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459600000092

第92章 信仰习俗(3)

据记载,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是一位忠义之臣。时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失政。据《封神演义》载:商纣王被妲己(九尾狐)所迷惑,丧德败行,荒淫无道,巅倒伦常,又信费仲、尤浑等佞臣至朝政腐坏,丞相比干身为纣王的叔父,责无旁贷,不时力谏纣王,但被妲己等人视为眼中钉。

一晚,比干应纣王之命赴鹿台迎接群仙降临,当酒过三巡之后,他发现妲己及其所请来的神仙全是妖狐化身,于是暗中请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诛杀坦己的狐族,因此更令妲己含恨在心,设下毒计杀害比干。

一日,坦己面带病容地对纣王假说自己心病复发,绞痛难当,记得幼时曾得异人相救,以玲珑人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就愈,但若无玲珑心则此命休矣,坦己又虚言比干是一位忠贤之臣,其心必定是七窍玲珑,可借一片食之,病愈即还给他,纣王信以为真,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闻之,既怒且惊,慌忙中打开了姜子牙留下的锦囊来看,内藏有符诀及救命法术:将符烧灰入水,饮服于腹中可护住五藏六腑;剖腹摘心之后,在路途中若见有人卖“无心菜”,你就要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卖菜人若是答:“人若无心还活!”你便不死;但卖菜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你就即死矣!比干顾不得那么多,即依照锦囊内的方法去做!

他到了朝殿之上即破口大骂:“妲己贱人!我死冥下,见先帝无愧矣!”又泣:“成汤先王!岂知纣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即拔剑剖腹,但其血不流;比干将手往腹内摘心而出,掷在地上,掩袍不语速往城门外去。

比干一言不发,骑马飞奔跑了好几里路,忽然听见一妇人大叫卖无心菜,比干勒马即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是申公豹变的)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大叫一声血如泉涌,一命呜呼。

后传说,比干因服了姜子牙的灵丹妙药并未死去,而是来到民间广散财宝。比干生性耿直,公正无私,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财神。当时传说在比干的荫佑下做买卖的人,无偏无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骗,所以比干广为世人所传颂和敬奉。

生财有道的文财神陶朱公范蠡

范蠡也是一位文财神。他是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享年97,几近百岁,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范蠡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议和后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范蠡回国后又辅佐越王富国强兵,终于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情,识大体: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更不想归功于臣下。于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乘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

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劳治产不久,就积累家产数十万金。齐人闻其贤,请其为相。范蠡叹息:“居家则累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他归还了相印,将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最贵重的物品,暗自离开齐都,悄悄来到陶地。范蠡认为,陶地处天下之中,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作为后半生的保证,自此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说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说寓己曾做公爵)。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后又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民间所重视,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在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定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延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

十八忌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在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就理所当然了。

撒钱济贫的准财神刘海蟾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中,有一类只能算做是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准财神。

刘海蟾其实就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散财童子”,他曾在八仙故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豪放、旷达、潇洒,总是乐呵呵的形象,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希望、寄托,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着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

刘海蟾,原名刘海,是五代初的道士。他本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又名哲,字元英,出家后改名玄英,道号海蟾子,人多呼其刘海蟾,燕山(今北京)人。他曾为辽朝进士,后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平昔好谈养生的学问。一天,有个道士自称正阳子来见,他以宾礼相待。正阳子向刘海要了十枚鸡蛋和十文金钱,以一钱间一蛋高高垒起,垒成塔状。刘操惊叫起来:“太危险了!”道士对他说:“身居荣禄,足履忧患,丞相之危更甚于此!”刘海蟾顿时恍然大悟。这个正阳子据说就是钟离权,特意前来点化他的。

后梁太祖朱温于开平三年(909)封刘守光为燕王。过了两年,即乾化元年(911),刘守光僭称燕帝。刘操谏之不听,遂托疾挂印而去,并改名刘玄英,弃家远游访道。后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道成仙,遁迹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清时华山尚有刘海蟾道场遗碑,惜今不存。道教全真派奉为北五祖之一,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封“明悟弘道真君”,至元武宗时,又加封为“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以此看来,刘海是个悟后弃富的道士,本与财神无缘,刘海成为财神也许是源于他的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丑陋,分泌物有剧毒,对人体有害,被列为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们所崇拜。《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当时人们把蟾蜍当成了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刘海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

刘海戏金蟾出现在大量的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画家也有不少这一题材的佳作传世。在这些作品中,刘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顽童形象,其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做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财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做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根据。据说,刘海用计收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为此,还修建了刘海庙,把他的故事编成戏剧,到处吟唱。

关帝信仰与关帝庙

关羽

在中国,一提到关公、关羽、关云长,真可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三国演义》里,关云长身材魁梧,赤面美髯,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手提青龙偃月刀,下跨赤兔千里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了一曲令人感慨万千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蜀将的关公,在当时并无什么特殊之处,与关羽武功处于同档水平的将领还有不少,甚至还有超过他的。他也是常人,曾被俘过两次,败走麦城是败在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马忠手下。

而在民间传说中,关羽是一位义气千秋、忠贞不贰、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在百姓心目中成了勇武和忠义的化身。关羽本是一位历史人物,后来怎么变成了“帝”和“神”呢?

关羽是三国时代蜀国的一员大将,公元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缪侯”。到了唐代,民间就开始流传他的故事。此后,他就成了历代帝王追封的对象。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1108年),复封“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为“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为“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29年),敕建首都(今南京)关庙;

明神宗万历十年(1528年),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后敕赐解州关帝庙“英烈庙”号;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关公曾祖父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

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长达 26字。

到此,关羽终于由一员武将变成“王”,又变成“帝”,乃至“大帝”。明清时代,关羽的地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把他和“文圣人”孔子排在一起,称为“武圣人”。

关羽声名日隆,就连佛教和道教也争相把他拉入教门,以壮声威。佛教各寺院纷纷将关羽列为本寺护法神,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荡魔真君”、“伏魔大帝”,甚至喇嘛教也供奉起关羽来。

关羽最终被神化,成为人们普遍崇拜的神明。民间将关帝视为万能之神,他既能给人福禄,保佑科举,又能治病消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道,甚至还能招财进宝,庇护做生意的人。关帝的神通越来越大,又被二十多个行业供为保护神。这些行业有皮革业、烟业、绸缎业、厨业、盐业、酱园业、豆腐业、屠宰业、糕点业、理发业、银钱业、典当业,等等。

关羽由人变成了“帝”和“神”,主要是由于历代封建帝王的推崇。关羽集忠、孝、节、义于一身,对统治阶级来说,树立这种精神偶像,是“教化”亿万臣民,强化封建伦理规范,加强封建统治的“良方”。这与我国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孔子的遭遇是一样的。关帝之所以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民间妇孺皆知的偶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关羽身上的勇武、忠义等品质符合中国老百姓的传统道德观念,人们把他看做铁骨铮铮的英雄、侠肝义胆的好汉。这又与人们普遍喜欢孙悟空的情况很相似。

民间对关帝的顶礼膜拜,可从遍及全国各地的关帝庙看出。几乎每一部府志、县志等地方志书都有“关帝庙”、“关公庙”的记载。清代中叶,仅京城之内,拜祀关公的庙宇,便多达116座。关羽是山西解州池南常平人,在解州至今还耸立着全国最大的关帝庙,每年举办关公文化节。右图荆州关帝庙,在江陵城南纪门内,相传为关羽督荆州时故居。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孙权将其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孙权以侯礼将其身躯葬于当阳。这就是今天洛阳关林和当阳县玉泉山关公庙的由来。洛阳关林的庙会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前往关林朝圣的海内外游客每年都络绎不绝。

清代,随着统治势力不断向边疆推移,关公崇拜也迅速蔓延到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台湾、香港、澳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墨尔根(今嫩江)、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库伦(今乌兰巴托)、巴里坤、惠远城(今伊宁)、拉萨等边疆诸地均先后建起了关公(帝)庙。拉萨帕玛日山上的关帝庙,建于乾隆年间,是中央政府在西藏有效行使主权的铁证,也是不同信仰的各族人民在古城拉萨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尤其港、澳、台同胞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如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台湾岛面积不算太大,但全岛却有大大小小的关公庙至少有二百座(或说有四百多、或说有一千多座);全岛人口不足四千万人,却拥有关公崇拜者八百多万人之多。左图为澳门关帝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在这里还举行“关帝诞”。

相传农历五月十三日(一说十二日)是关帝的生日。这一天各地举行热闹的关帝庙会。庙会内容一般为进香礼拜、演戏谢神和进刀马。《燕京岁时记》上记载:北京十里河关帝庙“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梨园献戏,岁以为常”。《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上也说:“(五月)十三日乃关帝诞辰,官民祭享,演戏建酿,龙舟游舫如(五月)五日。”这一天还要给关帝供大刀和骏马,俗称“进刀马”。刀以铁制,马为纸扎。《燕京岁时记》上说:“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刀以铁,其重以八十斤,纸马高三丈,鞍鞯绣文,辔衔金色,旗鼓头踏导之。”

俗传这天又是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关公在这天要磨刀,所以此日称为“关公磨刀日”或“磨刀期”,这天家家忌动刀砧。关公磨刀,老天爷要降下雨水做磨刀水,这雨被称做“磨刀雨”,这一天也便被称为“雨节”。据说“雨节”必下雨,十分灵验,所以民间有俗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华北一带,也有将关帝生日定在六月二十四日的,认为这一天必定会下雨。这个差别可能是因为我国南北降雨季节上的差异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