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写好孩子的人生脚本
14586800000002

第2章 自我磨砺篇

输赢玻璃球——如何在失败中培养毅力

就这样,我红着眼睛默默地离开了那群人。听着身后人们对那个孩子的一片欢呼声,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望见那个装玻璃球的空盒子,想着还欠人家18颗玻璃球的债,我又大哭了一场。

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他们去的是游乐园,手上拿的是iPad,玩的是网游,比的是智能玩具,看的是卡通片。而在我成长的年代里,根本没有这份福气。那时候男孩子们聚在一起,玩的是捉迷藏之类的古老游戏,是争上游、升级(又名打百分)一类的扑克牌玩意儿,再不就是赢个杏核、玻璃球、烟盒、蛤蟆片(一种铁片)之类的东西。

那年头,我们玩不起花钱的玩意儿(注:那年头,小孩子玩的东西大多是不需花钱买的,如香烟纸盒就是跟大人要来的,杏核、铁片就是相互换来的。)。

在当年的游戏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赢玻璃球,因为我曾有过大起大落的经历。赢玻璃球(又称弹珠珠或弹球)的游戏,就是用食指与拇指夹住跳棋大小的玻璃球弹射,如果弹中了一颗玻璃球,就可以将它赢走。

曾几何时,我辛辛苦苦才搞到十余颗各色花样的玻璃球(注:那年头,玻璃球是很难搞到的。我的这些玻璃球都是拿各种小玩意儿与别的孩子换来的。)。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玩赏一阵(我当时上小学三年级),有时还会向我信得过的小朋友展示一番,那是我当年最宝贵的财富了。

一天,我们院儿(注:我当时住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校园里。)里一个比我矮半个头的小孩儿,不知从哪里听说我有这些玻璃球,提出要与我赌玻璃球。我望着他那张蹭满鼻涕的脸,毫不犹豫就应了战。没想到,那天我不光将老本儿输了个精光,还倒欠了他18颗玻璃球。到后来弹球时,我的手都在发颤,那么近的距离都弹不准。而他的手,却像是着了魔似的,那么老远都一弹一个准儿,赢得我心里直发慌。

那天,还有不少孩子观战,都在为他助威,这更搅得我心烦意乱。后来,那孩子的一个邻居(是一个比我大几岁的男孩子)提出不要再玩了,让我回去先筹集这18颗玻璃球,等还了账再玩,并给了我一个月的期限。

就这样,我红着眼睛默默地离开了那群人。

听着身后那些观战的孩子们对那个孩子发出的一片欢呼声,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望见那个装玻璃球的空盒子,想着还欠人家18颗玻璃球的债,我又大哭了一场。

那天,我第一次尝到了愁的滋味。

败也败了,哭也哭了,大半天过去了,我开始冷静下来。我心里想他凭什么赢了我,是有高人指点还是他疯了似的练习过?也许是两者合一?他能这样,我也一定行!想到这里,我走到水龙头边洗了把脸,握紧了拳头,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赢,我一定能赢!

在以后的一个月中,虽然没有高人指点,我依然每天在家苦练弹射玻璃球的功夫,有时练到手指疼痛,我都顾不上了。

这番苦练使我从几厘米都弹不准到几十厘米之外都能弹得准。我在等待时机赢回自己失去的宝贝。

终于一个月后,那个孩子流着鼻涕来向我讨债,我告诉他现在还没有凑全,并提出接着玩,无论赢输都会一并还债,但他却说要回去问一问隔壁家的大孩子。

“为什么?”我奇怪地问。

“因为上次是他叫我来找你玩的,而且在玩之前,他还教了我半天怎样弹玻璃球才准。”那孩子得意地说。

“噢?你弹得那么准,为什么上次又不接着玩了?”我又问。

“是啊,我也不知道,是他不让我再玩的。”

“那我们今天再玩,他就管不着你了。”说着,我拿出两颗新找到的玻璃球给他看,提出只要他答应与我玩,我就给他。望着那两颗漂亮的玻璃球,他的眼睛都放光了。

于是,我们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开始赌玻璃球。不一会儿,我就将欠他的所有玻璃球都赢了回来,包括我刚给他的那两颗。到后来,那个孩子忽然恳求我,问我能不能给他9颗玻璃球,并解释说这是因为他每次赢玻璃球,都要分给他那个邻居大孩子一半,所以他等于欠了那个邻居大孩子9颗玻璃球。

我无奈地摇摇头说:“我上次已经将所有的‘家产’都输给你了,我也没求你还给我那些玻璃球啊。”

就在我们争论不休时,那个邻居大孩子出现了。他上来就问我有没有还债。

“我已经一颗都不欠了。”我坚定地说,声音都在颤抖。

“什么?”他瞪着双眼望着我,然后一步跳到那个小孩子面前,厉声问他是否属实。

“是的,我们刚玩完,都让他给赢回去了。”他哭丧着脸说。

接着,我就听见一记响亮的耳光和一阵狂烈的号哭。在这哭声中,我离开了他们两人。但那个大孩子还是不甘心,追上来提出要亲自与我玩。

我望着他那副着急的样子,指指他身后那个眼泪鼻涕流成一团儿的小孩子说:“要玩,我也只跟他玩。”

那一天,是我儿时少有的开心日子。

这一个月的苦练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也出其不意地赢了那小子一回,一扫我因上次输玻璃球而生的满脑子晦气。

回家以后,我放声高唱:“太阳出来了——”(注: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八个样板戏之一《白毛女》舞剧中,喜儿见着前来救她的旧日恋人大春时在山洞口唱的歌。)

现在回想起这一切,我心里仍感到无比激动!

输赢玻璃球,不过是小孩子的一种游戏罢了。但那次经历,使我懂得赢输都不会是永久不变的事情。只要下足了功夫,输赢的局面是可以改变的。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困难中盼望光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个10岁的小孩子能领悟到这番道理,我要特别感谢那已经绝迹了的游戏。

在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中,我曾多次身临这般困境,但我都闯了过来,这得益于早年的生活磨炼。从心理学来讲,也许那一次的输赢经历已经在我的潜意识深处种下一颗信念的种子,它开始自然地生长,积聚了积极的能量,在我以后的成长中深深地影响着我。

孩提时代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与游戏上的起落,长大之后也当会更积极面对生活与工作上的挫折。人的生活之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自我信念和信念引导下的行为,能够使一个人摔倒后再次爬起来,而毅力就是摔倒后再爬起来次数的积累。

心理分析——意志力是不断强化的结果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主张:人的性格形成是不断强化(注:强化,是指通过某种强化物的作用来增强某一特定行为的出现,如家长可通过奖励(正强化物)来激发孩子的良好表现,通过批评(负强化物)来制止孩子的不良表现。)(Reinforcement)的结果。人的习惯行为因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而不断加强,因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而不断削弱。所以,人欲塑造自己的某种性格特点(如坚韧不拔、胸襟开阔等),就必须在生活中不断为自己的性格塑造提供正强化的机会和条件。

在输赢玻璃球这件事情上,我的收获不仅在于赢回了那18颗玻璃球,扫去了笼罩在心头一个月之久的阴云,还在于我学会了怎样在困难面前不弯腰、不低头,想方设法加以克服。由此,这次经历强化了我性格中坚定信念(注:信念,通常分为基本的信念和特定的信念。特定的信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预期,也称为自我效能感,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对自我有关能力积极或消极的感觉。)、持之以恒的一面,使我以后在面临生活挫折时,都会自然地从此次经历中吸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换言之,因为你以前有过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所以当你再次陷入困境时,你会自觉不自觉地抱有必胜的信念,还要争取成功一回。而一旦你经受住了失败的考验,你就不再畏惧失败的到来。

这份从失败中追求成功的信念,就是你坚毅性格的基础。

成长启示——如何从危机中看到生机

在生命旅程中,一次生活上的失意、一次恋爱上的失望、一次生意上的失利、一次考场上的失误,都同时包含着危机与生机两个方面。如果我们的认知把当下的挫折和苦难灾难化地放大,通常会带来更为挫败的情绪、更为受阻的行动。当一个人正面临着挫折的危机时,很容易被负面情绪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地将挫折夸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再难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因此,他也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应对挫折。

其实,挫折可使人成熟,失意可使人清醒。如果一个人总能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境中看到希望,抱有积极的信念,并将此付诸具体有效的行动,那么他就是在塑造自己的坚毅性格了。

此外,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可使一个人沉沦、气馁;也可使一个人变得坚毅、顽强。这两种心理状态其实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关键看一个人怎样辩证地看待其中的得与失。只要他能够从失中看到得,从得中看到失,那么他就是在强化自己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毅力了。

除此之外,在这种勇气和毅力的帮助下,我们还需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地行动,才能够度过危机,在其中有所成长。

古人云:智者善因祸为福。西谚亦曰:生活的诀窍就是将绊脚石变为敲门砖(The secret of life is to make stepping stones out of stumbling blocks)。这本质上就是鼓励人们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泽东语)。每个人能越早感悟到这一点,就越能够在困境中战胜困难,完善自我。

由于有了那一次输赢玻璃球的经历,日后在生活中遇到其他挫折时,我都力争扭转局面,追求那心花怒放、扬眉吐气的一刻。多年来,这种坚定的信念常常敦促我,即使不能立刻如意,想一想那次输赢玻璃球的经历,我也感到很温暖,浑身充满了力量。

所以说,信念是让人继续追求成功的基础,毅力是失败中成功经验的强化与积累。

相关科学研究1——信念影响行为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对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心理学研究的诸多结果证明了这一观点。

科隆大学达米斯奇(L.Damisch)、斯德波洛克(B.Stoberock)和穆斯威勒(T.Mussweiler)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一些大学生做实验对象,分别进行了两组实验。

实验一组中,12名男生、16名女生被随机分成两组,在一百米外进行10次投篮。激发信念组被分到“幸运之球”,控制组被分到“普通的球”。结果显示激发信念组平均投中6.42次,控制组平均投中2.15次。

实验二组中,要求参与者都带上自己的幸运符去参加一个电脑记忆游戏。来到实验地点后,工作人员会把他们五花八门的幸运符暂时拿走拍照登记。一半的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前就能拿回属于自己的幸运符,而另一半参与者则被告知由于相机故障只能稍后才能拿到幸运符。

结果,电脑记忆游戏的数据表明,实验前拿到幸运符的参与者在游戏中的成绩明显高于未拿到幸运符的参与者。正如预期的那样,显然带着幸运物参加记忆游戏的参与者,有了更多的积极心理暗示,从而比没有带着幸运符的参与者表现更好。

这种心理机制表明:积极的信念能够提高人的自我效能,从而改善行为表现。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孩子在成长路上,必然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此时,孩子自然会产生负性情绪及认知偏差。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及寻找方法的意愿,形成习得无助感。在此,我有以下建议。

岳博士家教建议1:引导孩子学会接纳并释放负性情绪

面对挫折,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释放负性情绪也是人生的修炼。脑科学研究认为,当强大的负性情绪出现时,大脑皮层的理性思维会受到严重的抑制。由此看来,只有把负性情绪合理释放了,有效的思考才可以启动,我们通常说的“通情达理”,就是指这个意思。

岳博士家教建议2:引导孩子学会梳理问题的成因

面对挫折,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培养对目标达成的信念。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在挫败中寻找个人的闪光点、积极的行为表现以树立信心。

岳博士家教建议3:引导孩子学会在受挫时寻找应对策略

面对挫败,家长要引导孩子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付诸行动。在这当中,家长还要注意强化孩子在化解挫折中的正面效应,以最大限度地磨炼孩子的毅力。

成功就是一个人在落到最低点时弹高能力的表现。

——乔治·巴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著名将领)

找啊,找啊,找朋友——如何在冲突中升华友谊

在去老四家的路上,我们彼此都不说话,只是闷着头走路,在无声中走完了那漫长的路程。而一到老四家,他就给我端上了一杯凉开水,当时我心里好感动……

小孩子是在友谊的沉浮中成熟的。

我上小学六年级时,年级重新编了班。同学们聚在一个新班内,彼此都感到很新鲜,并很快形成不同的朋友圈子。我也与其中四位较投缘的男同学组成了一个小圈子,还在一位同学家吃了饭。席间,有人提议每人各报出生日期,以兄弟相称,这立即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于是,我成了老三。

可惜没多久,我们五个人之间就开始闹矛盾,出现分裂。先是我与老五结盟,与其他三位关系搞僵了,彼此见面都不说话。后来我又由于什么事说话不慎,得罪了老五。渐渐地,他也离我而去,彼此见面仅打个招呼,全无昔日之亲密情谊。

就这样,在短短的四个月内,我由五兄弟中的老三,变成了孤家寡人。在那些孤独的日子里,我是多么怀念当初聚首的时光,我又是多么渴望大家能聚在一起再吃一顿饭。表面上,我看见他们仍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内心深处,我无时无刻不期待着他们主动与我打招呼。可惜,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这段时间的郁闷和失落被细心的妈妈看了出来,她几次关切地问我最近为什么不开心,是否需要她的帮助。在妈妈温柔的关爱声中,我把我们五兄弟从“桃园结义”到我变成“孤家寡人”的经历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她。妈妈耐心地听着我的诉说,并不时地回应,启发我思考。

在父母的积极引导下,我开始检讨自己的过失。

我发现以前我老是在挑别人的错,认为是他们对不住我,但我从未认真想过我曾做过什么对不住他们的事情。现在想来,我也有过对不住他们的时候,像我平时说话不慎,就在无形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却还浑然不知。我还注意到,有时我和朋友讨论学习问题,我对他们的过错会不留情面地指正,使人家下不了台。于是,我开始学着话到嘴边留半句,三思而后言。

凡此种种,都使我慢慢学会了反省自己,宽容他人。

此后,我不再盯着别人的过错不放,而是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更重要的是,我不再等着他们先来找我,而是主动去找他们。于是,我主动接近老四,提出和他一同做作业。老四起初对我的善意表示有些冷漠,但我没有放弃,而是另找机会再次邀他。这次他感到过意不去,就答应了我的要求,并拉着老二一同到他家去做作业。

在去老四家的路上,我们彼此都不说话,只是闷着头走路,在无声中走完了那段漫长的路程。而一到老四家,他就给我端上了一杯凉开水,当时我心里好感动……

那天做完作业后,我们就无话不说了。回家时,我是一溜烟儿跑回去的,那兴奋的心情,现在想起来还会有心跳的感觉。

再次获得友谊,我倍加珍惜,并注意克服自己以往的缺点。就这样,我也重新赢得了老五的友谊(由于其他原因,老大没有再与我们组合)。我们四人又一同做作业,一同玩耍,令班上其他同学大感诧异,连老师都来问我们怎么又“分久必合”了。

一次,趁我父母出差之机,我邀请他们三人到我家来玩。临到吃饭时,我提议大家自己做饭吃(注:在我成长的年代里,男孩、女孩很小就学会帮父母做饭。)。于是,我们有人择豆角,有人煮米饭,有人洗菜,有人炒菜,不一会儿就凑足了一桌饭。大家一起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入口倍感香甜。而对我来说,吃这一顿“团圆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我朝思暮想的一刻,它使我们的聚义又回到了原点,它使我们对彼此也多了一份了解。

这样在一年中,我与几位兄弟由合至散,再由散至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沉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对友谊有了更深的了解:友谊的基础,不仅是共同的兴趣与爱好,还有共同的宽容与谅解。而小孩子之间的宽容与谅解,就是学会主动认错,并在出现误会时主动与对方沟通。

小孩子之间,还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呢?

多年后,当我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时,曾与我的心理学导师讲述了这一段经历。他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做了一番心理分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五兄弟”的经历,改变了你的交友方式。

的确,“五兄弟”的经历,使我懂得了反省与宽容的可贵。我是先失去了友谊,才知道友谊是怎样获得并保持的。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人之友谊也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心理分析——互敬共鸣是友谊的基石

心理学认为:人的友谊发展过程,是将个人的自我世界融入到众人的自我世界里去的过程。也就是说,友谊的发展要使人学会理解他人、谅解他人,并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在这当中,人们要学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的不足,进而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友谊基础,使大家珍惜彼此间的情谊。

美国心理学家乔塞尔森(R.Josselson)进一步指出:友谊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互敬共鸣(注:互敬共鸣,指朋友之间要学会在共同的交往中,开放自己,尊重对方,分享各自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获取彼此的信任和理解。)(Mutuality and Resonance)。对于小孩子来讲,这意味着他们要学会在共同的交往和玩耍中理解对方,谦让对方,不要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才能培养出友谊的花朵,使它长开不谢。

小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时常会认为是对方做出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所以与对方分手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心理学当中,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注:自我中心,在心理学中,泛指一个人凡事皆以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为中心的思维方式。)(Ego-centric Thinking)的表现,也是儿童认知能力(注:认知能力,在心理学中,泛指一个人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的阶段性特点。

这一阶段,他们还不能有效地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过错,做出自我批评。然而,生活的矛盾与冲突会使得他们逐渐成熟起来,冲破自我中心的束缚,懂得友谊的真正含义。

成长启示——反思、理解、主动是友谊的关键

同伴群体通常是由在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青少年的学习与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伙伴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冲突的发生也是自然而然的。在“五兄弟”友谊的沉浮中,父母亲的循循善诱,使我对这件事情的认识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我由盯着他人的过错不放到开始检讨自己的过错;它使我学会了在批评他人的同时,也做自我批评;它也使我开始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懂得了怎样去谅解他人;它还使我懂得了怎样主动伸出手,去寻求他人的谅解。

这样,我对友谊的理解与处理就有了一个质的变化,也由衷体会到反省与宽容的意义所在。我的主动姿态最终赢得了其他各位兄弟的积极反应,使得大家和好如初。

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与其他三兄弟保持联络。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都十分珍惜过去的这一段友谊。

说来真是“不打不成交”啊!

友谊的形成使人摆脱自我中心,友谊的沉浮使人学会怎样与人互敬共鸣。

相关科学研究2——伙伴关系对成长的影响

瑞典曾公布了一个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引起了国际关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者在20世纪60年代,对14 000名当时12岁左右的孩子的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37年后,他们通过收集可靠的相关数据,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生存状态,结果发现:在校期间同辈关系不好、功课在及格边缘的孩子,长大后得心脏病、糖尿病的概率大大高于人缘好的同学;这些人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的概率,也比人缘好的同学多出几倍。

脑科学的许多研究也发现,当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受阻时,他周围会形成一个充满压力和威胁的学习、生活与职场环境。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同伴隔离或进入不良团体都会对其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压力会使大脑的化学物质,特别是被称为情绪调节器的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失衡,导致脑功能失调,消极情绪与不适应的行为增加。这种失衡不仅极可能引发冲动性、攻击性行为,甚至会导致出现终生的暴力倾向。此外,人际冷漠、隔离也极有可能引发个体过低的自我概念,产生抑郁情绪,并可能导致退缩和自杀行为。

持续的人际压力和威胁,也会导致海马区域的脑细胞非正常死亡。而这种脑细胞对于学习与记忆又是那么至关重要。这些过度的压力,会使大脑调动资源和执行的功能都大大降低,致使积极的情绪情感难以引发,高效的思维加工受到阻碍。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孩子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以满足他成长的多种心理需要,形成人际归属感,增强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岳博士家教建议4:引导孩子理解伙伴的重要性

伙伴之间会形成一个彼此行为的参考体系,这有利于个体社会角色和价值观的形成;伙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往往更为自然,也更符合其内心陪伴与支持的情感需求;在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中,来自同伴的反馈与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岳博士家教建议5:引导孩子认识并化解冲突

面对孩子在友谊发展当中产生的挫折和困难,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去认识冲突对自己的意义,让孩子重树解决问题的信心,并尝试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去突破。

岳博士家教建议6:引导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良好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愿望,带领学生学习各种交往技巧。

真诚的友谊是一株缓慢生长的植物,必须经受磨难的打击才能名正言顺地以“友谊”称呼。

——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

与“老博干”下象棋——如何在玩耍中增进友谊

为了一步错棋,或是为了一盘本不该输的棋,我们两个人都曾红过眼、翻过脸,由棋盘上的拼杀上升为正面的“角斗”,然后又一同怏怏地回到楚河汉界边歇口气,整顿再战。

我小时候,常与一个绰号叫“老博干”的男孩下象棋。他年长我两岁,棋艺却不比我高明多少,所以我们才能下到一块儿去。

初与老博干“对弈”(注:对弈,自古代起特指下围棋的意思,此处用来借喻下象棋。),我们乐在彼此取笑。一盘棋下来,一会儿他得势,一会儿我得势,嘴里总是闲不住的。

赶到我得势时,我就会不断地说:“老博干,看你的兔子尾巴还能长多久,还是老老实实地交盘儿吧,省下这点儿工夫,咱们还能再下一盘……”说着,我会拍拍桌子。而待到老博干得势时,他则会唠叨说:“岳老肥(我当年的绰号,其实我只是在幼儿园时胖了一阵),看你还能肥多久,还不趁早缴枪,免得动刀子……”说着,他会不断地挥挥手,做出舞刀的样子。

当然,刀子是从来没动过的,但手还是动了几回。为了一步错棋,或是为了一盘本不该输的棋,我们两个人都曾红过眼、翻过脸,由棋盘上的拼杀上升为正面的“角斗”,然后又一同怏怏地回到楚河汉界边歇口气,整顿再战。

我们俩就是在这样的“文攻武卫”的较量中不断提高各自棋艺的。那时下棋,五分钟就可以决胜负。一天大战二三十盘是常有的事儿,而且彼此总是在催着对方落子。

为了能够多挥手,老博干专门买了一本象棋棋谱来读,并在交战中振振有词地摆出了“天龙卷蛇阵”“地炮轰猪阵”等阵势,令我招架不得。后来,我也去买了一本棋谱回来读,但毕竟比老博干少读了两年书,怎么看也看不进去。但是,我至少看明白了一点,就是那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天龙卷蛇阵”“地炮轰猪阵”。

我去请教老博干,他眨巴着眼睛,咂着嘴对我说:“那是我专门为对付你岳老肥而发明的阵势。”这下我才明白了老博干其实也是二把刀(注:二把刀,北方方言,有滥竽充数的意思。)。于是,我也在交战中摆起了“博干迷魂阵”“斜马取车阵”。可老博干毕竟是读了点儿“兵书”的人,出手就是不凡,杀得我拍桌子都提心吊胆的。而老博干的挥手,则是越挥越有劲儿。一时间,老博干落子,简直成了拍子,震得我心里阵阵发慌。

老博干最得意的时候,居然提出要让我车、马、炮三子与他下棋,口气也太大了。焦急之中,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每当老博干先走棋的时候,我都细细记下他走的每一步棋,有时多达十步以上。而待我先走棋时,我就完全按照老博干的路数走。如此以毒攻毒,我很快就破解了他的“天龙卷蛇阵”“地炮轰猪阵”,惊得老博干脖子一伸一伸的。

他伸脖子,并非因我读了什么高深的兵书而变得高明了,而是我悄悄记下他的路数,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就这么简单。老博干也许至今还不知道我这点儿把戏。

这下该轮到我落子如拍子了,而且拍得比老博干还响,震得他耳朵一竖一竖的。直到有一天,我们共同定了一条君子协定,就是落子不许拍桌子。这是我们下棋以来定的第一条君子协定,也是我们下棋走向文明的开始。

原先下棋,我们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悔棋。一步棋落子后,是绝对不容悔棋的,不管对方怎么脸红、恳求。但多少次,我们由于赢棋心切,不意被偷袭后方,一步臭棋使自己一盘大好的局势急转直下,毁于一旦。那份懊丧的心情,比考试不及格还难受,不悔棋能甘心吗?!

后来,不知从谁开始,在看出对方走了一步臭棋后,就会礼貌地提醒一句:“想好了吗?可别悔棋呵?”往往经这么一问,对方立即就看出了问题,脸上露出一丝谢意。于是,我们又不言自明地定出了第二条君子协定:谁走出一步经过提醒还没有看出来的臭棋,就算活该倒霉了。

再后来,我们下棋时说话越来越少,全无当初那种恶语相讥的场面了。有时彼此还会奉上一句“好棋”“高招”之类的赞语。这时我们下棋,似乎也在较量谁的棋风更好,谁的招数更绝。有时,我们还会一同探讨刚下过的一盘棋的得失原因。

到最后,我们下棋还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不认输,即使是一盘输棋,也要走到最后一步。一方面是在等待对方出错的机会,以图再兴;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个人下棋时的耐力和涵养。这不只是下棋,也是在较量谁的耐性更强,谁的后劲儿更足。而当你真的走出几步妙棋反败为胜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样,残棋下到底,便成了我们的第三条君子协定。

最后一次和老博干下象棋,是在我上大学一年级放假回呼市时。那一次,我们连战了两天,第一天我是4胜2负,第二天却是3胜4负。本来还要约战第三天,却因为临时有变而耽误了。不想,这一耽误,就再没有机会弥补了。

那次下棋,老博干缓缓地评论说:“你下棋最好的功夫是在下残局上。”当时我并未太在意这句话。但这些年来,我越嚼这句话越有味,每次想起这句话都会感谢当初与老博干的“对弈”经历。

因为人生如棋!

其中有赢,有输,有进,有退,实难为人的意志所转移。人生在失意时,要有下残局时的勇气与毅力,不予放弃,苦撑待变,才可能有机会扭转乾坤,反败为胜。故此,能在楚河汉界边巧妙周旋之人,当能在生活中临危不乱,转危为安。

其实,象棋不就是始自当初刘邦、项羽之楚汉相争嘛。刘邦最后之所以能胜取天下,不就是因为他较项羽更善下人生之棋的残局吗?所以,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中,每遇到困境,我都会想到当初破解老博干之“天龙卷蛇阵”“地炮轰猪阵”的经历,在死阵中寻找生门!

想来我与老博干下象棋,初为玩耍,乐在相互讥讽;后来则变成棋艺与人品的较量,重在自我克制与磨炼。这番棋盘外的收获,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在棋盘上的赢输乐趣。

真不知何时能与老博干再大战一场?

心理分析——游戏是开启社会的钥匙

有的心理学家主张:小孩子的交友方式基本上经过了共同玩耍(playing together)到共同交流(being together)的转化过程。

在共同玩耍阶段,友谊的基础就是共同的游戏。无论是哪一种游戏,大家只要能玩到一块儿就是朋友。所以,游戏与共同活动,便成为交友的直接手段。到了共同交流阶段,友谊的基础是共同的兴趣与思想交流。此时,孩子们聚在一起,重在有共同的语言、爱好与追求,至于一起玩什么游戏则是次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在一起谈得投机越来越重于玩得投机。

小孩子的友谊,由玩到一起至聊到一起,经过了一个质的飞跃。

在这当中,有许多昔日的好友被淘汰了,也有许多以前从未上心的人,忽然变成了密友。小孩子的友谊发展与个人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性格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孩子需要在友谊的不断变化、选择中明确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在共同的玩耍中,学会产生共情(注: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接纳他人,理解他人,提升友谊的品质,增强心理归属感。

成长启示——玩耍中的交流能增进友谊

在我与老博干的友谊当中,我们经历了一个由玩到一起至聊到一起的升华过程。起初我们交往,纯属因为我俩都喜欢下象棋。那时,我们下棋的最大乐趣,是棋之赢输及其过程中的相互讥讽。虽然我们彼此都曾红过眼、翻过脸,由棋盘上的较量转为正面的角斗,但这并没有损害我们的友谊基础,因为我们是可以玩到一起的朋友。

到后来,我们的友谊越来越趋向于棋盘外的交流,如棋艺的切磋、棋风的比较、耐力的较量等。我们此时下象棋的乐趣,不仅在于一盘棋的输赢,也在于其过程中思想、智慧的交流。我们从相互讥讽到相互理解与欣赏,从相互争夺到相互礼让,完成了由共同玩耍到共同交流的过渡。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不仅提高了棋艺,也升华了友谊。更重要的是,我们都从共同的玩耍交流中,提高了个人的涵养,磨炼了个人的意志。

回顾我昔日的朋友,老博干与我基本上算是棋友。但那段交往对我后来的人生起了许多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残局下到底”这条君子协定,对我的人格塑造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相互交流的结果,也是我们友谊升华的体现。

小孩子需要在友谊的不断升华中获得友谊的滋润与力量。

小孩子也需要懂得在游戏中从共同玩耍过渡到共同交流。

相关科学研究3——镜像神经元与共情

20世纪80年代末,意大利帕玛尔大学里左拉蒂的研究团队,无意间发现猴子大脑中有一种特别的神经元。当猴子伸手去抓东西吃时,其脑皮层中这些神经元会活化起来;当看到别的猴子去拿东西吃的时候,这些神经元也活化起来。进而团队继续研究,在人的大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神经元及活化形态,于是给这种神经元取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镜像神经元。研究者认为:当我们目睹他人经历特定事件的时候,这些神经元就会和记忆系统、情绪处理系统以及行为组织系统共同发挥作用。

镜像神经元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在模仿和理解他人的生物学机制。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模仿他人,也帮助我们洞察他人,产生共情,分享交流。

脑的镜像神经元,为我们建立了直通别人内心的通道。它使人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更准确地识别他人的身体语言,也更能够使人换位思考。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游戏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载体。有研究发现,促进孩子神经连接的最好方式就是生动的经验。孩子需要多样化的活动体验,来帮助自己丰富感受、学习知识、促进理解。在此,我有下面的建议。

岳博士家教建议7:引导孩子创设游戏,共同分享

家长可利用自然与生活场景,与孩子一起构想故事、设计游戏,进行开放性和结构化交替的游戏活动。当孩子与家长、伙伴一起全情投入游戏的时候,大脑分泌的神经营养素能帮助神经元生长,使神经分叉更多。这一切,都将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索精神。

岳博士家教建议8:引导孩子强化规则意识与自我约束

家长可通过群体游戏活动的多重情境,训练孩子的规则意识,自我约束,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岳博士家教建议9:引导孩子多玩人际游戏

在网络游戏盛行的当下,家长要平衡人机游戏与人际游戏,多方面地满足孩子成长的多样化心理需求,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

友谊是培养人性情的学校。我们之所以需要友谊,并不是要用它打发时间,而是在人身上,首先在自己身上培养美德。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

那一架我打得很惨——如何在欺凌中培养自尊

我虽然血流满头,鲜血染红了上衣,但心中却充满了英雄感。毕竟我出了一口恶气,将积压在心头许久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女孩子吵嘴,男孩子打架,差不多是每个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事情。

小孩子不经过挫折的磨炼,就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我成长的年代里,男孩子打架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注:在那个年代,男孩子之间时常以打架来解决矛盾冲突,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所幸的是,在当今社会中,这种现象已大有改变。)。那时候,院儿里的男孩子们聚在一起,为了逗趣,时常会挑唆两个男孩子起来打架,其他人在一旁喝彩助威,一如观看拳击比赛那样兴奋。

我在家中是老大,父母多年的教诲是莫动武,和为贵。这一家训在幼儿园时期还吃得开,但上了小学之后就吃不开了。起初,当我与人发生冲突时,我总是能避则避,能躲就躲,结果是越来越容易受别人欺负。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盼望自己有一个哥哥,哪怕是表哥、堂哥之类的,但我只有一个比我小六岁的弟弟。

当然,我也与其他男孩子打过架,但大多是被动的,也很少打赢。只有一架是我主动迎战的,那一架我打得很惨,却打出了威风和自信。

我们院儿里有一个男孩,他长我几岁,由于平时受尽比他年长孩子的欺负,就经常去欺负比他年纪更小的孩子,我常常是他的目标之一。平时遇着他,我总是退避三舍,对他提出的要求也尽量予以满足。可他对我竟得寸进尺,更加无礼,每次相遇总要跟我纠缠一番。

直到有一天,我感到实在忍无可忍,决计豁出去与他拼一场。

那天下午,我们又相遇了,旁边还站着许多孩子。他看见我后,一脸狞笑地走过来,逼我叫他一声“大爷”。这次,我坚定地回绝了他。他顿时变了脸,瞪着眼睛威胁说,如果我不顺从,他就要采取行动了。我则后退了两步,拿好书包,准备应战。结果我们很快打作一团。

起初,我尽力用书包抽打他,打得书包里的东西满天飞,使他没能占到我什么便宜。但渐渐地我体力开始不支,书包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少。最后,他终于抱住了我,将我按倒在地,红着眼睛,厉声让我叫他一声“大爷”。我仍坚决不从,并接着与他搏斗。我们的恶战使旁边观战的男孩子们喝彩不止。

后来,我脑袋不知撞上了什么,开始流血,我大声哭喊起来,像一头发了疯的野牛向他冲去,打得他退缩不已。此时,观战中几个向着我的男孩子连忙拉住我,陪我去校医室包扎,一路上还直夸我打得好威风……

我虽然血流满头,鲜血染红了上衣,但心中却充满了英雄感。毕竟我出了一口恶气,将积压在心头许久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那一架我打得很惨,却打出一条人生的道理:人越是逆来顺受,就越容易受到别人的欺负,无论它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从此,我不再惧怕打架,也不再对别人的动武要挟乖乖就范。我更加明白,有些人以武力相迫,其实只是想试一试你的勇气。而一旦你真的严阵以待,他未必就会跟你打架。特别是那个与我打了架的男孩,以后见了我似乎总是在躲避我,我的感觉是何等舒畅!

现在想来,其实那男孩和我都是那个年代的受害者。我们都生活在受人欺负的恐惧中,只是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我是与他正面交锋,他却去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孩子。而他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使他摆脱被人欺负的事实,解除其心理压力。

虽然打的那一架在我头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无法再忍受那孩子对我精神上的折磨,它可能会给我心灵上留下更可怕的伤疤,令我生活在阴影当中,抬不起头来。由此,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任何事都温良退让,“忍”字为先。我开始懂得让与不让、战与不战的辩证关系。我学会了说“不”字。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虽然不是那种天生好斗的男孩,但真的打起架来,我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不堪一战。难怪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会说:人生最大的恐惧正是恐惧本身(The biggest fear is fear itself)。

上中学后,当我学习到英国前首相张伯伦以绥靖政策误国(注:当时,张伯伦以绥靖政策一再满足希特勒提出的领土要求,自以为可以换得永久的和平,结果纵容了希特勒的野心,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我是一学就通。因为我当初对外就是一律采取绥靖政策,结果我一再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后来我改做了丘吉尔(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他以坚决抵抗希特勒并领导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而闻名于世。),敢于向恶势力做斗争,才争回了自己的尊严。

当然,我著此文,并非要鼓励小孩子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相互争斗。我只是想说明,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相信自己。当别人欺负你时,你的忍让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谦让,一种是退让。别让他人误会了你的意思。这既是生活中的辩证法,也是心理学上的常规。

心理分析——攻击与被攻击之链

欺负与被欺负的心理学本质,就是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相互转化。

当遭他人欺负时,你一味地忍让,在你的理解中,这是谦让的表示,可在别人的理解中,这却可能是退让的表示。换言之,你的谦让可能被误解为畏缩与懦弱的表现,使别人对你的欺负行为得到了正强化,促使他变本加厉地强迫你做你不愿做的事情。除非你敢于面对他,通过适当的方式,向他表明他不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对待你,否则他是不会住手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做出努力使他对你的欺负由正强化变为负强化。

更重要的是,小孩子之间的相互欺负,还可能使受害的一方日后生活在其阴影当中,变成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所以,小孩子早年受人欺负,蒙受的肉体痛苦可能是暂时的,而精神痛苦却可能是长久的。反过来说,欺负别人的那一方将这种行为形成习惯,那也会极大地影响他的人生路径,打人的那一方也同样被这种攻击行为所害。

一个人小时候就失去做人的尊严,长大之后也难以挺起腰杆来做人,因为他缺乏挺起腰杆做人的经验。反之,小孩子面对别人的欺负,勇敢地拼斗一场,纵使斗败了,也是精神上的胜利,心理上的磨砺。人需要有这种不畏强暴的斗争经历,来强化个人性格中勇敢与坚毅的一面。反过来说,总是生活在失败感觉中的人是注定会缺乏自信心的。

在上述故事中,我最初的软弱与退让强化了那个比我大的男孩对我的不恭与欺负,形成了一种心理学上称为病理性依恋的习惯。为了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我与他拼斗了一回,打破了这个恶性习惯链,其结果,我赢得的不仅是他不再欺负我这一结果,还有我挺起腰杆做人的开始。

成长启示——培养人格中的自尊

那次恶斗,还使我明白了斗与不斗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那个孩子,本质上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人。他以前敢欺负我是因为我比他还软,他后来不再敢欺负我是因为我比他还硬。

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我不是鼓励小孩子们去互相打架斗殴。我打的那一架是迫不得已的,不是每个矛盾冲突都一定要靠武力加以解决。人应该根据不同情形的需要来调整解决矛盾的方式,也应该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来决定什么策略最适合自己。

毕竟,武力不是解决冲突的最佳方式,人也不必勉强自己去做超越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事情。

但就我而言,那一架的经历使我懂得了做人的尊严,这是人自信自爱、自我保护之本。在某些情形下,人只有敢于对别人说“不”,才可能使别人对你说“是”。

一个人的勇气是从战胜自我的恐惧与畏缩情绪中培养出来的。

一个人也需要有意识地强化个人性格中坚毅的一面。

相关科学研究4——攻击性行为的习得

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97)提出了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他认为,人们对攻击行为的习得既可以发生在亲身体验被攻击、虐待后,也可以通过观察别人而习得。

班杜拉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Bandura & others,1961):实验者让斯坦福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一项有趣的绘画活动,同时一个成年人在房里的另一个角落,那里有组合玩具——万能工匠、一个锤子和一个充气娃娃。在玩了一分钟万能工匠之后,成年人站起身,对充气娃娃进行了持续十分钟的攻击。她一边用锤子重重地砸它、踢它、把它扔来扔去,一边还大叫着:“揍它的鼻子……把它打翻……踢死它……”

目睹了这次突然爆发之后,小朋友被带到另一间屋子,里面有很多漂亮可爱的玩具。但在两分钟之后,实验者打断了小朋友,说这些是她最好的玩具,她必须“把它们留给别的小朋友”。受到挫折的小朋友现在到了另一间房间,里面有各种玩具,有的可用于攻击,另一些则不能,其中包括充气娃娃和锤子。

没有看到攻击性示范的小朋友,很少表现出攻击性的言语和行动。虽然有挫折感,但他们仍然很平静地玩着。但那些观察到攻击性行为的小朋友则很可能拿起锤子击打玩具娃娃,这一现象的发生概率要比没看过的小朋友高出许多倍。对他人攻击行为的观察不仅降低了他们对自己的抑制,还教给了他们怎样去攻击。

身体富于攻击性的儿童往往有惯用体罚的父母,或经常受到他人的攻击、虐待。父母或他人的尖声训斥和拳打脚踢,塑造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这些人通常也受过来自他们父母或他人的体罚。虽然受虐待的孩子日后并不一定变成罪犯或者虐待子女,但其中30%的人确实对自己的孩子实施了类似的虐待,这一比例是平均水平的四倍。

在家庭和社会中,暴力的结果往往是产生新的暴力。

此外,诸多的研究还表明受过攻击的人往往会寻找比他更弱的、更容易攻击的对象去泄愤,而被攻击的对象一而再,再而三的软弱和退让会强化攻击者的成就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大脑相关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的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大脑某些区域的结构性异常,抑制大脑前额叶的激活水平,瓦解个体的自控力,而大脑运作机制的某些异常也会导致个体敌意、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受到来自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这些不良影响会导致孩子的身心发育异常,人际交往受挫,学业发展受阻。由此,我们需要理解孩子道德价值观和亲和力的塑造是其人格完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该予以重视。

岳博士家教建议10:培养孩子健康的家庭观念

认识到“父母所具有的最大的力量,就是引导自己的孩子积极向上的力量”。父母要在点滴生活中融入积极的沟通,营造温暖平等的氛围,使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依恋,减少攻击他人、消极适应的心理和行为。

岳博士家教建议11:在孩子的人格塑造中需发挥表率作用

家庭耳濡目染的教养是最早也是最持久地塑造孩子人格的场所。父母对各种人情物事的认知归因、情绪反应、行为应对会浸润式地融入孩子的人格。

岳博士家教建议12:引导孩子营造亲和的人际关系

为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我们需要共同行动,其中,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及干预、暴力网游的禁止都需要我们予以重视。与此同时,在孩子面对欺凌时,要教育孩子有策略地说“不”,积极地去应对,以增强自己人格中的自尊和坚毅的一面。

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歌德(德国文学家)

做个男子汉——如何在模仿中认同男性

这句话曾深深刺伤了我的自尊心。我感到自己有负于《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我开始磨炼自己在经受任何痛苦、伤心的事情时都不流泪,因为我要表现得像个男子汉。

小学五年级时,有一阵子我忽然迷上了《水浒传》,做梦都想成为水泊梁山中的一条好汉。那时,一位同学的邻居家有一套旧版的《水浒传》连环画册(注:这套书在当时是属于“封、资、修”之类的书籍,在被批判之列。),我经常要他带我去那个人家讨看这套书。每次看完,我都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我深感遗憾自己没能生活在那英雄辈出的年代,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广结天下好汉,共举大业。

在《水浒传》塑造的众多好汉当中,我尤其敬佩行者武松。不仅因为他在景阳冈醉酒打虎,打出了一身英雄气概;也因为他说话办事一身正气,不拖泥带水。特别是他对家嫂潘金莲的态度,更显出了一副男子汉的本色。相比之下,我就不大喜欢豹子头林冲,主要是嫌他过分沉湎于儿女情长。

最喜欢武松那阵子,我曾为他画了好几幅画像,想象他打虎时的英姿。我特意把他的手画得很大,因为手不大,是握不住那虎皮的。

曾几何时,我幻想自己也成为武松似的英雄人物,为天下人所敬仰。连平时说话,我都夹带着他们的日常用语,什么“此事不须大哥劳心,只需小弟出去看个明白”,什么“我看你狂个什么鸟劲儿,看我手中这一枪”。有时,见着同学也抱拳为礼,张口闭口“十八大碗”“二十四拳”的。

那段日子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古人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淡漠了思古幽情,不再把武松、史进、鲁智深这类古人当作自己的偶像。说话时,我也不再张口大哥,闭口小弟的了。我开始敬佩鲁迅、闻一多、华罗庚一类的现代人物。

长时间内,我一直把那段经历当作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并对当初的许多幼稚想法感到好笑,我不认为那段经历对我的成长起了什么重要作用。但是,自从我学了心理学之后,我逐渐意识到:那段经历其实对我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使我认同了男性的心理特征,也开始培养自己的勇气与豪爽性格。

所以,接触《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使我开始形成自己小小的男子汉气概。回想起来,我小时候打得最惨的那一架,正是在那段时间打的,而对梁山好汉的崇拜心理,不能不说是其潜在的动机与力量。

接触《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还使我找到了行动上的认同对象。无论是口头上的“十八大碗”“二十四拳”,还是动作上的抱拳为礼、武功架势,都使我醉心于对古人的模仿当中,向英雄靠拢。

曾有一段时间,我被逼与人打架时,总是会大哭一场。结果有的男孩子笑话我总是哭哭啼啼的,像个女孩子。这句话曾深深刺伤了我的自尊心。我感到自己有负于《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我开始磨炼自己在经受任何痛苦、伤心的事情时都不流泪,因为我要表现得像个男子汉。

从此,我很少在人前哭泣,以至于后来真心想哭时,都流不出眼泪来。

“你在潜意识中对哭做出了太多的压抑暗示,它是你男性认同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我的心理学导师后来告诉我的。至此,我才明白当初看的那套发了黄的《水浒传》连环画册,曾怎样塑造了我性格中坚毅的一面。

现在,我时常听到不少家长斥责自己的孩子言行不像男(女)孩子的样儿。或许这些孩子尚未找到自己认同的同性偶像,等什么时候他们找到了这样的偶像,并竭力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家长们也许就可以省心了。

男女孩童们时常就是在这样的偶像认同与模仿经历中塑造个人性格的,不是吗?

心理分析——性别的认同与模仿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成长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认同男女性别中的典型人物及其心理特征,以他们为榜样来塑造自我形象。这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注:人格,也称个性,泛指一个人气质、能力、兴趣等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与性格(Character)一词相比,它的内涵更广、更全面。)(Personality)至关重要。

依照社会心理学理论,人的社会行为主要是群体模仿(Imitation)与认同(注:模仿与认同,是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手段。在婴幼儿时期,人的模仿与认同对象主要是父母及师长。在青少年时期,人的模仿与认同日趋多样化、具体化,如对同性偶像的认同。)(Identification)的结果。在青少年性别特征(Sexual Identity)的形成当中,男女孩子们皆要在各自的朋友圈子内寻找其鲜明人物来加以模仿,然后再从同伴的反馈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每个孩子性别特征形成所共同走过的道路。

想当初,我对水浒英雄人物的崇拜,就增强了我身上的男子汉气概。

我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老师,绝少与人争斗。上小学之后,由于环境的压力(如受某些比我年纪大的孩子的欺负)及对英雄的崇拜,加速了我对男性突出特征——勇敢与坚毅的认同。

所以,我当时喜欢看《水浒传》连环画册,绝非偶然。它满足了我对英雄的崇拜心理,幻想自己成为武松那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好汉,不再被人耻笑欺辱。这种偶像认同,很快就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模仿当中。无论是口念“十八大碗”“二十四拳”,还是抱拳为礼、比武打架,都是我当年改变自己原有那副文质彬彬的弱男孩形象的表现。特别是在哭这件事情上,我由一个动不动就落泪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有泪弹不出的男子汉,几乎变了一个人。

成长启示——练就男子汉气概

我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练就自己的男子汉气概的,并奋力与那个经常欺负我的男孩子拼斗了一场。那次拼斗的胜利,不但斗掉了我对打架的恐惧,也斗掉了我性格中某些缺乏男子汉特点的行为。

后来,我在读《红楼梦》时,深感贾宝玉的性格实在是太女性化了。这不仅是因为他自小生活在女孩堆里,缺乏突出的男性偶像加以认同,模仿的尽是异性行为,还在于他从小被娇生惯养,没有人敢欺负他(除了他老爹)。如果他自小也生活在遭人欺负的恐惧与搏斗当中,我相信他绝不会变成一个爱吃口红,声言“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的多情公子。

可怜这宝玉,没成为一个男子汉,却成了一个和尚(一个性格上的“中性人”)。他虽然走出了女人的世界,却终未真正融入男人的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太爱和女孩子扎堆儿了。

故此,男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有男子汉形象的认同与模仿。

相关科学研究5——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

心理学研究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其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标准方向,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冲动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辈人,也需指向像偶像这类较远的人。它是一种对幻想中杰出人物的依恋,这种幻想常被过分地强化或理想化了。就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变化而言,偶像崇拜可以是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青少年需要从对不同杰出人物的认同和依恋中肯定自我的价值。理性化的偶像崇拜是社会学习,形成成人角色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少年从自我迷茫和自我确认的拖延状态中走出来,时常需要经历一些冒险,并且不接受任何说教和过早的自我确认。

脑科学的研究也发现,激励机制与个人的“脑的奖赏”系统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榜样的激励融在内在的渴望期待之中,它将产生积极激励的效能,使学生更持久且不厌其烦地参与学习及有益的活动,增强耐挫抗挫力。当合理的预期、适度的压力、积极的信念以及丰富的情感交融时,能够使人的大脑激励系统产生愉快情感,如享受娱乐、关怀和成就等行为。

有研究者为了检验偶像和榜样之概念差异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影响,在香港和南京的青少年中做了一项抽样调查。假设两者间存在一种理想化与现实化、浪漫化与理性化、绝对化与相对化的对立关系:偶像一般是一种理想化、完美化、非凡化和浪漫化的形象,而榜样则是一种现实化、世俗化、功利化和平凡化的形象。

这三组对立的概念形成了一个六边形模型,其具体描述如下——

理想化:偶像崇拜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理想化,即对依恋对象的特质加以强化和理想化。这种理想化的社会认知会使青少年把其偶像及其特质想象得完美无瑕。

浪漫化:偶像崇拜的另一突出特征是浪漫化,即对偶像产生浪漫的幻想和依恋。这种浪漫情怀会使青少年沉湎于对其偶像的种种情爱遐想,以此幻想自己的爱情生活。

绝对化:偶像崇拜的第三个特征是绝对化,即对崇拜偶像投以绝对的信任。它会使青少年对其偶像产生一种近似狂热的追逐和迷恋,以至于把他们看成世上最完美的人物。

现实化:榜样学习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现实化,即对榜样的特质做现实性评估。它会使青少年积极认同那些可具模仿价值的人物,进而使其榜样认同深具世俗性和平常性。

理性化:榜样学习的另一个特征是理性化,即对榜样的特质做理性和功利性的评估。它会使青少年不盲目认同、模仿那些与个人能力和志愿不相吻合的榜样特质,进而使其榜样认同深具针对性和功利性。

相对化:榜样学习的第三个特征是相对化,即对榜样的认识不极端化,而是相对性地看待那些值得自己学习的人物。它会使青少年较为冷静、客观地认同自己所喜爱的榜样,不盲目地模仿他们,并能认清他们的优缺点和特长。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偶像与榜样密不可分。但一般说来,偶像在青少年自我发展中只是个过渡性现象,颇具戏剧性和幻想性效果;而榜样则更具实用性、现实性和替代性功能。认同式依恋指青少年对偶像的依恋是以思想认同为基础的,它突出表现为青少年对某个崇拜人物的依恋中充满了想获得类似成功的愿望。有调查表明,对社会名人的认同式依恋会推动青少年的自我确认和励志。

岳博士家教建议13:引导孩子化偶像为榜样

家长要引导青少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偶像,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成就和能力,化偶像为榜样,在追星中强化自我的信心与信念。

岳博士家教建议14:引导孩子在追星中成就自我

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分享交流杰出人士成功的内在要素,通过对杰出人士之成功因素的认同,激发孩子自我成长的动力。

岳博士家教建议15:引导孩子不在明星身上过度消费

家长要引导孩子不要在明星身上过度消费,或攀比消费,而是看重偶像的内在特质,从中吸取自我成长的养分。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刘克庄(南宋词人)

拾粪的苦与乐——如何在吃苦中净化心灵

她那天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迎面而来。她看见我拉粪车的一副窘相,一手捂着鼻子急速骑车过去。我当时感到难为情极了,心里别扭了好几天。我很在乎她怎么想我,因为我还在暗恋她。

我上小学的时候,为支援附近农业生产队施肥,学校时常要求我们去拾马粪交公。通常,我们会一只手拿着簸箕,另一只手拿着小铲子,在马路边上徘徊。每每见着马车过来就跟上一段路,盼望着那马能尽快拉出些粪蛋儿来。而一旦能拾到还冒着热气的马粪蛋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也不觉得它是那么呛鼻子。

在当时,积极交马粪是要求进步的表现。马粪交得越多,则会受到越多的肯定。因此,每个想获得老师与同学好评的学生都会认真完成这项任务,并努力争当班里甚至年级里的“拾粪冠军”。所以,那年头我在马路上拾粪,时常会遇见一些同学也拿着簸箕和小铁铲在路边徘徊。

一次,我刚拾完马粪回来,看见另一个同学手拿着空簸箕在路边走。我过去告诉他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几摊马粪,是刚拉出来的。那个同学听了之后,眼睛睁得大大的,说了声“真的?”接着就往那个方向狂奔。

他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小铁铲,跑起来一摆一摆的,样子极为好笑,引起了不少路人的注意。后来他告诉我,幸亏他跑得快,因为待他跑到那里时,已经有人在拾了,他只拾到了一半。

就这样,在常人眼中不堪入目的马粪,在我们眼中竟成了宝物。谁都不愿意因没交够马粪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的鄙视。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再没有比受到老师的表扬更感到开心的啦!

上中学之后,学校又开展了一次交马粪的活动。为了照顾女生,只要求男生做。这下可难住了我们男生,因为不能再像小学生那样用簸箕去路边捡粪,我们要用车去拉粪。

可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马粪呢?我为此头疼了好几天。后来,得知一个小学同学家里有一头小毛驴,我连夜找到那个同学家,求他助我一臂之力。他满口答应下来,约好一周后我拉车去取粪。

临出门时,我还是不放心,拉着他的手说:“看在老同学的分儿上,拉兄弟一把。”

他笑着回答说:“不就是一车驴粪嘛,看你急的样儿。”

一周后,我与另外两个同学拉车去他家取驴粪。我在前头拉车,他俩在后边推车,气喘吁吁地进了学校,交到集粪地点。

那一次,我们组荣获了全校的交肥冠军,得到了学校广播站的一番报道。老师也在班上表扬我在此次集肥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

然而,我并不开心。

因为就在那一天拉车交肥时,我遇见了小学时的同桌。她那天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迎面而来。她看见我拉粪车的一副窘相,一手捂着鼻子急速骑车过去。我当时感到难为情极了,心里别扭了好几天。我很在乎她会怎么想我,因为我还在暗恋着她。

我懊悔不该在那一天去拉粪,哪怕是早一个时辰,或是晚一个时辰都好。我也埋怨自己怎么不低着头拉车,那样她就认不出我了。虽然那几天里不断有男生来向我这个“新科状元”道喜,但我不愿与人多谈此事,因为我不愿意去触动那埋藏在心底的隐痛。

所以,交肥这件事,令我在感到最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莫大的耻辱。我当时分不清是喜多还是忧多。

我曾向我的心理学导师谈了这一经历。他沉默了片刻,问我:“你现在又怎么看这段戏剧性的经历呢?”

“人要经得起面子上的考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不仅如此哦,”他歪着脑袋用手点点我说,“你不觉得这些年来能上能下,可以积极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挑战与这一经历有关吗?”

经他这一反问,我顿悟了。

的确,拾马粪表面上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但当你把马粪看作是“金子”的那一刻,也是你人生顿悟的一刻。手上做着不干净的事情,心灵却可以得到净化,这是早年拾粪的经历给我的教益。

我还感到,人生常常是在荣辱交替中度过的。荣辱的同时出现,虽较其分别出现增加了人自我平衡的难度,但也是升华一个人情感的大好机会。

生活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中教诲着人们许多深刻的道理。

心理分析——认知改变后的升华

依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升华(注:升华,指人将压抑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在转向社会许可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Sublimation)的意义在于使人将某些痛苦事件的记忆转入社会认可、颂扬的活动中去,以获得内心的平衡与满足。这是人抵御精神痛苦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拾粪交公这件事情上,我实际经历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升华体验:首先是对拾粪认识的升华,其次是对荣辱感觉的升华。

在对拾粪的认识上,我将对马粪的本能厌恶转向对个人与集体荣誉的追求当中,在最脏的东西(马粪)中寻求最高的精神满足(班集体的荣誉)。这样,我就会心甘情愿地去拾粪,也不觉得马粪是那么呛鼻子了。此时,我开始将马粪看作是金子了,这便是我的第一层升华。

似乎我对此次拾粪经历的升华就到此为止了。

我本来可以尽情享受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荣誉,可在送粪途中,我不期遇见了小学的女同桌。这使我大感尴尬,产生了“在我最光荣的时刻,也感到了莫大的耻辱”的心理反差,使自己进退两难。懊恼之中,我也将那次光荣的经历看作是耻辱的经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在这件事的认识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因为我渐渐懂得:人不要将荣誉看得那么了不起,也不要把耻辱看得那么重。这样,人就可以修得一颗平常心,淡然地看待周围的一切。

这便是我的第二层升华。

而那次交粪经历中的心理反差,更增强了我的这种升华体验。从此,当我再次想起这段经历时,就不再有那份耻辱感了,反而还有几分庆幸感。因为它提高了我的适应能力,让我变得能屈能伸。我需要这样的生活磨炼,以此来增强我对荣辱的心理承受力。

成长启示——人需要在体验中完善自我

这次经历说明,人应该不断地反省、思考自己做过的事情。

一件屈辱的事情可能会使你头脑清醒,一件荣耀的事情也可能会使你忘乎所以。你每对此多加一分思考,就可能多一分自我觉察和精神上的升华。

人需要在这种不断的升华体验中完善自我。因为,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和屈辱,不仅是心理平衡的手段,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久而久之,升华便成为你自我平衡与自我超越的杠杆。

升华是人性的药剂,吃得越多就越不觉得苦口。

相关科学研究6——趋避冲突与升华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和米勒通过研究认为基本的心理冲突有“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例如:有打人冲动的人,借练习拳击或摔跤等方式来获得满足;喜欢骂人,以成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上述例子都是一种升华作用。我国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一生命运多舛,他因仗义执言,得罪当朝皇帝,被判处宫刑,而在狱里,他撰写了《史记》;《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的作者歌德,在失恋时创作了此书。他们都是悲恼中之坚强者,将自己的“忧情”升华,为后世开创了一个壮观伟丽的文史境界。

升华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它将一些本能冲动或生活挫折中的不满怨愤转化为有益世人的行动,这世界将增加许多不幸的人。

脑相关科学研究也发现,经常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训练,能够强化大脑前额叶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调节机能。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当人在面临困难冲突时,有的人一退到底,一蹶不振;也有的人积极面对,坚持到底。在这一心理博弈中,升华作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起到了核心作用。它帮助个体在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有效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岳博士家教建议16:引导孩子培养乐观心态

家长要培养孩子在生活困境中的乐观心态,学会在危机中看生机,在困境中练心境,以磨炼个人的韧性和弹性。

岳博士家教建议17:引导孩子学会压力管理

家长要培养孩子运用多种方式来释放焦虑,如通过打球、跑步等来释放压力激素,调节身心节律;进行两极心理放松训练,握紧拳头,绷紧全身的肌肉30秒,然后缓缓释放,连续多次;倾听旋律性的音乐,引发大脑的放松波形。

岳博士家教建议18:引导孩子多参与公益活动

家长要培养孩子通过参与不同的公益活动来开阔视野,培养爱心,学会将自己的烦恼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加以释放。

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一大好学习机会的。

——爱默生(美国文学家)

荣辱之间——如何在褒贬中平衡自我

我应该感谢那位不喜欢我的老师,她使我体验到什么叫失宠。我需要有这种体验来防止自己因得宠于其他老师而头脑发热,忘乎所以。

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受到老师的表扬,最不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受到老师的批评。但如果同时受到不同老师的赞扬与批评,你又会感觉怎么样呢?

我上小学时就遇着这样一对老师。

一位老师把我当作她的得意门生,有机会就会叫我回答问题,并一再夸奖我学习好。另一位老师却总看我不顺眼,即使我答对了题也不加以表扬,反而对我学习上的失误冷嘲热讽。她们两人的不同态度,令我的自尊每天沉浮不定。

我之所以得宠于前一位老师,是缘于一件小事。上课第一天,她问大家地球转一圈下来,日期会不会是一样的。同学们都回答说是一样的,唯有我回答说是不一样的(因为以前我家人给我讲过《十万个为什么》)。老师问我为什么不一样,我回答说这是由于在太平洋上,有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老师在肯定我回答正确的同时,也向全班学生讲解了其中的缘由。

从此,那位老师就对我另眼相待,平时见面总是笑脸相迎。这大大调动了我对她所教的地理课的兴趣,每次上课时都会全神贯注,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其作业总是认真完成,其考试成绩一直在班内名列前茅。这便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老师脸上的春风总是在温暖着我的心田,而我课上的积极表现又强化了那春风的劲度。

我之所以失宠于另一位老师,也是缘于一件小事。一次,班内举行数学小测验,老师走到我的桌前扫视了我的答卷,提醒我说:“你有一个错误,要认真检查啊。”可是,我怎么检查都没有查出那个错误来。待我交卷时,老师迅速扫视了一眼我试卷中的那个错误,皱着眉头说:“你这个人太自负了,难道我提醒你有错还不肯承认吗?”

就这样,我不光答错了题,还得罪了老师,真可谓“祸不单行”。可我当时确实是看不出错误来,并非是太自负了。从此,每次上数学课时,我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她叫我起来答题。因为我知道,即便我答对了,老师也不会说我什么好话,我也怕她会没完没了地挑我的错。更可悲的是,我从此对数学课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其作业、考试成绩也不像以前那么出色。这便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老师脸上的阴云总是笼罩着我的心绪,而我课上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又使那阴云挥之不去。

我就是在这春风与阴云的对比中度过那个学期的。在阴云中我盼望着春风的到来,在春风中我担心着阴云的笼罩。

事隔多年,当我再次遇到那位喜欢我的地理老师时,我问她当初为什么那样看重我。她说她很喜欢我勤奋好学这一点,知识面又广,上课第一天就表现得与众不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当我再次遇到那位不喜欢我的数学老师时,我告诉她,当初她提醒我认真检查试卷,我是认真照着做了,只可惜没有查出错来。结果,她说完全不记得有这件事了。可她哪里知道,由于她对我的态度,使我对数学的兴趣一落千丈,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许多年来,我一直怨恨那位数学教师对我的不公态度。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我不再怨恨了。因为我懂得,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成功与颂扬当中。那样他容易变得飘飘然,失去对自我的清醒认识。

因此,我应该感谢那位不喜欢我的老师,她使我体验到什么叫失宠。我需要有这种体验来防止自己因得宠于其他老师而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当然,我也很感谢那位喜欢我的老师。由于她,我直到现在还十分喜欢地理学方面的书籍。

更重要的是,当别人喜欢我时,我会珍惜别人对我的厚爱,我不会得意忘形;而当别人不喜欢我时,我会竭力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我不会自暴自弃。

生活就是这样公平,有得则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而这得中之失与失中之得是什么,就全要靠你自己去不断地感悟、体味了。

得宠与失宠,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心理分析——褒贬之间练乐观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交互分析疗法(Transactional Analysis Therapy)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认为:人皆渴望得到他人对自我的关爱(Caring)与肯定(注:伯恩认为,个人成长中得到他人的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越少,自信心也就越强。反之,人就会充满自卑与焦虑,不善处理生活中的挫折与打击。)(Compliment),特别是得到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领导、朋友、恋人等)的关爱与肯定。这是人性之本,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

在上述经历中,我由于受到地理老师的爱护与肯定,每次上她的课时都充满信心,兴趣十足。这极大地调动了我对地理课的学习热情,以至于我参加1977年高考时,差点儿去投报地理专业。而在数学课上,我由于受到那位老师的误解与否定,上课时充满焦虑和畏惧,从此不再爱好数学。

就这样,地理课老师的赞美之词曾给了我巨大的力量,促使我在其课程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能量。而数学课老师的讥讽之词曾给了我极大的焦虑,使我在其课程学习当中兴趣锐减,没能发挥出个人的潜能。

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态度的好坏,可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发挥。

老师因某种原因对学生态度不公,是学校生活中时有发生的事情。有的学生可能会因承受不了这种因老师的偏心歧视带来的心理压力而一蹶不振,甚至日后都生活在其阴影当中。就我个人而言,我就曾在很长时间内,对那位数学老师耿耿于怀,乃至影响了我对整个数学课的兴趣和成绩。

这样的经历,在当时是很难给学生带来任何积极影响的。我也是在成年之后,才从这个消极经历中获得积极认识的。因为我看到,人之一生不可能尽皆生活在被爱护与肯定的感觉当中。那只是生活的梦幻。如果人总是指望别人说自己的好话,他可能会因满足不了这个欲望而变得越来越自恋(注:自恋,指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至于不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丝毫批评与否定。)(Narcissism),甚至自卑。

所以,人受点委屈,并非就是一件坏事。它可以使你保持头脑清醒,不因受到他人的表扬就头脑发昏,飘飘然。也就是说,人需要在头脑发热时吃副“散热药”,而这副散热药,就是积极看待别人对你的批评或指责,毕竟人无完人,谁都难免出错。

这番生活的智慧是我后来才感悟到的。

成长启示——自我激励与压力管理

一般说来,爱护与肯定一个人会增强他的自信,歧视与否定一个人会加剧他的自卑。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自信与自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就如同一面镜子,自信者爱看自己得意与中看的一面,而自卑者却总是盯着自己难看的一面不放。所以,自信不等于没有了自卑,而是战胜了自卑;相反,自卑不等于没有了自信,而是抑制了自信。

因此,一个人自信心的建立与健康人格的成长,不仅得益于他人对自我的欣赏与肯定,也得益于个人善于平衡自信与自卑的关系。换言之,人不要把自卑与自信或得意与失意中的任何一方绝对化、极端化。那样,一个人就能修得一颗平常心,做到在得意时不骄傲自大,在失意时不妄自菲薄,这就是压力的管理。

其实,自信与自卑是人性格中的两面,既相互排斥却又相互依存,有如一个铜板的两面。所不同的是,自信的人生活在对明天的憧憬与期盼中,而自卑的人却生活在对昨天的懊丧与悲哀中。

自信是相对论者,自卑是绝对论者。

自信就是心理平衡,自卑就是心理不平衡。

相关科学研究7——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给学生“老师喜欢我,我是一个好学生,我能行”的强大心理暗示,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脑相关科学研究也发现,人脑动机的引发与保持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动机的激活需要许多脑组织系统联同运作,相互协调。当外在的激励和适度的挑战融入个人内在的成功需求时,大脑会积聚更多的能量,趋向目标任务的完成。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在人生经历中,我们既会遇到顺境,也会遇到逆境;既会得到他人的认同,也会受到别人的质疑。这是人生的常态,且都具有意义。在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人格形成过程中,家长、老师、伙伴等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人对其的褒贬评价,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自信,塑造着孩子的认知风格、情绪情感和行为模式。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孩子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得与失、获得的表扬与批评,培养压弹力。

岳博士家教建议19:引导孩子积极面对误解非议

家长要培养孩子积极面对他人的误解非议,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练就“耳顺功”,做到无论是听闻好话,还是歹话,都能心平气和。

岳博士家教建议20:引导孩子做好情感垃圾大扫除

家长要帮助孩子清理好自己的情感垃圾(如学习的挫败感、同学的误会、老师的鄙视等),做积极的认知调整,提高压力管理能力,以有效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和人际冲突。

岳博士家教建议21:引导孩子寻找乐观的事例

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乐观与阳光心态的榜样,可通过讲故事、看电视等方式来推动孩子找到身边的“东方不败”。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

下乡学农——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完成“断乳”

如此辛苦了一天,本想着可以美餐一顿,然后睡个好觉,不想结果是吃不好、睡不了,可是苦大发了。后来不知是谁将此事传了出去,顿时成为全班男女生的笑料。而作为这一切的策划者,我好几天见人都抬不起头来。

我上初中时,全班同学到呼和浩特市远郊的一个农村学农劳动(注:我们那时上中学,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下乡学农劳动一个月。)了一个月。

那是先苦后甜的事情。

初住到老乡家,我们都倍感不适。窗户是用纸糊的,布满了窟窿;苍蝇、蚊子随便出入,毫无惧色;土炕(注:在北方农村,人们都睡在土炕上。)是泥砌的,又硬又湿,晚上翻个身都会挤出几分潮气来;夜里又没有电灯,只能点油灯,半明半暗中,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移动。最不习惯的莫过于上厕所。因为老乡家里都没有厕所,只是在屋外墙角用砖头围起一个屎坑,每次大小便都要受到大批绿头苍蝇的骚扰,苦不堪言。

我们早上7点起床,8点到农田干活,中午12点回来吃饭。然后睡个午觉,下午2点再回农田干活,到6点收工,6点半吃晚饭。天黑没多久就上床睡觉。天天都是一个样,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

每天早上出工的时候,大家迎着朝阳,扛着铁锹锄头,呼吸着那乡下才有的清新空气,心中犹有一股莫名的兴奋,因为我们不必去上课了。但晚上收工回来,大家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饿着肚子往老乡家走,心中又有几分怀念学校,因为在学校此时是大家玩得正欢的时刻。

一次,一个同学嘟囔说:“这早上觉得下乡好,晚上觉得上学好,真不知在哪儿是好。”他的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我与另外三个男生同住在一个老乡家,朝夕相处,情谊大进。晚上大家躺在炕上,开始还能聊点儿各家祖孙三代的事儿,到后来就开始聊每天都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就连今天的馒头比昨天蒸得黄了点儿,谁分的菜比别人多了小半勺这点芝麻大的事儿,也能你一言我一语聊上老半天。

为了调剂生活,我建议星期天去县城的小饭馆吃顿饭,获得大家的一致响应。我们大清早出发,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土路,才到了县城。找到一家小饭馆,花一块钱买了一盘炒鸡蛋、一盘炒豆腐、半两二锅头和四碗面条。那半两二锅头分了四个小瓷杯装,结果我们谁都没喝完,呷了小半口,脸就红成了一片。

饭馆老板看我们花钱买了酒,又不会喝,觉得好玩,就过来替我们一一喝了下去。这点儿背兴的小事儿,也能让我们聊上整整三天,争论到底谁比谁多呷了一小口酒。

在我们那个年代,男女同学之间都是不说话的。大家在村口屋前遇着,都是各行其路,不打招呼,可心里都不免要紧张一番。十五六岁的年龄,正当情窦初开,彼此之间谁暗恋谁,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体弱的女同学干农活慢了些,就设法帮了她一把。不料这一帮,竟使她暗恋了我多年,而我却浑然不知。多年后,另一个女同学告诉我这件事,开玩笑地问我:“人家(指那个女生)那么深情地望着你,你就一点感觉都没有?”

“没有啊。”我只记得我们每次相遇时,她都低着头走过去。

我的一位同屋暗恋上一位女生。由于她的父母是医生,老师就委派她做我们学农劳动期间的“赤脚医生(注:赤脚医生,指当时在农村的一些接受过简单医学训练的行医人员,因为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曾像农民那样光着脚干活,所以人们将他们俗称为“赤脚医生”。)”。我的这位同屋经常闹头痛,开始时大家都很焦急,问他要不要去把那位女同学请来看一看,但每提及此,都被他止住了,说自己躺一会儿就会好的。后来,大家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他一闹头痛就干脆说:“要想请×医生过来就吱一声儿。”不料,这句话竟治好了他的头痛病。

除了干农活,我们有空儿还会捉个山鸡野鸟什么的。一次,我们出外巡猎,居然收获了两只山鸡回来,决计犒劳自己一番。我们向房东老乡借了一把菜刀和一些调料,把山鸡开了膛,剔了毛,洗净之后下锅煮了。不料煮的火候不对,盐也放多了,又不知该把鸡胆取出来,结果那鸡肉吃起来是又苦又咸又硬,叫人大倒胃口。而晚上睡觉,炕又热得不得了(注:在北方农村,炉台是紧靠着炕的,以便于取暖。)。

如此辛苦了一天,本想着可以美餐一顿,然后睡个好觉,不想结果是吃不好、睡不了,可是苦大发了。后来不知是谁将此事传了出去,顿时成为全班男女生的笑料。而作为这一切的策划者,我好几天见人都抬不起头来。

临离开乡下的前一天晚上,全班同学聚餐,气氛十分热烈。开始时,男女同学还是各守其道,互不相干。后来不知是哪位胆儿大的女生开了个头,与我们男生聊上了。就这样,大家突破了往日的男女生界限,尽情地交谈起来。那天晚上,我们男女同学之间讲的话,比同窗两年说的话加起来还要多!

每每回首这段往事,我心里都充满了眷恋之情。表面上,我们是去学农劳动的,但实际上我们是去体验集体生活的。

过集体生活,使我们学会了自主,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增长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家在一起,学的不仅是干农活的本事,还有生活的本领。

过集体生活,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去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在一个月的共同生活、劳动中,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和关心。那份纯洁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益加淳美、真挚。

过集体生活,还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大家庭的感觉。往日学习上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冲突,也随着共同的劳动和生活变得风恬月朗起来。

所以说,学农劳动是先苦后甜的事情。

心理分析——在集体生活的体验中获得自立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权威人物的控制与监护中分化(注:分化,指青少年从父母、师长等权威人物的影响和管制下分离出来,独立生活的过程。)(Individuation)出来的过程,这些权威人物通常包括父母、师长及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人物。青少年在脱离这些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时,会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体验——兴奋、期盼、焦虑、困扰等。他们需要训练自我与父母分离,以缓解其中的心理压抑和不适。

换言之,青少年需要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获取这一分化过程中的相互支持与理解,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青少年尤其需要体验集体生活,以减少与父母分离的焦虑,尝试独立生活的艰难,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我那次下乡学农,第一次尝到了独立生活的滋味。衣服脏了自己洗,人家做了什么饭就跟着吃什么,干活累了也没人诉苦,身体不舒服硬挺着。如果我独自一个人去承受这种种压力,会觉得很难熬下去。但我生活在集体当中,有大家分担我的困难与焦虑,并同甘共苦,相互扶持。这使我顺利度过了与父母分化的阶段,迈出了青少年精神断乳(注:精神断乳,泛指青少年从父母的呵护下独立出来的过程。)(Psychological Weaning)的第一步。

成长启示——集体生活是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在一个月的学农劳动中,我们开始把集体看得重于个人,把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因为我们都好似“天涯沦落人”。我们同吃同住,同苦同乐,感到彼此不可分割,亲如一家人,更加珍惜同学间的情谊。这种集体生活的体验,对于青少年学会独立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煮野鸡吃的那次经历,尤其说明了青少年的特点——热情有余,经验不足。我们四个人在家时都很少做饭,更没有煮过鸡,现在要自己动手来烹制山鸡,当然会笑料百出。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窘境,恐怕是许多青少年成长道路中所共有的故事。虽然鸡煮得又苦又咸又硬,但我们毕竟独立做了一餐鸡肉,这一点比什么都可贵。

最后的一次聚餐对我们的成长亦十分重要,因为我们男女同学平时相互都不讲话,处于“冷战”状态,这十分不利于我们心理的正常发育。而那次聚餐,使大家突破了往日的男女界限,尽情地聊了一回,体验了一次男女生之间应有的自然感觉。

由此,集体生活的体验是青少年精神断乳的必要训练。

相关科学研究8——良好的社交和群体活动能提升安全感

社会交往与群体活动是人类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比起其他动物,人类的社会关系网络也要复杂得多。最近,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参与社会交往和群体活动密切的人似乎对疼痛更加耐受。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呢?其实,科学家们是在探寻社交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社会行为在人和其他很多动物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这背后的神经生物学过程,现在人们的了解还很有限。

诸多研究都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拥有彼此的安慰、分担、支持,这些都会让人产生心理安全感,产生更多的愉悦感,会使β-内啡肽这种使人快乐的大脑神经递质增加。β-内啡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天然吗啡”,它作用在阿片受体上,产生镇痛、麻醉效果,并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具体来说,积极的社交与群体活动会促进β-内啡肽分泌,让人从中体验到乐趣;相反,独处则会引起β-内啡肽活动水平下降。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人作为社会性生物,社会交往、群体活动是生存的基本模式。小的时候在幼儿园有伙伴互动,进入学校有同学团体,进入职场有同事相伴。人的一生都是在与人交往、与人结盟的过程中度过的,人的社会性的最大体现也在于此。对儿童、青少年来说,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满足他们健康发展需求的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和朝夕相处的集体生活,都会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中凸显出重要的意义,需要各位家长和老师予以重视。

岳博士家教建议22:引导孩子磨炼生活能力

家长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实施养成教育,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还要训练孩子的自立意识,放手让孩子在独立生活中磨炼自主自助能力。

岳博士家教建议23:引导孩子融入集体活动

家长要创设各种条件支持孩子的集体活动与团体互动,引导他们将主流价值观、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社会性合作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与生活当中。

岳博士家教建议24:引导孩子发挥自身的价值

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将独立性和合作性融合,鼓励他们在团体活动之中发挥个性,以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青少年就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当中认清自我、脱离父母的。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美国心理学家)

发动群众——如何在集思广益中培养领导力

第三次开会时,大家果然带来了各方的高招,每个人都说得很兴奋。听着他们大声地争论,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我感到群众的力量真是其大无穷。

上初中时,我曾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注:学习委员,即负责班内学习事务的班干部。)。

初任学习委员,我颇自鸣得意,感到自己是班内两人之下(班主任、班长)、众人之上的人物。然而,我虽然很有工作热情,却不知如何入手,毕竟学校的课程中,没有一门课教授我怎样担任学生干部,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摸索。做不好工作的话,岂不就成了“天桥把式(注:天桥是北京的一条老街。天桥把式,老北京语,指做事徒有其名的意思。)”?

于是,我去请教班主任老师怎样开展学习委员的工作。他告诉我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了解当前大家面临的学习困难,再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运用群众的智慧来加以解决……

听得我是迷迷糊糊的。

老师见我直皱眉头,就建议我先开个课代表会(每一门课都有一名课代表,主要负责收发作业本之类的事情,并与任课老师联系有关本课事宜,我当时还兼任英语课代表),了解一下各方面的情况,再考虑下一步的工作。

这样,我便召开了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议——课代表联席会议。可是,那次会开得很糟,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动群众。在开会过程中,我一个劲儿要求大家就自己所任课代表的课程中的困难发表意见,可他们大多保持沉默,发言者寥寥无几。我忍受不了那一阵又一阵的沉默,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愿配合我的工作。在沉默中,我宣布散会,望着大家如释重负地冲出门外,我更感伤心。

我开始觉得做学习委员真是件苦差事,甚至想辞职不干了,图个清闲。就在我灰心丧气之际,班主任找到了我。他听说那次会开得不如意,就问我怎么想。这下子我可找到了诉苦的对象,一股脑儿把心里的委屈都讲了出来。班主任静静地听着,末了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在会议的主持上有什么问题。

“这个——”我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接着,班主任告诉我在开会之前要准备一个议程,不能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另外,他还提醒我,如果我想听取大家在各科课程学习中的困难,应该先让他们分头了解情况,然后再做汇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班主任最后笑着说。

我这下子可明白了“走群众路线”的真实含义。真是不吃一堑,不长一智,于是,我又通知各门课代表分头了解同学们对本门课学习的困难与意见,一个星期后再次开会。作为英语课代表,我也亲自去了解了大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

一周后,我们再次开会。

这次,我准备了一个大概的开会议程,并首先向大家道歉上次会议没有组织好,耽误了大家的时间。结果这次开会,各位课代表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搞得我连汇报英语课学习困难的时间都被挤掉了。大家谈的内容,有的事关教学安排上的问题,有的事关学习动机上的问题,也有的事关任课教师的问题。我都做了详细的会议记录。可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又去找了班主任。

班主任首先肯定了我这次会开得很成功,并问我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我被问住,红着脸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

“你还是要依靠群众嘛。”班主任仍是那句话。

“怎么个依靠法?”我木然地望着班主任。

“你要动员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运用集体的智慧想出各种点子来克服当前的学习困难。”班主任启发我。

“具体说呢?”我又问。

班主任顿了顿说:“你可以动员课代表们去向大家了解克服学习困难的具体方法嘛。”

于是,我再次通知课代表们召开第三次会议,专门讨论怎样解决上次会上提出的学习问题,我还要求他们分别向同学和任课老师征求意见。我特别强调,这次会议是“点子大会”,不像上次的“问题大会”。

我自己也去找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向他征求意见。他建议我多开展学习辅导与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并答应会尽力帮助我。末了,他还称赞我挺有工作能力的,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第三次开会时,大家果然带来了各方的高招,每个人都说得很兴奋。听着他们大声地争论,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我感到群众的力量真是其大无穷。

会上,我们决议成立各学科的辅导小组,邀请班内学习出色的同学出任辅导员;我们还决议每个月搞一次知识竞赛活动,由各科课代表与任课教师配合出题,我负责组织安排;此外,我们还负责沟通,请同学们协助我们开展工作。

就这样,班里轰轰烈烈地开展起学习辅导与知识竞赛活动。在此当中,我不断地向课代表们讲解“走群众路线”的道理,说得他们直点头称是,我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发动群众的“大师”。

在我兼任课代表的英语课上,我特别组织了班里几个英语较好的同学,在每天早自习时间带领大家朗读英语课文,并定时为同学们解答问题。后来,我找了一位英语学得不错的同学接替我的英语课代表职务,以使我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委员的工作。

在交接工作时,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讲:“做课代表的工作,绝不仅是代老师收个作业本,发个通知,你要学会发现大家在英语学习中的普遍问题在哪里,然后运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加以解决……”

那个学期末,我被评上了班上的“三好学生(注:三好学生,是对在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生的奖励称号。)”,得票之多仅次于班长。望着同学们那殷切的目光,我由衷地感谢他们这样地支持我、信任我、理解我、抬举我。

我感到同学们真是可爱。

回首往事,我很感激当初担任班干部的经历。它使我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组织、领导的本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依靠群众,那样你就会摆脱思想上的主观性与行动上的盲目性。在这当中,我不再满足于自己做一个好学生,而是想方设法带动更多的同学成为好学生。我单枪匹马是无法完成这项“希望工程”的,我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实现这一目标。

毕竟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心理分析——挖掘集体中每个人的潜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主张: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心理咨询与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这份潜能,使人的自尊自信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它主张积极地看待人性,肯定人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并以自我实现为人生的最高目标。)(Humanistic Psychology)的核心思想。

所谓发动群众,本质上就是要挖掘集体中每个人的潜能。这一积极的人生观定会带来群众的积极表现,因为人都在追求他人对自我的信任、爱护与肯定。

在上述经历中,我第一次召开课代表会议时,由于没有给大家时间去事先了解情况,也没让他们准备开会时的讲话,所以他们在会上难以做出积极的反应,而我却认为他们不配合我的工作。

这是我不懂得怎样发动群众的表现。

第二次开会,我事先让课代表们去分头了解情况,并在开始时主动承认是自己组织不当,才使上次会开得不成功。这使得第二次会议开得十分热烈,大家都做足了准备,踊跃发言,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场面。

这是我尊重他们能力的直接收获。

第三次开会,我又鼓励各科课代表进一步了解情况,为解决各科学习中的问题出谋划策。这极大地调动了课代表们的工作热情,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才能。这么做,就是在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大家齐心协力,为提高班内同学的学习劲头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活动,收效显著。同时,这些活动又使我处于组织者、领导者的地位。

成长启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所有这些,也极大地挖掘了我个人的潜能。

就这样,发动群众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此当中,我逐渐认识到,群众是具有无限能量的。如果我工作搞得不好,这不应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就能够更有效地相信他们、依靠他们,从而开创出工作上的新局面。

这也正是人们常言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所在。

从这层意义上讲,发动群众,本质上就是去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依靠群众,本质上就是去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性。

这也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追求的目标。

相关科学研究9——脑力风暴的心理效应

管理心理学有个研究叫“脑力风暴”效应,源于1938年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在公司管理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何不让每个员工的头脑卷起风暴”。奥斯本为此而组织的“脑力风暴”座谈会,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脑力风暴法”迅速得到商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的认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激发每个人的发展优势、集思广益、综合各种意见、创意地应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面具有很大的效应。

“脑力风暴法”的实施方法如下:

首先将不同个性、各有所长、不同背景的人集中到一起,让他们围绕着完成某一目标任务,互提设想、互相撞击,以求得新创造、新构思的方法。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集思广益法,它能使每个参与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将思考相互冲击,得出自己也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因此,也有人称它为“脑力激荡法”或“开窍反应”,这在我国被称为“诸葛亮会”。但是,这个“诸葛亮会”中,没有特定的“诸葛亮”,每个人都必须忘掉自己的身份,全心投入到头脑的风暴中。在进行头脑风暴之前必须有君子协定,也可以称为“臭皮匠协定”,按程序有序进行。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在相互引发、相互激励的团体氛围中,每个人都能够激活大脑的能量,使大脑减弱了自我的抑制,直觉性的创意自然地呈现,创造力的巅峰表现也往往处在评价的撤出,无拘无束、全情投入的过程当中。

岳博士家教百宝箱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在积极的伙伴互动中的领导力,学会运用“脑力风暴法”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这当中,要注意做好下面的事情。

岳博士家教建议25:引导孩子培养个人领导力

家长要培养孩子出任学生干部,并以此学会有效沟通、观察他人、自我觉察等,以综合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公众演讲、团队合作、反省学习等能力。

岳博士家教建议26:引导孩子培养个人创造力

家长要注意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多元思考,并允许适度冒险,教育孩子敢于承担并勇于实践。

岳博士家教建议27:引导孩子学习使用“脑力风暴”

家长要培养孩子会使用“脑力风暴(注:“脑力风暴”君子协定如下:)”,如班级讨论会、进行探究学习、合作作文等。这种发散思维法是创造力的根基,也是沟通的桥梁,只要孩子愿意尝试,就可能激发大家的集体智慧。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不许评价!——要到头脑风暴会议结束时才对观点进行评判。

异想天开!——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想法,不在意奇谈怪论。

越多越好!——点子越多越好,重数量而非质量。

见解无专利!——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上进行发挥。

“脑力风暴”的整个过程鼓励每个人的参与,但是呈现出来的每个观点属于团体。所有参与者能够自由、自信地贡献,才是头脑风暴的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