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3300000052

第52章 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成才品格(6)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提倡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小小年纪就去做生意赚钱,而只是借此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致富要从小事做起,从今天起步,只有早行动才能早致富。许多人儿童时代是懵懵懂懂地过,青年时代是浑浑噩噩地玩,到了中年时代,需要成家立业了,这才感觉到金钱的重要,于是匆匆忙忙地着手赚钱致富,但此时已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况且此时无论是体力、活力还是创造力都已不如从前,赚起钱来费力得多。而在许多西方国家,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投资理财能力,在美国、日本的小学都开设有理财课,让他们从小就掌握投资理财的方法。一些家庭包括那些家财亿万的富豪人家,也从小锻炼孩子的赚钱理财能力。比如让小孩做家务,父母给予一定的报酬;让小孩上街卖报纸,赚取零花钱等。有人认为这样做会使小孩从小受到金钱的玷污,其实这比我们国内某些家庭里小孩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合得多,既能让孩子认识到劳动的意义,认识到赚钱的不易,也能培养孩子的经营意识与理能力。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富翁,很多都是从小就有经营意识,很多甚至是从小就开始投资理财的,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建议三:养成储蓄的习惯。

这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同学的一篇作文:

我有一个储蓄罐,它是我过10岁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礼物。

我的储蓄罐可特别了,它有一个圆柱形的头。头上有一个可爱的小熊,小熊的头是金黄色的,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显得格外好看,耳朵大得象一把张开的扇子。鼻子像个星星,闪闪发光。它的嘴巴时刻露出微笑。圆滚滚的肚子,加上金黄色的手和脚,拼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熊,真是帅呆了!

储蓄罐有个扁扁的嘴巴,它可以把钱一个个吞进去。它的脚细细的,看上去好笑极了,你可别小看它哦,它可以撑起大大的头。如果没有这双脚的话,储蓄罐的头就会掉下来,站不直了。

我可爱的储蓄罐天天陪伴着我,每当我看到它时,就会舍不得买零食吃,把身上的钱放入储蓄罐的嘴巴中,这多么像妈妈喂宝宝吃奶呀!不到一年,储蓄罐长大了,变得沉甸甸的了,这下我可以买很多书了。

我喜欢我的储蓄罐,它让我变成了一个懂事、节约用钱的好孩子。

同学们,你们也有一个这样的储蓄罐吗?不管是储蓄罐,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存入银行,给自己设一个户头。银行并不是“要拿走”我们的钱,而是把我们的钱安全地保管起来,并且还会给我们支付利息。在银行以自己的名义开一个账户,自己拿着存折,如何使用由我们自己负责,这种做法可以帮助我们养成终生储蓄的好习惯。

建议四:给自己制定一些理财目标。

一些报道介绍,美国人是这样实现他们对孩子的理财目标的:

3岁时,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的区别;

4岁时,让他们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能够买到多少东西;

5岁时,要他们知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告诉他们钱是怎么来的;

6岁时,他们就能够找到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的硬币;

7岁时,让孩子懂得看价格标签;

8岁时,让孩子知道要赚钱必须通过工作,还可以把钱存在银行里;

9岁时,让孩子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

10岁时知道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

11岁时知道购物时比较价格;

12岁懂得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并学习计划两周的开销。

同学们,当我们慢慢得长大,当我们拿着一笔零用钱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适当地使用这些零用钱对我们的将来有什么好处呢?

当我们看到父母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张钞票的时候,好像那个皮夹就像一个魔术包,里面总有掏之不尽的纸片,可以换取自己心爱的玩具或零食!这时正是我与“钱”的第一次接触。

孩子不能赚钱,却很会花大人的钱。小孩成长懂事后,渐渐认识了钱,也开始体会到钱的可爱之处。从要求或领到零用钱起,“钱”开始进入孩子的真实世界里。而在孩子与钱做朋友的过程中,父母是最佳的导师。父母的言传身教,都会影响孩子对金钱的了解与态度。

建议五: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

孩子们没有必要知道家庭预算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如果他们对家中的经济状况一无所知的话,他们又怎么会乐意接受家长在花钱方面对他们做出的限制呢?但我们需要注意,家长之所以时常害怕孩子知道家中的收入情况,是因为孩子可能嘴比较碎,信口把这些情况告诉外人。其实,家长只需要教会孩子尊重别人的隐私,同时也不要把自家的私事说出去,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一旦你的孩子长到十几岁,您可能想举办一个家庭财务会议,并向全体家庭成员解释说,会上所讨论的是家庭机密,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保密的责任,如果谁擅自把家庭财务机密泄露出去,那么以后就没有参加这类会议的资格。把全家的钱都要花在哪些地方,给大家简要说明一下。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孩子能够体谅家长的难处,不会整天嚷着让家长给自己买这买那;而且还可以使孩子在家庭经济上走人困境时,为家长分忧解难。

如果孩子不知道家长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孩子们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家长就可以把一个人如何靠努力工作来谋生的道理讲给孩子们听。

玛丽安娜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三个孩子如今都已十几岁了。玛丽安娜整日在电脑前忙个没完。她对孩子们说:“有些时候,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守着电脑工作一天的我疲惫不堪,心里也非常烦躁,这是因为我宁愿整天和人打交道,而不愿整天和机器打交道。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会找一份更适合我做的工作。”

测一测。

下面所列举的情形表示奢侈浪费、不懂得节俭的同学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测试你这方面的情况,参照每项标准的分数,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最能代表你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相加得出总分。

1=从不这样2=偶尔这样3=有时这样4=经常这样5=总是这样。

A对自己的零花钱没有计划。

B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

C买东西不和父母商量,由着自己的性子。

D没有储蓄的习惯。

E不知道父母的钱挣得有多么辛苦。

总分:

同学们,在这个测试中如果得到20-25分,说明你是一个奢侈浪费、不懂得节俭的孩子,你必须采取措施了,你不妨参考下面的具体方法,来塑造自己的节俭的品质;如果得到15-20分,说明你的节俭程度一般;如果得到10-15分,说明你的节俭程度很不错;如果得到5-10分,说明你是一个十分节俭的同学,这对你的成长很有好处,不过一定要保持下去哦。

做一做。

为了培养节俭的品质,下面几个建议可供同学们参考:

1.认识金钱的含义。

我们应该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和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

2.学会花钱。

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学会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养成先认真思考再花钱的习惯,避免盲目消费。有些家长让孩子“一日当家”、记收支帐,是培养我们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3.学会积累。

我们因该将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让自己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4.懂得量入为出。

我们应该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如何。即使家庭经济富裕,也要坚持前面提到的三条标准。

5.珍惜物品,不浪费。

我们应该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

读一读。

对于浪费的人,金钱固然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地堆积起来的。

巴尔扎克。

节俭是一门艺术,它能使人最大程度地享用生活。热爱节俭是一切美德的根本。

萧伯纳。

挣了钱却不知道节省的人只能劳累终生。

切斯特菲尔德。

要想保持收支平衡,就要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蒲柏。

贫穷并不是什么缺点,它使我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也使我后来能够忍受更清贫的生活。它教会我珍视金钱的价值,使我认识到资助贫苦的人是最大的乐趣。

侯赛因。

培养有责任感的品格。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校园,但是,即便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还是有很多同学不开心、不快乐,甚至有些沮丧。

其实,我们快乐的钥匙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开开心心是一天,苦恼忧愁也是一天,那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呢?

力涛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平时的表现很不错,就是学习很不稳定,有时粗心大意,脾气也不太好。

有一天下午放学,力涛没有骑车回家,而是由同学骑车带回家的。家里人问起原因,他说是自己的自行车丢了。他父亲想,自行车都是存在学校车棚里,怎么会丢呢?于是问他:“自行车存在车棚里,而且有人看管,怎么会丢呢?你找过吗?”力涛说:“我当然找过了,找了半天也没有啊。”父亲追问道:“你没问问看车的师傅么?”力涛说:“我问了,就是没有找到。”

下午力涛跟同学一起去上学以后,父亲来到了学校。一查问,原来是看车棚的师傅给收了。那位师傅说:“你家的孩子中午就找来了,但态度不友好也不客气,因为乱放,所以我给他挪后面了。本打算下午放学的时候告诉他的,中午也就没多理他,让他难受一下也是想让他长个记性。”父亲赶忙谢过师傅,就在路边等孩子放学,原以为孩子看到父亲帮他找到了车子会很高兴,没想到当力涛跟同学一起走出来看到父亲和车子时,一下子就火了。回到家以后,谁也不理。父亲也很恼火,他不明白,车子给他找到了,他怎么这个态度呢?

还是一位心理教师解开了这个谜,他说力涛的这个表现是“恼羞成怒”。恼是因为丢了车子,本来自己可以找到却没找到,羞;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更羞;车子最终还是由父亲帮忙找到了,于是羞愧极了。为了遮恼掩羞,只有靠“怒”了。只是这“怒”很自私,也很脆弱。

心理教师进一步分析说,孩子能怒,说明他还有廉耻之心,还有责任感,做父母的不能怪他,而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表示理解。当父母向力涛表示关爱的时候,力涛对自己的发火表示懊悔。然后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父母帮他从各个角度回顾和总结了丢车事件,力涛一直认真地听着。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又做了一个延展,把学习上的问题也一并分析了。

从那儿以后,力涛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了,一个多月后,力涛中考考出了好成绩,尤其化学更是得了满分。

同学们,看过力涛的故事后,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材,将来步入社会能否独当一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有责任感。这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但是,责任感需要我们合理地运用,有责任感是好的,但是因为责任感导致自己自尊心过强、太过敏感就是不好的了。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行为总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而人的行为必须对他人或社会负责,必须按一定社会规范去行动。如果人与人之间互不负责,互不尽义务,互不奉献,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了。

责任心就是对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所应担负的责任的认识和情绪体验。责任心是后天树立起来的。儿童从收拾玩具,整理书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班级交给的任务等具体活动中,开始体验按集体利益行事的必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这种意识逐渐深化为对他人热情关怀,对朋友忠诚守信,对学习和工作认真负责,最终发展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关心整个社会。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呢?

建议一:做任何事情都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有这样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

一个人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不觉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它。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身边。这件事令这个人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见其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

同学们,看到瑞士的小学生是如何做的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在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的时候,就喜欢哀叹自己的不幸,抱怨生活的不公。其实,所有的抱怨都是在做无用的减法。

建议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意识。

这是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小时候的故事:

一天,11岁的里根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是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里根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里根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里根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后来,里根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同学们,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凡事推卸责任,找人代过,这种人我们是避而远之的,更别说委以重任。勇于承担责任,并用自己的劳动来补偿,不仅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和锻炼。

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人,因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所吸引,沉溺其中。我们今天的新一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等一切便利条件,独生子女的优越的生活条件使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重。虽然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自己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长盛不衰,要为祖国而学,为人类进步而学,但由于没有用更现实可能的目标来鼓舞、激励自己,这些长远的目标就显得空洞,缺乏实际意义,需要我们和父母及社会教育工作者一同找出途径与手段,来弥补我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所缺乏的重要一课,找出对成长有根本意义的家庭社会因素。

一个21世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健全行为责任的观念。这一观念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与培养,特别是从小就从点滴的事情做起,逐渐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