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5200000052

第52章 容易用错的字词(11)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缺少”语义较轻,多指在数量上少一些或者没有。多用于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人或物,如“人、钱、图书、机器”等;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可以和信心、经验、文化等搭配。

“缺乏”语义较重,强调极少或没有,多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有三类:⑴ 抽象名词,如“经验、信心、勇气、积极性、上进心”等,可以和“缺少”通用;⑵ 行为动词,如“锻炼、研究、观察、调查”等;⑶ 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如“人员、书籍、车辆、弹药、雨水”等。另外,“缺乏”的对象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指出具体数量,也不容易指出具体数量。

另外,在可以计数而又需要具体说出缺多少的时候,应当用“缺少”,不用“缺乏”。

【例句】

因为他从小缺少父爱,所以,很缺乏安全感。

雀què/qiǎo/qiāo·鹊què

雀què:①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雀斑、雀盲、雀跃、雀噪、黄雀、麻雀。/qiǎo①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家雀。/qiāo①用于口语,雀斑:雀子。

鹊què:①一种吉祥鸟:鹊报、鹊起、鹊桥、鸠占鹊巢、喜鹊。

【解析】

“雀què”用在麻雀及其相关的词语中;“鹊què”用在喜鹊及其相关的词语中。

【例句】

小明家周围有很多树,每棵树上都有很多麻雀或喜鹊在树上叫。

【中华句源】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九种要注意的事项:看的时候要注意是否看清;听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听清;自己的脸色要注意是否温和,容貌要注意是否谦恭;言谈时要注意是否忠诚;办事时要注意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考虑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愤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利益时要考虑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孔子提出的这九个方面,无论人际交往还是修身养性,或者成功立业,它都是极为实用的警句。生活离不开它,成才更离不开它,因而要在平时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观察仔细才能了解清楚事物的全貌,认真听清楚才能正确了解对方的真实意思,态度温和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态度谦恭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态度诚恳才能有助于获得对方的认可,办事严谨才能让委托者放心,征求意见才能避免发生误会,克制愤怒才能避免产生恶劣后果,合理合法的财富得到后才能安心。

从细微处着手养成良好的“九思”习惯,让你更快成才。

R

ronɡ

容易rónɡ yì·轻易qīnɡ yì

容易:①做起来不费事的。②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

轻易:①轻视。②轻佻浮躁。③随便改变。

【解析】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不费力,简单的意思。但“容易”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和办事难易的程度,“轻易”除指简单容易外,常指对事情态度不慎重,随便,甚至轻率。另外,“容易”不能重叠,“轻易”可以重叠。“容易”可构成习惯性口语“好容易”“好不容易”“谈何容易”,表示不容易,“轻易”可构成“轻而易举”。

【例句】

很不容易举起的石头,他轻易就举起来了,真是神力啊!

溶·熔·融rónɡ

溶rónɡ:①形容宽广,水流动的样子:溶溶。②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溶洞、溶合、溶化、溶剂、溶解、溶液、溶脂、溶质。

熔rónɡ:①固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熔点、熔断、熔焊、熔化、熔解、熔炼、熔炉、熔体、熔岩、熔渣、熔铸。

融rónɡ:①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融化、融解、融释、融雪、冰融、消融。②调合,和谐:融合、融汇贯通、融混、融洽、融然、融融、融通、融为一体、其乐融融。③流通:融散、融泄、金融。④长远、永久:融裔。

【解析】

“熔”和“融”“溶”的区别比较清楚。从汉字发生的角度看,“熔”字出现的最晚,是现代才出现的一个汉字,它是为适应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引进而造成的一个新字。它的意义单一,即熔化,就是用高温时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熔”字的义符是“火”,让人容易联想到火热的场面。如“熔岩”“熔炉”。

“融”是会意字,左边为“鬲”,是古代鼎一类的煮器,右边是“虫”,假借用来模拟热气蒸腾的景象。在古代汉语中,“融”的义项很丰富,比如“熔化、消溶,融合,通融”等。“融融”。多用来形容和睦快乐,如郑庄公对其母姜氏说的“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溶”是形声字,本义是“水盛貌”,引申指广大、安闲等义。“溶溶”本指水面宽广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月光的明净洁白,如“月色溶溶”。通过查考我们发现,在古汉语中,“溶”并没有溶化、溶解义。“溶化”“溶合”“溶解”“溶入”等的出现,是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事。

“融”和“溶”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从语用实际来看,在表示物体的形态发生变化并进入另一物体,或两种、两种以上的物体合在一起组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时,两个字可以通用,比如“融入”也作“溶入”,“融化”也作“溶化”,“融解”也作“溶解”,“融合”也作“溶合”,“融和”也作“融和”,等等。

不过,在现代汉语中,“融”和“溶”组成的这些异形词,在使用上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融入”“融化”等比较古典,书卷气较浓,往往带有文学色彩,多用来表示抽象的东西;而“溶入”“溶化”等则是后起的,多用来表示具体的物质的混合。

总之,在古代汉语中,“融”字身兼数职;在现代汉语中,随着表达的日益精密化,后来人们用“溶”和“熔”字,逐渐分担“融”的本分职务。概言之:(1)凡表示使用高温的方法使固态的物体变成液态时,由“熔”字来表示,如“熔化金属”;(2)凡表示具体物质在水或其他液体中分化溶解时,多用“溶”,如“樟脑溶于酒精”“糖与水溶为一体”;(3)凡表示自然界中的冰、雪、霜等因气温升高而变化成水时,多用“融”,如“残雪消融”;(4)凡表示和谐、调和、通达等比喻义、抽象义时,用“融”,如“关系融洽”“党和群众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例句】

张书记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每一句话就融化冰雪的阳光,熔化钢铁的熔炉,把热情溶入每个人的心中。

ru

孺·儒rú

孺rú:①小孩子:孺慕、孺子、孺子牛、妇孺皆知。

儒rú:①读书人:儒林、儒生、儒雅、腐儒、通儒。②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儒士、儒术、儒学。

【解析】

“孺”指小孩,而“儒”指读书人。所以不要用错。

【例句】

那个儒生的才华远近闻名,妇孺皆知。

【奇思妙想】不听指挥的士兵

打仗时拿破仑高喊:“冲啊!”为什么他的士兵肯定会原地不动?

答:士兵叛变了。

错!因为他喊中文,法国士兵听不懂。

S

撒sā/sǎ·洒sǎ

撒sā/sǎ:sā①放开,发出:撒谎、撒开、撒口、撒气、撒手、撒网、撒鸭子。②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撒刁、撒欢儿、撒酒疯、撒奸、撒娇卖俏、撒野。/sǎ①散播,散布:撒播、撒网、撒种、别撒了。

洒sǎ:①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洒泪、洒扫、洒水。②东西散落:洒了一地、粮食洒了。

【解析】

“洒sǎ”跟“撒sǎ”都可以指分散落下,但用法有所不同。“洒”用于液体。例如:洒水车、别把汤洒了、酒洒了、洒下热泪。

“撒”用于固体。如,豆子洒了一地、沙子撒出来了、盐都撒地上了。

另外,指“阳光”“爱心”等,一般用“洒”。如,阳光洒在大地上、爱心洒满人间。

【例句】

当阳光洒满屋子的时候,我和爸爸就该出去撒网了,这个时间总会有很多鱼。

撒手锏sā shǒu jiǎn·

杀手锏shā shǒu jiǎn

撒手锏:指古人厮杀时一方出其不意地用锏投击敌方的招数,现在多用来比喻关键时刻使用的绝招。

杀手锏:秦家锏的一个招数。

【解析】

“撒手锏”和“杀手锏”,读音差不多,但它们有很大区别。

“杀手锏”仅是一个招数名,没有比喻义。而“撒手锏”是军队双方在战场上进行厮杀,当主要作战兵器无法取胜甚至于被打掉,在相持不下或被敌将追杀面临险境时,一方抽出锏来,突然回身给敌将以致命一击,瞬间扭转局面取得胜利。在这样的一击中。对“撒手锏”,既要强调技术含量高、作战威力强,更要强调出其不意,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达到“一招制敌”的功效,一举扭转战局,打赢战争。

【例句】

在抗敌最后,他实处了撒手锏,最后的也是最厉害的招数杀手锏。

se

色彩sè cǎi·光彩ɡuānɡ cǎi

色彩:①物体表面呈现的颜色。②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

光彩:①颜色和光泽,光辉。②光荣。

【解析】

这两个词都含有“颜色”的意思,都可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但“色彩”指颜色或颜料,还指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光彩”强调颜色和光泽,常与“照人、夺目、耀眼”等搭配;还可表示“光荣”的意思,而“色彩”没有这个意思。

【例句】

她穿着鲜绿色彩的长裙,显得光彩夺目。

【开心一刻】无货不备

美国一大百货公司门口贴出告示,上写“无货不备,如有缺货,愿罚10万美元”。一法国游人欲得此10万美元,环绕公司一周后去找该公司经理,问:“我买潜水艇,在什么地方?”经理领他到18楼,玩具摊里真的有潜水艇。法国人又说要外星人,经理领他到“未来世界”货摊,果真有几个外星人模特儿。法国人决不罢休,问道:“可有肚脐长在眼睛之上的妇女吗?”经理不慌不忙地对旁边一位女售货员说:“你来一下倒立给这位客人看看。”

shɑ

沙shā/shà·砂shā

沙shā/shà:shā①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尘、沙砾、沙疗、沙漠、沙丘、沙鸥、沙石、沙滩、沙浴、沙洲、沙子、风沙、泥沙。②像沙的东西:沙瓤、沙糖、豆沙。③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shà①摇动使东西中的某些杂物集中,以便清除:沙米。

砂shā:①同“沙”①②:砂布、砂粒、砂轮、砂糖、砂纸、翻砂、金刚砂、朱砂。

【解析】

这两个字字形相似,字义也相近。“沙”是为“氵”和“少”组合在一起,指水少沙现。本义就是河床中被水冲碎的小石粒。“砂”本义同“沙”,但两个字都有各自习惯搭配,也有通用的。

【例句】

那个正在晒沙子的人嘴唇边上有个朱砂痣。

shɑn

闪烁shǎn shuò·闪耀shǎn yào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闪耀: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也指光彩耀眼。

【解析】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光亮闪动耀眼”。

但“闪烁”强调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光亮程度不太高;它也可用来比喻说话时吞吞吐吐,稍露一点儿意思,但又不肯明确,如“闪烁其词”;“闪烁”还可重叠成“闪闪烁烁”的形式使用。

“闪耀”强调不仅光亮摇动还光线耀眼,光亮程度较高,词语意义及适用范围都比“闪烁”要窄,也不能像“闪烁”那样重叠使用。

【例句】

在闪烁的光线下,钻石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辉。

善·擅shàn

善shàn:①心地宽仁,好的品质和行为:善根、善举、善良、善男信女、善人、善始善终、善事、善堂、善心、善行、善有善报、惩恶扬善、慈善。②高明的,良好的:善本、善才、善策、善处。③友好:和善、亲善、友善。④熟悉:面善。⑤办好:善后。⑥擅长,长于:善辩、善辞令、善于、善战、多谋善断。⑦好好地:善待、善罢甘休。⑧容易:善变、善忘、多愁善感。

擅shàn:①超越职权,自作主张:擅断、擅干、擅离职守、擅行、擅自、专擅独行。②独揽,占有:擅兵、擅宠、擅国、擅利、擅美、擅权。③长于,善于:擅长、擅业、不擅辞令。

【解析】

“善”在古代汉语中,本义是“美”或“良”的意思,后引申为“熟悉某事物”的意思。

“擅”在古汉语中本义是“独断”,引申为“专”,如“擅长”即“专长”。

“擅长”指人在某一专业领域特別精通,或是独具某种特长。“善於”所指的精通程度不如“擅长”,更多时候,“善于”指在某一领域做得比其他领域强的意思,但并不一定在此领域特別精通。

【例句】

科长:“看着你面善,咱们好像在哪里见过。”

科员:“哦,我是那个擅长开叉车的纺织厂技术员,您还为我颁过奖呢。”

shi

使命shǐ mìnɡ·任务rèn wù

使命:任务,责任。

任务:①担负的责任。②指交派的工作。

【解析】

两个词都是名词,都指“所负担的责任”。但“使命”侧重指重大的或特殊的任务,是书面语。“任务”可指重大的责任,也可指一般的责任,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或担负的责任,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任务”常与“布置”“分配”“调整”“交代”等动词搭配,“使命”不能与这些词语搭配。

【例句】

1这是上级分配给我的任务。

2为了不辱使命,他冒着生命危险把秘密信件亲自送到地下同志手中。

【知识讲堂】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shou

受·授shòu

受:①接纳:受保人、受教、受戒、受精、受爵、受理、受领、受命、受名、受聘、受权、受托、受业、受益、感受、接受。②忍耐某种遭遇:受窘、受苦、受累、受穷、受辱、受制、承受、忍受。③遭到:受潮、受惩罚、受宠若惊、受挫、受敌、受害、受寒、受冷、受骗、受屈、受辱、受阻、遭受。④适合,中:受吃、受看、受听、受使、受用。

授:①给,与:授奖、授命、授旗、授权、授赏、授时、授受不亲、授位、授衔、授勋、授以、授意、授予。②教,传给:授粉、授精、授课、授业、授艺。

【解析】

这两个字形似,音同,但它们的意义其实是相反的。“受”指被动的接受;而“授”则是主动的给与。要注意区分。

【例句】

在父亲的授意下,我接受了客人的礼物。

shu

熟悉shú xī·熟识shú zhi

熟悉: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

熟识:认识某人较久,认识事物比较深刻。

【解析】

“熟悉”和“熟识”都做动词,都有“知道、了解得很明白清楚”的意思。

“熟悉”侧重指知道得清楚明白,语意较轻,使用范围最大,不限于技术、知识等,可以用于人或其他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可以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能重叠成“熟悉熟悉”。

“熟识”侧重指认识时间很久,了解比较透彻,语意较重。使用范围较窄,而且通常指人,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多用于书面语,不能重叠。

【例句】

他们之间认识很久了,彼此之间都比较熟识,很熟悉他的为人。

树立·竖立shù lì

树立:树立,直立,立起来。

竖立:长形物体垂直地立在地上。

【解析】

两个词都有立起来的意思,但“树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如,树立榜样。而“竖立”,则指物体垂直立着或埋在地下。如,把电线杆竖立起来。

【例句】

为了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校长决定在校门口竖立一块光荣牌,把优秀学生的名字张贴在上面。

si

撕·厮

撕:①用手把东西扯裂:撕布、撕扯、撕毁、撕开、撕裂、撕票、撕破、撕碎、撕心裂肺。

厮:①古代干粗杂活的男性奴隶或小役:厮役、小厮。②古代对人的称呼:那厮、这厮。

【解析】

“厮打”指互相打,而“撕打”指具体的一方对另一方有所行动。这两个词要根据不同语境区别使用。指很多打在一起,通常用“厮打”而不用“撕打”。

【例句】

他们吵吵着就厮打在一起,其中一个男的撕打一个女的胳膊。

sun

损害sǔn hài·侵害qīn hài

损害:使受损失、伤害。

侵害:侵犯损害。

【解析】

“损害”和“侵害”都是动词,都有“使受危害损失”的意思,可用作谓语,都兼用口语和书面语。

“损害”侧重于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遭受损失,语意较轻,表示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遭受损失,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最大。

“侵害”侧重于有害物(如害虫、病毒等)侵入而导致受到损失,是“侵入而损害”的意思;也有“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地区或生物机体等,适用范围较小,语意较重,常与“人体”“牲畜”“庄稼”等词语搭配。

【例句】

因为庄稼遭到蝗虫侵害,农民们的利益遭到严重损害。

【知识讲堂】标记血统的“姓”

《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如图所示,甲骨文“姓”字从“女”从“生”,会意字,“生”字像草木生出土上,此处表示人的出生;“女”则表示人生之所由。意思是“姓”标明人由谁所生,即是一种血统的标记。清代学者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姓之本义谓生,故古通作生,其后因生以赐姓,遂为姓氏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