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走出剧情
14550300000002

第2章 剧情里没有爱

01

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

当我们陷入套路中时,可以问自己:

我为何会陷入这个剧情?

为何总是扮演对方剧本中的角色?

如果一个人会陷入别人的剧情,一定是因为他内心也有一个类似的剧本。

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只要与他相处,就会被激发各种强烈的情绪、无数的纠缠和痛苦的感觉,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灵魂伴侣——专门“修理”你的人。不,专门“引导”你修行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就是我常常提到的“剧情”。以一个经典的剧情为例,中国父母经常跟孩子说:我为你付出了一切,我活着都是为了你,这点儿小事你都不听我的?面对这种付出感特别强的父母,孩子会感到内疚,继而愤怒,特别想冲着父母大喊:求求你们,不要再为了我,请你们为自己而活好不好?父母听到孩子如此“绝情”的呐喊,心里也会特别委屈: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为你做了这么多,我还错了吗?我真是命苦!这一剧情就是利用道德资本使对方感到内疚,然后利用内疚来控制对方的经典套路。

活在充满付出感的道德资本中的人,其实并不爱对方。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一辈子陶醉于为孩子付出一切的道德感中,意味着他们没有真正爱过孩子。真实有爱的关系里没有或很少有付出感。

缺乏爱的付出者,他的付出经常不是出于对方的真实需要。好比你想吃苹果,别人送你一筐梨,你要不要?若你不要这筐梨,你会不会对送梨的人感到内疚?其实付出者一直在自编自导自演,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要,却以为自己的付出是在爱对方。

男人和女人之间也有一个常见的剧情,有些男人不太会捍卫自己的利益,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而女人总是忍不住想去保护男人,替他争取利益。周围的人,甚至包括这个男人,都来指责女人: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女人自己也很纳闷:本来我是个挺大方的人,为什么结婚之后越来越计较利益?——这是个套路。表面上看似大方甚至无欲无求的男人,其实并非如此。他的内心可能仍然不成熟,索取感一旦被激发就将铺天盖地、没有边界。男人特别害怕不成熟显现出来,为了防御,反而反向去扮演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心理学上称作“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男人越表现得无欲无求,女人越想帮他捍卫利益,程度上是“对称”的。

还有一个剧情,能涵盖中国至少一半的婚姻关系。男人脾气温和,特别宽容,好像对什么都没有意见,怎么着都行。当冲突发生时,男人会回避冲突,沉默不语,而女人脾气则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激烈,说话嗓门特别高。所有人都说女人是悍妇,“也就她丈夫脾气那么好才受得了她”。男人也会指责她:你怎么总惹事,总有那么多情绪,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看看,就是你,让我们家矛盾重重,不得安宁。

这个套路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男人的内在有着火山般的愤怒,这种自恋性暴怒无边无际,只要别人稍不合他意就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毁了对方。这么强的攻击性,一定不能让它显现出来,所以要拼命地压抑,最后反向形成一个表面温和宽容、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然而女人却把男人的不成熟承接了过来,去扮演它,导致脾气越来越大,为一点儿小事争吵计较。当女人从这个套路中觉醒,重新选择一个真爱自己,又能够捍卫界限的男人,原来的悍妇会秒变得柔情似水。

我自己就经常被套,每当别人恶意地定义我、揣测我,往我身上泼脏水的时候,比如“李雪,你就是一个××的人”,用很负面的词评价我:自私自利、心里只有自己、见不得别人好、害人精……我的第一反应是马上自我检讨,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可是想来想去,我没有做错啊,我不是他们说的那么坏的人啊,觉得特别委屈,追着对方解释:你误解我了,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真实的我是……这个画面就好像我在大街上走得好好的,突然过来一个人指着我说“你是个贼”,然后我使劲儿解释“我不是贼,我是好人”,恨不得翻出自己小学时的三好学生奖状给他看。非常可笑对不对?然而这样可笑的剧情却困住了我很多年。

当我们陷入套路中时,可以问自己:我为何会陷入这个剧情?为何总是扮演对方剧本中的角色?如果一个人会陷入别人的剧情,一定是因为他内心也有一个类似的剧本。比如,我童年的时候,妈妈有被害妄想症,她会把生活中的任何不如意、任何挫折和意外,都归结于我,甚至连出门崴了脚,她都会说“就是因为你一定要出门,我才会崴脚,你就是不想我好”。所以,我从小就是“背黑锅小能手”,背妈妈扔过来的所有黑锅,承受她泼过来的所有脏水。那时我很痛苦,常常会想:如果我能跟妈妈解释清楚,我不是坏人,没有恶意,妈妈就会给我笑脸,就会爱我了——这是童年的我幻想母爱的唯一方式,所以我对这个方式特别执着。成年之后,只要遇到别人恶意揣测我,我的剧情就会立刻启动,那股执着的能量使劲儿拽着我,一定要去跟别人解释,一定要逼着别人看到真实的我并没有恶意。你看,这剧情多荒诞,可悲又可怕。

看到别人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就想冲上去保护他,这个剧情也控制了我很多年。因为在我小时候,妈妈总向我诉苦,说她是付出最多、最苦、最累,却得到利益最少的那个可怜人,想争取点儿什么都不敢,苦大仇深得如同“宇宙第一受害者”。于是小小年纪的我,很想保护妈妈,替她解决所有问题。当然,我肯定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幻想有一天自己强大了,能够保护妈妈,她就不会再受苦,我就能得到妈妈的笑脸了。这个妄想一直驱动着我,只要遇到有受害者情结的人,我就会主动冲上去保护他。

事实上,别人并不需要我保护,但我就是要冲上去,结果我便成了被指责“斤斤计较、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坏女人。我为什么会执着于这个剧情呢?因为我心里还是那个可怜的幻想母爱的孩子,但真相却是:我妈妈不爱我,因为她根本没有能力爱我,无论我怎么表现,她都不可能爱我。这个真相太残酷了,残酷到幼小的我无法直面它,所以必须幻想各种剧情:将来我做到××,妈妈就爱我了;假如我优秀能干,妈妈就爱我了……这些幻想的剧情像木马程序一样植入我的潜意识,让我成年以后的人生总是跳进类似的陷阱,拦都拦不住。可想而知,这些剧情注定了我的人生充满痛苦和悲剧。

我其实不比谁智慧,也不比谁成长得快,只是自己跳过的坑太多,然后鼻青脸肿、灰头土脸地从坑里探出半个脑袋来,告诉大家这个坑是怎么形成的,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再掉进去。所谓的智慧,就是坑跳多了得出的经验而已。

那么,怎么才能解套呢?解套确实很不容易,因为童年潜意识中的剧情套路不仅是心理层面的,甚至是生理层面的。剧情一旦形成脑神经回路,全身的经络记忆,就已经显化成客观物质世界,改变起来着实不易。就像河道已经被水流冲击形成,新汇入的水都会按照原有河道流动。水是我们的情绪感知,河道则是惯性剧情。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好比地壳运动瞬间改变了河道。

解套是一个身心共同淬炼、涅槃重生的过程。大部分人做不到一念成佛,只能靠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觉知来让河流改道,每次觉知就好比铲一铲子土,日积月累,庞大的河道终究会被改变。

在解套的过程中,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当你发现自己又要重蹈覆辙的时候,不要指责自己,埋怨自己“怎么这么蠢,又跳坑了”,而应该表扬和鼓励自己:“好棒啊,我终于觉察到这个坑了,这就是一次跨越性的成长,非常棒的觉知。”哪怕你已经跳进坑里,也要允许自己在坑里,同时觉察为何会跳进去,觉察跳进去的感受,觉察鼻青脸肿的感觉。这些觉知会慢慢培养出观察者的距离感。也就是说,最初你扮演这个剧情角色时是百分之百投入的,你跟角色完全一体,而觉知会让你慢慢后退,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十……你会知道:这些角色确实在我身上存在,但那不是我;我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我的存在要比所有剧情宽广得多,人格也越来越宽广。就这样一步一步,慢慢地跳出来。

可能有人会问:我跳出来了,对方没跳出来怎么办?比如,我的父母还是一见我就各种付出,炫耀道德资本;我的丈夫还是很懦弱,不敢去争取利益,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重要而艰难的功课是——允许。活在真相中,承认真相,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允许父母没有自我,整天活在付出感中;允许丈夫看上去懦弱,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允许别人恶意地定义自己。这些其实都只是他们自己的剧情而已,可能我们看着会觉得他们很苦,那就允许他们受苦,受苦也是他们的权利。

这就是界限,界限即自由。当我们能够尊重每个人的界限时,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对方,方法一定不是进入对方的剧情去扮演角色,或者硬把他拽出来。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尊重他,如他所是,活好自己。或许,当我们活好了自己,从套路中解脱出来,就等于给对方做了一个好的示范,让他看到自己也有跳出剧情的可能。先让自己获得自由,先为自己创造丰盛的人生体验,这是我们能为亲人朋友做的最好的事情。

02

做自己的解套人

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

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过一生,

就是对父母、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当人的内心痛苦大到难以忍受的时候,就会追求心理成长,参加各种课程。我几乎把国内外各种流派的课程都学了一遍,这个过程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但也导致我走过很多弯路(比如向外寻求精神支柱)。还好,最终我回到了自己的初心。正如王阳明所说,心外无物,心外无法,此心即佛。

成长修行的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陷阱呢?

第一个,威胁——“如果你不按照这个流派认为正确的理论来生活,你就会遭遇不幸”。比如家庭系统排列[1],可以快速呈现家庭内部动力。我很喜欢这个工具,但有些人却把它用歪了,变成对学员的控制和胁迫。有的工作坊要求学员必须按照家庭系统排列,现场向父母鞠躬,一定要与父母和解,以制造一个大圆满的结局,这样才能显示老师很厉害。除了家庭系统排列,还有很多心灵导师会用恐吓的方式告诉你:要是不与父母和解,你就无法拥有好的亲密关系,影响财运,还会给下一代造成危害。

但事实上,很多疏远父母的人收入丰盛,自己的小家庭甜甜蜜蜜,孩子喜悦又健康。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心灵成长,我们要与之和解的其实是自己内在的父母。也就是说,我们改变的是内在的父母跟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这个过程跟外在的父母并没有什么关系。当内在的父母不再跟内在的小孩较劲,一切自然会有所好转。至于外在的父母,随着我们自己的成长,如果他们也成长改变,那么皆大欢喜,我们从此可以舒服地相处,也确实弥补了一些童年的缺憾。但是很有可能,外在的父母就是要活在纠缠和痛苦当中,我们又何必自讨苦吃,硬要制造与他们和解的假象来自我欺骗呢?自我欺骗,不活在当下的真相中,才会给下一代造成危害。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过一生,就是对父母、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我们要和解的不是外在的父母,而是内在的父母。我们要尊重的也不是父母,而是真相本身。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们不需要去改变他们,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承认真相本身——承认父母就是不爱自己。然后让这种家族的苦难于自身终结,让自己成为家族中爱的起源。

第二个常见的陷阱是让自己变得更正确。真正的修行人,相处起来会令人觉得特别放松;而一些所谓的修行人,相处起来却处处让人心堵。比如说吃素,本来没有问题,但要是硬把它变成一个正确的资本:我吃素,我在累积福报,我会去往西方极乐世界;而你吃肉,你要下地狱。这样的评判就让人很不舒服。修行的法门有千千万万,但万法归宗,都是要向内看,增加对自我的认识和觉知。如果一个人通过某个流派的修行学到了很多正确的道理,这些道理又让他觉得自己更加正确,看别人处处有问题,那么他就走上了歧途。

心理学有时会让人活在“更加正确”的壳中,迷失自己的初心。比如一对夫妻都学心理学,有一天妻子跟丈夫说:“你刚才那样说话,我觉得特别伤心。”丈夫却说:“心理学课上不是说了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你为什么伤心,那是你自己的童年创伤,跟我没关系。”其实我们不用懂心理学,只要凭本能一听这话就知道,丈夫这么说肯定会让妻子更加伤心,能量更加堵塞。这种回应不可能让夫妻关系变得亲密,那么丈夫为什么这样说话呢?因为他小时候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就是这么回应他的——

孩子:妈妈,我感觉心里不舒服。

妈妈:我供你吃,供你喝,有哪一点对不起你?你还有什么不舒服的?

妈妈的一句话就把孩子的感受怼了回去,转而否认和攻击孩子的感受。同样地,这个模式放到夫妻关系中,丈夫用一套所谓的心理学理论否认和攻击妻子的感受。他和他的妈妈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披了一层心理学外衣。心理学理论只是个工具,这个工具如果用得好,可以借助它来认识自己;如果用来教育别人、要求别人,就会变成自我防御,变成豪华监狱。

03

心智发展源于体验而非知识

最好的父母不会切断孩子的体验,

允许孩子完整地按照自身意志体验生命。

我曾经遇到过一件荒唐事:在餐厅吃饭,我看到一个人正在偷一位女士的包。我立刻大喝一声,小偷发现自己暴露了,旋即转身离开。被偷包那一桌有五六个人,他们见状,只是把包拽了回来,也不去追小偷,继续闷声吃饭。我立马起身,挡在过道中间,面对面地截住小偷,然后喊工作人员报警。跟我同行的朋友被我的举动吓坏了,赶紧把我拉到一边,小偷则乘机跑掉。朋友说:“你疯了吗?像你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人,敢独自挡小偷?万一他恼羞成怒,捅你一刀怎么办?”我回答:“我没想那么多,小偷要跑,没人拦着,我就想上前挡住他。”当时,我还觉得朋友挺的,自己挺身而出,维护正义嘛!后来转而一想,维护正义其实有很多方式,比如我可以不当面激怒小偷,悄悄告诉工作人员,请保安出面制止,也能够达到目的,而我却选择了最冒险的方式。这是为什么?问得再深入一些,为什么我会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丧失了思考和对环境的判断能力?这是因为真正的心智发展必须源于自由完整的体验,而我没有这种面对肢体冲突的体验。

有位妈妈分享说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两岁,一个六岁,有段时间经常对打。我想很多家庭可能都遇到过这种问题。孩子打架的原因很多,比如弟弟想跟哥哥一起玩儿,但是弟弟太小了,不懂游戏规则,哥哥生气揍了他。或者,哥哥嫉妒弟弟的新玩具,要抢过来,结果两人动手,都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妈妈该安慰哪一方呢?遵守界限的妈妈不会参与孩子之间的争斗,也不会说“打架可耻,绝对不可以”。她会静静地观察,除非有危险,否则不去干涉。有时候,哥哥把弟弟逼急了,弟弟会发狠反击,哥哥也会有所忌惮。在这个过程中,哥哥会学习到,即便是比自己弱小的人也不能随便欺负,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而弟弟会学习到,想要跟别人一起玩儿,就得遵守游戏规则,双方商量着来,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冲突无法避免。过一段时间之后,两个孩子的相处就会越来越和谐,因为他们知道彼此的界限和需要,他们在不断冲突的关系中逐步体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尊重界限,才能建立彼此都省力的关系。

可以想象,弟弟长大后不会惧怕那些比他年长、强壮的人,且知道如何向强者学习,跟强者合作。哥哥长大后也懂得了拳头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彼此合作才能共赢。所谓情商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没有干涉,没有评价,所以孩子们各自的活力——生龙活虎、男子汉味儿十足的活力,才没有被压抑。

但我不是这样,我是个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文雅,柔柔弱弱的才惹人怜爱。我没有打过架,一次都没有。这导致我不知道肢体冲突中的轻重底线,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这方面的心智没有发育完全,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而不自知。虽然我可以学习一些理论上的安全知识,但是在突如其来的状况下,人都是靠本能的,来不及过大脑。我爸爸小时候很叛逆,从小被打到大,他说他能自动嗅到危险的味道,然后迅速观察周围环境:出口在哪儿、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武器等。要是和几个同伴一起遭遇危险,大家交换一下眼神,彼此就能心领神会,迅速完成沟通和分工。这一系列身心自动化的反应,保护了他的安全。如果情急之下光靠脑子思考的话,估计还没弄清楚状况就被打伤了。当然,大多数人不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来培养对危险的敏感反应,但是基础的心智能力还是必要的。

我们可能都看过类似的新闻报道:年轻情侣路遇一群流氓,男人为了保护女朋友挺身而出,被打成重伤,甚至丢了性命。这也许与他从小缺乏和小伙伴打架的实战经验有关,受一点刺激就容易失去理智,产生自不量力的心智误判。我直面小偷也是如此,从小没有学习过如何保护自己,才会头脑一发热就冲了上去。

所有的心智发展都需要以体验为支撑。比如孩子做粘纸模型手工时,发现家里没有胶棒,有的孩子会说去文具店买,有的孩子却会用熟米粒碾碎了代替胶棒。他是怎么想到的呢?是父母教的吗?有可能连他的父母都不知道熟米粒有这种功能呢!实际上,是这个孩子经常“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儿,把米饭粘到桌子上、地板上、沙发上……到处都是。他体验过用手指碾碎米饭时黏糊糊的感觉,才会在做手工活时创造性地想出这个办法。如果父母不允许他边吃边玩儿,教育他“吃饭时要专心”“浪费粮食可耻”,他还能想出这样的解决方案吗?最好的父母不会切断孩子的体验,允许孩子完整地按照自身意志体验生命。

工作中,经常有些人一遇到阻碍就停滞不前,埋怨“没有条件啊,我能怎么办”,也有人不轻易服输,把看似不可能的都尝试一遍,通常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难题。我自己就是后一种人。比如在开发公众号平台的时候,我想实现某种功能,但是按照常规思路行不通,连技术人员都想放弃了,我却一口气提出两三种替代方案,鼓励大家分头试一试,最后圆满完成任务。所以,我设定的目标一般很少会被打折扣完成。有的人说这是因为我的智商特别高,其实不是,我的智商很普通,幸运的是,我很少被教育。小时候,妈妈整天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心智去教育我,而爸爸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也不怎么教育我。因此,我有了一个喘息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可以自由完整地探索一切,虽然做过很多荒唐事,但创造力的心智因此得以保留和发展。

人人都希望能够轻松拥有丰盛的人生,真正做到这样,需要我们高效率地解决问题,需要具有与事物本质链接的能力。这种能力从哪里来?就源于自由的体验,通过体验与事物本质链接,发展出心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放空自己脑袋里所有听来的、学来的、限制性的念头,把自己归零,复归于婴儿,然后完全从事物的本质、规律出发,一点点地进行逻辑思考,并且有的放矢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所以,创业成功并不是翻几篇羊皮卷、学几本成功学、念个工商管理硕士就能实现的,创业成功通常更需要“空”。

04

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关系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过创伤,

关系的意义就在于双方一起努力,

从一个人的世界中走出来,建立有客体、有他人的世界。

我爸爸的现任太太给我打电话,抱怨爸爸又大发雷霆,原因是爸爸想卖房子,陈述了一堆理由,太太没有马上赞同,她认为得再考虑考虑。爸爸感觉被拒绝,因而暴怒。太太也很委屈,卖房子这么大的事儿,难道都不允许自己考虑一下吗?难道非得他说什么,自己就要马上赞同吗?太太觉得在家里没有话语权。

爸爸这个人,我挺了解,他确实很聪明,我想他在做出决定之前,肯定考虑过各种可能性,最后还是觉得卖房子这个选择最好。所以,他只是在宣布自己的决定,没有要跟别人商量的意思,对方要么同意,要么就是在跟他作对。在爸爸心里,其实只有他自己的意志,没有别人的存在。当然,他在做事情时会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但他会这样做只是出于要安排好事情本身,至于对方作为一个人,会有何种情绪感受,他则感知不到——他只能感知事情的存在,不会感觉到对方是一个需要被倾听、被尊重的人。他觉得自己已经把各种利益关系都考虑好了,各种可能性都想过了,“所以我这个决定就是最正确的,就应该被实施”。

我的妹妹曾经有一段时间内心特别煎熬,她很抗拒上学,也不愿意继续待在那个让她痛苦的家里,于是她趁寒假跑来跟我一起住。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爸爸过来找她,要带她回去。他跟妹妹说:“我知道你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新学期的名额已经替你报上了。你先回去上学,这期间我们可以另找其他喜欢的学校转学。万一找不到,你也可以继续上现在的学校。”妹妹听了不说话,心里却很郁闷。

我能理解妹妹为什么郁闷,因为爸爸看不见她。爸爸没想过去倾听妹妹的感受和意见,他不跟妹妹商量,自己就完成了对整件事情的分析和思考,然后把决定告诉妹妹。或许爸爸的决定是明智的,或许他跟妹妹商量之后,妹妹自己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但是在整个过程中,都只有爸爸一个人的存在,没有妹妹的存在,没有关系的存在。

回想起我小时候,爸爸在很多方面都对我非常好,比如花钱特别大方,满足我几乎所有物质需求,还经常带我出去玩儿。所以,我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光大部分是快乐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不能不快乐,因为在爸爸看来,“我对你已经很好了,一切都替你安排妥当了,所以你必须高高兴兴的”。这就像所有的程序角色都已设定好,我只是配合完成剧情的道具,我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情绪感受。每当我有负面情绪时,爸爸就会失控,愤怒地呵斥我。长大之后,我也一直感受不到自己是个独立存在的人,经常有种虚假感,觉得自己像一个玩具或一具行尸走肉,必须依附于他人才能存在,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没有存在感的假自体”。而我的爸爸妈妈都活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心理学上叫作“心理发育水平只有自体,没有客体”。这一类人无法从心理上意识到对方是独立的、有自由意志的人,他们看不见对方的存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别人。

很多时候,我也会意识不到别人的存在。比如聊天时,和所聊的内容相比,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这个话题跟我有什么关系”,如果完全跟自己无关,我就会毫无兴趣。我还会自以为是地安排各种事情,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处理,至于对方的感受和自由意志,我考虑不到,也不关心。我一度傲慢地认为:“我觉得事情怎么做最好,那就应该怎么做。我的安排已经是最优选择,你就应该执行啊!要是你理解不了,就是你的问题。”

一个朋友来找我爬山,当时我处于生理期,加上没休息好有些疲惫,可是我又想见他,于是思考该如何平衡。他要是去爬山,那我就在山下待着吧。我想自己解决这些小矛盾,但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不舒服怎么不跟我说呢?我们可以另做安排啊,不爬山,改喝茶也行啊!”我猛然醒悟:对啊!为什么我脑子里连与对方商量的选项都没有呢?一遇到问题我就默认自己要想出解决方案,不知道在关系中双方是可以一起商量的。这跟我的父母其实是同一种模式,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有几个妈妈向我提过类似的问题:孩子总喜欢边洗澡边玩水,玩儿多久倒可以顺着他,但是别人要用卫生间怎么办?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妈妈的选项里没有协商这一项,只想着自己如何做到尽善尽美,不给别人添麻烦。事实上,孩子要玩水,别人要上厕所,两者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协商化解的。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经常抱怨:“我辛辛苦苦安排好一切,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怎么不知道感恩,还总是跟我对着干呢?”因为儿女只是父母付出情感的道具啊!他们本身的存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并没有被听见、被感知,所以无论父母为他们做了多少,他们不仅不会感恩,反而会反感,觉得被控制。

很多父母在微博上问我各种关于孩子的问题,比如:“我认为睡前应该刷牙,但是孩子不刷牙,怎么办?”“晚上到点了,孩子不肯睡觉怎么办?”“孩子早上起床说不想上学怎么办?”这些问题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问题背后的套路都是一样的:如何才能把孩子变成父母想象中的样子。

这些父母有没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的感受呢?孩子不肯睡觉,可能是因为他有很兴奋的事情想跟父母分享,或是想跟父母腻歪一会儿,但是父母都忙于各自的事情,急于让孩子睡觉,使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满足。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需要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去了解和感知,而不是当作一个物件去纠正。对于不肯上学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样,或许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如果父母能耐心倾听和了解孩子的感受,好好跟孩子商量,孩子也会很愿意照顾父母的感受,不会让父母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左右为难。孩子或许不像成年人那样擅长控制情绪,但也不是没有理性的怪物。孩子跟大人一样,是需要被倾听、被看见的人。

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要么陷入自恋,要么陷入焦虑。自恋,指的是“我认为做到……就是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现在我都做到了,对方就应该对我满意”。可是对方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我们或许从未认真了解过。关系中的焦虑也常常如此,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处理好一些事情,遇到麻烦和挫折,经常会瞒着对方,一个人去解决。我们没有想过,遇到问题是可以和对方一起去面对,一起想办法的。又或者,对方可能根本不在意这件事情,即便你搞砸了,也没有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关系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并不是一件纯粹的坏事。很多时候,创造力、决断力、生产力等,都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绽放,甚至当我们只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联结,不考虑别人的各种意见时,才是最有创造力和效率的时候。健康人的能量是自由流动的,可以在自体水平和客体水平之间灵活调节,不会一直卡在某个位置动弹不得。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过创伤,关系的意义就在于双方一起努力,从一个人的世界中走出来,建立有客体、有他人的世界。这种踏实关系的存在,会让我们真正放松下来,学会信任和交托。我们在关系中学习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得到对方的回应,从而确认自己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同样的,我们也在关系中看见对方的存在,确认对方的感受,帮助对方活出独立存在感。当我与你同时存在时,幸福就降临了。

05

所有能量用于发展自我

得不到伴侣的支持,觉得自己很无助,

没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没法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这是很多人的剧情。

微博上有网友留言说,妈妈一辈子都在埋怨爸爸断了她的财路。这位网友的妈妈有很多做生意的点子,但每次跟爸爸商量,都因为爸爸不同意而作罢。等妈妈终于开始做生意了,爸爸却不肯帮忙,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因为他不肯帮忙,我的生意才没有做大”。2000年,妈妈想在上海买房,爸爸仍旧不同意,结果错过了好时机。妈妈逢人便说是爸爸害得她一辈子赚不到钱。

这个案例很经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夫妻相互埋怨。我的一个表姐在税务局上班,赶上单位最后一次分房,她当时可以用市场价的3折买到一套大房子,却被5万元的首付难住了。她跟丈夫商量,要他向公婆借钱,但丈夫是个爱面子的大孝子,怎么也不肯开口,最后房子没买成。表姐看到同事们都住上了大房子,只有自己还待在破旧小区里,心里十分窝火。虽然10年之后,他们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同一小区的房子,但价格却是当年的20倍。

我年少时就听表姐抱怨这件事,当时特别同情她,觉得表姐夫真是傻,白白错过了好机会。可是现在再听表姐抱怨,我会问她:“既然你那么想要一套大房子,为什么当初不坚持?以你当时的工作背景,只要开口借,肯定借得到,也还得起。”表姐说:“我当时很无助,觉得老公不支持我,我就没有办法了。”

得不到伴侣的支持,觉得自己很无助,没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法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这是很多人的剧情。尤其是婚姻中的女人,更容易认同这个剧情,即“幸福必须经由一个男人才能实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没成年的状态。

孩子想要实现任何愿望,几乎都得靠父母的支持。如果父母不同意,孩子可能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成心愿。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只要出一点差错,就会遭到父母的冷嘲热讽,“叫你当初不听我的,现在搞砸了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跟我对着干”。这种排山倒海的羞耻感,会淹没一个人积极探索新事物的热情,摧毁一个人的自尊、自信,让人变得畏畏缩缩,不再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达成目标。

开头讲的那对夫妻,其实是妻子无法承受选择失败所带来的羞耻感,不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闯出一番事业来,才会把羞耻感、无助感都扔到丈夫身上,“都是你愚蠢、你无能,才导致我们错失发财的机会”。假设当初丈夫支持她买房,房价涨了,妻子会说:“都是我英明。”房价跌了,妻子会怪:“你怎么不拦着我?”如果丈夫跟妻子一起做生意,事业顺利,妻子会说:“都是我吃苦受累打拼出来的,我的选择多么明智。”事业不顺,妻子会怪:“都是你在旁边碍事,害我赔本。”或许正是因为丈夫对妻子的这套模式再熟悉不过,才不肯跟妻子一起做事。谁愿意总是背黑锅呢?

家和万事兴,夫妻合力有个前提,即双方都有能够自我负责的成年人心态,能够一起面对风险,承受压力,感谢彼此的努力;出了问题能一起解决,而不是急着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夫妻关系如此,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事业关系更是如此。选择合作伙伴,切忌选择那种“只能接受成功,一旦失败,第一时间推卸责任、指责对方”的人。这种人,即使有好想法、创造力,听听他的想法就好,不要一起共事,否则他会给整个团队带来伤害。

当我们认定一件事是好事,那就竭尽全力去做,不用等待任何人的支持。能够理解你的人,自然会跟随你、支持你。自己站稳了,别人才愿意与你为伍;自己能对目标负责,别人才愿意鼎力相助。这是人性的定律。

女人都希望男人会一直爱自己,无条件地对自己好,不离不弃。可人性的定律是:女人越是渴望,越是向外索求,越是担心被抛弃,就越会惹人烦,什么都得不到。当女人彻底放弃“必须经由男人才能实现理想”的期望,把能量用于发展自我,直接走向自己的目标,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时,她就不再是被物化的第二性,而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时,各种有利的资源就会自然而然到来,那个对的男人也会自然而然出现。

06

不要向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索爱

在选择伴侣这件事上,

不可逾越的底线是,

不要选择一个“全封闭自体”的人作为另一半。

心理发育停留在自体水平的人,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看不到别人的存在。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发育水平跟道德无关,有些心理发育处于自体水平的人同样乐于助人,做事的时候同样考虑对方的利益。而心理发育到客体水平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对方都是平等存在的人,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会关心对方的喜怒哀乐,在关系中的互动良好,能够彼此妥协,却不背负纠缠。大部分人的心理发育都介于自体水平和客体水平之间。

我曾经上过母婴关系的课程,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不要纠结于母亲为什么会跟婴儿失去联结、不能感知到婴儿的真实需求,这样的事情会不断发生,关键是母亲要能够走出一个人的世界,然后再去感受婴儿,修复联结。关心如何修复联结,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有了误会不要紧,失去联结也不要紧,只要能够再次去听、去看见真实的对方,一起努力修复,关系就会越来越默契。

也有另一种情况:对方几乎完全处于自体水平,并且不愿意打开自己。这听上去很极端,其实并不少见,在中国的婚姻关系中就有许多。这种情况跟文化教育水平没有关系,这样的人既可能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社会功能较差的人,也可能是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地位很高,看上去理性、温和的人。只不过,后者往往更难识别,因为他具有理性和意识,让自己看上去似乎能考虑各方需求,平衡各种关系,但实际在心理上,他没法感同身受对方是一个跟自己一样平等的人。

在这里,我们把那种完全处于自体水平,不愿意打开自己的人,称为“全封闭自体”。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跟我想象中的一样,我认为你是这样,你就必须是这样。比如,他们希望某个人积极上进,如果对方做不到,他们就会因恨铁不成钢而生气、歇斯底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妈妈认为女儿是离开自己就活不下去的弱者,但女儿开始自我成长,自立自强,拒绝妈妈的金钱援助。对此妈妈没有感到欣慰,反而恨得牙痒痒,说:“我非常想让女儿恋家,这样她就不得不依赖我了。”这个案例听上去比较极端,但我们身边类似的情境并不少见。比如,当儿女表现出独立自强的意愿时,父母便开始嘲讽打击,“你不行,做错了还得回来求我们,让我们给你背黑锅”,因为父母无法忍受儿女跟自己想象中设定好的角色不一样。

我曾经跟一个关系很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当时我特别兴奋激动,但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说了一句“5点了,该走了”。我感到有些失落,问他为什么不回应我,结果他很生气地质问我:“你就不能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吗?为什么要跟我说?”他的态度让我觉得更委屈了:“我并没有情绪失控,也没有像泼妇一样攻击你,你为何有这么激烈的反弹?”他回答:“刚才你的情绪就是很激动,就是在指责我,我当然要反击你!”然后,我进入可笑的“自证无罪”环节,不停地解释自己没有恶意、没有失控和攻击,只是希望对方能够看见真实的我。

我幻想中的美好画面,就像两只小猫初次相遇,由于彼此不了解,都有些紧张,担心对方会有敌意,接着互相观察了一会儿,各自做出友好的动作,最后一起愉快地玩耍。我以为只要释放足够多的善意,就能消除误解和敌意。可事实是,我越解释,他就越紧张、越愤怒。他说了一句话,令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你不要再说了,我的头很痛,你就是要侵入我的脑子改造我。”

为什么我想跟他建立关系的做法,在他看来却是我想侵入他的脑子控制他?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你要如此拼命地捍卫自己的观点?真实的我是怎么样的,我们的关系如何,你一点儿都不关心吗?你的观点比什么都重要吗?”他很无奈,也很生气地说:“那就是我呀!”

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的观点——他所认为的这个世界应该怎样,他给所有人设定的角色、剧情,就等于他这个人。改变他的观点,就像要他的命。我和他关系的真相是,他并不想和我愉快地玩耍,他需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打扰。在他的世界里,已经设定好了各种人物角色,谁主动“敲门”,谁渴望得到他的回应,谁就是在攻击他,谁就是坏人。这些剧情已经写入他的潜意识,成为他的脑神经细胞记忆,他眼中的真实世界就是如此。所以,我想要改变这个剧情,想要他看见真实的我,这确实是在侵入他的脑子。

这听上去有些荒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工作中,你提供了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可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有的同事会感谢你,并主动配合调整自己的计划。而有的同事却会埋怨你,因为他的内在是封闭的,你打乱了他的计划,就等于伤害了他。即使他嘴上说“谢谢”,内心也会反抗你,最终行动上还会按照原计划去做——他要坚定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的重要性远远胜过把事情做好。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有网友留言说,自己拼命向父母示好,带父母旅行、给父母买礼物,努力上进,学习新技能、升职加薪……做这一切都是希望父母能够认可自己。但不管怎么做,父母依然不停地攻击和羞辱自己:“我们还能指望你?等我们老了、病了、不中用了,你不把我们踹出家门就不错了!”“买一箱梨给我们吃?你是在咒我们早点儿死吧?”“这么殷勤,是不是想跟你弟弟争房产啊?”……无论孩子如何证明,父母都不相信他们是善意的,认定他们做什么都别有用心。而孩子以为如果父母明白了自己的善意就会开心。事实上,父母需要的只是一切如他们的剧情所愿。

在父母设定的剧情中,他们自己是好人,孩子是心怀恶意的坏人,好人攻击和羞辱坏人理所当然。要是孩子敢跳出来“自证无罪”,这不是在拆父母的台吗?所以,如果孩子希望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不是他们设想中的坏人,那父母的好人角色还怎么演下去呢?他们过去对儿女的攻击和羞辱岂不都成了“罪证”?如此一来,父母的整个人生可能都要崩塌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攻击和羞辱孩子,就是在捍卫他们自己。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和允许,不再参演父母的剧情,把能量用在过好自己的人生上。

总之,在选择伴侣这件事上,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不要选择一个“全封闭自体”的人作为另一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伴侣是童年幸福、心理健康的幸运儿,可事实上,大部分人的童年都不怎么幸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创伤,各种内在剧情会使我们偏离真相,看不见真实的对方。但是没关系,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去认知自己的内在剧情,去察觉内在剧情不等于真实的世界,渴望看见、了解真实的对方,那么童年的创伤再大,也一样能够过好日子,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注释

[1]家庭系统排列:由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研究发展的一种家庭治疗方法。通过角色代表及互动呈现,探讨人们面临的心灵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