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6700000060

第60章 给予获得长久的回报,帮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1)

利用负债心理,让对方给予你更多的回报

我们送出什么就会收回什么,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帮助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假如自己越吝啬,也就越会一无所有。

欲有所得,当先给予。人人都有负债心理,你在关键时刻帮对方一把,对方也会在重要时段助你一臂之力!初看起来这似乎是等价交换,然而,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孤身一人打天下,尤其是要使自己的人生局面推广开来,更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想让别人将来帮助你,你就必须先付出精力去关心别人、感动别人。因此,高明的做人技巧就是急人之难,关键时刻帮人一把。

一只蚂蚁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它用尽全身的力气想靠近岸边,但没过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

这时,正在河边觅食的一只大鸟看见了这一幕,它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小蚂蚁的旁边,小蚂蚁挣扎着爬上树枝,终于回到岸上。

当小蚂蚁在河边草地上晒干身体时,一个猎人轻轻地走过来,手里端着枪,准备射杀那只大鸟。小蚂蚁迅速地爬上猎人的脚趾,钻进他的裤管,就在猎人扣动扳机的瞬间,小蚂蚁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打偏了。枪声把大鸟惊起,振翅飞走了。

尽管蚂蚁是比大鸟弱小许多的小动物,但它却用了自己的力量帮助大鸟躲过了一次杀身之祸。小蚂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当初大鸟可怜小蚂蚁帮了它一把,小蚂蚁感恩图报,救了大鸟的命。这是动物乃至人类的本能,它(他)们会在得到别人的恩惠后,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回报别人的负债心理,一有机会,一定连本带利去报答。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主动给别人带了一份早餐回来,通常,在他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你请他能否顺便给你带回来一份时,即使外面太阳炽热,他也会答应给你带回来。但是在你没有给他任何小恩小惠的情况下,他通常都会委婉地对你说:“要不,我们一起去吃吧。”或者直接对你吼道:“热死人了,我还懒得去买呢。”

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常,人们在接受了他人给予的恩惠后,都会产生一种必须回报的负债感,只要有机会,就会回报给对方,报答对方的恩情,以期达到心理和感情上的自由和平衡。

这些都是人的负债心理在起作用。这种在得到对方的恩惠后,就一定要报答对方的心理,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这种心理的普遍存在。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其实他们都不认识他啊!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自动就回赠了一张。

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或者这个教授有什么原因才给自己寄卡片。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要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当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我们总觉得应该回报对方。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或者给他送礼品,或者请他吃饭。如果别人记住了我们的生日,并送我们礼品,我们对他也会这么做。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也是负债心理的表现。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负债心理可以使人们答应一些在没有接受恩惠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

负债心理的威力在于,可以把对提出请求者的印象完全掩盖住,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予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

为什么负债心理有如此大的威力?关键就在于一旦受惠于人,就会总感觉亏欠了别人什么似的,如芒刺身,浑身不自在,必须回报,才能让自己的心理重压获得释放,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心安理得地生活。

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人的这种受了恩惠要回报的心理倾向,先主动给予对方一些好处,非常自然的好处,对方就会回报给你多得多的好处和方便。

为别人付出一分,你的生命就能增值一分

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而付出。付出我们的汗水和辛劳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回报,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另外一种付出——为别人付出。同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一个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的儿子墓前放一束鲜花。有一天,这位老妇人亲自到墓地来了,她坐在车里,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卡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周都给你寄钱……”“买花?”守墓人叫道。“对,给我儿子。”“我一次也没忘记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卡夫人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试着再说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这么想?”

“是的,夫人,请别见怪。我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

老妇人没有作答,默默祷告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让老妇人受不了的。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突然来访,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病好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因你的付出而快乐、升华,你得到的是生命的延长和增值。

你帮助别人越多,你获得的帮助也会越多

你帮助别人越多,你获得的帮助也会越多。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好比玩跷跷板游戏,只有高低交替,才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路易斯是一位会计师,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企业新贵,他对自己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精打细算,绝对不能浪费任何资源,绝不放弃任何机会,随时要确保自己的优势状态,无论事情是大是小,绝不能够让别人越雷池一步!他甚至还使用了一些神不知、鬼不觉的手腕,把许多同业人士压在自己底下,以确保自己的地位。

果不其然,路易斯获得了颇为可观的收入,占据了所有的好处,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商场大亨。可是他并不快乐!总觉得生活中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他的情绪越来越郁闷、笑容越来越少,最后,他得了轻微的忧郁症。

一个朋友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在获悉他的情况后,只在他的医嘱上写了一句话:“每天放下身份,去帮助一个身旁的人。”然后,便要他拿回去,两个星期后再来回诊。路易斯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把处方单拿回家了。

两个星期以后,路易斯又来到医生面前,但这次却是笑容满面地推开了门。“你现在的情况如何了?”医生问。路易斯愉悦地回答:“简直是太神奇了!当我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去为旁人提供帮助和服务后,反而会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愉悦感!”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当我们用自己的眼光衡量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审视着我们。我们只有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予别人,别人才会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只有我们更多地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切记: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每天给予他人一件善事,将收获更多快乐

坚持每天给予他人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让他人享受到你的辛劳、真诚和快乐,这样就找到了一条抵达快乐的路径。当自己的付出在别人那里产生回响,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成就感,并获得极大的满足与快乐。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国王,有着一个为他所钟爱到极点的儿子。这位年轻王子,没有一件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因为他父王的钟爱与权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他所想要拥有的东西。然而,这位年轻的王子仍然眉头紧锁,满面愁容。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有方法使小王子得到快乐,把小王子的惨淡的愁容转变成阳光的笑容。国王听完大魔术家的这番话后,非常高兴地说:“假使能办到这件事,则你要求任何赏赐,只要我能办得到的,我都尽量满足你。”

大魔术家将小王子领进一间私室中,用了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嘱咐他走入一间暗室,然后把蜡烛点燃,认真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说完这些话后,大魔术家就走了。