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1457000000008

第8章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2)

度尚手下将士无不喜笑颜开,每天游猎休息,既养精神,又四处游玩。一天,将士外出营内无人时,度尚秘密派人到营内烧了一把火,把营账全部烧光。

天黑之前,将士们回来一看,个个都惊呆了,有些平日有些私蓄的这时都一个个哭丧着脸。正在此时,度尚来了。他见状故意捶胸顿足地号啕大哭起来:“可恶的贼人,竟敢如此大胆子,这是本官一时疏漏,让贼匪钻了空子,不过,没有白流的血,弟兄们的损失定要教贼匪加倍偿还!”大伙的怒火被度尚点燃起来了,一个个都无不咬牙切齿。度尚见状,又火上浇油:“这伙贼子所抢的钱财,几代人也用不完,光金银珠宝就多得如山一样,我等兄弟只要奋力一战,定可全数缴获。如果打败他们,弟兄们这点损失就根本不在话下了。”大家都说愿听度尚调遣。

第二天黎明时分,将士们就怀着一腔怒火出发了。这边,卜、潘一伙也听到了度尚出的风,以为援兵未到,正放松警惕,毫无戒备。突然,官军们冲杀上来,卜、潘一伙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三下五除二,这伙小股武装被很快歼灭了。卜、潘两个为首者被乱刀砍死。这样,本来较难解决的难题,在度尚的智谋下迅速解决了。

略用小计,烧毁营地,以激励将士以大智大勇奋力杀敌。度尚这个“激将”智谋用得恰到好处。看起来它是一种冒险,但冒险之中蕴含着合理性,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商战使用范例)。

他们为什么不好好表现。

当今社会,诱惑太多,人们很容易对工作失去兴趣,失去热情,造成工作效率降低。这时,领导就必须想办法激起他的干劲。

人才不好好表现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适当的激励。对领导者而言,激励即使不是一种口头禅,也会由于误解激励而采用了无效的方式。

领导者不了解激励的真义,没有花时间深入探讨激励的本质,只在嘴巴上说说,却缺乏真正的有效措施。这种空口说白话的激励,不能激励员工好好地表现。有些人认为刺激、鼓舞或开一些空头支票来描述未来的远景,便等于激励。有些人以为诚恳或坦诚就是激励,于是把这些与激励有关的东西当作激励看待,结果也没有适当的激励。更有些人用施加压力来激励,短暂地提高绩效,便自以为得计。当然,也有些人知而不行,认为不激励又如何?不料缺乏激励,员工便不好好表现,以致绩效不佳。绩效不佳的理由很多,包括组织、制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然而,大家很容易一下子便把责任推给“沟通不良”或“士气不振”。其中士气不振又联想到缺乏激励,所以缺乏激励成为争相指责的对象之一。

“不激励不行”似乎是一种趋势,因为大家公认激励是有效的驱动力,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尽量好好地表现。不激励的主管,下属懒洋洋,主管自己也不好受。缺乏激励可能产生的不良现象,例如,士气低落;员工流动率过大;彼此之间漠不关心,没有人情味;大家厌烦工作,生产力降低;不用心、不专心,到处制造浪费;一动不如一静,抵制革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就造成绩效不佳的可怕结果。

有位专家将“激励”比喻成一把宝刀,有刀刃,也有刀背,用得正确,用对地方,用对时机,效果很好。反之则可能伤到自己,危及组织。领导者更须保持着恭敬虔诚的态度,用心学习正确的激励之道。“激励”部属的第一课,是首先要建立一套正确的激励理念。

(1)下属的动机是可以驱动的。

(2)绝大多数的下属会喜欢自己的工作。

(3)下属都期望把工作做好、做对,而不会存心犯错。

(4)每位下属对需求的满足有完全不同的期待。

(5)下属愿意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

(6)金钱有相当程度的激励作用。

(7)让下属觉得重要无比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8)激励可以产生大于个体运作效果的绩效。不激励不行,有时候,激励是领导给员工注入的“兴奋剂”。

(处世使用范例)。

苏秦激张仪。

树怕剥皮,人怕激气。许多事情可以凭借这一激而办成功。

求人办事,在方法上决不可死套一个模式,应该随着办事的对象及其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方法,适合于某人某事,但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对有些人,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诚相待,就能打动他;但在同样情况下,另外一些人可能“敬酒不吃吃罚酒”,你磨破嘴皮,他就是不答应你的请求,此刻如果你改变策略,突然给他一个强烈的反刺激,用超常的手段去激励他,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张仪因久不得志,穷困潦倒,一日到苏秦府上拜见苏秦。好几天后,苏秦才出来见他,并只让他坐在家仆们坐的堂下,仅赐给仆妾们吃的饭食,而且还几次故意责备张仪,说他穷酸,不想和他打交道。张仪听后气愤不已,离开了苏秦,前往秦国。

在张仪去秦国的途中,却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与他结伴同行,送给他许多金钱。张仪到达秦国后,依靠陌生人资助的钱财得以拜见了秦惠王,并很快被秦惠王拜为客卿。这时,那位同伴向张仪告辞要走了,张仪问其缘由,那人说:“我并不了解你,真正了解和关心你的是苏君(即苏秦)。他当时担心秦国伐赵而使合纵抗秦的计划破产,认为只有你才有能力去左右秦国的国策,所以他当时用语言刺激你,使你来到秦国。而后又私下派我跟着并接近你,供你给用。现在你已被秦王聘用,我就算完成了任务,该回去告诉苏君了。”张仪听后大为感慨。张仪后来凭他的智慧和才能,说服秦王,使秦军15年未越函谷关一步,为苏秦合纵之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可见激将方式只要使用得当,适时适度,效果是妙不可言的。

取敌之利者,货也。

(兵家使用范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自古以来,用兵之要也被公认为礼多禄厚。礼多,则智慧之士不远万里而来;禄厚,则义勇之士置生死于度外。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见金钱对人的威力巨大。

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就曾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方法。

有一天,管仲对齐桓公说:“去年有四万两千金租税收入,我恳求大王把这些钱预付给各位将士,作为预约杀敌立功的奖金。”

齐桓公同意了。于是管仲召集全军将士,对他们讲:“战争早晚会暴发,现在能预约杀敌立功者,可以马上领赏。”

8—管仲。

找于娟要孙子兵法中管仲图。

将士们开始窃窃私语。一会儿,一名士兵站出来问:“到底要击败几个敌人才能领赏?”

“一百个。”管仲答道。“那我就试试看吧。”士兵欣然说道。

管仲当场发给他500金。于是,将士们纷纷报名,约定拿敌大将首级给千金,杀敌兵一人都给十金。四万二千金很快发放完毕,将士们兴高采烈、斗志昂扬地散去。

这时,齐桓公却担心地问:“他们拿到那些钱会不会白白地浪费掉?”

管仲回答:“不会的,请不要担心。将士们拿到钱会让家人过上舒服日子,一旦上了战场,他们自然会为保全名誉,报答国恩而拼命一战。只要志气高昂,就一定能打败敌人。以四万二千金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岂不太便宜了。”

果然半年之后,齐国与蔡国发生战事。不出管仲所料,那些领了奖的将士的父母、兄弟和妻子都叮咛他们:“受此恩泽,理应原子效,男子汉决不可卑怯,一定要遵守约定,奋勇杀敌。”

齐军受家人激励,士气大增。战场上他们奋勇作战,一举击败蔡军,蔡国割地赔款请和。这的确是:“军无财则士不来,军无赏则士不往。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商战使用范例)。

奖励标准就是价值标准。

有一家生产煤气热水器的企业,销售成绩一直不理想。老板认为原因是价格定得偏高,他决定降价20%,于是召集销售人员开会宣布这一决定,大多数销售员赞同老板的决定。只有一个人表示,问题不是出在售价上,而是售后服务网点分布不合理以及服务态度不够好。老板听后不以为然,仍坚持自己的决定,并宣布将按销售额给推销人员分红。在降价后一个月左右时间内,销售量果然大增,有关人员也得到了可观的分红奖励。但随后销售便直线下降,原因正是售后服务跟不上,用户纷纷投诉,甚至写信向媒体投诉。

他们的竞争对手趁机推出新型产品,广布服务网点并承诺如果售出的产品有问题,维修人员会在24小时内到场解决。结果这个企业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夺去了大半。可见老板如果只奖励那些顺从听话的员工,而忽视那些有真知灼见、持不同意见的员工,会给企业带来危害,甚至可能是致命的。以上的例子还说明,人们会积极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而不考虑是否是正确的。因此老板们千万不要把奖励问题当成一件小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正确的奖励视为最重要的领导原则,并不为过。

在办公室和车间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员工,他们往往提前半小时上班,而过了下班时间,他们看上去还在那里工作。老板看到这种情况真是喜上眉梢,因此,一有机会,就会优先提拔这些员工。可是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员工在上班的时候可能并不是紧张地工作。当老板不在的时候,看报,聊天,甚至干私活。一旦老板出现,他们立即看上去在一本正经地工作。这在有些企业已经形成一种风气。而另一些员工,一般总是按时上下班,并且工作起来效率高,一方面是精神集中,一方面是巧干,最后总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往往下班时间老板来巡视时,他们已经离开了。老板这时只看到了那些仍然在岗位上工作的人对已经走的人心生不满,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奖励他们了。这种现象应当引起老板的深思。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不能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完成你的工作,那么不是你被分配太多的工作,就是你的能力不够。”

中国古语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论是古代的君王、官吏,还是今天的总裁、经理,你奖励什么,惩罚什么,无疑就是向人昭示你的价值标准。你的下属和员工,或者认同你的价值标准,努力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成为你所希望他成为的那种人;或者不接受你的价值标准,离开你的企业;或者就是阳奉阴违,投机取巧。

作为一个领导者,建立自己正确的即符合企业、组织根本利益的,明确的即不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罚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应该是领导工作的头等大事。要求人们做出什么行为,与其仅仅停留在希望和要求上,不如对这种行为作出明明白白的奖励来得有效。作为领导者,牢记以下几点。

(1)奖励彻底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采取了应急措施。

(2)奖励冒险,而不是躲避风险。

(3)奖励实用的创造,而不是盲从。

(4)奖励决定性的行动,而不是无用的分析。

(5)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是忙忙碌碌的行为。

(6)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快速的工作。

(7)奖励简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

(8)奖励无声的有效行动,反对哗众取宠。

(9)奖励忠诚,反对背叛。

(10)奖励合作,反对内讧。

(处世使用范例)。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战争中,将帅要用重赏调动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在管理中,领导同样要用重赏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重赏,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辅相成。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动力,奖励时重视它无疑十分重要。但是,重视物质奖励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专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一切向钱看”,而是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处理好长远和眼前、整体和局部的利益关系,引导人们从关心个人到关心他人、集体、国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精神奖励是人们的高层次需要,精神利益的满足是促使人们自身能力发展完善的重要动力。实行精神奖励,能促使人们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陶冶思想情操,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使自己的各种能力不断发展、丰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奖励时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现阶段,既不能只给物质奖励,使人们忘记大目标;又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只进行精神奖励。要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包括奖励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对于社会先进分子则应有更高的要求。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兵家使用范例)。

战胜敌人使自己更加强大。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敌”,这句话可作两种理解:第一,被俘虏的敌兵们态度好的,应该养起来以备日后任用;第二,对被俘虏的敌士卒要善待他,照顾其生活,以便争取他们为己方工作。优待俘虏,这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新政策,但在孙子以前,屠杀活埋俘虏是常事,因为当时还不懂得使用俘虏的意义,而孙子却能提出“卒善而养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主张。“是谓胜敌而益强”,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经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渐渐平定了全国的混乱局面。某一天,他展开地图,总结平乱的政绩,望着标识着密密麻麻符号的作战形势图,他不禁茫然,便对幕僚邓禹道:“天下如此辽阔,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郡,要到那年那月,才能使全国安定下来呀?我真上没有把握呀!”

邓禹回答:“诚然,如今天下群雄兴起,战乱不息,前景不测。但是万民都眼望着明君的出现。自古以来,兴亡都在于仁德的厚薄,而不在于土地的大小。请您不要灰心丧气,只要一心一意积王者之德,天下最终会归于统一的。”

刘秀然其言。半个月后,他率兵击败了称作“铜马”的农民军。对那些愿意投降的将士,刘秀非但不治罪、反而让他们维持原职参加刘军,继续作战,且对其统领们一一封侯。他这样对叛军恩宠有如,以致于他们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满疑惑及不安。

对这种情形,刘秀也察觉到了,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投降军队不予整编,维护原编制,叛军各将领仍复位,带领原部下参战,本部不作干涉。命令下去后,为了观察实际反应,刘秀经常一个人单骑来往于各营地巡视。此时如果有人行刺刘秀,那真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但是叛军众将士看到刘秀如此诚恳,都产生了景卿之心。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诚恳待人,不怀疑我们,实在是一位度量宏大的宽仁长者!以前我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他居心叵测,现在回想起来,真觉惭愧。今后为了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我们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有所不辞!”

从此以后,这些降将都成了刘秀忠实的部北朝鲜,跟着刘秀披荆斩棘、赴汤蹈火,立下汗马功劳。而刘秀凭着他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终于平定了天下的混乱,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的这种作法就是运用“卒善而待之,是谓胜敌鄙益强”战略思想。他诚恳待人、宽以待人,以君子之心度他人之腹,以温和而实用的态度,感化部下,最终能笼络人心,壮大自己。这就当然能够取得胜利。

(商战使用范例)

洞悉竞争对手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