”

王华回答说:“吾何恐?”

寺僧又问:“诸人去后,君更有所见乎?”

王华回答说:“吾何见?”

寺僧再问:“此妖但触犯之,无得遂已者,君安得独无所见乎?”

王华笑着回答说:“吾见数沙弥为祟耳。”

寺僧闻之,相顾色动,怀疑王华已经发现了他们做的“好事”,于是继续打探道:“此岂吾寺中亡过诸师兄为祟邪?”

王华笑着说:“非亡过诸师兄,乃见在诸师弟耳。”

诸寺僧回应道:“君岂亲见吾侪为之?但臆说耳。”

王华反驳说:“吾虽非亲见,若非尔辈亲为,何以知吾之必有见邪?”

众僧人听后惭愧无比,向王华道歉说:“吾侪实欲以此试君耳。君,天人也,异时福德何可量!”

这一传说在《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是另外一个版本:“年十四学成,假馆于龙泉寺。寺有妖祟,每夜出,抛砖弄瓦。往时借寓读书者,咸受惊恐,或发病,不敢复居。公独与一苍头寝处其中,寂然无声。僧异之,乘其夜读,假以猪尿泡涂灰粉,画眉眼其上,用芦管透入窗棂,嘘气涨泡,如鬼头形。僧口作鬼声欲以动公。公取床头小刀刺泡,泡气泄。僧拽出,公投刀复诵读如常,了不为异。闻者皆为缩舌。”

才学毕显,任教祁阳

天顺六年(1462),王华十七岁,以“三礼[29]”参加乡试,文章优秀。数日之后,县令特意复试王华,出题之后,王华一挥而就。县令怀疑他可能押对了题,考试之前就已做好了答案,所以三度出题,但每次出题,王华都能立刻写出答案。县令惊奇不已,赞叹道:“吾子异日必大魁天下。”

此后,远近豪强大族皆备好礼,争相邀请王华教育自己的子弟。

有一次,松江提学张时敏测试余姚学子,王华和谢迁共登榜首。张时敏夸奖说:“二子皆当状元及第,福德不可量也。”

结果真的如他所言,谢迁后来出任少傅,是仅次于太傅的辅佐官。

浙江左布政使、祁阳人宁良请张时敏为自己的儿子推荐老师,张时敏推荐了王华,并说:“但求举业高等,则如某某者皆可。必欲学行兼优,惟王某耳。”

当时王华不过二十来岁,宁良亲自上门,奉王华为上宾,请求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王华来到祁阳之后,湖南之士数十人前来拜访,拜其为师。

王华在祁阳期间住在梅庄别墅,别墅内的藏书多达数千卷。王华日夜诵读这些书籍,三年未曾出门。永州陈氏听闻王华是笃学之士,就特意到梅庄别墅请教。陈氏随意取出其中任何一本书来提问,王华都能对答如流。陈氏惊叹道:“昔闻‘五经笥’,今乃见之。”

祁阳有叫妓女陪酒的习俗,王华对此极为反感。王华在祁阳待了三年,离别之际,祁阳士人在旅馆为他饯行,并偷偷将两名妓女藏于岸边。客人散去之后,两名妓女悄悄出现在王华身边。王华呼舟不得,于是卸掉门板,扶着门板渡河而去。世人为王华的态度所折服。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记载与上述不同,大意是:

有位富豪听闻王华的美名,就把王华请到自己的馆舍来住。一天晚上,一位美姬突然出现在王华的卧室里,王华惊讶异常,避之唯恐不及。

美姬说道:“勿惊讶,我乃主人之妾也。因主人无子,欲借种于郎君耳。”

王华回答说:“蒙主人厚意留此,岂可做此不肖之事。”

美姬从袖中取出一扇,说:“此主人之命也,郎君但看扇头字当知之。”

王华看了一下扇面,确实是主人亲笔,上面写着:“欲借人间种。”

王华看罢,在后面加了一句:“恐惊天上神。”然后,厉色斥退美姬,美姬怅怅而去。

故事还没结束,后来那名富豪为求子嗣又请来巫师为其祈祷,巫师在祷告期间睡了好一会儿。等他醒来后,富豪问他原因。巫师回答说:“适梦捧章至三天门,遭天上迎状元榜。久乃得达。故迟迟耳。”

富豪忙问状元是谁,巫师对他说:“不知姓名。但马前有旗二面,旗上书一联云:欲借人间种,恐惊天上神。”

富豪惊愕不已。

状元的仕途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三十六岁的王华考中状元。此前,王华从祁阳归乡之后,屡次参加乡试,但都名落孙山。成化十六年,王华参加浙江省乡试,考得第二名。翌年,参加殿试,考取头名。

礼部每隔三年会在京城举行由各省举人参加的官吏选拔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中合格的举人被称为进士。王华在殿试中取得头名,高登状元榜。考中进士是一族的荣耀,考中状元更甚。一旦成为进士或状元,就可以保证整个家族的荣华。

考取当年,王华就被授以翰林院修撰。成化二十年,王华又被授予殿试弥封官(弥封官是负责将参加殿试的考生试卷上的姓名部分用纸糊上,并写上编号的官员)。成化二十三年,王华出任会试主考官。所谓会试,是指将各省举人汇集到京城进行的中央考试。在会试中合格的考生,被称为“贡士”。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王华参与编写《宪宗实录》,出任经筵讲官,负责给皇帝讲读经书。

弘治二年,本应加官晋爵之际,王华忽闻父亲竹轩公病倒的消息,便立即请求辞官,希望回家照顾父亲。朝廷和身边好友都劝他不要辞官,王华说:“亲有疾,已不能匍匐归侍汤药,又逐逐奔走为迁官之图,须家信至,幸而无恙,出岂晚乎?”

弘治三年,王华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即日南归,将父亲安葬在穴湖山,还在墓地旁边搭建起一间草屋为父亲守墓。据说,该墓地原是一处虎穴,老虎经常结队前来,但从不伤害王华。时间一长,老虎和王华也熟悉了,经常在小屋旁睡觉。人兽互不相犯,众人都认为这是老虎受王华感化的缘故。

弘治六年,王华为父亲守丧期满,重新出仕为官,升任右春坊右谕德[30],后来又被任命为经筵讲官。在此期间,他向明孝宗进献《劝学疏》。王华在其中写道:“今每岁经筵不过三四御,而日讲之设,或间旬月而始一二行,则缉熙之功,无亦有间欤?虽圣德天健,自能乾乾不息。而宋儒程颐所谓涵养本原,熏陶德性者,必接贤士大夫之时多,而后可免于一曝十寒之患也。”孝宗对此大加赞赏,欣然接纳。

弘治九年三月,王华被皇帝任命为每日进讲的日讲官。王华进讲时,声音洪朗,言辞贴切。他每日讲授圣人之学,规劝皇帝勤奋学习,远离逸乐,亲贤远佞。当时负责向皇帝进讲的还有数人,有些人在进讲之前会准备良久,但见到皇帝之后,还是会紧张失色,而王华则不做丝毫准备,进讲时却能雄辩异常,滔滔不绝。

一天,皇帝端坐御座,听日讲官进讲,当值的日讲官突然晕倒,意识全无,众人狼狈不堪,忙推荐王华代讲。王华从容来到书桌前,打开书本,整理了一下仪容,开始进讲,博得同行们的一片叹服。

当时宦官李广得宠。有一次,王华进讲《大学衍义》[31],其中有一段讲的是唐朝李辅国受唐肃宗宠信,坏事做尽,还勾结张皇后,祸乱朝政的事。当讲到这一段时,周围的侍臣都竭力阻止他,以免触怒李广,但王华毫不理会,他字正腔圆地大声诵讲这一段,毫无停止之意,身边的大臣都缩头吐舌,惊恐不已,而明孝宗却听得津津有味。进讲完毕后,明孝宗还特意赐给王华美食。

弘治九年四月,受诸位公卿推荐,王华升任东宫辅导。弘治十一年三月,他兼任东宫讲读,并且还出任顺天府的乡试官。弘治十四年,他又出任应天府的乡试官。弘治十五年,他担任翰林院学士,负责为皇帝拟定诏书。翰林院学士其实是一个名誉官职,只有优秀的学者才能获得这一职位。王华还受命指导鲁铎等庶吉士的学业(庶吉士是指从进士中挑选出来的,在翰林院任职的人员)。此外,他还受命参与编写《大明会典》,并于弘治十六年完成。

弘治十六年,王华出任詹事府的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负责东宫内外的日常事务。同年五月,他参与编纂《历代通鉴纂要》[32]。六月,又升任礼部右侍郎,兼日讲官。王华的进讲主旨鲜明,内容丰富,深受明孝宗的喜欢,所以他才能长期担任主讲官之职。

弘治十八年,他奉命祭祀江淮诸神,途中顺便回家省亲。还朝后,他以母亲岑氏年老为由,数次提出还乡意愿,但都没有被准允,后来还被升任为礼部左侍郎。

弘治十八年夏天,明孝宗驾崩,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继位,翌年,改年号为正德。当时,宦官刘瑾专权,只要有人冒犯了他,就会立刻被投入监牢,真可谓刘瑾的一呼一吸都事关他人的祸福。很多士大夫都投奔其门,以求免祸自保。但王华并没有这样做,这让刘瑾耿耿于怀。

当时,王华之子王阳明是兵部主事,因为上书为狱中之人求情,触怒了刘瑾,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当刘瑾还是卑贱之身时,曾跟随王华的一位同乡学习书史,从那人处听说了王华的忠孝仁义,所以一直以来都非常仰慕王华。后来刘瑾获悉王阳明是王华的儿子之后,对王阳明的怒气也缓和了一些。刘瑾派人告诉王华:“吾于先生有旧,若一见可立跻相位。”

王华断然拒绝,这更加激怒了刘瑾。正德二年(1507),王华升任南京礼部尚书,刘瑾又派人前来道贺,并说:“不久将大召。”却仍被王华拒绝。刘瑾怒不可遏,但他费尽心机也找不出治王华罪的理由,后来翻出一件王华任职礼部时的陈年旧事,虽然与王华毫不相干,还是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逼迫王华辞职。王华却非常高兴,说:“吾自此可免于祸矣。”

王华的性行与学识

有一次,王华的同年好友向朝廷诋毁王华。大家都劝王华向朝廷阐明自己的清白,但他不肯这样做:“某,吾同年友,若白之,是我讦其友矣。是焉能浼我哉?”

后来,王阳明回到京师,官复原职,听闻士大夫们言及此事,就打算向朝廷上书,替父亲辩明此事。王华修书一封,反劝王阳明说:“是以为吾平生之大耻乎?吾本无可耻,今乃无故而攻发其友之阴私,是反为吾求一大耻矣。人谓汝智于吾,吾不信也。”

王华气质醇厚,平生无矫言饰行,仁恕坦直,不修边幅,谈笑议论由心而发,朝廷之上,家庭之内,言无两样。只要他人有些许优点,王华都会给予夸赞;若听闻他人有危难,他的内心就会焦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救济。而他人有过失,王华也会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王华时常遭人嫉恨,但当大家知道他是出于真心之后,对他也就不那么怨恨了。

王华才识宏达,志操坚守,无论诸事多么纷杂,他都能够从容应对。即使有大事发生,他也能做到临危不乱,从容以对。不过,王华从不刻意去表现自己的这些优点,所以知者甚少。

王华生活节俭,不计较利害得失。有一次,家中失火,资财付之一炬,当亲友前来救火时,他依然和往常一样和大家谈笑风生,毫无慌乱之举。众人都由衷地佩服他的性行和度量。

王华作诗文,提笔立就,以达意为旨,追求自然,不事雕琢,著有《龙山稿》《垣南草堂稿》《礼经大义》《诸书杂录》《进讲余抄》《海日翁日记》等。

前文已述,王华获悉父亲患病,便立即辞官归乡。父亲去世后,他又在墓旁建造草屋,不惧虎威,诚心守孝。后来他为刘瑾所逼,被迫辞官,此时已年逾七旬,母亲岑氏也年近百岁。王华朝夕陪伴母亲,还经常扮小儿状逗母亲一乐。他为母亲按摩,陪母亲散步,寸步不离其左右。有时王华受朋友之邀外出游山玩水,船刚离岸,他忽念家中老母,便立刻反棹驶回。

母亲去世之后,王华以土块为枕,草毡为被,捶胸顿足,悲恸大哭,最终因悲伤过度而得病。母亲出殡之时,王华裸足前行数里山道,病情益甚,进而卧床不起。数年之后才慢慢康复,但身体已日渐衰弱。

王华以圣贤之书为本,从不涉猎儒家经典之外的异端书籍。辞官归乡之后,来客中有人劝他修习神仙长生之术,王华拒绝说:“人所以乐生于天地之间,以内有父母、昆弟、妻子、宗族之亲,外有君臣、朋友、姻戚之懿,从游聚乐,无相离也。今皆去此,而槁然独往于深山绝谷,此与死者何异?夫清心寡欲,以怡神定志,此圣贤之学所自有。吾但安乐委顺,听尽于天而已,奚以长生为乎?”

来客道歉说:“神仙之学,正谓世人悦生恶死,故其所欲而渐次导之。今公已无恶死悦生之心,固以默契神仙之妙,吾术无所用矣。”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王华素闻宸濠之恶,早就怀疑他会叛乱。有一次,他对亲友说:“异时天下之祸,必自兹人始矣。”

他让家人在浙江上虞的龙溪置地,买田筑屋,为将来的隐遁生活做打算。

宁王宸濠起兵后,率领数千艘舰船向东挺进。当时王阳明正在赣州,奉朝廷之命前往福建剿灭当地乱军,但当王阳明抵达丰城之后,获悉宸濠已起兵谋反,于是沿赣江南下吉安府,驻留吉安传檄近邻,招募义兵,间不容发,举兵勤王。在此期间,王阳明遇害的消息在民间流传开来,有人劝王华到龙溪避难,王华却说:“吾往岁为龙溪之卜,以有老母在耳。今老母已入土,使吾儿果不幸遇害,吾何所逃于天地乎?”并且告诫家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

后来,王阳明起兵勤王的檄文传到家乡,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由于王阳明已成宸濠之敌,宸濠极有可能派刺客前来刺杀王华,所以众人都劝王华速回龙溪避难,王华却笑着说:“吾儿能弃家杀贼,吾乃独先去以为民望乎?祖宗德泽在天下,必不使残贼覆乱宗国,行见其败也。吾为国大臣,恨已老,不能荷戈首敌。倘不幸,胜负之算不可期,犹将与乡里子弟共死此城耳。”

王华还派人告知郡县主事,宜速调兵粮,禁止谣言,以防民心动摇。

王阳明率军攻陷叛军的根据地南昌之后,宁王宸濠本欲攻击南京,获悉南昌失守,于是立即撤军反攻。王阳明和叛军在鄱阳湖决一死战,最终将叛军一举击败,宸濠和数千叛军被俘。

不到一个月,王阳明战胜的消息就传回家乡,亲戚友人纷纷携酒前来祝贺,王华却说:“此祖宗深仁厚泽,渐渍人心。纪纲法度,维持周密。朝廷威灵,震慑四海。苍生不当罹此荼毒。故旬月之间,罪人斯得,皆天意也。岂吾一书生所能办此哉?然吾以垂尽之年,幸免委填沟壑;家门无夷戮之惨;乡里子弟又皆得免于征输调发;吾儿幸全首领,父子相见有日;凡此皆足以稍慰目前者也。”

后来,杨一清曾对王阳明父子的大度和忠义大加赞赏,他在文中写道:“自古奸雄构乱,虽有忠臣义士,必假以岁月,乃能削平祸难。伯安奋戈一呼,以身临不测之渊,呼吸之间,地方大定。公闻变从容,群嚣众惑,屹然不为动。伯安得直前殉国。不婴怀回顾以成懋绩。公之雅量,伯安之忠义,求之载籍,可多见哉?”

当时,尽管王阳明已经擒获宸濠,但明武宗还是想亲自出征,过一把征讨之瘾。王阳明对宦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这样做会使很多人丧命,最后折中的结果是在明武宗到达南京后,放出宸濠,让武宗亲自抓获宸濠,以取悦武宗。然而,明武宗身边的奸党嫉妒王阳明的功绩,想嫁祸于他。奸党们蠢蠢欲动,一时间流言四起,王阳明危在旦夕。

当时甚至有人来到王华家中,调查记录资产、房屋、壮丁和家畜等情况,打算抄家没收。亲朋好友都惊恐万分,不知如何才好。唯独王华安然自若,在家静心休养,并嘱咐家人不要外出,要谨言慎行。

正德十六年(1521),明世宗继位,发诏肯定王阳明的功绩,并将他召回京城。王阳明回京途中顺便回乡省亲。

后来,明世宗任命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并封他为新建伯。朝廷派人赐给王阳明一些银子和丝织品作为嘉奖,同时也赐给王华一些羊肉和美酒。

宣旨的官员到余姚时,恰逢王华过生日,亲朋好友云集。王阳明举杯祝寿。王华郑重地说:“吾父子乃得复相见耶!贼濠之乱,皆以汝为死矣而不死,皆以为事难平矣而卒平。然此仗宗社神灵,朝廷威德,岂汝一书生所能办?谗构横行,祸机四发,赖武庙英明保全。今国是既定,吾父子之荣极矣。然福者祸之基,能无惧乎!古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吾老矣,得父子相保牖下,孰与犯盈满之戒,覆成功而毁令名者耶?”

阳明跪拜回应道:“大人之教,儿所日夜切心者也。”

众人听后,无不感动。后来王华又召集村邻和友人,举行酒宴长达月余。

正德十六年岁末,王华旧病复发,王阳明和诸弟日夜服侍左右。嘉靖元年(1522)正月,王华病情恶化,于二月十二日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临终之际,王华突然意识清醒,头脑清晰。

朝廷念及王阳明之功,追授其父王华、祖父王伦和曾祖父王杰皆为新建伯。王华去世当天,恰有吏部使者持公文前来,王华气色突变,忙令王阳明等人外出迎接,并对孩子们说:“虽仓遽,乌可以废礼?尔辈必皆出迎。”

听闻王阳明等人行礼完毕后,王华才安然闭目离世。绍兴东边有一座山,名为天柱峰。翌年八月,王阳明和诸弟将王华安葬在天柱峰南侧的一块平地里。

王华生前曾说:“惟古贤人君子未遇之时,每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出而登仕,其所遭际不同,而其志有遂有不遂,非人之所能为也。”

杨一清回顾王华的一生,做了如下描述:“公少负奇气,壮强志存用世。顾其职业恒在文字间,而未能达之于政。际遇孝宗,讲筵启沃,圣心简在,柄用有期。不幸龙驭上宾,弗究厥用。晚登八座,旋见沮于权奸,偃蹇而归。岂非天哉!然有子如伯安,所建立宏伟卓荦,凡公之所欲为,噤而不得施用者,皆于其子之身而显施大发之,公又亲及见之,较之峻登大受既久且专,而泯然无闻于世者,其高下荣辱宜何如也?”

王华夫人郑氏,生来静婉,有慈孝之心,甘愿与王华同甘共苦。她每日都会早起,汲水、推磨、纺线,孝敬公婆。当王华富贵之后,郑氏更加恭俭。郑氏四十一岁时去世,比王华先离世三十六年。

郑氏去世之后,王华续弦纳赵氏,并娶杨氏为侧室。王华共有四子一女:长子守仁出于郑氏,次子守俭出于杨氏,三子守文出于赵氏,四子守章出于杨氏;一女出于赵氏,后来嫁给南京工部郎中徐爱[33]为妻。

王阳明系出名门,或多或少受到祖先遗德的影响,尤其是祖父和父亲的亲自教养,对他的影响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