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4000000018

第18章 主人和仆人(1)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幸福的人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结果常常与自我期望相差甚远?这一切都是由于潜意识中被输入了错误的指令而造成的。

很多人非常渴望成功,但如果他们的潜意识里始终充斥着否定、负面的自我评价和信息,内心冲突非常大,大量的能量被耗费在自我诋毁和内在冲突中,因此无法达到他们期望的结果。

要想改变这一切,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潜意识重新输入正确的信息。要始终坚信——你相信自己是谁,你就会成为谁。

行动指令:创造性地运用现有资源

【潜意识的执行力不容小觑,它不只强大,而且高效。当潜意识开始接受一个观念,就会立即转化成现实行动,不经犹豫,除非大脑接到新的指令,否则就会坚持贯彻下去。】

有些人不相信潜意识拥有巨大的力量,认为潜意识等同于幻想,或者仅仅是白日梦,潜意识与现实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难以跨越。各种客观条件像是一条条框架,限制着他们的思维,无法冲破,结果只能被动地等待。

其实,潜意识并不是无力的,它可以激发出人的潜能,使人更有创造性地运用现有资源,达成所想。甚至可以说,它是成功最有效的动力、最有力的推手。潜意识从来不曾远离现实,它是欲望的投射,也绝对在现实条件的辐射区域之内。

在我们所拥有的资源范围里,怎样的排列组合,怎样的合理利用可以创造出最佳效果?有时显意识设置了太多界限,导致人们畏畏缩缩,不敢去尝试、探索,但潜意识却拥有可以突破这种的力量。于是,当潜意识掌权时,人们可以做出很多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惊人之举,使资源的利用和能动性的发挥达到极致。

人的行动大多是源于要实现自己期待的结果。假如一个人十分向往平淡的生活,他就会自动排除一些冒险的际遇,让自己的世界风平浪静;假如一个人崇尚竞争,就会加快生活的节奏,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审视他人;假如一个人渴望漂泊,就会厌倦安排、排斥趋同,将自己的人生打造得与众不同。不难看出,其实,潜意识充当的角色是引导者,是人生理念设置的提供者。

心理现实和物质现实相隔有多远?是遥遥相望,还是一线之隔?潜意识对现实资源的影响和调控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类似的问题仿佛难以言辞凿凿地回答,答案飘飘忽忽,摸不着边际。

其实,潜意识的执行力不容小觑,它不只强大,而且高效。当潜意识开始接受一个观念,就会立即转化成现实行动,不经犹豫,除非大脑接到新的指令,否则就会坚持贯彻下去。它召唤无止境的生命潜力和生活智慧,运用过去生命中学习到的全部信息和知识去将目标转化为现实。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我们会突然发现,所有的困难都有了解决方案。

潜意识从不食言,它是个有信誉、懂坚持的好伙计,或许需要耗费一些时间,但它迟早会将一切转化为现实。如前文所述,如果将潜意识比作掌舵者,它掌控未来的方向、人生的选择。那么确定方向后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调动起现有的全部资源,合理运用,科学配合,以保证前行之路的通畅。

当潜意识告诉牛顿,他会在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时,牛顿开始自己研究、动手制作些奇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尽管那时他仅有5岁,但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潜意识做阐释,千万个苹果掉下来,被砸中头的绝对不只牛顿一人,但只有他因此参透了“万有引力定律”,这说明潜意识已经将其所拥有的条件和资源做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当潜意识告诉托尔斯泰,他不应该被束缚在家庭灌输的所谓贵族教育中,他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开始留意平民的生活,并试图去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越来越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之后,托尔斯泰发表了很多小说作品,包括著名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将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贯彻到底。作为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青年,他之所以与众不同,也与他独特的潜意识定位有关。

不是所有人都会运用自己的潜意识,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牛顿和托尔斯泰。大多数人一边做着梦,一边否定它实现的可能。于是梦想只能停滞不前,斑斓的想象只能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常常亲手制造梦想,又亲手毁灭它,空留遗憾在心中。潜意识刚刚萌芽,还没有来得及触到现实的边界,就被生生地压了回去。

有人或许会说,梦想实在看起来太过于遥远,为了避免徒劳,还是早些止步为好。可是,梦想本来就是骨子里的期盼,是来自未来的虚拟诱惑,它的美感,绝不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可以代替的。

沃伦·巴菲特说:“如果你能告诉我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我就能告诉你他们如何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看来,巴菲特不仅是股神,也是将潜意识转化为现实的“超人”。

你想成为一名画家吗?你想做一位领袖吗?你想定居在一座远方城市吗?你想娶那位倾慕已久的女子为妻吗?你想改变命运吗?如果想,就不要让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多给自己坚定的信念,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没有什么事情,比实现梦想来得更过瘾了。

潜意识的力量绝不仅仅存在于大脑之中,如果那样,它就不会拥有惊人的改变力。潜意识是我们全身所有细胞意识和围绕我们全身的频振的总和。当我们要传送“行动”这一指令来提升你的行动力时,光是动脑是不够的,我们要调动起全身的细胞,打开所有的感知和接收器官,当大脑接受到“企业家”的信号,我们就要相应地反应出,企业家的神态是什么样的,走路姿势又是什么样的,该做些什么样的事情。调整一下我们的身体,让大脑中的词汇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效用,再运用其一切现实资源去行动,开始我们会“感觉”到自己是“企业家”,后来,我们就真的成为了“企业家”。

潜意识不是幻想,而是找到最本质的自己,搞清楚“自我”的渴望,进而按照自己的真实愿望去规划、完成一生。把潜意识比作一面镜子应该更恰当,它能够照出灵魂的样子,让我们不至于丢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经营自己人生的灵感,只不过在要付诸行动的开始很多人就放弃了自己的信念,这是懦弱者的表现。

听很多人说起过这样的期盼:拥有一个多啦A梦,或是阿拉丁神灯,这样就可以实现所有的心愿了。多啦A梦和阿拉丁神灯没人见过,但人们确实可以拥有一个实现梦想的万能机器,它就是潜意识。它不是神来之笔,是可以控制和利用的工具。梦想与现实之间有多远?我们难以丈量,自然不能提供一个精准的答案。用有限的资源去实现无限的梦想,这是一门学问。

时代在变,生活与生存的差别越来越明显,我们已经告别了为衣食保暖而奋斗的阶段,开始步入“为了兴趣”“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选择生活方式的新时期。或者说,人类开始根据“自我”来选择自己该要过的人生。潜意识里的那个梦想,就是那样一粒种子。毫无疑问,这个梦想就应该是我们人生的追求。至于怎样才能过上理想状态的生活,则是毕生都要思考的问题。

很多梦想是与生俱来的,就如当初的法国少年皮尔,他天生就酷爱舞蹈,喜欢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肢体,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可是贫寒的家境为他的梦想画上了局限的圆圈。一家人连维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艰难,哪里有多余的钱送这个少年去舞蹈学校进修呢?

皮尔的潜意识只能作为一种被苦苦压抑住的渴望,它无法与现实建立联系,更谈不上对资源的调动。这时,皮尔对人生产生了一种无力感。

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皮尔的父母将他送到了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后能帮家里减轻点经济负担。可想而知,做着舞蹈梦的皮尔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他咬着牙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所得的报酬竟然还不够生活费和学徒费。皮尔内心为理想无法实现而苦闷,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光阴。潜意识与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年轻的他甚至产生了极端情绪——与其痛苦地活着,还不如将生命还给上帝。

不过,好在上帝没有放弃这个有梦想的少年。绝望中的皮尔做了一件很幼稚也很直接的事情,他给“芭蕾音乐之父”布德里写了一封信,皮尔觉得这样的行为虽然看起来不可理喻,但同为“为艺术献身”的人,布德里或许能够明白他的纠结与痛苦。在给布德里的信里,卡尔表示希望成为他的学生,并在结尾处写道:如果布德里在一个星期内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

皮尔的做法孤注一掷,而且看起来不容易收到成效。但对于当下的他来说,也是最后的办法了。没想到,他真的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皮尔以为,布德里一定被自己打动了。然而,信中却并没有提收他做学生的事。布德里告诉皮尔,自己原来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但因为现实条件的局限,他遇到了与皮尔类似的状况,后来,他跟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日子,最后成为“芭蕾音乐之父”。他劝说皮尔,现实与理想并不是总能够找到结合点,首先不要放弃生命,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随后要再次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在现实的条件下,你还想做些什么?

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惊醒。他明白自己的梦想已经无法与现实接轨,只能是无处安放的欲望。他立足于现实,修正了自己的梦想,不再追求舞蹈,但依旧与自己的兴趣相关,与艺术相关,与美感相关,他开始努力学习缝纫技术,23岁的那一年,在巴黎他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也就是如今举世闻名的皮尔·卡丹公司。

现实激发了皮尔内心的潜在梦想。理想与现实终于对接起来,产生了无穷大的力量。对于热爱的事,皮尔不吝辛苦,他一手抓服装设计,一手抓公司的经营,皮尔·卡丹公司很快就声名鹊起。皮尔在28岁那年,就已经拥有了200名雇员,并拥有了很多世界名人级的顾客。如今,皮尔·卡丹品牌不仅拥有服装行业,还有服饰、钟表、眼镜、化妆品,等等,皮尔·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产品也遍及全球。

潜意识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皮尔的逐梦之旅中,可以看得格外清晰。如果说做一名舞蹈演员是皮尔年少轻狂的一个梦,那么经营时装事业就是梦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在潜意识与现实条件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从而实现了梦想。

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理想,有着宏伟事业的蓝图,尤其是摩拳擦掌的年轻人们。但这个过程中,往往理想主义的色彩更浓重一些,对自己现实条件的理性分析少了一些,或根本没有。其实,如果找不到理想和现实的连接点,潜意识就像找不到出路的迷路羔羊,只能急躁地团团转,不能与现实接轨。这样的潜意识,完全脱离了客观现实,也就只能是妄想。必须牢记的是,除了“我希望做些什么”,还要思考“我能够做些什么”“外部世界需要些什么”,只有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都进行过分析,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在了一起,才构成可以去着手实现的理想。至于“理想”多一点,还是“现实”多一点,那是个人的选择,最要紧的是两者不可以脱节。

当理想和现实挽起了手,潜意识就有了出头之日,它从一种潜在的力量,变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坚定地扛着旗帜向前冲。它原本是一种内在的引导系统,当所有的现实条件都能被其掌握,它就成了内外兼顾的领导者。

角色转换:谁在控制潜意识?

【潜意识可以是主人,也可以是仆人,它擅长角色扮演,全看掌控者的自信程度。潜意识的主人是我们自己,这世上没有什么意外,没有什么巧合,一切都是自我的召唤。】

在人们的认知里,潜意识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所以才会被称为“神秘的力量”。在这种力量越来越得到承认和关注的时候,它究竟能不能被人们自主把握和控制,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如果潜意识找不到丝毫依托和来源,那么它就是神迹,它就很可能与显意识格格不入,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可是,潜意识真的是无缘由的吗?真的没有准备,没有诱因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没有无缘无故的排斥与吸引,只是原因被世事浮华掩盖住,难以发掘出来而已。我们大部分的习惯和情绪都在幼年时写入了人生程序中,面临每一件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反应和选择看起来是临时起意,但其实是多年的经验累积所致。比如,一见钟情,这样的事件没有规划、没有准备,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但为什么茫茫人海,我们只爱上了那个人,而不是另外的其他人呢?

有人很好奇,“养在深闺”的富家女子,为何会与穷小子相爱?抛去家境、金钱、地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个人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呢?是神的旨意吗?是丘比特的“乱点鸳鸯”吗?仔细追溯起来,其实还是可以找得出源头的。

由于物质生活充裕,女孩摆脱了对物质最原始、最简单的渴望和幻想,于是便对精神领域有了更高的需求。穷小子什么都没有,有的恰好是激情,是创造,是不顾一切的冲劲。不难看出,潜意识并非是不可控制的,它可以是主人,也可以是仆人,全看掌控者的自信程度。

潜意识有很多来源,有些是现实经验的累积,还有些是集体经验的累积。比如,我们来到一处幽暗的停车房,隐隐地感觉到恐惧,却根本没法知道这种恐惧来自何方。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指出:“我们在童年学会的情绪反应,在幼年时便写入了程序,很多程序通常由家长、老师、朋友、同侪、新闻,或者最近风行的舆论所写入,它们随机性地进入人生的经验准备中,带到成年时期。因此也可以解释,很多成人遇到不知所措的事情时,会表现得和孩童没什么两样。”潜意识就是这些程序的大汇合,它们来自成长的各个阶段,由本能、性欲、情感、精神创伤等因素组成,合起伙来左右着我们的人生。谁在控制着我们的潜意识?答案在这里呼之欲出。

做潜意识的主人,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今日世界风行的很多修炼功法,比如,气功、瑜伽、冥想,都是在训练我们如何放下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去到生命的另一层世界。我们的体内有无数条血管,还有无数个传递信号的神经,身上每一个区域都有无数个毛细血管、毛细神经。由这两大组织功能构成了人体的能量场。潜意识发源于这个能量场,影响着整个身体的运转。

显意识长期积累起来,会在大脑内部形成自动神经能量链,发挥潜意识的作用。它们来源于现实,但不受现实的支配,自动运转。但如果有人能调动强有力的意志来征服它,是可以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