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3300000050

第50章 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成才品格(4)

这位母亲欣慰地笑了,原来,这是她精心设计的训练课,她希望女儿主动地学会感谢他人。

同学们,我们要想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和培养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想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

如在关心家长健康方面:我们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我们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当父母外出时,我们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我们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

我们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自己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让父母进行指导,耐心训练。这样不但有利于自己养成做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以行动感谢他们。

建议四:将父母对自己的爱记在心中。

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是天津人,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但是,他的母亲却非常坚强,无私地为孩子奉献着一切。安金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献给母亲的文章!《母亲啊,你是我最好的导师》中,安金鹏是这样写的:

……跛着脚的母亲在为我擀面,这面粉是母亲用五个鸡蛋和邻居换来的,她的脚是前天为给我多筹点学费,推着一个平板车去卖蔬菜的路上扭伤的。

端着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地抚摸着母亲肿得比馒头还高的脚,眼泪一滴一滴地滚落在地上……

……我家太穷了,家里欠的债一年比一年多。我的学费是妈妈找人借的,我总是把同学扔掉的铅笔头捡回来,把它用细线捆在一根小棍上接着用,或者用橡皮把写过字的练习本擦干净,再接丰用。

……我的母亲是用一种原始而悲壮的方式收割的麦子。她没有足够的力气把麦子挑到场院脱粒,也无钱雇人使用脱粒机,她是熟一块割一块,然后用平板车拉回家,晚上再在我家院里铺上一块塑料布,然后用双手抓一大把麦秆在一块大石头上摔打脱粒……三亩地的麦子,靠她一个人割打,她累得站不住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血,连走路也是一颤一颤的呀……

她为了不让我饿肚子,每个月都要步行十多里地去批发20斤方便面渣给我送到学校。每个月底,妈妈总是扛着一个鼓鼓的面袋子,步行10里路到大沙河乡车站乘公共汽车来天津看我。而袋里除了方便面渣还有妈妈从6里外的安平镇一家印刷石要来的废纸!那是给我做演算的草稿纸,还有一大瓶黄豆酱和咸芥菜丝,一把理发推子,天津理发最便宜也要5元钱,妈妈要我少下来多买几个馒头吃。

我是天津一中惟一在食堂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我只能顿顿两个馒头,回宿舍泡点方便面渣就着辣酱和咸菜吃下去;我也是惟一用不起草稿纸的学生,我只能用一面印字的废纸打草稿;我还是那儿惟一没用过肥皂的学生,洗衣服总是到食堂要点碱面将就。可我从来没有自卑过,我总觉得我妈妈是一个向苦难、向厄去抗争的英雄,做她的儿子我无上光荣!

……我要用我整个生命感激一个人,那就是哺育我成长的母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做人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

安金鹏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被爱蒙蔽双眼,她清醒地认识到,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孩子要回报社会,就需要从回报父母开始。”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只知道接受父母无私的爱,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当怎样给父母自己的爱呢?

其实,由于我们是未成年人,除了在一些小事上关心父母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把父母的恩情记在心中,时刻鼓励自己要努力学习、要快速成长,一定要让父母为我们感到高兴。

建议五:尊敬妈妈的“唠叨”

小力扬在一次班级讨论会上,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我的妈妈总爱唠叨,让我和爸爸好烦啊!妈妈唠叨的范围很广,说爸爸不干活,说我学习成绩下降,说她自己越来越胖,说奶奶对她不好……总之,什么事在妈妈眼里都是有问题的。我怎么才能让妈妈不唠叨呢?

我们小学生要受到大人们的管束,又是父母不可避免的重复说教,在我们听来就是“唠叨”,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唠叨呢?

想想妈妈为什么要“唠叨”,我们不喜欢妈妈唠叨,但有人认真想过妈妈为什么爱唠叨吗?其实,生活中总有许多令妈妈生气或不开心的事。比如晚饭后,爸爸只顾看电视,不做任何家务,还做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们成绩下降,爸爸认为是妈妈的错;这段时间妈妈的确老了许多,但化妆品的价格又太贵……除了这些,我们的妈妈还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中,有些可能还面临下岗。面对如此多的压力,妈妈们只能在家里说说喽!

做几件让妈妈开心的事情,看到妈妈有这么多不容易的地方,我们就不应该再觉得她心烦,去做几件让妈妈开心、不唠叨的事吧!

主动帮妈妈干活,给爸爸做出好榜样,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打扮自己。

认真学习,少让妈妈操心。要知道我们多考一分,妈妈脸上的皱纹就会减少一条啊!

千万别忘了两个重要的日子:母亲节和妈妈的生日。和爸爸一起商量,让妈妈过一个充满惊喜的节日。

和妈妈逛街时,别只顾给自己买东西,也为妈妈挑一件时尚的外套、漂亮的首饰。

多和妈妈谈心,最好每周留一天晚上给妈妈,说说我们和妈妈之间的悄悄话。让妈妈说出心中的快乐与悲伤,也许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份悲伤多一个人分担就变成了半份悲伤。

测一测。

下面所列举的情形表示孝顺父母的同学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测试你这方面的情况,参照每项标准的分数,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最能代表你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相加得出总分。

1=从不这样2=偶尔这样3=有时这样4=经常这样5=总是这样。

A对父母讲话时用敬语,比如“您”。

B帮助父母做家务。

C了解父母的工作艰辛。

D主动地帮助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E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总分:

同学们,在这个测试中如果得到5-10分,说明你不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你必须采取措施了,你不妨参考下面的具体方法,来让自己更孝顺;如果得到10-15分,说明你的孝顺程度一般;如果得到15-20分,说明你的孝顺程度很不错;如果得到20-25分,说明你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同学,这对你的成长很有好处,不过一定要保持下去哦。

做一做。

为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可从下面的事情开始做起。

1.在父母工作完后,问候一声:“妈妈(爸爸),您歇会儿吧。”

2.在父母下班回到家时,给他们倒杯水。

3.说话、走路或者看电视都轻悄悄的,不打扰父母休息。

4.饭前摆放好餐具。

5.饭后收拾餐具,洗碗、擦桌子。

6.记着爸爸妈妈的生日,亲手为他们做一个小礼物。

7.父母生病时不忘提醒他们吃药。

8.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洁,不给父母添麻烦。

9.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要虚心接受,想想父母都是为我们好,自己应该学会反思并渐渐改掉缺点才对。

10.不独占好吃的东西,和爸爸妈妈一起享用。

读一读。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狄更斯。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马克思。

培养独立的品格。

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动摇的人是幸福的。他站在高处,却不依赖别人,只靠自己,因为依赖别人是会摔下来的。

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父母工作忙的时候,要学会自己做饭。生活中得点点滴滴,都可以把它当作锻炼自己自理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掌握自理的本领,将来出外求学,走向社会,就不会依赖某人,就能自己照顾自己。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以致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里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也许你们也会哈哈大笑,但是仔细想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在学校,我们时常能看到几个学生凑成一帮娱乐嬉戏,这其中一定有一到两个“灵魂”人物,他们的依赖性较小,而其他几个学生的依赖性则较强。依赖性强的学生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像断线的风筝,没有着落,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一切都听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会常常不知所措。

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没有主见,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决定。具有依赖性格的中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

那么,人为什么会在对别人的依赖中迷失自己呢?这是因为依赖的产生同父母过分照顾或过分专制有关。对子女过度保护的家长,一切为子女代劳,他们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孩子头脑中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时时处处依靠父母。对子女过度专制的家长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走上社会也觉得“别人对,自己错”。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

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招:

第一招: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

第二招: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做,正确地评价自己。

第三招: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使我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自己该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做个“小地主”。在学校,除了学习好外,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去帮助他人。

第四招: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问题的,向他们学习。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

第五招:以名言警句激励自己。比如下面这段儿歌:

《自立歌》

陶行知。

滴自己的汗水,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宗,

不算真好汉!

我们为同学们指出了克服依赖心理的几个方向,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好我们独立自主的品格呢?

建议一:在生活上学会自理。

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就把它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这几只小狮子慢慢长大了,它们生活无忧无虑,有吃有喝,自在幸福。当然,它们都关在笼子里,猎人给他们设计的笼子也是温暖而舒适的。没想到,一不小心,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而其他几只呢?还在受着保护。

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和保护的小狮子们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而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呢?它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狮子。它独自在野外时,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伤,它学会了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它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不依靠别人的习惯,使它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顺利地活了下来。

同学们,我们千万不能像笼子里的那只小狮子一样,小时候父母包办过多,没有独立行动,吃饭、穿衣及日常起居没有较早地自己处理而让别人侍候,总是绕着妈妈的围裙转,不敢离开几步,于是直接形成了依赖心理,形成了惰性。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父母工作忙的时候,要学会自己做饭。生活中得点点滴滴,都可以把它当作锻炼自己自理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掌握自理的本领,将来出外求学,走向社会,就不会依赖某人,就能自己照顾自己。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动手照顾我们自己的生活吧,洗衣服,做饭,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

建议二:要学会给自己做计划。

有一位聪明的妈妈,发现孩子在学习弹琴的时候总是没有计划,刚想弹琴,不一会又去看动画片了。有一天,妈妈对孩子说:“你每天得弹半小时的钢琴,刚回家的时候弹也行,吃完晚饭弹也行,但是,弹的时候你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弹足半小时。”孩子考虑了一下,因为晚饭前有一个他喜欢看的动画片要播放,于是他选择了吃完晚饭再弹。结果,他确定自己的计划后,居然一直执行得非常好。

事实上,做事有计划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有计划的习惯。

许多小学生都有早晨起床找不到袜子、学习用品或者生活用品的现象,这便是做事缺乏计划性的坏习惯。做事情没有计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但是,如果自己不加以注意,长期下去往往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从而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