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1459900000048

第48章 委曲求全的智囊(3)

汉高祖刘邦任用萧何主持关中之事。汉三年时,刘邦与项羽的军队相持在京索间。刘邦几次派使者慰劳萧何。鲍生因此告诉萧何说:“现在皇上在外风餐露宿,却数次慰问在关中的您,这是因为怀疑您呀!为您考虑,不如让您的弟弟和子孙中能当兵的,全到军队来。”萧何采纳了他的计策,刘邦大喜。

吕后用萧何的计谋杀掉了韩信。刘邦听到诛杀韩信后,派使者任萧何为相国,同时加封五千户,派五百士兵及一名都尉做为相国的侍卫。诸位官员都来祝贺,唯独召平表示忧虑说:“祸害从此开始了。皇上奔波于外,而您守于京城之内,没有被弓箭射杀的危险,却更加封晋级,设置卫队,这不是维护您。现在淮阴侯韩信起来造反,皇上对您也产生了怀疑,希望您把皇帝的赏封让出,不要接受,把全部家财用以资助军队。”萧何听从了召平的意见。刘邦见萧何这样做,非常高兴。这年秋天,黥布反叛,刘邦将亲自率军征讨,此时仍数次派使者问萧何在做什么。萧何说:“因为皇上亲征,我在内安抚百姓,勉励百姓,尽其所有帮助军队,象皇上讨伐陈烯时我所做的一样。”

不久,又有一个门客对萧何说:“您处于相国的高位,论功是全国第一,各方面已无以复加。您入关中以来,十余年一直深得民心,而且目前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民和。皇上所以数次问您在做什么,是害怕您的威信太高,影响整个关中地带。现在您何不多多购买田地,以损污自己的名声,如此皇上的心就安宁了。”萧何采纳了他的计谋,用贱价强买了许多民宅、民田。高祖还京时,百姓拦路控诉相国的行为,皇上听了,心中暗暗高兴。

韩世忠被罢官之后,杜门谢客,绝口不再谈打仗问题。他常常骑着驴、带着酒,后面跟着一两个童仆,在西湖一带游乐井与人商议买新淦县的官田。高宗听说他在置产业,十分高兴,赏赐给他御笔亲书,并给他的村庄起名叫旌忠。韩世忠的买田同萧何买田是同样用意。作为人主的皇帝不能同英雄豪杰推心置腹,以致于使许多有功之臣不得不自污,以求免于杀身之祸。唉!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与民交往相通的风气荡然无存了。但是到了今天,大臣们不论有功无功,无不多采田宅,难道他们也是自污吗?如果不是的话,又如何解释呢?

智囊

在现代战争中,忍辱负重,以屈求伸的意思已发展为以灵活的策略对付险恶的局势,保障自己有回旋的余地,有再生的可能,以政治、外交斗争和军事斗争相结合,先求自己立于不绝之地,然后创造战胜敌人的条件。

在政治、外交斗争上,它表现为在自己蒙受巨大损失,面临绝境之时,暂时接受敌人极为苛刻的条件,以获得喘息之机。例如,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方遭到以色列的突然袭击,部分领土被敌占领,军事力量损失严重,在这种形势下,他们置大片领土于不顾,接受了停火条件,暂时忍受战败之辱,以坚定复仇决心,政治上实行联合,经济上求得发展,军事上不断强大,自强不息,忍辱奋斗。6年以后,果断地向以色列发动攻击,一举突破了巴列夫防线,粉碎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夺回了大片失地,洗清了以前的耻辱。可以说,如果阿方1967年以后不忍辱负重,则谈不上1973年10月的战争胜利。

大凡有心计的政治家,都知道释疑避谗,必须讲究艺术,而不能直来直去地分辨。在事业上,老黄牛的实干精神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只有时刻提防来自四面八方的谗言,消除来自顶头上司的顾忌,才能保证劳而有功。这也是一种与领导相处的智谋。

王戎巧避祸

王戎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他的本家弟弟王敦名声很高,但王戎却十分厌恶他。每逢王敦来找他时,王戎都常常以病推托,不肯相见。孙秀在琅琊作郡官时,曾要求王戎的另一个弟弟王衍为他撰写评颂品德的文章,王衍本不同意,王戎便劝他尽力去写。等到后来孙秀得志,凡从前与他不合及反对他的人都遭杀戳,而王戎和王衍却得到孙秀的重赏和帮助。王戎是十分厌恶名声的才子,但他却善于借他人希求虚名的心理,排除自己要遭到的祸患,由此可知王衍不如王戎啊。

智囊

无欲则刚。无欲不是指一点欲望都没有,像个木头人或者与世隔绝,而是说没有过分的欲望贪欲。没有贪欲,就可以做到“软硬不吃”,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至大则刚。

而一旦有了贪欲,不是“吃人家的口软,拿人家的手软”,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样一个时代,贪污腐败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其根源和背景固然是相当复杂,但从贪污腐败的个体来说,则无一不是因为欲壑难填而造成的。无论你职位再高,资历再老,一旦陷入贪得无厌的欲望之中,就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声败名裂,还有什么刚毅可言呢?

阮籍借醉避难

魏晋之时,天下多事,以致于名士们也少有保全自己而不受损害的。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常常酗酒托志,拒不参与世间事。司马昭早些时候想为儿子司马炎向阮籍的女儿求婚,可阮籍喝酒一醉就是六十天。司马昭面对终日不醒的阮籍,没法儿与他对话,只好罢休。钟会曾多次访问阮籍,请他谈对国事的看法,并想以其态度立场来定他的罪,可阮籍喝得酪酊大醉,钟会无法同他说话,阮籍也因此免去一场灾难。

智囊

这个故事是对“激将法”的一个“反动”,司马懿能忍受侮辱,坚持到底,显示出一个谋略家的卓越见地。兵法上说,不战在我。也就是说,一旦遇到形势于己不利的情况,战与不战的权利在自己手中,此时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应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个成功的英雄应能屈能伸,能刚能柔,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郭德成巧拒黄金

明洪武年间,郭德成当了骁骑指挥。有一天,他到皇宫中去,明太祖拿两锭黄金塞到他袖中,并对他说:“回去以后不要告诉别人。”郭德成恭敬地答应了,于是将黄金装在靴筒里。等他出宫时,假装醉酒,脱靴时故意露出黄金,守门的人向上报告,皇帝说:“这是我赏赐给他的。”

有人责备郭德成,郭德成说:“宫廷之内如此严密,藏着金子出去,别人岂不是说你偷的吗?况且我妹妹在宫内服侍皇上,我经常出入,怎么知道皇上是否以此试探我呢?”众人都很佩服郭德成的看法。

智囊

忍辱负重是考验一个人是否能担当重任的重要方法,孟子曾经讲过,天将降大任给某个人必定会让这个人先经历各种磨难,增加以前所没有的本事 ,然后才可能会成功。但如今很多人由于受不了压在身上的重担而自己放弃了成功的目标,这就是成功的人为什么总是少数的原因。

郭崇韬、赵普巧拒贿赂

五代后唐时,郭崇韬十分廉洁,自从到了洛阳后,他开始接受各方面的贿赂和馈赠。这时他的老朋友和子弟中有人劝告他,郭崇韬说:“我身兼宰相和将军的高位,皇上赏赐的俸禄有多少万,难道还缺少这些东西吗?现在藩镇诸侯多数是梁朝的旧将,都是对皇上有旧怨的人,如果我拒绝他们的馈赠,岂不是让他们产生疑心和害怕吗?”第二年,天子在南郊祭祀,郭崇韬将所得财物全部捐献给朝廷,做为赏给之用。

南唐主送给北宋相国赵普五万两银子,赵普将此事告诉宋太祖。宋太祖说:“这不能不收,但要写信答谢,同时稍微赏赐他们派来的使者就可以了。”赵普告辞时,宋太祖又说:“大国的礼节不能自行削弱,应当让他们无法揣测。”等到南唐主的弟弟李从善来朝廷时,太祖除了平常应赏赐的之外,又秘密送给他白金,恰好与当时南唐王送给赵普的一样多。这使南唐君臣都感到震惊,对宋太祖的弘宏气度深为折服。

对贿赂和馈赠来说,没有应接受的道理,然而廉洁之士有时可以开始接受而最终辞退,英明之主也可以教其臣接受,这全要看他接受之后的作用如何。此处便能见到英雄的权术及策略。夏商周三代以下的将相,大多是运用权术和策略的雄才呵!

智囊

你不可能把什么东西都赠送给所有的人,给予和拒绝是同等重要的,尤其对于发号施令者来说是这样,间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拒绝。有的人的拒绝比另外一些人的许诺还要宝贵:有时镀金的“不”字比朝廷的许诺还要使人满意。有许多人总是把“不”字挂在嘴边,结果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他们可能事后会作出让步,但别人不会对他们抱有好感,因为他们一开头就叫人扫兴。

要回绝别人不要回绝得太死,要让人们点点滴滴地感受到他们的失望,绝不要一回绝就彻底回绝,那样一来,人们就不再指望你了。应该总是留一点希望的余韵,使得拒绝带来的痛苦略增甜味。即使取消了从前的实惠,也要做得很有礼貌,纵然没有行动上的补偿,也不妨用口惠来充数。“可”与“否”说起来很简短,可要说得妥当,真叫人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