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让生命来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大概是在40年前,那时候,在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面,曾经住着兄弟二人。他们抵受不了穷困的环境,最后他们决定离开家乡,去海外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般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而他的弟弟则被卖到了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世界真小,在40年以后,他们兄弟二人又幸运地聚到了一起。今日的他们,可以说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在子孙中,有的是承继衣钵,有的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有的成为电脑工程师,都有一技之长。而他的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着一个东南亚相当有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比较之下,他们哥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后,都成功了。但是为什么他们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会有如此的差别呢?
他们兄弟二人聚头,当然会谈到分别以来的遭遇。他的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惟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比如有一些人书虽说读得并不少,但是也不要去妄想,惟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至于要进人上层的白人社会,这些就先放在一边,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他的哥哥见到弟弟这般成功,很是高兴,也不免会有些羡慕弟弟。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所以就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曾经有两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这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样的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有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山。就在最近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7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登山,这本身就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准,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思维者,实行积极思维、喜欢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而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也正是验证了这一点。
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看他的心态,心态很重要!一个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维、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那些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我们现在的境况都是环境造成的,我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成功者认为,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掌握我们命运的是自己的心态,说到底,就是如何去看待人生、把握人生。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达观进取,宠辱不惊。
《幽窗小记》中有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们都很喜欢这幅对联。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描绘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失之不忧、得之不喜、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十分的困难。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还要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如果心中没有太多的私欲,又怎么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如此豁达风流的原因,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来。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才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才能达观进取,笑对人生。生亦欣然、死也无憾。花落花开,水流不息。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
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都很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也更加文明了。但是,文明社会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泞中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惊、或诧、或喜、或悲、或忧、或惧,一旦欲望难以实现,想法难以成功,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衡,自然需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
陷阱、棒杀、怨恨都是每个人不愿意得到的东西,但现实生活中却是实际存在的。有人吹你,你不要太过在意,因为吹你有时是陷阱;有人对你微笑,有人捧你,你不要太过兴奋,因为捧有时是棒杀;你不要太过看重,因为微笑后面可能是怨恨。对于存在的东西,没有必要去认真计较。还是先哲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所以不要因为有人批评了几句,就灰心丧气;也不要因为有人夸奖了几言,就忘乎所以。要做到宠辱不惊。这就是古人所云的:“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悲喜勿虑,大彻大悟自为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只要努力,不必计成败。
有些人经常告诉自己,活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还有些人常想,应该感激生命,唯一有幸成为生命的载体,我们才能感受到人世间的一切,才能感受到温暖与快乐,才能体会到智慧的力量,才能感受到人格的尊严,才能尽情地抒写生命的赞歌!
其实,人生就如一曲旋律,充满抑扬顿挫与悲欢离合,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把握生活,多一分乐观,少一分忧愁,这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一样。我们应该享受平淡带给我们的温馨,享受清心寡欲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成功和喜悦。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坦然地面对生活,在坦然中求得一分欢乐。
在找了许多种理由之后,我们得以发现:生活在我们的视野下,盛满着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所以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所以我的人生也跟着美丽。
坦然便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一支登山队在攀登一座陡峭的雪山。这是一座分外险峻的山峰,稍有不慎,他们就会从上面跌落下去,将会粉身碎骨。
他们在努力攀登。突然,队长一脚踩空,向下坠落了。
当时,他想发出一声临死前的悲呼,可是,他知道,只要他一出声,肯定就会有人受到惊吓,攀爬不稳,再掉下去!所以他死死的咬紧牙关,强忍着不发出一点声音来。就这样他无声无息地掉进了万丈深渊里。
只有一个队员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烈的场面。原本他是可以发出一声惊叫的,但是多年的经验让他明白了,惊叫一声不仅不能救回队长,而且还会惊吓到其他队员,将会给全队带来更大的灾难。他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向上攀登,每登一步,眼泪都会掉下来,打在雪上。
登顶后大家才发觉队长已经不在了,最后目睹者把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大家沉默无言。
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支登山队,因为它的队员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也能坦然面对朋友的死亡。他们不仅登上了自然的高峰,也登上了人性的高峰。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大清早出门,直到夕阳西下拎着空空的鱼笠回家,他们依然是一路欢歌。让人不禁感到惊讶,付出了一天的时间却一无所获,为什么还能快乐满怀呢?很容易看出,给我们的答案是:“我虽然钓不上鱼,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
其实,这个垂钓者给我们的启示是:许多事情的得失或者成败都是我们不可能预料到的,但只要我们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足够了。
尽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许多的不幸,但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我们为何不放弃那些令人烦恼的事,而去寻找一些让人欢乐、让人高兴的事呢?
我们经常会因为失去而郁郁寡欢,也常常因为得到而欣喜不已,当然这两种心态会直接导致浮躁,我们应该予以摒弃。人生不会一直在失去,也不会一直在得到,有失必有得是一种规律,我们应坦然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得失。
在失去面前我们要坦然,在得到面前同样也需要坦然:
2002年9月26日下午4时许,28岁的男青年程某在长沙市芙蓉路某大厦应聘的时候,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信称其中了500万大奖,其言凿凿,不容置疑。生活境况不佳、正在四处找工作的程某看过短信后欣喜若狂,大声叫道:“中了,中奖了!”,随后便一头栽倒在地,两眼发直,四肢抽搐。周围的人立即拨打120,长沙市医疗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发现程某已进入濒死状态,急救人员一边抢救一边将其送往长沙市一医院。等送达医院时,程某早已停止呼吸。
普遍来说,人们总是习惯于得到而害怕失去。尽管“有得必有失”的道理人人皆知,但是,人们都依旧认为得到了可喜可贺,而失去则可惜可叹。每有一失,总要难受一阵,甚至为之痛苦。
确实如此,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都无法预料,当然也承担不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与快乐;许多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经常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去计较什么,当我们在必须面对他们时,献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到自己的伟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让我们抓住,有可能导致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我们必须时刻让自己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应当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而学会保持适度的冷静与清醒,使之有理、有节,达到平衡适中,以免内心的激情狂潮过于汹涌而乐极生悲。
生命的幸福与困难,完全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最重要的就是看我们怎样去面对这些事。因此,人们要坦然的面对生活!一定要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要学会活得坦然,那么就要学会选择,在人的一生当中,放弃是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只有学会放弃的人,活得才真正的坦然。
当然,人是有思想感情的,是有欲望的,始终都是向往着完美的境界。但人生也难免会有缺憾。天上的太阳不可能时时当顶,夜晚的月亮不可能夜夜明亮,地上的鲜花不可能四季香艳。人的一生,追求“青春永驻”只能是良好的愿望而已,是别人对你的美丽的祝福。人生是动态的,社会也是在不停地运转的,人的生命之花不可能常开不败。这是自然规律,认清了这种规律,那么就要顺应规律,适应这种规律。
人生有许多种苦和乐,失去了自以为宝贵的或者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可能是一件痛苦之事,但一个人如果能坦然面对失去的,并能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并且不触及生活要义的东西,那么他的一生必将赢得更多的轻松与愉快。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想得到,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坦然的面对得失。人生虽短,为了不虚度光阴,使生命尽可能的卓越,我们的确应该追求得到,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业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失去,学会忍受失去。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感官的享受;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主要人生目标,有时不得不“丢卒保车”;尤其是为了不玷污自己的人格,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利益,比如金钱那种只要出卖良心或者尊严就能得到的金钱。
有一天,一位外国人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之间,一阵大风刮来,把他头上一顶新帽子刮进了大海。这位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看看正在飘向海中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先生,您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
“哦,知道了,谢谢!”说完他继续看报纸。
“你……怎么不……”
“我为什么非要感叹一遍呢?”
“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
“是的,我正在考虑如何省钱再买一顶呢!我很心疼,但我能让它飞回来吗?”
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先生的豁达和潇洒:失去的已经失去了,何必为此而烦恼伤心或者耿耿于怀呢?
坦然的面对失去,就要及时地调整心态。已经失去了,就要面对事实,承认失去,不能总沉湎于已经承认失去,不能总沉湎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得到和失去其实是相对的。为了得到,需要失去,因为失去一些,可能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另一些。民间安慰丢东西的人总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就是这样。与其为了失去而懊恼,不如全力争取新的得到。应该明白的是,有时失去并非一定是损失,而是放弃、奉献,是大步跃进的前奏或者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